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2课件_第1页
宏观经济学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2课件_第2页
宏观经济学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2课件_第3页
宏观经济学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2课件_第4页
宏观经济学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二章经济增长理论前途是光明的。国民收入在周期性波动中呈现向上增长趋势。中国经济增长一枝独秀,成为令世人瞩目的焦点。为什么会这样?经济增长到底好不好?第二十二章经济增长理论前途是光明的。国民收入在周期性波动1第一节认识经济增长一、概念与特征(EconomicGrowth)1、概念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为GDP或者人均GDP的增长。G=△Y/Y。包括:2、特征二、源泉:Y=A×F〔K,L〕〔一〕资本〔二〕劳动:包括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两个指标。〔三〕技术进步三、与经济开展的关系〔EconomicDelopment〕?四、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开展建立模型、探讨因素、分析极限、重视技术、关注制度第一节认识经济增长一、概念与特征(EconomicGr2经济增长特征人均产值和人口增长率高。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很高。经济构造的变化速度很快。社会构造和意识形态迅速改变。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全世界的增长情况不平衡。经济增长特征人均产值和人口增长率高。3劳动1、内容劳动者数量的增加;劳动力质量的提高。2、索洛的研究1909~1940年,美国劳动在经济增长中的奉献为38%3、一组数据中国每个农业劳动者生产的粮食:供3人消费;美国:62人;法国:36人;英国:70人劳动1、内容4经济增长的含义〔一〕表现为GDP总量或人均量的增加,不考虑社会福利以及个人幸福。〔二〕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技术进步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一部经济增长史就是一部技术进步史〔三〕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相应调整。有之必然,无之未必不然两个转变、三次思想解放经济增长的含义〔一〕表现为GDP总量或人均量的增加,不考虑社5资本1、物质资本有形资本,如厂房、设备、存货。1909~1940年,美国,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奉献为11%。罗斯托认为:经济起飞的必要条件——资本占国民收入的10~15%资本1、物质资本6技术进步〔51%的奉献〕1、人力资源配置的改善从低生产率部门转移到高生产率部门2、规模经济企业规模扩大后,收益增量大于本钱增量3、知识进展科学技术以及管理科学的开展。经济增长的两个车轮。中、日、意“三国演义〞技术进步〔51%的奉献〕1、人力资源配置的改善7经济增长与经济开展1、经济开展:一国由不兴旺状态过渡到兴旺状态,表现为在经济增长根底上出现的社会经济的多方面变化。〔1〕投入构造的变化: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2〕产出构造的变化:农业、工业、效劳业产出的比例〔3〕一般生活水平的变化:人均GDP/分配状况〔4〕卫生、安康状况的变化: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5〕文化教育状况:适龄儿童入学率、辍学率、大学生比例〔6〕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变化2、二者关系〔1〕一个是数量、一个是质量;〔2〕一个是根底,一个是结果;〔3〕一个是手段、一个是目的回2经济增长与经济开展1、经济开展:一国由不兴旺状态过渡到兴旺状8辛集的污染污水之患辛集的污染污水之患9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开展〔一〕20世纪40~50年代,建立模型背景:各国经济高速增长。需探索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途径代表:哈罗得、多马、索洛、斯旺、卡尔多〔二〕60年代,分析影响因素背景:50年代以来,各国增长了,美国落后了代表:丹尼森、库兹涅次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开展〔一〕20世纪40~50年代,建立模型10〔三〕70年代,研究经济增长极限背景: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社会问题也开场出现代表:麦多斯〔消灭论〕、米香〔代价论〕〔四〕80年代,知识外溢长期增长模式技术是经济增长模型的内生变量代表:罗默〔五〕9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制度也是内生变量代表:科斯、诺斯、斯蒂格勒〔三〕70年代,研究经济增长极限11本节知识构造一、肯德里克〔Kendrick,J.W.〕的全要素生产分析二、丹尼森〔Denison,E.〕经济增长因素论三、西蒙·库兹涅茨〔Simon·Kuznets〕理论四、中国经济增长十大因素本节知识构造12全要素生产分析一种至今仍广泛使用的理论1、定义:产量与全部投入要素之比2、内容:技术创新的扩散程度、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3、引申:局部要素生产率产量与局部要素之比投入要素劳动资本包括土地报酬工资利润利息地租全要素生产分析一种至今仍广泛使用的理论投入要素劳动资本包括土13丹尼森理论与肯德里克理论趋同美国1948年~1981年的经济增长率是3.2%其中要素投入增长1.1%,贡献为34%全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为2.1%贡献为66%教育因素的贡献占19%知识进步的贡献占47%丹尼森的结论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总增长率的贡献已大大超过要素投入量增加;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开发新技术,提高管理水平。