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案例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案例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案例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案例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8案例9:智破入骨教堂迷案2000年到2004年底,捷克库那哈拉市发生了多起人15失踪案件,但直到2004年11月19日鬼节前夕,一位美国大学生在当地著名的圣巴巴拉人骨教堂神秘失踪后,才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当地人传说,骨魔瑞特会在每年的11月20日前后一周的时间里,出外寻找骨头为这座教堂添加新的材料。这些失踪的人难道已经成为骨魔魔掌下新的牺牲品了吗?库那哈拉市陷入恐慌之中。

教堂鬼节,美国游客神秘失踪

人骨教堂始建于14世纪,从外观看来是一座很普通的哥特式建筑。在13世纪时,来自耶路撒冷的一把圣土撒在教堂附近的墓园,人们认为埋身于此就可以上天堂,所以将这里作为了身后的福地。14世纪,大量人死于战争和疾病,墓园放不下如此多的尸体,教堂当局决定用人骨来装饰教堂,这恐怖而神圣的使命与19世纪末才完成。由于教堂的独一无二,平时警卫森严,只有在周日和鬼节前后各一周时间才对外开放。

教堂内的蜡台、天花板、墙壁上的花毯、圣坛等均由人骨堆砖或修饰而成。

2004年11月19日,鬼节前夕,这里吸引了众多游客,两个美国大学生哈尔和威里也来此参观,跟随讲解员转了一圈后,二人意犹未尽,威里认为夜晚会更可怕,而哈尔不以为然,二人起了争执,于是打赌哈尔在教堂内待上一晚,如果能坚持到第二天早上教堂开门,那哈尔就赢,赌金100美元。

而第二天一早威里却未见哈尔走出教堂。教堂内也找不到哈尔的影子,情急之下,威里报了警。由于失踪的是外国游客,警局格外重视,警长费林格下令包围教堂,命警员全面搜索,未得到任何结果。在打算收队时,助手安东的对讲机掉进了神坛,砸在了神坛的边缘,撞碎了几根腿骨的骨端。安东脸色苍白起来,这些14世纪的骨头都是文物,于是钻人栏杆内去捡,随手碰了碰受损的骨头,想知道是否只是骨端受损,他的手被粘了一下,发现手上有点油腻,再摸过去,他竟然抽出了一根腿骨。

大家发出尖叫,神坛会不会因此倒塌?安东冷静地将腿骨展示在人们面前:“这是一根新鲜人骨,骨内油质慢慢渗出,在表面形成油腻,而且无论是从颜色还是重量上它都与那些七百年前的旧骨有所差别。”

多人被害,凶手是人是鬼

安东说的没错,他抽出的这根腿骨在法医鉴定下,推测为离体二到三年,绝对不可能是教堂原有的骨头,但也不可能是刚失踪的哈尔的。

警方在取得有关当局许可后,对教堂内所有的骨头进行了全面的搜查。四天后,其搜出了61块新鲜的骨头,分别属于5个人,都是成年男子,年龄在20~50岁之间,而其DNA都与哈尔的不符。这些离体时间并不长的骨头最短才几天,最长不超过5年。根据法医的鉴定,安东甚至推测骨头是5年内逐年取出的,一年1人,之后被安放在人骨教堂内。

传说19世纪曾经有一位被称为“骨魔”的工匠瑞特,曾经用新鲜的入骨去代替那些腐朽的骨头。

11月27日,出现瑞特会重返教堂献祭的传言。

于是警长费格林带领着警员在入夜后来到教堂,他孤身一人走进教堂,其余的则埋伏在外面,所有人口都严密看管。

12点时,原本亮着的灯光忽然熄灭了,警员大惊,想冲人教堂,本来好好的门居然被锁死,教堂内传来了警长惊恐的叫声和枪声。警员用专用锁具打开大门,发现警长昏倒在地,除警长外室内没有其他人也没发现血迹。

警长在被送到医院后醒了过来,讲出自己遇到了“骨魔”的过程,一团黑糊糊的影子持着一根森森的白骨,骨上滴着液体,似乎是鲜血。警长对着黑影开了一枪,黑影无动于衷既而发出恐怖叫声,扬起白骨,敲向警长……难道警长遇到的真的不是人?

警员在现场再次发现了人类新鲜的骨头,是一根右手食指骨,仿佛向人们作出轻蔑的姿态,这根指骨被证实是哈尔的。很遗憾,他遇害了!

