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应考指南复习应考基本要求《简明中国古代史》是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等专业开出的选修课,共4学分。考试由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命题,考试要求要以市电大的复习要点为准。(一)考试范围:由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简明中国古代史》教材。(二)考试形式:开卷考试(三)考试时间:90分钟(四)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为:满分100分。填空题(20%)、单项选择题(20%)、名词解释(20%),简答题(20%);问答题(20%)。(五)考试要求: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考试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角度来要求。了解是要求考生对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掌握是要求考生对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重点掌握要求考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根据所提出的问题,正确地分析和解答思考题。应试要注意的问题:1、本课程考试是开卷,考试时一定带上教材、作业和综合练习题。特别要重视作业和综合练习,考题大部分来源于其中。注意选择题不要照抄字母,有可能考题的答案顺序与复习题不一样。2、本课程的考试虽然是开卷考试,但根据以往该科考试情况看考试试题的题量较大,由于是历史学科,准确度要求也较高,所以考试时要细心,注意审题。对把握不准的知识点要及时查阅相关资料和教材。在查阅教材内容要注意方法:先查看目录,找关键词,确定内容的章节和方位,再按要求在书中找相关知识。3、注意解题方法:填空题和单项选择题最需要准确,基本知识点需要记牢;一个完整的名词解释一般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该名词的内涵与外延;2、它的作用与意义;3、简单的评价;切忌就事论事;简答题要注意将问题的要点列完整,然后根据要点稍加阐述就可以了;问答题首先应将问题的要点列出,然后根据要点来展开回答,一定要阐述,宁可多答,不可少答,不要因把握不准答案不作答或者留下空白过多造成丢分。注意时间、朝代、人物、事件及其影响的答题基本思路,不要任意简约,造成失误。二、复习应考资料及其使用本次考试有以下几种资料,可供学员复习应考使用。(一)重庆电大下发作业册4次练习。按照以往的惯例,本课程期末考试的试题中有70%左右来自平时的作业。因此作业册应该是大家复习的重点资料之一。(二)教材及其练习。考试内容一般不会脱离书本,所以吃透教材就显得尤其重要。使用的时候要注意目录的作用,学会查找关键词,可以引导你迅速找到问题所在的位置。注意每章节后的小结,一般包括了该章节的重点提示。(三)期末复习综合练习。这些练习是老师整理复习重点题目的问题,应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四)重难点辅导:重难点问题一般是教材中重要和有代表性的问题,需要好好去把握。注:作业答案、复习综合练习和重难点辅导已经上挂于巴南电大教学平台各章节重难点:期末复习重点范围第一章原始社会一、重点名词北京人P10、元谋猿人P10山顶洞人P16-17、丁村人P14二、重点掌握无要求。三、一般掌握1、劳动创造人;P102、氏族公社的特点P16第二章夏商一、重点名词周武王伐纣P51甲骨文P47二、重点掌握1、青铜铸造业的基本情况。P36夏+P44商2、甲骨文的内容、作用。P47第三章西周、春秋、战国一、重点名词国人暴动P66李悝改革P85—87《五经》P107井田制P62二、重点掌握西周分封制的性质、基础,分封的对象与方式,分封制的作用;P61主要封国的名称、地点。P61-623、商鞅变法的内容、意义。P88-92三、一般掌握1、了解初税亩的原因、内容意义p792、井田制的性质、含义P623、李悝改革的内容、意义。P85—87第四章秦、汉一、重点名词《史记》P251王昭君P179-181三公九卿制P125—127郡县制P127“七国之乱”P159文景之治P155—157《汉书》P252班超P227二、重点掌握1、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政权形式;三公九卿制、郡县制;P125—127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四个方面的措施及刘秀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P160-168汉武帝P205-210刘秀3、“七国之乱”的经过、影响;P159第五章魏晋南北朝一、重点名词九品中正制P268肥水之战P286—287西晋户调制P275“八王之乱”P278祖狄P284-285刘裕P295-296郦道元P351-352贾思勰P353二、重点掌握1、九品中正制产生的时间、过程及演变、作用。P268西晋户调制的主要内容;P2752、北巍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时间、主持人、以及主要内容、意义。P3203、掌握“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含义;P282第六章隋唐五代一、重点名词大运河P361科举制P358均田制P380租庸调法P381-382唐律P382二、重点掌握1、唐初重要制度:中央和地方官制P373、两税法P419、府兵制P377。