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燃烧与大气污染(1)学习要求:了解常见民用及工业燃料的组成和性质;
掌握气态、液态和固态燃料的燃烧过程,学会分析影响燃烧过程的因素;
学会计算燃烧过程产生的烟气量和污染物浓度;
掌握颗粒物、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产生机理,理解通过改变燃烧条件减少污染物生成的途径。第二章燃烧与大气污染(1)学习要求:1主要内容:1.燃料的性质2.燃料的燃烧过程3.烟气体积计算4.燃烧过程中硫氧化物的形成5.燃烧过程中颗粒污染物的形成6.燃烧过程中其他污染物的形成主要内容:1.燃料的性质2第一节燃料的性质1.
燃料的分类定义:燃料是指在燃烧过程中,能够放出热量,且在经济上可以取得效益的物质。第一节燃料的性质1.
燃料的分类3
按物理状态分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三大类。气体燃料的优点是燃烧迅速,其燃烧状态可基本上由空气与燃料的扩散或混合所控制。液体燃料也是以气态形式燃烧,因此它的燃烧速度受其蒸发过程控制。固体燃料的燃烧则受这两种现象的控制:燃料中挥发性组分被蒸馏后以气态燃烧,而遗留下来的固定碳则以固态燃烧,后者的速率由氧向固体表面的扩散控制。按物理状态分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三大类。气体燃料的优42.
燃料的化学组成碳、氢、氧、氮、硫、水份、灰份液体和气体燃料的组成:2.燃料的化学组成碳、氢、氧、氮、硫、水份、灰份5固体燃料的组成:固体燃料的组成:62.
燃料的化学组成液态燃料的挥发(以汽油为例)2.燃料的化学组成液态燃料的挥发(以汽油为例)73.
燃料组成对燃烧的影响碳:可燃元素。1kg纯碳完全燃烧时,放出32,860kJ的热量。当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时,放出9,268kJ的热量。纯碳起燃温度很高,燃烧缓慢,火焰也短。煤中的碳不是单质状态存在,而是与氢、氮、硫等组成有机化合物。煤形成的地质年代越长,其挥发性成分含量越少,而含碳量则相对增加。例如,无烟煤含碳量约90%~98%,一般煤的含碳量约50%~95%。氢:是燃料中发热量最高的元素。固体燃料中氢的含量为2%~10%,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1kg氢完全燃烧时能放出120,500kJ的热量。
3.燃料组成对燃烧的影响碳:可燃元素。1kg纯碳完全燃烧83.
燃料组成对燃烧的影响氧:氧在燃料中与碳和氢生成化合物,降低了燃料的发热量氮:燃料中含氮量很少,一般为0.5%~1.5%硫:以三种形态存在:有机硫、硫化铁硫和硫酸盐硫。前两种能放出热量,称之为挥发硫。硫燃烧生成产物为SO2和SO3,其中SO2占95%以上。3.燃料组成对燃烧的影响93.
燃料组成对燃烧的影响水分:水分的存在使燃料中可燃成分相对地减少。煤中水分由表面水分(外部水分)和吸附水分(内部水分)组成。外部水分可以靠自然干燥方法除去。内部水分要放在干燥箱中加热到102~105C,保持2h后才能除掉。灰分:是燃料中不可燃矿物质,为燃料中有害成分。3.燃料组成对燃烧的影响104.煤的分类和组成
煤的基本分类褐煤(Ligite,Browncoal)最低品味的煤,形成年代最短,热值较低烟煤(Bituminous)形成年代较褐煤长,碳含量75%~90%。成焦性较强,适宜工业一般应用无烟煤(Anthracite)煤化时间最长,含碳量最高(高于93%),成焦性差,发热量大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的基本分类114.煤的分类和组成
煤的详细分类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的详细分类124.煤的分类和组成
煤的成分分析工业分析(proximateanalysis)测定煤中水分、挥发分、灰分和固定碳。估测硫含量和热值,是评价工业用煤的主要指标。元素分析(ultimateanalysis)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定去掉外部水分的煤中主要组分碳、氢、氮、硫和氧的含量。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的成分分析13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的工业分析水分:一定重量13mm以下粒度的煤样,在干燥箱内318~323K温度下干燥8h,取出冷却,称重外部水分将失去外部水分的煤样保持在375~380K下,约2h后,称重内部水分挥发分:失去水分的试样密封在坩埚内,放在1200K的马弗炉中加热7min,放入干燥箱中冷却至常温再称重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的工业分析14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的工业分析(续)固定碳失去水分和挥发分后的剩余部分(焦炭)放在80020C的环境中灼烧到重量不再变化时,取出冷却。焦炭所失去的重量为固定碳灰分:从煤中扣除水分、灰分以及挥发分后剩余的部分为固定碳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的工业分析(续)15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中灰分的组成:我国煤炭的平均灰分含量为25%灰分的存在降低了煤的热值,也增加了烟尘污染和出渣量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中灰分的组成:16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的元素分析碳和氢:通过燃烧后分析尾气中CO2和H2O的生成量测定氮:在催化剂作用下使煤中的氮转化为氨,碱液吸收,滴定硫:与氧化镁和无水硫酸钠混合物反应,SSO42-,滴定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的元素分析17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中硫的形态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中硫的形态18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的成分的表示方法