骨魔非魔,真凶令人骇然

警长住院养伤之时,安东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他发现教堂新鲜骨头DNA测试与目前已有的失踪人口对不上号,于是他调查了流动人口,果然与一名流浪者的DNA相吻合。

另外,在遇袭的前一天早上,安东在办公桌上发现了一个白森森的人类颅骨和被交叉绑住的两根臂骨,这白骨被证实属于第七名受害者,也是今年死在骨魔手下的第三个人。白骨怎会出现在安东的办公桌上?除了安东,所有人都认为,除了骨魔没有人做得到。

但安东相信这是一个物质的世界,这是人的行为,是谋杀!

安东将现有的线索和一些现象联系起来:

凶手首先必须取得受害者的信任,将他们骗到自己的房间杀害,经水煮处理脱骨,并一再在警方眼皮底下作案却毫无漏洞。因此凶手可能是个外表看来品行良好但心理极度变态的成年单身男子,拥有独立的离教堂不远的房子,而且熟悉人体内部构造和刑事常识,还要身手敏捷,胆识过人。

通过推理,安东得到了大量的推测,他指挥警员在以教堂为中心,半径5公里的圆圈内进行搜索,果然警方找到了这样的房子。几个上山的孩子也向警方抱怨说,那里总有恶心的臭气。警方在房屋附近展开拉网式搜索,发现了大量人类的碎骨和软组织。他们申请了该处的搜查令,却意外地发现这栋房子的主人居然是他们熟悉的人……

安东带着鲜花去看望警长,警长急切地追问案子破了没有,安东却给他讲了一个故事——1870年瑞特受雇于当地旺族,为圣巴巴拉教堂装修。瑞特对人骨拼凑图案产生了狂热的兴趣,不惜杀人取骨,但当时没人发现他的罪行。

到了21世纪,他的一个后代继承人继承了他这种变态的爱好,再次采取了杀人取骨的方法,从2000年到2004年共杀害了5个流浪者。在2004年11月19日,当他将一个新受害者的骨头送进教堂时,被偷留在教堂内的美国游客发现,他只得将其杀害。为怕人们追究出更多的细节,他又散布谣言,让骨魔登台,粉饰自己的杀人罪行。最后,为了加强谣言的可信度,他偷偷把白骨放在警察局里威胁侦察者,甚至不惜伤害自己,制造密室伤人事件,试图把警方视线再次引到骨魔上来。只可惜警方找到了他杀人取骨的别墅,大量的证据让人毋庸置疑。

安东对着面色惊慌的警长说:“凶手就是你,费林格警长。”

费林格只得承认罪行,在安东稍不留神之际,他拿出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思考讨论

1.人骨教堂的新鲜人骨真的是“骨魔”所为吗?凶手到底是人还是鬼?这一凶案的侦破过程反映了什么哲学原理?

2.捷克库那哈拉市著名的圣巴巴拉入骨教堂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人骨教堂用的是真的人骨吗?美国青年哈尔被谁所杀?

3.面对费林格警长制造的有“骨魔”存在的大量假象,安东为什么仍然相信杀人者是人而不是鬼?安东的胜利给人以什么样的启示?

案例点评

这是一宗杀人取骨案,也是一宗变态杀人案。这一案件由于发生在教堂,而且又受到许多神秘现象遮蔽,所以曾一度陷入僵局。这一案件最初是由警长的助手安东发现线索,他发现在教‘堂里由人骨装饰的神坛上有新的人骨,于是认定许多游客的失踪跟教堂有关,但在调查中又受到许多离奇现象的干扰。首先受到“骨魔”重返教堂献祭的传言干扰。相传19世纪曾有一位被称为“骨魔”的工匠,他曾用新鲜的人骨去修饰教堂,于是在案件调查中就出现了“骨魔”复活的传言。其次是警长遭“骨魔”袭击事件。最后,在警员安东的办公桌上出现了人骨,也被宣扬是“骨魔”所为。但冷静的安东认为,这是个物质世界,决不存在什么魔和鬼之类的东西,这一定是人的行为,是谋杀。经过一系列周密调查,终于使真相大自。

安东的想法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哲学道理,即世界是物质的,一切精神的东西都以物质为基础,没有脱离物质而存在的精神之物。在许多人都认为杀人是“骨魔”所为的时候,尤其是安东的警长还绘声绘色地描述如何遭到“骨魔”袭击的时候,安东还是坚持杀人者不是“骨魔”,而是人。经过周密的调查之后,最后终于发现,警长费林格就是杀人犯。这是一次唯物主义的胜利。