丹尼森理论与肯德里克理论趋同美国1948年~1981年其中要14库兹涅茨理论〔一〕经济增长的原因和趋势1、原因:在人均GDP增长中,25%归因于资源投入量增长,75%归因于要素生产率〔效率〕提高。所以,经济增长主要是靠生产效率提高,而不是资源投入数量的增加。生产效率的提高又是技术不断进步引进的。科学技术进步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2、趋势〔二〕库兹涅茨效应经济增长变化趋势(1)财产收入比重出现下降趋势;(2)劳动收入比重上升。劳动力质量提高。(3)收入分配差距日益缩小并趋于平等。库兹涅茨理论〔一〕经济增长的原因和趋势经济增长变化趋势15中国经济增长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到达95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了8倍,年平均增长速度到达9.5%,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总量列世界第六,吸引外资和外汇储藏列世界第二,一二十种主要工农业产品居世界第一。这种情况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目,政治家、思想家纷纷探讨“中国开展之谜〞。短短23年,中国实现了从贫穷到温饱和总体小康、从落后到初步兴旺的重要历史性跨越,进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开展阶段。这一跨越极为重要。那么,终究是什么使我国有这样高速度的开展和重要跨越呢?从大的方面看,主要是十大因素在起作用.第一个因素:引入了市场。第二个因素:符合生产力开展要求的根本经济制度.第三个因素:有一个正确明晰的开展战略。第四个因素:注重构造调整,使产业构造跟上现代化开展的步伐。第五个因素:抓技术进步和管理。第六个因素:投资率较高。第七个因素:地区建立和根底建立。第八个因素:人才、劳动者的素质和积极性。第九个因素:为人民谋福利。第十个因素:扩大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增长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到达95933亿元,16库兹涅茨效应假定收入分配在经济增长之前是平等的经济增长的初始阶段,收入分配出现不平等。随着经济不断增长,收入分配不均的状况逐渐缓解,当经济到达一定水平,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和收益差异缩小后,收入分配才从先有利于高收入阶层、再有利于中等收入阶层、最后有利于低收入阶层,依次变得较为平等。这一规律被称为“库兹涅茨效应〞〔KuznetsEffect〕,为“倒U曲线〞。库兹涅茨效应假定收入分配在经济增长之前是平等的17库兹涅茨曲线引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将基尼系数换为人均环境污染水平库兹涅茨曲线引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18因素一20年前实行的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为今天的开展打下了根底,但越到后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开展。阻碍的原因是违背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要求,限制了人们自主开展商品经济的积极性。引入市场,企业成为生产、交换(价格、交换方式、交换渠道)、投资主体,生产、交换、投资、分配由方案决定改由市场决定,市场的活力成为生产力开展的动力,人们的积极性如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商品也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符合商品生产要求的经济体制和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是生产力开展的根本原因。因素一20年前实行的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为今天的开展打下了根19因素二根本单一的所有制改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开展,根本单一的分配形式改为按劳分配为主同时实行按要素分配,加上公有制实行多种实现形式,一下子把各方面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公有制的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一直发挥主导作用。重点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只占全国工业企业的0.3%,但资产总额占59.2%,销售收入占41.9%,实现利润占49.4%,上交税金占67%。非公有制迅速开展,对经济的奉献由不到1%上升到近1/3。截至2001年,私有企业的产值已相当于1978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倍。因素二根本单一的所有制改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开展,根20因素三1975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分三步走〞的开展战略。1982年,确定开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方针,把“分三步走〞具体化。