要确切说明煤的特性,必须同时指明百分比的基准,常用的基准有以下四种:收到基:锅炉炉前使用的燃料,包括全部灰分和水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空气干燥基:以去掉外部水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即在实验室内进行燃料分析时的试样成分
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的成分的表示方法194.煤的分类和组成干燥基:以去掉全部水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干燥基更能反映出灰分的多少干燥无灰基:以去掉水分和灰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4.煤的分类和组成20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的成分的表示方法及其组成的相互关系
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的成分的表示方法及其组成的相互关系214.煤的分类和组成我国部分煤种的分析结果
4.煤的分类和组成我国部分煤种的分析结果224.煤的分类和组成我国部分煤种的分析结果(续)
4.煤的分类和组成我国部分煤种的分析结果(续)235.其他燃料
石油液体燃料的主要来源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主要含碳和氢,还有少量硫、氮和氧氢含量增加时,比重减少,发热量增加天然气典型的气体燃料一般组成为甲烷85%、乙烷10%、丙烷3%5.其他燃料石油245.其他燃料
非常规燃料城市固体废弃物商业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农产物和农村废物水生植物和水生废物污泥处理厂废物可燃性工业和采矿废物天然存在的含碳和含碳氢的资源合成燃料
非常规燃料通常需要专门技术转化为易于利用的形式城市固体废物用作燃料必须考虑其大气污染问题5.其他燃料非常规燃料256.燃料组成的表示方法:CxHySzOwNv
Sample:C:77.2%,H:5.2%,N:1.2%,S:2.6%,O:5.9%andash:7.9%byweight.Determinethenormalizedmolarcomposition.ElementWt%mol/100gmol/mol(碳)C77.212=6.436.43=1.00H5.201=5.206.43=0.808N1.2014=0.08576.43=0.013S2.6032=0.08126.43=0.013O5.9016=0.3696.43=0.057ash7.96.43=1.23g/molCThenormalizedmolarcomposition:CH0.808N0.013S0.013O0.057
6.燃料组成的表示方法:CxHySzOwNvSampl26燃料的最重要的两个属性热值决定燃料的消耗量杂质污染物产生的来源燃料的最重要的两个属性热值27第二节燃料燃烧过程
燃烧是可燃混合物的快速氧化过程,并伴随着能量(光和热)的释放,同时使燃料的组成元素转化为相应的氧化物。1.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燃烧过程及燃烧产物
完全燃烧:CO2、H2O不完全燃烧:CO2、H2O&CO、黑烟及其他部分氧化产物如果燃料中含有S和N,则会生成SO2和NO空气中的部分N可能被氧化成NO-热力型NOx第二节燃料燃烧过程燃烧是可燃混合物的快速氧化过程,281.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三T)空气条件:提供充足的空气;但是空气量过大,会降低炉温,增加热损失温度条件(Temperature):达到燃料的着火温度时间条件(Time):燃料在高温区停留时间应超过燃料燃烧所需时间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Turbulence湍流):燃料与氧充分混合,混合程度取决于空气的湍流度把温度、时间和湍流称为燃烧过程的“三T”1.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三T)291.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典型燃料的着火温度1.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典型燃料的着火温度301.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燃烧火焰温度与燃料混合比的关系(以CH4为例)1.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燃烧火焰温度与燃料混合比的关系(以311.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典型锅炉热损失与过剩空气量的关系1.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典型锅炉热损失与过剩空气量的关系321.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燃气比和混合程度对燃烧产物的影响1.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燃气比和混合程度对燃烧产物的影响332.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定义:单位量燃料按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建立燃烧方程式的假定:空气组成
