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附核心素养与题型突破专题课件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附核心素养与题型突破专题课件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附核心素养与题型突破专题课件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附核心素养与题型突破专题课件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附核心素养与题型突破专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核心素养与题型突破专题附:核心素养与题型突破专题一、唯物史观1.概念: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核心素养一、唯物史观核心素养2.内容(1)人类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有规律地发展。(2)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3)社会结构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三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关系。(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5)阶级分析方法。(6)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2.内容考向示例(2017·全国Ⅱ卷,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考向示例解析:A

本题实际考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资本主义的兴起必然影响到社会文化(建筑风格)。13世纪的佛罗伦萨位于欧洲传统商路的中心位置,是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城市共和国)。随着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市民的公民意识、公民精神大为提高,所以政府扩建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A项正确。人文主义广泛传播是在文艺复兴之后,B项错误;随着王权不断加强,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教会权威受到削弱,C项错误;新教理论初步形成是在宗教改革时期,D项错误。解析:A本题实际考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资本主义的兴即学即练

(2017·河南濮阳三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学者金观涛曾将社会结构规定为某一社会中由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或称意识形态结构)互相偶合而成的形态稳定的组织系统。如下图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中国传统社会与社会结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使图示符合材料描述。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即学即练解析:首先围绕“中国传统社会与社会结构”拟定论题,论题必须要符合图示。本题无论选择什么论题,都需要阐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如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相互适应、相互调节等。其次进行阐述,最后对阐述进行总结,升华论题。解析:首先围绕“中国传统社会与社会结构”拟定论题,论题必须要答案:示例一:论题: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保持基本稳定,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延续。阐述:战国到明清,中国一直存在土地自由买卖制度,地主、自耕农、佃农一直是农业经济的主要成分,经济结构基本上属于地主经济;秦汉至明清各个大一统王朝的官制虽有差别,但都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到明清,儒家文化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总之,秦汉到明清,中国社会内部虽一直处于经常变动之中,但从社会组织方式来看,大一统帝国和官僚制度、地主经济以及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却始终是社会的基本框架。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保持基本稳定,中国传统社会得以长期延续。答案:示例一:示例二:论题: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相互适应、相互调节(相互作用、相互调节)。阐述: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三位一体,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结构对经济结构具有强大的调节作用,保持着地主经济的稳定。同时,地主经济又是大一统的基础,只有存在大量自耕农和中小地主,国家才会有充足的税收,用以供养皇室和从中央到地方庞大的官僚机构。没有儒家的正统地位和儒家国家学说的指导,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也不能形成。总之,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不能割裂,它们互为因果,相互适应、相互调节。(“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示例二:二、时空观念1.概念: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2.解读(1)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2)分别历史时间与空间有多种方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3)按照时间顺序与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4)在不同的时空框架内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5)将认识对象放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查。二、时空观念考向示例(2017·全国Ⅰ卷,34)如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

)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考向示例解析:D

判断该情景出现的时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斯大林格勒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该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水力发电站”是经济建设上的成就,由此可以判断出漫画的时间应该是二战以后,苏联的战后经济恢复,让某些人气急败坏,二战后,美苏冷战,对苏联经济建设气急败坏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D项正确。解析:D判断该情景出现的时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斯大林格勒之即学即练1.(2017·山东威海二模)论及古代某制度,某学者指出,(它)“以皇帝个人之力独揽国家一切繁杂军政事务”,“达到了机构精简、迅捷高效、机密严谨、运转和谐这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境界”。该制度是(

)A.丞相制度 B.三省六部制C.内阁 D.军机处解析:D

判断材料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由“以皇帝个人之力独揽国家一切繁杂军政事务”判断这一制度出现于明代废除丞相后,A、B两项自然排除。由“迅捷高效、机密严谨”的信息可以判断该机构是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有一定的保密性,C项错误,D项正确。即学即练2.(2017·陕西汉中二模)近代某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出后,大清举国哗然。不久,清帝下《罪己诏》:“去岁与倭国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对此条约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B.首开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中国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2.(2017·陕西汉中二模)近代某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出后,大解析:B

判断该条约出现的时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从材料中的“倭国”和“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可判断该条约是《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设工厂,首开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B项正确;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和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南京条约》的结果,A、C两项错误;中国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是《辛丑条约》,D项错误。解析:B判断该条约出现的时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从材料中的“三、史料实证1.概念: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2.解读(1)对历史的叙述、理解、解释、评判等都要建立在史料证据的基础上。具有实证意识并学会运用证据,既是学习和认识历史的重要方法,也是学习和认识历史的核心问题。(2)史料包括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的各种实物。文献记载出于人们的口传笔录,反映一定社会观念的“思想的痕迹”,实物史料是前人的生活用品、生产资料和社会交际工具的遗存,是人们在具体的历史时空范围内的“行为的痕迹”。(3)历史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实证性的人文学科。对历史的探究应以求真求实为目标,以史料为依据。三、史料实证考向示例(2017·全国Ⅰ卷,26)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考向示例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解析:C