2、《史典》、《通典》P455的主要内容、影响。3、大运河起止点、各段的名称P361。第七章宋辽金元一、重点名词《资治通鉴》P577郭守敬P574岳飞P502文天祥P531黄道婆P548马端临P571二、重点掌握1、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政权、军权、财权、司法权)及后果。P463-4672、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失败原因。P478-4863、元代行省制设置情况、作用、影响。P534第八章明、清(鸦片战争前)一、重点名词郑和下西洋P650—653王夫之P698黄宗曦P698顾炎武P698二、重点掌握1、明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P578)的一系列措施,一条鞭法(P610)产生的时间、内容、意义。掌握郑和下西洋(P650)的时间、次数、所到地区;2、清前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加强的六项重大事件;P654-6633、“地丁合一”的背景、时间、内容、作用。P681-683四、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1、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最著名的部落联盟是神农和__黄帝__。2、在__马陵_之战中,魏将庞涓被杀,太子申被虏。3、__户调式__是西晋的基本的经济和财政制度。4、___孙思邈__是隋末唐初的著名医学家,史称药王。5、南宋袁枢所著___通鉴纪事本末__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6、今陕西西安市的__半坡村遗址_是母系氏族公社发展、繁荣时期仰韶文化最著名的遗址。7、_《诗经》_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8、刘邦建国之初,在地方上实行的行政制度实际上是___秦朝政治制度__。9、公元230年,孙权派军航至_夷洲_这是我国古代文献有关大陆人到台湾的最早记录。10、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后,东魏后被高氏篡政,改国号北齐。*11、公元916年,___耶律阿保机__称帝,国号契丹。*12、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__70万__至20万年。13、战国七雄是指齐、__楚__燕、韩、赵、魏、秦。14、__匈奴__是我国北方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民族。15、今陕西西安市的___半坡村遗址___是母系氏族公社发展、繁荣时期仰韶文化最著名的遗址。(同6)16、商代的文字主要是甲骨文,也叫__卜辞___。17、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___雒邑____,西周结束。*18、春秋五霸的一般说法,是指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__宋襄公___。19、战国时,魏国邺令___西门豹___引漳河水灌田,发展了农业。20、___《诗经》__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与7同)21、秦代统一岭南时,开凿了重要的水利工程___灵渠__。22、刘邦建国之初,在地方上实行的行政制度实际上是__秦朝政治制度___。(同8)23、公元年97年,___甘英__奉班超之命出使大秦国。*24、东汉名医___张仲景___被后世尊为医圣。(《伤寒杂病论》)25、三国时,孙权派军航至___夷洲___,这是我国大陆人到台湾的最早纪录。(同9)26、东晋建立前后,曾九次北伐,影响较大的是___祖逖___和桓温领导的两次。27、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后,东魏后被高氏篡政,改国号___北齐___。(同10)28、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___70万___至20万年。(同12)*29、我国历史上的禅让时代,实际上就是__父系公社时期_时期。30、___司母戊方鼎__重875公斤。31、周王分封诸侯,卿大夫分封__士__,使其直接统治人民。32、齐桓公时,任用___管仲__为相,进行改革。33、战国七雄是指齐、___楚__、燕、韩、赵、魏、秦。(同13)34、李斯主持文字改革,以__秦篆(或小篆)___作为规范性文字。35、__匈奴___是我国北方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民族。(同14)36、汉武帝时,曾两次命张骞出使__西域___,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37、东汉初年,权力逐渐转移到直接听命于皇帝的___尚书台___。38、《史记》的作者是___司马迁___。*39、司马睿称帝后,以王导为丞相,王氏兄弟执掌大权,故当时有__王与马,共天下__之说。P28240、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有曹操父子、___建安七子___和蔡炎等。41、隋大业七年,___王薄__在长白山起义,反抗隋朝。