教学建议

1.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讲述了一个美国青年哈尔在捷克那哈拉市著名的圣巴巴拉人骨教堂失踪,后被侦破是警长所杀,而不是“骨魔”所为的故事。说明了世界是物质的,一切精神的东西都以物质为基础,没有脱离物质而存在的精神之物。

本案例可用于第一章第一节中“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部分的辅助教学,或用于该部分课程内容的考核。

2.本案例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案例主要通过对在人骨教堂失踪的美国青年哈尔的侦破过程,向我们展示了世上并没有“骨魔”的存在,是人所为。在使用本案例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学生只对故事情节感兴趣,而要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觉认识到世界上没有脱离物质的纯粹精神之物。

(资料来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案例10:发现X1835宇宙之砖随着科学的进步、物理学的发展不断被超越,被更新。随着原子核、质子、中子的发现,l932年,科学家总结了前人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原子核结构的理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一个质子的质量是一个单位、电量是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原子核里质子的数目等于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也等于元素在门捷列夫周期表里的原子序数,又等于核外电子数;一个中子的质量是一个单位,电量是零,中子数目等于原子质量数与原子序数之差。从此,在研究物质组成的道路上人类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建立起了研究基本粒子的组成和结构及其运动的粒子物理学。物质世界里人们探求自身的奥秘的脚步迈得更加踏实和坚定了。

粒子物理学的目标是探索物质的基本组元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但是它研究的是比原子核更深层次的微观世界中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在很高的能量下,这些物质相互转化的现象,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和规律。从几千年前人们对物质的基本结构建立了最初的认识到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陆续发现中子、质子,可以称作粒子物理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但是在此之后,粒子物理学很快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需要插入的是,对基本粒子的研究使得人类不光是对物质的组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更使得我们对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伴随着粒子物理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除了已知的引力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以外,还存在两种新的相互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这四种相互作用的比较参见下表:物质之间四种作用力性征比较对照表力的类型发生作用的距离力的强度传递此力的粒子粒子的质量引力延伸到非常大的距离10-38没有发现不知道弱力约小于1O-17cm

10-13中间玻色子w+、w-和Z0约90吉电子伏电磁力延伸到非常大的距离1O-2光子0强力或核力约小于10-13cm1

胶子假定为0

1934年,日本科学家为了解释核子之间的强作用短程力,基于同电磁作用的对比,提出这种力是由质子和(或)中子之间交换的一种具有质量(电子质量的200~300倍)的基本粒子——介子引起的。1936年两位科学家安德森和尼德迈耶在实验的基础上确认了一种新粒子,这就是后来人们被称为μ子的粒子。1937年人类终于在宇宙线中又发现了μ子。之后,人们又陆续发现了π介子和奇异粒子等粒子。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的进步帮助人类制造出了高能加速器,又发现了大批新粒子。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粒子”是指比原子核更小的下一个层次的微小颗粒。这样,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粒子有几百种之多,但是它们当中绝大多数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是在高能实验室中产生出来的。对于如此众多的基本粒子,科学家们根据作用力的特点,将它们分为强子、轻子和传播子三大类。其中强子是所有参与强力作用的粒子的总称,它们由夸克组成。已发现的夸克有六种:上夸克、下夸克、奇异夸克、桀夸克、底夸克和顶夸克(顶夸克被称为“最后的夸克”,是由美国研究人员于l995年新近被发现的)。现有的粒子中绝大部分是强子,质子、中子、π介子等都属于强子。轻子只参与弱力、电磁力和引力作用,而不参与强相互作用。轻子共有六种,即电子、电子中微子、μ子、μ子中微子、τ子、τ子中微子(尚待发现)。电子、μ子、τ子是带电的,所有的中微子则不带电,传播子也属于基本粒子。传递强作用的胶子共有8种,1979年它们在某一现象中被间接发现,但至今尚未被直接发现。

基本粒子的大量发现,使人们开始怀疑这些基本粒子的基本性。基本粒子的概念,面临着一个突变。夸克模型的提出使得人们对微观世界认识的尺度分别缩小到原来的十亿分之一(相对于原子)和万分之一(相对于原子核)。可是,夸克和轻子有没有结构?它们是不是最基本的?基本粒子是否还能再分下去?这一系列的疑问都在等待着人们去解答。