四段材料是关于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能够得出的基本历史事实是:唐军曾经与薛举战于泾州,结果唐军战败。四段材料的不同点是对唐军战败原因的描述,相比于《旧唐书》,《新唐书》有美化李世民之嫌,因此,C项正确。材料中“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和“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的说法矛盾,A、B两项无法确定。李世民“患病”只有第四段材料提及,这也可能是作者美化李世民的托词,不能认定为历史事实,D项错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即学即练1.(2017·湖南十校联考)乾隆时期,地方政府多设立机局,“雇募织工以教民纺织”。乾隆八年,决定“凡各省有可开采之山场”,除金银外,“其余俱听百姓于地方官给照开采”。这些做法(

)A.放弃了重本抑末政策B.体现出对传统手工业的重视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D.促进了官营手工业的发展即学即练解析:B

“教民纺织”、金银外的矿产主要是铁矿,政府“给照开采”,纺织业和铁器都关系到民众的生产、生活,政府重视这些传统手工业的发展,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生产,以便维护封建统治,B项正确。允许或鼓励民间发展纺织和冶铁业,并不能说明政府对其他行业的态度,A项以偏概全。地方机局“教民纺织”,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项误读材料;“教民纺织”和“给照开采”都属于民营手工业,D项错误。解析:B“教民纺织”、金银外的矿产主要是铁矿,政府“给照开2.(2017·湖南长沙三模)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航路开辟后的一段时间,亚洲一些国家生产的棉织品由于分量轻、颜色鲜明、价格低廉、尤其是耐洗,在欧洲非常受欢迎,开始被大量进口,但却被英国一些小册子作者污蔑为“适于轻佻女子的低劣商品”。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英国人关注女子的端庄与品行B.这是一种宣扬贸易保护的行为C.英国人对亚洲产品有抵触情绪D.当时亚洲棉纺织水平高于欧洲2.(2017·湖南长沙三模)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解析:B

根据材料英国一些小册子作者显然是在诋毁亚洲产品,以达到抵制进口的目的,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倾向,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一种诋毁对手的做法,A项是错误的。正是因为英国人对亚洲纺织品的青睐才会出现这种诋毁,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欧洲纺织品水平的信息,无法得出D项的结论。解析:B根据材料英国一些小册子作者显然是在诋毁亚洲产品,以3.(2015·江苏卷,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3.(2015·江苏卷,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解析: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史料运用的基本原则。秦琅邪石刻和《淮南子》等书关于国土何时达到流沙的记载不同,说明在史料运用的时候要持慎重的态度,首先要辨别真伪,才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故C项正确。《淮南子》等书仅叙述了颛顼帝、大禹、纣时国土达到的地区,无法体现以传说贬抑秦始皇,故A项错误。B项陈述了“差异”,没有说明题目主旨,故排除。石刻与文献记载的差异明显,无法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故D项错误。解析: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史料运用的基本原则。秦琅邪石刻四、历史解释1.概念: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2.解读(1)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四、历史解释(2)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评析和价值判断;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2)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考向示例

(2017·全国Ⅱ卷,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解析:C

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目的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为维护自身统治服务。这必然会导致出现丑化前朝,美化本朝的倾向,带有鲜明的政治性,故C项正确。A项的真实性、B项的公正性、D项的客观性都不正确。考向示例即学即练1.(2017·全国Ⅱ卷,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解析:D

回忆录受回忆者个人主观因素及出版年代不同的影响较大,因此与客观事实是有一定差距的,与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相比,各有千秋,故A、B两项错误;C项说法明显缺乏科学依据,是错误的;材料中强调“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反映出历史叙述受时代的影响较大,故D项正确。即学即练2.(2017·北京卷,14)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虽仕途失意,但在唐宋时期,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均得到极高评价。明代“唐宋八大家”提法出现后,世人则多将他视为文学家,对其思想成就关注较少,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A.对其思想评价受明代通俗文学左右B.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成就的评价C.对其成就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D.明代对其成就的评价比唐宋更加全面2.(2017·北京卷,14)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虽仕途解析:C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柳宗元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在唐宋时期得到极高评价;而在明代,人们更关注他的文学成就。联系所学分析,明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而作为思想家的柳宗元,反对天命、天道诸说,批判神学,强调人事,反对世袭特权等,因此在明代加强思想专制的时代背景下,世人对其思想成就关注较少,由此判断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明代通俗文学的相关信息,通俗文学也不能左右思想评价,A项错误;柳宗元虽然仕途失意,但唐宋时期他的思想成就仍得到极高评价,B项错误;明代主要关注柳宗元的文学成就,而唐宋时期不仅关注其文学成就还关注其思想成就,D项错误。解析:C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柳宗元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在唐宋时期3.(2016·江苏卷,2)《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下图)再现了这一场景。《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

