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心理卫生理论基础_第1页
章三心理卫生理论基础_第2页
章三心理卫生理论基础_第3页
章三心理卫生理论基础_第4页
章三心理卫生理论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卫生的理论基础心理卫生如同其他学科一样,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众多的心理学理论为心理卫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机能心理学、精神分析理论、应激理论、人格认知学说、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健康观等等,都对心理卫生学产生过重大影响,有的至今仍在发挥作用。本章着重介绍焦虑理论、应激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健康观。第一节焦虑理论自弗洛伊德(S·Freud)首开先河进行焦虑问题研究以来,焦虑理论不断发展,唤起了人们对情绪生活的高度重视,并从情绪保健方面推动了心理卫生学的发展。因此,焦虑理论被视为心理卫生发展史上的“奠基石”或“导航灯”。迄今为止,对焦虑问题进行的探讨涉及面广,包括焦虑的概念、成分结构、分类、形成、作用与影响因素,等等。下面,我们对焦虑理论研究中的某些成果加以简要介绍。焦虑概述人人都有过焦虑的体验。但对于究竟什么是焦虑呢?却未必很清楚。1、焦虑的概念焦虑(anxiety)是指个体即将面临或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或痛楚时,所产生的悲伤、忧虑及不安等感受交织而成的复杂情绪状态。焦虑不同于恐惧。恐惧指的是个体因外在危险的存在而产生的害怕感觉。恐惧具有真正的、具体的对象,而焦虑是指无实际外在的危险情境存在,个体心理预料可能会遇到危险事情而感到焦虑不安的心理反应。如面临考试,孩子可能害怕再次失败会遭到父母的鞭打而焦急不安、夜不能寐,但实际上或许他并不会失败,或者失败了家长也不一定会打他。因此,焦虑属于一种不合乎现实或不合乎理性的害怕所困扰的心理症状。一般来说,恐惧产生于独特的或可观察的威胁,指向某个明确的对象,因此较容易控制和消除;而焦虑是一种模糊的紧张与不安的情绪,无明确的原因,因此不可控,难消除。当然,两者在体验上极其相似,尤其对儿童来说,由于他们的智力与人格还未发展到能够区分内在与外在、真实与想象的危险,所以,艾理克逊认为儿童的焦虑与恐惧很难区分。焦虑不同于紧张。虽然焦虑常和紧张连在一起,但两者是不同的情绪体验。奎克等(J·C·Quick,1984)认为焦虑与紧张的区别在于:焦虑是对紧张事件所产生的反应之一。紧张可以由悬念而产生,因此也有焦虑的成分,但紧张也可能是积极的期待,也可能不伴随焦虑。焦虑不同于抑郁。抑郁是一种由情绪低落、冷漠、悲观、失望等构成的一种复合性负性情绪。焦虑属于唤醒反应,抑郁属于嗜睡性反应。左成业(1984)曾论述焦虑与抑郁都是负性情绪,两者常常同时出现,但又有区别。根据罗斯(Roth,1972)、诺伊斯(Noyes,1978)和迪利(Dealy,1981)等的报告,焦虑患者常伴有抑郁的心境,人数达焦虑患者的34%~65%。我国江开达等(1986)也发现,焦虑情绪严重者,抑郁情绪也较明显。两种量表分之间有显著正相关。但也发现,以焦虑为主的患者,仅有52%的人伴有抑郁情绪,并且焦虑发生在前,抑郁发生在后。[注释]《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16》2、适当焦虑的积极作用焦虑本身并不是一种病态,有时候它恰恰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而且适当的焦虑对个体有着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适当的焦虑是个体发挥潜能、解决问题、渡过难关或有效学习的动力之一。在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情绪中,焦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般认为,焦虑对学习的影响表现为“倒U型曲线”关系,即焦虑程度过强或过弱,都会降低学习效率,而中等程度的焦虑学习效率最高。焦虑对学习的影响在考试时更为突出,考试焦虑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学生考试水平的发挥。(2)适当的焦虑能使人们的行为遵守社会准则。这是因为人们都有从焦虑恐惧中解脱出来的意图和行动,而法律要求和社会道德规范都是使人们按照社会准则行事。反观那些具有反社会行为的社会病态人格者,他们则常缺乏焦虑。(3)适度的焦虑可以调节身心活动,是健康生活的必要保证。这也是人们喜欢从事冒险活动,在劳累一天之后还要去玩桥牌、围棋等伤脑筋游戏的原因之所在。(4)适度的焦虑也是人们适应环境的防卫性情绪。因为焦虑征兆的出现意味着危险的存在,有了这一警告,人们就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逃避危险。但是,如果焦虑在强度上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就会使个体丧失建设性的社会功能,影响其正常的生活与工作,或继续引发精神上或身体上的症状。这是因为,焦虑通常包含了三种不同层面的症状表现:一是情绪层面,包括紧张、不安、压力感等主观的不适应感;二是生理层面,包括颤抖、心悸、冒汗、头昏、呼吸困难、胃肠不适等身体症状:三是认知层面,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弱、疏解压力的功能降低、社会功能减退等。当个体处于时间过长或强度过大的焦虑时,上述三层面的反应就会愈趋严重,则发展为病态的异常的焦虑。那么,如何区别正常的与异常的焦虑呢?3、正常焦虑与异常焦虑的区别一般认为,正常焦虑和异常焦虑的区别主要是在个人的体验和行为方面:(1)体验持续时间的长短及程度的深浅。正常焦虑持续时间较短,程度较浅。(2)焦虑产生及消失的条件。正常焦虑的原因经治疗者的分析和解释可以认识清楚;异常焦虑则找不到真实的原因。正常焦虑可以被某些活动所代替,得到安慰和鼓励、原谅及宽恕后就心情平静了。异常焦虑也有安慰鼓励的需要,但并不能因此得到消除。某些焦虑理论的观点1、弗洛伊德的人格冲突焦虑理论对焦虑问题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他把焦虑问题放在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的人格结构中进行研究。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本能要求,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部分。它像一口本能和欲望沸腾的大锅,具有强大的非理性的心理能量,受快乐原则的支配而不断追求行为上的满足,是人格完善发展的动力。但“本我”只能从“自我”表现出来。“自我”是指人格结构中的意识部分,是“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负责处理个体“本我”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关系,代表理智与常识,是现实中的“本我”。“超我”是人格中最文明、最道德的部分。它是社会道德规则的内化,表现为良心和自我理想,处于人格的最高层,按照至善原则,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在弗洛伊德看来,焦虑是这三种成份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三者平衡而和谐时,人格就趋于完善,如果三者关系失调乃至破坏,焦虑就会出现。