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回抠课件_第1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回抠课件_第2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回抠课件_第3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回抠课件_第4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回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基础回抠2021高考语文复习1了解词性了解词性23古文高考题型1.断句2.文化常识3.综合归纳(细节题)4.翻译(1)实词(2)虚词(3)词类活用(4)通假字(5)古今异义(6)特殊句式(7)凝固结构3古文高考题型1.断句(1)实词(2)虚词(3)词类活用(44词性:①实词②虚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4词性:①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例如:子非三闾大夫欤?以为:文言文中的“以为”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相当“水”本是名词,受能愿动词“能”修饰,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游泳”。在古代汉语中无标志的被动句,是指句子不含有被动词的被动句,也就是意念上的被动,这需要根据上下文的语义来判断,但翻译时要翻译成被动句。我的心,绷得像调紧的弦。夜间闻子清歌,因而问及。“除”古义是“授予官职”。毋宁,无宁:宁肯,宁愿;如: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4)形容词活用作意动用法。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5)用数量词做定语时,数量词大多数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形成格式:中心词+数(量)定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例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看是否能翻译成“是”字句。(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王曰:“不可,直不过百步耳!如:“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实词:意义较实在,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一般可独立成句。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除了个别副词,一般不能独立成句。例如:子非三闾大夫欤?实词:虚词:5常见实词

一、通假字二、古今异义词三、词类活用四、一词多义五、偏义复词常见实词一、通假字二、古今异义词三、词类活用四、一词多6一、通假字

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做文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通假”是“本有其字”却弃而不用,临时借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别字。一般认为,通假字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书写或抄书的人一时笔误,写了音同或音近的别字,或是因地方习惯而写了另一个字。后人见古人有先例,便跟着写,约定俗成,别字和本字就通用了,学会辨识通假字,对学习文言文是很重要的。一、通假字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7通假字与本字的联系上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读音完全相同。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通“邀”

(2)声母或韵母相同。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如: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bān)通“攀”

(3)形旁或声旁相同。如: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如: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xìn)通“伸”

(4)读音相近。

如: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yǒu)同“又”

通假字与本字的联系上有以下几种情况:(1)读音完全相同。81.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1.《烛之武退秦师》中“失其所与,不知”的“知”就是“智”的意思,“知”和“智”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现代一般认为“知”通“智。2.天生我材必有用。“材”就是“才”的意思,“材”和“才”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1.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92.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借代,古代有时也可以假借。1.《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蚤”,本义是跳蚤,因为它和“早”读音相同,被借用了“早”的意义。“早”是本字,是“蚤”的假借义;“蚤”是“早”的假借字,“蚤”通“早”。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倍”通“背”,违背。2.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103.古今字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的“受”是古字,“授”是今字,古今字在意义上一般是有联系的。

注:课本为了方便起见,对于通假字和古今字,都用“通”表示3.古今字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11图解技法

当实词按字面意思理解不通的时候,可以考虑是否出现了通假现象。但是需要注意不要胡乱代替,因为通假字往往是约定俗成的,所以要注重平时积累。通假字的解法图解技法通假字的解法12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在古代汉语中无标志的被动句,是指句子不含有被动词的被动句,也就是意念上的被动,这需要根据上下文的语义来判断,但翻译时要翻译成被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韩文主持国家大事二年,极力遏制有权势而得到帝王宠爱的人,权贵宠臣十分怨恨他。疆界——使……成为疆界格式:主+宾(谁、孰、胡、安)+介词+动对古今词义差别大的词要区分清楚,牢记好。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三是“以今律古”,就是现代人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上面——向上)(下面——向下)(羞耻——以……为羞耻)从特征入手,看是否符合判断句的要求。交通古义:交错相通。(羞耻——以……为羞耻)①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一:全、满(形容词)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定)主//[状]谓<补>+(定)宾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代词、动词作谓语,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除了个别副词,一般不能独立成句。检测项为之强