20.9%O2和79.1%N2,两者体积比为:N2/O2=3.78燃料中固定氧可用于燃烧燃料中硫主要被氧化为SO2不考虑NOX的生成燃料中的N在燃烧时转化为N2燃料的化学式为CxHySzOw2.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定义:单位量燃料按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342.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燃烧方程式:燃料重量=12x+1.008y+32z+16w理论空气量:煤4~7m3/kg,液体燃料10~11m3/kg
2.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燃烧方程式:352.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例题:2.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例题:362.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空气过剩系数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以表示,通常>1部分炉型的空气过剩系数2.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空气过剩系数372.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
例如:汽油(~C8H18)的完全燃烧:汽油的质量:128+1.00818=114.14空气的质量:3212.5+283.7812.5=1723空燃比AF=15.112.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空燃比383.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燃烧可能释放的污染物:CO2、CO、SOx、NOx、CH、烟、飞灰、金属及其氧化物等温度对燃烧产物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有影响燃料种类和燃烧方式对燃烧产物也有影响3.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燃烧可能释放的污染物:393.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燃烧产物与温度的关系:3.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燃烧产物与温度的关系:403.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燃料种类对燃烧产物的影响(以1000MW电站为例):3.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燃料种类对燃烧产物的影响(以100414.热化学关系式发热量:单位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即在反应物开始状态和反应产物终了状态相同下的热量变化(kJ/kgorkcal/kg)高位发热量:包括燃烧生成物中水蒸气的汽化潜热低位发热量: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仍以气态存在时,完全燃烧过程所释放的热量4.热化学关系式发热量:424.热化学关系式燃烧设备的热损失排烟热损失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散热损失在充分混合的条件下,热损失在理论空气量条件下最低不充分混合时,热损失最小值出现在空气过剩一侧4.热化学关系式燃烧设备的热损失434.热化学关系式燃烧热损失与空燃比的关系4.热化学关系式燃烧热损失与空燃比的关系44习题: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为:C:85.5%H:11.3%O:2.0%N:0.2%S:1.0%试计算:⑴燃烧1kg重油所需的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⑵干烟气中SO2的质量浓度和CO2的最大质量浓度;⑶当空气的过剩量为10%时,所需的空气量及产生的烟气量。习题: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为:C:85.5%H:1145解:⑴已知1kg重油中各成分的含量如下:质量/g摩尔数/mol(按原子数计)需氧数/molC85571.2571.25H113112.1028.25N20.1430S100.31250.3125O201.25-0.625所需理论氧气量为:71.25+28.25+0.3125-0.625=99.188mol/kg重油需要的理论空气量为:解:4699.188×(1+3.7)=472.13mol/kg重油即:472.13×22.4/1000=10.58m3/kg重油(标态)理论空气量条件下的烟气组成(mol)为:CO2:71.25H2O:56.5SOx:0.3125N2:99.188×3.76理论烟气量为:71.25+56.5+0.3125+99.188×3.76=501.01mol/kg重油501.01×22.4×10-3=11.22m3/kg重油99.188×(1+3.7)47⑵干烟气量为:501.01-56.5=444.51mol/kg重油即:444.51×22.4×10-3=9.96m3/kg重油。SO2量为:0.3125×0.97=0.3031mol/kg重油(认为S的生成物中SO2占97%)干烟气中SO2的质量浓度为:0.3031×10-6/444.51=681.87×(64/22.4)=1948mg/m3假设C全部生成CO2,则CO2的量为71.25mol/kg重油。CO2的最大质量浓度为:(71.25/444.51)×103×(44/22.4)=314.8g/m3