他将焦虑分成以下几类:第一类是当“自我”无力解决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现实性或客观性焦虑;第二类是由“本我”冲动不能为“自我”所控制的神经过敏性焦虑;第三类是在社会要求与“自我”表现发生冲突时,由内疚感所引起的一种道德性焦虑。弗洛伊德认为在引起焦虑的人格结构中,“自我”处于核心地位,它的调控功能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焦虑水平的高低。因此,“自我”在人格的交互作用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本领,即自我防御机制(如,压抑、投射、合理化、反向作用、升华、转移等)。它在缓解情绪冲突、控制焦虑强度、促进个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儿童的创伤性体验正是这种自我防御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发生的,并对成年后的焦虑状态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弗洛伊德的人格冲突焦虑理论,使人们认识到情绪健康在人格平衡适应中的重要性。可以说,良好的情绪是人格适应的核心。这也是弗洛伊德的人格冲突焦虑理论对心理卫生所作的最大贡献。2、霍妮关于基本焦虑的观点新精神分析学派的霍妮(Horney)修正传统精神分析的概念,加进社会文化的因素,提出基本焦虑的观点。她认为,个人如果生存于可怕、不可靠、无情、不公平、被毁灭、被剥夺、不安的环境中,就会产生自己“渺小、无足轻重、无依无助、无能为力,并生存于一个充满荒谬、下贱、欺骗、嫉妒与暴力的世界”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基本焦虑。基本焦虑包含三个要素:孤立、无助、被敌意包围。一个人生长在充满基本焦虑的环境中,正常的发展受到阻碍,因而会形成孤独、冷僻、愤世嫉俗的性格。人类为了逃避这种焦虑以保护自己,自然就会形成某种病态的需求。霍妮的关于基本焦虑的理论观点,使人们认识到焦虑情绪在人格形成和心理健康中的重要性。3、斯皮尔伯格的状态——特质焦虑理论斯皮尔伯格(C·D·Spielberger)认为,焦虑可原则上分为状态焦虑(stateanxiety)与特质焦虑(traitanxiety)两种类型。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焦虑反应状态称为状态焦虑,表现在人格中的焦虑是特质焦虑。状态焦虑是人类有机体的一种暂时的情绪状态,其特点表现为忧烦和紧张的、主观的、有意识的情感,并且也唤醒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性,其反应强度随环境与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特质焦虑则表现为在焦虑易罹性方面的相对稳定的个别差异,即把一个外界刺激环境知觉为危险的或有威胁的倾向,以及对该威胁可能产生状态焦虑上的差异。也可以说,特质焦虑表现了个体在对某些类型的反应中所具有的潜在倾向性的强度。特质焦虑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它更像一种动机或习得行为倾向,有一种似乎是预先安排了的对威胁情境的知觉及其不适当的反应。一个人的特质焦虑是过去体验的残余的反应,其中最重要的是儿童时期的体验。例如,父母对儿童的惩罚情境,会给人留下难忘的情绪记忆;观察他人因失败而造成的不愉快的结果以及个人遇到挫折后累计的痛苦感受,都会铸成特质焦虑。斯皮尔伯格认为,特质焦虑对状态焦虑有重要影响。不少研究支持者以观点。一般来说,特质焦虑水平高的人比特质焦虑水平低的人,把失败的威胁或自尊看得更为严重,并且将更多的情境视为威胁性的,他们的状态焦虑水平也相应较高。1970年,斯皮尔伯格还与同事一起,发表了状态——特质焦虑调查表(STAI),并于1979~1980进行了修订。目前,该量表已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斯皮尔伯格的状态——特质焦虑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人格特质与情绪反应的相互关系,认识到情绪保健要从个体的内、外因出发。应激理论应激(stress),也称压力或紧张状态。最早的含义是指物理上的张力。1936年,加拿大学者塞里(HansSelye)发表了“由各种有害因素产生的一种综合征”一文,提出了应激理论。他认为,应激是各种各样的紧张刺激(如寒冷、外伤、中毒等)所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反应,这种生理反应与刺激物的性质无关,被称为“一般性适应综合征”。这种综合征通常是由三个紧密连接但又清晰可划分的阶段构成:警戒反应阶段、抵抗反应阶段和衰竭反应阶段。虽然,塞里的应激理论只研究了机体生理方面的变化,即为应激生理反应说。但是,塞里开创了应激研究领域,他被称为应激理论“最伟大的先驱者”。现在,围绕应激的研究已经扩展到与应激反应有关的各个方面,如,应激源,应激状态下的心理、行为反应,应激与心身健康以及应付应激的各种策略等问题。下面,我们分别阐述。一、应激的含义如前所述,应激概念是由塞里提出的。通常,在各种有关的文献中,应激常有三种不同的含义:(1)指导致机体产生紧张反应的刺激。在这里,应激的含义可视为应激源。(2)指机体对刺激的紧张性反应。此时,应激的含义则可视为应激反应。(3)指由于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失衡”而产生的一种心身紧张状态。此时,应激的含义把刺激与反应联系起来,把握了应激的整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强调了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所共同组成的人体完整的生命活动在应激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对于第3种应激含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为了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人体在其生命活动中会不断产生着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人体必须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活动来满足这些需要。但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当需要与满足需要的自身能力不相适应时,就会导致不平衡的出现。如果这种不平衡强烈、持久,机体就会产生心身紧张状态,出现一系列非特异性的心理生理反应。应激不同的三种含义,体现了人们对应激认识的不断深化。目前,应激的第三种含义已较普遍地被接受,即把应激看作是人体在生命适应过程中需要与能力失衡而引起的伴有一系列非特异性的心理生理反应的心身紧张状态。二、应激源应激源(stressor),是指引起机体产生心身紧张状态的刺激物。应激源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在学习工作的学校或单位中,还是家庭中,还是周围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性质不同的大大小小的应激源。1、性质不同的应激源应激源从性质上来分,一般可分为5类:(1)物理性的应激源此类应激源有:寒冷、酷热、潮湿、强风、气压、雷电、强光、不良照明、噪声、射线、震动、拥挤、活动限制、外伤等。(2)化学性的应激源此类应激源包括:烟酒、咖啡、多食、药物、毒物、污染的空气等。