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29-小学数学教案(优秀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教师,往往需要举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堆积教学阅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我们应当怎么写教案呢?为伴侣们细心收拾了10篇学校数学教案,假如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协助,请共享给最好的伴侣。
人教版学校数学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使同学把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办法.
2.能正确地用“四舍五人法”求近似数.
3.使同学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教学重点:
使同学理解取近似值对结果的精确程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
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教学办法:
探索沟通法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课型:
1课时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展示情境图,电子秤上显示的数据和售货员的话,提出疑问怎么会不一样?引出“四舍五入法”
2、引出近似数,复习整数求近似数。
(二)探索沟通
1、展示情境图,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须要说出它的精确 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提出0.984的近似数是多少?小组研究后指名汇报。
(按照同学汇报现场操作出示在多媒体PPT中,插入函数能在播放时在方框里输入同学汇报结果,能准时将同学的主意呈现在课件上)
2按照汇报结果,分离详细探讨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后的近似数。并说一说操作的过程。
3、强调取近似数的要求不同表示办法
4、小组探讨1与1.0的精确度
5、引领利用线段图理解保留一位小数是1.0,小数末尾的0,应该保留,不能去掉。
6、总结:刚才是通过什么办法求0.984的近似数?自立完成想一想后在小组中沟通,找不同说缘由。
(三)巩固练习
1、挑选,同学自立完成,指名汇报
(1)保留()位小数,表示精确到非常位。
①一位②两位③三位
(2)假如要求保留三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位。
①分②百分③千分
2、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1)保留两位小数
0.25612.0061.0987
(2)精确到非常位
3.720.589.0548
(选两组,整组4人一起在电脑前研究后,将本组答案用电脑操作呈现在课件上放映展现给大家)
3、按要求填出表中的近似数
4、拓展题
四、全课总结
1、数学课将结束了,你有哪些心得?在哪方面还需努力?
2、今日我们学习的是课本73页的学问,打开课本,仔细看一看课本,找出书中你认为需要把握的学问用笔做个记号,然后大声地朗读出来。
课后作业: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0.984≈0.980.984≈1.00.984≈1
小于5,舍去大于5,向前一位进1大于5,向前一位进1
表示近似数的时,0不能去掉
课后反思:
人教版学校数学教案篇二
(一)、实践操作
1、组织谈话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熟悉了平行四边形,学生们都学了哪些学问,谁还记得。
生:两组对边分离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
生:熟悉了平行四边形的高。
2、媒体演示
(展示课件:小山羊的困窘。配音:一只莽撞的小山羊把一个长方形撞倒了,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于是小山羊就发觉了一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
师:现在你能发觉什么问题呢?
生:为什么会变成平行四边形呢?面积是否变了呢?
师:小山羊到底发觉了什么问题?你们想不想知道呢?
(展示问题:现在的平行四边形和以前的长方形谁的面积大呢?)
生:一样大。
生:我认为长方形面积大,平行四边形面积小。
师:现在有两种看法,大部分学生认为面积一样大,个别学生认为长方形面积大。到底谁说得对呢?你们能不能想个方法比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师:有什么办法验证一下它们的面积是否一样大呢?
生:可以算一算它们的面积的大小。
师:怎样算呢?
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我是看书知道的。
生:我是家长告知的。
师:那么,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是怎么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讨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师:下面就用你自己手中的学具,试着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
(小组合作,4人一组,然后在全班汇报)
(二)沟通汇报
师:你转化后的图形是什么?你是怎么转化的呢?谁能大胆的上来说一说。
生:是长方形,我是沿着高剪的。
师:你为什么这样剪,不沿着高剪开行不可?
生: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惟独沿着高剪开才干转化成长方形。
师:这个长方形和本来的平形四边形个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生们认真观看(媒体演示转化的过程:找出底,画高,剪开,平移,拼补,转化成了长方形)。
师::长方形和本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生:转化后的图形是长方形,我发觉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
师:谁再来完整的说一遍。
师:我们利用转化推导出来的面积计算公式和书本上的一样。学生们真是了不起,会自己发觉数学学问了。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还可以用字母表示呢?你知道怎样表示吗?(同学说,老师板书)
生:公式是s=ah
师:利用刚才的同学,我们知道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下面一起来解决一些详细的实际问题。
(三)巩固进展
1.口算下列各题。
生:第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生:其次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分米。
生:第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8平方米。
2.辨析性练习:
师:你能按照图中给出的数据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课件展示下图,单位:厘米)
生:是54平方厘米。
生:我不同意,由于……
师:为什么说面积不是54平方厘米?
