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扬州慢淮左名都》课件_第1页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扬州慢淮左名都》课件_第2页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扬州慢淮左名都》课件_第3页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扬州慢淮左名都》课件_第4页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扬州慢淮左名都》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代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唐代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扬州“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

《旧唐书·地理志》“扬州富庶甲天下。”《资治通鉴》扬州“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旧唐书·地理志》“扬2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早在东汉时便是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3瘦西湖瘦西湖4五亭桥五亭桥5二十四桥二十四桥6长堤春晓长堤春晓7/csli/cloud/cloud/mingjia/32/yangzhouman.mp3扬州慢姜夔/csli/clo8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隆兴二年,金兵又大举进攻淮南地区,扬州再次受到影响。1、昔日的扬州城是什么样?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早在东汉时便是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感叹桥边的芍药,不知它为何人而开花!暮色渐起,戍角悲吟。自从金兵进犯以后,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至今厌倦说起战事。周大夫行役路过宗周镐京,见旧时宗庙宫室遗址,黍离茂盛,因悲周室颠覆,乃作此诗。“清冷”特点,体味“黍离之悲”感情。3、今昔截然不同是什么导致的?低沉伤感、讲究和谐。词人虽然初到扬州,但对这样一座历史名城并不陌生。写作背景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虽然为此也发出或流露过激昂的呼声,而凄凉的心情却表现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学和音乐创作里。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3、今昔截然不同是什么导致的?南宋朝廷苟安半壁,朝纲废弛。走在昔日繁华的街道上,到处都是青青的野麦子。1.体味怀古伤今的黍离之悲及“清冷”意境。2.掌握用典、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等艺术手法。3.理解宋词婉约派风格特点:情景交融、低沉伤感、讲究和谐。学习重点、难点:抓词眼“空城”,分析景物“清冷”特点,体味“黍离之悲”感情。学习目标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1.体味怀古伤今的黍离之悲及“清冷”9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布衣终生,以清客身份周游四方,常作达官贵人坐上客。擅长写词,善书法、精音乐、能自度曲。词多纪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亦有寄寓忧国伤时之作。在他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虽然为此也发出或流露过激昂的呼声,而凄凉的心情却表现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学和音乐创作里。知人论世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布衣终生,10

写作背景

南宋时期,金兵大举南侵,攻破扬州、建康、临安等城,焚掠一空。此后不断地发动对南宋的进攻。绍兴三十一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抢掠,“横尸二十里”,扬州遭到极其惨重的破坏,变成一座空城。隆兴二年,金兵又大举进攻淮南地区,扬州再次受到影响。写作背景11

本词是作者22岁时路过扬州所作。词人虽然初到扬州,但对这样一座历史名城并不陌生。然而,在南宋时,金兵频频南侵,扬州屡遭兵火,如今映入作者视野的却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词人顿生山河破碎之感。作者写本词时,宋金隆兴和议已达12年之久。南宋朝廷苟安半壁,朝纲废弛。词人目睹当年经强敌侵凌后扬州城的累累伤痕和苦难频仍的现实,岂能无动于衷?因而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首词,抒发了《黍离》之悲。本词是作者22岁时路过扬州所作。词人虽然初到扬州,但对12扬州慢小序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扬州慢小序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13

写作时间淳熙丙申至日所见所闻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写作缘由感慨今昔其他人的评价有《黍离》之悲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

写作时间淳熙丙申至日词前小14初读:

1、读准字音

2、梳理词文内容

初读:

1、读准字音

2、梳理词15

扬州慢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姜夔16用自己的话描绘全词大意:

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处,在最初的路程解下马鞍稍为停留。走在昔日繁华的街道上,到处都是青青的野麦子。自从金兵进犯以后,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至今厌倦说起战事。天渐黄昏,号角悲鸣,使人顿觉寒冷,这是在劫后的空无生气的扬州城啊。

杜牧有卓越的才能,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即使“豆蔻”之词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难以表达出深厚的悲情。二十四桥仍然还在,但桥下月色凄冷,处处寂静无声。感叹桥边的芍药,不知它为何人而开花!

