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应龙教案找次品教案实录一、谈话引入
1.实话实说——请吃糖
【为了活跃气氛,拉近与学生的感情,更主要地为了引入“次品”的概念,课前与学生这样谈话】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老师,能用几句简短的话描述一下老师的特点吗?
生1:老师中等身材,头发很平。
生2:老师脸很方,眼睛很小。
……
(老师用鼓励的目光激励学生发言,随便学生怎么说,说的越奇怪越好。不管学生说什么,老师都大肆表扬同时表示感谢,以激起其他学生想说话的欲望。待三四个学生发言后,老师话锋一转,提出第二个问题。)
师:同学们非常善于观察,这么短的时间就发现了老师这么多的特点。既然如此聪明,请允许我请教第二个问题,你们必须实话实说,说实话的本老师奖励吃糖。
(拿出一瓶真的木糖醇,此时学生都好奇地等着老师会出什么问题或者看着老师手里的木糖醇,老师故意矜持一会才说出问题。)
老师的问题是:你觉得我和你们原来的数学老师相比,谁更像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
(听课老师有的发出了笑声,学生们也都面面相觑,微笑着不知如何作答)
生1:老师您更优秀。
师:(笑着说)瞎说!你还没听过老师上课呢。
生2:(笑着说)两个都像。
师:(笑着说)不许都选,只能选一个。
生2:(有点无奈的)那就选我们原来的老师吧。
师:说得对!咱们今天表现的如此优秀,一定是原来老师的功劳。请吃糖!
(从木糖醇瓶中倒出一粒放入该学生手中,继续面向其他同学)谁还想吃糖,请实话数说。
生3:是我们原来的老师,因为他辛辛苦苦教了我们好几年。
师:(紧紧握着该学生的手)真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说得对,请吃糖!
(从木糖醇瓶中再倒出一粒放入该学生手中)
【对学生而言,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有说原老师的,有说现在的老师的,也会有两边讨好的。老师对两个都选的同学一定要逼其选其一,同时给选自己原来老师的两个学生每人一粒糖吃。】
师:(笑着说)同学们不用说了,老师已经知道结果了,应该是你们原来的老师更优秀。(话锋一转)当某个人或某项事物不足够好时,我们可以称之为——(拖长音,表示疑问)
生:次品
师:对,次品。(随机板书)
师:(很认真地说)在今天在座的这么多优秀教师中找出我这样的次品老师是很容易的,可有些时候,找次品就不那么容易了。刚才谁吃我糖了,请给我站起来!(假装生气)
【吃糖的学生刚才还美滋滋的呢,现在被迫站起来。】
师:(继续假装生气)谁让你们吃糖的?(学生苦笑)瞧瞧你们惹麻烦了吧。老师刚刚买了3瓶一样的木糖醇,其中一瓶就被你们“偷吃了”两粒,(老师出示3瓶一样的木糖醇),吃掉两粒的那一瓶重量自然就变得轻一些。重量变轻了我们就可以称之为——(拖长音,表示疑问。)
生:次品(很快接上)
师:对。怎样很快地知道哪一瓶是次品呢?(示意吃糖的学生坐下)如果用天平称来称,至少几次才能保证找到呢?请独立思考。
(学生独立思考约30秒钟)
2.初步建立基本思维模型。
师:谁来说说至少要几次才能保证找到?
(此时学生基本有两种意见:部分或大部分人认为需要2次,部分思维好的同学会认为1次足矣。老师请认为1次的同学上台展示)
师:你见过天平吗?
生:见过。
师:天平长什么样子?(学生茫然。老师走过去示意学生把双手向左右两边伸平,笑曰:这就是一架美丽的天平。该生不自然地笑了,全体同学则会心地一笑。)
师:别人都认为要2次,你说1次就行了。别瞎说!怎么称的?称给我们瞧瞧!
(该生演示:任意拿两瓶放在天平左右两边,两手伸平)
生:如果是这种情况,剩下的那一瓶就是次品。
师:如果天平左右两边不平呢?
(该生再演示:天平左高右低的情况。)
生:如果是这种情况,左边高的那一瓶就是次品。
师:还有一种情况呢?
(该生马上反应过来,立刻演示:天平左低右高的情况。)
生:如果是这种情况,右边高的那一瓶就是次品。
(面向全体同学)
师:大家看明白了吗?刚才这位同学任意从3瓶中拿出2瓶放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如果平衡了,次品在哪?
众生:剩下的那一瓶。
师:如果天平有一边翘起呢?
众生:翘起的那一瓶。
师: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几次就可以找到次品了呀?
众生:1次。
师:1次果然就可以找到次品是哪一瓶了,表扬给我们带来这样思考的那位同学。
(掌声想起)
师:谁还能像刚才那位同学一样给我们演示一下怎么1次就能找到次品了呢?
