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学教程整本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ppt(最新)_第1页
影视文学教程整本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ppt(最新)_第2页
影视文学教程整本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ppt(最新)_第3页
影视文学教程整本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ppt(最新)_第4页
影视文学教程整本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ppt(最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人民大学“十三五”本科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影视文学教程 (第二版) 影视与文学第一部分影视与文学的渊源第一章影视文学教程目 录CONTENTS01早期电影与文学的交汇02电影故事片的成熟与文学的启示格里菲斯与狄更斯03从文学分类到影视类型影视与文学的渊源电影的诞生日1895年12月28日,在法国巴黎嘉布遣路的“大咖啡馆”里,放映了路易卢米埃尔的12部短片。影视与文学的渊源电影叙事成熟的标志性作品1915年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既是一部改编之作,同时也和对文学手法的借鉴有直接关系。狄更斯小说的表现手法对格里菲斯电影有着巨大的启示,至此,电影有了自己成熟的蒙太奇剪辑和

2、叙事的艺术方法。第一节 早期电影与文学的交汇 路易卢米埃尔发明了电影,他所拍摄的电影呈现出记录现实的功能。 乔治梅里爱发明了电影剪辑技巧,同时也开启了电影艺术表现之路。(一)路易卢米埃尔和乔治梅里爱贵妇失踪中的电影技巧“停拍一分钟”手法(电影剪辑技巧)。从戏剧舞台上移植到电影中的系统分工最早将戏剧和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灰姑娘圣女贞德小红帽蓝胡子鲁滨孙漂流记格里佛游记一、基本情况概述 月球旅行记取得的成功,标志着舞台导演对卢米埃尔式的“户外摄影”的胜利。 乔治萨杜尔月球旅行记一、基本情况概述/bangumi/play/ss28358在世界电影史上,真正大规模的改编出现在1906年之后。法国查尔百代

3、公司采取工业化方式生产电影。(二)百代时期的 “艺术电影”随着电影拍摄内容时间的加长,对电影故事情节的复杂要求也随之提高,剧本的重要作用在此受到电影制作公司的充分关注。因此,向文学、戏剧作品取材的做法已经成为电影工业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百代公司专门成立了与文学家协会联合的一个机构,负责协调与作家以及剧本写作的关系。一、基本情况概述“为了从不景气的情况中摆脱出来,为了把那些比光顾市集木棚的观众更有钱的人吸引到电影院里来,电影就必须在戏剧和文学方面去寻找高尚的题材。”萨杜尔世界电影史“题材危机”法国的拉菲特兄弟成立了一家名为“艺术影片公司”的小制片公司。第一部影片吉斯公爵的被刺放映一、基本情

4、况概述(二)百代时期的 “艺术电影”一、基本情况概述 百代时期的“艺术电影”是指:()有文学家参与编剧的电影;()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 这一时期的“艺术电影”满足了电影向长故事片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缓解了电影题材危机的矛盾。 从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电影为制作、发行和放映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三)改编报刊连载小说与经典名著相比,根据报刊连载通俗小说改编的电影能够获得更广泛的观众群体。改编自连载小说的影片蒙面大侠,在关心艺术电影的导演眼中并不被看好,但是获得了巨额利润。一、基本情况概述报刊纸媒体和电影在受众群和获取利润方面具有相互促进作用。芝加哥论坛报联合山立格公司连载小说系列电影卡斯林奇遇记芝加哥

5、美洲报联合爱迪生公司洋娃娃的故事滑稽短片憨大捉贼呆婿祝寿死好赌得头彩等神怪加武打的影片车中盗清虚梦等,后者是根据聊斋志异中的崂山道士改编而成的。警世片将礼义说教和滑稽打闹扭结在一起,模仿的是美国侦探片。早期的中国电影活动影戏部 中国第一部电影是京剧定军山(1905)。 早期中国电影表现出借鉴模仿外国电影和取材于民间笑话等特征。本土的文明戏也是早期中国的一个重要源头。(一)鸳鸯蝴蝶派清末民初,上海等地的市民阶层人数逐渐增多,满足市民社会文化需求的报纸刊物大量出现,如 小说时报游戏杂志 礼拜六 小说海 红杂志 红玫瑰,以及 申报和 新闻报副刊。在这些报刊上大多刊登被称为 “鸳鸯蝴蝶派”的作品,包括

6、黑幕小说、武侠神怪小说、侦探小说等类型。鸳鸯蝴蝶派小说具有很广泛的读者群体,因此被大量改编成电影发行,许多小说作者被邀请参加电影的编剧工作。二、中国电影和文学的联姻(二)改编民间故事和古典小说1926年,天一公司率先大批生产改编自民间故事和古典小说的影片。梁祝痛史义妖白蛇传珍珠塔孙行者大战金钱豹唐伯虎点秋香等花木兰从军刘关张大破黄巾西游记女儿国铁扇公主明太祖朱洪武国内各个电影制片公司纷纷效仿,接连拍摄了一大批取材于水浒传封神榜三国演 义七侠五义西游记“三言二拍”等古典小说的影片。美人计(取材于三国演义)、五鼠闹东京(取材于七侠五义)、石秀杀嫂武松血溅鸳鸯楼(取材于水浒传)、哪吒闹海姜子牙火烧琵

7、琶精哪吒出世(取材于封神榜)等二、中国电影和文学的联姻(三)武侠神怪片1928年5月,明星公司根据平江不肖生(向恺然)所创作的小说江湖奇侠传改编摄制了影片火烧红莲寺,引起了巨大轰动。其一是以“火烧”命名的各种武侠神怪片纷纷出现。其二是众多影片公司开始推出武侠连续电影。二、中国电影和文学的联姻这一时期国产的武侠片明显带有欧美电影影响的痕迹。由此也可以看出电影作为大众娱乐的时尚化特点。第二节 电影故事片的成熟与文学的启示 格里菲斯与狄更斯1915年2月8日,格里菲斯导演的 一个国家的诞生在美国首次上映。乔治萨杜尔称这一天是好莱坞统治世界的开始。这部影片因具有浓厚的种族主义色彩,在内容上一直饱受批评

