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概要课件_第1页
第9课-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概要课件_第2页
第9课-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概要课件_第3页
第9课-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概要课件_第4页
第9课-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概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一、科技社会建制的内涵及形成二、科技的社会体制和组织机制三、科技的伦理规范第9课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一、科技社会建制的内涵及形成社会建制化是科技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科技社会建制的形成与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社会角色形成密切相关。经济支持制度、法律保障体系等科技体制是科技社会建制的根本;各种组织机构和科研组织运行是保证;科技伦理规范是导引。科技的社会建制呈现出新特点,必须进行科技体制的改革,保证科技的良性运行。社会建制化是科技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一、科技社会建制的内涵及形成社会建制是指科技事业成为社会构成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部门和职业部类,主要包括组织机构、社会体制、活动机制、行为规范等要素。科技的决策、管理与咨询机构,科技的活动组织机构,科技的传播机构,科技的人才培养机构。马克思论及科学的社会建制问题——科学认识总要采取一定的社会形式;科学活动是一种社会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项基本内容。一、科技社会建制的内涵及形成社会建制是指科技事业成为社会构成科学的社会建制是从创建科学学会进而组成特殊的小社会开始的。1660年,英国皇家学会成立;1666年,法兰西皇家科学院在巴黎成立,并由政府提供经费支持;19世纪初,德国新建柏林大学、波恩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制定大学实验室制度和研究班制度;美国在大学中建立系和研究生院制度。1834年,英国哲学家休厄尔创造“科学家”(scientist)一词。19世纪末,“科学家”一词才被接受并广泛使用。近代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角色真正诞生。科学的社会建制是从创建科学学会进而组成特殊的小社会开始的。技术的社会建制与工程教育、工程师社会角色的确立有关。16世纪开始,欧洲出现工程师,主要是从事测量和路桥建设的人员,后来相继出现采矿、冶金、机械、电气、化工和管理等工程师。工程师角色的出现还与近代技术革命和工程技术教育的昌盛密不可分。法国、德国的工程技术教育走在英国的前面,在世界上首先创办技术学院。近代工业社会的技术专家取代了传统工匠。科技的社会建制过程是科技活动的制度化过程,也使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社会角色最终得以确立。技术的社会建制与工程教育、工程师社会角色的确立有关。二、科技的社会体制和组织机制科学技术的体制化——古代:近代的科学技术体制化:现代的科学技术体制化。科学技术的体制化以科学技术的职业化为核心。二、科技的社会体制和组织机制科学技术的体制化——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是在一定社会价值观念支配下,依据相应的物质设备条件形成的一种旨在规范人类对自然进行探索和利用的的社会组织制度。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包括经济支持体制、法律保障体制、交流传播体制、教育培养体制和行政领导体制等。科学技术的经济支持体制:完善科研经费在国家R&D(研究与发展)中的支出以及在各个执行部门之间的合理分配。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科学技术的法律保障体制:《科技进步法》、《专利法》、《技术合同法》、《科技普及法》等,成立知识产权法院,以法律的形式保障科学发现的优先权和技术发明的专利权。科学技术的交流传播体制:学会,期刊、杂志,研究报告和论文;同行专家评议、专家评审、科技奖励;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科学技术的教育培养体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研教学体制、研究生培养体制等。科学技术的行政领导体制: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科技研究资源的合理配置、科技活动的法律保障。科学技术的法律保障体制:《科技进步法》、《专利法》、《技术合科学技术的组织机制——科技共同体通过一定的组织机制从事科技活动。现代科技活动的组织机制的新特点:(1)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基础应用研究,从非战略性基础研究到战略性基础研究基础应用研究的提出有其历史必然性。现代社会已进入风险社会,国家安全、环境、能源、资源、国民健康等领域问题需要进行科技研究。