1987年,对开展战略作进一步概括。1991年,提出“十年规划〞和“八五〞方案、“九五〞方案。方向明确,步骤切合实际,成为极大的凝聚力,指引着12亿人民沿着一个使中国富裕强盛起来的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战略及其实施表达了政府的效率因素三1975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分三步走〞的开展战略。1921因素四注重构造调整,使产业构造跟上现代化开展的步伐。建国以来,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改变了工业和现代科技“一穷二白〞的状态。但是,产业构造不合理,整体经济素质仍然不高。这些年来,下功夫抓第一产业,稳定和加强农业这个根底;调整提升第二产业,淘汰落后局部,改造传统局部,开展高新局部。一批新型产业已开展起来。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开展起了指向和带动作用。传统产业的内含和构造不断进步。注重开展第三产业。企业构造:抓大放小。经济命脉牢牢控制在大型骨干企业手里,大型企业产值占44.7%,已有假设干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中小企业成为经济开展的主力军,奉献率到达2/3。因素四注重构造调整,使产业构造跟上现代化开展的步伐。建国以来22因素五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科技进步放到首位。科研投资增加了,技术进步奉献率由过去的10%上升到33%。技术进步使经济质量逐步提高,构造不断改善,消耗不断降低。宏观管理、地区管理、行业管理和企业管理一步步改进,既继承发扬了建国以来管理中积累的优秀的东西,又不断吸收西方现代管理方法和经历,使管理逐步走上现代科学管理的轨道。因素五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科技进步放到首位。科23因素六投资率较高。我国投资率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投资市场化,加上高投资率,提高了投资效率,成为生产开展的物质根底。投资率高,是因为储蓄率高和引进外资额大。高达8万亿元的银行存款使相当大局部消费基金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在开展中国家是很少的。因素六投资率较高。我国投资率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投资市场24因素七大国地区布局实在重要,搞好了可以带动经济长期开展。我国东部兴旺,中西部落后,前者向更高水平提升,成为经济增长的示范者和火车头;后者不断加大开发力度,形成开展的强大动力。中西部和广阔农村是中国最大的内需,那里有多少东西都能容纳得下。因素七大国地区布局实在重要,搞好了可以带动经济长期开展。我国25因素八我国有近13亿人口,9亿劳动力。我国劳动者勤劳、聪明、有文化、守纪律,闻名于世。社会主义制度为劳动者当家做主创造了根本条件,但旧的体制还是对劳动者的积极性有束缚。通过改革,劳动者自觉劳动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出来。积极性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我国劳动者的素质比较高。我国成人识字率和初等教育普及率在开展中国家居首位。我国劳动力占世界的26.5%,熟练劳动力占世界的17.5%。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才培养和教育。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已超过2000万人。每年有上百万高校生、2000多万中专生和五六万研究生毕业,走上劳动岗位。每年有3万多项重大科研成果,5万多项受理专利申请的创造创造。这是我国经济开展的根根源泉。因素八我国有近13亿人口,9亿劳动力。我国劳动者勤劳、聪明、26因素九我们开展生产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扩大消费。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扩大消费才能扩大生产。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了1倍和62%,是生产增长的动力和来源。收入增长使消费构造变化,消费构造的变化和质量提高又带来生产构造的变化和质量的提高。因素九我们开展生产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扩大消费。消费27因素十对外开放使中国在资金、技术、管理经历和扩大市场等多方面受益,使外部生产力变成中国生产力,落后生产力变为先进生产力。1979年~2000年实际利用外资5189亿美元,占世界向开展国家直接投资的40%,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约10%。进出口贸易上升到世界第6位,对外依存度到达35%。注重外资质量、构造、提高开放层次,尽量不受外部不利因素干扰,而学其所长,用其所长。耶鲁大学斯彭教授说:“中国在不受外来干预的情况下,做自己的事〞,(?改造中国?)他说对了。因素十对外开放使中国在资金、技术、管理经历和扩大市场等多方面28第六节经济周期理论1825年的噩梦:生产锐减、物价暴跌、产品堆积、社会动乱、人心不安十年怕井绳:1837年恐慌、1873年杰伊·库克恐慌、1893年克利夫兰恐慌、1904年“富人的恐慌〞、1929年10月29日“黑色星期一〞朱格拉——冷静分析经济周期的第一人一、经济周期含义二、类型:按照一个周期经历的时间长短来划分三、历史的回忆:形形色色的经济周期理论四、现代经济周期理论汉森-萨谬尔森模型第六节经济周期理论1825年的噩梦:生产锐减、物价暴跌、29经济周期含义经济周期〔BusinessCycleorTradeCycle)含义市场经济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开展的总体趋势呈现周期性的扩张和紧缩。