⑵干烟气量为:501.01-56.548⑶当空气过剩10%时,空气过剩系数α=1.1则实际的空气量为:10.58×1.1=11.64m3/kg重油实际烟气量为:=11.22+(1.1-1)×10.58=12.28m3/kg重油⑶当空气过剩10%时,空气过剩系数α=1.149第三节烟气体积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1.烟气体积计算理论烟气体积
CO2、SO2、N2和H2O干烟气、湿烟气烟气体积和密度的校正转化为标态下(273K、1atm)的体积和密度注意:美、日和全球监测系统网的标态为298K、1atm。第三节烟气体积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1.烟气体积计算501.烟气体积计算过剩空气校正实际空气量=(1+)(O2+3.78N2)完全燃烧:与理论空气量相比多(O2+3.78N2)
此时烟气中,O2的量为O2P=O2,N2的量为N2P=3.78(1+)N2空气中O2=(20.9/79.1)N2=0.264N2,即进入燃烧系统的空气总氧量为0.264N2P1.烟气体积计算过剩空气校正511.烟气体积计算过剩空气校正理论需氧量=0.264N2P-O2P,空气过剩系数=实际需氧量/理论需氧量=1+O2P/(0.264N2P-O2P)假如燃烧过程中产生CO,过剩氧量必须加以校正:O2P-0.5COP=1+(O2P-0.5COP)/[0.264N2P-(O2P-0.5COP)]以上组分的量均可由烟气分析仪测定。
考虑过剩空气校正后实际烟气体积:1.烟气体积计算过剩空气校正522.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根据实测的污染物浓度和排烟量根据燃烧设备的排污系数、燃料组成和燃烧状况预测烟气量和污染物浓度2.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532.污染物排放量计算例题:例2-1.某燃烧装置采用重油作燃料,重油成分分析结果如下(按质量)C:88.3%;H:9.5%;S:1.6%;H2O:0.05%;灰分:0.1%.试确定燃烧1kg重油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解:以1kg重油燃烧为基础,则
所以理论需氧量为73.5+23.75+0.5=97.83mol/kg重油干空气中氧和氮的摩尔比(体积比)为3.78,则1kg重油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为:2.污染物排放量计算例题:例2-1.某燃烧装置采用重油作燃料542.污染物排放量计算97.83×(3.78+1)=467.63mol/kg重油即467.63×(22.4/1000)=10.47mN3/kg重油2.污染物排放量计算97.83×(3.78+1)=467.6552.污染物排放量计算习题:某锅炉燃用煤气成分体积比为:H2S0.2%、CO25%、O20.2%、CO28.5%、H213.0%、CH40.7%、N252.4%。空气含湿量为12g/m3(标态),α=1.2时,试求实际所需空气量和燃烧时产生的实际烟气量。
解:以1kmol煤气计,则摩尔数/mol需氧量/mol烟气量/kmolH2S234(H2O+SO2)CO250050O22.0-20CO285142.5285(CO2)H213065130(H2O)CH471421(CO2+H2O)N25240524(N2)
2.污染物排放量计算习题:某锅炉燃用煤气成分体积比为:H2S561)由上表可知理论需氧量为:3-2+142.5+65+14=222.5mol/kmol煤气=0.2225mN3/(mN3煤气)实际需要的干空气量:222.5×(1+3.78)×1.2mol/kmol(煤气)=1276.3mol/kmol(煤气)=1.276mN3/(mN3煤气)转化为湿空气:
Va=1.276/(1-0.0149)mN3/(mN3煤气)=1.296mN3/(mN3煤气)1)由上表可知理论需氧量为:572)燃烧后产生的烟气量:
Vf=(4+50+285+130+21+524)×10-3+1.296-0.2225=2.087mN3/(mN3煤气)
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例题课件58第二章燃烧与大气污染(1)学习要求:了解常见民用及工业燃料的组成和性质;
掌握气态、液态和固态燃料的燃烧过程,学会分析影响燃烧过程的因素;
学会计算燃烧过程产生的烟气量和污染物浓度;
掌握颗粒物、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产生机理,理解通过改变燃烧条件减少污染物生成的途径。第二章燃烧与大气污染(1)学习要求:59主要内容:1.燃料的性质2.燃料的燃烧过程3.烟气体积计算4.燃烧过程中硫氧化物的形成5.燃烧过程中颗粒污染物的形成6.燃烧过程中其他污染物的形成主要内容:1.燃料的性质60第一节燃料的性质1.
燃料的分类定义:燃料是指在燃烧过程中,能够放出热量,且在经济上可以取得效益的物质。第一节燃料的性质1.
燃料的分类61
按物理状态分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三大类。气体燃料的优点是燃烧迅速,其燃烧状态可基本上由空气与燃料的扩散或混合所控制。液体燃料也是以气态形式燃烧,因此它的燃烧速度受其蒸发过程控制。固体燃料的燃烧则受这两种现象的控制:燃料中挥发性组分被蒸馏后以气态燃烧,而遗留下来的固定碳则以固态燃烧,后者的速率由氧向固体表面的扩散控制。按物理状态分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三大类。气体燃料的优622.