科技共同体要走出学术象牙塔,更多地关注企业技术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出的科技问题,针对基础应用研究的特点展开相关研究。科学技术的组织机制——现代科技研究的新特点:战略性基础研究围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科学自身发展等相关的重大问题展开,以国家战略利益为导向,突出国家利益,强调科研的知识目标和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的统一;重大科学问题更复杂,需要巨大的经费、大型的仪器设备和基础设施的投入,需要由众多的人力资源组成的跨学科、跨单位甚至跨国的协作才能完成。如美国的“曼哈顿工程”、“阿波罗计划”,中国的“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世界多国合作参与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现代科技研究的新特点:战略性基础研究(2)从学院科学到后学院科学,从高校科研到“官产学”三螺旋发展态势学院科学:在学术机构里进行的科技活动。产业科学:在产业组织如企业研发机构或工业实验室里进行的科技活动。政府科学:由政府资助、在政府实验室里进行的科技活动,其中科学家主要进行的是那些既不能走向市场,又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研究与发展(R&D)项目。科学、技术、生产日益一体化,政府、企业与大学之间的关系紧密,呈现出“政府——产业界——学术界”三螺旋发展态势。政府总体规划,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企业变革R&D模式和类型,与外界进行R&D合作;大学进行基础研究,促进知识资本化和产业化。(2)从学院科学到后学院科学,从高校科研到“官产学”三螺旋发(3)从正式的学术交流到非正式的学术交流,如创新者网络、虚拟科研组织等科学共同体的交流方式:正式的学术交流系统与非正式学术交流系统。非正式学术交流系统常出现于学科前沿和几个学科的边缘,为了尽快获得新的信息,研究人员大多通过直接交谈、通讯等个人联系的方式进行非正式交流。这就是无形学院。技术共同体的“创新者网络”提供创新者非正式的直接互动的机会,从而提高创新活动的效率。21世纪出现虚拟科研组织(“e-Science”):以虚拟组织的方式组织用户和成员通过科学2.0、Web2.0、开放源代码(OpenSource)、开放存取(OpenAcess)等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人类进入开放科技时代!(3)从正式的学术交流到非正式的学术交流,如创新者网络、虚拟三、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1、科学共同体的研究伦理与行为规范科学共同体:以共同的科学范式为基础形成的、从事智力劳动的科学家群体。现代科学共同体开始于17世纪英国皇家学会成立之时。科学共同体在科学研究中要对研究中的个人、动物以及可能影响到的公众负责,遵循“公众利益优先原则”,即科学共同体的科研活动要符合社会伦理和动物伦理的基本要求。三、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1、科学共同体的研究伦理与行为规范人体试验应尊重人类的尊严和伦理(《赫尔辛基宣言》);动物实验应遵循动物实验伦理;科学研究应增进人类福祉。1999年7月1日,布达佩斯世界科学大会通过并颁布《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宣言》:科学促知识,知识促进步;科学促和平;科学促发展;科学扎根于社会,科学服务于社会。科学共同体的首要使命是扩展确认无误的知识,这决定了科学共同体应有相应的内部理想化的行为规范。人体试验应尊重人类的尊严和伦理(《赫尔辛基宣言》);1942年,默顿将科学共同体内部行为规范概括为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20世纪下半叶以后,科学的发展特点和社会运行机制发生巨大变化:科学从纯科学、小科学和学院科学嬗变为应用科学、大科学和后学院科学。这些对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产生了影响,导致他们可能会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违反默顿“四原则”,产生一系列学术不端行为。需要制定相应的科研诚信指南或行为规范,来指导和规范科学共同体的科研活动。1942年,默顿将科学共同体内部行为规范概括为普遍主义、公有【案例】①历史上科学优先权之争:牛顿与莱布尼茨论文署名之争:密立根是否占用学生成果?(密立根192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论文对电子电荷的精确测定)②科学权威作用的两重性卢瑟福:首先实现人工核裂变的科学家,反对利用原子能。【案例】科学道德的案例中国反腐之风刮进科学学术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挪用千万科研经费成立私人公司被查。李宁被誉为“中国动物转基因克隆研究领军人物”,成功建立中国动物克隆和生物反应器研制体系,主持着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李宁一直致力推动动物克隆技术的产业化,在产业化过程中出了问题。科学道德的案例中国反腐之风刮进科学学术界——中国科研经费潜规则多——目前,我国高校、科研院所在科研项目管理责任的设置上,都是采用“课题组负责制”。课题立项后,项目承担单位的财务部门设立单独账号,实现经费的独立核算,以确保专款专用,课题负责人享有科研经费的有限使用权和有限审批权。