8、,然而,它在制作以及叙事技巧方面却有 许多被认为“革命性”的创举。(一)因笔下的人物而被爱戴爱森斯坦注意到,无论狄更斯小说的技巧有多么高超,只有读者喜欢才是艺术最为基本的 问题。狄更斯笔下的人物深深地吸引着广大读者,这些人物令读者备感亲切。人们时刻关心着书中人物的境况、他们的爱情故事,读者也十分熟悉书中人物的性格,甚至渴望与主人公一起去体验身临险境的感受。一、狄更斯,一位广受欢迎的作家但在电影大师爱森斯坦看来,狄更斯小说的艺术魅力主要来自“惊人的造型性”和 “惊人的视觉性、可见性”。(二)狄更斯刻画人物的 “可见性” 所谓人物的 “可见性”,一方面来自作家敏锐的观察和记忆能力,另一方面也来自作

9、家 细腻、形象、准确、生动的表现手法。因此,读者才能被深深吸引,留下深刻印象并难以忘怀。一、狄更斯,一位广受欢迎的作家他的目光已经不是第一次停留在这小匣上了。他口袋里放着钥匙;现在他把小匣子拿到自己的桌子上,把它打开先把房门锁上用平常那种手势很有把握地去开。赏析段落3近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外在的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感,实则在内心制造一种急速变化的节奏感。这种强烈变化的动态图景,亦体现为早期电影蒙太奇的快速剪切现象。(二)叠化视像2叠化是电影剪辑时所用的技巧手段,它的主要特征是将不同时空中的画面叠加在一起 并达成某种艺术效果。作为一种创作手段,早在电影诞生之前已被小说家和戏剧家所掌握和使用。应

10、该强调的是,将不同时空加以叠加、并置,是其基本特点。(一)气氛1通过空间环境的安排以表现某种气氛,其一是可以传递人物所处的环境氛围,作用在于形成接受心理效果;其二是塑造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二、狄更斯小说的电影特征(三)蒙太奇式图景(一)狄更斯的 “五花肉”结构理论狄更斯所谓的“五花肉”理论,实际上是文学和戏剧传统的结构安排技巧。即围绕着某种戏剧性情境,分别叙述不同人物所经历的事件,并按顺序将它们组接、编排在一起,这就形成了基本的平行叙事规则。悲喜交加的叙事安排,是平行叙事的一个极致表现,既增强了趣味性,也暗含着悬念,当然与人们的生活经验也相吻合。三、蒙太奇结构的基本原则两条情节线平行

11、发展(二)平行蒙太奇叙事在电影史上,早在1899年即已出现了简单的蒙太奇剪接技术。爱森斯坦认为,格里菲斯能够成熟地运用平行蒙太奇叙事,更多的是受益于狄更斯的小说。在影片许多年以后中,“格里菲斯第一次从蒙太奇上运用了特写镜头”。第三节 从文学分类到影视类型苏格拉底将诗人分为三种:其一,直接以自己的身份说话(实际上是抒情诗的主要特征);其二,以主人公之间的言语交谈的形式建构作品(诗体剧);其三,把诗人自己的话语与出场人物的话语结合在一起(叙述类作品的特征)在勒内韦勒克和奥斯汀沃伦编写的 文学理论一书中,将类型理论分为古典理论和现代理论两种。“这一美学原理就是:要求作品情调有一种僵硬的 统一性,要求

12、风格的纯粹和简明性,要求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单一的情节和主题上,创造 一种单一的情绪(如恐惧或笑等)。”同时,古典主义类型理论还带有明显的社会等级观念。现代的类型理论抛开了古典类型理论的静态和狭隘的社会等级意识,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历时性特征,既给予创作者借鉴前人的广阔空间,也充分考虑到受众的阅读心理。一、对文学分类的基本认知(一)西部小说和西部片西部小说之父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的“皮袜子传奇”故事,为美国西部小说奠定了基本的创作模式。荒野与文明的矛盾主题,在库柏的西部小说里明确地显露出来,成为西部电影最为核心的冲突主题。后来的一些西部小说家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库柏小说的文化内涵,弱化了荒原之子内心充

13、满矛盾的感情。1990年,凯文科斯特纳导演了其处女作与狼共舞,这部影片的风格更加接近库柏小说。二、文学类型到电影类型之案例美国西部类型电影的研究也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在“二战”之前多是一些批评性文章,这些文章对类型片几乎一成不变的内容最为不满。20世纪60年代之后,研究者开始自觉运用文化的方法和结构主义方法,关注外在的社会制度、社会心理和历史的脉络以及这些因素对类型片的影响问题。(二)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在梅里爱拍摄出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之后,很多国家相继拍摄了此种类型的故 事片。例如蒂贝博士的疯癫天上的船失去的世界大都会月球上的女人失魂岛隐身人。二、文学类型到电影类型之案例欧洲最早

14、的科幻小说作家当属法国的儒勒凡尔纳。英国科幻小说的创始人.威尔斯。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科幻电影热衷于表现残忍科学家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到了50年代,在西方科幻电影中,外星人对地球的攻击又成为一个热门主题。情景喜剧情节系列剧电视电影肥皂剧soap opera微型连续剧三、电视剧类型的形成案例美国电视剧最早的电视剧实验可以追溯到1928年9月11日,即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纽约州的WGY广播电台试验播出的独幕剧女王的信使.电视剧的真正兴盛得益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电视的普及。触及社会问题与矛盾卡洛尔威廉姆斯的肥皂剧8条结构公式批判与肯定思考与练习试述梅里爱改编文学作品的目的与方法。 P5根据萨杜尔的描述

15、,早期欧美电影公司从文学、戏剧中寻找题材的背景是什么? P6简述早期欧美电影公司改编报刊连载小说的情况。 P7-8鸳鸯蝴蝶派作家进入电影界的原因有哪些? P10简述狄更斯有关文学作品结构的理论观点。 P18-19举例说明一个国家的诞生中的平行蒙太奇表现手法。 P19-20谈谈古典类型理论和现代类型理论的内容和区别。 P21-22库柏的西部小说的主题是如何建构的? P22-23威尔斯的科幻小说对科幻电影的影响有哪些? P24-26简述肥皂剧的源流。 P27知识分子是如何评价肥皂剧的? P28感谢观看影视与文学第一部分电影经典理论与文学第二章影视文学教程目 录CONTENTS01法国印象派-先锋派

