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优课】高考二轮:2018-2019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_第1页
【学霸优课】高考二轮:2018-2019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_第2页
【学霸优课】高考二轮:2018-2019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_第3页
【学霸优课】高考二轮:2018-2019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_第4页
【学霸优课】高考二轮:2018-2019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考纲展示命题探究考点展示< J考点展示< J考纲要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与非地带性现象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内容探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与非地带性规律,山地垂直地带性规律均为考查热点。尤其要关注:以图文资料为载体,结合生活实践,考查整体性原理运用及其差异性的表现。形式探究: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命题探究考点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避昼基础点重难点1含义自然地理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如下所示: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功能生产功能平衡功能概念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性质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平衡功能形成过程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大气、水、土壤、岩石等地理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CO的平衡作用: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2的CO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2淀02的平衡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02,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02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含义举例说明意义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T土壤肥力下降卜土壤.+植被故盖率下降,植破卷战雨.黄匕: 1上康疏松,卜「子气恢干早十大气、水耀裸露 ? i—天地表破碎1 _±_ +地貌k网有 t ~~起因 过程 喏果某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全球变暖的成因及危害地壳大量使用气气气极甯没中碳.化石燃料,中,温,候+冰一1,沿元素 m升变融电海|减少H滥伐森部增高暖化生低11 HPJtL1地质I植被1 1大气| "水地貌|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注意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功能并不等于各要素的功能之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功能大于各要素的功能之和,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自然环境单一要素不存在整体性整体性是多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的统一的整体,单一要素不存在整体性。.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可用六个字来理解记忆:“关联性”“制约性”关联性就是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统一的演化过程;制约性就是指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小题模做!读“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回答1〜2题。.东北平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土壤特征不同,起关键作用的箭头是()A.① B.②C.③ D.④答案D解析土壤差异主要是气候差异所致。.能表示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箭头是()A.⑤ B.⑥C.⑦ D.⑧答案B解析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即深受陆地环境中的水文要素影响。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某事象发生变化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3〜4题。.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A.人口数量增大 B.气候变化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答案C解析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一旦遭到破坏会造成诸多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水旱灾害增多、温室效应增强等,故甲是森林破坏。.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综合性 B.区域性C.整体性 D.差异性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一种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命题法解题法[考法综述]本考点通常以自然地理环境中某要素的表现为切入点,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其形成原因或影响因素;或以其变化为切入点,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其对环境中其他要素的影响。掌握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关键。命题法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应用典例 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据此回答下题。如果过度猎狼,将会()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过度猎狼,会导致狼的数量减少甚至灭绝,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同时也破坏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过度猎狼,会导致狼的猎物比如山羊等食草动物数量增多,而食草动物增多会破坏山区的草场,导致山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使山区的环境承载力下降;过度猎狼和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答案]D【解题法】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角度分析方法(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常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的因果关系。对点题必刷题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18年为基数,2018-2019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1〜3题。年份20092018201820182018植株数量灌木植物11.001.001.001.00草本植物11.181.201.211.23地上生物量灌木植物11.091.101.121.11草本植物11.471.551.521.53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11.010.990.980.97草本植物11.211.291.421.58.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答案A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地上生物量中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生物量都增加,而地下生物量中灌木植物生物量略有下降,草本植物生物量增加,故总体生物量提高;植株数量中,灌木植物植株数量不变,而草本植物植株数量增加,故植株密度改变。.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答案D解析由表中地下生物量数据可知:灌木植物地下生物量逐渐下降,而草本植物地下生物量逐年上升,呈现此消彼长的竞争。.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答案D解析从实验结果来看,草本植物的植株数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都增加,草本植物将会更加繁茂;灌木植物的植株数量不变,地上生物量增加,而地下生物量减少。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未来由于灌木植物地下生物量的持续下降,将会影响其生存,其将萎缩。降水量

蒸发量

/mm苔原带温带森林带亚热带热带森林带热带草温带草半荒漠草原及荒漠带降水量

蒸发量

/mm苔原带温带森林带亚热带热带森林带热带草温带草半荒漠草原及荒漠带森林带原带原带300024001800田1200600-.曲线I、II、III分别代表()A.气温、降水、蒸发 B.降水、蒸发、气温C.降水、气温、蒸发 D.气温、蒸发、降水答案B解析由图中自然带热带森林带一亚热带森林带一温带森林带一苔原带的变化可知,该变化主要是由热量条件的变化引起的;由自然带热带森林带一热带草原带一温带草原带一半荒漠草原及荒漠带的变化可知,该变化主要是由水分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曲线I由热带森林带到热带草原带迅速降低,应代表降水;曲线H由热带森林带到热带草原带迅速升高,应代表蒸发。.风化壳厚度()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答案C解析风化作用是指暴露于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各种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作用下在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因此,风化壳的发育厚度与温度、降水、植物生长量有关,而且与这三个因素都呈正相关。图中风化壳厚度甲大于丁主要是因为甲地降水量大,温度低,蒸发微弱,空气潮湿;乙大于丙是因为乙地降水量大,气温高,植被茂盛;刚果盆地位于热带森林带,格陵兰岛位于苔原带,由图可知刚果盆地风化壳厚度总体上要大于格陵兰岛;伊朗高原属于亚热带荒漠草原带,恒河平原属于热带森林带,由图可知伊朗高原风化壳厚度要小于恒河平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天然次生林、灌丛速生校沼泽地下水水位I)(1)读上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2)读上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答案(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