虽然相关规定严禁自行调整预算和挤占挪用科研项目经费,以及将科研任务外包等,但还是有人“合法”地钻空子。谁弄的课题,钱就是谁的。财务人员也只审核发票的合法性,不管发票的合理性。有的教授会将科研经费以购买器材的名义转入朋友的公司;还有的教授本身就是企业负责人,利用横向课题,通过学校和自身企业联合的方式,将科研经费套现转移。2013年,浙江大学教授陈英旭被指控,以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等手段,套取千万元专项科研经费。中国科研经费潜规则多——提倡科研诚信、反对学术腐败学术腐败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世界各国概莫能外,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在商品大潮和利益的冲击与驱动下,学术腐败现象在中国同样存在。学术腐败是指学术教育文化界存在的利用学术权力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现象。学术腐败现象主要有:抄袭别人成果、伪造科研数据、改变科研结论以获取企业资金支持、科研成果公布中的虚假问题等。制度建设与道德教育应同步进行。可设立科研监督委员会,建立反对学术腐败的强力机构。让科研人员加强自律,才是减少学术腐败的最佳途径。提倡科研诚信、反对学术腐败学术腐败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世界各英国律师查尔斯·道森1913年在《伦敦地质学会季刊》发表文章,声称他在苏塞克斯郡的辟尔唐发现了一些头骨碎片和一个下颌骨化石,被大英博物馆专家鉴定为一种早期人类化石,命名为“道森曙人”,因为它弥补了达尔文进化论对猿进化到人过程中考古证据的空白,引起了很大轰动。但后来的检测技术证明,道森曙人化石是用现代人类头骨和黑猩猩下颌骨伪造的。这个英国科学史上的最大骗局已成为英国科学界的耻辱,道森本人自然是身败名裂。现在,科研体系日益严密,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文章署名、文献引用等都建立了严格的标准,发表的论文要经过同行评议,造假欺诈等不端学术行为虽已不太容易蒙混过关,但仍时有发生。英国律师查尔斯·道森1913年在《伦敦地质学会季刊》发表文章英国大学为防止学术抄袭专门建立“电子文库”软件系统,收集了海量的书刊、学术著作、论文等文献,对提交的论文进行逐字逐句的扫描比照,检查是否有抄袭行为。在英国,一旦被发现抄袭或考试作弊,学生或被开除学籍,或可能因侵犯知识产权被告上法庭,原作者可保留控告抄袭者并索赔的权利,后果非常严重,甚至遗恨终生。英国大学为防止学术抄袭专门建立“电子文库”软件系统,收集了海德国:造假者声名狼藉在德国,学术腐败和不端行为如抄袭、剽窃、作假等,不仅会受到各学术部门的纪律处分,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情节严重的还要动用刑法。因为学术腐败绝不仅仅属于道德范畴,由于其发生领域的特殊性并与整个社会的利益相关,因而要受到法律更加严厉的惩处。一般德国的科研机构和大学均把剽窃和抄袭看成是学术上的大忌。德国:造假者声名狼藉在德国,原国防部长古滕贝格2007年在担任联邦议员期间,通过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的博士论文答辩,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2009年他出任国防部长。一直以来他的政治前景普遍被看好,不少德国人认为他是未来竞选德国总理的热门人选。后来,德国两位法律教授指控,古滕贝格的博士论文涉嫌抄袭。抄袭的内容多为德国、瑞士等国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其中有些段落一模一样,根本没有写明出处。德国拜罗伊特大学以“严重违反科学标准”为由取消了古滕贝格的博士学位。司法机关的介入和社会舆论的影响,使古滕贝格的处境极为艰难。最后,他不得不辞去国防部长的职务,去了美国。在德国,原国防部长古滕贝格2007年在担任联邦议员期间,通过“虽然一张纸代替不了知识,但这张纸的确可以成为您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已成为假文凭兜售者最流行的一句广告语。在俄罗斯,互联网成了假文凭最便捷的销售途径。不仅很多热门网站上有销售假证的广告,甚至还出现了一批明码标价销售假文凭的专业网站:根据高校的地位和影响不同,确定不同的售价。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公布的报告中,俄罗斯被列入教育腐败严重的60个国家之内。俄高校每年收受贿金额高达5.2亿美元,象征知识与荣誉的副博士、博士学位成了可以用金钱交换的商品。“虽然一张纸代替不了知识,但这张纸的确可以成为您进步的阶梯”俄专家指出,高级学历的“买主”主要是政府官员、私企管理人员和商人。对他们来说,博士文凭是升迁的必要条件。在俄罗斯的很多企业和国家科研机构,掌握科学知识或者拥有专业技术的人可以获得额外加薪。对于企业领导和政府官员来说,高级学历只是听着好听,由此获得的微薄加薪算不了什么。他们更需要借此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这是副博士、博士学位“时髦”的本质所在。俄专家指出,高级学历的“买主”主要是政府官员、私企管理人员和为了防治学术腐败问题,俄政府近年来加强了制度建设:一是科研机构与行政机构分离。对科研课题的招标和评价,采取匿名方式,评审专家的遴选是通过计算机从数据库随机抽取,被评审的项目对评审专家也是匿名的。专家与专家之间、专家与被评审者之间不存在任何联系。在独立、秘密进行评审过程中,评审工作组织者既不向评审对象透露评审专家的任何信息,也不向评审专家透露评审对象的任何信息。