16、电影理论02俄国形式主义和蒙太奇学派03安德烈巴赞第二章 电影经典理论与文学第一节 法国印象派-先锋派电影理论电影作用在于“激发情绪而不是叙述事件”。 重现生活环境作者自己的激情,感染观众创造外部环境,营造“心理气氛”激发情绪他所提及的电影艺术方法,在艺术通感的基础上,与传统的文学、艺术理论有着诸多的同构关系。同构关系他希望将电影从当时的幼稚状态提升到艺术的高度,此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卡努杜将电影的“激发情绪”和“叙述事件”功能相对立,过于极端。复杂影响1911年,乔托卡努杜发表了第七艺术宣言,称电影既不是情节戏也不是戏剧,而是把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这六门艺术加以综合的新艺术,电影

17、是可以用来抒发情 感、表现心灵的。第七艺术一、乔托卡努杜爱泼斯坦在电影的本质一文中阐述“凡是由于在电影中再现而在精神特质方面有所增添的各种事物、生物和心灵的一切现象,我将都称之为上镜头的东西。凡是通过电影的再现而无所增添的现象,都是不上镜头的,因而也就不属于电影艺术。具备“上镜头性”的内在依据,是电影所拍摄的物象能够显现出内在的生命和灵魂,这也使得电影具备了基本的诗意特征。”爱泼斯坦的电影“纯艺术”观念明显带有激进色彩。作为研究本体的方法,这样去除电影与社会复杂联系的做法尚有可取之处,因为它在发现“上镜头性”的同时,也指出了电影“再现内在精神特质方面”的艺术目标。但是,电影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并不

18、能因此而去除掉,电影艺术性的提升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它的社会属性。对于电影本体的研究,爱泼斯坦的贡献还在于他提出了“时空凹凸”和“时间次元”等概念。爱泼斯坦还提出,方位感除了“空间的三次元”之外,还存在 “第四次元”,亦即“时间次元”,“上镜头的动态,就是在这种空间时间体系中的一种动态,一种同时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的动态。二、让爱泼斯坦杰尔曼杜拉克在其电影视觉的艺术一文中,明确提出电影艺术的根本特征是视觉性。为了强调电影艺术视觉的纯粹性,她以视觉和“反视觉化”的对立关系,试图将“文学化”从电影艺术的王国中驱逐出去。她认为故事妨碍了电影的“视觉化”表达,提出了视觉-感官-思想这样一种电影逻辑关系。法国

19、电影先锋派理论与实践活动处于欧洲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兴盛的年代,与现代主义艺术理论有着直接的关联,关注艺术本体研究及个体精神世界的表达问题,而将社会生 活、道德、政治、教育等诸多内容剥离其外。这一电影理论流派在电影叙事研究方面存在缺憾。法国先锋电影理论家很少考虑电影与大众接受的问题。三、杰尔曼杜拉克法国印象派-先锋派对电影艺术视觉方面的强调第二节 俄国形式主义和蒙太奇学派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埃亨鲍姆在电影修辞问题一文中提到,电影与文学既有相近之处又存在着竞争关系。埃亨鲍姆认为,蒙太奇是电影语句的基本单位,蒙太奇的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结构安排,这些是理论研究的重点。他还根据文学的经验展开对电影艺术的研究

20、,如他从电影使用的一些技巧(特写、叠化、俯拍、仰拍),认定“电影 中的自然主义与文学戏剧中的自然主义一样,都不能排除假定性”,而这种假定性正是使自然物、零散的素材在艺术家手中成为艺术的关键所在。埃亨鲍姆所研究的狭义电影修辞学问题包括:电影句法问题(电影语句的概念、电影复合句的剪辑)和电影语义学问题(电影的表意符号、隐喻等)。一、俄国形式主义电影理论观点 假定性是电影和其他艺术作品之 “艺术性”的关键所在,是对人工、创作的理论概括 和提升。创作即以人的意识对自然素材进行概括、提炼并做出重新安排,因此表现出艺术作 品的假定性特征。无论艺术作品有多么逼真,它都具有创作者意识中假定性的内涵。“全景镜头

21、仅仅被作为电影语句的导向性因素、一种老式语法概念中的地点或时间状语保存下来。近景和特写构成重点成分,它们是电影语句中的主语与谓语。景别运动(从全景到近景再到特写)的核心,是修辞的重点(一)蒙太奇是电影语句的基本单位建构电影语句的基本法则“镜头运动只要一开始,就会要求按照时空连续性原则进行有意义的组合。” 电影语句的连接,也就是蒙太奇的连接,要遵循的即是这一时空连续性原则。在埃亨鲍姆看来,电影语句的复合句的表达当然也应遵循时空连 续性的原则。比如,平行蒙太奇,两组镜头不断切换,观众依然可以感受得到每条情节线索的时空连续性,因为观众懂得运动的同时性原理(你在唱歌,他在跳舞),所以对每条情节线的蒙太

22、奇的跳跃或省略都能心领神会。(二)时空连续性原则是组接电影语句蒙太奇的基础一、俄国形式主义电影理论观点各个镜头的含义只能通过彼此的先后关系逐步揭示出来 一个镜头画面就如同一个词,它的意义需要在与上下文的关系中确立。 这一理论判断与库里肖夫所做的实验基本吻合。(三)电影语义学有关电影表意的相关问题电影隐喻是语言隐喻的视觉表现20世纪20年代,苏联蒙太奇学派开始在电影中大量使用隐喻镜头。著名的例子有: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中的三个石狮子镜头,普多夫金母亲中融化的冰河,杜甫仁科兵工厂里从火车上滚落的手风琴等等。隐喻镜头也成为当时苏联诗电影的一个重要标志。 爱森斯坦是世界上极为重要的电影理论家兼导演,不