【3瓶中有1瓶次品,用天平称来称,至少1次就可以找到。是找次品问题最基本的思维模型,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清晰。所以,一位同学演示后,再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以加深每个同学的印象。】
(生再次演示,老师适时强调)
师:开始认为需要2次的同学,现在清楚了吗?3瓶当中有1瓶次品,用天平称称,至少几次就可以保证找到?
众生响亮回答:1次。
3.拓展延伸,引导猜想。
师:3瓶当中有1瓶次品,用天平称称,至少1次就可以保证找到。如果不是3瓶,假如今天来听课的老师每人1瓶,大概有两千多瓶吧。我们暂且估计有2187瓶。(随机板书)如果2187瓶中也有1瓶次品(轻),用天平称称,至少几次才能保证找到呢?请你猜一猜!
(停顿约20秒,找两三个同学回答)
生1:2186次。
生2:2185次。
生3:一千多次。
生4:729次。
师:2187瓶中有1瓶次品,用天平称称,怎么也要好两千多次、一千多次或好几百次,都是这么认为吗?
众生点头:是。
师:如果你们都是这么认为,今天这节课就非常有研究的必要。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研究,如果真有2187瓶木糖醇,其中1瓶是次品(轻),用天平称称,究竟至少几次才能保证找到,好吗?
众生:好!
二、组织探究
1.体会化繁为简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大家觉得2187这个数据是不是有点大呀?
众生:是。
师:解决问题时,面对一些比较庞大的数据,我们往往可以采取一种策略,谁知道是什么?
生1:简化
生2:化简
师:对!解决问题时,面对一些比较庞大的数据,我们往往可以采取一种策略——化繁为简(随机板书),也就是把数据转化地小一些,就是两位同学说的化简。简到什么程度呢?3瓶刚才我们研究过了,现在我们研究几瓶好呢?
生1:4瓶。
生2:5瓶。
师:5瓶和我们书上的例1刚好一模一样,我们就先来研究如果5瓶当中有1瓶次品,用天平称称,至少几次保证找到?好吗?
众生:好!
2.第一次探究
师:请先独立思考。可以拿出5枚硬币动手试一试。
(约1分钟后)
师:同桌同学可以小声交流交流。
(约1分钟后)
师:谁来说一说至少几次保证能找到?
生1:1次。
生2:2次。
生3:3次。
……
师:你是怎么称的?请描述称的过程?
生1:我在天平左右两边各放1瓶,如果有翘起,就找到了。
师: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但能保证吗?如果天平平衡了怎么办?你先请坐!
(生1意识到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带着思考坐下!)
生2:我也在天平左右两边各放1瓶,如果平衡了,说明这两瓶中没有次品;就从剩下的3瓶中再任意选两瓶放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如果平衡了,剩下的那瓶就是次品,如果有一边翘起,翘起的那端就是次品。一共称了2次。
师:他的方法可行吗?
众生:可行。
师:刚才这位同学的称法,开始时,把5瓶分成了怎样的3份呀?
生:(1、1、3)
师:真聪明!1和1要称一次,剩下的3瓶中再找1瓶次品,就像我们课刚刚开始的问题一样,当然也要1次,一共就是2次。这种称法如果用数学符号简单地记录下来,可以写成这样,用“”表示称一次(板书):
5→(1、1、3)→(1、1、1)〓2次
可以吗?
众生:可以。
师:有没有也是2次,但称法不一样的?
生:我在天平左右两边各放2瓶,如果平衡了,说明这两瓶中没有次品,剩下的那瓶就是次品,但这不能保证。如果有一边翘起,说明次品在翘起的那一端里,然后再把翘起那一端的2个放在天平左右两边,再称一次,一定可以找到。一共称了2次。
师:真了不起!同样也是称2次,称法还真的不同。这位同学的称法如果也用数学符号简单地记录下来,可以写成这样:(板书)
5→(2、2、1)→(1、1、)〓2次
行吗?
众生:行!
师:比较两位同学的称法,过程不同,但结果一致!除了结果相同外,还有没有发现别的共同点?
(学生略作思考,老师随机点出)
师:老师发现刚才的两种称法,不管开始时如何分组,在每一次称的时候,天平左右两边始终保持瓶数一样,这是为什么呀?为什么不天平一边放2瓶,一边放3瓶呢?
生:瓶数不一样,比较不出来。
师:由于正品和次品的差距往往很小,所以当瓶数不等时,用天平称量时是无法判断的。找次品自然要追求次数越少越好,所以这种“浪费”的称法我们当然不提倡。
师:(笑着对说要3次的同学说话)3次当然能称的出来,但并不是至少的方案,明白了吗?