*42、____《唐律疏议》(或《永微律疏》)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封建法典。*43、词又称___长短句__是源于民间的一种文学体裁。(也叫依声)P56844、王小波、李顺起义中,提出了__“均贫富”__的口号。*45、___完颜阿骨打__于公元1115年称帝,建立金国。(女真)46、元代____驱口___的身份比佃农还低,可以公开买卖。*47、朱元璋建立明朝,都于___应天__。(注:明朝应天是今江苏南京,宋朝应天是今河南商丘;)48、北京猿人身体各部发展不平衡,其中___手__发展最快。49、春秋时期,___齐国和晋国___国最先实行了赋税改革。50、刘秀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三公权力,加强了___尚书台的权利___。51、____成吉思汗___原名铁木真,他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52、清代著名思想家_戴震___在天理与人欲问题上,批判了程朱理学。P69953、战国时,魏国邺令___西门豹__引漳河水灌田,发展了农业。(同19)54、东汉名医___张仲景__被后世尊为医圣。(同24)55、东晋建立前后,曾九次北伐,影响较大的是____祖逖___和桓温领导的两次。(同26)56、唐代玄奘所著___《大唐西域记》___一书,是研究我国西北、中亚南亚等地历史语言的珍贵史料。57、公元1271年,___忽必烈___建立元朝。58、公元1689年,清朝与俄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____《尼布楚条约》___、599、我国历史上的禅让时代,实际上就是__父系公社时期_时期。(同29)60、齐桓公时,任用___管仲__为相,进行改革。(同32)
二、单项选择题1、商代国都最后定于(A)A、殷B、朝歌C、罨D、毫2、肥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东晋和(A)A、前秦B、前燕C、北魏D、后赵3、大运河南起余杭,北达(C)A、洛阳B、开封C、涿郡D、淮安4、元杂剧最负盛名的作家是(D)(元曲)A、王实甫B、白朴C、马致远D、关汉卿5、“三家分晋”的三家是(D)A、韩赵燕B、赵魏秦C、齐魏赵D、赵魏韩6、《汉书》的作者是(A)A、班固B、司马迁C、蔡伦D王充7、隋末河北农民起义军的领导人是(A)A、窦建德B、翟让、李密C、杜伏威D、王薄8、建立西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C)A、女真族B、党项族C、契丹族D、羌族密封线内不要答题9、明朝时,东方最大的商港是(A)A、泉州B、广州C、明州D、登州10、明朝中后期,最早入侵中国的西方殖民者是(D)A、荷兰人B、英国人C、西班牙人D、葡萄牙人11、大运河南起余杭,北达(C)(同3)A、洛阳B、开封C、涿郡D、淮安*12、五代十国时期,将幽云16州割归契丹的是(C)A、李克用B、柴荣C、石敬塘D、石守信13、秦末农民起义中,基本上消灭了秦主力军队的一战是(C)A、大泽乡起义B、昆阳之战C、巨鹿之战D、长平之战*14、东汉初年,刘秀重用的是(D)A、外戚B、宦官C、功臣D、士人15、西晋末年,爆发的统治集团内部的大斗争是(D)A、七国之乱B、玄武门之变C、武庚叛乱D、八王之乱16、隋末河北农民起义军的领导人是(A)(同7)A,窦建德B、翟让、李密C、杜伏威D、王薄17、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是(D)A、李白、杜甫B、王勃、骆宾王C、白居易、元慎D、韩愈、柳宗元18、明朝时,东方最大的商港是(A)(同9)A、泉州B、广州C、明州D、登州19、《资治通鉴》一书的体例是(A)A、编年体B、纪传体C、纪事本末体D、典志体20、明朝中后期,最早入侵中国的西方殖民者是(D)(同10)A、荷兰人B、英国人C、西班牙人D、葡萄牙人21、清代军机处建立的时期是(A)A、雍正时期B、乾隆时期C、嘉庆时期D、康熙时期22、清代的一部中国最大的丛书是(C)A、《丛书集成》B、《古今图书集成》C、《四库全书》D、《永乐大典》23、秦末农民起义中,基本上消灭了秦主力军队的一战是(C)(同13)A、大泽乡起义B、昆阳之战C、巨鹿之战D、长平之战24、东汉初年,刘秀重用的是(D)(同14)A、外戚B、宦官C、功臣D、士人25、西晋末年,爆发的统治集团内部的大斗争是(D)(同15)A、七国之乱B、玄武门之变C、武庚叛乱D、八王之乱26、隋末河北农民起义军的领导人是(A)(同7、16)A,窦建德B、翟让、李密C、杜伏威D、王薄27、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是(D)(同17)A、李白、杜甫B、王勃、骆宾王C、白居易、元慎D、韩愈、柳宗元28、明朝时,东方最大的商港是(A)(同9、18)A、泉州B、广州C、明州D、登州29、《资治通鉴》一书的体例是(A)(同19)A、编年体B、纪传体C、纪事本末体D、典志体30、明朝中后期,最早入侵中国的西方殖民者是(D)(同10、20)A、荷兰人B、英国人C、西班牙人D、葡萄牙人31、清代军机处建立的时期是(A)(同21)A、雍正时期B、乾隆时期C、嘉庆时期D、康熙时期
