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极化的定义课件_第1页
去极化的定义课件_第2页
去极化的定义课件_第3页
去极化的定义课件_第4页
去极化的定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人:梁平副教授机械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工程系

E-mail:liangping770101@163.com;Tel二章金属腐蚀的动力学第二章金属腐蚀的动力学教学大纲对本节的要求[教学大纲对本节要求]

理解极化现象;理解并掌握阳极极化、阴极极化、去极化的定义;理解并掌握极化的本质;了解极化的分类;了解极化对腐蚀的意义;

[本节教学方法]

ppt讲授为主,并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教学大纲对本节的要求[教学大纲对本节要求]教学大纲对本节的要求[本节教学重点]

理解极化现象;掌握阳极极化、阴极极化、去极化的定义;理解并掌握极化的本质;了解极化的分类;[本节教学难点]

极化现象;阳极极化、阴极极化、去极化的定义;极化的本质;教学大纲对本节的要求[本节教学重点]2.3极化作用0引言1极化现象2极化的本质3极化的分类4去极化作用2.3极化作用0引言2.3金属腐蚀的动力学(1)热力学反映了腐蚀的倾向,腐蚀的可能性。

-----动力学反映了腐蚀的速度,即腐蚀的快慢。(2)工程实践更关心实际腐蚀速率的大小

-----预测使用寿命

-----指导工程设计(能否使用和如何设计腐蚀裕量)(3)热力学数据无法判断腐蚀速率

-----Zn在稀硫酸中:腐蚀倾向大,腐蚀速度大

-----Al、Mg,电位负,腐蚀倾向大,但腐蚀速率小。腐蚀速度的大小则是腐蚀动力学研究的具体内容。2.3金属腐蚀的动力学(1)热力学反映了腐蚀的倾向,腐蚀的1极化现象1极化现象

E0C=0.05V,

E0a=-0.83V电池电阻R=200欧姆.开路电位:电流密度为零时的电极电位,也就是不带负载时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1极化现象1极化现象E0C=0.05V,开路电位1极化现象1极化现象1极化现象1)当电键断开,开路时,I→0,只有腐蚀倾向。2)当电键闭合时,腐蚀电池形成,瞬间电池的起始电流:I0=4.4mA。1极化现象1)当电键断开,开路时,I→0,只有腐蚀倾1极化现象在达到最大值后,电流又很快减小,经过几秒~数分钟后减小到一个稳定的电流值I稳,该实际电流远小于起始电流,此时电流为I稳。I稳是起初的1/22。(I稳