生点头示意明白。
3.第二次探究
师:5瓶我们研究过了,离2187瓶还差的远呢。再靠近点,接下来我们研究多少瓶呢?
生1:8瓶。
生2:9瓶。
生3:10瓶。
师:同学们说的都可以,但我们上课时间有限,在一位数中9最大,我们来研究9瓶好不好?(其实例2就是9瓶)
众生:好!
师:谁再来明确一下问题?
生:9瓶木糖醇中有1瓶是次品(轻),用天平称称,至少几次保证找到?
师:问题已经很明确,请先独立思考。可以拿9枚硬币分组试一试,也可以像老师一样用数学符号画一画。
(师静静地巡视约1分钟)
师:请前后桌4位同学一组,讨论交流你们认为至少几次才能找到次品?
(师参与讨论约2分钟)
师:老师刚才在下面听到有的同学说要4次,有的说要3次,还有的说2次就行。到底至少要几次呢?看来需要交流交流。先从多的来,谁刚才说要4次的?请说说你是怎样称的?
生:我天平左右两边各放1个,每次称2个,这样4次就一定可以找到。
(师随着学生的表述相机板书)
9→(1、1、1、1、1、1、1、1、1)〓4次
师:他的称法可行吗?
生:可行但不是次数最少的。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次数再少一些的称法。3次该怎样称?
生:我把9分成4、4、1三组,先称两个4,如果天平平衡了,剩下的1瓶就是次品,但这是很幸运的。如果不平,把翘起的那4瓶再2个对2个称,如果平……(老师礼貌地打断学生的话)
师:这时会出现平衡吗?(提醒:次品就在这4瓶里,天平左右两边各放2瓶)
生:(明白后立刻改口)一定会有一边翘起,然后再把翘起的2瓶天平两边各放1个,再称1次,共3次就可以找到次品是哪一瓶。
(师随着学生的表述相机板书)
9→(4、4、1)→(2、2)→(1、1)〓3次
师:他的称法可行吗?
生:可行。我也是3次,但称法与他不一样。
师:真的吗?同样是3次,称法还可以不一样?赶快说给我们听听。
生:我把9分成2、2、2、2、1五组,先称两个2,如果有一边翘起,再称1次就可以了,但这是幸运的;如果天平平衡了,再称剩下的两个2,如果天平还是平衡了,剩下的1瓶就是次品,但这也是很幸运的。如果不平衡,再把翘起的2个分开,天平左右两边各1个,再称1次就一定找到次品了。这样也是3次保证找到了次品。
(师随着学生的表述相机板书)
9→(2、2、2、2、1)→(2、2、2、2、1)→(1、1)〓3次
师:还真不错!同样是3次保证找到,称法还真不一样。
师:刚才好像还有人说2次就够了,不太可能吧?是谁说的?
(说2次的学生起立)
师:别人都是4次、3次的,你说2次就行,还坚持吗?
(学生坚持)
师:好!我们大家刚才辛苦了老半天才弄明白至少要3次才能保证找到次品,他竟然坚持说2次就够了,难道我们……请认真听听他是怎么称的!如果他说错了,我们要罚他唱首歌。
(故意这样说,以引起学生都来关注他的2次是怎样称的)
生:我把9分成三组,每组3个。先称两个3,如果天平有一边翘起,次品就在翘起的那3瓶里;如果天平平衡了,次品就在剩下的3瓶里。不管怎样,接下来就只要研究3瓶就可以了。前面刚学过,从3瓶里找1瓶次品,称1次就够了。这样2次就保证找到了次品。
(师随着学生的表述相机板书)
9→(3、3、3)→(1、1、1)〓2次
师:听得懂他的称法吗?
(有部分学生不敢大声回答,请刚才的学生再重复一遍)
师:现在都听懂了吧!这个同学的称法完全可行,称2次就解决了问题。为什么我们别的称法次数就比他多呢?我们的问题出在哪儿?这个同学的高明又在哪呢?请仔细观察黑板上的四种称法,看谁能最快发现其中的奥秘?
9→(1、1、1、1、1、1、1、1、1)〓4次
9→(4、4、1)→(2、2)→(1、1)〓3次
9→(2、2、2、2、1)→(2、2、2、2、1)→(1、1)〓3次
9→(3、3、3)→(1、1、1)〓2次
(学生观察思考约1分钟,老师给予适当暗示)
生:2次的称法一开始把9瓶分成了3组,每组3个。这样称1次,就可以断定次品在哪一组里。
师:说得好!把9瓶分成了3组,每组3个,也就是把物品总数均分3份,这样称1次,就可以淘汰2份6瓶,从而让剩下的瓶数变得最少,自然总的次数就会少下来。而4次的称法,称1次后,最多只能淘汰2瓶;3次的两种称法,称第一次后,也最多只能淘汰4瓶,所以最终的次数就会相对多起来。
4.第三次探究
师:刚才9瓶中找1瓶次品(轻),那位同学一开始把9瓶平均分成3份来称,最后的次数最少。是不是所有的可以均分成3份的物品总数,一开始都平均分成3份来称,最后的次数也是最少呢?刚才那位同学是否偶然呢?我们还需要怎么办?