生:我也认为不是9×6=54(平方厘米),由于6厘米这条高不是9厘米这条底上。假如沿6厘米这条高剪开拼成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6厘米这条高,长方形的宽却不是9厘米这条底。所以不能用9×6=54。
师:谁再来说说。
师:让我们来看看。下面你能计算了吗?(课件展示)
生:2×9=18;3×6=18
人教版学校数学优秀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在详细场景里体味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能比较精确 地确定物体所在的左右位置。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容易问题,能运用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进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认识的情境中感触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发觉和解决数知识题,从中获得胜利的体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熟悉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熟悉左右的位置关系
1、用左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1)提问:大家说说,我们常用右手做哪些事?我们常用左手做哪些事?
(2)谈话:左手、右手是一对好伴侣,协作起来力气可大了!小伴侣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伴侣吗?谁来说说?(要求同学摸着说)[评析:利用自己身体上的实例,使同学获得大量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物体间左右位置关系奠定础。]
(3)小嬉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评析:在老师的引领下,让同学充分体悟左和右。利用嬉戏的形式,让同学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味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2、结合详细场景,进一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1)展示挂图:小伴侣在教室里上课的场景。谈话:小伴侣,人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之分,那么我们坐的位置有没有左右之分呢?我们一起来看,画面中坐在前面的小明(男)和小红(女)是同桌,你能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研究,试试说说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沟通反馈,引领同学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
提问:有些学生说小明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研究使同学明确: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晰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提问:你还能看图说说哪些物体有左右的位置关系吗?同桌研究后汇报。
[评析:紧密结合小伴侣上课的情景,引领同学研究沟通,让同学在轻松开心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把握左右的位置关系,体味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进展空间观念。]
(2)联系教室真切场景,强化对左右位置关系的熟悉。(想想做做第1题)
让每个同学说一说坐在自己左面的小伴侣是谁,坐在自己右面的小伴侣是谁,再同桌沟通,最后指名回答。
选同桌两个小伴侣,让其他小伴侣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选横排里的三个小伴侣,请同学说说中间小伴侣B所处的位置。
引领同学研究:为什么一会儿说B在左边,一会儿说B在右边。
叙述:我们在描述某一物体位置时,一定要说清晰,说完整,它在谁的左边或它在谁的右边,而不能光说它在左边或右边。
[评析:联系实际,在活动中让同学进一步体味某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而说的。]
让同学就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说一说所处的位置。
[评析:利用说说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所处的位置,培养同学观看、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和应用意识,培养同学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巩固深入,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1、摆一摆。(想想做做第2题)
(1)同桌合作操作: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右边,把铅笔摆在文具盒的右边,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边,把橡皮摆在学具盒的左边。
(2)让同学说一说,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从左数,文具盒是第个,从右数,文具盒是第个。数学书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3)请同桌合作,自由摆放学具,再相互说给同桌听,指名几人沟通。
[评析:利用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把操作、观看和语言表述紧密结合。自由摆放学具的活动,打破了同学的思维定势,进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
2、说一说。
(1)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丁丁和拉拉跟着妈妈去超市购物,他们来到了玩具柜台。呵!那么多玩具,选择什么呢?妈妈规定每人只能买一样,并且不能说出它的名字,只能说出它上、下、左、右的街坊各是谁。
提问:小伴侣,假如你是丁丁或拉拉,你会怎么说呢?其他小伴侣能按照他的说法,猜出他想买的是什么吗?(评析:给单调的练习给予一定的情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同学主动观看、猜想、推理、沟通的乐观性,让同学在开心的氛围和情境中感触到学习的乐趣,提升同学综合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想想做做第4题。先让同学在小组内研究沟通,最后指名全班沟通。
[评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同学综合运用前后、上下、左右的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每个同学都有说的机会,人人参加,人人表现,同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仆人。]
三、实践活动,增加应用意识
1、想一想。
谈话:教师有一个问题问大家,我跟大家面向面地站着,(举起右手)请问:教师举的是右手吗?(可能有些同学说是右手,有些说不是右手,说法不一)
请小伴侣把右手举起来再推断一下,教师举的是不是右手。
(老师举起右手转身与同学同向,让同学检验自己的意见。)说明:我们面向面站着,由于方向相对,举起的右手就刚好相反。
[评析:左右的相对性是本课教学难点,运用设疑的办法让同学推断教师举的是不是右手,引起同学注重,启发思量;让同学举起右手与教师对比,促使同学去体悟感悟;最后老师转身验证让同学明了:面向面站着,由于方向不同,左右也就不同。总之,这段教学活动融学问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2、动脑筋。
(挂图显示同学上下楼梯的状况)让同学观看思量:上下楼梯时应当靠哪边走?谁走错了?为什么?