)A.描绘上是一致的 B.形式上是一致的C.风格上是一致的 D.主题上是一致的3.(2016·江苏卷,2)《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解析:D

《史记》的记载和汉代画像石雕刻的场景都反映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二者的主题是一致的,故选D项。《史记》记载相对比较详细,而汉画像石只是描绘了荆轲刺秦王的瞬间,A项错误;《史记》是通过文献形式记载,而汉画像石是通过图像形式描述,B项错误;《史记》只是单纯描写荆轲刺秦王的史实,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而汉画像石则生动地表现出了荆轲的义勇精神,故C项错误。解析:D《史记》的记载和汉代画像石雕刻的场景都反映了荆轲刺五、家国情怀1.概念: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2.解读(1)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具有家国情怀,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3)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五、家国情怀(4)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5)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考向示例(2014·全国Ⅱ卷,30)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考向示例解析:A

本题实际考查顾维钧的爱国情怀。结合时间可知是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顾维钧的目的是要求其他各国对中国援助,A项正确;从题干的“否则”可知,顾维钧提到的“另一次世界大战”是在各国不援助中国的情况下出现的,不能体现“警示”的目的,B项错误;绥靖政策侧重于对法西斯国家的纵容和默许,题干没有体现,C项错误;维护原有世界格局与题意不符,D项错误。解析:A本题实际考查顾维钧的爱国情怀。结合时间可知是在19即学即练(2017·四川南充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费正清认为,中华文明是一种有别于开放性海洋文明的内向型大陆文明。……由于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中华文明缺乏内在动力去突破传统框架,它只能在巨大的冲击下,被迫对西方作出反应,这就是费正清著名的“冲击—反应”模式。他认为,西方是中国近代转型的推动者,是西方规定了中国近代史的全部主题。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冲击”几乎一夜之间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走向与中国思想主题。19世纪强大的西方侵略者以自己技术上的优势使一个在4000年间自以为是物质文明创造者和文化中心的民族黯然神伤。19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西方的冲击,是使人难以支持的打击。然而,对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下一代中国人来说,西方却成为仿效的榜样,以便更好地加强自己的实力来对付西方。最后,到了20世纪,西方已经成为鼓舞中国进行革命的思想。这三次革命是共和革命、民族主义革命和共产主义革命。——《对费正清中国史观的理性考察》即学即练你对费正清“冲击—反应”模式有何看法?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说明:可以对材料观点进行修改补充或提出新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解析:对于费正清的观点应该辩证地看,这是我们最容易说明的看法,费正清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其看到了西方侵略对中国的影响,不妥之处是没有看到中国内生的现代化因素,这一答题思路是最符合中学生思维习惯的,也符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你对费正清“冲击—反应”模式有何看法?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答案:观点一:费正清“冲击—反应”模式具有一定合理性。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先进、开放的西方文明冲击着古老、传统的中华文明;西方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西文明冲突和影响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面对这一冲击,近代中国人通过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做出了积极反应。由此可见,“冲击—反应”模式符合中国历史演进的实际。观点二:费正清“冲击—反应”模式是片面的。他过分强调“外因决定论”,违背内因、外因辩证关系;中国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几乎同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西方列强的侵略打断了中国独立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西方冲击虽然催生洋务运动,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实际出发,找到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所以,费正清对中国历史的评判和理解是片面的。答案:观点一:费正清“冲击—反应”模式具有一定合理性。题型突破选择题突破第一步审题干——定时空、找关键题干包含了解答试题的基本信息和问题的限制条件,是解答试题的基础,正确解读题干的有效信息和问题的限制条件是解答问题的关键。一、时空定位:任何历史事件都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从这一意义上讲,历史过程不可重复,历史事件之间只有相似,没有相同。正确定义历史时空是解答试题的基础,可以迅速建立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题型突破1.时间定位(1)当出现具体的时间时,一定要注意其背后的隐含背景。解答试题要根据这一具体时间,迅速与相关背景知识建立联系,寻找可能的答案,然后根据选项进行筛选。【典例】(2017·全国Ⅰ卷,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1.时间定位解析: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关注199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阶段特点。1990年,中国的改革进入关键期,是否继续深化改革,是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舆论争论的焦点,据此背景分析材料信息,由“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可知其主旨为发展市场经济,C项正确。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为了说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正确性,不是“主旨”,A项片面。材料描述的是经济体制的改革问题,不是对外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B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材料中没有论述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D项错误。解析: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关注199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阶段特