燃料的化学组成碳、氢、氧、氮、硫、水份、灰份液体和气体燃料的组成:2.燃料的化学组成碳、氢、氧、氮、硫、水份、灰份63固体燃料的组成:固体燃料的组成:642.
燃料的化学组成液态燃料的挥发(以汽油为例)2.燃料的化学组成液态燃料的挥发(以汽油为例)653.
燃料组成对燃烧的影响碳:可燃元素。1kg纯碳完全燃烧时,放出32,860kJ的热量。当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时,放出9,268kJ的热量。纯碳起燃温度很高,燃烧缓慢,火焰也短。煤中的碳不是单质状态存在,而是与氢、氮、硫等组成有机化合物。煤形成的地质年代越长,其挥发性成分含量越少,而含碳量则相对增加。例如,无烟煤含碳量约90%~98%,一般煤的含碳量约50%~95%。氢:是燃料中发热量最高的元素。固体燃料中氢的含量为2%~10%,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1kg氢完全燃烧时能放出120,500kJ的热量。
3.燃料组成对燃烧的影响碳:可燃元素。1kg纯碳完全燃烧663.
燃料组成对燃烧的影响氧:氧在燃料中与碳和氢生成化合物,降低了燃料的发热量氮:燃料中含氮量很少,一般为0.5%~1.5%硫:以三种形态存在:有机硫、硫化铁硫和硫酸盐硫。前两种能放出热量,称之为挥发硫。硫燃烧生成产物为SO2和SO3,其中SO2占95%以上。3.燃料组成对燃烧的影响673.
燃料组成对燃烧的影响水分:水分的存在使燃料中可燃成分相对地减少。煤中水分由表面水分(外部水分)和吸附水分(内部水分)组成。外部水分可以靠自然干燥方法除去。内部水分要放在干燥箱中加热到102~105C,保持2h后才能除掉。灰分:是燃料中不可燃矿物质,为燃料中有害成分。3.燃料组成对燃烧的影响684.煤的分类和组成
煤的基本分类褐煤(Ligite,Browncoal)最低品味的煤,形成年代最短,热值较低烟煤(Bituminous)形成年代较褐煤长,碳含量75%~90%。成焦性较强,适宜工业一般应用无烟煤(Anthracite)煤化时间最长,含碳量最高(高于93%),成焦性差,发热量大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的基本分类694.煤的分类和组成
煤的详细分类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的详细分类704.煤的分类和组成
煤的成分分析工业分析(proximateanalysis)测定煤中水分、挥发分、灰分和固定碳。估测硫含量和热值,是评价工业用煤的主要指标。元素分析(ultimateanalysis)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定去掉外部水分的煤中主要组分碳、氢、氮、硫和氧的含量。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的成分分析71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的工业分析水分:一定重量13mm以下粒度的煤样,在干燥箱内318~323K温度下干燥8h,取出冷却,称重外部水分将失去外部水分的煤样保持在375~380K下,约2h后,称重内部水分挥发分:失去水分的试样密封在坩埚内,放在1200K的马弗炉中加热7min,放入干燥箱中冷却至常温再称重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的工业分析72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的工业分析(续)固定碳失去水分和挥发分后的剩余部分(焦炭)放在80020C的环境中灼烧到重量不再变化时,取出冷却。焦炭所失去的重量为固定碳灰分:从煤中扣除水分、灰分以及挥发分后剩余的部分为固定碳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的工业分析(续)73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中灰分的组成:我国煤炭的平均灰分含量为25%灰分的存在降低了煤的热值,也增加了烟尘污染和出渣量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中灰分的组成:74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的元素分析碳和氢:通过燃烧后分析尾气中CO2和H2O的生成量测定氮:在催化剂作用下使煤中的氮转化为氨,碱液吸收,滴定硫:与氧化镁和无水硫酸钠混合物反应,SSO42-,滴定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的元素分析75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中硫的形态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中硫的形态76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的成分的表示方法
要确切说明煤的特性,必须同时指明百分比的基准,常用的基准有以下四种:收到基:锅炉炉前使用的燃料,包括全部灰分和水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空气干燥基:以去掉外部水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即在实验室内进行燃料分析时的试样成分
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的成分的表示方法774.煤的分类和组成干燥基:以去掉全部水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干燥基更能反映出灰分的多少干燥无灰基:以去掉水分和灰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4.煤的分类和组成78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的成分的表示方法及其组成的相互关系
4.煤的分类和组成煤的成分的表示方法及其组成的相互关系794.煤的分类和组成我国部分煤种的分析结果
4.煤的分类和组成我国部分煤种的分析结果804.煤的分类和组成我国部分煤种的分析结果(续)
4.煤的分类和组成我国部分煤种的分析结果(续)815.其他燃料