(在同学自由发表看法的基础上组织全班同学表演体悟。)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推断时应把自己当成走路的人。平常我们上下楼梯时,应当靠右边有秩序.地走。
[评析:看图推断左右,同学简单以自己为标准来下结论。为此,组织有效的表演让每一个同学都动起来,去感悟\去体悟,使同学清晰地看到方向的变化过程,明了方向不同左右不同的道理,同时又对同学举行了平安教导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四、总结点拨、拓展应用
谈话:学生们,这节课玩得开心吗?在玩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心得和体味?
课后,到小学和家里再观看观看,找出各种物体间的左右位置关系说一说。
[评析:老师富有情趣地引领同学回顾已学知学问汇报沟通学习过程和把握的学习策略,在自由的氛中,鼓舞同学用自己的本事去探究周围更广大领域学问,体悟学习的乐趣,这样的课堂总结是须要的,有价值的。]
人教版学校数学教案篇四
教学内容:课本第14页练习二
教学目标:
利用练习使同学完整地把握四则混合运算的挨次,并能举行正确娴熟的运算,进一步提升同学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娴熟运算
教学用具:幻灯
教学过程:
一、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挨次,再计算。
116-50÷25+8×2116-(50÷25+8)×2
[116-950÷25+80]×2(116-50)÷[(25+8)×2]
要求:
1、让同学划出运算挨次,同桌批改。
2、挑选其中的两题举行计算。
3、反馈讲评
小结:运算挨次不同,计算的结果就彻低不同,因此在举行计算时一定要注重运算挨次。
二、按照要求添括号转变式题的运算挨次。
30+120÷15-5×2
说出题目的运算挨次。
要求转变运算挨次:
1、-——÷——×——+
2、-——×——÷——+
3、÷——+——×——-
4、-——÷——+——×
5、+——÷——-——×
在反馈讲评时,着让同学说说添括号时的思量过程。
三、在○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列成综合算式
27+1240×6
÷13282-
50-168÷
+26
讲评:你在列综合算式时有什么好办法?
四、应用题
1、文具三生产一种彩笔,60盒可以装720支,照这样计算,500盒可以装多少支?
60盒——720支你能用两种办法计算?
500盒——?支
讲评时着重让同学理解每一步计算结果所表示的意义。
改问题:3000支彩笔要装多少盒?
五、提升性练习
计算24点
课堂作业
最新人教版学校数学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理解倒数的意义,把握求一个数倒数的办法,能娴熟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2、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沟通学习,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笼统概括能力,激活学生学习的爱好。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把握求倒数的办法。
教学难点:
娴熟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口算。
5/122/5=15/77/5=11/88/13=
5/211/5=3/167/3=8/217/8=
先自立考虑,再指名口算纠正。
2、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33/2=21/2=11/88/11=
1/1010=7/99/7=1/77=
6/55/6=1/55=22/3535/22=
学生先自立口算,再口答纠正。观看这些算式,说说自身有什么发觉。
【设计意图:利用口算,观看,考虑,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剧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获得乐观的情感阅历。】
最新人教版学校数学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内容:
13-15页图示和例1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把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办法。
2、能正确、娴熟地口算容易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沟通思维的过程中学会聆听与反思。
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把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办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展示60个小木棍。
观看:这里有几个小木棍?(学生数,并口答。)
2、如果要把这些小木块平均分成3份,你决定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沟通一下自身分的办法合解雇。
4、如果不分小木块棍,我们又怎样口算60÷3能?
结合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这样算6÷3=2
60÷3=20
6、试一试。(学生自立完成)
80÷460÷2
(1)口算写出结果。
(2)说说口算办法。
二。教学例1其次个问题
1、展示其次个(2)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自立考虑,然后在组内沟通一下口算的办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6÷3=2600÷3=200
3、试一试。
360÷6640÷8
二。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展示第三个问题
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自立考虑,然后在组内沟通一下口算的办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24÷3=8240÷3=80
一、巩固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办法。
40÷5640÷8
2、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心得?
