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体诗与近体诗古体诗与近体诗古体诗:诗经、乐府近体诗绝句:五绝七绝(四句)律诗:五律七律(八句)排律(十句以上)古典诗歌古体诗:诗经、乐府绝句:五绝七绝(四句)古典诗歌古体诗是指唐代格律诗产生以前的诗歌形式,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主要形式有“诗经”、“楚辞”、“汉乐府”、“南北朝乐府”等,即我们上个单元所学习的诗歌。古体诗是指唐代格律诗产生以前的诗歌形式,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古体诗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形式比较自由,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等,即使在唐代也有很多诗人喜爱用古体写诗,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的“歌”“行”“吟”“引”即是古诗的一种形式。古体诗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形式比较自由,有三言、四言、五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近体诗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近体诗在南北朝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课件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平仄
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梁武帝曾经问朱异:“你们这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一下马屁:“就是‘天子万福’的意思。”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平仄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
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诗或格律诗,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分辨一首诗是古风还是近体诗,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该诗是否区分平仄。我们对平仄的要求可以不如古人那么严格,但不能完全丢弃。平仄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诗或格律诗,平仄“平仄”常被称为“绝学”,大概因为难以捉摸,历来能说的人都不愿多说,以致知音稀少,几近失传。
下面只作简单介绍:我们现在普通话里有四个音调:阴平阳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而古时却多一个声调“平仄”常被称为“绝学”,大概因为难以捉摸,
这个入声现在混进了普通话中的平(阴阳)、上、去声调中了,所谓“入派三声”。入声的消失导致了古、今音声调的不同。一部分古入声字变成了现在的上、去声字,还属于仄声,我们可以不管;但是另有一部分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却变成了平声字(阴平或阳平),因此
这四声中,最成问题的是入声!这个入声现在混进了普通话中的平(阴阳)、上、去但入声在某些方言(如白话)中保留着,因此通过某些方言就可判断古入声字。如:
衣移椅易一阴平阳平
平上去
入上五个红字在你掌握某种方言中能各为不同的音调,就说明这个方言还保留着古入声字。这样平仄问题就好办了,否则,将是大难题。再如:
欢迎你自学看看在你的方言中,上面几个字能各是不同的音调吗?但入声在某些方言(如白话)中保留着,因此通过某些方言就可判断
能,才有讲下面的必要;否则太难了,可以说简直没办法!
主要是能辨出古入声字。下面是入声字例:及格卓越色泽墨黑瞎说职责骨骼杂色……不必一律积极学习立刻袭击一六七八……积蓄福禄肉欲逐鹿陆续杀戮骨肉立足……
什么是入声字?解决了吗?
能分辨出入声,才能讲平仄,才能讲清古诗格律!能,才有讲下面的必要;否则太难了,可以说简直没办法1.一句之中平仄交替
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七言诗则依此类推。是为组句规则。下面有例子。主要有三条:近体诗的平仄组联规则1.一句之中平仄交替以五言为例,凡第一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欲穷千里目,平平平仄仄更上一层楼。仄仄仄平平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黄2.上下两句(上下联)之间平仄相对
若出句为“仄仄平平仄”,
则对句为“平平仄仄平”,
若出句为“平平平仄仄”,
则对句为“仄仄仄平平”,
七言依此类推。是为组联规则。相对相对近体诗的平仄组联规则2.上下两句(上下联)之间平仄相对若出句为“仄近体诗的平仄组联规则3.相邻两联之间平仄相粘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每诗四联,称“首联”,“颌联”,“颈联”,“尾联”。相邻两联之间,平仄相粘(即相同)。例如: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仄仄平平仄,城春草木深。平平仄仄平。
感时花溅泪,平平平仄仄,恨别鸟惊心。仄仄仄平平。
烽火连三月,仄仄平平仄,家书抵万金。平平仄仄平。
白头搔更短,平平平仄仄,浑欲不胜簪。仄仄仄平平。相粘(看前二字)相粘(看前二字)相粘(看前二字)近体诗的平仄组联规则3.相邻两联之间平仄相粘律诗八句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那么平仄如果首句变化,后面随之变化,仅四种: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以上是五言,七言以此类推——平起平收:平起仄收:那么平仄如果首句变化,后面随之变化,仅四五言首句平起仄收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夜宿山寺(李白)“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五言首句平起仄收危楼高百尺,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五言首句平起平收城头叠骨声,城下暮江清。欲问渔阳惨,时无祢正平。听鼓(李商隐)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五言首句平起平收城头叠骨声,听鼓(李商隐)平平仄仄平(韵五言首句仄起仄收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登鹳雀楼(王之涣)五言首句仄起仄收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登鹳雀楼(王之涣)五言首句仄起平收塞下曲(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五言首句仄起平收塞下曲(卢纶)仄仄仄平平(韵)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七言四种平起仄收:平起平收:仄起平收:仄起仄收七言四种平起仄收:酬乐天扬州……(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起仄收:酬乐天扬州……(刘禹锡)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平收: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起平收:七律长征(毛泽东)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起仄收: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起仄收: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平收: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皆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起平收:蜀相(杜甫)仄仄平平仄仄平(韵)绝句是对律诗的部分截取截前四句:则后一联对仗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截后四句:则前一联对仗绝句是对律诗的部分截取截前四句:则后一联对仗七律长绝句是律诗的截取只讲七言,五言类推,略截首尾四句:则无对仗截中间四句:则全对仗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绝句是律诗的截取只讲七言,五言类推,略截首尾《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对仗《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对仗《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对仗《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对仗《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无对仗《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无对仗《黄鹂》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对仗《黄鹂》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全对仗近体诗的平仄变通规则1.“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实际就是说,每句诗的单数位置的字可以平仄不拘,双数位置的字就要严格使用了。正如例子中所见,凡平仄“不拘”的字都出现在单数的位置。
不过,对于一句的最后一字(五言的第五字、七言的第七字),却不可不论。由于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故偶数句的最后一字要押韵的位置只能用平声字,又根据上下句要平仄相对的规则,奇数句的最后一字就要用仄声字。
另外,近体诗的首句可以押韵。如果押韵的话,则首句最后一字也要使用“平”声字。这时,第二句的最后一字还是用平声,并不遵循平仄相对的规则。(后面2、3点,可暂不学)近体诗的平仄变通规则1.“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近体诗的平仄变通规则2.“孤平”及其“拗救”
近体诗在一联之中,平声字和仄声字的字数应当大体相等。如果我们在“一三五”这些可灵活处理的地方,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那么往往就要在本句或对句适当的地方把仄声字改用平声字,以保持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
由于有“一三五不论”之说,在某些情形下使得一句中,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例如,若把“平平仄仄平”的第一字改用仄声,就变成了“仄平仄仄平”,即是犯了孤平。对这种不合律拗句,可以把第三个字改成平声进行挽救,即“仄平平仄平”,避免了孤平。这种作法,就是所谓“拗救”。近体诗的平仄变通规则2.“孤平”及其“拗救”近体诗的平仄变通规则2.“孤平”及其“拗救”(续)
例如杜甫《复愁十二首》其三:万国尚戎马,故园今若何?昔归相识少,早已战场多。第二句本该是“平平仄仄平”,现第一字用了仄声“故”,第三字就必须改用平声“今”了。近体诗的平仄变通规则2.“孤平”及其“拗救”近体诗的平仄变通规则
2.孤平及其拗救(续)
所谓“孤平”,是专指偶数的对句(也就是押韵句)而言的。如果是奇数的出句,即使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至多算是拗句。例如把“仄仄平平仄”改成“仄仄仄平仄”,这不算犯孤平。不作拗救也是可以的,当然救一下会更好。近体诗的平仄变通规则 2.孤平及其拗救(续)古体诗与近体诗古体诗与近体诗古体诗:诗经、乐府近体诗绝句:五绝七绝(四句)律诗:五律七律(八句)排律(十句以上)古典诗歌古体诗:诗经、乐府绝句:五绝七绝(四句)古典诗歌古体诗是指唐代格律诗产生以前的诗歌形式,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主要形式有“诗经”、“楚辞”、“汉乐府”、“南北朝乐府”等,即我们上个单元所学习的诗歌。古体诗是指唐代格律诗产生以前的诗歌形式,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古体诗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形式比较自由,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等,即使在唐代也有很多诗人喜爱用古体写诗,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的“歌”“行”“吟”“引”即是古诗的一种形式。古体诗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形式比较自由,有三言、四言、五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近体诗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近体诗在南北朝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课件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平仄
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梁武帝曾经问朱异:“你们这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一下马屁:“就是‘天子万福’的意思。”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平仄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
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诗或格律诗,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分辨一首诗是古风还是近体诗,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该诗是否区分平仄。我们对平仄的要求可以不如古人那么严格,但不能完全丢弃。平仄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诗或格律诗,平仄“平仄”常被称为“绝学”,大概因为难以捉摸,历来能说的人都不愿多说,以致知音稀少,几近失传。
下面只作简单介绍:我们现在普通话里有四个音调:阴平阳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而古时却多一个声调“平仄”常被称为“绝学”,大概因为难以捉摸,
这个入声现在混进了普通话中的平(阴阳)、上、去声调中了,所谓“入派三声”。入声的消失导致了古、今音声调的不同。一部分古入声字变成了现在的上、去声字,还属于仄声,我们可以不管;但是另有一部分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却变成了平声字(阴平或阳平),因此
这四声中,最成问题的是入声!这个入声现在混进了普通话中的平(阴阳)、上、去但入声在某些方言(如白话)中保留着,因此通过某些方言就可判断古入声字。如:
衣移椅易一阴平阳平
平上去
入上五个红字在你掌握某种方言中能各为不同的音调,就说明这个方言还保留着古入声字。这样平仄问题就好办了,否则,将是大难题。再如:
欢迎你自学看看在你的方言中,上面几个字能各是不同的音调吗?但入声在某些方言(如白话)中保留着,因此通过某些方言就可判断
能,才有讲下面的必要;否则太难了,可以说简直没办法!
