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版学案导学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配套测试:第三单元 散文 单元检测试卷(三)_第1页
2018-2019版学案导学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配套测试:第三单元 散文 单元检测试卷(三)_第2页
2018-2019版学案导学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配套测试:第三单元 散文 单元检测试卷(三)_第3页
2018-2019版学案导学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配套测试:第三单元 散文 单元检测试卷(三)_第4页
2018-2019版学案导学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配套测试:第三单元 散文 单元检测试卷(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单元检测试卷(三)(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史铁生的幸运与不幸(节选)黄敏兰史铁生曾经对我说,他一生中的一大遗憾就是没能上大学,要不是因为那场倒霉的病,他肯定会像我一样在1977年考上大学。虽然农村生活也给我带来不少疾病,例如淋巴结核、风温热等等,但是毕竟没有像史铁生的病那样可怕。我等到了恢复高考那一天,所以后来的生活道路也要比他顺利得多.史铁生还说,他若参加高考,一定会报考英语专业,因为他在学校时英语成绩很好,本人也喜欢英语。我想,那不是太屈才了吗?如果史铁生不成为文学大师,而是从事其他行业,哪怕是很好的职业,无论对他个人,还是对中国文学都将是一大遗憾。史铁生初回北京后的几年,几乎就是在痛苦中挣扎。希望与绝望、生与死的抉择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人们一般喜欢引用《我与地坛》中的那句名言“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似乎史铁生有着超然于生死的天性.但人们未必知道,他这份迎接死亡的宣言看似洒脱,却是经历了多少痛苦思考才做出的。我不知道史铁生有多少次试图赴死,但我知道他比绝大多数病人都饱受选择生死的艰难。史铁生从陕北回京后马上住进友谊医院,是在他父亲的搀扶下艰难地走进医院的。当时他曾暗中发誓“要么好,要么死,一定不再这样走出来”.没想到一年之后却是被人抬着出院.为什么没治好病也没去死呢?其中原因很多,一是天使般的大夫的挽救.一位王主任和一名护士长两次将他从死神那里“抢下来”,王主任后来劝他看书,说:“人活一天就不要白活。”这句话给他指出一条活的路,让他慢慢地做些事,于是慢慢有了活的兴致和价值感。还有就是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史铁生说:“我没死,全靠了友谊。”朋友们鼓励他,不时给他带来欢乐和对新生活的期待。出院后的史铁生成了“待业青年”,前途无望;他母亲不甘心放弃,多次尝试治疗均以失败告终,也引起他的烦恼.于是他经常失魂落魄地摇着轮椅到家附近的地坛公园,不断地思考生与死的问题。地坛的苍凉与宁谧让史铁生躁动的心安静下来,让他暂别外界的纷扰,沉迷于精神的畅想、与大自然的交流。静下心来的他,也能通过观察地坛的人与事思考尘世生活.更重要的是,在那个洁净的世界里,他找到了灵魂的支柱-—上帝(这个概念并非狭义的、具体的“上帝”)。他不停地与上帝对话,终于在上帝的感召下,使精神得到升华.不幸的史铁生因幸运地走进地坛而选择了生路.“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若换作人潮密集的北海、颐和园等名胜景区,即使有动人的美景,也不能符合史铁生的需要。“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1.下列对史铁生的回忆与评价,不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3分)()A.如果史铁生没有成为文学大师,而是从事其他行业,那将是中国文学的一大遗憾。B.史铁生有着超然于生死的天性,能非常洒脱地面对生死问题,将“死”视作“节日”。C.