2006年1月6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北京谱仪国际合作组在京宣布,由来自中、美、日等国的二十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其中包括国内的18所大学和研究单位)的一百多位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组织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进行的北京谱仪实验中发现了一个新粒子,暂时将其命名为X1835。这个新粒子是在分析J/4粒子衰变到一个光子和三个介子的过程中被发现的。它的质量值约为18.35亿电子伏特,即1835兆电子伏特,约为3.3×10-27千克,略低于二佰的质子质量值,寿命很短,仅为约1O-23秒。早在1974年,丁肇中教授和里克特教授分别独立地发现了J/4粒子,并为此获得诺贝尔奖。自从丁肇中教授发现粲粒子J/4以后,粲粒子的衰变被公认为是寻找和研究这些新型粒子的理想场所。

粒子物理学家一直猜测应该存在新型粒子,这个新型粒子应该包括由多于3个夸克组成的多夸克态粒子、由胶子和夸克混合组成的混杂态粒子以及由胶子组成的胶子球。如果实验上发现这些新型粒子,将是粒子物理研究的重大突破,但是新型强子的寻找已进行了几十年,至今尚未确认一个。在过去两年中,包括北京谱仪实验在内的世界上许多高能物理实验发现了许多新粒子,很难用普通夸克模型来解释。夸克是自然界物质的最小组成单元之一,自然界已确认的参加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均由2个或3个夸克组成。

X1835粒子有可能是在高能物理实验中寻找了几十年的新型粒子。粒子物理学家对其基本结构进行了各种猜测。有些粒子物理学家认为X1835有可能与两年前北京谱仪国际合作组在J/4粒子辐射衰变到质子一反质子过程中观测到的可能的新粒子是同一个粒子,因而可能是质子一反质子束缚态(一种由六个夸克组成的新型粒子)。还有一些粒子物理学家则认为它可能是胶子球或常规介子等。该新发现在2005年7月1日瑞典举行的国际规模最大高能物理大会上报告时,大会主席评价说,“这是2005年最重要的成果”,因为“这可能是首次观测到物质和反物质可以通过强作用力形成束缚态的证据,因而非常重要”。但是,最终确定X1835粒子的基本性质,需要更大量的数据,并进行深入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思考讨论

1.宇宙之砖是什么?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可分的吗?

2.X1835粒子是怎样被发现的?它的发现有何意义?

3.从原子核结构到夸克模型再到X1835粒子的发现,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案例点评

随着物理学对世界物质结构认识的不断深入,也直接影响到哲学上对“物质”概念的理解。近代物理学曾把原子看成是不可再分割的“宇宙之砖”,这曾有力地支持了“世界是物质的”这一唯物主义观念。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物理学上的放射现象、电子和原子结构的发现,对传统的物质、运动、时空等旧观念带来了巨大冲击,许多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物质不是客观存在,只不过是人的感觉复合而已,曾一度使唯心主义喧嚣一时。为此,列宁曾在20世纪初专门写了一部哲学著作《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批判了唯心主义世界观,并系统阐述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这样,不管物质的形态、属性、结构多么特殊、复杂和多变,它们都永远保持着“客观实在性”这一共同的根本属性。在物理学上,从原子核结构到夸克模型再到X1835粒子的发现,说明了物质是无限可分的,但在对物质结构的无限分割中,始终不会改变“客观实在性”这一物质的根本属性。由此可见,列宁科学地说明了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这既肯宗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既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又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教学建议

1.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介绍了人类对宇宙之砖的不断认识过程。从宇宙是由原子构成的,到发现了原子核结构,再到基本粒子的大量发现,特别是被暂命名为X1835的新粒子发现,这一切变化和过程说明了客观实在的物质具有无限可分性。

本案例可用于第一章第一节中“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部分的辅助教学,或用于该部分课程内容的考核。

2.本案例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人类对宇宙的本质及其变化发展过程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尤其是对“宇宙之砖”的不断精细化理解。本案例从宇宙是由原子构成的,到发现了原子核结构,再到基本粒子的大量发现,特别是被暂命名为X1835的新粒子发现,可以看出宇宙的物质本质及其基本结构的无限可分性。在使用本案例时最好结合宇宙的起源和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来讲解,更容易让学生把握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及无限可分性。

(资料来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案例11:从“逻辑先在性”看哲学唯心主义任何一个正常的普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科学事实):先有地球,后有人类及其意识;物质世界是“本原”性的存在,而精神世界是“派生”性的存在;先有事物的存在,后有关于事物的观念。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唯心主义哲学呢?为什么会有“聪明”的哲学家搞这种唯心主义呢?