(3)生物性的应激源此类应激源包括:疲劳、疼痛、疾病、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侵入体内等。(4)心理性的应激源此类应激源主要有:很多,如人际关系失调、工作的压力和紧张、动机冲突、挫折感、消极情绪、回忆性或想象中的紧张事件等。(5)社会性的应激源此类应激源广泛,如各种生活事件——亲朋死亡、环境或工作变动、经济问题、失业、移民到不同文化的国家、社会的文化道德与评价、社会政治经济变化等等。这些不同性质的应激源难以截然划分,常常综合起作用,尤其心理性的和社会性的应激源更是密切联系交织在一起,构成人类主要的应激源。应激源也可分为来源于职业方面的、家庭方面的和环境方面的,还可分为躯体外部的或内部的、急性或慢性的、暂时或持久的、可控或不可控的。2、强度不同的应激源最早对应激源进行定量研究的是美国学者霍尔姆斯(HolmeT.H)和拉赫(RaheR.H)。1967年,他们根据对5000多人的病史分析和实验室研究所获得的资料,编制了“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ocialReadjustmentRatingScale,SRRS),用来反映生活变化与疾病的关系(见下表)。表中的LCU即“生活事件单位”(LifeChangeUnits),指相应的生活变化与疾病的相关程度。表3-1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变化事件LCU变化事件LCU1、配偶死亡2、离婚3、夫妇分居4、坐牢5、亲密家庭成员丧亡6、个人受伤或患病7、结婚8、被解雇9、复婚10、退休11、家庭成员健康变化12、妊娠13、性功能障碍14、增加新的家庭成员15、业务上的再调整16、经济状况的变化(比通常更好或更坏)17、好友丧亡18、改行(工作)19、夫妻多次吵架20、中等负债21、取消赎回抵押品100736563635350474545444039393938373635313022、所担负工作责任方面变化23、子女离家24、姻亲纠纷25、个人取得显著成就26、配偶参加或停止工作27、入学或毕业28、生活条件变化29、个人习惯的改变30、与上级矛盾31、工作时间或条件的变化32、迁居33、转学34、消遣娱乐的变化35、宗教活动的变化36、社会活动的变化37、少量负债38、睡眠习惯变异39、家庭生活人数变化40、饮食习惯变异41、休假42、圣诞节43、微小的违法行为29292928262625242320202019191817161515131211评定时,受试者把过去6个月内经历的生活事件所对应的分值相加,得到的总和便代表了这一时期所承受的应激程度。霍尔姆斯和拉赫发现:受试者分值总和在50-199之间,其抵御应激的能力较强;总和在200-299之间,其抵御应激的能力中等;总和在300分以上,抵御应激的能力微弱,甚至到了危险的地步。值得注意的是,该表中正性事件与负性事件均有。这是因为,在霍尔姆斯和拉赫看来,不管良性或恶性应激同样需要个体付出努力来适应,同样会给躯体增加负担。尽管这种采用回溯的定量自评的方法,在可靠性和可信性方面存在一些争议,但总体来看,它有助于我们获得社会生活刺激的比较性信息,并有助于探明社会生活事件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对社会因素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有着重大价值。改革开放后,我国北京、上海、湖南等地的学者先后引进、修订了这一量表,并取得了与霍尔姆斯的研究相近的结果。拉扎洛斯及其研究小组提出,应激是许多小烦恼的积累,并编制了烦恼量表来量化应激。烦恼主要是一些小事,如,上班的路上轮胎爆了,打碎了珍爱的瓷器,丢了钱包等。Rice1998年在其著作健康心理学中指出:“在过去的20多年里,应激的巨砾模式和细砾模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更引人注意的观点认为,两种形式的应激独立发生,但彼此相互影响。因此,至少有三种形式来解释应激的发生。第一种形式是指灾难性的事件对某些人来讲足以引起应激反应。第二种形式认为,对某些人来讲,在短时间里小的烦恼的积累也可以引发应激反应。第三种形式认为,烦恼可能像最后一根稻草,但正是这最后的稻草加在不胜重负的驼背上折断了骆驼的脊梁。”三、应激反应及其影响因素1、应激反应在应激源的作用下,个体会产生一系列心理的、行为的和生理的反应。(1)心理反应应激状态下的心理反应从性质上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类。积极的心理反应包括适度的情绪唤起、注意力的集中、动机的调整和思维活动的活化等,这些心理反应有助于维持应激期间的心理平衡,准确地评定应激源的性质,做出合理的判断与决定,选择合适的应付策略。消极的心理反应包括过度的焦虑或紧张、情绪过于激动、愤怒、烦躁不安、恐惧、抑郁等等,并伴有认知水平降低、自我评价能力降低。(2)行为反应行为反应与情绪反应的类型有关。一类与愤怒、恐惧情绪有关,行为上表现为显著的骨骼肌活动,如投入搏斗、攻击或逃离危险物,也可表现为辱骂、讥讽和颤抖等。另一类一般与抑郁、悲观、失望和失助情绪有关,其行为反应可称作“保存——退缩反应”,通常无显著的骨骼肌活动。布鲁克(Bruck)等人研究认为,行为反应主要包括变相依赖、反常动作增加和替代性攻击三种行为倾向。变相依赖是指个体在应激状态下常常依靠吸烟、饮酒或过量饮食等不良行为来对付环境。反常动作增加是指个体在应激状态下表现出与平时大相径庭的行为特征,如,步履加快,讲话急促,做事迫不及待,有时还会出现颠三倒四或顾此失彼的现象。所谓替代性攻击是指个体为了减轻应激威胁而选择某种替代目标进行发泄、攻击。一般来说,个体在这种情况下所选择的替代目标,往往是不具备反抗能力或报复性很小的人物,或者是引起个人不快的物品。当个体把攻击目标转向自身时,常会失去理智,做出一些危险的举动,严重时甚至导致自杀行为。(3)生理反应按照塞里的观点,应激的生理反应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警告反应阶段。这时机体所发生的生理变化(如心率加快,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活跃),是机体正常防御机能的表现。这些生理变化,有助于机体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恢复体内平衡。不管诱发应激的刺激具有怎样的特性,这些生理变化通常都有同样的普遍症状。因此遭受各种特殊疾病的人可能具有同样的症状,诸如头痛、发烧、疲劳、肌肉关节痛、食欲不振和普遍的不适感。第二阶段是抵抗反应阶段。抵抗反应是在触发警戒反应的刺激持续48小时后所形成的适应反应,此时机体的防御功能明显增大,机体的适应处于最高水平,那些在警戒反应阶段紊乱的生理过程似乎在恢复正常功能。如果机体处于有害的应激情境的持续时间过长,达到机体抵抗阶段的临界点,便进入应激的最后阶段。第三阶段是衰竭反应阶段。此时,机体出现能量衰竭的变态反应,再也不能应付应激情境。假如应激状态仍继续存在,参与应激反应的身体组织将大量破坏,严重时可导致生命终结。目前对应激反应的认识是,应激源一旦被个体察觉到(认知评价的结果)有威胁的意义,这时引起的应激状态就是通过大脑边缘系统唤起相应的情绪,并同时经由下丘脑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的途径,引起各种生理反应。具体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人们遇到一些新的生活事件,如参加考试、与陌生人谈话、接受一项重要任务等,此时释放的肾上腺素会不断增加通向心、脑等器官的血流,提高机体感知能力和增加能量以便应付这类事件。同时,引起了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和血压增加、胃分泌增多、胃肠蠕动减慢、支气管扩张、呼吸加快、尿频、出汗、手足发冷、厌食、恶心、腹胀乃至失眠等。直至人们适应了这种情境并顺利的应付这类事件以后,这些生理反应也将随之消失。