善于思考的史铁生要忍受超出常人的痛苦,他比绝大多数病人都饱受选择生死的艰难.D.一场倒霉的病给史铁生留下了不能上大学的遗憾,也使得他的生活道路变得更加坎坷。答案B解析原文说:“似乎史铁生有着超然于生死的天性。”B项把原句中的“似乎"去掉了.其次,“能非常洒脱地面对生死问题”过于绝对,原文说的是:“人们未必知道,他这份迎接死亡的宣言看似洒脱,却是经历了多少痛苦思考才做出的。”2.下列对史铁生“幸运与不幸”的理解,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因生病而不能参加高考的史铁生是不幸的,但后来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并最终成为文学大师的史铁生是幸运的。B.在希望与绝望、生与死的痛苦抉择中挣扎的史铁生是不幸的,但能在宁静的地坛中找到生路的史铁生是幸运的。C.住进医院一年后没治好病被抬出院的史铁生是不幸的,但在医生、朋友鼓励下有了活的兴致的史铁生是幸运的。D.出院后成了“待业青年”的史铁生是不幸的,但在不甘放弃的母亲再三鼓励下走出烦恼困扰的史铁生是幸运的。答案D解析概括第四段的意思可知,是地坛给了史铁生生命的感悟。D项“在不甘放弃的母亲再三鼓励下走出烦恼困扰的史铁生是幸运的”不符合文意。3.下列说法最符合选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A.四百多岁的地坛宽厚博大,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容纳了双腿残废、失魂落魄的史铁生,让他感觉有着宿命的味道.B.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草木繁盛、生机勃勃,史铁生从中领悟到生命的内涵,不再恐惧不幸的命运,坦然面对生与死。C.史铁生在苍凉与宁谧的地坛中静下心来,通过观察地坛的人与事思考尘世生活,找到了灵魂的支柱,选择了生路。D.北海、颐和园等名胜景区因为有动人的美景,无法让史铁生静下心来找到心中的上帝,所以不能符合史铁生的需要.答案C解析原文的表达是“地坛的苍凉与宁谧让史铁生躁动的心安静下来,让他暂别外界的纷扰,沉迷于精神的畅想、与大自然的交流。静下心来的他,也能通过观察地坛的人与事思考尘世生活”,与C项表达的意思最吻合.(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春到齐鲁余光中清明节前一星期,我乘坐的飞机降落在济南的机场.邀请我去齐鲁访问的虽然是山东大学,真正远去郊外欢迎的,没有料到,却是整个春天.从机场进城,三十公里的高速公路上,车辆稀少,但两侧的柳树绿阴不断,料峭的晴冷天气,千树新绿排成整齐的春之仪队,牵着连绵的青帐翠屏,那样盛况的阵仗,将我欢迎.从城之东北进入山东大学的新校区,外事处的佟光武处长和刘永波副处长把我安顿在专家楼,就将我留给了济南的春天.一千年前,济南的才女李清照说:“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我在山东十天,尽管春寒风劲,欺定我这南人,却是一天暖过一天,晴得十分豪爽。愈到后来,益发明媚,虽然说不上春深似海,却几乎花香如潮了。不,如潮也还没有,至少可以说沦纹回漾。专家楼外,有几树梨花,皓白似雪,却用淡绿的叶子衬托,分外显得素雅,那条巷子也就叫梨花路。偌大的山大校园虽然还只是初春,却已经众芳争妍,令惊艳的行人应接不暇了。桃花夭夭,冶艳如点点绛唇。樱花串串,富丽得不留余地给丛叶.海棠树高花繁,淡红的风姿端庄而健美,简直是硕人其颀.但令我一见就倾心,叹为群艳之尤的,是丁香.这名字太美了,美得清纯而又动听,令人生起爱情的联想,“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的名句谁读了能忘记呢?丁香与豆蔻同为桃金娘家的娇女,东印度群岛中的马鲁古群岛,即因盛产这两种名媛,而有“香料群岛”的美称。早在战国末期,中国的大臣上朝,就已用丁香解秽。干燥的花蕾可提炼丁香油做香料,也可以入药,有暖胃消胀之功。此花属聚伞花序,花开四瓣,辐射成长椭圆形,淡绿的叶子垂着心形,盛开时花多于叶,簇簇的繁花压低了细枝,便成串垂在梢头,简直要亲人,依人。你怎能不停下步来,去亲她,宠她,嗅她,逗她.后来我写了《丁香》一诗,便有“叶掩芳心,花垂寂寞”之句,不但写实,也借以怀念李清照,中国最美丽的寂寞芳心。初春的济南,到处盛开着丁香,简直要害人患上轻度的花魇、花癫,整天眼贪鼻馋,坐立不安。山大校园里的丁香就有乳白、浅绯、淡紫三种,好像春天是各色佳丽约好了一齐来开游园会,你不知该对谁笑才好。