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立项课题开题报告书_第1页
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立项课题开题报告书_第2页
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立项课题开题报告书_第3页
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立项课题开题报告书_第4页
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立项课题开题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3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开题报告课题批准号:XHJX2017038课题名称:基于“互联网+”的中职网络教学平台的校本化建设和应用的研究以姜堰中专特色专业为例课题主持人:陈静所在单位:江苏省姜堰中等专业学校填表日期:2017-5-20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制2017年04月开题主要研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理清思路、聚焦问题和明确分工。开题活动建议由省职教学会各分支机构或课题主持人所属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评议专家组至少包括2名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参与人员等。姓名职务和职称工作单位李德方副秘书长研究员省职教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雍照章副主任中学高级泰兴市教育局职教教研室开题论证会拟召开时间、地点地点:江苏省姜堰中等专业学校崇德楼六楼会议室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同意召开开题论证会。单位负责人(签字)单位(公章)年月日五、课题管理所属分支机构意见学会分支机构(公章)年月日1二、开题报告要点(破题、核心概念界定、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可加页)一、课题内涵表述一、课题内涵表述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国家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互联网+”的国家发展战略。7月4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互联网+教育”的重点行动是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推动教育服务模式的变革。9月1日,教育部向各省市发布了《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高度重视国家实施“互联网+”战略的历史机遇,着力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提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作用。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互联网+”中的互联网是指一种以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而“+”是代表互联网对其他各样各业的催化作用,通过新形态的互联网来引爆传统行业的改革和发展。依据教育信息化国家战略部署,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利用“互联网+”打造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互动式“智慧课堂”。“智慧课堂''是个性化的互动学习平台,通过公众号和网络视频网站模式进行实施,利用资源平台功能,实现学校教学资源的集中管理共享,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提供内容支持。教师和学生使用终端学习工具进行课堂教学和学习,学生可以随时收听老师的讲课内容,老师也可以即时了解学生的最新学习进展与状况,即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业负担,又让老师教学更轻松、提高教学质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间、学生间及家校间互动交流学习。我校地处苏中地区,底子薄,起步晚,与苏南地区的中职学校相比有着较大差距,很多学科存在着实验实训设备不足,而且利用“互联阳”辅助教学的开展活动相对比较落后,在发展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如何充分有效地应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将一些课程进行“互联网+”的校本改造加工,从中找到一些可行性的方法和手段。从而达到推进整个学校通过“互联网+”教育行动,全面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融合各种优质数字化课程资源,基本建成具有地方特色、能够满足我校教学需求、分学段分学科、动态实用的教育资源云平台。实现包括基础性资源、个性化资源和校本资源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的普遍云共享,实现课堂教学的常态化、普遍性使用。我们通过提出课程“互联网+教育”实施方案,来具体进行实施。包括课程的选择,互联网课件的制作,网络平台的选择,使用和维护,实验实训设备使用的互联网化,师生的互动交流,互联网课件推送。都是我们这个课题的重点。本课题所包含的核心、概念有:大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中,必须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互联网+教育”的思维,将原来的知识点都分解成碎片,然后再以互联网为中心重新组建起来,成为新的体系、新的结构,来进行教育教学实践。也就是知识点以5--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微课)在为主的,实验设备使用物联化。将资源上传互联网公众平台,推送给的学生。学生借助互联网终端实现上课学习个性化,传统的“课”的概念被改变,甚至不需要规定固定的上课下课时间了,而让学生以个人需要为中心,随时、随事、随地都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二、课题研究现状分析“互联网+教育”在我们中等职业学校教育里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尽管信息技术培训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开展了一轮又一轮,“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通了一年又一年,网络课程建了一茬又一茬,很多学校虽然连通了网络,却禁止学生在学校上网,连学生自带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也要被没收;课堂上虽然也有了电脑,甚至每人一个iPad,且美其名曰电子书包,却只允许学生使用“电子书包”里事先制作的资源,学习的内容也紧紧围绕教材和考试大纲。我们会发现,课堂还是那样的课堂,除7PPT替代了传统的板书外,iPad替代了传统的教科书外与十几年前相比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我们不能简单认为这是教育本身的错,只能说是之前的互联网发展对教育的冲击力度还不够,还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的生态环境。“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本质就是在师生分离的情况下,借助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是对原有教学结构创新,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教师则成为了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和学生通过“互联网+教育”创造出一种信息共享、相互交流、互动合作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从而实现在线教学、在线管理、在线互动,克服时间、空间的限制,令学习者在交互式学习中达到预期学习效果,而老师在整个教学中将有传统的主导地位变为有利的引导,促进学生资助学习,积极与学生互动,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加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互联网+教育”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人能够创造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在开放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质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得人们随时、随事、随地都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知识获取的效率大幅提高,获取成本大幅降低,这也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计划通过将我校有代表性的课程的教育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和整合,从而得到一些经验和教训成果和不足,为后面整个智慧校园建设积累经验。