在旧唯物主义者看来,哲学唯心主义是纯粹的“胡说”,唯心主义者简直是一群无法理喻的“疯子”。之所以会对唯心主义作这个简单地理解,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旧唯物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素朴实在论”,是以一种“表象思维”和“常识思维”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唯心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刻的认识论根源。列宁指出:“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段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列宁全集》第38卷,第411-412页。)列宁的这段论述是极其深刻的。人的认识不是直线,而人们在理解人的认识的时候,却往往是从认识的某个环节出发,把它作为解释人的认识的出发点。由此便造成了认识的“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而这些却恰恰是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这里最为重要也最为困难的理论问题,就是“逻辑先在性”问题。

在对人的认识非直线的思考中,也就是在对人类认识的复杂性的思考中,我们首先应当考虑“时间先在性”和“逻辑先在性”及其相互关系问题。

“时间先在性”是易于理解的:它是对经验事实(包括科学事实)的陈述,即表述经验对象之间在时间序列中的先后顺序。对于这个问题,所有的唯物主义者都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就存在论的意义来说,自然界先于人类意识而存在,因而“物质”是“意识”的“本原”;就认识论的意义来说,客观世界先于人的意识内容而存在,因而“客观世界”是“意识内容”的“本原”。这种回答,不仅符合人类的经验常识,而且不断地被科学所证实。正因如此,旧唯物主义才对哲学唯心主义感到大惑不解:把意识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这不是纯粹的“胡说”吗?

为了超越旧唯物主义的这种简单的认识,并从而认清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就必须引进“逻辑先在性”问题。“逻辑先在性”是相对于“时间先在性”而言的。它所陈述的并不是事物之间在时间序列中的先后顺序,而是事物之间在“逻辑”上的“优先地位”。显而易见,相对于“时间先在性”问题,“逻辑先在性”问题是难于理解的,它需要辩证的思维方式。

从总体上看,事物之间在“逻辑”上的“优先地位”问题,可以分为“自在”与“自为”两种情况。哲学唯心主义的产生与演化,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哲学唯心主义的演化,是同片面地夸大以至歪曲这两种情况的“逻辑先在性”密不可分的。

“自在”意义的逻辑先在问题,是指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现象在“逻辑”工具有优先地位,即事物的本质决定事物的存在(如俗话所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里所说的逻辑优先地位,并不是说先有事物的本质、后有事物的现象,而是说事物的本质决定事物自身的产生、演化和灭亡。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之所以要“透过现象发现本质”,之所以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正是因为事物的本质较之事物的现象具有逻辑上的优先地位。

需要认真思考的是,这种自在意义上的本质对现象的逻辑上的优先地位,只能是成立于人类关于世界的认识的“逻辑”之中,是人们在自己的认识活动中以“逻辑”关系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现象的产物。就事物自身说,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本质是现象的本质,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孰先孰后的问题。而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却必须肯定本质对现象的逻辑先在性,从而以普遍性、必然性、规律性去把握和说明纷繁复杂的现象。一旦人们把这种认识的“逻辑”对象化给事物本身,就会把这种认识中的“本质”看成是独立于“现象”之外,并且决定事物存在的某种“本原”的东西。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之所以“野蛮地”(列宁语)把“理念”与“事物”割裂开来,认为“理念”是“事物”的“原型”,而“事物”不过是“理念”的“摹写”,其根源就在于柏拉图歪曲地“夸大”了本质对现象的“逻辑先在性”。

古代的哲学唯心主义主要是“野蛮”地“夸大”自在意义的“逻辑先在性”。所谓自为意义上的“逻辑先在性”,是指人的认识活动中的主一客体关系。马克思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5页。)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就是人与世界的主一客体关系,在这种主一客体关系中,主体对客体具有“逻辑”上的“优先地位”,即从“逻辑”上看,客体作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客体之所以是客体,是以主体存在为前提的;没有成为主体对象的存在,只是某种“自在之物”,而不是主一客体关系中的客体。这说明在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主一客体关系,是以“我”(主体)的“逻辑先在性”为前提的。

进一步说,主体在何种程度上把握到客体,客体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主体的对象,又是以主体的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为前提的。马克思曾经说过,你要欣赏音乐,你就要有能够欣赏音乐的耳朵。如果你不懂音乐,再美妙的乐曲也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同样,如果一个人没有相应的医学知识,X光片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张黑白相间的图片,而不具有任何诊断价值。这就是主体的“经验”、“知识”、“思想”等等对客体的“逻辑先在性”。

