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声声慢》3课件_第1页
统编版《声声慢》3课件_第2页
统编版《声声慢》3课件_第3页
统编版《声声慢》3课件_第4页
统编版《声声慢》3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一代词人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1声声慢李清照千古第一悲情之词声声慢李清照千古第一悲情之词2

1、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及后期词作风格,体会作者挥之不去的“情愁”“家愁”“国愁”。2、把握诗歌借助叠词和意象来抒发情感的手法。分析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体悟词人的“愁”情。学习目标

1、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及后期词作风格,体会作者挥之不去的“3

知人论世:李清照(1084-约1155),字,号,山东济南人,宋代词人的代表之一。被誉为“婉约正宗”。词自成一家,被称为“”。留有作品集。

漱玉易安居士婉约派易安体《漱玉词》知人论世:李清照(1084-约1155),字4走近李清照李清照18岁时与赵明诚邂逅并且喜结连理,才子配佳人,两人恩爱有加,一同研究诗词和金石。李清照词中的相思之愁的对象,多是她的丈夫赵明诚。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楼玉苑,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一空。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走近李清照李清照18岁时与赵明诚邂逅并且喜结连理,才5

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些入狱。再后来,李清照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终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走近李清照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一样,到6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7南渡前: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南渡前:内容——闺怨离愁8闺怨诗

闺怨诗是汉族古典诗歌中一个很独特的门类,大致说来,就是写少妇、少女在闺阁中的忧愁和怨恨。这种诗,有的是女人自己写的,还有一些是男人模拟女人的口气写的。闺怨诗主要集中在唐代,因此唐代的闺怨诗比较发达。《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诗闺怨诗是汉族古典诗歌中一个很独特的门类,91、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2、初读这首词,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是什么吗?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到了这些情感的?一、倾情诵读,整体感知1、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一、倾情诵读,整体10

你能找出词中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吗?下阕: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上阕: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二、知人论世,感受“愁”情你能找出词中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吗?二、知人论111、开头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抒发了不同层次的感情,你能读出它的几层情感吗?为了强化这些情感运用了什么手法?(2)叠词的效果

①音乐性:首句7组叠词的使用,加强了词的节奏性和音韵效果,读起来更朗朗上口。

②增强感情:加强词内容的回环往复,增强情感表现力,为全词奠定了哀婉凄凉的基调。⑴“寻寻觅觅”动作渺茫失落“冷冷清清”环境寂寞凄清“凄凄惨惨戚戚”心境凄惨悲痛精神状态生活处境内心世界奠定了愁惨而凄厉的基调1、开头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抒发了不同层12李清照生平大事记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0年:李清照为赵明诚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

1131年: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1151-1155年:

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2、知人论世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人因何而愁?李清照生平大事记2、知人论世132、知人论世“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人因何而愁?国愁:亡国之恨家愁:流离之苦

故园之思情愁:丧夫之痛孀居之悲2、知人论世国愁:亡国之恨14三、找出意象,深味“愁”情1、找出词中所写的几个生活细节。2、找出词人主要运用哪些意象抒发愁情的?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生活细节上阕:寻觅、饮酒、听雁下阕:观花、守窗、听雨情感:孤寂愁苦三、找出意象,深味“愁”情1、找出词中所写的几个生活细节。生152、找出词人主要运用哪些意象抒发愁情的?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1、开头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抒发了不同层次的感情,你能读出它的几层情感吗?为了强化这些情感运用了什么手法?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这次第(全景),怎一个愁字了得(情语)?三、找出意象,深味“愁”情一、倾情诵读,整体感知分析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体悟词人的“愁”情。2、把握诗歌借助叠词和意象来抒发情感的手法。“雁过也(景语),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情语)”答: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闺中思妇形象。答: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种诗,有的是女人自己写的,还有一些是男人模拟女人的口气写的。三、找出意象,深味“愁”情

2、找出词人主要运用哪些意象抒发愁情的?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寄寓愁情渲染愁情传递相思之苦喻女子憔悴的容颜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哀伤、愁思的象征借景抒情意境:萧瑟冷清

情感:孤寂愁苦2、找出词人主要运用哪些意象抒发愁情的?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16酒:麻木神经,或助兴,或消愁。酒在古代的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文学中的意象也是丰富多彩。别时,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大醉一场;喜时,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欣喜若狂;

感怀时,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人生苦短;孤独时,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忧愁时,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消愁不成反添愁。酒:麻木神经,或助兴,或消愁。酒在古代的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17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寻寻觅觅(情语),冷冷清清(景语),凄凄惨惨戚戚(情语)”“乍暖还寒时候(景语),最难将息(情语)”“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情语),晚来风急(景语)”“雁过也(景语),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情语)”“满地黄花堆积(景语),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情语)”“守着窗儿(景语),独自怎生得黑(情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景语)”“这次第(全景),怎一个愁字了得(情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寻寻觅觅(情语),冷冷清清(景语),凄凄18

本词通过描写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了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之思。主题思想主题思想19

梦江南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牛刀小试(2)(3)答: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答: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闺中思妇形象。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答:结句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20

课堂练习

发挥想象,再现画面:选取词中你感受最深的场景,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例:

21课外作业1、背诵本词。2、完成基训相关练习课外作业22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词中的相思之愁的对象,多是她的丈夫赵明诚。1151-1155年:

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乍暖还寒时候(景语),最难将息(情语)”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1131年: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这种诗,有的是女人自己写的,还有一些是男人模拟女人的口气写的。三、找出意象,深味“愁”情这种诗,有的是女人自己写的,还有一些是男人模拟女人的口气写的。“乍暖还寒时候(景语),最难将息(情语)”①音乐性:首句7组叠词的使用,加强了词的节奏性和音韵效果,读起来更朗朗上口。2、把握诗歌借助叠词和意象来抒发情感的手法。闺怨诗主要集中在唐代,因此唐代的闺怨诗比较发达。本词通过描写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了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之思。答: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闺中思妇形象。李清照18岁时与赵明诚邂逅并且喜结连理,才子配佳人,两人恩爱有加,一同研究诗词和金石。固是花中第一流,奈何愁情恨悠悠。漱玉飘香天地间,独领风骚万古流。红藕香残玉簟秋。固是花中第一流,23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一代词人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24声声慢李清照千古第一悲情之词声声慢李清照千古第一悲情之词25

1、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及后期词作风格,体会作者挥之不去的“情愁”“家愁”“国愁”。2、把握诗歌借助叠词和意象来抒发情感的手法。分析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体悟词人的“愁”情。学习目标

1、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及后期词作风格,体会作者挥之不去的“26

知人论世:李清照(1084-约1155),字,号,山东济南人,宋代词人的代表之一。被誉为“婉约正宗”。词自成一家,被称为“”。留有作品集。

漱玉易安居士婉约派易安体《漱玉词》知人论世:李清照(1084-约1155),字27走近李清照李清照18岁时与赵明诚邂逅并且喜结连理,才子配佳人,两人恩爱有加,一同研究诗词和金石。李清照词中的相思之愁的对象,多是她的丈夫赵明诚。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楼玉苑,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一空。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走近李清照李清照18岁时与赵明诚邂逅并且喜结连理,才28

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些入狱。再后来,李清照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终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走近李清照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一样,到29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0南渡前: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南渡前:内容——闺怨离愁31闺怨诗

闺怨诗是汉族古典诗歌中一个很独特的门类,大致说来,就是写少妇、少女在闺阁中的忧愁和怨恨。这种诗,有的是女人自己写的,还有一些是男人模拟女人的口气写的。闺怨诗主要集中在唐代,因此唐代的闺怨诗比较发达。《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诗闺怨诗是汉族古典诗歌中一个很独特的门类,321、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2、初读这首词,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是什么吗?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到了这些情感的?一、倾情诵读,整体感知1、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一、倾情诵读,整体33

你能找出词中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吗?下阕: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上阕: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二、知人论世,感受“愁”情你能找出词中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吗?二、知人论341、开头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抒发了不同层次的感情,你能读出它的几层情感吗?为了强化这些情感运用了什么手法?(2)叠词的效果

①音乐性:首句7组叠词的使用,加强了词的节奏性和音韵效果,读起来更朗朗上口。

②增强感情:加强词内容的回环往复,增强情感表现力,为全词奠定了哀婉凄凉的基调。⑴“寻寻觅觅”动作渺茫失落“冷冷清清”环境寂寞凄清“凄凄惨惨戚戚”心境凄惨悲痛精神状态生活处境内心世界奠定了愁惨而凄厉的基调1、开头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抒发了不同层35李清照生平大事记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0年:李清照为赵明诚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

1131年: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1151-1155年:

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2、知人论世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人因何而愁?李清照生平大事记2、知人论世362、知人论世“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人因何而愁?国愁:亡国之恨家愁:流离之苦

故园之思情愁:丧夫之痛孀居之悲2、知人论世国愁:亡国之恨37三、找出意象,深味“愁”情1、找出词中所写的几个生活细节。2、找出词人主要运用哪些意象抒发愁情的?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生活细节上阕:寻觅、饮酒、听雁下阕:观花、守窗、听雨情感:孤寂愁苦三、找出意象,深味“愁”情1、找出词中所写的几个生活细节。生382、找出词人主要运用哪些意象抒发愁情的?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1、开头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抒发了不同层次的感情,你能读出它的几层情感吗?为了强化这些情感运用了什么手法?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这次第(全景),怎一个愁字了得(情语)?三、找出意象,深味“愁”情一、倾情诵读,整体感知分析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体悟词人的“愁”情。2、把握诗歌借助叠词和意象来抒发情感的手法。“雁过也(景语),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情语)”答: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闺中思妇形象。答: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种诗,有的是女人自己写的,还有一些是男人模拟女人的口气写的。三、找出意象,深味“愁”情

2、找出词人主要运用哪些意象抒发愁情的?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寄寓愁情渲染愁情传递相思之苦喻女子憔悴的容颜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哀伤、愁思的象征借景抒情意境:萧瑟冷清

情感:孤寂愁苦2、找出词人主要运用哪些意象抒发愁情的?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39酒:麻木神经,或助兴,或消愁。酒在古代的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文学中的意象也是丰富多彩。别时,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大醉一场;喜时,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欣喜若狂;

感怀时,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人生苦短;孤独时,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忧愁时,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消愁不成反添愁。酒:麻木神经,或助兴,或消愁。酒在古代的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40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寻寻觅觅(情语),冷冷清清(景语),凄凄惨惨戚戚(情语)”“乍暖还寒时候(景语),最难将息(情语)”“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情语),晚来风急(景语)”“雁过也(景语),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情语)”“满地黄花堆积(景语),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情语)”“守着窗儿(景语),独自怎生得黑(情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景语)”“这次第(全景),怎一个愁字了得(情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寻寻觅觅(情语),冷冷清清(景语),凄凄41

本词通过描写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了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之思。主题思想主题思想42

梦江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