《童趣》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强”(jiāng)通“僵”“女”(rǔ)同“汝”“被”(pī)通“披”“属”(zhǔ)通“嘱”“畔”(pàn)通“叛”“乡”(xiàng)通“向”“与”(jǔ)通“举”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13二、古今异义词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书写相同而意义和用法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大致包括词义扩大、缩小词义、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等六种。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有助于提高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二、古今异义词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书写141.词义扩大。所谓“词义扩大”就是某些词原来应用的范围比较窄,原有意义比较狭窄,后来它应用的范围变得宽泛了,意义也有所发展了,这是词义的扩大。如“江”“河”二字,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现在除了指长江黄河外,更多用于泛指,指一切江、河。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管理歌妓的老板娘。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称呼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员。1.词义扩大。所谓“词义扩大”就是某些词原来应用的范围比较窄152.词义缩小。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如“谷”,古义是粮食作物的总称,故有“五谷”“百谷”之说;今义在北方专指“小米”,在南方专指“稻谷”。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子,与“丈夫”相对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因此写作。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词义缩小。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163.词义弱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词义较强,现在表示的语义较弱。“病”,古代的基本义是“重病”,轻微的病一般用“疾”;而现在,只要是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不正常的情况,都统称为“病”,不再单纯表示“重病”这个意思。“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二章》)“饿”古义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其今义是指一般的肚子饿,程度减弱了。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义:攻克。今义:抬起。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古义:跑。今义:行走。吾羞,不忍为之下古义:羞愧、感到耻辱。今义:害羞、不好意思。3.词义弱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词义较强,现在表示的语17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刑”是名词,用在代词“之”的前面,活用作动词.看是否能翻译成“是”字句。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爪牙”一词,古义本是爪子、牙齿(禽兽寻找食物、保卫自己的工具),借喻而为武臣、猛将,属于褒义。他的成绩非常优秀。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安……哉(乎)?(哪里……呢?)“如(若)”、“奈”是动词。安……乎?(怎么……呢?)何故:什么原因,为什么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以……故:因为……的缘故当这个介宾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这一点是把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的最高要求。《孔雀东南飞》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今义是“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是贬义词。如果将“如何”(或“若何”“奈何”)二字拆开,当中夹进名词或代词,就形成表疑问的凝固结构“如……何,奈……何”。4.词义强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词义较弱,现在表示的语义增强。“宣言”,古义是“扬言”;今义是“宣告,声明”“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意的意思,其今义则表仇恨、怀恨。“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义了。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4.词义强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18

所谓“词义转移”,就是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新词产生后,旧词就不存在了。5.词义转移“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涕”古义指眼泪,现转移为“鼻涕”了;“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牺牲”古义指为祭祀宰杀的猪牛羊今义指为了正义事业而舍弃生命。5.词义转移“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9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颜色不少变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秋天漠漠向昏黑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20

有些词,古今意义的不同,不仅表现在范围的变化,而且在感情色彩上也有差别。或者是褒贬意义的不同,或者是词义轻重的不同。“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谤”古代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中性词,

今义是“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是贬义词。6.感情色彩变化有些词,古今意义的不同,不仅表现在范围的变化,而2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爪牙”一词,古义本是爪子、牙齿(禽兽寻找食物、保卫自己的工具),借喻而为武臣、猛将,属于褒义。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跟走狗差不多,完全是贬义。

“先帝不以臣卑鄙,委自妄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卑鄙”古义是地位低下、见识浅陋,是自谦之辞,无贬义,

今义指言行恶劣,不道德,或形容品行败坏,是贬义词。“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227.名称说法的演变

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而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该词语表示,而是换用别的词语表示了。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目”现改称“眼睛”,成语“目不识丁”中还保留“目”的原义。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现已换用“少”了,成语“寡不敌众”中还保留着“寡”的原义。

7.名称说法的演变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23解释句子中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1、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古代指大腿,现在已不用,指臀部、屁股。

2、愿为市鞍马这里指买,现在已不用,指城镇、集市。3、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古义指告戒、告诉,现用于指感谢。

解释句子中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24祭祀必祝之《触龙说赵太后》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他被一伙歹徒打了。(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以翻译为“我”,这时“见”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应后置。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例如:子非三闾大夫欤?(3)介宾短语前置