主要是能辨出古入声字。下面是入声字例:及格卓越色泽墨黑瞎说职责骨骼杂色……不必一律积极学习立刻袭击一六七八……积蓄福禄肉欲逐鹿陆续杀戮骨肉立足……
什么是入声字?解决了吗?
能分辨出入声,才能讲平仄,才能讲清古诗格律!能,才有讲下面的必要;否则太难了,可以说简直没办法1.一句之中平仄交替
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七言诗则依此类推。是为组句规则。下面有例子。主要有三条:近体诗的平仄组联规则1.一句之中平仄交替以五言为例,凡第一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欲穷千里目,平平平仄仄更上一层楼。仄仄仄平平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黄2.上下两句(上下联)之间平仄相对
若出句为“仄仄平平仄”,
则对句为“平平仄仄平”,
若出句为“平平平仄仄”,
则对句为“仄仄仄平平”,
七言依此类推。是为组联规则。相对相对近体诗的平仄组联规则2.上下两句(上下联)之间平仄相对若出句为“仄近体诗的平仄组联规则3.相邻两联之间平仄相粘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每诗四联,称“首联”,“颌联”,“颈联”,“尾联”。相邻两联之间,平仄相粘(即相同)。例如: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仄仄平平仄,城春草木深。平平仄仄平。
感时花溅泪,平平平仄仄,恨别鸟惊心。仄仄仄平平。
烽火连三月,仄仄平平仄,家书抵万金。平平仄仄平。
白头搔更短,平平平仄仄,浑欲不胜簪。仄仄仄平平。相粘(看前二字)相粘(看前二字)相粘(看前二字)近体诗的平仄组联规则3.相邻两联之间平仄相粘律诗八句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那么平仄如果首句变化,后面随之变化,仅四种: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以上是五言,七言以此类推——平起平收:平起仄收:那么平仄如果首句变化,后面随之变化,仅四五言首句平起仄收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夜宿山寺(李白)“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五言首句平起仄收危楼高百尺,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五言首句平起平收城头叠骨声,城下暮江清。欲问渔阳惨,时无祢正平。听鼓(李商隐)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五言首句平起平收城头叠骨声,听鼓(李商隐)平平仄仄平(韵五言首句仄起仄收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登鹳雀楼(王之涣)五言首句仄起仄收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登鹳雀楼(王之涣)五言首句仄起平收塞下曲(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五言首句仄起平收塞下曲(卢纶)仄仄仄平平(韵)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七言四种平起仄收:平起平收:仄起平收:仄起仄收七言四种平起仄收:酬乐天扬州……(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起仄收:酬乐天扬州……(刘禹锡)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平收: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起平收:七律长征(毛泽东)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起仄收: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起仄收: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平收: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皆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起平收:蜀相(杜甫)仄仄平平仄仄平(韵)绝句是对律诗的部分截取截前四句:则后一联对仗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截后四句:则前一联对仗绝句是对律诗的部分截取截前四句:则后一联对仗七律长绝句是律诗的截取只讲七言,五言类推,略截首尾四句:则无对仗截中间四句:则全对仗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绝句是律诗的截取只讲七言,五言类推,略截首尾《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对仗《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对仗《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电力系统安装服务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上海市崇明县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土建计量》点睛提分卷含解析
- 2025年天津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试卷试题(含答案解析)
- 勤俭节约主题教育6
- 《数控机床加工工艺》课件
- 2024中小学食品安全工作计划
- 月现代信息技术工作计划
- XX镇2024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计划
- 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安全工作计划范文
-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 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
- 审计法实施条例解读
- 2024 年学校教务副校长述职:以教育改革创新铸学校卓越发展
- 学生假期规划怎做
- 智慧旅游论文开题报告
- 2023年内蒙古恒正集团呼和浩特第三工贸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组”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DB32T-中小学生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第1部分:心理健康
-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 (2024版)
- 2024年七月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
- 信息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