如果人们遇到一些意外灾祸,面临某些紧张场面或强烈持久的精神刺激,用通常方法已不能顺利应付时,则将发生一系列更为显著的生理反应:肾上腺素的大量释放,会引起心肌收缩,产生心动过速,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而使血糖升高,代谢加速,耗氧增加;去甲肾上腺素释放,使外周血管收缩,皮肤苍白、血压升高,由于此时肾血流减少,引起肾素分泌,进一步引起血压、水盐代谢的变化。激素分泌的增加,对血压、血糖、水盐代谢、脂肪蛋白质代谢、细胞膜稳定性、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以及脑电活动等均有显著影响。不但如此,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还会抑制免疫功能,如降低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干扰淋巴组织的再循环而引起淋巴组织退化,抑制γ球蛋白形成,降低抗体活动能力等。在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皮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激素分泌受到一系列反馈机制的巧妙调节。可见,应激时机体的生理反应是一种非特异性反应,全身各系统、组织器官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生理生化方面的变化。整个发展进程如塞里指出的三个反应阶段,应激状态的持续发展,最终会使全身器官组织的功能趋向衰竭,而产生各种症状和疾病。然而,在同样的应激源作用下,不同的个体可以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有人将具有不同生理反应的人,分别称为“心血管反应者”、“胃肠反应者”或“支气管反应者”。至于引起不同反应的原因,有人认为是习得而来,也有人认为是遗传素质所决定的。以上分别阐述了心理、行为和生理的反应,值得注意的是,实际上在人体中它们是交织在一起并相互影响的。2、应激反应的影响因素(1)应激源的特点首先从强度和数量来看,一般强度大的应激源,其导致的应激反应也较大,如亲人的亡故、离婚、个人得了重病等,这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重大事件。但还应注意强度小的应激源的累加作用,如,一时的疲劳作业不要紧,但长期的疲劳作业则会导致筋疲力尽。若数种应激源同时作用于某个个体身上,其后果的严重性必定大于个别应激源的单独作用。其次,从应激源的危急性来看,在大多数情况下,应激源越临近,个体的反应就越大,如学生往往随考试临近才感到焦虑。再次,从应激源的发生突然性来看,突然发生的比起有思想准备的引致更大反应,所以一般人对意外的亲人病故比久病的亲人病故的反应强烈的多。此外,应激源是消极的或新异的,则引致的应激反应要大。(2)个体的认知和评价认知评估是作为应激源的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一项重要的中介变量。拉扎洛斯(R.Lazarus)在上世纪70年早期提出了认知-交互作用的应激模式。在他看来,应激过程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过程,而这种交互作用依赖于三种独立的评价:初级评价、次级评价和重新评价。在初级评价中,个体主要考虑是否被卷入某一处境。初级评价等于是问这样一个问题:“我是否有麻烦了?”其结果是把某一事件看成是与己无关的、正性积极的或应激性的。次级评价就是回答“对此我能做什么?”这时,个体就要比较应对技巧(适应能力)与需求。如果应对技巧足以应付需求,就没有或只有一点应激。如果技巧缺乏,则应激就会发生。最后,进行重新评价,个体运用新的信息或前面所做出的应对努力的反馈来核查初级与刺激评价的准确性。正是由于认知评价的作用,便会出现这样的常见现象:对同一种刺激,不同的人反应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面对同一刺激的反应也不相同。一般来讲,个体的认知和评价受学习、经验、受教育状况、道德水平、人生态度、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制约。(3)个体对应激的耐受性应激的耐受性也称为挫折耐受性,主要受个体的遗传素质、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从遗传素质来看,由遗传决定的不同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或由于胎儿期母体患病、营养不良及产伤等原因导致的神经系统的脆弱性等生理上的个体素质,会形成个体对应激源具有不同的反应特点,如神经系统脆弱性较高的人对刺激的敏感性较强,较小的刺激就能引起强烈的反应。从健康状况来看,个体的心身健康状态能影响其对应激源的认知和评价,并直接影响着个体在应激状态下的抵抗能力。健康的人往往能承受较强的应激而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而不致于生病,但健康状况差的人就容易引起体内功能紊乱而患病。人格特征是一个人主要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它决定了个体对刺激的反应方式。例如,对各种环境的变化,一些人总是表现出激动、强烈的反应,另一些人则反应迟缓、平静。不同的反应方式,与之相关的心理生理变化就迥然不同,因而与疾病的关系也就不同。许多研究表明,人格特征与疾病的发病率和疾病的类型密切相关。如有研究发现,癌症病人的人格特征多是:善于克制、经常压抑情绪、胆小谨慎、多愁善感,常有不安全感、失望感和内心冲突等。此外,早期不幸的经历会使个体对某种应激源特别敏感。(4)外界支持缺乏外界的精神或物质的支持,会增加应激源的强度,从而减弱人对应激的承受能力。研究已发现一种倾向,即当个体处于强烈紧张状态时,他总是要想他人寻求支持和安慰。可是,外界的支持是复杂的。家庭及朋友的支持,有时可能会增加紧张程度。因此,支持和帮助的方式、方法必须合适。四、应激与心身疾病1、应激影响健康的途径如果应激反应过分严重和持续时间过长必有害于健康。其影响健康的途径主要有:(1)应激的消极心理反应可使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评价发生歪曲,从而破坏其正常生活。(2)应激时,不利于健康的不良行为增加,如,焦虑、紧张、烦恼、忧愁等促使有些人酗酒或大量抽烟;或不思饮食或暴饮暴食等。(3)应激的生理反应可促进一些有害于健康的变化,如,血浆内去甲肾上腺素增高可促进脂肪在冠状动脉的沉积。(4)应激的生理反应可抑制机体天然的防御机制,降低机体的免疫力,使炎症易于扩散或不能抑制恶性细胞的生长。应激反应会影响健康,常常导致心身疾病。2、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或称心理生理疾病(psycho-phsiologicaldisorders),就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具有明显的生理结构和功能障碍的一类躯体疾病。一般认为,心身疾病包括以下疾病:心血管系统心身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等。呼吸系统心身疾病: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症、血管舒缩性鼻炎等。消化系统心身疾病: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激惹综合症、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贲门、幽门痉挛等。