生:继续验证。
师:(握着同学的手)说得好!仅仅一个例子不足以推广,我们还需要进一步验证。验证多少呢?比9大一些,可以均分3份的?
(有学生立刻回答)
生:12.
师:好的!我们就来研究12。如果12瓶中有1瓶是次品(轻),用天平称称,至少几次保证找到?请先用刚才那位同学的思路,均分3份来操作。看看至少要几次?
生说师板书:
12→(4、4、4)→(2、2)→(1、1)〓3次
师:按照刚才那位同学的思维模式推理,至少要3次才能保证找到。3次是否真的就是最少的次数吗?有没有比3次还少的呢?如果有,说明刚才的那位同学纯属偶然。请2人一小组,拼凑12枚硬币操作操作,或者用笔画一画,看看有没有更少的可能?
(学生思考讨论,老师巡视参与,约1~2分钟后交流)
生1:我是均分2份做的,也是3次。
(师随着学生的表述相机板书)
12→(6、6)→(3、3)→(1、1)〓3次
师:有没有比刚才的3次少?
生1:没有。
师:谁找到比3次还少的称法了?
生2:我没找到,但我一开始均分4分来做的,最后也是3次。
(师随着学生的表述相机板书)
12→(3、3、3、3)→(3、3、3、3)→(1、1、1)〓3次
师:两位同学真不错,再次给我们展示了最终结果一样时,中间过程的丰富多彩。但我们都没有找到比3次还少的方案。如果再研究下去,我们会发现次数只会越来越多。比如:
12→(2、2、2、2、2、2)→(2、2、2、2、2、2)→(2、2、2、2、2、2、)→(1、1)〓4次。其实刚才那位同学的思维模式并非偶然,真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时间关系,我们不再继续验证。
师:刚才那位同学的思维模式是什么?
众生:物品总数如果能均分3份,就把物品尽量平均分成3份来操作。
师:为什么呢?
生:把物品总数平均分成3份来操作,这样称1次就可以断定次品在哪一份里,每一次都最大限度地淘汰,最后的次数自然就会少下来。
三、强化训练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已经找到了内在的思维规律,现在老师想考验一下咱们班同学的数学感觉如何,看看谁的反应快?如果不是12瓶,而是27瓶中有1瓶次品(轻),用天平称称,至少几次保证找到?
(提醒运用刚才发现的思维模式,马上有学生举手)
生:3次。
师:(故作惊讶!)别乱说,不可能吧?27瓶呀蛮多的,3次怎么可以保证找到?
生:我把27瓶平均分成3份,每份9瓶;称1次就可以推断次品在哪个9瓶里。然后9瓶就像刚才那位同学那样再均分3份来称,2次就够了。我这里只增加了1次,所以3次就找到了。
(师随着学生的表述相机板书)
27→(9、9、9)→(3、3、3)→(1、1、1)〓3次
师:真聪明!把27瓶平均分成3份,每份的9瓶,也可以假设看成一个超大瓶。这样,27瓶就转化为了3个超大瓶,称1次,自然就可以断定次品在哪个超大瓶里,也就是哪个9里。然后把9再平均分成3份,以此类推,每称1次,都淘汰两份,剩下一份。最后的次数一定就是至少的。
师:如果不是27瓶,而是81瓶呢?
(有学生脱口说要9次,可能是想到了HYPERLINK"/s?wd=%E4%B9%9D%E4%B9%9D%E5%85%AB%E5%8D%81%E4%B8%80&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dWm199m10YuhPBPvD4PW6d0ZwV5Hcvrj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专业仓储合同
- 2025国英置业合同成本手册
- 2025年度农村私人鱼塘承包与绿色渔业发展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品牌营销委托收购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未过户期间的车辆事故免责条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火锅店转让及底料供应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执业药师药品市场营销推广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特种水产品养殖项目合伙经营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小镇建设住房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家庭农场规模化养猪场整体转让合同3篇
-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 湿疹健康宣教课件
- 《妇产科学:宫颈癌》课件
- 国际结算英文选择题附答案
- 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精神病健康教育知识宣传
- 2024年《双眼视觉学、验光学、配镜学》等综合知识试题与答案
- 2023年北京海淀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含答案)
-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调配制度与流程
- 河南省驻马店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 江苏省无锡市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试九年级英语期末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