名词解释*1、甲骨文也叫卜辞。商代已有文字,主要保存在龟甲和牛肩胛骨上,今称为甲骨文。甲骨卜辞是商朝国家档案,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批文献资料。文字特点为象形文字为主。文字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推动文明的发展。P46*2、“七国之乱”景帝时,吴王刘濞不满削藩,联合楚、赵等六王,并与匈奴、东越贵族等勾结,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反抗朝廷,发动了同姓王的联合大叛乱。景帝以捕杀晁错乞求刘濞退兵,被拒。景帝被迫以武力镇压叛乱,历时三月,大破叛军。刘濞兵败被杀,其余六王自杀,吴、楚、赵等七国被废。七国之乱平定使分裂割据势力受到沉重打击,朝廷从制度上基本解决了实行诸侯王制度的弊病,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P159*3、大运河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分成三段,北起涿郡(今北京西南)北京,南达余杭(今杭州),沟通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公里,是世界著名的伟大工程,对中国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巩固国家的统一都起了巨大的作用。P361*4、《资治通鉴》宋朝著名政治家和史学家司马光著。是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共294卷,上起公元前403年,下迄公元959年,以事系年,以叙事论人为主,兼及政治、经济制度及天文、地理、民族、科技等等,为后人提供了系统完备的可靠资料。该书对王朝的兴亡或帝王的成败多所评论,虽以儒家正统观点为据,但其批妄疾恶、倡导明治的精神,还是有积极意义的。P5715、五经“五经”是《诗》、《书》、《易》、《礼》、《春秋》,这五部书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古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思想学术流派儒家的主要经典。《诗》也叫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书》也叫做《书经》或《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集;《易》也叫做《易经》或《周易》,是我国最早的占卜用书;《礼》也叫做《仪礼》、《士礼》或《礼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部分礼仪制度的汇编;《春秋》也叫做《春秋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P1076、九品中正制魏国曹丕时制订的选拔官吏的制度。内容就是由中央一些官吏兼任原籍所属郡的“礼正”,由他们察访本郡有才能的人士,列为九等,可备选用。这一制度在开始时起到了选贤任能的作用,增强了曹魏集团的实力。但是后来逐步演变为世族门阀培植自己势力的工具。P2687、开元之治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开元年间,励精图治,任用贤能。为巩固封建统治,发展社会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政局比较稳定,经济继续发展,唐朝进入亟胜时期,史称开元之治。P3908、郭守敬元代大科学家。在天文、历法、水利工程、数学、地理、机械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曾修成《授时历》,是中国古代最优良的一部历法。P5749、国人暴动西周后期,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厉王时,把山林川泽收归王室控制,不许中小贵族利用,亦不准劳动人民进入樵采捕捞。这一措施引起人们的不满。厉王不但不听劝告,派人监视对他不满的人。一旦发现有“谤王”者,立即捉去杀死,“国人”是居住在国都内的人的统称,多是平民,身份较高。至公元前841年,国人发动暴动,反对周厉王。厉王逃到彘,朝政由召公和周公等代管,史称“共和行政”。暴动给予统治者沉重打击。P66*10、分封制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分土封侯”制,或谓之“封诸侯,建藩卫”,简称“分封制”。。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受封者有三种原因: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封国内也实行分封制。这种统治呈宝塔状,自天子至士,为各级贵族,庶民主要是农业劳动者。P6111、李悝改革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文侯时期任用相国李悝于公元前400年左右进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下:1)选贤任能,赏罚严明;2)尽地力;3)善平籴;4)制定《法经》等。魏国在战国前期所以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和李悝的改革是分不开的。P85+8712、元行省制元朝地方政府,主要设有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今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称为“腹里”,直属于中书省管。此外,则设有十个行省,各行省的组织均仿中书省,设丞相(但例不常设)、平章政事、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以处理一省的政务,举凡民政、财政、军政无不统领。