(2)阶段性时间也是高考试题中时间信息出现的重要形式。解答试题首先应该分清段时间与点时间,段时间提供社会背景,点时间提供具体原因;其次,段时间往往与社会趋势联系在一起,一般答案较为宏观。【典例】(2016·海南卷,7)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种现象反映了(

)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C.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2)阶段性时间也是高考试题中时间信息出现的重要形式。解答解析:C

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关羽的忠、义等个人品德,契合儒家思想及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日益强化,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也日益加强,关羽作为忠义的化身,也渐趋被神化,C项正确。关羽的个人品德、皇帝的好恶、民众的信仰均只是关羽被“神化”的某一方面原因,A、B、D三项错误。解析:C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成为

(3)模糊时间:题干中没有确定的时间的试题,判断时间可能就是答案,发现反映时间的关键词就成为解答试题关键。【典例】(2015·全国Ⅰ卷,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3)模糊时间:题干中没有确定的时间的试题,判断时间可能就解析:D

太平天国时期,除太平天国政权控制区域外,并不存在中央政府对地方失控的现象,而且,直隶、云南、四川也不是太平天国政权控制的范围,A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时期,不存在地方互相争斗,B项错误。辛亥革命时期只存在南北对抗,不存在地方政权之间相互争斗,C项错误。“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是关键信息,反映的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之间的割据混战,由此可以判断答案为D项。解析:D太平天国时期,除太平天国政权控制区域外,并不存在中2.空间定位:空间地理位置是历史概念内涵的重要内容,不同的地理位置对应着不同的历史发展特点,正确判断地理空间也是解答试题的关键。(1)地区历史发展特点认知:地区不同,历史发展的特点差异很大,比如,中国的南方和北方、工业革命时期的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等等。【典例】

(2015·全国Ⅰ卷,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2.空间定位:空间地理位置是历史概念内涵的重要内容,不同的地解析:B

国民政府布置的防御工事主要侧重于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与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不符合,A项错误;1933~1937年,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不断上升,国民政府的战略部署实质上反映出其对日持久作战的战略意图,B项正确;国民政府“围剿”红军的区域集中在南方,与豫北、晋北、绥东等无关,C项错误;沪杭是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区域,加强此地的防御工事,与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无关,D项错误。解析:B国民政府布置的防御工事主要侧重于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

(2)国家历史特征发展认知:历史发展虽然有一些共同的规律,但是,这些规律是粗线条的,各个国家的发展都有一定的特色,掌握这些国家特色,也是空间定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典例】(2014·全国Ⅱ卷,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2)国家历史特征发展认知:历史发展虽然有一些共同的规律,解析:A

从时间信息(19世纪初)和空间信息(英国)考生很容易联想到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实质上是人类历史上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的飞跃,是生产方式的一种革命性变革,材料反映的是手工生产衰败的情景,是工业革命的产物,A项正确。解析:A从时间信息(19世纪初)和空间信息(英国)考生很容二、关键词的区分:关键词中的“关键”是从解答问题的角度来说的,也就是解答问题的关键之处,判断这些关键词可以说是一种方法,但更多的是一种能力。1.能够直接与所学知识建立链接的信息是关键词。【典例】(2017·全国Ⅰ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二、关键词的区分:关键词中的“关键”是从解答问题的角度来说的解析:A

“推行分封制”是关键信息,这一信息使考生直接联系到所学知识,分封制扩大了周人的统治范围,卫国、鲁国、燕国都是姬姓贵族,伴随着他们被分封到各地,周文化成为全国的主流文化,并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A项正确。分封制下,周王尚未形成专制的权力,不能对地方进行直接的控制,B、C两项错误。确立贵族拥有世袭特权的是宗法制,D项错误。解析:A“推行分封制”是关键信息,这一信息使考生直接联系到2.解题的关键信息或条件可以称为“关键词”。【典例】(2017·全国Ⅱ卷,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2.解题的关键信息或条件可以称为“关键词”。解析:D

题干中的“抗日战争胜利后”是关键词,它直接引领答案向国共两党斗争的方向寻找。材料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党员人数迅猛增加,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实力的增长,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革命工作重心转移的内容,且其重心依然在农村,故A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时期,不符合材料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力量增加,而不是统一战线范围的扩大,故C项错误。解析:D题干中的“抗日战争胜利后”是关键词,它直接引领答案三、解析复杂句:大部分选择题的材料都是复杂的,信息是凌乱的,提取其中的主旨并不容易,对这些主旨信息的评价难度更大。1.结论(主语)是复杂句的核心,也是解答试题的关键。【典例】(2016·海南卷,17)1903年,《大公报》刊文称:“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依然入场乡试。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这表明(