=0.2mA)1极化现象在达到最大值后,电流又很快减小,经过几秒~数分钟1极化现象Ec,Ea与Eoc,Eoa各自比较,将如何发生变化呢?电流减小原因:铜和锌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急剧下降。当电键(开关)闭合以后,起始电位差为金属腐蚀提供了原动力,迅速产生了电流,此时,电极表面来不及发生变化,电流可以按照欧姆定律来计算。当经过几秒甚至几分钟后,电流流过阴极和阳极的电极表面,两电极就各自失去平衡,并引起电位各自变化。1极化现象Ec,Ea与Eoc,Eoa各自比较,将如何发1极化现象1极化现象极化的定义极化(polarization)的定义:由于通过电流而引起原电池两极间电位差减小,并因而引起电池工作电流强度降低的现象,称为原电池的极化作用。极化作用使电池两电极间电位差减小、电流强度降低,从而减缓了腐蚀速率。极化的定义极化(polarization)的定义:由于通过电极化发生的原因只要阴、阳极之间有电流流动,必然出现极化,极化现象印证了自然界的一种普遍规律。物理化学知识告诉我们,平衡体系变化总会产生某种减弱引起该变化原动力的对抗因素。比如,高温物体将热量传递给低温物体,结果造成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换句话说,引起热传递的原动力是“温差”的减小;另一个例子,高水位水流向低水位,使高水位水面下降,低水位升高,造成水流动的原动力“水位差”减小。所以,当电池中有电流流动,其结果必然会引起促使电流流动的原动力----“电池电动势”的减小。极化发生的原因只要阴、阳极之间有电流流动,必然出现极化,极化2极化本质前面讲过,腐蚀电池的电流回路中包含了电子通道和离子通道,两种通道交界处分别是阳极和阴极的界面反应(同样起到了电荷传递作用)。腐蚀电池极化示意图2极化本质前面讲过,腐蚀电池的电流回路中包含了电子通道和离2极化本质一般来说,由于电子迁移速度比电化学反应或离子等基团移动速度快。所以,起阻碍作用最可能是后几个过程。即:阳极反应、溶液中离子迁移运动、阴极反应,这些较有可能成为电极反应中最慢步骤,成为整个过程的控制步骤。打一个比方,将电池电流回路比作城市的环形道路,电子通道相当于高速公路,离子通道相当于普通公路,阳极和阴极反应相当于高速公路的入口和出口。后三个环节较有可能堵车,成为影响车流速度的“瓶颈”,整个环道的车流速度取决于“瓶颈”处的速度。2极化本质一般来说,由于电子迁移速度比电化学反应或离子等基2极化本质因此,极化是电极反应的阻力,极化现象的本质:电极过程存在某些较慢步骤,限制了电极反应速度。电子的迁移(当阳极极化时电子离开电极,当阴极极化时电子流入电极)比电极反应及其有关的连续步骤完成得快。2极化本质因此,极化是电极反应的阻力,极化现象的本质:电极阳极极化如果在进行阳极反应时,金属离子转入溶液中的速度落后于电子从阳极流入外电路的速度,那么在阳极上就会积累起过剩的正电荷而使阳极电位向正的方向移动;阳极极化:当通过电流时,阳极电位向正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阳极极化。阳极极化如果在进行阳极反应时,金属离子转入溶液中的速度落后于

阴极极化在阴极反应过程中,如果反应物来不及与流入阴极的外来电子相结合,则电子将在阴极积累而使阴极电位向负的方向移动。阴极极化:当通过电流时,阴极电位向负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阴极极化。阴极极化在阴极反应过程中,如果反应物来不及与流入3极化的分类

根据起控制作用的“瓶颈”部位,对极化现象进行分类。凡因界面电化学反应造成的阻碍称为电化学极化。其中,因阳极反应引起的为阳极电化学极化,阴极反应引起的称为阴极电化学极化;凡因溶液中离子运动太慢造成的阻碍称为浓度极化。同样,如果阻碍在阳极附近的溶液,称为阳极浓度极化;反之,则为阴极浓度极化。由于历史习惯,还经常使用电阻极化的概念,他们可以看作在整个主体溶液,甚至在电子回路上的阻塞。3极化的分类

根据起控制作用的“瓶颈”部位,对极化现象进行电化学极化阳极过程是金属离子从金属基体转移到溶液中,并形成水化离子的过程:

Zn+nH2O→Zn2+··nH2O+2e由于反应需要一定的活化能,使阳极溶解反应的速度迟缓于电子移动的速度,这样金属进入溶液的反应速度小于电子由阳极通过导线移向阴极的速度,结果使阳极上积累的过多的正电荷,阳极表面上正电荷数量的增多就相当于电极电位向正方向移动,这种由于电化学反应本身的迟缓性而引起的极化称为电化学极化。类似的情况在阴极上也同样存在。电化学极化阳极过程是金属离子从金属基体转移到溶液中,并形成水浓差极化

当电流通过电极时,金属锌溶解下来的Zn2+来不及向本体溶液中扩散,Zn2+在锌电极附近的浓度将大于本体溶液中的浓度,就好像将锌电极浸入一个浓度较大的溶液中一样,而通常说的平衡电极电位都是指相应于本体溶液的浓度而言,显然,此电极电位将高于平衡电极电位,这种现象就称为浓差极化。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浓差极化减小,但由于电极表面扩散层的存在,故不可能将其完全除去。当然,阴极表面附近液层中的离子浓度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浓差极化当电流通过电极时,金属锌溶解下来的Zn2+来不及向电阻极化当电极反应过程中金属表面生成氧化膜,或在腐蚀过程中形成腐蚀产物膜时,金属离子通过这层膜进入溶液,后者阳极反应生成的水化离子通过膜中充满电解液微孔时,都有很大的电阻。阳极电流在此膜中产生很大的电压降(IR),从而使电位显著发生变化,这个被称为电阻极化。电阻极化当电极反应过程中金属表面生成氧化膜,或在腐蚀过程中形4去极化的作用