用自己的话描绘全词大意:

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17再读:

1、昔日的扬州城是什么样?2、今日的扬州城呢?(用上阕的一个词语概括)3、今昔截然不同是什么导致的?再读:

1、昔日的扬州城是什么样?18《赠别》其一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赠别》其一杜牧娉娉袅袅十三余,19遣怀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杜牧

20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题扬州禅智寺杜牧21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22精读:

合作探究,体会诗情精读:

合作探究,体会诗情23词人进入扬州城,看到、听到、想到了什么?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渐黄昏,二十四桥、波心荡、冷月、红药清角吹寒

见到——听到——想到——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词人进入扬州城,看到、听到、想到了什么?荠麦青青、废池乔木、24竹西佳处过春风十里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二十四桥仍在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题扬州禅智寺》春风十里扬州路,卷起珠帘总不如。

——《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赠别》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遣怀》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寄扬州韩绰判官》词句诗句来源用典艺术手法竹西佳处过春风十里纵豆蔻词工,二十四桥仍在谁知竹西路,歌吹是25

用典,也叫“用事”,指在诗歌的语言中直接或间接地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

用典,也叫“用事”,指在诗歌的语言中直接或间接地援用前人诗26用典的作用:①引前人之言之事,使立论有根据。②诗中有不便于直接叙述的,借典故的暗示,委婉道出作者的心声。③既使诗歌语言含蓄、洗炼,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又可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④使文辞典雅,丰富诗歌内涵(充实内容,美化诗句),借古讽今。用典的作用:27初读:

1、读准字音

2、梳理词文内容用典,也叫“用事”,指在诗歌的语言中直接或间接地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用典,也叫“用事”,指在诗歌的语言中直接或间接地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②诗中有不便于直接叙述的,借典故的暗示,委婉道出作者的心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①引前人之言之事,使立论有根据。在他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1、昔日的扬州城是什么样?低沉伤感、讲究和谐。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渐黄昏,二十四桥、波心荡、冷月、红药作者写本词时,宋金隆兴和议已达12年之久。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2、今日的扬州城呢?(用上阕的一个词语概括)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黍离”意象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周大夫行役路过宗周镐京,见旧时宗庙宫室遗址,黍离茂盛,因悲周室颠覆,乃作此诗。

黍离之悲指国家沦亡的悲痛,后代指故国之思。初读:

1、读准字音

2、梳理词28课堂小结

这首词写作者自己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寄托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表达了词人因祖国山河的残破、人民的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既有内心的郁愤,也有爱国的深情。课堂小结这首词写作者自己因路过扬州,目睹了29黍离之悲指国家沦亡的悲痛,后代指故国之思。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渐黄昏,二十四桥、波心荡、冷月、红药春风十里扬州路,卷起珠帘总不如。1、昔日的扬州城是什么样?在他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遣怀》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自从金兵进犯以后,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至今厌倦说起战事。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词人目睹当年经强敌侵凌后扬州城的累累伤痕和苦难频仍的现实,岂能无动于衷?因而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首词,抒发了《黍离》之悲。低沉伤感、讲究和谐。杜牧有卓越的才能,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词多纪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亦有寄寓忧国伤时之作。隆兴二年,金兵又大举进攻淮南地区,扬州再次受到影响。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③既使诗歌语言含蓄、洗炼,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又可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赠别》背诵并默写本词课后作业黍离之悲指国家沦亡的悲痛,后代指故国之思。课后作业30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代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唐代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31扬州“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

《旧唐书·地理志》“扬州富庶甲天下。”《资治通鉴》扬州“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旧唐书·地理志》“扬32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早在东汉时便是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33瘦西湖瘦西湖34五亭桥五亭桥35二十四桥二十四桥36长堤春晓长堤春晓37/csli/cloud/cloud/mingjia/32/yangzhouman.mp3扬州慢姜夔/csli/clo38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隆兴二年,金兵又大举进攻淮南地区,扬州再次受到影响。1、昔日的扬州城是什么样?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早在东汉时便是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感叹桥边的芍药,不知它为何人而开花!暮色渐起,戍角悲吟。自从金兵进犯以后,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至今厌倦说起战事。周大夫行役路过宗周镐京,见旧时宗庙宫室遗址,黍离茂盛,因悲周室颠覆,乃作此诗。“清冷”特点,体味“黍离之悲”感情。3、今昔截然不同是什么导致的?低沉伤感、讲究和谐。词人虽然初到扬州,但对这样一座历史名城并不陌生。写作背景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虽然为此也发出或流露过激昂的呼声,而凄凉的心情却表现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学和音乐创作里。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3、今昔截然不同是什么导致的?南宋朝廷苟安半壁,朝纲废弛。走在昔日繁华的街道上,到处都是青青的野麦子。1.体味怀古伤今的黍离之悲及“清冷”意境。2.掌握用典、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等艺术手法。3.理解宋词婉约派风格特点:情景交融、低沉伤感、讲究和谐。学习重点、难点:抓词眼“空城”,分析景物“清冷”特点,体味“黍离之悲”感情。学习目标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1.体味怀古伤今的黍离之悲及“清冷”39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布衣终生,以清客身份周游四方,常作达官贵人坐上客。擅长写词,善书法、精音乐、能自度曲。词多纪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亦有寄寓忧国伤时之作。在他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虽然为此也发出或流露过激昂的呼声,而凄凉的心情却表现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学和音乐创作里。知人论世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布衣终生,40