内分泌系统心身疾病:肥胖症、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肌肉骨骼系统心身疾病:痉挛斜颈、类风湿性关节炎、口吃等。神经系统心身疾病: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痛觉过敏等。泌尿生殖系统心身疾病: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性欲减退等)、月经失调、痛经等。皮肤系统心身疾病:神经性皮炎、搔痒症、慢性荨麻疹、酒糟鼻、过敏性皮炎、斑秃等。其他心身疾病: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在一般人群中,心身疾病的患病率相当高,大约每10个人中,便有1人正患着某种心身疾病。3、应激与常见的心身疾病(1)冠心病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动物试验表明,紧张性刺激可诱发心律失常和死。人类被试的日常观察也发现,过度的情绪紧张可促使健康人发生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在诱发冠心病的多种因素中,例如心理应激,遗传素质、高脂肪类饮食、缺乏运动和吸烟等,心理应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激对心血管系统的不利影响的机理是:首先应激时交感神经活动增加,使血清中的胆固醇和中性脂肪酸增多,并将其大量沉积于动脉管璧,这样促进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其次,使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分泌量增多,促使血小板的凝集,加强血液的凝固性,这样就会发生血栓,造成冠状动脉阻塞。再次,通过大脑皮层、下丘脑,使肾上腺髓质和心脏本身的交感神经末梢活动增强,从而释放出更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样就提高了心肌的耗氧量,造成心肌供养不足,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进一步加重了心脏的负荷,导致冠心病的发生。此外,大量证据表明,A型人格是冠心病的重要的危险因子,其行为类型表现为:好胜争强、勇于进取、雄心勃勃、急躁易怒、常伴有时间紧迫感、行动匆忙等。(2)高血压许多研究表明,从事高度紧张的职业、责任与负担过重或冲突较多的人,容易得高血压。可见,应激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高血压的病因主要是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调而致病,心理、行为和社会因素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由于剧烈、长期的应激状态可以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使全身的细小动脉发生痉挛,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于是血压升高;同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又可导致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紊乱,造成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加剧血压的升高,于是形成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的人格特征常常带有A型人格的行为倾向。还有人认为,愤怒、敌意、焦虑等情绪的压抑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心理因素。(3)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研究发现,胃和十二指肠是对紧张性刺激最为灵敏的内脏器官。当具有溃疡病性格(如工作极度认真,一丝不苟、勤奋、自我一直抑制过强)的人,受到社会心理因素的冲击而形成机体内部的紧张状态时,这种紧张状态可通过大脑边缘系统和下丘脑引起植物性神经系统的高度兴奋,并造成脑下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亢进。由此又分别导致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进而使胃璧血管痉挛,胃粘膜局部贫血,胃泌素分泌增多,胃蠕动增强,最终使胃璧自身消化而发生溃疡。(4)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肺部变态反应性疾病,发作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粘液水肿,出现带有哮鸣音的阵发性呼吸困难。最明显的症状是持续不断的咳嗽,还有气急、胸闷等。一般认为,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与过敏、植物性功能失调、感染、气候变化和心理应激有关,心理因素是发病和加剧症状的一个重要促发因素。在应激状态下,人的免疫功能减弱,生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这些物质影响了支气管功能的正常发挥;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变,又进一步加剧了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增加了呼吸道的阻抗,从而导致哮喘的发生。支气管哮喘的人格特征多为内向、依赖性强、胆小顺从、不安全感、自我中心、易受暗示、易焦虑等。(5)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主要是头的额颞部和枕部出现的肌肉紧缩性疼痛。偏头痛则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多偏于一侧的头痛,发作时常有恶心、呕吐等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的表现和情绪上的变化。临床观察表明,无论是紧张性头痛或偏头痛,都与情绪刺激有密切关系。一些调查发现,半数左右的头痛患者,在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中都有矛盾冲突。紧张性头痛的诱发机理是:焦虑、紧张、愤怒以及疲乏时常可通过神经血管机制引起头部血管和肌肉的强烈收缩,这就使供应肌肉的血流减少,处于局部缺血状态,并产生某些致痛物质,于是便出现头痛。偏头痛的诱发机理则复杂些,有人认为是去甲肾上腺素调节紊乱的必然结果。常患头痛的人常有好强、固执、孤独、刻板、敏感、嫉妒、内心冲突等。五、应付西方有这样一句谚语:Theproblemisnotaproblem,buthowtoresolvetheproblemisaproblem.可以将它翻译为:“麻烦事还不是麻烦事,怎么去解决麻烦事倒真是一件麻烦事。”也就是说,导致我们机体紧张的应激源,它可能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引起我们焦虑、惊慌、抑郁等情绪,或者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身体,产生头痛、无力、疲倦等身体病症。但也可能有一定潜在的积极意义,能够引起我们的积极反应,诸如激发勇气,增强斗志,帮助适应等。其中的关键的关键,便在于我们怎样面对它,通过怎样的方式方法来处理它。这种面对、处理和解决心理应激的过程,就是我们所要讨论的应付。1、应付的概念与功能应付,也称为应对(coping)。