无论哪种极化,都造成腐蚀反应受阻,起到减缓腐蚀的作用,所以,极化是一种减轻腐蚀的手段。反过来说,消除极化则造成腐蚀加剧。去极化剂是一种能消除极化的物质,他们会加速腐蚀过程。例如,阴极电化学极化往往由于阴极表面积累了过多剩余电子造成,当溶液中含有较多的H+或O2时,它们到达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消除阴极表面过剩电子,所以它们是阴极去极化剂,促进腐蚀发生,这种腐蚀在自然界称为“析氢腐蚀”或“吸氧腐蚀”。4去极化的作用

无论哪种极化,都造成腐蚀反应受阻,起到减缓去极化的作用去极化(depolarization)作用:消除或减弱阳极和阴极的极化作用的电极过程称为去极化作用或去极化过程。去极化因素:能降低电极极化的因素称为去极化因素。去极化剂:能消除或减弱极化作用的物质称为去极化剂。去极化的作用去极化(depolarization)作用:消除阳极去极化阳极极化

--金属溶解过程受阻,电位向正方向移动

--阻碍腐蚀,有利于防腐。阳极去极化

--消除阳极极化,加速阳极腐蚀。例如:加入阳极去极化剂(阳极沉淀剂、络合剂),使反应产物生成沉淀或络合离子,使金属表面附近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浓度大大降低,这不仅消除了阳极的浓度极化,同时又可减弱阳极的电化学极化。阳极去极化阳极极化阳极去极化

例如:强烈搅拌溶液或使溶液的流速加快,也可以消除或减弱阳极的浓度极化。再比如:向使金属处于钝态的溶液中加入Cl-活性离子,将破坏钝化膜使金属又重新回到活性溶解状态,从而消除因形成保护膜而产生的阳极的电阻极化。阳极去极化例如:强烈搅拌溶液或使溶液的流速加快,也可以消阴极去极化阴极去极化剂:H+

、O2最重要和最常见的阴极去极化过程:氢离子放电析出H2—析氢反应负电性金属在酸性溶液中氧原子或氧分子还原—吸氧反应多数金属在大气、土壤和中性电解质溶液中。阴极去极化阴极去极化剂:H+、O2本节小节

极化是决定腐蚀速率的主要因素。极化作用使电池两电极间电位差减小、电流强度降低,从而减缓了腐蚀速率。倘若没有极化作用,金属电化学腐蚀速度要大得多,这对金属和设备的破坏将更为严重,所以对于电化学腐蚀来说,极化是一种有益的作用。极化的本质去极化作用本节小节

极化是决定腐蚀速率的主要因素。极化作用使电池两电极本节复习要点掌握金属锌和铜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极化现象;掌握极化定义和极化本质;掌握阳极极化、阴极极化、去极化、去极化剂定义;掌握极化的分类掌握极化的作用本节复习要点掌握金属锌和铜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极化现象;主讲人:梁平副教授机械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工程系

E-mail:liangping770101@163.com;Tel二章金属腐蚀的动力学第二章金属腐蚀的动力学教学大纲对本节的要求[教学大纲对本节要求]

理解极化现象;理解并掌握阳极极化、阴极极化、去极化的定义;理解并掌握极化的本质;了解极化的分类;了解极化对腐蚀的意义;

[本节教学方法]

ppt讲授为主,并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教学大纲对本节的要求[教学大纲对本节要求]教学大纲对本节的要求[本节教学重点]

理解极化现象;掌握阳极极化、阴极极化、去极化的定义;理解并掌握极化的本质;了解极化的分类;[本节教学难点]