介词与其支配的宾语构成介宾短语,文言文中有些介宾短语被提到介词之前,形成宾语前置。一、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像这样由两个单音节词连用的情况还有“妻子”、“祖父”、“指示”、“交通”、“其实”、“卑鄙”、“山东”等。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如今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何以……为”也表示疑问的一种格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乎”就是“于”)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③二三其德二三:不专一,不忠诚(形容词)(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得无……乎(耶)?(能不……吗?或“能没有……吗”疑问句,宾语在介词前即偕诸大臣伏阙上书,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强”(jiāng)通“僵”(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以翻译为“我”,这时“见”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应后置。使……兴盛;不亦……乎?(不是……吗?)一是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德才兼备

德才兼备之人)但在文言文中,谓语前出现“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多为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这、这些、那、那些”,而是指示代词作为判断句的词,只在少数情况下表示判断——当翻译为“是”时表判断。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赤壁之战》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天下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译:能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做官人,……名词“涕”“西”都用“而”和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连结,它们都活用为动词。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名词用作状语则其后面还有其他谓语动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1、识差别。对古今词义差别大的词要区分清楚,牢记好。

“除”古义是“授予官职”。今义是“除去,去掉”。例:“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指南录〉后序》)

“去”古义是“离开、距离”。今义是到……去。例:“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今异义词的辨析方法祭祀必祝之《触龙说赵太后》疑问句,宾语在介词前

1、识差252、析微殊。对古今词义接近,但又有差别的要注意辨析。如:“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约束”古义是“盟约”,今义是“限制”,古今义有联系又有细微区别。“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爱”古义是“吝惜”,与“爱惜、爱护”意思接近,但又有根本的区别。

2、析微殊。对古今词义接近,但又有差别的要注意辨析。26④今以钟磬置水中。“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介宾短语:用(在、当、从、向……)、像……一样、重叠式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注:主语后有逗号,翻译时去掉,再加“是”;例如: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它前边可以附加数量词、指示代词和形容词。用……的方法(东西、地方、的人、的事),靠它来……的不亦……乎?(不是……吗?)(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相与:互相,相互,彼此;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赤壁之战》(数词“一”处在谓语的位置,竟至于,结果,终究,到……结局,到……时候(《廉颇蔺相如列传》)(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奚以之其然也?(逍遥游)3、辨音节。古汉语中多单音节词,每个音节都有独立义,不能将文言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认为是一个双音节词。如:“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地方”是两个词,“地”指土地,“方”指方圆。现代汉语“地方”是一个词,有三个义项: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民间;③地区。像这样由两个单音节词连用的情况还有“妻子”、“祖父”、“指示”、“交通”、“其实”、“卑鄙”、“山东”等。④今以钟磬置水中。3、辨音节。古汉语中多单音节27检测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二章》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公输》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交通古义:交错相通。布衣古义:平民。痛恨古义:痛心、遗憾。可以古义:可以凭借。池古义:护城河。汤古义:热水。烈士古义:有雄心壮志的人。所以古义:

用来……的但古义:只,只不过。检测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28三、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作另一类词使用,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古汉语词类活用,常见的主要有:

(1)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3)名词作状语

(4)意动用法

(5)使动用法三、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29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4)意动用法他的成绩非常优秀。④今以钟磬置水中。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乎”就是“于”)例如: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数词“一”用作动词:看作一样)例如:虽有君命,何其速也!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而耻学于师/则耻师焉/不耻相师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用法

名词动词形容词种类请其矢,盛以锦囊,负30词类活用特点:一是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三是“以今律古”,就是现代人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词类活用特点:311.名词的活用——名词作动词名词在句子中常充当主语、宾语;它前边可以附加数量词、指示代词和形容词。但是,它不能带宾语、补语,不受能愿动词或副词的修饰。如果在句子中名词前有助动词、副词、,或其后有代词、名词,则该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1.名词的活用——名词作动词名词在句子中常充当主语、宾语;它32(1)两个名词相连,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便是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其中一个必然活用为动词了。(名+名)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采草药》)