阶段繁荣〔景气,顶峰〕→衰退〔过渡〕→萧条〔不景气、恐慌、谷底〕→复苏〔过渡〕→繁荣tNY顶峰繁荣衰退萧条复苏ABCDEF谷底经济周期含义经济周期〔BusinessCycleor30经济周期类型根据周期长短来划分1、基钦周期:3.5年,短波2、朱格拉周期:8-10年,中波3、库兹涅茨周期:15-25年,建筑周期,长波4、康德拉季耶夫周期:50-60年,长波5、熊彼特周期:长周期的三个阶段——〔1〕1785-1851:以纺织机、蒸汽机为中心的产业革命时期〔2〕1844-1896:以蒸汽机、钢铁业为中心的铁路建立时期〔3〕1890-1920:靠电力、汽车、化工开展生产的时期熊彼特的结论:一个长周期=6个中周期;一个中周期=3个短周期经济周期类型根据周期长短来划分31历史回忆:形形色色的周期理论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出现之前的理论〔一〕消费缺乏论〔二〕投资过度论〔三〕创新周期论〔四〕政治周期论〔五〕心理周期论〔六〕太阳黑子论历史回忆:形形色色的周期理论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出现之前的理论32消费缺乏论代表人物:西斯蒙第、马尔萨斯、霍布森流程国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穷人消费不足富人储蓄过度C下降I上升AD下降AS上升产品过剩消费缺乏论代表人物:西斯蒙第、马尔萨斯、霍布森国民收入穷人消33投资过度论1、货币信用过度论〔哈耶克、米塞斯〕货币供给↑→利率↓→投资↑→对投资品需求↑→投资品价格↑→制造消费品的要素转移→消费品供给↓、消费品价格↑→消费↓、同时投资↑→危机2、非货币投资过度论卡塞尔、维克塞尔、斯皮托夫新技术创造、新市场开拓→投资↑→重复上述推理投资过度论1、货币信用过度论〔哈耶克、米塞斯〕34创新周期论熊彼特的理论1、第一次创新浪潮创新→生产效率提高→创新者盈利→其他企业效仿→对资本品需求增加→繁荣创新普及→盈利时机下降→对资本品需求下降→危机2、第二次创新浪潮第一次浪潮带来繁荣厂商乐观消费者乐观增加投资与投机高估未来收入、抵押贷款对投资品和消费品的需求增加乐观带来的虚假繁荣第二次浪潮泡沫破灭创新周期论熊彼特的理论第一次浪潮厂商乐观消费者乐观增加投资与35政治周期论波兰;卡莱斯基论点:萧条、失业→政府实施扩张性政策→充分就业、繁荣、通货膨胀→人为制造停滞和衰退→人民对抗→采取措施治理失业→下一个循环萨谬尔森的描述选举刚完毕,政府紧缩经济,提高失业并关闭工厂,减轻通货膨胀压力,造成萧条〔这时人们怒而无法〕。到了大选之前,如果他想连任,就会扩张经济、减少失业,使经济繁荣。所以在美国,政治性的经济周期四年一次,前两年衰退、后两年增长。如果后两年经济未增长,那么总统要让位。政治周期论波兰;卡莱斯基36政治周期论波兰;卡莱斯基论点:萧条、失业→政府实施扩张性政策→充分就业、繁荣、通货膨胀→人为制造停滞和衰退→人民对抗→采取措施治理失业→下一个循环萨谬尔森的描述选举刚完毕,政府紧缩经济,提高失业并关闭工厂,减轻通货膨胀压力,造成萧条〔这时人们怒而无法〕。到了大选之前,如果他想连任,就会扩张经济、减少失业,使经济繁荣。所以在美国,政治性的经济周期四年一次,前两年衰退、后两年增长。如果后两年经济未增长,那么总统要让位。1932、1960、1980、1992,不宜连任;1964、1972、1984、1996,连任吧。政治周期论波兰;卡莱斯基37心理周期论庇古、凯恩斯某原因刺激了投资→繁荣→乐观→消费、投资增加→经济进一步繁荣→过度繁荣→错误被觉察→悲观→消费、投资过度减少→萧条心理周期论庇古、凯恩斯38太阳黑子论杰文斯父子,数理经济学的先驱经济学=微积分+快乐和痛苦太阳黑子理论太阳黑子活动频繁→地球气候变坏→农业歉收、减产→其他产业萧条太阳黑子活动减少→……太阳黑子每11年爆发一次,所以……上述所有理论的缺点片面太阳黑子论杰文斯父子,数理经济学的先驱39汉森-萨缪尔森模型“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到达真正完善的地步〞(一)加速原理和乘数原理正好相反,是产量变动影响投资变动1、有关概念2、加速原理:〔1〕案例〔2〕内容〔二〕汉森-萨缪尔森模型1、根本表达式2、模型的运用表一表二3、结论汉森-萨缪尔森模型“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到达40加速原理的有关概念〔1〕自发投资:由外生因素〔如人口、技术、政策而非利率和收入〕引起的投资。〔2〕引致投资:由内生因素〔利率和收入〕引起的投资。〔3〕资本-产量比率:顾名思义:资本与产量之比经济学含义: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资本量。设v=K/Y=I/Y,v随技术变化而变化。〔4〕加速系数:资本增量与产量增量之比。经济学含义是:增加一定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本量,即∆K/∆Y。关于加速系数的推导〔5〕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Ig=In+折旧加速原理的有关概念〔1〕自发投资:41加速系数推导由v=K/Y,可得K=vY从而Kt-1=vYt-1①Kt=vYt②②-①,得〔Kt-Kt-1)=v(Yt-Yt-1)即∆K=v∆Y=In(v为技术不变条件下的资本产量比率〕,v=In/△Y加速系数推导42加速原理案例案例:V=2,折旧率为10%时间YKIn=△K重置投资K×10%Ig∆Y/Y∆I/I1100200_2020--212024040246420%220%314028040286816%6%416032040327214%5%5160320032320-55%6150300-203010-6%-60%加速原理案例案例:V=2,折旧率为10%时间YKIn=△K重43加速原理内容原理内容:根据表格,投资变动幅度高于产量变动幅度A、加速原理考察产量变动率与投资变动率的关系。投资变动率高于产量变动率。B、投资变动率>产量变动率:∆Y/Y上升,引起∆I/I加速增加。反之那么反是。例如,产量:20%→16%,投资:220%→6%;产量:14%→0,投资:5%→-55%〔这说明加速数的作用也是双向的,是双刃剑〕加速原理内容44汉森—萨缪尔森模型表达式根本表达式:Yt=Gt+Ct+It即某时期国民收入量,由三局部组成——政府支出;政府支出引致个人消费;个人消费引致投资。〔1〕Gt:假定每年的政府支出一样,所以Gt固定不变。〔2〕Ct:自发消费为零时,Ct只指引致消费。政府支出决定收入,上期收入决定本期消费。