元朝的行省制,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对后世影响很大。元朝以后,行省的名称一直沿用下来。13、北京人北京人是在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距今约有七十万至二十万年了。先后发现了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六具,还有一些头骨残片及股骨、胫骨、下颌骨、牙齿等,属于四十个以上的男女老幼不同的个体。北京人四肢进化较快,开始使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P1014、三公九卿制秦朝在皇帝之下,设中央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并处理庶政。此中央机构采用“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监察。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屯卫;太仆,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典客,掌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掌皇族、宗室谱系、名籍;治粟内史,掌财政;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九卿之外,还有列卿,如中尉,掌京师治安;将作少府,掌修治宫室等。P125-126*15、淝水之战328年,前秦统一北方,其帝符坚决定南下灭东晋。符坚弟符融率前锋二十五万人先行南下,东晋以谢石(谢安之弟)为征讨大都督,以谢玄为前锋都督,率北府兵八万迎敌,相拒于淝水。谢玄决定速战,要求符军于西岸小退,以渡河决战。符军出于战术考虑,下令退军,但因内部不稳,一旦退却,不可复止,自相践踏,自行溃散。晋军乘势猛攻,杀符融,大败秦军。淝水之战的胜利,进一步稳固了东晋在江南的统治,但东晋也无力收复中原,以致南北对峙的局面长其延续下来。P286-28716、郑和下西洋明成祖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从1405年——1433年,郑和受命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前后20余年,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处到达了红海的海口和非洲的东岸,并且越过了赤道。郑和下西洋是人类征服海洋的壮举,有着伟大的意义。P620-622
四、简答题1、简述秦朝的中央机构。124-125答:(1)退功臣,进文吏
:为了表彰他们的功勋,并笼络他们的人心,刘秀给予他们尊崇的地位;但却解除了他们的实权。(2)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刘秀削弱三公的权力,加强尚书台的权力,东汉初年,进一步扩大尚书台机构。(3)加强监察制度
东汉初年,就恢复了西汉时设置过的三套监察机构,而且有所加强。三套监察机构的恢复和加强,对加强皇帝的权力起了巨大的作用。(4)集军权于中央
刘秀一再削弱地方的军权,加强中央的军权。大的战争要依靠中央的军队。2.简述“九品中正制”。P268答:“九品中正制”是魏国曹丕时制订的选拔官吏的制度。内容就是由中央一些官吏兼任原籍所属郡的“礼正”,由他们察访本郡有才能的人士,列为九等,可备选用。这一制度在开始时起到了选贤任能的作用,增强了曹魏集团的实力。但是后来逐步演变为世族门阀培植自己势力的工具。3、列举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P320-3256项答:一、改革的大事有六项:(一)整顿吏治
规定守宰的任期要按治绩的好坏决定,不固定年限。又制定俸禄制度。(二)均田制
主要内容有如下四点:1、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2、露田、桑田不得买卖。3、奴婢受田数量和办法与农民相同。4、地方官吏各随在职地区给予公田,不许出卖。(三)三长制
继实行均田制之后,又下令实行三长制。三长就是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这是用来代替宗主督护制的基层政权制度。(四)户调制
废除九品混通制,实行定额租税制。改变了过去赋税征收的混乱现象,对于自耕农来说,户调减轻了很多;(五)迁都洛阳
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变了过去对中原遥控的形势,有利于统治整个国家;(六)改易习俗主要内容有如下四点:1、易鲜卑服装为汉服2、规定在朝廷上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3、迁洛阳的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死后不得归葬平城。4、改汉姓,定门第等级