杖汉节牧羊。“数目项王”是动宾结构,两个名词连用,前一个名词“目”活用作动词;目:看,使眼色的意思。“冬实”“夏荣”都是主谓结构,后面的名词“实”(本意是果实),“荣”(本意是花)活用为动词;实:结果实的意思;荣:开花的意思。杖:拄着,拿着(1)两个名词相连,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便是动宾33(2)名词后面紧跟代词,该名词便活用为动词,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名+代)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齐桓晋文之事》“刑”是名词,用在代词“之”的前面,活用作动词.“刑”是使用刑罚的意思;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种植)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籍吏民,封府库。(册——造册登记)(2)名词后面紧跟代词,该名词便活用为动词,因为代词不受名词343.名词用“而”连结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时,活用作动词儿涕而去。《促织》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项羽本纪》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名词“涕”“西”都用“而”和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连结,它们都活用为动词。“涕”是流涕的意思;“西”是向西的意思。墓:修建坟墓3.名词用“而”连结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时,活用作动词儿涕而去35状语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的。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背离(动词)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以翻译为“我”,这时“见”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应后置。(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这是为了强调宾语,将宾语提到动词谓语之前,在宾语和动词之间加“之、是”作为标志来表示前置,“之、是”无实意。如今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不亦……乎?(不是……吗?)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他来到小河边。三是“以今律古”,就是现代人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翻译时可直接译为“不是”“蚤”是“早”的假借字,“蚤”通“早”。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羞耻——以……为羞耻)(镜子——以……为镜子)第一,在“……以为……”、“以……为……”句式中,“以”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为动词“为”的状语,此时的“……以为……”、“以……为……”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跟走狗差不多,完全是贬义。因此,必要的知识储备与较强的语境意识结合起来,就是我们“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关键。(3)名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蔺相如列传》

“水”本是名词,受能愿动词“能”修饰,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游泳”。饭:吃饭状语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的。(3)名词放36(5)名词放在副词后,一般活用为动词。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福”是名词的前面有“弗”修饰,活用为动词。“福”是“赐福”的意思;(5)名词放在副词后,一般活用为动词。小信未孚,神弗福也。37(6)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所罾”的“罾”是一种鱼网,本来是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意思是“所网着的(或所捕捉的)”。(6)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置人所罾鱼腹中。(《陈38(7)名词前后用介宾结构作状语或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因为介词结构只能附在谓语动词后面,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有的省略介词),就等于名词处在了动词的位置上,于是便活用为动词。(名+介词结构)

渔樵于江渚之上。

而此独以钟名。《石钟山记》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乎”就是“于”)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风”是名词,后面带介词结构“乎舞雩”作宾语,活用为动词,是“吹风”的意思}名词“舍”带介词结构“于其址”,活用为动词,是“筑房子”的意思。(7)名词前后用介宾结构作状语或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因39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不亦……乎?(不是……吗?)……非……欤?(……不是……吗?)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村子。“所贱”“所卑”的意思都是“所轻视的”。(羞耻——以……为羞耻)“刑”是使用刑罚的意思;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即: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以翻译为“你、我、他”,这时“相”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应后置。无所:没有……的(人、物、事)没有什么……;何为……?(为什么……?)(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以翻译为“我”,这时“见”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应后置。如“本”的本义是“草木的茎或根”,“道”的本义是“路,道路”。(满座宾客)以为妙绝。疑问句,宾语在介词前(2)省略谓语(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现象还是比较少的)2.名词名词的活用——名词活用为使动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出的。其实质是这个动词里面暗含着“使”的意思。可以通过“使……怎么样”的句式翻译。其特点是必带宾语。“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王之”就是“使他为王”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疆界——使……成为疆界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40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名词使动用法1.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2.序八州而朝同列。3.徐孺下陈蕃之榻。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名词使动用法1.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413.名词名词的活用——名词活用为意动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语文资料加群微信ywgx688备注:语文3.名词名词的活用——名词活用为意动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422.吾从而师之。《师说》

(老师——以……为老师)3.耻学于师。《师说》

(羞耻——以……为羞耻)4.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说》(老师——以……为老师)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羞耻——以……为羞耻)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镜子——以……为镜子)2.吾从而师之。《师说》432.名词的活用——名词作状语

状语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的。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能作状语,而是常用副词充当。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以作状语,起到副词的作用。有的翻译时需要加上适当的介词。如果名词处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往往用作状语,一般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动作行为的方式、特征或状态等。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2.名词的活用——名词作状语状语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起44名词活用为状语(比较)