在整个评审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是科研机构,而非行政部门。在评审阶段学术机构与行政机构的分离为杜绝学术腐败从源头上筑起了一道防火墙。二是严厉追究违规者责任。俄罗斯通过并完善了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主要为了调整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登记、使用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法律具有一定的严密性,包含了从各个层面惩治伪造、篡改、剽窃等学术腐败行为的内容,对违规行为和处罚方式均有具体的法律界定。为了防治学术腐败问题,俄政府近年来加强了制度建设:三是设立专门学术监察机构。俄罗斯科学与教育部下设最高学术鉴定委员会、俄罗斯知识产权专利商标署和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这些机构都具有保护正当学术行为的职能。国家科学机构在调整知识产权的申请和保护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俄最高学术鉴定委员会能起到完善和统一相关学术规范作用,其中包括对学位论文著作写作规范、论文著作评审规范、学位论文鉴定与评奖规范等做出具体规定。俄基础研究基金会在实行基础性研究的招标制和评估制方面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既有利于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又可发挥防范监督的作用。同时在制定知识产权转让和保护程序,对著作权及其社会权利等方面都建立了一整套内部、外部知识产权保护和奖励体系。四是制定知识产权方面的新法规。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和前些年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近年来俄政府已出台了新的法律法规,以解决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三是设立专门学术监察机构。俄罗斯科学与教育部下设最高学术鉴定“学术腐败”的美式名称是“学术不端行为”。它指的是在提议、开展和评议科研项目,或报道科研成果的过程中出现的捏造、篡改或剽窃的行为。这里要区分“明知故犯的不端行为与正常学术活动出现的错误”。美国负责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机构是公众与卫生服务部所属的“研究诚信办公室”。该机构成立于1992年,专门接受和处理对学术不端行为方面的举报,并随时公布违规者的姓名、单位、违规情节和处置决定。根据美国法律,对于任何获得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的单位,在收到有关学术剽窃等情况的举报后负有法定义务予以调查处理。如不处理,或者包庇纵容的,联邦政府有权停止拨付项目资助经费,并不再受理其项目申请。“学术腐败”的美式名称是“学术不端行为”。不过,美国将学术界的不端行为和与权力相关的腐败行为在法律上予以区别,“学术不端行为”并不是“权力腐败行为”,前者可能构成犯罪、也可能不构成犯罪,是民事问题;而后者则肯定是犯罪行为,是刑事问题。美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学术不端行为是发生在2002年的“舍恩事件”,它被视为科学界的最大的学术造假丑闻之一。不过,美国将学术界的不端行为和与权力相关的腐败行为在法律上予亨德里克·舍恩1998年正式加盟美国贝尔实验室,先后与其他20多位研究人员合作,在短短2年多时间里在几家全球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十几篇论文,涉及超导、分子电路和分子晶体等前沿领域,其中一些研究还被认为是突破性的。后来,有人投诉舍恩系统地大量伪造重大实验结果。贝尔实验室为此邀请5名外界科学家组成独立调查小组对此事展开调查。调查小组最终认定,舍恩在1998年至2001年期间至少在16篇论文中捏造或篡改了实验数据。2002年9月,舍恩被贝尔实验室开除。他的博士学位也在2004年6月被康斯坦茨大学撤销。亨德里克·舍恩1998年正式加盟美国贝尔实验室,先后与其他2美国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上决不手软,严厉处理当事人。对查证属实的剽窃者,大学的处罚有:解除雇佣合同、降职、减薪、停招研究生、拒绝授予终身职教授等,并根据过错程度,数年内甚至终生不得再申请项目。而且学术作弊一旦被戳穿,往往就意味着当事人身败名裂,在学术界难以再呆下去。如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鲁吉洛被发现她以前在哈佛大学工作期间弄虚作假,编造心理学方面的调查结果。经确认后,她被裁定五年内不许申请科研资金。已获得终身教授的鲁吉洛也被迫从现任大学辞职。美国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上决不手软,严厉处理当事人。2008年,克罗地亚的萨格勒布大学二十名教授和数十名学生被调查,原因是这些人涉及一张遍及整个萨格勒布大学的学术腐败网。最后有数名教授和学校工作人员锒铛入狱,很多学生被开除学籍和取消学位资格。这起案件主要涉及三种学术腐败行为:一是教授通过出售试卷和考题以让学生通过考试;二是学校工作人员通过权力让某些不具备大学入学资格的学生“免试入学”;三是通过修改学生成绩甚至伪造试卷等让一些没有通过考试的学生得以顺利毕业。2008年,克罗地亚的萨格勒布大学二十名教授和数十名学生被调2、技术共同体的伦理规范和责任技术共同体:以共同的技术范式为基础形成的技术专家群体。