)A.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B.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C.发式成为区别新旧学的标志D.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三、解析复杂句:大部分选择题的材料都是复杂的,信息是凌乱的,解析:D

材料表明中国江南之新学国民一方面剪辫发称自由讲民主,另一方面又假装辫发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的相反的价值取向。这一现象体现了旧制度下人们的社会观念难以真正改变,D项正确。1905年科举制被废,且从材料中也得不出A项结论;材料并未涉及科举考试内容,B项材料无体现;C项说法错误。解析:D材料表明中国江南之新学国民一方面剪辫发称自由讲民主2.直接引用历史人物的引语,要注意该人物的身份、立场、话语场合,作为导向答案的依据。历史人物必然带有个人的阶级、情感、立场、时代特征。【典例】(2017·全国Ⅲ卷,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2.直接引用历史人物的引语,要注意该人物的身份、立场、话语场解析:A

20世纪70年代初,作为美国总统的尼克松首先考虑的是解决美国存在的问题,而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面临的最严重问题是严重的经济“滞胀”局面,根据所学和材料信息可知,尼克松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政府要放松对社会经济的控制,这是新自由主义的表现,答案为A项;B项是对材料局部信息的误读;C项与材料的主旨相悖;D项错在“恢复”一词,材料突出的是适度减少国家干预。解析:A20世纪70年代初,作为美国总统的尼克松首先考虑的3.巧用联词:并列连词,“同时”“和”等一般表示答案要选择全面覆盖题干信息;转折连词,“但是”“然而”“而”“不过”,一般强调连词后面信息,也是答案指向;因果连词,“因为”“由于”“是故”“所以”“以致”等,用“因”答案一般指向“因”,用“果”答案一般指向“果”。【典例】(2016·全国Ⅰ卷,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3.巧用联词:并列连词,“同时”“和”等一般表示答案要选择全解析:A

材料运用了联词“虽然……但……”,“但”后面的词要高度关注,实际上是问题的答案。材料认为罗马法对后世产生了久远的影响,罗马法属于大陆法系,A项正确。欧洲近代是民主社会,而罗马是专制社会,两者的行为规范有质的差别,B、C两项错误。罗马法对近代欧洲的法律和反封建斗争产生影响,但并不能就此判断它不断地改变欧洲历史发展方向,这种说法过分夸大了罗马法的影响,D项错误。解析:A材料运用了联词“虽然……但……”,“但”后面的词要四、标点符号特殊作用:括号、引号、分号、破折号、省略号都对于解读题干信息有着重要的作用。括号是对有效信息的解释或者强调;引号表示强调或者特殊含义;分号表示两个以上的信息;破折号表示解释或转折;省略号表示其后内容不可忽略。【典例】(2016·全国Ⅰ卷,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四、标点符号特殊作用:括号、引号、分号、破折号、省略号都对于解析:A

省略号前仅仅是提出了问题——帝王不容易,省略号后给出了答案——“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帝王忌惮因为失误被史书记载,而做事谨慎,A项正确。中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制度,重史的传统有利于封建皇帝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是君主专制的工具之一,不能本末倒置。史官有秉笔直书的,也有寡廉鲜耻之徒,并不一定全部真实可信,因此,B项的“全都真实可信”,C项的“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都是绝对化的表述,B、C两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宋太祖“不乐”是因为不“容易行事”,并非史书记录其真实的言行,D项错误。解析:A省略号前仅仅是提出了问题——帝王不容易,省略号后给第二步析选项——快排干扰项干扰一添枝加叶“添枝加叶”原来是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是指命题者在题干或选项中增加一些修饰、限制成分,使观点趋向绝对化。第二步析选项——快排干扰项【典例】(2017·全国Ⅲ卷,34)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解析:A

本题的C项属于典型的添枝加叶,苏联的上述措施虽然有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缩小城乡差别,但是,“消除”明显表述绝对,A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中的措施是在计划经济的范畴内改革,没有触动计划经济体制,B项错误。D项早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实现。【典例】(2017·全国Ⅲ卷,34)1953年,苏共中央决干扰二似是而非“似是而非”原意是好像对,实际上并不对。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命题者一般以相关、相似、相近或相反的语境组成干扰项,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典例】(2014·全国Ⅰ卷,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干扰二似是而非解析:A