同为地灵所育,灼灼群芳只争妍一季,堂堂松柏却支撑着千古.从济南的千佛山到灵岩寺,从岱庙到孔庙与孟庙,守护着圣贤典范、英雄侠骨的,正是这一排排一队队肃静而魁梧的金刚。阴翳的树影萧森,轻掩着屋脊斜倾的鳞鳞密瓦,或是勾心斗角的犄望屋檐,再往下去,覆盖在横匾与楹联上,或是土红粉白的墙头,或是字迹漶漫的石碑。若是树顶有鸦鹭之类来栖,则磔磔怪争声中更添寒禽古木的沧桑.鲁中寺庙里巍巍矗立的,多半是柏,本地人把它念成“北”。那十天我至少观叹过上千株古柏,其风骨道貌却令人引颈久仰,一仰难尽。那气象,岂是摄影机小气的格局所能包罗?从千佛山到灵岩寺,从孟庙到孔林,那成千上万的木中长老,柏中华胄,哪一树不是历经风霜,饱阅世变,沧桑的记忆那么露骨地深刻在糙皮上面?朝代为古柏纹身,从蟠根到盖顶,顺着挺峻高昂的巨干,一直削上天去,像是凿得太痛,苍老而坚毅的霜皮竟都按着反时钟的方向朝上面拧扭,回旋成趣。岱庙里有五株汉柏,传说是当年汉武帝来泰山封禅,亲自手栽.耿耿汉魂,历劫犹健,但毕竟是两千多岁了,槎桠的枝柯早已炭化,霜皮大都剥落,只靠残余的片段向古根汲水,去喂顶上虬蟠的苍青.问他们建元的往事,问张骞和苏武几时才回国,古木穆穆,只鸦啼数声便支吾了过去.泰山上的五大夫松,相传是因秦始皇在树下避雨而受爵,虽然更老,却不如汉柏长寿,早在明朝就被山洪冲走,要到康熙年间才加补植,现在也只剩下两株.古来松柏并称,而体态不同。大致而言,柏树挺拔矗立,松树夭矫回旋。譬之书法,柏姿庄重如篆隶,松态奔放如草书.泰山上颇有一些奇松,透石穿罅,崩进而出,顽根宛如牙根,紧咬着岌岌的绝壁,翠针丛丛簇簇,密鳞与浓鬣蔽空,黛柯则槎桠轮囷,能屈能伸,那淋漓恣肆的气象,简直是狂草了.杜甫的《古柏行》说古树“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不过是修辞的夸张。就算加州海边的巨杉,俗称红木者,最高拔的也不过三百六七十英尺。加州海边的怪松,天长地久,被太平洋的烈风吹成蟠曲百折的体态,可称“风雕”,而以奇石累累为其供展的回廊,神奇也不下于泰山之松,只可惜奇石怪松独缺名士品题,总觉得有景无句,不免寂寞。所以山水再美,也需要人文来发挥,需要传说来画龙点睛,才算有情。(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章的题目“春到齐鲁”,既指春回齐鲁大地,又指作者在春天时节来到济南,一语双关,意味深长。B.文章说“花香如潮”,又说“如潮也还没有",准确地写出了济南的春天变化多端、难以捉摸的特点。C.文中称济南古柏为“柏中华胄",将其比作华夏后裔,借以表达对历经沧桑而坚毅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赞颂。D.齐鲁大地的景物众多,作者却只选取丁香和松柏来写,是因为这些景物最能够用来承载作者的精神寄托。答案A解析B项济南的春天“变化多端、难以捉摸”的特点错。C项“对历经沧桑而坚毅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赞颂"错。D项“只选取丁香和松柏”错,作者还选取了梨花、桃花、樱花、海棠.5.作者为什么对丁香“一见就倾心,叹为群艳之尤”?请简要分析。(6分)答:答案①丁香的名字美得清纯而又动听,令人生起爱情的联想;②丁香实用,观赏性强;③丁香让人怀念李清照的寂寞芳心。6.文章结尾说:“山水再美,也需要人文来发挥,需要传说来画龙点睛,才算有情。"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答:答案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山水需要人文和传说来增添它的文化魅力和历史底蕴.②就如文中写到的李清照的词,使人们对济南的春天有更亲切动人的感受;汉武帝和秦始皇的传说,让五株汉柏和五大夫松平添了历史内涵。(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陆谷孙:低调的“老神仙”74岁的复旦大学教授、博导陆谷孙,被学生们称为“陆老神仙"。如今,年过古稀的陆先生保持着非常规律的生活节奏-—每天早晨7时左右起床;早餐后,快速浏览当天英语新闻;紧接着,开始为明年即将付梓的《中华汉英大词典》审改校样。从这个学期开始,74岁的陆先生不再给本科生上课,他终于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件让他牵挂了20多年的事上了。