技术共同体的主体是工程师。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公布的工程师伦理准则明确指出,工程技术活动要遵守四个基本的伦理原则:一切为了公众安全,、健康和福祉;尊重环境,友善地对待环境和其他生命;诚实公平;维护和增强职业的荣誉、正直和尊严等。世界工程组织联盟(WFEO)于1986年颁布了全球第一个“工程师环境伦理规范”,规定了工程师的环境责任。2、技术共同体的伦理规范和责任3、新兴科技的伦理冲击及其应对新兴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可能会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难题,需要合理应对。信息和网络技术的伦理问题:不良信息的限制、网络隐私权、网络知识产权、网络安全、网络犯罪等的伦理问题。生物和医学技术的伦理问题: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基因检测)、克隆人技术(治疗性克隆、生殖性克隆)、器官移植技术(人造组织器官、尸体移植、活体移植、贩卖人体器官)、人类生殖技术(试管婴儿、人类精子库和卵子库、代孕母亲、性别鉴定、人工流产、家庭模式)、神经技术(微电脑芯片、认知增强剂)、卫生保健技术(疫苗技术、网瘾戒断技术、整形美容技术、安乐死)等的伦理问题。3、新兴科技的伦理冲击及其应对2006年,布丁格等人提出了解决伦理困境的“4A策略”,可作为科技伦理研究的基本框架:(1)把握事实:具体准确地把握其中所涉及的特定的科学事实及其价值伦理内涵,分析伦理冲突的实质,以此作为进一步研究的依据和出发点;(2)寻求替代:在把握科学事实和伦理冲突的实质的基础上,寻求克服、限制和缓冲特定伦理问题的替代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方案;(3)进行评估:通过跨学科研究和对话对替代性的科研和应用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4)动态行动:在评估和选择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行动,并根据科技发展进行动态调整。2006年,布丁格等人提出了解决伦理困境的“4A策略”,可作【案例】1、英国皇家学会——长寿之星它的成立对科学的社会体制化发展有何影响?2、法国的巴黎科学院——科学家的摇篮3、人类基因组研究——国际合作计划讨论题:如何对科技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案例】第9课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一、科技社会建制的内涵及形成二、科技的社会体制和组织机制三、科技的伦理规范第9课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一、科技社会建制的内涵及形成社会建制化是科技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科技社会建制的形成与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社会角色形成密切相关。经济支持制度、法律保障体系等科技体制是科技社会建制的根本;各种组织机构和科研组织运行是保证;科技伦理规范是导引。科技的社会建制呈现出新特点,必须进行科技体制的改革,保证科技的良性运行。社会建制化是科技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一、科技社会建制的内涵及形成社会建制是指科技事业成为社会构成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部门和职业部类,主要包括组织机构、社会体制、活动机制、行为规范等要素。科技的决策、管理与咨询机构,科技的活动组织机构,科技的传播机构,科技的人才培养机构。马克思论及科学的社会建制问题——科学认识总要采取一定的社会形式;科学活动是一种社会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项基本内容。一、科技社会建制的内涵及形成社会建制是指科技事业成为社会构成科学的社会建制是从创建科学学会进而组成特殊的小社会开始的。1660年,英国皇家学会成立;1666年,法兰西皇家科学院在巴黎成立,并由政府提供经费支持;19世纪初,德国新建柏林大学、波恩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制定大学实验室制度和研究班制度;美国在大学中建立系和研究生院制度。1834年,英国哲学家休厄尔创造“科学家”(scientist)一词。19世纪末,“科学家”一词才被接受并广泛使用。近代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角色真正诞生。科学的社会建制是从创建科学学会进而组成特殊的小社会开始的。技术的社会建制与工程教育、工程师社会角色的确立有关。16世纪开始,欧洲出现工程师,主要是从事测量和路桥建设的人员,后来相继出现采矿、冶金、机械、电气、化工和管理等工程师。工程师角色的出现还与近代技术革命和工程技术教育的昌盛密不可分。法国、德国的工程技术教育走在英国的前面,在世界上首先创办技术学院。近代工业社会的技术专家取代了传统工匠。科技的社会建制过程是科技活动的制度化过程,也使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社会角色最终得以确立。技术的社会建制与工程教育、工程师社会角色的确立有关。二、科技的社会体制和组织机制科学技术的体制化——古代:近代的科学技术体制化:现代的科学技术体制化。科学技术的体制化以科学技术的职业化为核心。