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养殖技术】引发鱼类疾病的主要因素_第1页
【农业养殖技术】引发鱼类疾病的主要因素_第2页
【农业养殖技术】引发鱼类疾病的主要因素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养殖技术】引发鱼类疾病的主要因素

研究鱼类疾病时,应当把外界环境因素与鱼类机体本身的内在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地了解鱼类发病的病因,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外界因素生物因素鱼类疾病大多数是由于各种病原生物的传播和侵袭而引起的。如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等等。另外,还有一些生物直接或间接地危害着鱼类。如水鸟、凶猛鱼类、水蛇、水生昆虫、水网藻等敌害生物。理化因素1.水温:鱼类是变温动物,没有体温调节系统,体温是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外界温度突然间急剧变化,鱼类就产生应激反应,情况严重时可能引起鱼类大量死亡。一般情况下,鱼苗下塘时水温差不得超过2℃,成鱼不得超过5℃。2.水中溶解氧:水中溶解氧含量的高低对鱼类的生长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水中溶解氧不得低于4毫克/升,鱼类才能正常生长。如果溶解氧过低,鱼类容易发生浮头,严重时引起泛塘;水中溶解氧过饱和,则容易引起鱼苗、鱼种发生气泡病。3.酸碱度:大多数鱼类对水体中的酸碱度(pH值)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通常以pH值7.0-8.5为最适宜鱼类生长范围,水体中pH值低于5或高于9.5,一般就会引起鱼类生长发育不良甚至造成死亡。4.水中化学成分和有毒物质:鱼类如果长期生活在汞、镉、铅、铬、镍、铜等重金属盐含量较高的水体中,容易引起弯体病或慢性中毒等;若水体中排入大量石油、酚、氰化物、有机磷农药等污水,则容易引起鱼类中毒大量死亡。水体中的有机物、水生生物等在腐烂分解过程中,不仅会消耗大量水中溶解氧,而且还会释放出大量硫化氢、沼气等有毒有害气体,导致鱼类发病和死亡。人为因素在鱼类养殖生产过程中,由于放养密度、饲养管理不当以及操作不慎等人为因素,也会导致鱼类发生疾病或死亡。内在因素鱼体自身对疾病都有抵抗力,即鱼体的免疫力,是鱼类机体本身的内在因素。鱼类机体自身的免疫力以及免疫力的强弱,对鱼类是否发生疾病具有至关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当某些流行性鱼病发生时,在同一池塘内的同种类同龄鱼中,有的患病严重死亡,有的患病轻微,逐渐痊愈,有的根本就不被感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鱼类对疾病具有不同的免疫力,即使是同一种鱼,不同的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