由题干中“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的信息可以得出,清初外国银钱大量流入中国,这反映了在传统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A项正确;B项是较为典型的似是而非干扰项,外国银钱在中国流通,受中国人控制,当时,中国还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这些钱也不一定作为资本出现,无法干扰中国的资本市场,B项错误。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应该是鸦片战争之后,C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冲击清政府统治,D项错误。解析:A由题干中“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的信息可以得出,清干扰三答非所问“答非所问”原意是回答的不是所问的问题。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命题者常常有意设置一些说法正确、但和题干无关的选项作为干扰项,考生如果不对照题干仔细辨析,就会误选。【典例】(2015·全国Ⅰ卷,35)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干扰三答非所问解析:A

世界银行一开始的使命是帮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的国家重建,主要贷款投放在了西欧和日本。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完成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大量亚洲、非洲国家独立,于是世界银行将援助重点转向发展中国家,A项正确。B项的表述是正确的,但与世界银行的贷款规模无关,属答非所问。世界银行的本金主要来自美日欧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世界银行贷款数量的增加说明了这些国家财富的增长,不能说明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C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而材料反映的是1968~1981年世界银行贷款的变化,D项错误。解析:A世界银行一开始的使命是帮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干扰四偷换概念“偷换概念”是将一些似乎一样的概念进行偷换,实际上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也称为“偷梁换柱”“以假乱真”“混水摸鱼”等。解题方法主要是找准材料里的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内容是否偷换材料所表达的概念,若偷换,大胆排除。【典例】(2015·全国Ⅱ卷,30)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干扰四偷换概念解析:B

材料中日本发行的金融产品都是在沦陷区,A项将其修改为国统区,是较为典型的偷换概念。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转嫁国内经济危机,实行的侵华政策是以战养战,故可知其发行“联银券”“军用票”是为获得中国的物资维持战争,B项正确;流通“联银券”“军用票”的地区是敌占区,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流通的货币,没有体现对物资的管制,D项错误。解析:B材料中日本发行的金融产品都是在沦陷区,A项将其修改干扰五因果倒置在这类题目中,命题者将原因和结果倒置,以混淆视线,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准确和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把握各种现象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固有的因果关系。【典例】(2015·全国Ⅰ卷,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干扰五因果倒置解析:A

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导致土地产量增加的原因,而不是土地产量增加的影响,C项是典型的因果倒置。战国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收益增加,使得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A项正确;农业的发展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础,B项错误。农业收益增加是推动土地兼并的主要动力,因此,农业收益的增加促进了土地兼并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大土地所有制,D项错误。解析:A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导致土地产量增加的原因,而不干扰六以偏概全在这类题目中,命题者设计的选项常以局部代替全部,以部分代替整体,以一种情形代替所有情形。有意用片面的说法制造全面的假象。解答试题时注意找准并读懂题干的信息,看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若不全面,加以排除。【典例】(2013·全国Ⅰ卷,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干扰六以偏概全解析:C