23、仅创作了大量电影作品,还为世人留下丰富的电影理论著述,堪称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主要代表。 他于1943-1946年拍摄的“电影歌剧”伊凡雷帝被法国著名电影史家萨杜尔称赞为“伟大的经典作品”。 爱森斯坦一生留下大量电影理论著述,1963年,苏联整理出版了 爱森斯坦文集。20世纪20年代的学说主要围绕着理性电影这一思想进行。30年代的文章修正补充并升华了他早期的蒙太奇思想。40年代并非冷漠的大自然系列文章,着重探讨了贯穿他创作与理论的“有机性”和 “激情”问题;另一组系列文章由关于立体电影彩色等组成,深入阐释了他的复调蒙太奇理论。二、爱森斯坦:从文学中寻找蒙太奇的思维方法(一)从细节、局部到整体的场景

24、结构原则二、爱森斯坦:从文学中寻找蒙太奇的思维方法人们遭遇了战斗开始了。 战马嗅到死亡的气息,躁动起来, 响起一片刀剑与铠甲碰撞的声音; 黑压压一片箭矢呼啸而起, 大地上顷刻洒满了鲜血; 骑手们放马狂奔, 骑兵队杀在一处; 各自收紧成一堵严密的人墙; 一队同一队在那里砍杀; 一个在地上的同一个在马上的在那里拼杀; 那边,一匹惊马在飞奔; 那边,一片喊杀声,那边,一片奔跑;那边,一个俄罗斯人倒下,那边,倒下一个佩彻涅格人; 一个被铁锤击倒; 一个被箭矢射中; 还有一个被盾牌掀翻在地, 丧生在奔马蹄下。(二)“整个结构的有机严整性”和 “激情”爱森斯坦在论作品的结构一文中提到,战舰波将金号看起来像

25、是一连串事件的纪实,但却是“按照严格的悲剧结构安排的。而且是最为经典形态的悲剧结构五幕悲剧”。 战舰波将金号“整个结构的有机严整性”,实际上是一种内在的规律性,即爱森斯坦所论述的:“整个作品由一定的结构规律所支配,它的所有各个部分都服从于这个规律性。” 而且,在每一幕中都包含着戏剧的“突转”。按照爱森斯坦的说法,这种突转“都不单纯是转入另一种情绪、另一种节奏、另一种事件,而是每一次都转入截然相反的东西”。应该指出的是,正是这种截然相反的“突转”,使得电影作用于观众的情感达到极致状态。赏析激情-空间天渐渐黑下来。乐师们发疯似的奏着乐曲。你只能看见迅速闪动的腿、胸和胡乱摇摆的手,开始点灯时,人群发

26、出一阵欢呼。现在在明亮的灯光下,可以看得见一张张涨红的脸和贴在鬓角上的蓬乱头发。裙子翻飞。汗气熏人。马赫向艾蒂安指指穆凯特。她胖得像一个装满猪油的尿泡,正拥着一个瘦高个子采煤工飞快地旋转。她大概已经因为又找到了一个情人而乐不可支了 四组舞就要结束。舞厅里弥漫着红色的尘雾,墙壁也震得嘎嘎作响。喇叭发出刺耳的声音,就好像出事的火车头在紧急鸣笛。舞曲一停,一个个跳舞的人都像经过长途奔驰的马一样,满头大汗,直冒热气 这里简直是一片啤酒的海洋,从德喜尔寡妇的酒桶里汩汩涌出,把人们的肚子灌得滚圆,啤酒到处流淌,鼻子、眼睛以及其他地方都是啤酒左拉萌芽远处不知什么地方,时钟敲了十二下,接着,近处的一座钟又敲了

27、一遍,然后,不知在什么地方,有两座钟同时敲了起来。最后则是很远的地方又响了一阵。当传来最后一响时,他想到:“完了。一切都完了。她不会来了。莫泊桑漂亮朋友赏析激情-声音已经有一阵,从通往尼斯的道路隐没处的山冈那边,传来低沉的轰隆声,像是许多马车在远处驶过的声音。维奥尔纳河水的呜咽压过了这低沉含混的声音。但这声音越来越响,像是一支军队渐渐走近的脚步声。很快地,从越来越响的轰隆声中可以分辨出人群的喧闹声,像是一场古怪的暴风骤雨,匀调而有节奏。使你觉得,似乎是近处的电闪雷鸣,因其临近而打破周围睡意朦胧的空气 马赛曲的歌声震天动地;仿佛有许多巨人吹响巨大的号角,把响亮的歌声灌 满整个山谷。熟睡中的村庄立

28、刻惊醒了。像鼓槌敲在鼓面上那样,整个村庄从内部发出轰响,像回声似的应和着国歌的火热旋律。这时已不只是行进中的人群在歌唱:从地平线上四面八方从远处的山冈外,从耕耘过的田地上,从草场、杨树和灌木丛中,一起发出人的吼声。左拉卢贡家族的家运第三节 安德烈巴赞电影现实主义表现对象的真实空间时间的真实叙事结构的真实景深镜头的美学效果其一,影像的结构更具真实性;其二,景深镜头要求观众更积极思考,即要积极参与到场面调度中去观察、分析和判断;其三,景深镜头把意义模糊的特点重新引入影像结构中去。重要组成部分景深镜头镜头-段落小说式结构原则安德烈巴赞安德烈巴赞(1918-1958)是法国战后现代电影理论的一代宗师,

29、于20世纪50年代创办电影手册杂志,对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的兴起起到了重要作用,被称为法国“电影新浪潮之父”(一)横贯文学和电影的真实美学原则一、真实美学“真实美学”的具体内涵: ()“真实美学”的核心动机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意图,具有政治和艺术上的革命性。()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审美倾向包括:密切关注当前现实,从社会讽喻角度对日常生活的描写;温馨感人富于诗意的真实主义。人道主义是它最重要的价值。 ()对社会历史有特殊的记录价值,与时代精神相契合,表现出对现实本身的热爱之情。否定明星制原则,一视同仁地使用职业演员和临时演员。 ()电影现实主义必须把握好艺术虚构的分寸,借助景深镜头可以再现出现实可见