再进一步说,在人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3页。)因此,在人与世界的主-客体关系中,主体的“意识”、“激情”、“意志”、“目的”等等,也具有一种“逻辑先在性”。

毫无疑问,主体对客体的“优先地位”,只能是一种“逻辑”上的先在性,而决不是主体的情感、意志、思维等等在“时间”上先于客体而存在。但是,近代以来的唯心主义哲学,在“认识论转向”的过程中,却歪曲地“夸大”了主体对客体的“逻辑先在性”,把主体的感觉(如贝克莱)、思维(如黑格尔)、意志(如叔本华)视为本原性的存在,把客观世界视为派生性的存在。而“粗陋的、简单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还不懂得“时间先在性”与“逻辑先在性”的区别,因而也就不懂得列宁所说的“哲学唯心主义是经过人的无限复杂的(辩证的)认识的一个成分而通向僧侣主义的道路”,所以只能简单地把哲学唯心主义指斥为“胡说”。要想超越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而达到辩证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理解,就必须从“逻辑先在性”的视角深入地研究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思考讨论

1.如何正确理解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2.为什么说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笨的唯物主义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3.区分“时间先在性”和“逻辑先在性’’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唯心主义的产生有什么帮助?

案例点评

这是一个典型的具有较强理论性的案例。人们常常认为哲学唯心主义是纯粹的“胡说”,唯心主义者简直是一群无法理喻的“疯子”。那么在历史上为什么会产生唯心主义呢?为什么唯心主义在现在仍然在不断滋生呢?

本案例通过一个全新的视角,从区分“时间先在性”和“逻辑先在性”两个概念入手,说明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唯心主义。从“时间先在性”来看,就存在论的意义来说,自然界先于人类意识而存在,因而“物质”是“意识”的“本原”;就认识论的意义来说,客观世界先于人的意识内溶而存在,因而“客观世界”是“意识内容”的“本原”。这种回答,不仅符合人类的经验常识,而且不断地被科学所证实。从“逻辑先在性”来看,它所陈述的并不是事物之间在时间序列中的先后顺序,而是事物之间在“逻辑”上的“优先地位”。“自在”意义的逻辑先在问题,是指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现象在“逻辑”上具有优先地位,即事物的本质决定事物的存在;所谓自为意义上的“逻辑先在性”,是指人的认识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要想超越形而上学的唯物丰义而达到辩证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理解,就必须从“逻辑先在性”的视角深入蚰。研究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唯心主义正是片面地夸大这种具有“逻辑先在性”的认识的某个成分,并从这种被夸大了的认识成分出发去构筑具有某种极端性和片面性的哲学理论体系。

教学建议

1.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本案例以“时间先在性”和“逻辑先在性”两个概念的区分为逻辑起点,深入分析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产生的错误根源。通过本案例的教学,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辩证地看待哲学唯心主义。本案例可用于第一章第一节中“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部分的辅助教学,或用于该部分课程内容的考核。

2.本案例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教师可以从本案例出发引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先请同学思考,然后教师可以从以下角度予以解释: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认识根源和认识论根源,如果把人的认识曲线上的某个片段加以夸大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哲学也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朵,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由于唯心主义哲学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不能正确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因而在总体上是错误的,是不结果实的。

(资料来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案例12:从“时间先在性”看旧唯物主义当马克思着手建立他的具有重大变革意义的新哲学时,他面临的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旧学,因而马克思就要进行一番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工作。马克思的批判工作也就从两个方面进行,即分别揭示出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关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有论者从“时间先在性”和“逻辑先在性”的关系作了说明。即认为唯心主义为了超越旧唯物主义的“时间先在性”的简单认识,提出了事物之间在“逻辑”上的“优先地位”的见解。这种逻辑先在性表现在“自在”意义上,是指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现象在“逻辑”上具有优先地位,而唯心主义夸大了这一点,将事物的本质从事物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存在;这种逻辑先在性表现在“自为”意义上,是指认识活动中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在“逻辑”上具有优先地位,而唯心主义夸大了这一点,将主体的感觉、思维视为本原,而客体则成了派生物。唯心主义就是这样将本来具有积极意义的“逻辑先在性”之螺旋性曲线或圆圈或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片断、碎片或小段变成了一条独立、完整的直线,因此走向了否定客观存在的(僧侣主义的)虚假立场。