写作背景

南宋时期,金兵大举南侵,攻破扬州、建康、临安等城,焚掠一空。此后不断地发动对南宋的进攻。绍兴三十一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抢掠,“横尸二十里”,扬州遭到极其惨重的破坏,变成一座空城。隆兴二年,金兵又大举进攻淮南地区,扬州再次受到影响。写作背景41

本词是作者22岁时路过扬州所作。词人虽然初到扬州,但对这样一座历史名城并不陌生。然而,在南宋时,金兵频频南侵,扬州屡遭兵火,如今映入作者视野的却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词人顿生山河破碎之感。作者写本词时,宋金隆兴和议已达12年之久。南宋朝廷苟安半壁,朝纲废弛。词人目睹当年经强敌侵凌后扬州城的累累伤痕和苦难频仍的现实,岂能无动于衷?因而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首词,抒发了《黍离》之悲。本词是作者22岁时路过扬州所作。词人虽然初到扬州,但对42扬州慢小序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扬州慢小序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43

写作时间淳熙丙申至日所见所闻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写作缘由感慨今昔其他人的评价有《黍离》之悲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

写作时间淳熙丙申至日词前小44初读:

1、读准字音

2、梳理词文内容

初读:

1、读准字音

2、梳理词45

扬州慢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姜夔46用自己的话描绘全词大意:

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处,在最初的路程解下马鞍稍为停留。走在昔日繁华的街道上,到处都是青青的野麦子。自从金兵进犯以后,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至今厌倦说起战事。天渐黄昏,号角悲鸣,使人顿觉寒冷,这是在劫后的空无生气的扬州城啊。

杜牧有卓越的才能,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即使“豆蔻”之词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难以表达出深厚的悲情。二十四桥仍然还在,但桥下月色凄冷,处处寂静无声。感叹桥边的芍药,不知它为何人而开花!

用自己的话描绘全词大意:

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47再读:

1、昔日的扬州城是什么样?2、今日的扬州城呢?(用上阕的一个词语概括)3、今昔截然不同是什么导致的?再读:

1、昔日的扬州城是什么样?48《赠别》其一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赠别》其一杜牧娉娉袅袅十三余,49遣怀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杜牧

50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题扬州禅智寺杜牧51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52精读:

合作探究,体会诗情精读:

合作探究,体会诗情53词人进入扬州城,看到、听到、想到了什么?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渐黄昏,二十四桥、波心荡、冷月、红药清角吹寒

见到——听到——想到——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词人进入扬州城,看到、听到、想到了什么?荠麦青青、废池乔木、54竹西佳处过春风十里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二十四桥仍在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题扬州禅智寺》春风十里扬州路,卷起珠帘总不如。

——《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赠别》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遣怀》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寄扬州韩绰判官》词句诗句来源用典艺术手法竹西佳处过春风十里纵豆蔻词工,二十四桥仍在谁知竹西路,歌吹是55

用典,也叫“用事”,指在诗歌的语言中直接或间接地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

用典,也叫“用事”,指在诗歌的语言中直接或间接地援用前人诗56用典的作用:①引前人之言之事,使立论有根据。②诗中有不便于直接叙述的,借典故的暗示,委婉道出作者的心声。③既使诗歌语言含蓄、洗炼,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又可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④使文辞典雅,丰富诗歌内涵(充实内容,美化诗句),借古讽今。用典的作用:57初读:

1、读准字音

2、梳理词文内容用典,也叫“用事”,指在诗歌的语言中直接或间接地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用典,也叫“用事”,指在诗歌的语言中直接或间接地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②诗中有不便于直接叙述的,借典故的暗示,委婉道出作者的心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①引前人之言之事,使立论有根据。在他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1、昔日的扬州城是什么样?低沉伤感、讲究和谐。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渐黄昏,二十四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