应付即指人们为了防止生活压力或应激对自己的伤害而做出的努力。应注意,它与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对心理压力事件的心理及生理的“应激反应”是有所不同的。严格地说,那种“应激反应”往往是自动发生的,不需要去做多少主观的努力,并且一般也不包括对心理压力事件的处理。而“应付”则不然,它是一种有意的主观的努力,它的目的是对挫折及心理压力事件进行处理,去解决由挫折和心理压力所引起的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有关应付的研究中,有三种较为经典的理论和解释。一是行为主义心理倾向的解释。认为应付主要包括那些能够成功地逃避压力情景的行为,这些行为使得身心系统能够避免由压力情境到来的不适或消极影响。因而,必须减轻压力,对环境进行有效的预测和控制。二是精神分析心理倾向的解释。认为应付是从婴孩发展起的一系列的自我过程。在成熟的自我中,应付机制可以自动地发生作用,或者是在潜意识中发生作用。这些自我防卫机制包括诸如合理化、压抑、投射和升华等。三是认知心理倾向的解释。认为应付是一种协调或处理心理压力的过程,意味着付出一定的努力,采取某种适当的手段或方式,采取某种行动,来处理自己所面临的挫折事件。强调对压力的认知与评价、对压力事件或情景的处理和协调(包括对其忍耐和适应)。应付包括认知、态度和行为三个维度。当面对应激源时,首先我们是要对它有所意识或有所认识,即对其认知。认知不同,反应就大不相同。比如,对于期终考试的“失败”,有的人认为是一种很大的挫折,一种很大的心理压力,他可能会把这次考试与毕业分配联系起来,与自己的面子和老师的印象等联系起来,这样,他也就会进入较强的应激状态。其次,我们对于应激源抱有一定的态度,态度不同,反应也大为不同。或是抱“知难而进”的态度,把压力看作是一种挑战;或是感到大难临头,把压力看作是一种负担,如,面对考试时,是把考试作为挑战,还是把考试看作是负担,那么考试对人的影响也就会有着很大的差异。再者,在认知和态度的基础上,我们要对压力事件或压力情景做出具体的行动,或是积极解决问题,或是消极逃避。正如有的人越是在考场上越是善于发挥,而有的人却正好相反,越是在考场上越是紧张,更有甚者会产生诸如“生病”、“出意外”等明显的逃避行为。总之,认知、态度和行为三者是密切相关的,共同组成了应付的心理内在结构。若结合前面提到的对应付的三种经典的理论和解释,不难发现,行为主义心理倾向较为注重行为方面,精神分析心理倾向较为注重态度方面,而认知心理倾向则较为注重认知和评价因素。三种理论解释各有合理之处,我们应全面理解应付的内涵。应付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在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心理适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应付具有两大功能:一是改变的功能,即应付能够改变压力的情境;二是处理的功能,指人们在压力情境下,努力去处理或调整自己的态度、情感和反应,而不需改变压力情境本身。成功的应付可以使人有效而积极地面对心理压力,帮助人重新恢复到自己生理与心理的平衡状态;而不成功的应付则往往会使人继续停留在充满压力的应激状态,继续消耗自身潜在的能量,甚至产生心理疾病。现我们不妨以一个例子来说明应付方式的功能和意义。比如,对于老师的一次批评(原因是上课时未能很好地回答老师的提问),应付方式不同,结果也就大相径庭。若是认为那是老师对自己的“挑剔”,是对自己的“不公平”的待遇;若是本来就认为那个老师“偏心”、“看着自己不顺眼”;若是当面有和那个老师“顶撞起来”,那么当时和事后是会产生“气愤”、“苦恼”和“焦虑”等情绪反应或深受“挫折压力”的心理反应的,或者说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但是,我们知道本来是可能用不同的方式来对待老师的批评的。作为学生,首先应该有对老师的尊重,应该考虑老师批评的道理;若是把老师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学习的“提醒”和“告诫”,是对自己的善意的“帮助”和“督促”,那么也就不会有太多的“气愤”和“苦恼”之类的心情,不会有过分的心理失落和不平衡。也就是说,即使那“批评”已经发生,姑且不去改变“被批评”那已经发生的事实,而只是改变自己的应付方式,就足以达到改变那挫折压力事件对自己所产生的影响。2、应付的种类我们人类自身的发展,既是一种适应和进化的过程,也是一种“应付”的过程。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进化原理,既适用于物种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适用于人类个体的心理生活。人们在实际的心理生活中,已经是“选择”了一些较为固定的对心理压力的应付方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即情绪定向应付和问题定向应付。下面分别加以讨论。(1)情绪定向应付情绪定向应付与一个人内在的自我防御机制有关,是个体面对强大的压力或挫折的时候,自觉或不自觉都在使用的应付方式。这种应付方式本来多是在遇到很大的心理压力时所使用的,尤其是在当事者认为他对所面临的压力已是无能为力之时,但是一旦被重复使用,它就演变为一种普通的应付方式。一般来说,情绪定向应付可分为外在表现性情绪定向应付和内在表现性情绪定向应付两种形式。前者采用诸如“借酒消愁”、“借故发火”等明显的表现形式来发泄或减轻心中的压力和愁闷。后者则通过内在的情绪表现来应付所面临的压力事件,采用心理防御机制来改变一下自己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让压力和挫折变成比较容易接受的东西,从而降低那压力事件对自己的影响,不致于使自己在情绪上过于痛苦和不安。心理防御机制(mentaldefensemechanism),又名心理自卫机制,指人的内心所具有的一种摆脱痛苦、减轻不安、恢复情绪稳定、达到心理平衡的适应性倾向。它有二十多种,依据个人的心理发育过程,以成熟性作标志,可分为自恋型、不成熟型、神经症型和成熟型四类,在此举其中几种加以说明。否认作用(denial)。如,当遇到一个突如其来的坏消息时,不少人会有这样的念头:“不可能,事情不可能是这样的!”“这怎么可能呢?”这种“否认”的应付挫折和压力的方式,分析起来,不仅仅是对挫折和压力的否认,而且,有更深刻的内在理由。当时者在以否认来掩饰或弥补自己内心不平衡的时候,更多地是出于对面子和自尊心的维护。所以,“否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缓解突如其来的压力,维护原有的心理平衡,或使我们心理上有一定的准备来接受不得不接受的现实的作用。转移(displacement)。指由于某种原因,对某个人或某件事无法发泄自己的感情,而转到其他比较可靠的,或只能够接受的人或事物上去。平常我们说的“迁怒于人”、“迁怒于物”,就是转移的表现。有的丈夫在外受气,回家打妻子,妻子打孩子,孩子踢小花猫,因为愤怒、怨气被转移的缘故,当时者的心境得到一定的平息。有的女青年恋爱失败,被男友抛弃,她对此毫无办法,便把对男友的强烈憎恨转移到所有的男人头上,认为男人都不是好人,甚至就此终身不嫁。合理化作用(rationlization)。人们在受到挫折之后,常常会想出各种理由为自己辩护和解释,原谅自己,以得到自我安慰,减少痛苦的情绪。这就是合理化机制的作用。如果为满足自己心理上的需要,我们都可以找出各种理由;“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这是因为吃不到葡萄,心理上不那么好受,所以用“葡萄是酸的”这个理由加以解释,以安慰自己。我国的语言很丰富,有许多口头禅,比如,“财去人安乐”,“知足常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等等,这常是在自己碰到挫折时讲的话,是合理化机制的典型例子。