所以有Ct=βYt-1〔3〕It:自发投资为零时,It只指引致投资,由个人消费决定。It=v(Ct-Ct-1)=v(βYt-1-βYt-2)=vβ(Yt-1-Yt-2)最后,Yt=Gt+βYt-1+vβ(Yt-1-Yt-2)汉森—萨缪尔森模型表达式根本表达式:Yt=Gt+Ct+It45汉森—萨缪尔森模型表达式根本表达式:Yt=Gt+Ct+It即某时期国民收入量,由三局部组成——政府支出;政府支出引致的个人消费;个人消费引致的投资。〔1〕Gt:假定每年的政府支出一样,所以Gt固定不变。〔2〕Ct:自发消费为零时,Ct只指引致消费。政府支出决定收入,上期收入决定本期消费。所以有Ct=βYt-1〔3〕It:自发投资为零时,It只指引致投资,由个人消费决定。It=v(Ct-Ct-1)=v(βYt-1-βYt-2)=vβ(Yt-1-Yt-2)最后,Yt=Gt+βYt-1+vβ(Yt-1-Yt-2)汉森—萨缪尔森模型表达式根本表达式:Yt=Gt+Ct+It46模型的运用:β=0.5,v=1tGtCt=ΒYt-1It=vβ(Yt-1-Yt-2)Yt经济波动11000————10002100050050020003100010005002500410001250250250051000125002250610001125-1252000繁荣衰退模型的运用:β=0.5,v=1tGtCt=ΒYt-1It=v47模型的运用(接上表〕tGtCtItYt经济波动710001000-125187581000937.5-625187591000937.501937.5101000968.7531.252000111000100031.252031.251210001015.62515.6252031.25萧条复苏繁荣模型的运用(接上表〕tGtCtItYt经济波动710001048结论〔1〕由于乘数和加速数相互作用,使C和I的变动影响Y的变动〔乘数的作用〕,而Y的变动反过来又会影响到C和I的变动〔加速数的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使Y自发增长而形成繁荣,或自发减少而形成萧条,从而形成经济周期。〔2〕Y的波动与β、v的关系A、β、v小,那么Y的波动幅度较小,并逐渐趋向于一个稳定水平,称为“削弱波〞。如上表。B、β、v大,那么Y的波动幅度也大,而且越来越大,称为“爆炸波〞。

结论〔1〕由于乘数和加速数相互作用,使C和I的变动影响Y的变49第二十二章经济增长理论前途是光明的。国民收入在周期性波动中呈现向上增长趋势。中国经济增长一枝独秀,成为令世人瞩目的焦点。为什么会这样?经济增长到底好不好?第二十二章经济增长理论前途是光明的。国民收入在周期性波动50第一节认识经济增长一、概念与特征(EconomicGrowth)1、概念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为GDP或者人均GDP的增长。G=△Y/Y。包括:2、特征二、源泉:Y=A×F〔K,L〕〔一〕资本〔二〕劳动:包括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两个指标。〔三〕技术进步三、与经济开展的关系〔EconomicDelopment〕?四、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开展建立模型、探讨因素、分析极限、重视技术、关注制度第一节认识经济增长一、概念与特征(EconomicGr51经济增长特征人均产值和人口增长率高。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很高。经济构造的变化速度很快。社会构造和意识形态迅速改变。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全世界的增长情况不平衡。经济增长特征人均产值和人口增长率高。52劳动1、内容劳动者数量的增加;劳动力质量的提高。2、索洛的研究1909~1940年,美国劳动在经济增长中的奉献为38%3、一组数据中国每个农业劳动者生产的粮食:供3人消费;美国:62人;法国:36人;英国:70人劳动1、内容53经济增长的含义〔一〕表现为GDP总量或人均量的增加,不考虑社会福利以及个人幸福。〔二〕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技术进步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一部经济增长史就是一部技术进步史〔三〕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相应调整。有之必然,无之未必不然两个转变、三次思想解放经济增长的含义〔一〕表现为GDP总量或人均量的增加,不考虑社54资本1、物质资本有形资本,如厂房、设备、存货。1909~1940年,美国,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奉献为11%。罗斯托认为:经济起飞的必要条件——资本占国民收入的10~15%资本1、物质资本55技术进步〔51%的奉献〕1、人力资源配置的改善从低生产率部门转移到高生产率部门2、规模经济企业规模扩大后,收益增量大于本钱增量3、知识进展科学技术以及管理科学的开展。经济增长的两个车轮。中、日、意“三国演义〞技术进步〔51%的奉献〕1、人力资源配置的改善56经济增长与经济开展1、经济开展:一国由不兴旺状态过渡到兴旺状态,表现为在经济增长根底上出现的社会经济的多方面变化。〔1〕投入构造的变化: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2〕产出构造的变化:农业、工业、效劳业产出的比例〔3〕一般生活水平的变化:人均GDP/分配状况〔4〕卫生、安康状况的变化: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5〕文化教育状况:适龄儿童入学率、辍学率、大学生比例〔6〕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变化2、二者关系〔1〕一个是数量、一个是质量;〔2〕一个是根底,一个是结果;〔3〕一个是手段、一个是目的回2经济增长与经济开展1、经济开展:一国由不兴旺状态过渡到兴旺状57辛集的污染污水之患辛集的污染污水之患58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开展〔一〕20世纪40~50年代,建立模型背景:各国经济高速增长。