同样,旧唯物主义之所以带有客体性和直观性的缺陷,也是因为将本来具有积极意义的“时间先在性”加以片面地夸大,使这一在螺旋曲线或圆圈式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片断、碎片或小段变成了一条独立、完整的直线。这一情况的发生,是经由将“时间先在性”进一步“自然本体化”,然后再将其“客体主体化”而实现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在哲学认识论阶段围绕哲学问题的争论而形成的两个基本的学派。既然认识论哲学之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那么为了获得正确的认识,首先就需要确定这构成认识活动的两大因素谁更重要。正如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是思维对存在的判定而这种判定取决于思维活动因而思维比存在更重要那样,旧唯物主义则认为认识是思维对存在的反映而这种反映取决于存在的客观性质因而存在比思维更重要。为了确立各自执以为重的因素的重要地位,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就分别将思维和存在当做对方的本原,即第一性的、原始发生的、决定对方性质的因素。这就是在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所形成的本原论的对立。旧唯物主义从存在之“时间先在性”这个正确的前提出发,却在本原论的对立中走向了“自然本体化”的误区。所谓“自然本体化”,就是将存在理解为自然界,将自然界理解为本体,并且在两个方面泛化开来:其一,自然界作为本原的存在变成唯一的存在;自然界本来是人(的思维)的认识对象,却变成了先于人、甚至高于人的存在。由此导致人的存在和认识活动的客体化倾向。其二,自然界成为唯一的本原,思维是人脑的属性,而人又是自然界的产物;这样一来,思维本来是构成认识的对等因素,却变成了自然界的派生物和从属物。由此导致人的存在和认识活动的被动性倾向。当“自然本体化”将自然界看作唯一的本原的存在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就表现为一种“客体主体化”的关系,即自然界作为人认识的对象本应是认识关系中的客体,现在却变成了认识关系中的主体,而人被排挤到边缘的位置,甚至干脆消失不见了。这正如马克思所批评的那样:“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唯物主义变得敌视人了。”

旧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由“自然本体化”而“客体主体化”,使唯物主义带上了浓重的客体性色彩,而当运用这种本原论立场去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即思维如何认识存在时,就不可避免地要表现出直观性倾向。这种直观性质依次在认识论研究中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首先,自然界的“时间先在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每个人每天的经验都在证明着这一点,旧唯物主义正是从这一点出发,认为确证事物的存在、认识事物的性质,只能从感性经验开始,在感觉中感知事物。事物的性质如何成为人的知识呢?旧唯物主义认为是人的大脑对事物个别性质的反映,这就是旧唯物主义所坚持的认识论上的反映论。然而感觉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事物的本质又是如何认识到的呢?旧唯物主义认为是人的思维对感觉材料的积累和组合。可以看出,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排斥理性,轻视理性的.积极作用,其感觉型的反映论带有消极的性质,这不能不说是“自然本体化”进而“客体主体化”所导致的人及人的思维的派生性和非主体性的后果。

其次,每个人每天都经验地感知着自然界的“时间先在性”,而经验感知的只能是个别事物,或者说是事物的现象。旧唯物主义由于在本原问题上固着于自然界的时间先在性这个事实,就不自觉地将认识停留在感知个别事物上;又由于排斥具有积极规定性的理性,就疏于思维的抽象,并不注重甚至弄不清楚事物本质的获得途径。于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就出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是导向不可知论。因为单纯地感知个别,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而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没有明确的理论和个体的途径,就有可能通向不可知论,从洛克到休谟就反映了这种情形。二是对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远不如唯心主义。如果说辩证法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那么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在这方面的成就就远远高于旧唯物主义。

最后,既然旧唯物主义推崇经验感知,疏于理性抽象,那么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就不可避免地表现为直观性。所谓直观性有三层含义:一是看问题的非本质性,即满足于事物个别的感性认识,由认识到事物的现象存在而确定事物的客观存在即可;二是看问题的非辩证性,即不愿深入到事物的内部,从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及与其他事物的本质联系上发现事物运动变化的辩证性;三是非能动性,即认识事物停留于对事物客观性的确认,带有消极性质的反映论无意中排斥思维的能动性以及人的认识和活动的能动性。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可说是这种直观性的典型代表。