升华(sublimation)升华就是把自己不容易实现的欲望进行改变,导向比较崇高的方向,或将由挫折所产生的愤恨和敌意、自责或愧恨等消极情绪作积极的处理,将它们作高尚的表达,使其具有创造性、建设性,有利于社会与本人。比如,歌德因为不能获得其初恋情人绿蒂的感情回报,而陷入了感情的危机,但是他因此写下了《少年维特之烦恼》,用这样的一种文学与思想创作,来表达了他的挫折情感。“化悲痛为力量’,也是感情升华的一种表现。如古代的孙子冰脚而论兵法,屈原放逐而著《离骚》等,他们都是在身心受到重大挫折的时候,置于死地而后生,从失败与挫折中奋起,这也是升华的榜样。升华是人们适应环境的活动中最有积极意义的建设性的防御机制。幽默作用(humor)。当一个人处境困难或尴尬时,常以发笑、开玩笑、说俏皮话等幽默方式来处理问题,度过困难情况,既无伤大雅,又可解除难堪的局面。例如,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不幸有位脾气暴躁的夫人,有一天,当苏格拉底在跟客人谈话时,夫人忽然跑进来大声骂苏格拉底,接着拿水桶往苏格拉底头上一倒,把全身都弄湿了。这时苏格拉底一笑,对着客人说:“我早就知道,打雷之后,接着一定会下雨”。本来是难为情的场面,经过苏格拉底这么一幽默,也就把事情化小了。幽默也是一种高尚的心理防御机制。有研究表明,随着个人的成熟与健康与否,每个人使用不同范围的心理防御机制。一般成年人常用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升华、幽默、压制),也常用神经症的心理防御机制(如合理化、转移),只是偶尔使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而神经症患者,虽然也用成熟的机制,但是特征性地使用神经症机制。只有精神病患者,才会常用自恋型机制(如否认)。(2)问题定向应付面对引起心理压力的挫折情境时,我们不去躲避,而是努力寻找某种办法或途径去控制或解决它。这就是问题定向应付。通常,它包括四个步骤。第一步,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比如看所遇到的问题是否与自己有关,是好事还是坏事,属于什么性质,是否严重,严重程度如何等等。第二步,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办法。第三步,权衡各种可能办法的利弊,选出最佳方案。第四步,把自己选择的方法付诸实施。问题定向的应付,既可以用来解决外在的问题,去改变环境事件;也可以用来解决内在的问题,去改变自身。比如,一个教师若因口才不好而遭受挫折的困扰,那么若要解决这一种挫折,可能有以下的基本考虑:或是通过辞职另找工作来改变自己的外在环境;或是通过解决自身的一些问题,来减少或消除由挫折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我们都知道,口才是可以锻炼的。如果这位教师表达能力通过锻炼提高了,那他的挫折问题也就会随之解决。一般来说,克服自身的缺点,学习一些新的技能,提高自己的自信和自尊,以及改变自己的欲求水准等等,都属于解决内在的问题的方面。此外,能预料事情的发展,预见可能出现的困难,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也都属于问题定向应付的方法。总之,一个人的应付能力是在个体社会化和人格形成过程中逐步获得的,并随着社会阅历而不断增强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结合使用上述两种应付方式。具体来讲,情绪定向应付方式是积极的,情绪定向应付方式中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也是积极的,这些积极的应付方式应成为我们常用的主要的应付方式。而那些非成熟的防御机制,虽说在压力过大时也有积极作用,可在某种程度上暂时缓解心理矛盾、维持心理平衡,但大多表现为退缩、逃避,长久以往就可能出现“慢性中毒”,成为一种对于压力的习惯性反应,阻止了自己面对现实,积极进取,若过分使用,还会引致心理疾病,故应适当使用。第三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心理健康观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个心理学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谴责传统的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行为主义把人看作机器,看作是外部刺激的消极反应者;而精神分析只集中人性中疾病或残废的一面,把人看作生理力量和童年冲突的受害者。人本主义心理学关心的不是人性的疾病方面(心理疾病),而是人性的健康方面(心理健康),着重探讨机能健全、心理健康的人类机体。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人性采取乐观主义和充满希望的态度,认为人是能够而且必须超越其生物本性和环境特征的,相信人自身中有扩展、丰富、发展和完善自我的潜能,而这些潜能又皆能实现,成为健康的人格。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对人来说,仅仅摆脱精神疾病成长为“正常”人是不够的,还应当力求达到更高成长水平,实现人所具有的潜能。否则,人就会有一种无名的烦恼和无意义感。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各自的健康人格的模式,其主要人物及其观点简介如下。一、马斯洛关于“自我实现者”的观点马斯洛(A·H·Maslow)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将理想的心理健康状态称为自我实现,即人的所有潜能的充分实现与人的不断成长他用回溯法研究了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进而分析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共概括出如下15种:1、全面和准确地知觉现实。自我实现者对世界的知觉是客观的、全面的和准确的,因为他们在感知世界时,不会掺杂自己的主观愿望和成见,或带有自我防御,而是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去反映。2、接纳自然、自己与他人。自我实现者能够接受自己、自身与他人的不足与缺陷,而不会为这些缺陷而忧心忡忡。当然,对于可以改造或可以调整的不足与缺陷,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而对那些不可改变的不足与缺陷,他们能顺其自然,不会自己跟自己、跟他人和自然过不去。3、对人自发、坦率和真实。在人际交往中,自我实现者具有力鲁自己真实感情的倾向,他们不会装假或做作,他们的行为坦诚、自然。一般而言,他们都有足够的自信心和安全感,这使得他们足以真实地表现自己。4、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自我实现者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献身于某种事业或使命,并能全力以赴。与常人相比,他们工作起来更刻苦、更专注。对他们来说,工作并非真正的劳苦,因为快乐恰恰寓于工作之中。5、具有超然于世和独处的需要。自我实现者以自己的价值和感情指导生活,不依靠别人来求得安全和满足,他们依靠的只是自己。他们一般都喜欢安静独处,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害怕别人,也不是有意逃避现实,而是为了在减少干扰的条件下,更好地深思,更全面地比较,以便去寻求更为合理的解决问题方案。他们平静安详,保持冷静,安然地度过或顶住各种灾难和不幸。