材料虽然说东方六国等级差别明显,但是,是否严格根据材料无法得出,D项是较为典型的以偏概全。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强化了君主权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分封制建立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基础之上,经济发展是导致分封制崩溃的根源,这样很容易排除A项。分封制度的等级规定并不能体现君主集权,B项可排除。解析:C材料虽然说东方六国等级差别明显,但是,是否严格根据非选择题突破一、41题突破——概括能力【方法解读】归纳概括能力是将历史过程由具体到宏观、由繁杂到简略的能力。是历史学习深入浅出的过程。高考考查主要包括:(1)对新材料的归纳概括:这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高考考查的主要形式,要求考生归纳材料的观点,概括材料的目的和观点。(2)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很多高考试题以新的角度提出问题,要求考生归纳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归纳概括历史概念:要求考生详尽地归纳概括一个历史概念的背景、内容、特点、性质和影响等,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非选择题突破考向示例(2017·全国Ⅲ卷,40,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160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考向示例解析:“历史背景”根据材料时间17世纪初,很容易判断出国际背景为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再从当时中国与荷兰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国际关系等方面分析具体背景;“目的”根据材料“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得出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结合所学荷兰进行殖民扩张的有关史实可得出建立殖民据点,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答案:(1)历史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荷兰海外贸易快速发展;与东方的贸易利润巨大;明末战乱之际,中央政府无暇他顾。目的:建立殖民据点;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解析:“历史背景”根据材料时间17世纪初,很容易判断出国际背即学即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中国古代传统战略文化思想是以民为本、文武并用。历史上盛世时期的治国理念都强调民本主义。君主执政的目的应是“以君保民利民”,其执政理念则应该表现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在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上,从不掠夺外邦的土地和财富,而是坚持“与民休息”“以农为本”的政策,力求保持小农经济稳定发展。在与邻国的关系上,从不主动侵扰、扩张和掳掠,而是以尧帝确立的“协和万邦”思想为主导原则,以孔子的“天下大同”为理想目标。——唐尧《论中国古代盛世时期的战略文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盛世时期战略文化的特点和影响。即学即练解析:“特点”,根据材料中“历史上盛世时期的治国理念都强调民本主义”和“坚持‘与民休息’‘以农为本’的政策,力求保持小农经济稳定发展”得出重视民本和以农业为本;根据材料一中“在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上,从不掠夺外邦的土地和财富”“以尧帝确立的‘协和万邦’思想为主导原则”得出对外是和平交往,以“协和万邦”思想为主导原则,根据材料一中“以孔子的‘天下大同’为理想目标”得出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影响”,结合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主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以及近代成为我国落后的根源;现代则为我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了经验和借鉴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解析:“特点”,根据材料中“历史上盛世时期的治国理念都强调民答案:特点:以国内治理为主,民本、农本等思想影响深远;对外力主和平交往,以“协和万邦”思想为主导原则,以“天下大同”为理想目标;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战略文化具有连续性。影响: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小农经济发展和儒家思想的传播;有利于边疆稳定,推动和平友好的国际关系的构建,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导致天朝上国、闭关锁国等观念产生,引发战略文化的僵化,致使近代中国的落后与屈辱;为现代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了经验和借鉴。答案:特点:以国内治理为主,民本、农本等思想影响深远;对外力二、41题突破——比较能力【方法解读】比较型试题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进行比较分析。试题中一般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之处”“相似之处”“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本质上的相似之处”等词语出现。解答比较型试题主要分为三个步骤:(1)审,仔细审题,明确试题的要求,注意试题要求比较的角度,是考查两者的区别,还是考查两者的联系,或者是考查两者的区别与联系。(2)联,联系教材中相关的知识,抽取、储备与题意相关的知识,并进行对比。(3)比,对两者同一性质的内容进行比较,逐条归纳出两者的相同点或者不同点。二、41题突破——比较能力考向示例(2016·全国Ⅲ卷,40,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二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考向示例解析:近代西方救济制度在教材上并没有相关的内容,需要结合材料进行归纳;现代西方的福利制度是教材的主干知识,需要牢固记忆。这两种制度都属于社会救济援助的范围,都有利于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都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两者一脉相承,这是两者的相同点,试题本质上是要求回答现代福利制度对近代救济制度的发展。解答时可以抓住“发展”这个关键词,从救济的实施者、救济的受益者、救济的力度和范围等角度寻找相关的信息,组织答案。答案:(2)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解析:近代西方救济制度在教材上并没有相关的内容,需要结合材料即学即练(2017·湖北黄冈一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从1405年到1422年,郑和已经完成了六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动,有众多的发现,并且将所经历地区的地理、物产、风土人情作了十分详细的记载。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明成祖病逝,皇太子朱高炽继位,是为仁宗。仁宗认为下“西洋”是“劳民伤财”,听信了户部尚书夏原吉的建议,曾一度“罢西洋宝船”,废止此项活动,甚至连所存的有关档案资料,也予以焚毁。直至宣宗六年(1431年)十一月,才得以实现第七次下西洋。到达了十七个国家和地区。归来时已是宣宗八年七月初七日……宣宗九年,郑和病逝。就在这一年,其副使王景弘又组织了第八次“下西洋”的活动,但其声势和规模都远不及前七次了,下西洋活动接近尾声。——李楠主编《中国通史》即学即练材料二哥伦布多次航行到达美洲,他始终认为自己到达了印度。因为他的航海活动没有能像达·伽马那样带来西班牙人所需要的黄金和香料,所以西班牙人大骂他是“江湖骗子”。尽管如此,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仍然兑现她对哥伦布的承诺:给哥伦布以“航海司令”的头衔、10%的战利品回报,以及将他发现的地区的总督权过继给他的后代。西班牙人也开始在美洲大规模殖民、发展贸易、开采矿产……——百度百科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哥伦布与郑和航行的共同点,并分析两人航海结果不同的原因。材料二哥伦布多次航行到达美洲,他始终认为自己到达了印度。因解析:“共同点”,需要联系所学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从支持力量、航海成就、现实中的阻碍因素等来比较即可;结果不同的原因,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郑和因为财力无法支持,没有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停止,哥伦布则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由此升华到各自所处的社会形态、思想状态和阶级属性,就能将原因说得很清楚了。