二、科技的社会体制和组织机制科学技术的体制化——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是在一定社会价值观念支配下,依据相应的物质设备条件形成的一种旨在规范人类对自然进行探索和利用的的社会组织制度。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包括经济支持体制、法律保障体制、交流传播体制、教育培养体制和行政领导体制等。科学技术的经济支持体制:完善科研经费在国家R&D(研究与发展)中的支出以及在各个执行部门之间的合理分配。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科学技术的法律保障体制:《科技进步法》、《专利法》、《技术合同法》、《科技普及法》等,成立知识产权法院,以法律的形式保障科学发现的优先权和技术发明的专利权。科学技术的交流传播体制:学会,期刊、杂志,研究报告和论文;同行专家评议、专家评审、科技奖励;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科学技术的教育培养体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研教学体制、研究生培养体制等。科学技术的行政领导体制: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科技研究资源的合理配置、科技活动的法律保障。科学技术的法律保障体制:《科技进步法》、《专利法》、《技术合科学技术的组织机制——科技共同体通过一定的组织机制从事科技活动。现代科技活动的组织机制的新特点:(1)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基础应用研究,从非战略性基础研究到战略性基础研究基础应用研究的提出有其历史必然性。现代社会已进入风险社会,国家安全、环境、能源、资源、国民健康等领域问题需要进行科技研究。科技共同体要走出学术象牙塔,更多地关注企业技术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出的科技问题,针对基础应用研究的特点展开相关研究。科学技术的组织机制——现代科技研究的新特点:战略性基础研究围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科学自身发展等相关的重大问题展开,以国家战略利益为导向,突出国家利益,强调科研的知识目标和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的统一;重大科学问题更复杂,需要巨大的经费、大型的仪器设备和基础设施的投入,需要由众多的人力资源组成的跨学科、跨单位甚至跨国的协作才能完成。如美国的“曼哈顿工程”、“阿波罗计划”,中国的“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世界多国合作参与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现代科技研究的新特点:战略性基础研究(2)从学院科学到后学院科学,从高校科研到“官产学”三螺旋发展态势学院科学:在学术机构里进行的科技活动。产业科学:在产业组织如企业研发机构或工业实验室里进行的科技活动。政府科学:由政府资助、在政府实验室里进行的科技活动,其中科学家主要进行的是那些既不能走向市场,又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研究与发展(R&D)项目。科学、技术、生产日益一体化,政府、企业与大学之间的关系紧密,呈现出“政府——产业界——学术界”三螺旋发展态势。政府总体规划,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企业变革R&D模式和类型,与外界进行R&D合作;大学进行基础研究,促进知识资本化和产业化。(2)从学院科学到后学院科学,从高校科研到“官产学”三螺旋发(3)从正式的学术交流到非正式的学术交流,如创新者网络、虚拟科研组织等科学共同体的交流方式:正式的学术交流系统与非正式学术交流系统。非正式学术交流系统常出现于学科前沿和几个学科的边缘,为了尽快获得新的信息,研究人员大多通过直接交谈、通讯等个人联系的方式进行非正式交流。这就是无形学院。技术共同体的“创新者网络”提供创新者非正式的直接互动的机会,从而提高创新活动的效率。21世纪出现虚拟科研组织(“e-Science”):以虚拟组织的方式组织用户和成员通过科学2.0、Web2.0、开放源代码(OpenSource)、开放存取(OpenAcess)等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人类进入开放科技时代!(3)从正式的学术交流到非正式的学术交流,如创新者网络、虚拟三、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1、科学共同体的研究伦理与行为规范科学共同体:以共同的科学范式为基础形成的、从事智力劳动的科学家群体。现代科学共同体开始于17世纪英国皇家学会成立之时。科学共同体在科学研究中要对研究中的个人、动物以及可能影响到的公众负责,遵循“公众利益优先原则”,即科学共同体的科研活动要符合社会伦理和动物伦理的基本要求。三、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1、科学共同体的研究伦理与行为规范人体试验应尊重人类的尊严和伦理(《赫尔辛基宣言》);动物实验应遵循动物实验伦理;科学研究应增进人类福祉。1999年7月1日,布达佩斯世界科学大会通过并颁布《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宣言》:科学促知识,知识促进步;科学促和平;科学促发展;科学扎根于社会,科学服务于社会。科学共同体的首要使命是扩展确认无误的知识,这决定了科学共同体应有相应的内部理想化的行为规范。