极化现象;阳极极化、阴极极化、去极化的定义;极化的本质;教学大纲对本节的要求[本节教学重点]2.3极化作用0引言1极化现象2极化的本质3极化的分类4去极化作用2.3极化作用0引言2.3金属腐蚀的动力学(1)热力学反映了腐蚀的倾向,腐蚀的可能性。

-----动力学反映了腐蚀的速度,即腐蚀的快慢。(2)工程实践更关心实际腐蚀速率的大小

-----预测使用寿命

-----指导工程设计(能否使用和如何设计腐蚀裕量)(3)热力学数据无法判断腐蚀速率

-----Zn在稀硫酸中:腐蚀倾向大,腐蚀速度大

-----Al、Mg,电位负,腐蚀倾向大,但腐蚀速率小。腐蚀速度的大小则是腐蚀动力学研究的具体内容。2.3金属腐蚀的动力学(1)热力学反映了腐蚀的倾向,腐蚀的1极化现象1极化现象

E0C=0.05V,

E0a=-0.83V电池电阻R=200欧姆.开路电位:电流密度为零时的电极电位,也就是不带负载时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1极化现象1极化现象E0C=0.05V,开路电位1极化现象1极化现象1极化现象1)当电键断开,开路时,I→0,只有腐蚀倾向。2)当电键闭合时,腐蚀电池形成,瞬间电池的起始电流:I0=4.4mA。1极化现象1)当电键断开,开路时,I→0,只有腐蚀倾1极化现象在达到最大值后,电流又很快减小,经过几秒~数分钟后减小到一个稳定的电流值I稳,该实际电流远小于起始电流,此时电流为I稳。I稳是起初的1/22。(I稳

=0.2mA)1极化现象在达到最大值后,电流又很快减小,经过几秒~数分钟1极化现象Ec,Ea与Eoc,Eoa各自比较,将如何发生变化呢?电流减小原因:铜和锌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急剧下降。当电键(开关)闭合以后,起始电位差为金属腐蚀提供了原动力,迅速产生了电流,此时,电极表面来不及发生变化,电流可以按照欧姆定律来计算。当经过几秒甚至几分钟后,电流流过阴极和阳极的电极表面,两电极就各自失去平衡,并引起电位各自变化。1极化现象Ec,Ea与Eoc,Eoa各自比较,将如何发1极化现象1极化现象极化的定义极化(polarization)的定义:由于通过电流而引起原电池两极间电位差减小,并因而引起电池工作电流强度降低的现象,称为原电池的极化作用。极化作用使电池两电极间电位差减小、电流强度降低,从而减缓了腐蚀速率。极化的定义极化(polarization)的定义:由于通过电极化发生的原因只要阴、阳极之间有电流流动,必然出现极化,极化现象印证了自然界的一种普遍规律。物理化学知识告诉我们,平衡体系变化总会产生某种减弱引起该变化原动力的对抗因素。比如,高温物体将热量传递给低温物体,结果造成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换句话说,引起热传递的原动力是“温差”的减小;另一个例子,高水位水流向低水位,使高水位水面下降,低水位升高,造成水流动的原动力“水位差”减小。所以,当电池中有电流流动,其结果必然会引起促使电流流动的原动力----“电池电动势”的减小。极化发生的原因只要阴、阳极之间有电流流动,必然出现极化,极化2极化本质前面讲过,腐蚀电池的电流回路中包含了电子通道和离子通道,两种通道交界处分别是阳极和阴极的界面反应(同样起到了电荷传递作用)。腐蚀电池极化示意图2极化本质前面讲过,腐蚀电池的电流回路中包含了电子通道和离2极化本质一般来说,由于电子迁移速度比电化学反应或离子等基团移动速度快。所以,起阻碍作用最可能是后几个过程。即:阳极反应、溶液中离子迁移运动、阴极反应,这些较有可能成为电极反应中最慢步骤,成为整个过程的控制步骤。打一个比方,将电池电流回路比作城市的环形道路,电子通道相当于高速公路,离子通道相当于普通公路,阳极和阴极反应相当于高速公路的入口和出口。后三个环节较有可能堵车,成为影响车流速度的“瓶颈”,整个环道的车流速度取决于“瓶颈”处的速度。2极化本质一般来说,由于电子迁移速度比电化学反应或离子等基2极化本质因此,极化是电极反应的阻力,极化现象的本质:电极过程存在某些较慢步骤,限制了电极反应速度。电子的迁移(当阳极极化时电子离开电极,当阴极极化时电子流入电极)比电极反应及其有关的连续步骤完成得快。2极化本质因此,极化是电极反应的阻力,极化现象的本质:电极阳极极化如果在进行阳极反应时,金属离子转入溶液中的速度落后于电子从阳极流入外电路的速度,那么在阳极上就会积累起过剩的正电荷而使阳极电位向正的方向移动;阳极极化:当通过电流时,阳极电位向正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阳极极化。阳极极化如果在进行阳极反应时,金属离子转入溶液中的速度落后于