二、改革的意义重大:1、整顿吏治,对于改造封建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2、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改革户调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士族门阀地主;有助于招引广大劳动人民回到土地上来,开垦荒地,恢复发展生产。3、推动了北方民族的融合过程。4、简述明初中央机构的改革。P578-584答:(1)明太祖废中书省和丞相,提高六部的地位,六部尚书之上更无首长,六部各不相属,这样一切大权都集中于皇帝,(2)设置殿、阁大学士,内阁之名自此始,但这时的内阁只是皇帝的秘书,到后来,内阁的权利逐渐增大。(3)中央除六部外,还有五府、度察院、大理寺、通政司等部门。通过机构的改革,明朝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5、简述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P486答: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固然是反对派势力过于强大;但是从根本上说,这次变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所谓变法,只是对封建统治的某些环节做部分改良,因之就不可能牺牲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去改善广大农民的处境。变法后,原来社会上最突出的土地兼并问题并未解决,贫苦农民从新法中得到的好处甚少,因之新法得不到广大人民的支持。所以变法运动只是少数人依靠一时的权势在活动。一旦权势失去,变法也就随之失败。6、简述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P618答:所谓资本主义萌芽,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产生,当然还很微弱,只是在封建社会内部稀疏地存在着。明代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已在某些地方某些手工业中出现,如在苏州丝织业中最为明显。此外,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见之于其他手工业部门。如在松江棉布袜制造业中,即存在着包买商形式的资本主义经营。在浙江嘉兴县石门镇的榨油业中,也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记载。该镇有油坊二十家,共有雇工八百余人,平均每家四十余人,对雇工按日计工资。这样的油坊可以看作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场手工业了。又在广东韶州、惠州等处的冶铁业中,也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经营方式。在云南的铜矿业中,也存在着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明代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还只是个别的零散的现象。尽管如此,封建社会内部毕竟出现了属未来社会的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萌芽,这表明当时的社会已经处在封建制社会的末期了。7、简述清朝初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P654-663(5)答: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部首领叛乱、统一新疆
、土尔扈特归国
、平罗卜藏丹津叛乱,改土归流、反对沙俄侵略、制止廓尔喀侵扰五、论述题1、试述商秧变法。P88-92答:一、商鞅变法的背景:秦在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关东各大国。反映并加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的赋税改革,也迟于关东各国很多,贵族保守势力强大,争权夺利,国力薄弱。关东的大国看不起秦国。秦孝公,决心彻底改革,开始变法。二、变法的主要内容
1.政治方面——商鞅对政治的改革是以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建立新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重点。(1)制定二十级爵——制定二十级爵,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2)实行县制——废除分封制。(3)实行什伍制度——居民登记于户籍,分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什,同于后代的保甲制度。2.经济方面——三方面(1)废井田,开阡陌——在全国范围废除井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制度。
(2)重农抑商政策——奖励耕织,(3)统一度量衡——统一斗、桶、权、衡、丈、尺,并颁行了标准度量衡器。3.社会方面——主要推行小家庭政策,以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等。三、变法的意义:商鞅虽死,秦惠王和他的子孙都继续实行商鞅的新法,所以秦的国势继续发展,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2.汉武帝为何改革财政?列举改革措施。P164-167答:汉武帝对匈奴连年进行战争,物资粮饷耗费严重,国家财政困难,但战争仍在进行。汉武帝为了扩大财政收入,支援战争需要,在桑弘羊的协助下,进行了大规模的财政改革。改革币制
元狩五年,汉武帝下令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通行于全国;而且严禁各郡、国和私人仿铸。这种货币相当稳定,一直沿用到三国时期。总一盐铁