提及陆先生,他的得意门生、词典编纂团队的亲密战友、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高永伟的语气里充满敬意。陆老执教五十多年,一直坚持为本科生开课,直到本学期才因身体问题暂时离开复旦的讲台。他的英美散文课是很多复旦毕业生最美好的回忆之一。复旦数千名研究生评选出的“复旦十大杰出教授"中,陆老得分最高。在其荣誉无数的一生里,这是他最看重的一顶桂冠。高永伟介绍,陆老一直认为,教书育人哪怕只能影响到一两个人,也是一件乐事。几年前,为了通晓世情,与时代接轨,陆老曾把讲台搬上微博,在那里化身“陆老神仙",与网友探讨“小清新"、“萌”等新兴词汇的准确翻译.无论在网上还是在生活中,他都是那个乐观的老顽童,与弟子们亲密互动,是活词典,也是教科书.后来他开始回归内心,独享静思,专注于词典编纂,不再更新微博。“陆老神仙”负责的《中华汉英大词典》的编纂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1991年。那时,《英汉大词典》刚编完,这一干又是二十多年。从“文革”期间被“发配去与字打交道”——编新《英汉大词典》,陆谷孙便开始与词典结缘,一编就是一辈子。1991年出版《英汉大词典》第一版,2007年第二版,一字一句的苦心斟酌的背后,是一个求索者青丝变白发的不懈追求。传说在欧洲,惩罚一个人的方式就是让他去编词典,而在陆先生眼里,这份极为枯燥而漫长的工作,却乐趣无穷。在复旦从教多年,陆先生可谓桃李满天下。他言传身教,给弟子们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回忆当年跟随老师编纂《英汉大词典》第二版的经历时,高永伟仍然记忆犹新。“那是2001年底,我跟随陆先生读博,他首先让我们新人通读第一版,那时我们会把一本词典拆掉,随身带着,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看看.他想让我们培养对词典的感觉,包括一些微观结构、布局……先仔细通读,综合多方意见,参考众多资料,反复补充、修订,然后还有层层审稿和校稿。”说这些话的时候,高永伟的语调不自觉地变得温和起来。他说:“有陆老在,我们做得很安心.”让高永伟印象最深的,是陆先生的淡泊名利。他很少接受采访,领奖也是避之不及,几年前的师德标兵奖,就是高永伟代领的。“他太忙了,不想生活受到过多打扰,也不愿把时间花在领奖典礼上。”最近他获得了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陆先生一如往常般低调,就像他面对媒体时反复强调的那样:“编词典的影响没那么大,而且是集体的功劳,不能一个人顶着一组人的名义去领奖。"孜孜不倦的“陆老神仙”,一直保持着活跃的创新思维,对词典的未来发展也有自己的构想。他认为,以后的词典应该充满互动性,使用者同时也是编写者,互动性就像维基百科一样。他说自己编词典是寻章摘句老雕虫,时下也需要更多精通科技的数字化人才。一部词典在问世前要经历层层打磨,编纂者若无兴趣,无疑会深受煎熬。在陆先生身边耳濡目染,高永伟早已学会享受这一份沉默、低调而内涵丰富的工作。“要培养对新词的敏感,你或许是第一个找到它最准确中文释义的人,你无形中会成为一个新词的发明者,这种乐趣难以言表。词典是文化的忠实记载者,看词典就像在看一幅历史画卷,这难道不是一件很美妙的事么?”说这话时,高永伟眼中闪动着灼人的光芒.(摘编自《新民晚报》,2014年12月17日)相关链接①陆谷孙个性鲜明,敢于高调议论,也敢说猛话。比如近几年有人建议降低高考英语权重时,已古稀之年的他“不合时宜”地反驳,中国人的英语学得多却粗糙,“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不相称”,不该减少而应加强;《英汉大词典》修订发布,他直截了当说估计每一百页就有一处错。(人民日报《陆谷孙,还是太少》)②我要说的是,我、你们--任何人,都要“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请注意是“更好”,不是“最好".这是一种强调个人终生修养并提升自己的“精英主义”,如果让我解释,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追求超越。注意:是超越,而非卓越,超越的当然是自我。第二句,求智向善。第三句,不断抵近——抵近的目的地自然是彼岸.如果我说我们需要这样的“精英主义”,在座的“愤青”会反对吗?我这三句话其实只是给柏拉图转述的苏格拉底的名言“悟到自己无知才是最大的智慧”做了个脚注而已。