现代汉语:副词、介词短语作状语,普通名词很少作状语。

古代汉语:时间名词、方位名词、普通名词等名词常常作状语。主语+【名词】+谓语活用为状语名词活用为状语(比较)现代汉语:副词、介词短语作状语,普45(1)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上面——向上)(下面——向下)2.南取汉中。《过秦论》(南——向南)

3.西举巴蜀。《过秦论》

(西——向西)4.东割膏腴之地。《六国论》(东——向东)(1)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46(2)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特征、状态。席卷天下。《过秦论》包举宇内。《过秦论》(席子——像卷席子那样)

(包裹——像包包裹那样)廊腰缦回。(《阿房宫赋》)蜂房水涡。(《阿房宫赋》)(腰——像腰一样)

(蜂窝——像蜂窝一样)(水涡——像水涡一样)(2)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特征、状态47(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道芷阳间行《鸿门宴》群聚而笑之。师说》

(脸——当面)(小路——抄小路)(人群——成群地)(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脸——当48(4)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时间内立法度。《过秦论》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有大石侧立千尺。《石钟山记》

(国内——在国内)(夜间——在夜间)(旁边——在旁边)(4)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时间内立法度。《过秦论》(国内—49(5)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3、惠等哭,舆归营。(用车子)(5)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50

(6)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

1.日削月割。《六国论》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天——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天——每天)(天——一天天地)

(6)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

1.日削月割。《六国论》(51※注意名词用作动词和名词用作状语的区别。※名词用作动词,其后面没有其他谓语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则其后面还有其他谓语动词。例如:左右欲刃相如。例如:又郊败之。练习:比较分析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①合流屈曲而南。(名词用作动词)②斜削东下,与东山夹溪南流。(名词用作状语)※注意名词用作动词和名词用作状语的区别。※名词用作动词,其后52

活用类型

如何识别

如何翻译

总结规律名词作谓语与名词有关的动词或动词短语:(王,称王;芽,发芽)名在主谓间介宾短语:用(在、当、从、向……)、像……一样、重叠式名词作动词

名词作状语活用类型如何识别如何翻译总结规律名词作532.动词的活用

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为动用法2.动词的活用54(1)动词活用为名词。从句法关系看,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语、状语之后作谓语,所以,如果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可判断动词活用成了名词。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或“之”字,被定语修饰。(1)动词活用为名词。从句法关系看,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语、5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于是从散约败《过秦论》追亡逐北《过秦论》

(动词“赐”作动词“为”的宾语,用作名词,恩惠)动词“约”与“败”组成主谓结构,用作名词:盟约、联盟)(动词“亡”“北”处在动宾结构的宾语位置,用作名词:逃跑的军队、败北的军队)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动词“赐”作动词“56此亡秦之续耳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其进愈难,其见愈奇。

(动词“续”,受定语“亡秦”的修饰,用作名词:继承者,后续者)(动词“至”用作名词:到的人)(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见

看见的景物)此亡秦之续耳(动词“续”,受定语“亡秦”的(动词“至”用57(2)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一般而言可以断定活用成了使动。如:烛之武退秦师(退,带宾语“秦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劝学》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

(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2)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58项伯杀人,臣活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欲止不内

李牧连却之《六国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句中的“活”“从”“止”都是使动用法)(却:使……退却;击退)(“兴”“亡”,动词使动用法,使……兴盛;使……灭亡)

(鸣:使……鸣)项伯杀人,臣活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欲止不内

(句59(3)动词的为动用法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为了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发出的。就是句中的动词对宾语含有“为……怎么样”

祭祀必祝之《触龙说赵太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伏清白以死直兮.《离骚》

(祝,祈祷。动词的为动用法:为……祈祷)(哀:为……而哀)(死:为……而死)

(3)动词的为动用法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为了宾语所表示的603.形容词的活用

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1.活用为名词。2.用作一般动词。3.使动用法。4.意动用法。5.为动用法3.形容词的活用