阴极极化在阴极反应过程中,如果反应物来不及与流入阴极的外来电子相结合,则电子将在阴极积累而使阴极电位向负的方向移动。阴极极化:当通过电流时,阴极电位向负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阴极极化。阴极极化在阴极反应过程中,如果反应物来不及与流入3极化的分类

根据起控制作用的“瓶颈”部位,对极化现象进行分类。凡因界面电化学反应造成的阻碍称为电化学极化。其中,因阳极反应引起的为阳极电化学极化,阴极反应引起的称为阴极电化学极化;凡因溶液中离子运动太慢造成的阻碍称为浓度极化。同样,如果阻碍在阳极附近的溶液,称为阳极浓度极化;反之,则为阴极浓度极化。由于历史习惯,还经常使用电阻极化的概念,他们可以看作在整个主体溶液,甚至在电子回路上的阻塞。3极化的分类

根据起控制作用的“瓶颈”部位,对极化现象进行电化学极化阳极过程是金属离子从金属基体转移到溶液中,并形成水化离子的过程:

Zn+nH2O→Zn2+··nH2O+2e由于反应需要一定的活化能,使阳极溶解反应的速度迟缓于电子移动的速度,这样金属进入溶液的反应速度小于电子由阳极通过导线移向阴极的速度,结果使阳极上积累的过多的正电荷,阳极表面上正电荷数量的增多就相当于电极电位向正方向移动,这种由于电化学反应本身的迟缓性而引起的极化称为电化学极化。类似的情况在阴极上也同样存在。电化学极化阳极过程是金属离子从金属基体转移到溶液中,并形成水浓差极化

当电流通过电极时,金属锌溶解下来的Zn2+来不及向本体溶液中扩散,Zn2+在锌电极附近的浓度将大于本体溶液中的浓度,就好像将锌电极浸入一个浓度较大的溶液中一样,而通常说的平衡电极电位都是指相应于本体溶液的浓度而言,显然,此电极电位将高于平衡电极电位,这种现象就称为浓差极化。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浓差极化减小,但由于电极表面扩散层的存在,故不可能将其完全除去。当然,阴极表面附近液层中的离子浓度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浓差极化当电流通过电极时,金属锌溶解下来的Zn2+来不及向电阻极化当电极反应过程中金属表面生成氧化膜,或在腐蚀过程中形成腐蚀产物膜时,金属离子通过这层膜进入溶液,后者阳极反应生成的水化离子通过膜中充满电解液微孔时,都有很大的电阻。阳极电流在此膜中产生很大的电压降(IR),从而使电位显著发生变化,这个被称为电阻极化。电阻极化当电极反应过程中金属表面生成氧化膜,或在腐蚀过程中形4去极化的作用

无论哪种极化,都造成腐蚀反应受阻,起到减缓腐蚀的作用,所以,极化是一种减轻腐蚀的手段。反过来说,消除极化则造成腐蚀加剧。去极化剂是一种能消除极化的物质,他们会加速腐蚀过程。例如,阴极电化学极化往往由于阴极表面积累了过多剩余电子造成,当溶液中含有较多的H+或O2时,它们到达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消除阴极表面过剩电子,所以它们是阴极去极化剂,促进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