汉武帝认为:许多大盐铁商家累万金,为非作歹,违法乱纪,从不支援国家之急。于是他断然采取了废止盐铁自由经营、代之以国家垄断经营的政策。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以支援对匈奴的战争和其他经济需要。均输、平准
均输法就是由国家在各地统一征购、运输货物,以谋取利益的政策。平准法就是由国家平抑物价的政策。使市面物价保持稳定。算缗、告缗
算缗就是征收财产税。算缗令下后,豪富大家隐藏财产,不肯具报。武帝令杨可主持告缗事,鼓励揭发。算缗、告缗事件是与汉武帝的财政改革联在一起的,虽然打击了许多大、中商人,但也有大量的地主。此事件并非刘邦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汉武帝的财政改革为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为打败匈奴的侵扰,提供了相当雄厚的经济基础。3.试述东汉初年对中枢决策机构进行的改革。P205-2104点答:(1)退功臣,进文吏
:为了表彰他们的功勋,并笼络他们的人心,刘秀给予他们尊崇的地位;但却解除了他们的实权。(2)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刘秀削弱三公的权力,加强尚书台的权力,东汉初年,进一步扩大尚书台机构。(3)加强监察制度
东汉初年,就恢复了西汉时设置过的三套监察机构,而且有所加强。三套监察机构的恢复和加强,对加强皇帝的权力起了巨大的作用。(4)集军权于中央
刘秀一再削弱地方的军权,加强中央的军权。大的战争要依靠中央的军队。4、试述唐代两税法。P418-419答:一、原因:为了从根本上消除赋税征收中的混乱现象和从根本上解决财政困难,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实行两税法是对当时赋役制度较全面的改革。二、内容:1、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徭、杂税,但保留丁额。2、不分主户(当地土著户)、客户(外来户),一律以当时居住地为准登入户籍,交纳赋税。3、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4、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纳税。5、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6、“量出制入”。中央根据财政支出的需要先做预算,定出总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全国没有统一的税率。三、两税法的进步意义:一、此法在一定时期内,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二、此法比一律按丁征税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税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不合理状况。三、此法关于定税计钱、折钱纳税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四、建立了统一的税制,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但是两税法也有许多弊病。实行两税法后,土地兼并由于不再受任何限制而发展得越发严重。两税法规定户税钱要折合成布帛交纳。后来由于货币不足,出现了“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的微生物研究新方向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保育员(高级)】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玉米种植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推进考核试卷
- 磨制谷物在农业与食品安全产业协同发展的社会效益考核试卷
- 工业自动化与智能港口运营考核试卷
- 2023年中国电信宁波分公司杭州湾新区分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全部土方外运 施工方案
- 稀有金属加工中的企业社会责任与环境保护措施实施考核试卷
- 生物质能发电与气候变化适应性考核试卷
- 2023年中化学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单位岗位公开招聘3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梳理+对点训练(原卷版+解析版)(打包7套)
- 幼儿绘本故事:如果不洗澡
- 2022年《趣味接力跑》教案
-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课程标准
- 汽轮机上缸吊出及翻缸风险分析及管控措施
-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填写样表
- 管道机器人毕业设计正文
- 国电南自PSL 641U线路保护测控装置技术说明书V1.1
- 2022年国网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1]
- 出口退运货物追溯调查情况说明表
- 49.5MW风电场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