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61(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之”或数词。翻译时应该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为定语。“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长”表示“长处”,“短”表示“短处”。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一62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备了名词的语法功能。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将军身披坚执锐以小易大作宾语作宾语作主语聪明的人愚蠢的人坚硬的铠甲锐利的兵器小的东西大的东西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63

供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勾践灭吴》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归去来兮辞》(缺少

:缺少的东西。困窘:

困乏的东西)

(有利

有利的时机)(德才兼备

德才兼备之人)(年轻的

年龄小的人)(年长的

年长的人)(幼小

幼儿)供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缺少

:缺少的东西。困窘:64(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形容词主要用来描写或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或属性,常用作定语,也可以作表语或补语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的动词。(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主要用来描65A.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也活用为动词。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冯婉贞》)“远”是形容词,用在代词“我”的前面,活用作动词,“远”是远离的意思A.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也活用为动词。敌人远66B.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急”本是形容词,受能愿动词“欲”的修饰,活用作动词,是“逼迫”的意思。B.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的后面,活用67C.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论贵粟疏》)“贵”“贱”‘卑”“尊”本来都是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都活用为动词,“所贵”“所尊”都是“所看重的”的意思;“所贱”“所卑”的意思都是“所轻视的”。C.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故俗之所贵,主之所68D.形容词表示某种动态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D.形容词表示某种动态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69E.形容词后跟名词或名词短语,如不是修饰关系,那么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善万物之得时。(《归去来兮辞》)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好的

喜欢)(骄傲

轻视)E.形容词后跟名词或名词短语,如不是修饰关系,那么形容词活用70(3)形容词活用作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3)形容词活用作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使得宾语所表71“以愚黔首”《过秦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利益

使……得到好处)(

愚笨→

使……愚笨)(愉快

使……现出愉快的神色)“以愚黔首”《过秦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眄庭柯以怡颜。《归72(4)形容词活用作意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含有“意味性”,即“认为”(宾语)怎样,可译为“以......为......”或“把......当作......”。(4)形容词活用作意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731.而耻学于师/则耻师焉/不耻相师2.成以其小,劣之。《促织》3.乐琴书以消忧。(《归去来兮辞》)

(形容词“耻”带宾语“学于师”“师”“相师”,用作意动:以……为耻)(劣:以……为劣)(快乐

以……为快乐)1.而耻学于师/则耻师焉/不耻相师(形容词“耻”带宾语“学于74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行为,而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观上不一定如此。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归纳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754.数词用作动词数词在句中充当谓语,陈述主语的状况,往往活用为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兰亭集序》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数词“一”用作动词:看作一样)(数词“一”处在谓语的位置,用作动词:是一样的)(数词“一”用作动词:统一)4.数词用作动词数词在句中充当谓语,陈述主语的状况,往往活用76数词的活用一、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六王毕,四海一一:统一(动词)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背离(动词)二、数词用作形容词①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一:全、满(形容词)②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一:专一(形容词)③二三其德二三:不专一,不忠诚(形容词)数词的活用一、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77一词多义根据语境正确推断实词词义

语境,即上下文。上下文对词义具有制约和提示作用。一般地说,不管一个词有多少义项,在具体的语境中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含义。因此,必要的知识储备与较强的语境意识结合起来,就是我们“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关键。

所以,平时要注意做必要的知识积累,阅读文言文篇段时要细心体察语境(上下文)的意思。要力戒孤立、片面。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一词多义根据语境正确推断实词词义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78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本”的本义是“草木的茎或根”,“道”的本义是“路,道路”。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表数目,统一1.本义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1792.引申义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如“本”的引申义为“根本、本来、原本、基本”;“道”的引申义为“方法、道理、主张”。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

统一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专一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

相同,一样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兰亭集序》把……看作一样2.引申义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80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武臣、重臣”,现在属贬义词;“草菅人命”的“草菅”,本义是“野草”,比喻义是“不值得珍惜的事物”。3.比喻义3.比喻义814.假借义词的假借义