(陆谷孙2009年为复旦大学青年学生演讲《高等教育不应只批量生产拜物教徒》)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陆谷孙很少接受采访,对登台领奖避之唯恐不及,却一直坚持为本科生登台授课,后因身体问题才暂时离开讲台,是一位低调的“老神仙"。B.对荣获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陆谷孙反复强调编词典的影响没那么大,而且是集体功劳,足见其淡泊名利.C.高永伟是陆谷孙的高足,是词典编纂团队的重要一员,写高永伟的学问、身份就从侧面写出了老师陆谷孙的学问和学术地位。D.陆谷孙认为高等教育不应只批量生产拜物教徒,只有努力做到追求超越、求智向善、不断抵近,才能变成一个最好的自己.答案D解析从“相关链接"②可知,陆先生强调的是“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而非“最好”。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陆谷孙教书、编词典很多年,年龄虽大了,但思想依然年轻.他把讲台搬上微博,与网友交流,甚至设想将来的词典要有互动性。B.陆谷孙最初是被“发配”去编《英汉大词典》的,但最终这份极枯燥而漫长的工作给他带来了无穷乐趣。C.为了通晓世情,与时代接轨,也为了编词典时准确翻译新兴词汇,陆谷孙开通了个人微博;同样,为了专心编词典,他又关闭了它.D.陆谷孙教书,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编辞典,获得了社会给予的很大荣誉.他做这些事很快乐,并且把这种快乐传递给了他的学生们。答案C解析“为了编词典时准确翻译……个人微博"文中无据;“为了专心编词典,他又关闭了它”,表述也不准确。9.一贯“低调”的陆谷孙,为什么会有“高调”的议论?你如何理解“低调”和“高调”的关系?请结合材料说明。(6分)答:答案(1)①陆谷孙把教书育人看成一件“乐事",更当作一种责任,作为教育者,他有敢于担责的意识。②面对社会热点问题和青年人要终生提升自己的修养问题,陆谷孙敢于站出来疾呼,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体现出的正是一位长者、教育家的责任和担当。(2)①“低调”是陆谷孙的本色,其本质是做人、做学问的认真、执着,是淡泊名利;“高调”的本质也是认真、负责。②因为没有名利的羁绊,没有个人利害得失的顾虑,所以一贯“低调”的陆谷孙,在需要表明态度时就会旗帜鲜明地“高调”说出自己的观点.解析本题有两问。要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其原因。要想理解“低调"和“高调"的关系,首先要理解“低调”“高调"的内涵,然后分析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市隐斋记元好问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余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多为之赋诗,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予曰:“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①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②况朝市乎?今夫乾没氏③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垅断④,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之所以隐,奈何?"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之所以隐也,子何疑焉?"予曰:“予得之矣,予为子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价,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言问之。”贞佑丙子年十二月日,河东元某记。注①山人索高价:山人,指隐士。这里用唐李渤隐居少室山,两度不赴召,后韩愈召之而应召做官的故事,说明有的人隐居是为了博得名誉后再出仕为官。