石油液体燃料的主要来源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主要含碳和氢,还有少量硫、氮和氧氢含量增加时,比重减少,发热量增加天然气典型的气体燃料一般组成为甲烷85%、乙烷10%、丙烷3%5.其他燃料石油825.其他燃料
非常规燃料城市固体废弃物商业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农产物和农村废物水生植物和水生废物污泥处理厂废物可燃性工业和采矿废物天然存在的含碳和含碳氢的资源合成燃料
非常规燃料通常需要专门技术转化为易于利用的形式城市固体废物用作燃料必须考虑其大气污染问题5.其他燃料非常规燃料836.燃料组成的表示方法:CxHySzOwNv
Sample:C:77.2%,H:5.2%,N:1.2%,S:2.6%,O:5.9%andash:7.9%byweight.Determinethenormalizedmolarcomposition.ElementWt%mol/100gmol/mol(碳)C77.212=6.436.43=1.00H5.201=5.206.43=0.808N1.2014=0.08576.43=0.013S2.6032=0.08126.43=0.013O5.9016=0.3696.43=0.057ash7.96.43=1.23g/molCThenormalizedmolarcomposition:CH0.808N0.013S0.013O0.057
6.燃料组成的表示方法:CxHySzOwNvSampl84燃料的最重要的两个属性热值决定燃料的消耗量杂质污染物产生的来源燃料的最重要的两个属性热值85第二节燃料燃烧过程
燃烧是可燃混合物的快速氧化过程,并伴随着能量(光和热)的释放,同时使燃料的组成元素转化为相应的氧化物。1.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燃烧过程及燃烧产物
完全燃烧:CO2、H2O不完全燃烧:CO2、H2O&CO、黑烟及其他部分氧化产物如果燃料中含有S和N,则会生成SO2和NO空气中的部分N可能被氧化成NO-热力型NOx第二节燃料燃烧过程燃烧是可燃混合物的快速氧化过程,861.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三T)空气条件:提供充足的空气;但是空气量过大,会降低炉温,增加热损失温度条件(Temperature):达到燃料的着火温度时间条件(Time):燃料在高温区停留时间应超过燃料燃烧所需时间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Turbulence湍流):燃料与氧充分混合,混合程度取决于空气的湍流度把温度、时间和湍流称为燃烧过程的“三T”1.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三T)871.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典型燃料的着火温度1.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典型燃料的着火温度881.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燃烧火焰温度与燃料混合比的关系(以CH4为例)1.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燃烧火焰温度与燃料混合比的关系(以891.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典型锅炉热损失与过剩空气量的关系1.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典型锅炉热损失与过剩空气量的关系901.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燃气比和混合程度对燃烧产物的影响1.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燃气比和混合程度对燃烧产物的影响912.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定义:单位量燃料按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建立燃烧方程式的假定:空气组成
20.9%O2和79.1%N2,两者体积比为:N2/O2=3.78燃料中固定氧可用于燃烧燃料中硫主要被氧化为SO2不考虑NOX的生成燃料中的N在燃烧时转化为N2燃料的化学式为CxHySzOw2.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定义:单位量燃料按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922.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燃烧方程式:燃料重量=12x+1.008y+32z+16w理论空气量:煤4~7m3/kg,液体燃料10~11m3/kg
2.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燃烧方程式:932.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例题:2.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例题:942.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空气过剩系数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以表示,通常>1部分炉型的空气过剩系数2.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空气过剩系数952.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