在这种转变过程中,互联网资源将能够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弥补设备不足以及促进教师素质的提升。因此互联网资源的使用有利于推动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适应教学变革的需要。在传统上,互联网资源总是被用作纸质教材的补充和配套资源,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资料;其实,互联网资源的某些特点完全可以使它独立于纸质教材之外,发挥纸质教材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而纸质教材只能简单陈述这部分教学内容的概况,不但学生无法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而且即使是在教师讲授、指导之下,由于教师的实践经验、操作习惯、操作技巧以及对工艺的理解等方面的差异,教出的学生成绩差异也极大。而互联网资源能够综合利用文字、视频以及动画等表现形态,将实际操作过程完整地表现出来;尤其是经过适应教学的优化后,可以使学生参照模仿,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相对的标准,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目前本课题选择研究的是机电专业、建筑工程专业和计算机应用专业。这三个专业无论是培养目标的要求,还是职业技能培养的需要,学生所接受的内容都与职业技能关联较为紧密。而且这些专业也是我校的特色专业,在校生达到总生源百分之八十以上对这些课程的“互联网+”条件下怎么建设和应用教育平台对整个学校的教育平台建设很有意义。这些专业课课程的特点是: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灵活性高。目前,这类实训教学存在“三高三难”:高投入、高耗材、高危险、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而且这类专业课有一些新技术、新工艺在我区推广滞后,与人才跨地域工作的现实有矛盾等等。在职业教育中,这类属于实践性、应用性和工程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就很难在课堂上用传统的方法开展教学,必须在教学中加强大量的学生技能实践环节,以此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应用方面的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针对实训课程现存问题,信息化教学平台提供了新的机会。不但能够解决解决实训场地设备不足的问题,还将弥补实物试验的缺陷、节约材料,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互联网+教育''在这类专业学科的教学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本课题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特色学科进行调查及分析。具体如下:1、调查目前中职生对网络设备和网络平台的使用能力和状况。2、调查研究怎么对具体课程进行分析和解构,包括如何将知识碎片化,项目化,网络化。3、根据课程的具体特点选择相应的网络公众平台进行具体的建设研究活动。4、对课程知识点进行梳理和碎片化微课化研究。撰写详细的视频微课制作说明和计划书。5、研究如何对网络公众平台继续有效的管理和操作。要能够充分利用好网络公众平台的功能。6、对网络化的内容,如何及时在平台上和学生沟通交流,如何引导学生用好网络化的教育资源。四、研究方法具体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研究法收集与课题相关的学术资料以及一些先进的理念,组织课题组成人员认真学习,从而提高认识、理清思路,以理论来指导实践工作。调查分析法分析学生对网络学习平台和功能的了解和要求,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操作技能,针对这些理论与技能要求,设置网络平台和教学资源。行动研究法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充分调动课题组成员的积极性,将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例如: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参加教学课件的撰写和拍摄制作过程,及时和学生沟通,总结、反思和调整,使研究工作更符合我们的”互联网+教育”实际工作。五、课题的组织与管理本课题组人员均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所有教师都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教师都有使用网络平台和制作网络课件的经历以及指导学生使用方面的经验,并在相关研究领域已发表了一些论文。课题组具有较扎实的研究工作基础。课题组由7名教师组成,教师大都具备中高级职称和网络管理员技师证书、多媒体作品制作员技师证书,分别承担相应的研究任务。具体分工略述如下表:姓名职务职称课题分工陈静教师中一课题主持人,主要负责:组织与协调课题的开展、负责课题方案的设计、中期报告、结题报告的撰写及平台课件设计洪业隆教师助讲建筑专业子课题负责人陈灏教师助讲机电专业子课题负责人刘如林教师中一计算机专业子课题负责人金小林教师中一提供课题中软、硬件、网络等环境的正常运行:收集与保管柳根银男高级建筑专业子课题教学教育研究杜卫军男高级计算机专业子课题教学教育研究六、研究过程与步骤本研究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具体是:准备阶段(2017年3月-5月):聘请专家对课题进行论证,撰写开题报告,制定课题实施的方案,重点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内容和研究成果形式;成了课题研究组,明确各部分内容的负责人;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开题报告,邀请专家对课题内容设计方案进行初审,并提出修改意见,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确立研究方案及具体步骤;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做好记载、学习;组织全体成员进行理论学习,深化对本课题的认识;实施阶段(2017年6月-2018年10月)2017年5、6月②交开题报告,课题实施方案和开题申报书,做好开题论证会的准备工作;②召开开题论证会,征求专家组论证的意见,修改开题报告;2017年6、10月按计划开展开题研究,对学生的网络使用状况能力要求,进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根据调查报告,对学科进行选择,制作课件,选择平台,进行试用调试。2017年11月一2018年3月将网络资源进行互联网+的制作。包括视频的上传,二维码的制作,学生的使用测试。制作过程中,建立目标管理体系:制定阶段目标,制定考核标准,提高制作效果,达到制作水平提高的目的;2017年11月一2018年4月制定开放的教学方式,加强实战训练,指导有能力的学生参与互联网课件的制作过程,从中总结不足,进一步完善教学平台的内容库;2018年5月-10月总结经验,撰写中期研究报告;(2018年10月-2018年12月)总结训练过程,撰写论文;总结阶段(2018年10月-2018年12月)撰写结题报告《中职网络教学平台的校本化建设和应用的研究》的初稿;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成果,明确课题研究中的不足,讨论并修改课题结题报告;经课题组论证、同行评议后,申请结题。七、研究基础与保障条件课题的基本理论和实施方法等已经有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理论参考书籍和文献资料,在实践操作中,课题组可以探索出对中职学校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技能教学的策略。姜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印发的《姜堰市教育奖励基金实施意见》(姜政发[2012]182号)中,专门设立了教科研成果奖,并明确了具体的奖励办法,为教科研提供了政策性保障。姜堰中专是“教科研先进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出台了教科研奖励办法,提供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师办公无纸化网络条件;学校教研室给予了理论和操作上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这一切都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学校对省级课题提供不低于1万元的研究经费,对于课题组成员参加培训、研讨会以及科研成果的总结与推广所需经费,全部实报实销,并根据课题研究的成果每学年给予课题组成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