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精美课件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精美课件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精美课件_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精美课件_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精美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5分钟)分成四个科研团队,分别是:两弹一星团队、载人航天团队、袁隆平团队、屠呦呦团队请介绍本团队的以下基本信息:1、研究方向(内容)2、团队组成人员(代表人物)3、取得成就(时间、成就、意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5分钟)分成四个科研团队,分别是:2两弹一星含义:两弹: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一星:人造卫星两弹一星含义:3两弹一星代表人物:邓稼先(1924-1986)

邓稼先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他还领导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两弹一星元勋两弹一星代表人物:邓稼先邓稼先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4两弹一星代表人物:钱学森(1911-2009)

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在他的努力带领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代表人物:钱学森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5工作条件艰苦工作条件艰苦6两弹一星成就: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实验取得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世界第五两弹一星成就:世界第五7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

从首次爆炸原子弹到爆炸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前苏联用了4年,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2年零8个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首8材料一

我们今天要比昨天更强大,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别人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毛泽东材料二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材料三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结合材料,想一想中国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材料一我们今天要比昨天更强大,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9意义:两弹一星

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意义:两弹一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10载人航天——漫步太空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开启我国的飞天之旅。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航。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世界第三载人航天——漫步太空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1载人航天——漫步太空空间站建设登月工程载人航天——漫步太空空间站建设登月工程12杂交水稻人物:袁隆平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水稻)1973年10月,袁隆平培育成功一种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米质优良、适应性广的籼型杂交水稻。文革期间杂交水稻人物:袁隆平吃饭靠“两平”1973年10月,袁隆平培13解决吃饭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解决吃饭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142001年2月19日江泽民与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右)2001年2月19日江泽民与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15解决世界行饥饿问题袁隆平获得国际农业最高奖——世界粮食奖解决世界行饥饿问题袁隆平获得国际农业最高奖——世界粮食奖16青蒿素人物:屠呦呦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2016年感动中国颁奖词使命是什么?实验什么时候成功?治疗疟疾20世纪70年代青蒿素人物:屠呦呦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1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精美课件18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由此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由此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19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事业的发展20文化成就文化成就21莫言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莫言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2请大家结合生活,说一说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请大家结合生活,说一说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文化自信是更基本、23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24自主学习,合作探究(5分钟)分成四个科研团队,分别是:两弹一星团队、载人航天团队、袁隆平团队、屠呦呦团队请介绍本团队的以下基本信息:1、研究方向(内容)2、团队组成人员(代表人物)3、取得成就(时间、成就、意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5分钟)分成四个科研团队,分别是:25两弹一星含义:两弹: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一星:人造卫星两弹一星含义:26两弹一星代表人物:邓稼先(1924-1986)

邓稼先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他还领导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两弹一星元勋两弹一星代表人物:邓稼先邓稼先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27两弹一星代表人物:钱学森(1911-2009)

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在他的努力带领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代表人物:钱学森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28工作条件艰苦工作条件艰苦29两弹一星成就: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实验取得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世界第五两弹一星成就:世界第五30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

从首次爆炸原子弹到爆炸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前苏联用了4年,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2年零8个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首31材料一

我们今天要比昨天更强大,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别人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毛泽东材料二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材料三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结合材料,想一想中国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材料一我们今天要比昨天更强大,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32意义:两弹一星

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意义:两弹一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33载人航天——漫步太空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开启我国的飞天之旅。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航。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世界第三载人航天——漫步太空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34载人航天——漫步太空空间站建设登月工程载人航天——漫步太空空间站建设登月工程35杂交水稻人物:袁隆平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水稻)1973年10月,袁隆平培育成功一种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米质优良、适应性广的籼型杂交水稻。文革期间杂交水稻人物:袁隆平吃饭靠“两平”1973年10月,袁隆平培36解决吃饭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解决吃饭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372001年2月19日江泽民与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右)2001年2月19日江泽民与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38解决世界行饥饿问题袁隆平获得国际农业最高奖——世界粮食奖解决世界行饥饿问题袁隆平获得国际农业最高奖——世界粮食奖39青蒿素人物:屠呦呦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2016年感动中国颁奖词使命是什么?实验什么时候成功?治疗疟疾20世纪70年代青蒿素人物:屠呦呦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40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精美课件41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由此成为迄今为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