人体试验应尊重人类的尊严和伦理(《赫尔辛基宣言》);1942年,默顿将科学共同体内部行为规范概括为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20世纪下半叶以后,科学的发展特点和社会运行机制发生巨大变化:科学从纯科学、小科学和学院科学嬗变为应用科学、大科学和后学院科学。这些对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产生了影响,导致他们可能会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违反默顿“四原则”,产生一系列学术不端行为。需要制定相应的科研诚信指南或行为规范,来指导和规范科学共同体的科研活动。1942年,默顿将科学共同体内部行为规范概括为普遍主义、公有【案例】①历史上科学优先权之争:牛顿与莱布尼茨论文署名之争:密立根是否占用学生成果?(密立根192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论文对电子电荷的精确测定)②科学权威作用的两重性卢瑟福:首先实现人工核裂变的科学家,反对利用原子能。【案例】科学道德的案例中国反腐之风刮进科学学术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挪用千万科研经费成立私人公司被查。李宁被誉为“中国动物转基因克隆研究领军人物”,成功建立中国动物克隆和生物反应器研制体系,主持着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李宁一直致力推动动物克隆技术的产业化,在产业化过程中出了问题。科学道德的案例中国反腐之风刮进科学学术界——中国科研经费潜规则多——目前,我国高校、科研院所在科研项目管理责任的设置上,都是采用“课题组负责制”。课题立项后,项目承担单位的财务部门设立单独账号,实现经费的独立核算,以确保专款专用,课题负责人享有科研经费的有限使用权和有限审批权。虽然相关规定严禁自行调整预算和挤占挪用科研项目经费,以及将科研任务外包等,但还是有人“合法”地钻空子。谁弄的课题,钱就是谁的。财务人员也只审核发票的合法性,不管发票的合理性。有的教授会将科研经费以购买器材的名义转入朋友的公司;还有的教授本身就是企业负责人,利用横向课题,通过学校和自身企业联合的方式,将科研经费套现转移。2013年,浙江大学教授陈英旭被指控,以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等手段,套取千万元专项科研经费。中国科研经费潜规则多——提倡科研诚信、反对学术腐败学术腐败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世界各国概莫能外,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在商品大潮和利益的冲击与驱动下,学术腐败现象在中国同样存在。学术腐败是指学术教育文化界存在的利用学术权力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现象。学术腐败现象主要有:抄袭别人成果、伪造科研数据、改变科研结论以获取企业资金支持、科研成果公布中的虚假问题等。制度建设与道德教育应同步进行。可设立科研监督委员会,建立反对学术腐败的强力机构。让科研人员加强自律,才是减少学术腐败的最佳途径。提倡科研诚信、反对学术腐败学术腐败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世界各英国律师查尔斯·道森1913年在《伦敦地质学会季刊》发表文章,声称他在苏塞克斯郡的辟尔唐发现了一些头骨碎片和一个下颌骨化石,被大英博物馆专家鉴定为一种早期人类化石,命名为“道森曙人”,因为它弥补了达尔文进化论对猿进化到人过程中考古证据的空白,引起了很大轰动。但后来的检测技术证明,道森曙人化石是用现代人类头骨和黑猩猩下颌骨伪造的。这个英国科学史上的最大骗局已成为英国科学界的耻辱,道森本人自然是身败名裂。现在,科研体系日益严密,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文章署名、文献引用等都建立了严格的标准,发表的论文要经过同行评议,造假欺诈等不端学术行为虽已不太容易蒙混过关,但仍时有发生。英国律师查尔斯·道森1913年在《伦敦地质学会季刊》发表文章英国大学为防止学术抄袭专门建立“电子文库”软件系统,收集了海量的书刊、学术著作、论文等文献,对提交的论文进行逐字逐句的扫描比照,检查是否有抄袭行为。在英国,一旦被发现抄袭或考试作弊,学生或被开除学籍,或可能因侵犯知识产权被告上法庭,原作者可保留控告抄袭者并索赔的权利,后果非常严重,甚至遗恨终生。英国大学为防止学术抄袭专门建立“电子文库”软件系统,收集了海德国:造假者声名狼藉在德国,学术腐败和不端行为如抄袭、剽窃、作假等,不仅会受到各学术部门的纪律处分,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情节严重的还要动用刑法。因为学术腐败绝不仅仅属于道德范畴,由于其发生领域的特殊性并与整个社会的利益相关,因而要受到法律更加严厉的惩处。一般德国的科研机构和大学均把剽窃和抄袭看成是学术上的大忌。德国:造假者声名狼藉在德国,原国防部长古滕贝格2007年在担任联邦议员期间,通过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的博士论文答辩,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2009年他出任国防部长。一直以来他的政治前景普遍被看好,不少德国人认为他是未来竞选德国总理的热门人选。后来,德国两位法律教授指控,古滕贝格的博士论文涉嫌抄袭。抄袭的内容多为德国、瑞士等国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其中有些段落一模一样,根本没有写明出处。