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防手册课件_第1页
牙防手册课件_第2页
牙防手册课件_第3页
牙防手册课件_第4页
牙防手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健康知识手册顺义区牙病防治所牙齿的结构(1)牙冠:牙冠是牙齿显露在口腔的部分,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2)牙根:牙根是牙齿固定在牙槽窝内的部分,也是牙齿的支持部分。(3)牙颈:牙冠与牙根交界处呈一弧形曲线,称为牙颈。从牙齿的纵剖面可见牙齿的组织结构由三层硬组织和一层软组织组成。①牙釉质:位于牙冠表层的、半透明的乳白色硬组织,是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②牙本质:牙本质是构成牙齿主体的物质,位于牙釉质和牙骨质的内层,不如牙釉质坚硬。③牙骨质:牙骨质是构成牙根表层的钙化组织,其硬度与身体其他骨组织一样。④牙髓(神经):富含血管、神经对疼痛敏感,受刺激时可以起剧烈疼痛牙周组织

牙周组织的结构牙周组织是由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龈(俗称牙花肉)三部分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固定和营养牙齿。

牙周膜它是一种致密的纤维组织,一端埋入牙骨质,一端连接牙槽骨,实际上是牙齿通过牙周膜被悬吊在牙槽窝中,使牙齿能牢固地固定在颌骨的牙槽窝内,具有一定的弹性,有利于缓冲牙齿承受的咀嚼力。

牙槽骨它包围在牙根周围的颌骨的突起部分,形成牙槽窝,牙根直立其中使牙齿和牙槽骨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不松动,便于咀嚼。一旦破坏不可再生牙龈它是覆盖在牙槽骨的表面,包绕着牙颈部,边缘呈弧形,两牙之间的牙龈呈楔形,称为牙龈乳头。正常的牙龈为粉红色,质韧,微有弹性,故能咀嚼压力,耐受食物的摩擦。龋齿“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人类发病率极高的疾病。我国2005年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调显示:每一百个5岁儿童中就有超过66人嘴里有龋齿,35~44岁中年人群中,这一比例上升到88.1%,而65~74岁老年人的患龋率则高达98.4%。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龋齿与肿瘤、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和后两种疾病一样,龋齿也具有预防效果好、早期治疗痛苦小、损伤小、花钱少的特点。​龋齿的预防和控制每天两次的有效刷牙,去除控制牙菌斑合理使用氟化物:使用含氟牙膏,涂布氟化泡沫窝沟封闭:第一恒磨牙6-9岁,第二恒磨牙12-14岁少吃糖,碳酸饮料每年定期口腔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龋齿的发展进程一、浅龋:龋损在牙釉质或根面牙骨质层内,患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多数是在常规检查时发现。二、中龋:病变的前沿位于牙本质的浅层,临床检查可以看到或探到明显的龋洞,或在X线照相时发现。患者多有自觉症状,主要表现为在进食冷、热或酸、甜食品时,刺激进入洞内引起一过性敏感症状。三、深龋:病变进展到牙本质深层,临床上可观察到明显的龋洞,很深,接近髓腔。患者有明显与冷热酸甜刺激后的敏感症状,也可有食物嵌塞时的短暂疼痛症状。四、牙髓病:其特点是自发痛、阵发痛、夜间痛。还可出现持续性跳痛、放散痛,可放散至耳颞部,与偏头痛相似。疾病发作患者坐卧不安,牙髓炎明显影响病人的睡眠、工作和学习。五、急性根尖炎:早期患牙有轻度疼痛,患牙咬紧,疼痛可缓解,随炎症加重,患牙有伸长感,咬物疼痛加剧。六、因此牙病应及早治疗牙周病牙周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且为不可逆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牙龈炎症、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槽骨高度降低、牙齿松动、移位、咀嚼无力,严重者牙齿可自行脱落或者导致牙齿的拔除。1.可有疼痛,溢脓,口臭等并发症状。2.局部的并发症:牙周脓肿,牙齿松动等等。3.慢性炎症其反复发作渐进性发展,主要以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为症状,渐而引起咬合创伤使牙齿移位,最后造成牙齿的缺失,剩余牙支持力差,造成修复治疗困难。

刷牙能有效的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保持口腔卫生,维护牙齿和牙周组织健康。刷牙数小时后牙菌斑重新附着,不断形成,特别夜间入睡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差,细菌更易生长。故每天应保障早晚刷牙,特别是晚上刷牙,刷牙时间每次不少于3分钟,并保障晚上刷牙后不在进食。中午应吃过饭后漱口。正确的刷牙方法→学会使用牙线清洁牙齿牙线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洁牙用具。牙线多用尼龙、涤纶或丝线制成,口腔科专用线一般涂有蜡,有些还涂有芳香剂和氟化物,牙线大多是扁形的,不宜太粗或太细,用以剔除牙刷不易刷到的牙缝中的食物残屑和牙面上的软垢。正确的使用方法:(1)抽出一段牙线(约长30厘米),将线两端缠在左右手中指上;(2)用食指与另一只手的拇指绷紧牙线,两指间的距离约5厘米;(3)用缓和的拉锯样的动作,将牙线拉入两牙之间,牙线轻轻通过两牙之间接触点,使牙线紧贴在牙面上,上下内外牵动牙线,嵌塞的食物即可随牙线的移动而被带出,把牙线紧贴牙面成"C"字形,缓和地从牙根向牙冠方向移动,即可清除附着在牙邻面上的牙垢和菌斑,每一个牙面要上下剔刮4-6次,直至牙面清洁为止。(4)拉锯样动作取出牙线后,漱口,以去除遗留下来的菌斑和食物残渣。注意事项:切勿用力过大,以免损伤牙龈。要用不同节段的牙线进入不同的牙缝内,保持始终以清洁的牙线去除邻面菌斑。前言口腔健康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将口腔健康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十项标准之一。明确提出口腔健康的基本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牙齿不仅承担人们一生的咀嚼功能,促进全身健康,而且在协助发音,保持面部的正常形态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健康洁白整齐的牙齿还可增强一个人的自信心。特别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际交往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口腔健康。为了普及口腔健康知识,我们印制了这本手册,希望能对提高您的口腔健康有所帮助。这本小册子收集了社区居民应该了解的口腔健康知识,介绍了自我口腔保健方法及常见口腔疾病的防治须知,希望这本小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