6、具有自主性,在环境和文化中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自我实现者恶性为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自身内服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不是来自于因缺少某种物质或精神上的东西需要外部的补充,因而他们更多依赖自己而不是外部环境,能够地质外部环境和文化的压力,独立自主地发挥思考的能力,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7、具有永不衰退的欣赏力。自我实现这能够对周围现实保持奇特而经久不衰的欣赏力,充分地体验自然和人生中的一切美好东西。他们不会一事物的重复出现而习以为常,失去敏感,相反,他们对每一个新生儿、每一次日出或黄昏,都像第一次见到时那样,觉得那么新鲜,那么美妙。8、具有难以形容的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是人感受到的一种强烈的、心醉神迷的狂喜或敬畏的情绪体验。当它到来时,人会感受到无限的美好,具有极大的力量、自信和决断意向,甚至连平凡的日常活动,也可以被提升为压倒一切的、妙不可言的活动。马斯洛认为所有人都具有享受高峰体验的潜在能力,但只有自我实现者更有可能、更常得到这种体验。9、对人充满爱心。自我实现这所关心的不仅局限于他们的朋友、亲属,而是扩及全人类。他们把帮助穷困受苦的人视为自己的天职,具有同所有的人同甘苦、共患难的强烈意识,千方百计为他人着想。在自我实现者看来,他人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他们已经把自己从满足自身狭隘需求的牢笼中解放了出来。10、具有深厚的友情。自我实现者注重与朋友间的友谊,他们交友的数目虽然不多,同伴圈子比较小,但友情深切和充实。就对爱的理解来说,他们认为爱应当是全然无私的,至少应当是给予爱和得到爱同等重要。他们能够向关心自己一样,关心所爱者的成长与发展。11、具有民主的精神。自我实现者谦虚待人,尊重别人的权利和个性,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对他们来说,社会阶层、受教育程序、宗教信仰、种族或肤色,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是否掌握真理。自我实现者极少偏见,愿意向一切值得学习的人学习。12、区分手段与目的。自我实现者的行为几乎总是表现出手段与目的的界限。一般来说,他们强调目的,而手段必须从属于目的。自我实现者常常将普通人看成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把活动经历当作目的本身,因而比常人更能体验到活动本身的乐趣。13、富于创造性。这是马斯洛研究的所有对象共同的特征之一,他们每个人都在某个方面显示出独到之处和创造性。虽然他们中某些人并不一定是作家、艺术家或发明家,但他们具有同儿童天真想象相类似的能力,具有独创、发明和追求创新的特点。14、处世幽默、风趣。自我实现者善于观察人世间的荒诞和不协调现象,并能够以一种诙谐、风趣的方式将其恰当地表现出来。但他们绝不把这种本领用之于有缺陷的人。他们对不幸者总是寄予同情。15、反对盲目遵从。自我实现者对随意迎合他人的观点和行为十分反感,他们认为人必须具有自己的主见,认定的事情就硬件志趣作,而不应估计传统的力量或舆论的压力。他们反对盲目遵从的倾向,这显然不是对文化传统或舆论的意义轻视,而是他们自立、自强的人格的反映。以上是自我实现者的15种积极的特征。当然,马斯洛也认为自我实现者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完人,在他们身上也存在不少人类的缺点:如这些人有时笨拙糊涂、浪费和不细心,以及厌烦、激动和固执己见等等。但总的说来,马斯洛描述的自我实现者的形象是十分理想的,是极端的心理健康者。二、罗杰斯的“机能健全者”的观点罗杰斯(C·R·.Rogers)是继马斯洛之后,人本主义阵营中最具号召力的人物。他认为,只要人与人之间无条件地真诚关怀,个体就能调节自己的经验,朝向自我实现,使自我更趋向理想自我;自我实现的倾向是生命的驱动力,使自我更完善、更成熟、更具有社会责任感,从而形成机能健全的人。他认为,“机能健全者”一般具有5个特征:1、乐于接受各种经验。对于一切情绪和态度,只要他们存在,机能健全者就能够接受。他们相信,任何经验都不可怕,没有必要去歪曲或掩饰。这种态度使他们的个性更加广延,、思想更为充实,行动也更趋灵活。2、时刻保持生活充实。由于机能健全者的个性结构是开放的,无需对什么东西加以防范,因而使他们不断地接受新事物的影响,头脑充实敏锐,生活多姿多彩,充满人生的乐趣与活力。3、充分信任自己。机能健全者以自我实现倾向作为评价经验的参考系,对强加于世人的价值条件不屑一顾,充分信任自己,有时直觉冲动也可以带来更好的行为效果。4、无条件的自我关注。机能健全者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努力按自己的目标去做,把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在行动上具有较多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不在他人意愿的支配或束缚下行动。5、与他人和睦相处。机能健全者以无条件尊重的态度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关系,为个性完善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而和谐的环境,进而发展自己的创造性。三、阿尔波特关于“机能成熟者”的观点阿尔波特(G·W·Allport)是人格的特质理论的创始人,其研究范围十分广泛,曾花了不少精力投入“成熟者”心理健康特点的研究,正是因为这方面的研究使他列入了人本主义的阵营。在积累了大量的机能成熟的健康成人的研究资料后,他总结出以下一些结论性的意见:健康人的人格是不受无意识力量的支配的,也不为童年的心灵创伤和冲突所左右。恰恰相反,心理健康者的功能发挥,是在理性和意志的水平上进行的。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也主要是那些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变化和起作用的因素。阿尔波特归纳出“机能成熟者”的七种心理特征:1、自我感的扩展。心理健康的人仅仅与自己以外的某事或某人相互作用,这是不够的,而必须成为直接的、主动的、完全的参与者。如果你从事一项工作,是因为你认为它重要,是因为它向你的能力挑战,或者是因为尽全力做这项工作使你感觉良好,那么,在这项工作上你就是真正的参与者。一个人愈是专注于各种活动,专注于人或思想,他的心理就愈加健康。2、与他人的亲密联系。心理健康的人对于父母、孩子、配偶和朋友具有显示亲密(爱)的能力,像关心自己的幸福那样关心他们。心理健康的人还具有同情的能力,包括对人的基本状况的同情,以及与一切人的亲属感。这种能力使他们可以容忍别人的不足与缺陷。3、安全感。健康人格的安全感首先表现为自我承认,这是在没有被动屈服下承认包括弱点和缺点在内的自己特点的各方面。他们在自己内部及与社会都少有冲突。他们承认情绪,但既不放任情绪,也不掩饰情绪,而能控制情绪,这样便不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健康人格的安全感其次表现为挫折耐受性。他们不听命于挫折的摆布,而是能找到迂回达到同样目标或替代目标的途径。虽然他们并非完全没有了不安全感和忧虑,但他们很少感受威胁,并能较好地妥善处理。4、现实主义的知觉。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客观地、准确地知觉现实,实事求是地接受现实。否则就是一种心理变态的表现。5、具有一定的技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