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文科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姚丽华审题人:吴丹凤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如姬姓的随、唐等国到达了汉水以东地区;建都于蓟(今北京)的燕国更延伸到了东北遥远的地方;封巴国于今湖北西部和重庆一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安抚有功的贵族功臣B.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确保贵族的政治垄断D.扩大周王朝的统治区域2.下面是两张拍摄于清末和21世纪的中国家庭聚餐照,它们反映了中国已经延续了数千年的“团圆饭”情结。这种情结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分封制B.世袭制C.宗法制D.禅让制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C.建立三公九卿制D.统一国家、建立中央集权制4.宋太宗曾说:“朕欲博求俊彦于科场之中,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为致治之具矣。”这说明宋太宗认为科举制()A.不公平B.在维护统治方面具有积极作用C.只能使一部分成才D.不具备选才功能5.描写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政治生涯的历史小说《一代名相张居正》正在流行。然而,有学者指出,仅从书名可以判断,这本小说的作者根本不懂历史。这位学者的理由可能是()A.历史上的张居正是一个奸相B.张居正所处时代没有设置宰相C.内阁是军事机构,张居正其实是名将D.无理由,该学者在哗众取宠6.清朝君主专制权力的强化,基本上完成于()A.顺治帝时B.康熙帝时C.乾隆帝时D.雍正帝时7.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A.君主专制B.分封制C.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8.《杨家将》的故事是根据宋太宗时期西路军副帅杨业的故事改编的。杨业是前方作战的指挥官,本应该具有较大的自由权,但却受到皇帝、正帅和监军等多方面的制约,只能绝对服从不得应变,最后战死沙场。除了以上的制约,他还受到谁的制约()A.枢密使B.知州C.丞相D.通判9.读“中国古代皇权消长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A.皇权从秦到清一直强化B.隋唐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皇权C.明朝废丞相,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D.清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专制皇权达到顶峰10.“存在了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它“并非是一堆腐朽的垃圾.仅以批判两字所能了结。它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积极与消极同在”。文中评价皇帝制度的史学方法是()A.比较的方法B.全面辩证的方法C.发展的方法D.史料解读法11.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是雅典实行民主政治的具体体现,它每年要召开40次。它能运行的最重要的前提是()A.必须参政的法律强制B.雅典高涨的参政热情C.国家发放参政补贴D.雅典是城邦小国12.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指出: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最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是()A.十将军委员会B.五百人会议C.陪审法庭D.公民大会13.公元前6世纪左右,一个雅典的家庭去参加选举首席将军的会议。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未成年男孩和女孩各一名、还有一名男奴隶和一名女奴隶。那么真正投票时,这个家庭最多可投几票()A.1票B.2票C.3票D.6票14.下列一组图片,说明雅典民主政治()A.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B.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D.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15.“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苏格拉底的上述观点反映他()A.要求哲学家管理国家B.反对直接民主制度C.赞扬君主专制制度D.用人要做到人尽其才16.从《地理与文明间的关系》、《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四篇文章中能够提炼出的最恰当的主题是()A.试论希腊文明与地理环境B.浅议古希腊城邦制平等互利观念的形成C.试析古希腊政治文明的产生D.简析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17.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下列哪一法律体系有效解决了这一困难()A.万民法B.公民法C习惯法D.自然法18.罗马法是罗马留给后人最持久的遗产,最初是从习惯法发展而来,但罗马法更重要的是成文法。下面哪一项反映出罗马法的发展过程是正确的()A.习惯法—《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万民法》B.习惯法—《十二铜表法》—《万民法》—《民法大全》C.习惯法—《万民法》—《民法大全》—《十二铜表法》D.习惯法—《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公民法》19.“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A.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B.确保了罗马帝国境内所有居民的平等C.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D.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20.秦汉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是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发展和成熟时期。这里的“文明发展”和“成熟”的含义分别是()A.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D.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21.古代希腊公民大会的决策方式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决策方式的根本区别是()A.公开性B.效率高低C.民主性D.有无辩论22.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A.《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B.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C.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23.2009年春夏之交,国会下议院议员“补贴门”丑闻(议员冒领国家补贴资金)曝光以后,英国首相布朗领导的工党内阁处境艰难,有近半数内阁大臣宣布辞职,反对党和部分工党下院议员要求布朗下台。而布朗却采用改组内阁的办法,拒不辞职。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合法,遭到大多议员反对的人不配做首相B.合法,布朗首相有权决定内阁去留C.合法,首相是最高决策者,权力不受限制D.不合法,既然有近半数的内阁成员辞职,布朗首相就不再成为多数党领袖24.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C.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D.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25.下列关于美国1787宪法中联邦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②国家主权属于联邦③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保留一定的自治权④联邦法律和各州法律具有同等地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题21分,27题9分,28题20分。满分共计50分。)31.(21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材料二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三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时方镇阀守帅,稍命文臣权知,……又置转运史、通判,为之条禁,文薄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面外权削矣。《续资治通鉴长篇》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上”是指谁?(2分)他在地方上全面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2分)有什么积极影响?(4分)(2)汉代总结秦亡教训,在地方设置了怎样的政治制度?(2分)柳宗元的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3分)(3)依据材料三,北宋初期统治者主要想解决前朝遗留下来的什么问题?(2分)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请简要说明。(6分)32.(9分)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其影响源远流长,直至今天我们仍可以从这份宝贵的法律遗产中受益。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被称为公民法或者市民法。随着罗马对外征服地区的扩大,罗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公民法不足以解决帝国疆域内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在罗马逐渐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这就是有名的万民法。材料二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材料三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请回答:(1)据材料一,说出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来罗马法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2)据材料二,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3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出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33.(20分)不同国家因为地理环境、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时代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制度。学生以“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为题,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请结合大家收集的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只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摘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材料二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