五、作业:17页1.2
最新人教版学校数学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导课程规范试验教科书数学》三班级(下册)第92~94页。
【教学目标】
1、在详细问题情境中,感触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利用操作和考虑体味平均数的意义,学会并能灵便运用办法求容易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能运用平均数的学问解释容易的生活现象,解决容易实际问题,进一步堆积分析和处置数据的办法,进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进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加与伙伴沟通的意识与能力,体悟运用学问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具、学具预备】
教具:课件、男女生套圈成绩图。
学具:每四位学生一副男女生套圈成绩学具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无数学生都知道套圈嬉戏,一起来看。(媒体展示:三班级一班的男女生举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下面的统计图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想请大家来当裁判,情愿吗?可要比比哪个裁判最公平哦!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两队人数相同,每人套中的个数不同。
屏幕展示第一小组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
提问:要知道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你认为可以比什么呢?
学生回答后老师相机引领并小结。
(二)两队人数不同,每队中每人套中的个数相同。
屏幕展示其次小组男、女生套圈状况统计图。
请学生一起回答是哪个队套得准一些。
提问:有学生认为可以比比他们套中的总个数,你们觉得公正吗?
结合媒体演示小结。
(三)两队人数不同,每人套中的个数也不彻低相同。
1、提出问题,自主探索。
展示第三小组的套圈成绩图(例题),引领比较,得出与其次小组套圈成绩图的异同。
小小组四位学生通过学具板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巡察。
全班沟通比的结果。
指出:其实,象这样移了以后再比,是分离求出了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再去比的。
结合电脑演示老师讲解揭示平均数的含义。
2、提问:你还能用其他办法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了几个吗?女生呢?
指名列式并说说主意。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谈话引领学生观看、比较,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4、小结。
三、巩固深入,拓展应用
1、辨一辨、说一说。
2、移一移、估一估、算一算。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2题。(三条丝带的长度分离改成6厘米、44厘米、13厘米。)
3、想一想,选一选。
四、全课总结
学校数学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基础上,引领同学采纳合作探索的形式,概括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较娴熟地运用公式计算梯形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同学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办法:利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在操作、观看、比较中,培养同学的想象力、思量力,进一步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学迁移、转化思想,让同学感触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升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自主探索梯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并把握梯形的面积公式,会计算梯形的面积。
教学预备:
师:多媒体、彻低一样的梯形若干个。
生:剪刀、两个彻低一样的梯形纸片(如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练习本。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课!学生们好,学生们请坐,上课之前教师想请大家帮一个忙,小学支配教师给校车的车窗贴防晒膜,可是教师不知道买多少防晒膜合适,你们能帮帮我吗?哪位学生能说一说?教师看到了你盼望的眼神,就请你来说一说吧。
你说利用观看发觉车玻璃的外形是梯形,只需要算出来这个梯形车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就能知道需要买多少防晒膜了。
那我们该怎么求出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呢?教师看到学生们露出了怀疑表情,没关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梯形的面积。
2.新授
学生们,虽然我们不知道梯形的面积公式,但是之前咱们已经探索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还记得我们是如何探索的吗?你来说,哦,你说我们是利用转化为我们认识的长方形来举行探索的,真棒!那梯形能不能转化成我们认识的图形来探索它的面积呢?
现在就请学生们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拿出教师课前分发给大家的各种各样的梯形,来剪一剪,拼一拼,看看有什么发觉吧,小组合作,现在开头!
教师给大家五分钟的时光!
好了,时光到。大家都停下来吧,哪个小组代表来出示你们的结果?
第三小组代表,你来说。你说之前学过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所以你把梯形剪成了一个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很好,说的请详细,还有哪个小组代表有不同的做法?
第一小组代表,你们是怎么做的?哦你说你们把梯形剪成了二个三角形。学生们各有各的办法,你们可真厉害。还有别的小组有不同的'办法吗?
哦,其次小组代表,你的手举的最高,你来说。哦,你说你是用两个彻低相同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真棒!学生们,请看大屏幕,教师在大屏幕展示了这种用两个彻低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办法!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得到了我们认识的图形,该如何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呢?我们以第三种办法一起来推导一下吧。学生们,请思量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呢?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又与梯形的什么有关呢?