需探索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途径代表:哈罗得、多马、索洛、斯旺、卡尔多〔二〕60年代,分析影响因素背景:50年代以来,各国增长了,美国落后了代表:丹尼森、库兹涅次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开展〔一〕20世纪40~50年代,建立模型59〔三〕70年代,研究经济增长极限背景: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社会问题也开场出现代表:麦多斯〔消灭论〕、米香〔代价论〕〔四〕80年代,知识外溢长期增长模式技术是经济增长模型的内生变量代表:罗默〔五〕9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制度也是内生变量代表:科斯、诺斯、斯蒂格勒〔三〕70年代,研究经济增长极限60本节知识构造一、肯德里克〔Kendrick,J.W.〕的全要素生产分析二、丹尼森〔Denison,E.〕经济增长因素论三、西蒙·库兹涅茨〔Simon·Kuznets〕理论四、中国经济增长十大因素本节知识构造61全要素生产分析一种至今仍广泛使用的理论1、定义:产量与全部投入要素之比2、内容:技术创新的扩散程度、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3、引申:局部要素生产率产量与局部要素之比投入要素劳动资本包括土地报酬工资利润利息地租全要素生产分析一种至今仍广泛使用的理论投入要素劳动资本包括土62丹尼森理论与肯德里克理论趋同美国1948年~1981年的经济增长率是3.2%其中要素投入增长1.1%,贡献为34%全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为2.1%贡献为66%教育因素的贡献占19%知识进步的贡献占47%丹尼森的结论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总增长率的贡献已大大超过要素投入量增加;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开发新技术,提高管理水平。丹尼森理论与肯德里克理论趋同美国1948年~1981年其中要63库兹涅茨理论〔一〕经济增长的原因和趋势1、原因:在人均GDP增长中,25%归因于资源投入量增长,75%归因于要素生产率〔效率〕提高。所以,经济增长主要是靠生产效率提高,而不是资源投入数量的增加。生产效率的提高又是技术不断进步引进的。科学技术进步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2、趋势〔二〕库兹涅茨效应经济增长变化趋势(1)财产收入比重出现下降趋势;(2)劳动收入比重上升。劳动力质量提高。(3)收入分配差距日益缩小并趋于平等。库兹涅茨理论〔一〕经济增长的原因和趋势经济增长变化趋势64中国经济增长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到达95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了8倍,年平均增长速度到达9.5%,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总量列世界第六,吸引外资和外汇储藏列世界第二,一二十种主要工农业产品居世界第一。这种情况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目,政治家、思想家纷纷探讨“中国开展之谜〞。短短23年,中国实现了从贫穷到温饱和总体小康、从落后到初步兴旺的重要历史性跨越,进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开展阶段。这一跨越极为重要。那么,终究是什么使我国有这样高速度的开展和重要跨越呢?从大的方面看,主要是十大因素在起作用.第一个因素:引入了市场。第二个因素:符合生产力开展要求的根本经济制度.第三个因素:有一个正确明晰的开展战略。第四个因素:注重构造调整,使产业构造跟上现代化开展的步伐。第五个因素:抓技术进步和管理。第六个因素:投资率较高。第七个因素:地区建立和根底建立。第八个因素:人才、劳动者的素质和积极性。第九个因素:为人民谋福利。第十个因素:扩大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增长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到达95933亿元,65库兹涅茨效应假定收入分配在经济增长之前是平等的经济增长的初始阶段,收入分配出现不平等。随着经济不断增长,收入分配不均的状况逐渐缓解,当经济到达一定水平,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和收益差异缩小后,收入分配才从先有利于高收入阶层、再有利于中等收入阶层、最后有利于低收入阶层,依次变得较为平等。这一规律被称为“库兹涅茨效应〞〔KuznetsEffect〕,为“倒U曲线〞。库兹涅茨效应假定收入分配在经济增长之前是平等的66库兹涅茨曲线引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将基尼系数换为人均环境污染水平库兹涅茨曲线引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67因素一20年前实行的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为今天的开展打下了根底,但越到后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开展。阻碍的原因是违背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要求,限制了人们自主开展商品经济的积极性。引入市场,企业成为生产、交换(价格、交换方式、交换渠道)、投资主体,生产、交换、投资、分配由方案决定改由市场决定,市场的活力成为生产力开展的动力,人们的积极性如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商品也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符合商品生产要求的经济体制和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是生产力开展的根本原因。