30、的连续性。(一)横贯文学和电影的真实美学原则一、真实美学“真实美学”的具体内涵: ()“真实美学”在叙述技巧中的具体表现:现实主义的叙述风格和技巧几乎相等,主要体现为现实片段在时间中安排的问题。叙述结构没有明显的因果顺序,由事件本身的性质或者“重量”决定呈现的先后关系。即兴创作,无须服从严格的戏剧性必然规律。摄影机要具有相当灵敏的“触感”,能在刹那间捕捉到所需的物象。电影叙事单元不是“镜头”而是“事件”。“一个事件的确切含义只是在悟出它与另一件事之间的联系后才能逆推出来。(二)“戏剧性电影与电影叙事小说式结构的对立”在巴赞看来“电影天生是个混杂体,它包含着一对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它既要符合戏

31、 剧演出的观赏性条件,诸如台词需要具有吸引力,需要遵循一场演出的时间统一性原则,同 时,为了拓展电影的发展空间,又要不断“开掘它的小说潜在性”。由此可见电影为了照顾观众观赏兴趣的戏剧式结构和增扩表现空间向小说方式发展的矛盾。一、真实美学揭示小说式结构与戏剧式结构的联系与不同突破戏剧式结构的限制,不追求戏剧性的矛盾冲突,事件按照生活本身的样子出现,事件的多重意义交由观众思考判断。小说式结构内部也有戏剧性,而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往往具有偶然性,因此,小说式结构的偶然性特征大于戏剧性。巴赞认为偷自行车的人也有情节,但却不是以戏剧的方式安排的情节,即不是按照正反两方冲突不断加强的模式安排情节,而是按照生活

32、的实然性构成。3批评了影评界和文学批评界各自的学科偏见2“改编是艺术史上的习见做法”1二、有关电影与文学的关系问题文学与电影是一种相互影响和促进的关系巴赞的电影思想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他反对 “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倾向,并称其为“异端邪说”。他提倡“景深镜头”等形式概念,但目的却绝非至于纯粹的电影形式。在电影语言的演进一文中,他提道“新的题材,要有新的形式,目的仍然是为了让人更能理解影片力求表现的内容,而不是为了让人了解影片是如何讲述的。思考与练习如何理解乔托卡努杜的电影艺术观? P31-32杜拉克如何看待故事和视觉的关系? P34-35如何评价法国印象派-先锋派电影理论思想? P35试述埃

33、亨鲍姆对电影理论的贡献。 P36-38爱森斯坦是如何从文学作品中发现蒙太奇结构规律的? P38-40“激情”在文学和电影中的表现及其意义。 P40-44在安德烈巴赞看来,戏剧和小说的矛盾是什么?他又是如何据此肯定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成就的? P47-48如何理解巴赞的“真实美学”? P48-50感谢观看影视与文学第一部分文学与电影:有关两者艺术表现潜能的论争第三章影视文学教程目 录CONTENTS01布鲁斯东对电影艺术潜能的质疑02克拉考尔的观点03关于意识流和叙事问题第三章 文学与电影有关两者艺术表现潜能的论争第一节 布鲁斯东对电影艺术潜能的质疑文学和电影之间的矛盾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矛盾在

34、1957年出版的从小说到电影一书中,美国学者乔治布鲁斯东引用了许多作家和学者的观点,旨在证明文学与电影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这一派从早期电影的起源特征和大众兴趣入手,进而比较文学和电影手段的差异,从而完成对电影“低俗化”的批评指认。一、试图以小说和电影的起源、内容辨别高下布鲁斯东引用埃尔温帕诺夫斯基在电影的风格与手段中所提出的观点,指明早期电影所具有的两个基本属性特征:电影只是依靠活动影像吸引观众,缺乏深刻的内容。电影的制作者和观看者均非艺术家,只能归属于民间艺术一类性质。决定了电影的发展本质上就有先天的局限性,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有其符合历史事实的一面明显地忽略了在电影理论与实践过程中,人

35、们为提高电影的艺术品位所做出的各种尝试和努力。布鲁斯东 -小说和电影的比较不过,布鲁斯东并没有去追溯小说的形成历史,他似乎在有意回避这样的事实,即小说诞生之初,也是流行于市井坊间的消闲之物。“小说由于历史更久,题材更高雅,因而更加复杂”现代小说的语言不再描述形象,在语言的书写中,有形的、外在的现实已经不 复存在,甚至就连幻象也难以形成。小说不再表现社会现实,不再表达思想, 语言本身就是小说的目的。布鲁斯东所说的小说不再“反映现实”,而是“创造现实”的感觉,也仅能代表某种先锋小说观念。对比巴赞所谈论的当代小说,即可以知道现实主义小说远未消亡,因此, 以是否反映现实来判断小说和电影艺术水准的高低,

36、则未免以偏概全了。电影手段与技术和设备无法分开,同时也与它拍摄的物质世界的对象难以分离。电影中的影像难以表达象征的意义实际上,电影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早在世纪年代苏联诗电影中就被广泛使用。 这对于提高电影的艺术性品质,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应注意,布鲁斯东这里所引 用的弗吉尼亚伍尔芙的观点,也仅是她早期对电影的认识。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伍尔芙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对电影的艺术表现能力有了全新认识。二、认为电影无法表达象征意义语言形象和摄影形象的根本性差别,正是在于它们对象征手段的依赖程度,而从象征手段到形象需要经过一个思考的翻译过程,语言需要思想和想象,而影像则缺少这些品质让保罗萨特在写于1

37、947年的什么是文学?一书中曾提出这样的观点:“没有一批群众一批历史条件所形成的特定的群众,没有一种神话一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批群众的需要的特定的文学神话,要想进行写作是根本不可能的。”据此,布鲁斯东认为,文学和电影各自依存于特定的读者和观众(尽管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互有交叉的事实),但是,各自的读者和观众的要求决定着艺术的内容,并且影响着它们的形式。由于布鲁斯东在前面已经断定电影的观众以底层群众为基础,所以他很自然地宣称电影的内容则来自“群众性的艺术”,其基本特征在于相信“流行的神话”。三、两种观众和两种神话 萨特的观点是有道理的,无论是文学还是电影都有特定的受众群体。布鲁斯东将萨特的观点延伸