②“欺松桂"句:南齐人周颙隐居钟山(今江苏江宁北),后应诏为海盐令,时人孔稚圭作《北山移文》,借山灵之口,指斥他假充隐士,称他“诱我松桂,欺我云壑”。欺,欺骗;诱,引诱。③乾没氏:与世沉浮、追逐私利的人。④登垅断:操纵、把持集市,以牟取高利。垅断,断而高的冈垅.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舍于娄公所 舍:屋舍B.非特深山之中 特:特别C.叠足以登垅断 叠足:脚踏着脚D.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 意:意义答案C解析A项舍:居住.B项特:只,仅仅。D项意:猜想。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B.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C.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D.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答案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生是作者的朋友,他认为娄公既清廉又高洁,是一个居于闹市的真隐士,所以希望作者为娄公的“市隐斋”写一篇记.B.作者认为,所谓“隐”,就是与世隔绝,什么地方、什么行业都可以作为隐居之所,不一定非要躲到深山老林,住在蓬蒿茅草之下才算隐居.C.古人认为“隐"有小大之别,“小隐”因为道行不深,为避免见到引起欲望的东西扰乱内心,所以要躲到山林中;“大隐”因为道行高深,可以不为外物所诱,所以可以隐在朝市中。D.作者最后借韩伯休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隐士的看法,同时对娄公之类沽名钓誉的行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答案D解析“辛辣的讽刺”不正确,应是“委婉的批评”.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译文:(2)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译文:答案(1)他想要得到您帮他写的记,希望您因为我的缘故(给我一个面子),(为他)写一篇记吧.(2)娄公的确是隐士,不过他自我封闭的道理,恐怕还是与韩伯休不同吧?参考译文我的朋友李生对我说:“我在长安游玩,居住在娄公家里。娄公,是一个隐士,在长安市区居住了三十年了。他家有一个小书斋,名叫‘市隐斋’,与他交往的士大夫很多人都给他的书斋写诗,他想要得到您帮他写的记,希望您因为我的缘故(给我一个面子),(为他)写一篇记吧。”我说:“你知道什么是隐吗?隐,就是自我封闭的意思。古代的人隐居在农民中、在工匠中、在商贾中、在医卜中、在屠钓中,至于赌徒、卖粥的人、看守城门的役吏、酒保,无所不在,不仅仅是在深山里,在蒿草下,这样才叫作隐。古代的人有大隐和小隐区别的原因,是说刚刚学道的人,对道的信奉还不诚挚,(只有)不让自己见到引发欲望的东西,(才能)让心不乱,所以把山林隐居的人称为小隐;(有的人)有操守,能应付世事,不被世俗之物诱惑,出仕和隐居能做到一样,无论是喧闹还是寂静,都能一概忘却,所以把在朝廷和市肆隐居的人,称为大隐。照我来看,在山林小隐的人或许还有,但在朝廷和市肆隐居的人,不一定都是大隐.自从隐居之士通过隐居博得名誉、谋求高官之后,欺骗松桂云壑的人(假隐士)就多了,(小隐尚且如此)更何况隐居朝廷和市肆的那些人呢?现在追逐私利的这类人,耸起肩膀进入市朝,脚踏着脚(争先)来操纵、把持集市,张开利嘴伸出长爪,争先恐后地进行交易,来同那些佣工和小贩为锥刀之利血战,挂着羊头,卖着狗肉,(像强盗)盗跖一样的(卑劣)行径,却(说着)像伯夷一样(清高)的话,说:‘我是一个隐士'这样行吗?(我)大胆请问娄公隐居的原因,(是)怎么样的呢?”李生回答说:“(他)卖书来维持生活,只求够吃罢了,不妨碍他为人的清廉;通过诗酒与大家交游,求与人和睦相处罢了,不妨碍他的高洁。一个人既清廉又高洁,这的确是古人之所以隐居的道理,你怀疑什么呢?”我说:“我知道娄公之所以隐居的道理了,我会为你而给他写一篇记。即使这样,我对于娄公之所以隐居还是有些不满意的地方,请允许我用韩伯休的事结束我要说的话。韩伯休在都市里卖药,药从来都不讲价,有一个女子(找他)买药,韩伯休坚持原价不变,女子生气地说:‘你是韩伯休吗?为什么就不能讲价呢?’