例如:汽油(~C8H18)的完全燃烧:汽油的质量:128+1.00818=114.14空气的质量:3212.5+283.7812.5=1723空燃比AF=15.112.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空燃比963.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燃烧可能释放的污染物:CO2、CO、SOx、NOx、CH、烟、飞灰、金属及其氧化物等温度对燃烧产物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有影响燃料种类和燃烧方式对燃烧产物也有影响3.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燃烧可能释放的污染物:973.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燃烧产物与温度的关系:3.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燃烧产物与温度的关系:983.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燃料种类对燃烧产物的影响(以1000MW电站为例):3.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燃料种类对燃烧产物的影响(以100994.热化学关系式发热量:单位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即在反应物开始状态和反应产物终了状态相同下的热量变化(kJ/kgorkcal/kg)高位发热量:包括燃烧生成物中水蒸气的汽化潜热低位发热量: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仍以气态存在时,完全燃烧过程所释放的热量4.热化学关系式发热量:1004.热化学关系式燃烧设备的热损失排烟热损失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散热损失在充分混合的条件下,热损失在理论空气量条件下最低不充分混合时,热损失最小值出现在空气过剩一侧4.热化学关系式燃烧设备的热损失1014.热化学关系式燃烧热损失与空燃比的关系4.热化学关系式燃烧热损失与空燃比的关系102习题: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为:C:85.5%H:11.3%O:2.0%N:0.2%S:1.0%试计算:⑴燃烧1kg重油所需的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⑵干烟气中SO2的质量浓度和CO2的最大质量浓度;⑶当空气的过剩量为10%时,所需的空气量及产生的烟气量。习题: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为:C:85.5%H:11103解:⑴已知1kg重油中各成分的含量如下:质量/g摩尔数/mol(按原子数计)需氧数/molC85571.2571.25H113112.1028.25N20.1430S100.31250.3125O201.25-0.625所需理论氧气量为:71.25+28.25+0.3125-0.625=99.188mol/kg重油需要的理论空气量为:解:10499.188×(1+3.7)=472.13mol/kg重油即:472.13×22.4/1000=10.58m3/kg重油(标态)理论空气量条件下的烟气组成(mol)为:CO2:71.25H2O:56.5SOx:0.3125N2:99.188×3.76理论烟气量为:71.25+56.5+0.3125+99.188×3.76=501.01mol/kg重油501.01×22.4×10-3=11.22m3/kg重油99.188×(1+3.7)105⑵干烟气量为:501.01-56.5=444.51mol/kg重油即:444.51×22.4×10-3=9.96m3/kg重油。SO2量为:0.3125×0.97=0.3031mol/kg重油(认为S的生成物中SO2占97%)干烟气中SO2的质量浓度为:0.3031×10-6/444.51=681.87×(64/22.4)=1948mg/m3假设C全部生成CO2,则CO2的量为71.25mol/kg重油。CO2的最大质量浓度为:(71.25/444.51)×103×(44/22.4)=314.8g/m3
⑵干烟气量为:501.01-56.5106⑶当空气过剩10%时,空气过剩系数α=1.1则实际的空气量为:10.58×1.1=11.64m3/kg重油实际烟气量为:=11.22+(1.1-1)×10.58=12.28m3/kg重油⑶当空气过剩10%时,空气过剩系数α=1.1107第三节烟气体积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1.烟气体积计算理论烟气体积
CO2、SO2、N2和H2O干烟气、湿烟气烟气体积和密度的校正转化为标态下(273K、1atm)的体积和密度注意:美、日和全球监测系统网的标态为298K、1atm。第三节烟气体积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1.烟气体积计算1081.烟气体积计算过剩空气校正实际空气量=(1+)(O2+3.78N2)完全燃烧:与理论空气量相比多(O2+3.78N2)
此时烟气中,O2的量为O2P=O2,N2的量为N2P=3.78(1+)N2空气中O2=(20.9/79.1)N2=0.264N2,即进入燃烧系统的空气总氧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突破学习困境教育视角下的学生生涯规划优化策略
- 科技教育中的德育元素与素质教育
- 小学英语课《This is my home》教学设计与反思
- 个人股权委托代持合同
- 个人自建房质押贷款合同
- 临时劳动合同安全免责约定
- 个人房产转让合同A
- 事业单位临时工劳动合同
- 2025年城市公共交通燃油供应合同
- 上海销售合同范本
- 屋面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施工方案及方法
- 2024年1月山西省高三年级适应性调研测试(一模)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
- 110kv各类型变压器的计算单
- 双减政策之下老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 5A+Chapter+1+Changes+at+home+课件(新思维小学英语)
- 安徽省2023年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 护工(陪护)培训教材(完整版)资料
- 机械加工生产计划排程表
-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生殖系统的血管淋巴和神经
- 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 GB/T 35506-2017三氟乙酸乙酯(ETF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