德国拜罗伊特大学以“严重违反科学标准”为由取消了古滕贝格的博士学位。司法机关的介入和社会舆论的影响,使古滕贝格的处境极为艰难。最后,他不得不辞去国防部长的职务,去了美国。在德国,原国防部长古滕贝格2007年在担任联邦议员期间,通过“虽然一张纸代替不了知识,但这张纸的确可以成为您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已成为假文凭兜售者最流行的一句广告语。在俄罗斯,互联网成了假文凭最便捷的销售途径。不仅很多热门网站上有销售假证的广告,甚至还出现了一批明码标价销售假文凭的专业网站:根据高校的地位和影响不同,确定不同的售价。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公布的报告中,俄罗斯被列入教育腐败严重的60个国家之内。俄高校每年收受贿金额高达5.2亿美元,象征知识与荣誉的副博士、博士学位成了可以用金钱交换的商品。“虽然一张纸代替不了知识,但这张纸的确可以成为您进步的阶梯”俄专家指出,高级学历的“买主”主要是政府官员、私企管理人员和商人。对他们来说,博士文凭是升迁的必要条件。在俄罗斯的很多企业和国家科研机构,掌握科学知识或者拥有专业技术的人可以获得额外加薪。对于企业领导和政府官员来说,高级学历只是听着好听,由此获得的微薄加薪算不了什么。他们更需要借此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这是副博士、博士学位“时髦”的本质所在。俄专家指出,高级学历的“买主”主要是政府官员、私企管理人员和为了防治学术腐败问题,俄政府近年来加强了制度建设:一是科研机构与行政机构分离。对科研课题的招标和评价,采取匿名方式,评审专家的遴选是通过计算机从数据库随机抽取,被评审的项目对评审专家也是匿名的。专家与专家之间、专家与被评审者之间不存在任何联系。在独立、秘密进行评审过程中,评审工作组织者既不向评审对象透露评审专家的任何信息,也不向评审专家透露评审对象的任何信息。在整个评审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是科研机构,而非行政部门。在评审阶段学术机构与行政机构的分离为杜绝学术腐败从源头上筑起了一道防火墙。二是严厉追究违规者责任。俄罗斯通过并完善了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主要为了调整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登记、使用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法律具有一定的严密性,包含了从各个层面惩治伪造、篡改、剽窃等学术腐败行为的内容,对违规行为和处罚方式均有具体的法律界定。为了防治学术腐败问题,俄政府近年来加强了制度建设:三是设立专门学术监察机构。俄罗斯科学与教育部下设最高学术鉴定委员会、俄罗斯知识产权专利商标署和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这些机构都具有保护正当学术行为的职能。国家科学机构在调整知识产权的申请和保护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俄最高学术鉴定委员会能起到完善和统一相关学术规范作用,其中包括对学位论文著作写作规范、论文著作评审规范、学位论文鉴定与评奖规范等做出具体规定。俄基础研究基金会在实行基础性研究的招标制和评估制方面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既有利于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又可发挥防范监督的作用。同时在制定知识产权转让和保护程序,对著作权及其社会权利等方面都建立了一整套内部、外部知识产权保护和奖励体系。四是制定知识产权方面的新法规。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和前些年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近年来俄政府已出台了新的法律法规,以解决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三是设立专门学术监察机构。俄罗斯科学与教育部下设最高学术鉴定“学术腐败”的美式名称是“学术不端行为”。它指的是在提议、开展和评议科研项目,或报道科研成果的过程中出现的捏造、篡改或剽窃的行为。这里要区分“明知故犯的不端行为与正常学术活动出现的错误”。美国负责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机构是公众与卫生服务部所属的“研究诚信办公室”。该机构成立于1992年,专门接受和处理对学术不端行为方面的举报,并随时公布违规者的姓名、单位、违规情节和处置决定。根据美国法律,对于任何获得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的单位,在收到有关学术剽窃等情况的举报后负有法定义务予以调查处理。如不处理,或者包庇纵容的,联邦政府有权停止拨付项目资助经费,并不再受理其项目申请。“学术腐败”的美式名称是“学术不端行为”。不过,美国将学术界的不端行为和与权力相关的腐败行为在法律上予以区别,“学术不端行为”并不是“权力腐败行为”,前者可能构成犯罪、也可能不构成犯罪,是民事问题;而后者则肯定是犯罪行为,是刑事问题。美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学术不端行为是发生在2002年的“舍恩事件”,它被视为科学界的最大的学术造假丑闻之一。不过,美国将学术界的不端行为和与权力相关的腐败行为在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