,就是因假借而产生的含义。(见“通假字”部分)4.假借义词的假借义,就是因假借而产生的含义。(见“通假字82偏义复词“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对的语素构成,而词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虽然它在古汉中很少出现,但如果不了解、掌握它,就会成阅读的障碍。偏义复词“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对的语素构成,而词83高考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回抠课件84偏义复词具有临时、动态、借用的性质,因此一定要借助语境判断偏义复词具有临时、动态、借用的性质,因此一定要借助语境判断8586句子成分86句子成分87主语、谓语、宾语;——三种主要成分定语、状语、补语;——三种附属成分句子六种成分87主语、谓语、宾语;句子六种成分88主语:“

”划在主语下面谓语:“——”划在谓语下面宾语:“~~~~”划在宾语下面定语:“(

)”用在定语前后状语:“[

]”用在状语前后补语:“〈〉”用在补语前后句子成分标识符号88主语:“”划在主语下面句子891.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主要由名词、代词充当;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及其短语也可以充当主语。

:回家的感觉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他来到小河边。

提高人们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891.主语:902.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如:战士们英勇顽强。你是学生。小女孩哭了。902.谓语如:913.宾语

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913.宾语92如:大家喜欢游泳。他给我一本书。~~~~~~~~~~~~~~~~(双宾语)双宾语:双宾语有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组成。直接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承受者;间接宾语表示谓语动作的方向(对谁做)或动作目标(为谁做),间接宾语紧接在谓语动词后,但它不能单独存在。92如:~~~~~~~~~~~~~~~~(双宾语)双宾语:双934.定语定语是主宾语前面的连带成分,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一般由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短语充当,“的”是定语的标志。934.定语944.定语定语的位置放在所修饰的此之前叫前置定语定语的位置放在所修饰的此之后叫定语后置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村子。

荷塘的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烤肉很香。承受的压力很大。一切困难都是纸老虎。定语后置()()()()()()如:944.定语定语后置()(955.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修饰限制成分,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副词、形容词、表时间(处所)的名词和短语充当状语。“地”是状语的标志955.状语965.状语

十点半,大门打开了。他迅速地走进教室。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高举旗帜。他的成绩非常优秀。[][][][][]

他被一伙歹徒打了。

数学老师把成绩单交给班主任。[][]965.状语十点半,大门打开了。[976.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行状等。“得”是补语的标志。如:我的心,绷得像调紧的弦。他生于1918年。他坐在桌子旁。976.补语如:句子成分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般是:[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句子结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划分句子的口诀:句子成分要划对,纵观全局找主谓。主前定状谓后补,谓前只有状地位。“的”定“地”状“得”后补,宾语只受谓支配。句子成分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般是:划分句子的口诀:9899完整的句子结构是:(定)主//[状]谓<补>+(定)宾例如:参加今年高考的学生通过积极的应战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主谓宾()定[][]状状()定完整的句子结构是:(定)主//[状]谓<补>+(定)宾99完整的句子结构是:例如:~~~~主谓宾(文言语法知识特殊句式文言语法知识特殊句式100101文言句式1.判断句2.被动句3.倒装句4.省略句(1)主谓倒装(2)宾语前置(重点)(3)定语后置(4)状语后置101文言句式1.判断句(1)主谓倒装102倒装句文言中有些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跟现代汉语不同,习惯上称之为“倒装”。其倒装现象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102倒装句文言中有些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跟现代汉语不同,1.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有些感叹句或疑问句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一般常用逗号将主谓隔开。