解析:“共同点”,需要联系所学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答案:共同点:都得到了皇室以及国家的全力支持;都多次远航,并且有一系列重大发现;都引起了人们的非议。原因:郑和下西洋基本上不带经济目的,在耗费大量钱财以后,在国家财力无法支持的情况下,只能停止航海活动;哥伦布的航海经济目的非常明确,需要得到黄金和香料,通过贸易取得商业利益,对利益的追求刺激了航海活动的继续进行;从根源上讲,两人航海的差异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差距,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保守性决定人们耻于讲究利益,而欧洲商品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推动着人们在全球范围内探寻未知的世界,以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答案:共同点:都得到了皇室以及国家的全力支持;都多次远航,并三、41题突破——分析评价能力【方法解读】分析评价能力是历史试题中最常见的考查形式,也是史学能力的基本内容,解答试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观点明确、把握方向:考生自己必须首先明确自己赞成哪种观点,很多考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什么观点,答案当然一塌糊涂。(2)史论结合、证据有力:明确观点后,支持或者否定这一观点需要证据,这些证据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所学知识,二是试题所给材料,无论来源于哪一方面,证据必须要与观点高度统一。(3)层次清晰、结构合理:任何论证批驳型试题的答案都不是一个方面,在进行论证时要注意表述的层次和角度,比如“对内、对外”,“政治、经济、文化”等等,解答试题前应先设计论证的角度。三、41题突破——分析评价能力考向示例(2016·全国Ⅰ卷,40,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二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据《康有为全集》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考向示例解析:“主张”概括材料即可,“评价”是难点,需要进行辩证地分析。既要对近代学者的主张进行整体评价,也要对每一位学者分别进行评价。答案:(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解析:“主张”概括材料即可,“评价”是难点,需要进行辩证地分即学即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收回租界大事记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中国收回租界的历史过程。即学即练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中国收回租界的历史过程。解析:“评述”历史过程,“叙述”是基础,“评论”是升华,其内容需要指出某一历史事件出现的原因和影响,因此,“评述”是一个相对宽泛的设问要求。答案:评述:1924年,国共合作,国民革命兴起,推进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社会运动,社会主义苏联率先主动放弃在中国的租界。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中国军民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这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史上的一次重大胜利。全面抗战开始后,美英与日本的矛盾激化,西方国家丧失对在华租界的控制。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的贡献,美英等国同意放弃租界等其他各项侵略特权。中国人民通过努力奋斗捍卫了民族的权利。解析:“评述”历史过程,“叙述”是基础,“评论”是升华,其内四、42题突破——观点论证类【方法解读】1.试题特点(1)此类试题评价论述的不是历史事件或者历史概念,而是主观性很强的历史观点。此类题常见的三种设问类型:多个观点任选一种观点论述型;依据所给材料提取1~2个信息并进行论证型;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写一篇短文型。(2)此类题型往往独立设计题目或是材料题中设问的最后一问,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考查主要有两个方向: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法评论历史观点。(3)本类型试题给定的信息不一定丰富,需要借助所学知识,运用一定的历史观对材料观点进行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史论结合能力。四、42题突破——观点论证类2.解题方法(1)归纳选定观点:阅读所给材料,概括归纳材料中包含的几种观点。如果是两个以上观点的,要选择其中一个。如果仅有一个观点,就以此观点展开论述。选定论点时要直接明了,不能出现不选定观点而直接论述的现象。(2)评述论证观点:在提取材料关键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从宏观和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现象、历史观点,以从容与平和的心态,公正、客观地分析评价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3)组织答案:“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2.解题方法考向示例(2012·课标卷,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考向示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是标准的观点评价性试题。此类试题的答案一般包括:判断(正确或者错误)、论证(举出例证)、评价(观点的实质)。考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有:第一、观点与例证不统一,不能自然衔接;第二、很少有考生指出观点的实质,本题材料中的观点实际是一种文明史观,是文明史观对中国近代史的解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答案:示例一:若赞成“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注意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和近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然后从西方历次侵华(“冲击”)后,中国人如何从器物—制度—思想等层次向西方学习着手回答。示例二:若反对“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角度给予否定。可以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各阶级阶层先进分子发起的一系列运动的历史背景入手,注重分析各运动发生时中国内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变化,由此强调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和必然性。示例三:若认为“冲击—反应”模式存在片面性,则可以从示例一与示例二两方面综合辩证评析,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从内因角度给予否定。答案:示例一:若赞成“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外因角度给予即学即练(2017·湖北天门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有的学者把明末反封建礼教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泰州学派的支系,主张“唯情主义”的大戏曲家汤显祖也被认为是“深具启蒙思想的人”。这就容易使人们错误地以为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解放的运动类似于发生在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我认为,上述两种运动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实质内容上都有不同,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以“唤起”理性为特征,而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的运动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释放为特征。前者的结果是:自然科学重大的突破、社会科学基础的建立和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的建立;后者的结果是:虽有少数思想家仍然坚持反对封建专制礼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