这个问题,请大家先自立思量,再和你的同桌沟通一下,开头吧。
你最先举起了手,你来说。哦,你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的2倍!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真棒!还有谁再来补充一下呢?其次排戴眼镜的女生,你来说,哦,你说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下底,高就是梯形的高!真是个了不起的发觉!
学生们,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高,所以梯形的面积就是(上底+下底)x高÷2!假如我们用a表示上底,b表示下底,高是h,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呢?你已经迫不及待了,就请你来说吧,哦,你说梯形的面积等于(a+b)xh÷2!。思路很清楚说的很完整,请坐!所以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S=(a+b)xh/2!
学生们,我们用这种办法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那刚刚我们采纳剪一剪的办法,得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也可以得到两个三角形,这两种办法能不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呢?这个问题,就留给学生们课下探索吧!
3.巩固
学生们,我们已经知道了梯形的面积公式,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解决校车防晒膜的问题,窗户的上底长40里米,下底长50厘米,高30厘米,请你们在三分钟的时光内自立算出校车需要多少防晒膜。
时光到,学生们,请看大屏幕,教师已经出师了答案,你们的答案和教师的答案一样吗?
哦,都一样啊,看来大家都把握的不错!
4.小结
大家都是爱学习得好孩子,最后谁能来说一说利用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说你学会了求梯形得面积,还有你来补充,哦你说梯形得面积公式是(上底+下底)x高÷2,你们说得都很好。
这节课我们主要利用动手操作得方式学习了梯形得面积,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同时也学会了转化的思想。
5.作业
马上要下课了,现在教师来布置一下我们的作业,请看大屏幕,请学生们课下完成课后习题1,2题,并通过所学得学问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吧。
人教版学校数学教案篇九
教学目的:
1、按照现实情境,利用嬉戏,进一步识别容易几何体。
2、在嬉戏中激活同学的学习爱好,使同学获得良好的情感体悟。
3、初步学会表述,学会聆听,进展初步的数学沟通能力。
4、进展同学空间的观念,并识别几何体的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把容易的数知识题用嬉戏放之于现实情境中应用。
课前预备:一些容易的几何体。
教学办法:以问题情景为中心,引领自主学习。
教学流程: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习。
一、问题情境
师:你知道了四种物体名称,我们来讨论一下它们的数知识题。
讨论一下
你想用什么办法来讨论?(分组研究)
二、建立模型
1、分组讨论研究。
学习要求:(1)研究这些物体摆放的不同。
(2)预备向全班学生介绍你们的讨论结果。
2、汇报沟通,初构模型。
师:物体间位置可以用上下左右来分析,在小组中沟通、汇总的基础上研究出结果,明确空间关系。全班确定一下其空间位置关系。
3、情境迁移,再构模型。
情境展现:几个几何体积木。
你说我摆,同桌相互举行嬉戏,随着空间位置关系确立,其积木的个数可以随之增强,说和摆的身份可以变化。
三、解释应用
1、说一说,写一写。
让同学认真地观看,想一想哪些物体的外形是长方体(长),正方体(正),圆柱(圆),球体(球)。再同桌互说,并用单个汉字写下来。再用空间位置关系来说。(其外形只要大致正确即可)
2、看一看,填一填。
让同学自主完成。
3、摸一摸,说一说。
这是一个嬉戏,可以让同学把操作活动与表述结合起来,可以是同学摸一个物体并说出它的名称,也可以先结合名称再支摸出相应的物体,这一活动可以分组举行。
4、看一看,数一数。
对本题的解答有一定难度,可以用搭积木的办法先帮助解答。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长
1、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2、前后的关系在生活中应用。
3、自选一场景,举行位置关系的描述。
教学建议:
1、紧密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使这学有所用。
2、关注学习方式,引领同学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沟通。
3、重视同学的学习经受和体悟,强调理解和感悟。
4、力主营造一个宽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新疆特克斯县急诊医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房租定价管理办法
- 智慧公园管理办法
- 政府国资管理办法
- 扫描检查管理办法
- 征集考勤管理办法
- 放款操作管理办法
- 开发贷款管理办法
- 2024年山东省武城县急诊医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2024年山东省平阴县急诊医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盲道知识课件下载
- 2025新党内法规知识测试(竞赛)题库及答案
- 青岛科研用地管理办法
- 二升三小学数学(暑假口算每日一练)
- 中心血站设备管理课件
- 2024吕梁学院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农村集体资产运营管理与托管协议
- 七三一课件教学课件
- 验收程序及管理制度
- 安全三级教育试题及答案
- 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专题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