⑴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⑵渺渺兮于怀。《赤壁赋》(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1.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1032.定语后置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的作用。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注: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要把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2.定语后置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的104(1)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赋》(1)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105(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106(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煞尾构107(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天下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译:能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做官人,……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煞尾,108(5)用数量词做定语时,数量词大多数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形成格式:中心词+数(量)定语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我持白壁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荆轲刺秦王》(5)用数量词做定语时,数量词大多数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形成格109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赤壁之战》乍看句中加点的文字,符合“中心语+后置定语+者”的格式,但句中的“者”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词,而是用在假设分句后,以提示下文。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赤壁之战》乍看句中加点的11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句中加点的文字表面上符合“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但实际上并非后置定语句,“之”的作用是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者”的作用是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注:并非所有符合上述格式的句子都是定语后置句,只有强调强调和突出定语的句子,才有可能是定语后置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句中加点的文字表面上1113.状语后置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经常放在谓语或主语之前,作句中或句前状语;而在文言文中,这种介词结构却经常放在谓语动词后面作补语。翻译时,习惯上把它当作状语,所以将这种语法现象称为状语后置。状语后置的形式一般有以下三种:3.状语后置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经常放在谓语或主语之前,作112(1)用“于”字构成介词结构,后置。构成:“动词+以+宾语”的格式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翻译:于+宾(名/代)+动词(1)用“于”字构成介词结构,后置。构成:“动词+以+宾语”113(2)用“乎”字构成介词结构,后置,构成“动词+乎+宾语”的格式。这里的“乎”相当于“于”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2)用“乎”字构成介词结构,后置,构成“动词+乎+宾语”的114(3)用“以”字构成介词结构,后置,构成“动词+以+宾语”的格式。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私见张良,具以告事。《鸿门宴》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张衡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翻译:以+宾(名/代)+动词(3)用“以”字构成介词结构,后置,构成“动词+以+宾语”的115(4)形容词+于+宾语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尙之情。《张衡传》青于蓝。《劝学》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于+宾(名/代)+形容词(4)形容词+于+宾语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尙之情。《张衡传》于116(5)介词宾语后置:介词“以”“于”“乎”“自”等后面带上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短语,这种介宾短语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充当状语,但在古代汉语中,却多数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充当不语,但翻译时要提前。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5)介词宾语后置:介词“以”“于”“乎”“自”等后面带上宾1171184.宾语前置现在文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的;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动词谓语之前的情况,这种现象的句子就叫宾语前置句。文言文中宾语前置是普遍存在于句子中的一种语法现象,一般包括: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等。大多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代词,二是有宾语前置的标志出现。1184.宾语前置现在文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

否定词:不、弗、未、非、否、毋、无、莫

常见代词:余、吾、己、汝、尔、之119格式:主+否定词(不、未、无)+宾(余、吾、尔)+动(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要注意两点: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毋”“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否定词:不、弗、未、非、否、毋、无、莫

常见代词:余、吾、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邹忌讽齐王纳谏》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不患人之不己知也,患不知人也。《论语》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注:如果否定句中非代词作宾语,则不前置“硕鼠硕鼠,无食我麦”“我麦”中心语是“麦”,是名词,不是代词,所以在该否定句中不前置。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邹忌讽齐王纳谏》注:如果否定句中非代120疑问代词:谁、奚、胡、何、孰、曷、安、恶、焉121(2)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标志:一是疑问句式;二是作宾语的是疑问代词

格式:主+宾(谁、孰、胡、安)+动疑问代词:谁、奚、胡、何、孰、曷、安、恶、焉121(2)疑问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彼且奚适也?《逍遥游》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祭十二郎文》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122123(3)介宾短语前置

介词与其支配的宾语构成介宾短语,文言文中有些介宾短语被提到介词之前,形成宾语前置。这种情况根据句类不同又可以分为两种小类型:一是疑问句中,介宾短语前置;二是陈述句中,介宾短语前置。常见介词:于、以、为、与、从、自、向等,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123(3)介宾短语前置

介词与其支配的宾语构成介宾短语,文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奚以之其然也?(逍遥游)

124疑问句,宾语在介词前

格式:主+宾(谁、孰、胡、安)+介词+动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噫!125(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这是为了强调宾语,将宾语提到动词谓语之前,在宾语和动词之间加“之、是”作为标志来表示前置,“之、是”无实意。有时,还可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

125(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这是为了强调宾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求贤令》

唯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126吾以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127(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以翻译为“你、我、他”,这时“相”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应后置。

吾以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府吏见丁宁(叮嘱我),结誓不别离。《孔雀东南飞》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背弃了我)。《孔雀东南飞》

现代汉语至今还保留了这种用法。如:望见恕(宽恕我)、有何见教(指教我)、让你见笑啦(笑话我)128(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以翻译为“我”,这时“见”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应后置。

府吏见丁宁(叮嘱我),结誓不别离。《孔雀东南飞》

生孩六月,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有。《孔雀东南飞》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杀了自己)

现代汉语至今还保留了这种用法。如:扪心自问、自杀、自刎129(7)代词“自”作宾语,有时也前置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有。《孔雀东南飞》

庞涓自知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