38、到文学和电影领域,强调了受众阶层的区分,这在电影早期体现得更为明显。但是,随着电影艺术和电影类型的不断发展,这种观点已经显得不合时宜。电影形象由于是外部的空间存在,都不能透过概念之幕发生类似的变化。我们前 面说过,含义异常丰富的借喻在银幕上是无法表现的。由于同样的原因,像梦境、回 忆这类仅存在在个人意识中的东西,也不可能用空间形式来充分地表现。或者不如说,由于电影只能以空间安排为工作对象,所以无法表现思想;因为思想一有了外形,就不再是思想了。电影可以安排外部符号让我们看,或者让我们听到对话,以引导我们去领会思想。但是电影不能直接把思想显示给我们。它可以显示角色在思想,在感觉,在说话,却不能让我

39、们看到他们的思想和感情。电影不是让人思想的,它是让人看的。四、关于空间和时间现代小说“内向化”电影“外在化”“在小说中时间是首要的,在电影中空间是首要的”时间(柏格森)可以用大体上无连续性的单位 (如在时钟和节奏计中)来测量的有次序的时间可以在意识中延长或压缩,表现为不断在流动中的心理时间在小说中,有次序的时间有三个基本层次:阅读时有次序的时间延续,叙述者的有次序的时间延续,事件本身的有次序的时间延续。三种时间层次之中,有一种是电影所没有的。由于摄影机永远就是叙述者,我们看片时只要关心有次序的时间延续和事件本身的有次序的时间延续就够了。-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影片公民凯恩罗生门的出现,叙述者对于

40、一部影片结构的重要意义已经显示出来,而在影片乡村牧师的日记中,叙述者的声音甚至是伴随始终的布鲁斯东也注意到影片 卡里加里博士 中,出现了叙述者弗兰西斯这一角色,但是由于该片的确是拍摄时在原剧本的基础上添加的这 样一个叙述者,在故事的主要情节部分,这一叙述者便不再起作用。心理时间(布鲁斯东)第一种定义是说,人类的思想具有 加速或消解时间感觉的能力,甚至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系统。第二种定义是说,除了这种速度的可变性之外,由于它是流动的、可以互相贯穿的,而且缺乏明确的界线,这种流动又几乎是根本无法测量的。小说在表现心理时间的第一个方面是能够胜任的。电影也一样,在表现时间的延长或缩短方面,可以

41、使用快速摄影或慢速摄影的手段,在电影画面中造成慢动作或快动作的效果。布鲁斯东认为小说和电影都无法真正表现第二种意义上的心理时间。不过,布鲁斯东的观点显然过于武断。我们可以从不少影片中找到电影表现思想属性的例证。第二节 克拉考尔的观点一、克拉考尔对 “艺术手段差距说”的批评克拉考尔认为,法国美学家艾基安索里欧在其 电影观众心理学和比较美学(1952)一文中所论及的小说艺术手段的特殊性问题,并不是区分小说和电影形式的关键所在。索里欧克拉考尔时间表现能力小说家可以随意把过去和现在的事情交织在一起,而出现在银幕上的东西都必然带有当前事件的烙印,并且说电影回溯过去的唯一方法是“相当笨拙”的“闪回”。时间

42、的意味不限于现在时的状态。此外,电影也有能力将过去时间中发生的事件与当前进行的事件浑然一体地结合在一起,也可以显示出在时间处理上的灵活性。表现视角小说家可以自由地进入他笔下任何人物的内心,因而也可以把外部世界移置在这一人物的内心视界之中,但是电影则不能采用这个特殊的表现角度,最多能做到的是断断续续地暗示出见闻和感受。电影能使观众产生强烈的恍如化入角色的印象湖上艳尸卡里加里博士 罗生门二、两种艺术世界:物质的连续和精神的连续克拉考尔:电影和小说在形式和手段表现方面只是程度上的不同,而不存在根本性的差异。两者的根本性不同实际在于:电影倾向于表现物质上的连续性,小说倾向于表现精神上的连续性。追忆逝水

43、年华企图把小说的精神连续性变成摄影机面前的生活的任何尝试都绝无成功的希望拉乌尔鲁兹改编同名影片追忆逝水年华,法国影评人达尼埃尔加西利亚拉斯特给予很高的评价,并认为“这位智利电影人和他的编剧搭档的改编是忠实于追忆逝水年华原著的”,三、小说与电影共同面临的矛盾:形式的有序性和现实的无常性克拉考尔认为“伟大的小说”都触及广阔的现实面,电影也是如此。这样的概括虽然简单,但是却肯定了两者基本的共性内容。此外,两者在展现现实生活的过程中,又都面临着这样的矛盾:将纷乱的现实组织成一个有序的故 事与严整的故事形式限制现实的无常性的矛盾。这便牵扯出了艺术形式的局限性的问题,即小说和电影都需要以形式结构对现实素材

44、进行整合,但是整合的结果却要冒着与现实本真远离的风险。艺术作品的世界并非一个封闭的世界,它必须要敞开自己并将现实世界作为重要的参照系。艺术的空间与现实的空间比较起来总是显得狭小局促,而要使有限的艺术空间容纳更多的内容,那就必然会引起形式上创新的诉求。电影或小说艺术的发展恰好回应了这样的艺术认知视角。开放的艺术观念,从时间的维度上也显示出小说和电影所遇到的共同问题。现实时间的无限性和艺术作品时间的有限性再次形成了奇妙的对比。第三节 关于意识流和叙事问题一、小说和电影中的意识流“意识流”是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为了描述有意识的思维活动的性质而创造出的词汇。意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人们清