(韩伯休)于是叹息道:‘我本来是为了逃避名声(才卖药隐居的),现在却连小女子都知道我的名字.’(于是)丢下药径直离开,再也没有回去.娄公的确是隐士,不过他自我封闭的道理,恐怕还是与韩伯休不同吧?言辞,是人们外在的纹饰,人都准备隐居了,哪里还用得着纹饰呢?(如果还要纹饰)这样做就是为了求得名声显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猜测是那些敬重娄公的士人,勉强为他的书斋取的这个名吧,不应该是娄公的本意。你回去后,试着用我的话问问他。”贞佑丙子年十二月日,河东元某记.(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送王汶宰江阴包何郡北乘流去,花间竟日行。海鱼朝满市,江鸟夜喧城。止酒非关病,援琴不在声。应缘五斗米,数日滞渊明。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首先点明了送别的地点:郡北河边。其次又点明了时间,通过“花间”、“日行”可以看出此时正是阳春时节,百花齐放。B.颈联说“止酒非关病,援琴不在声”,引发读者的思考:为什么“止酒”?“不在声”又因为什么呢?尾联则明确给出了答案:“止酒”是因为没钱,“不在声”是因为心思在去做官这件事上.C.这首诗虚实结合.作者送王汶去江阴做官,目送小船顺流而下,从而联想到友人将整日行于夹岸繁花似锦的碧流中,并通过想象描述了友人即将到达的江阴市景。D.这首诗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作者通过想象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绘了一个富庶、宁静的江阴城:早上看到海鱼摆满市场,热闹非凡;晚上一切归于平静,听到的声声鸟鸣更显喧闹。答案B解析“明确给出了答案"错.15.本诗一反送别诗的伤感惆怅,语带调侃却愈显情真意切.请结合诗的后两联简析这种特色。(6分)答:答案颈联调侃友人戒酒不是因为生病(是因为贫穷,买不起酒),抚琴不在乎琴音(因为心思在去做官这件事上);尾联借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调侃友人迫于生计,为了钱才去做官.正因为是知己至交,诗人才会用这种幽默、调侃的语气来表达送别之情,更显情真意切.(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老人与小孩都生活幸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花儿喜欢肥沃的土壤,那是它们的家园;而我喜欢鸟语花香的社会,我渴望没有硝烟的世界,那才应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我时常电视中看到那些被战争而失去父母家园的孩子们,呆滞的目光里流露出更多的无奈和呼唤。()?是人类!是那些利益熏心的人们!曾几度在电视上看到西方列强,动辄________对某某国家进行军事打击,让原本和平安宁的家园瞬间变得硝烟弥漫、残垣断壁、尸横遍地。因为战争,人们的日常生活时常受到军事________,失去了自由.战争带来的罪恶________,战争给人们造成的伤害终生难忘。人类本应该让战争成为历史的________,不应该让战争的阴云时常笼罩在人们的头顶.人类需要安宁,世界需要和平,衷心祝愿地球上遍布着橄榄绿,天空中飞翔着和平鸽.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时常看到电视中那些被战争而失去父母家园的孩子们,呆滞的目光里流露出更多的无奈和呼唤。B.我时常电视中看到那些因战争而失去父母家园的孩子们,呆滞的目光里流露出更多的无奈和呼唤.C.我时常电视中看到那些被战争而失去父母家园的孩子们,呆滞的目光里流露出更多的无奈和期待。D.我时常看到电视中那些因战争而失去父母家园的孩子们,呆滞的目光里流露出更多的无奈和期待。答案D解析原句语序不当,“看到”应移至“电视中”前;介词误用,应把“被”改为“因";搭配不当,“流露出……呼唤”不搭配,应把“呼唤”改为“期待”.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让幸福的生活变得动荡痛苦的是谁,把肥沃的土壤变得贫瘠荒芜的又是谁B.把肥沃的土壤变得贫瘠荒芜的是谁,让幸福的生活变得动荡痛苦的又是谁C.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