因素一20年前实行的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为今天的开展打下了根68因素二根本单一的所有制改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开展,根本单一的分配形式改为按劳分配为主同时实行按要素分配,加上公有制实行多种实现形式,一下子把各方面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公有制的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一直发挥主导作用。重点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只占全国工业企业的0.3%,但资产总额占59.2%,销售收入占41.9%,实现利润占49.4%,上交税金占67%。非公有制迅速开展,对经济的奉献由不到1%上升到近1/3。截至2001年,私有企业的产值已相当于1978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倍。因素二根本单一的所有制改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开展,根69因素三1975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分三步走〞的开展战略。1982年,确定开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方针,把“分三步走〞具体化。1987年,对开展战略作进一步概括。1991年,提出“十年规划〞和“八五〞方案、“九五〞方案。方向明确,步骤切合实际,成为极大的凝聚力,指引着12亿人民沿着一个使中国富裕强盛起来的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战略及其实施表达了政府的效率因素三1975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分三步走〞的开展战略。1970因素四注重构造调整,使产业构造跟上现代化开展的步伐。建国以来,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改变了工业和现代科技“一穷二白〞的状态。但是,产业构造不合理,整体经济素质仍然不高。这些年来,下功夫抓第一产业,稳定和加强农业这个根底;调整提升第二产业,淘汰落后局部,改造传统局部,开展高新局部。一批新型产业已开展起来。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开展起了指向和带动作用。传统产业的内含和构造不断进步。注重开展第三产业。企业构造:抓大放小。经济命脉牢牢控制在大型骨干企业手里,大型企业产值占44.7%,已有假设干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中小企业成为经济开展的主力军,奉献率到达2/3。因素四注重构造调整,使产业构造跟上现代化开展的步伐。建国以来71因素五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科技进步放到首位。科研投资增加了,技术进步奉献率由过去的10%上升到33%。技术进步使经济质量逐步提高,构造不断改善,消耗不断降低。宏观管理、地区管理、行业管理和企业管理一步步改进,既继承发扬了建国以来管理中积累的优秀的东西,又不断吸收西方现代管理方法和经历,使管理逐步走上现代科学管理的轨道。因素五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科技进步放到首位。科72因素六投资率较高。我国投资率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投资市场化,加上高投资率,提高了投资效率,成为生产开展的物质根底。投资率高,是因为储蓄率高和引进外资额大。高达8万亿元的银行存款使相当大局部消费基金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在开展中国家是很少的。因素六投资率较高。我国投资率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投资市场73因素七大国地区布局实在重要,搞好了可以带动经济长期开展。我国东部兴旺,中西部落后,前者向更高水平提升,成为经济增长的示范者和火车头;后者不断加大开发力度,形成开展的强大动力。中西部和广阔农村是中国最大的内需,那里有多少东西都能容纳得下。因素七大国地区布局实在重要,搞好了可以带动经济长期开展。我国74因素八我国有近13亿人口,9亿劳动力。我国劳动者勤劳、聪明、有文化、守纪律,闻名于世。社会主义制度为劳动者当家做主创造了根本条件,但旧的体制还是对劳动者的积极性有束缚。通过改革,劳动者自觉劳动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出来。积极性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我国劳动者的素质比较高。我国成人识字率和初等教育普及率在开展中国家居首位。我国劳动力占世界的26.5%,熟练劳动力占世界的17.5%。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才培养和教育。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已超过2000万人。每年有上百万高校生、2000多万中专生和五六万研究生毕业,走上劳动岗位。每年有3万多项重大科研成果,5万多项受理专利申请的创造创造。这是我国经济开展的根根源泉。因素八我国有近13亿人口,9亿劳动力。我国劳动者勤劳、聪明、75因素九我们开展生产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扩大消费。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扩大消费才能扩大生产。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了1倍和62%,是生产增长的动力和来源。收入增长使消费构造变化,消费构造的变化和质量提高又带来生产构造的变化和质量的提高。