45、醒时发生的一切思维过程,另一个是人们在睡眠状态中通过梦所意识到的思维过程。这些思维过程包括回忆、想象或幻想、感觉(包含视与听),以及有关文字、数字和空间方面的推理。 因此,意识从清醒、清晰的一端到混沌的另一端,实际上构成了不断变化的层级关系,这一般被称作为 “意识的级”。 威廉詹姆斯通过观察发现,在意识“流”中存在着一种“突然的质的对比”,即回忆和幻想并列,清楚的思路可以和混乱的思路并列,反省可以和感觉并列。在这组并列关系中,前者属于可以由意志控制的,而后者则属于意志之外的“自由联想”成分。 那么,考察电影能否表现意识流的问题,就要看它是否可以表现出 “突然的质的对比”, 并且让观众感受到 “

46、意识流”过程的存在。一、小说和电影中的意识流描绘人物意识流的主要技巧(温斯顿)直接的内心独白间接的内心独白 无所不知的描写安东尼奥尼影片 夜爱森斯坦认为意识流这一重要的心理现象完全可以在电影里得到最为充分的表现。温斯顿指出,安东尼奥尼拍摄于年的影片 夜,对意识流做出了革命性的处理。爱森斯坦以电影的形式表现意识流的完美设计最终没能搬上银幕,温斯顿深表遗憾,因为在他看来,爱森斯坦的构想是对意识流原则最富于想象力的运用。德莱塞小说 美国的悲剧爱森斯坦在美国期间,曾经准备把德莱塞的小说美国的悲剧搬上银幕。设计了关键性场景的蒙太奇。电影面对的是无数个镜头如何安排的问题,。因此,电影 需要一种 “语言”规

47、则进行讲述,以便构成电影的情节,而电影符号学就是研究构成情节的语句问题。大多数叙事性影片的主要的组合关系相差无几,因为电影的叙事形式通过无数影片的程式和重复稳定下来,逐渐形成比较固定的形态,因此麦茨提出了电影叙事的大组合段概念。(二)麦茨的电影符号学凯思柯恩认为,电影的蒙太奇技巧助长了现代小说家的某些反传统倾向,因为电影蒙太奇具有不连续的连续性特点。电影经验的这种固有的自相矛盾特征,可以称作为 “不连续的连续性”,并且也揭示了电影视点可以很容易地发生自由转换的特点。这就意味着观众要培养起自我连续电影各个环节的能力。(三)凯思柯恩 “不连续的连续性”叙事性是小说和电影的共同基础,也是将两者联结起

48、来的最坚固的中介。凯思柯恩充分注意到了观众或读者在接受符号时所起的作用,即接受者根据作品的符号信息构建起一个内心的时空。凯思柯恩进一步指出,正是这种分段产物的相似性 所提供的基础,才持续不断地诱使人们把小说改编成电影。(四)以符号跨越两者的隔阂美国学者贝纳德迪克在 电影的剖析一书中曾经提道“电影采用的一些叙事手段与文学相同。当导演运用这些手段的时候,他或她就成为文学概念中的说书人。”迪克具体列举了电影与文学相同的叙事方法和手段,如戏剧化的序幕、倒叙法、预叙法、视点、作者、叙事者等。(一)叙事手段二、对文学和电影叙事的考察思考与练习乔治布鲁斯东是如何谈论电影与文学的差异性的? P52-59温斯顿

49、认为电影与小说相同的意识流手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P64-66克拉考尔是如何论述电影与小说相近之处的? P59-63在贝纳德迪克看来,电影与文学的叙事手法有哪些相同之处? P67-68凯思科恩是如何论述电影 “不连续的连续性”特点的? P70-71感谢观看影视与文学第一部分影视改编的理论与实践第四章影视文学教程目 录CONTENTS01关于改编的基本理论观点02对“忠实于原著”观点的回应与延伸03好莱坞式的改编第四章 影视改编的理论与实践第一节 关于改编的基本理论观点对于从文学到电影的改编,无论是在文学界还是在电影界都曾有过反对的声音。从艺术史上来看,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改编现象似乎是十分常见的

50、事情。从电影自身发展的实例肯定了电影改编的做法。从电影史来看,把小说、戏剧改编成电影作品的现象由来已久。在中国电影中,有根据小说改编的林家铺子(水华导演)、天云山传奇(谢晋导演)、芙蓉镇(谢晋导演)、边城(凌子风导演)、红高粱(张艺谋导演)、集结号(冯小刚导演)等。苏联的改编影片如 静静的顿河(格拉西莫夫导演)、战争与和平(邦达尔丘克导演)、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罗斯托 茨基导演)等,在世界电影史上也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关于改编的基本理论观点一、“改编是艺术史上习见的做法”生活本身给作家提供了现成的戏剧和小说,每个事件都有一种天生的艺术形式对应。生活本身决定了什么事件适合于写成戏剧,什么适合于

51、写成小说或电影,而艺术家则应该恪守属于自己的素材,这一素材只能适合于某种处理方法和某种艺术形式,属于小说的则不允许电影僭越。“现实不是像成熟了的只待艺术家来采摘的苹果, 现实本身并不呈现为某种艺术形式,甚至也不会自然成为适合某种艺术形式的题材。”二、贝拉巴拉兹的 “素材”说“朴素天真”观念巴拉兹基督山伯爵 悲惨世界 三剑客只是从文学原著中抽取人物和惊险的情节,原著对他们来说显得无关紧要,改编者通常把原著当成非常详细的故事梗概。在巴赞看来,这一类的改编是符合电影工业和一般观众需求的。田园交响曲、宿命论者雅克(改编后的影片名为 布劳涅森林的妇人)、情魔乡村牧师日记“为电影带来希望的一种改编方法”,

52、也就是 “忠实于原著”的改编方法。三、巴赞的 “忠实于原著”说电影改编可分为两种类型:“忠实于原著”的电影改编观点,是对电影人提出的更高一层标准,但同时巴赞也考虑到电影工业的大众化特点,对没有忠实于原著的电影改编现象采取了包容的态度。巴赞所说的 “忠实于原著”,指的是忠实于原著的精神,而非面面俱到或逐一对应。让雷诺阿导演的 包法利夫人和 郊游改编者要具备与作家相当的才华“忠实于原著”应该是对原著充分的理解和领悟,并从中把握作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艺术技巧,而将这些转换成电影,则需要在电影中创造出独特的、电影化的表现方式。电影的创造性与对原著的忠实性成正比作为独立的艺术作品,小说原著有着自身的结构平