因素九我们开展生产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扩大消费。消费76因素十对外开放使中国在资金、技术、管理经历和扩大市场等多方面受益,使外部生产力变成中国生产力,落后生产力变为先进生产力。1979年~2000年实际利用外资5189亿美元,占世界向开展国家直接投资的40%,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约10%。进出口贸易上升到世界第6位,对外依存度到达35%。注重外资质量、构造、提高开放层次,尽量不受外部不利因素干扰,而学其所长,用其所长。耶鲁大学斯彭教授说:“中国在不受外来干预的情况下,做自己的事〞,(?改造中国?)他说对了。因素十对外开放使中国在资金、技术、管理经历和扩大市场等多方面77第六节经济周期理论1825年的噩梦:生产锐减、物价暴跌、产品堆积、社会动乱、人心不安十年怕井绳:1837年恐慌、1873年杰伊·库克恐慌、1893年克利夫兰恐慌、1904年“富人的恐慌〞、1929年10月29日“黑色星期一〞朱格拉——冷静分析经济周期的第一人一、经济周期含义二、类型:按照一个周期经历的时间长短来划分三、历史的回忆:形形色色的经济周期理论四、现代经济周期理论汉森-萨谬尔森模型第六节经济周期理论1825年的噩梦:生产锐减、物价暴跌、78经济周期含义经济周期〔BusinessCycleorTradeCycle)含义市场经济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开展的总体趋势呈现周期性的扩张和紧缩。阶段繁荣〔景气,顶峰〕→衰退〔过渡〕→萧条〔不景气、恐慌、谷底〕→复苏〔过渡〕→繁荣tNY顶峰繁荣衰退萧条复苏ABCDEF谷底经济周期含义经济周期〔BusinessCycleor79经济周期类型根据周期长短来划分1、基钦周期:3.5年,短波2、朱格拉周期:8-10年,中波3、库兹涅茨周期:15-25年,建筑周期,长波4、康德拉季耶夫周期:50-60年,长波5、熊彼特周期:长周期的三个阶段——〔1〕1785-1851:以纺织机、蒸汽机为中心的产业革命时期〔2〕1844-1896:以蒸汽机、钢铁业为中心的铁路建立时期〔3〕1890-1920:靠电力、汽车、化工开展生产的时期熊彼特的结论:一个长周期=6个中周期;一个中周期=3个短周期经济周期类型根据周期长短来划分80历史回忆:形形色色的周期理论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出现之前的理论〔一〕消费缺乏论〔二〕投资过度论〔三〕创新周期论〔四〕政治周期论〔五〕心理周期论〔六〕太阳黑子论历史回忆:形形色色的周期理论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出现之前的理论81消费缺乏论代表人物:西斯蒙第、马尔萨斯、霍布森流程国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穷人消费不足富人储蓄过度C下降I上升AD下降AS上升产品过剩消费缺乏论代表人物:西斯蒙第、马尔萨斯、霍布森国民收入穷人消82投资过度论1、货币信用过度论〔哈耶克、米塞斯〕货币供给↑→利率↓→投资↑→对投资品需求↑→投资品价格↑→制造消费品的要素转移→消费品供给↓、消费品价格↑→消费↓、同时投资↑→危机2、非货币投资过度论卡塞尔、维克塞尔、斯皮托夫新技术创造、新市场开拓→投资↑→重复上述推理投资过度论1、货币信用过度论〔哈耶克、米塞斯〕83创新周期论熊彼特的理论1、第一次创新浪潮创新→生产效率提高→创新者盈利→其他企业效仿→对资本品需求增加→繁荣创新普及→盈利时机下降→对资本品需求下降→危机2、第二次创新浪潮第一次浪潮带来繁荣厂商乐观消费者乐观增加投资与投机高估未来收入、抵押贷款对投资品和消费品的需求增加乐观带来的虚假繁荣第二次浪潮泡沫破灭创新周期论熊彼特的理论第一次浪潮厂商乐观消费者乐观增加投资与84政治周期论波兰;卡莱斯基论点:萧条、失业→政府实施扩张性政策→充分就业、繁荣、通货膨胀→人为制造停滞和衰退→人民对抗→采取措施治理失业→下一个循环萨谬尔森的描述选举刚完毕,政府紧缩经济,提高失业并关闭工厂,减轻通货膨胀压力,造成萧条〔这时人们怒而无法〕。到了大选之前,如果他想连任,就会扩张经济、减少失业,使经济繁荣。所以在美国,政治性的经济周期四年一次,前两年衰退、后两年增长。如果后两年经济未增长,那么总统要让位。政治周期论波兰;卡莱斯基85政治周期论波兰;卡莱斯基论点:萧条、失业→政府实施扩张性政策→充分就业、繁荣、通货膨胀→人为制造停滞和衰退→人民对抗→采取措施治理失业→下一个循环萨谬尔森的描述选举刚完毕,政府紧缩经济,提高失业并关闭工厂,减轻通货膨胀压力,造成萧条〔这时人们怒而无法〕。到了大选之前,如果他想连任,就会扩张经济、减少失业,使经济繁荣。所以在美国,政治性的经济周期四年一次,前两年衰退、后两年增长。如果后两年经济未增长,那么总统要让位。1932、1960、1980、1992,不宜连任;1964、1972、1984、1996,连任吧。政治周期论波兰;卡莱斯基86心理周期论庇古、凯恩斯某原因刺激了投资→繁荣→乐观→消费、投资增加→经济进一步繁荣→过度繁荣→错误被觉察→悲观→消费、投资过度减少→萧条心理周期论庇古、凯恩斯87太阳黑子论杰文斯父子,数理经济学的先驱经济学=微积分+快乐和痛苦太阳黑子理论太阳黑子活动频繁→地球气候变坏→农业歉收、减产→其他产业萧条太阳黑子活动减少→……太阳黑子每11年爆发一次,所以……上述所有理论的缺点片面太阳黑子论杰文斯父子,数理经济学的先驱88汉森-萨缪尔森模型“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到达真正完善的地步〞(一)加速原理和乘数原理正好相反,是产量变动影响投资变动1、有关概念2、加速原理:〔1〕案例〔2〕内容〔二〕汉森-萨缪尔森模型1、根本表达式2、模型的运用表一表二3、结论汉森-萨缪尔森模型“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到达89加速原理的有关概念〔1〕自发投资:由外生因素〔如人口、技术、政策而非利率和收入〕引起的投资。〔2〕引致投资:由内生因素〔利率和收入〕引起的投资。〔3〕资本-产量比率:顾名思义:资本与产量之比经济学含义: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资本量。设v=K/Y=I/Y,v随技术变化而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