53、衡及其构成方式,电影改编必然会破坏掉原著的这种结构平衡,并且以自己的结构方式建立起新作品。“忠实于原著”并非消极顺从的美学原则“忠实于原著”进一步区分三类 “忠实于原著”的改编层级。与此同时,他更加看重的是与“忠实 性”相关的“独创性”问题。情魔田园交响乐尊重原著精神,以及电影探索与文学作品对等的表现手法乡村牧师日记“忠实性与独创性的辩证关系可以归结为电影与文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它也是改编步入了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因为改编后的电影不仅仅忠实原著,而且应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首先也是一部小说、仿佛是由电影扩充的小说郊游包法利夫人“忠实性是一种气质的相近,是导演与小说家内在情感的相通。影片不是企图替代

54、小说,而是打算与小说比肩并立,构成它的姐妹篇,如同闪烁的双星”忠实性第二节 对 “忠实于原著”观点的回应与延伸苏联著名学者波高热娃在谈论改编问题时,以苏联电影的改编实例,深入诠释了巴赞的理 论观点。应该说,在苏联时期,高尔基所提出的 “文学即人学”的主张,对于电影创作以及电影改编同样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苏联电影改编所选取的对象也多是具有 “深刻现实主义和崇高人道主义”特征的文学作品,这种文艺立场和观点的一致,为 “忠实于原著精神”的改编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本条件。苏联电影的生产环境与西方有着很大不同:其一,电影在那里不以营利为自身的发展目标,因此与工业流水线作业的好莱坞生产方式有所区别;其二,

55、苏联的文化界没有出现文学与电影的严重对立,如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那样对电影持精英的排斥立场,爱森斯坦、普多夫金、格拉西莫夫等著名苏联电影人都能从文学中汲取营养,在电影理论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苏联的改编理论与实践在波高热娃看来,电影改编如果要做到忠实于原著的精神,不仅要对原著的主题思想有正确的理解,并用电影化的艺术手法加以表现,同时,还要将原著中更为重要的诗意形象表现出来。这种诗意的形象更是原著的艺术魅力所在,它可以传递出令读者、观众魂牵梦萦的艺术情调。一、苏联的改编理论与实践“改编者与原作者内心气质的吻合,他对所处理的作品的迷恋,他与人物的共同情感和体验,他对原作风格的独有特征的深刻理

56、解,也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苏联的文学和电影艺术强调历史的、具体的方法,即主张深入具体历史和社会环境中,深 入产生各种文学形象和人物性格的现实生活气氛中,并对时代精神有着深刻的理解,这样,艺术形象才会是具体和生动的。夏衍认为改编作品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改编托尔斯泰、鲁迅和茅盾等重要作家的文 学名著要采取 “忠实于原著”的立场;其二,在改编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等作品时,可以采取更加灵活自由的改编方式,因为这涉及原作者和改编者世界观的问题。二、夏衍的改编理论与实践在改编工作中我力求做到的是:一、忠实于原著的主题思想;二、力求保存原作的谨严、朴质、外冷峻而内炽热的风格;三、由于原作小说的读者主要

57、是知识分子而 电影观众却是更广泛的劳动群众,因此,除严格遵守上述原则之外,为了使没有读过原作以及对鲁迅先生的作品及作品中所写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人情风俗等等缺乏理解的观众易于接受,还得做一些通俗化的工作。忠实于原著在忠实于原著的主题思想和风格之外,夏衍提出了针对电影观众的通俗化问题。即使是 “忠实于原著”的改编,也必然会出现一些必要的增减,因此,对于原著中人物性格的分析便成为一个焦点。要使电影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形式,改编者和导演必须熟悉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和感情,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生活知识、历史知识和艺术修养。 应该说,如果 祝福和林家铺子没有这些 “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的具体性”

58、的艺术承载,它们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就很难确立起来。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夏衍先生以自己的亲身实践经验,建构起既与世界改编观念相联系,又兼具中国文化特征的改编理论思想。他的改编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英国学者克莱派克在为英国小说和电影一书所写的序言中,从学术史的视角指出:关于 把文学改编成电影的讨论,常常由于要在文学和电影两种艺术形式中判定孰优孰劣而被弄得含糊不清。他认为,电影和文学一样有能力表现多层次的时间和意识,电影也可以穿过表面,深入表现人物的内心状态。电影叙事可以反映出我们经验中所感受到的复杂关系,也就是说,电影的艺术形式与小说的相比并无优劣之分。这样,在艺术表现手段方

59、面,将电影与文学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进一步考察改编作品和原著的相应程度问题,可以发现改编方法可分为以下三种。忠实于原著的方法保持了原作中叙事结构的核心,但对它进行了重新阐释,或者对其进行了重新结构。把原著看作一种素材或诱因三、文化研究视野中的 “忠实”问题近年来,在欧美电影改编的讨论中,“忠实于原著”的概念明显被纳入文化研究的语境中,对原著的“忠实性”往往成为对一部改编影片争论的焦点,而这种争论又都渗透出赞许者或是反对者的历史观和意识形态立场,艺术形式的问题已经退居到研究的后景位置。 有关影片曼斯菲尔德庄园的论争,实际已超出巴赞意义上的“忠实于原著”问题, 将原本隐形的政治意识形态立场等问题凸显

60、出来。从大的历史文化背景来看,当代英国保守党与工党之间的意识形态斗争,延伸至电影领域也形成了保守和激进两种力量。世纪年代,在撒切尔执政时期兴起的“遗产电影”,便是保守党政治的电影文化产物。当时,英国 政府面临着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冲突的困境,而通过对英国民族文化遗产的整合,使创造性的文化产业与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这样,所谓的英国文化遗产产业就将旅游业、历史文化与影视产业有机地协调在一起,从而也化解了当时撒切尔政府所面临的困境。第三节 好莱坞式的改编“改编的剧本应该看作是独创的电影剧本。它只不过是以小说、书籍、舞台剧、文章或歌曲为起点。这些都是材料来源,是起点。仅此而已。” “当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