由是观之,旧唯物主义所带有的客体性和直观性缺陷,同唯心主义一样也有其认识论根源。在非直线的而是无限近似于一串圆圈或螺旋曲线的人类认识活动中,旧唯物主义从自然界的“时间先在性”这一正确前提出发,在论证本原问题时即开始把这一小片断拉长,到形成“自然本体化”和“客体主体化”时,已将这一小片断拉成直线,当进而由此形成认识上感觉型的消极反映论、忽视理性而显露不可知论倾向以及人与自然界之间表现为直观的关系时,这一拉长的直线已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至此,借用列宁的话,即可这样说,如果说“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那么“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客体主义和直观被动性就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思考讨论

1.马克思在建立其具有重大变革意义的新哲学时,既批判了唯心主义,又深入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尤其是对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陷的揭露,为什么?

2.旧唯物主义具有直观性和被动性的缺陷,其认识论根源是什么?

3.马克思建构新唯物主义的方法和途径给我们以什么样的方法论启示?

案例点评

本案例是一篇理论文章,重点探析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对于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根源马克思曾有过明确评价,他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一一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一一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如果把马克思的看法和列宁的看法联系起来,那么“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客体主义和直观被动性就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根源”。首先,旧唯物主义是在反对唯心主义抽象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唯心主义的抽象性在于它认为知识源于“天赋”,而不是源于外物。唯物主义认为只有源于外物的知识才具有客观实在性。其次,为了强调客观实在性,旧唯物主义特别重视直观的作用,认为直观反映不会参入任何主观成分,因而只有直观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但它不知道事物的本质是运动发展的,因而也不懂得如何以知识形态来表达事物运动的本质,所以旧唯物主义只能把直观的、眼前的、当下的一点加以放大,认为那一点就是事物永恒的本质,这就是旧唯物主义的“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客体主义和直观被动性”的认识论根源。如果把事物、现实、感性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教学建议

1.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是一篇理论文章,重点探析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分析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根源的表现是在无限近似于一串圆圈或螺旋曲线的人的认识中,从自然界的“时间先在性”的正确前提出发,经由“自然本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形成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消极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关系,从而把认识中的一个小片段拉成了完整的直线。客观主义和直观主义就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根源,阐明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本案例可用于第一章第一节中“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部分的辅助教学,或用于该部分课程内容的考核。

2.本案例使用过程申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案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案例,而是一篇理论文章。重点是分析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即客观性和直观性的缺陷。为此,教师在使用此案例时,主要通过向学生讲清旧唯物主义所带来的直观性和被动性的缺陷及其背后的认识论根源,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新唯物主义,重点在于厘清新旧唯物主义的区别。

(资料来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案例13:喜为人母的“猪孩”“猪孩”王显凤当妈妈了!十余年前,这个曾和世界各地的“猴孩”、“狼孩”等“兽孩”一样引起世人关注的在猪圈里被发现的东北女孩子,如今又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猪孩”的发现大概是十几年前的事。据其家人介绍,1974年工2月23日,王显凤出生在辽宁省台安县高力房镇锅柽子村一个特殊的家庭中。她的母亲因早年患大脑炎而导致痴呆,属中度残疾;她的父亲是聋哑人。小显凤出生后,父亲忙于每天的生活,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她,小显凤整天饥一顿饱一顿的,经常饿得哇哇大哭。当王显凤会爬以后,为了能够填饱肚子,便开始摸摸索索地四处找东西吃。有一天她从炕上摔下来,不分东南西北的小显凤不知不觉爬进一窝刚出生不久的猪崽儿中间,她本能地与小猪崽儿一起拱在母猪肚皮下吃起奶来。老母猪似乎并不讨厌这个外来的“孩子”。小显凤吃饱喝足后,和小猪崽儿一起,偎在母猪的怀抱中睡着了。晚上,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在猪身边发现了小显凤。他扒拉开猪崽儿,将小显凤抱回了炕上。谁知,第二天小显凤又回到了母猪身边……

就这样,王显凤正式开始了她与猪为伴的生活。她终日与猪为伍,看到的是猪的形象,听到的是猪的声音,自然模仿的也是猪的行为。

1982年,王显凤的母亲改嫁了,王显凤跟随母亲来到同村农民王文乾家。王文乾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庄稼人,心地善良。继父无数次地试图让她回到人的生活中,却因显凤积习难改,一直未能成功。

1984年夏,王显凤的一位在村小学教书的本家叔叔偶然来她家办事,谈话间,他忽然听到厨房里有异样的哼哼声。当晚,小学教师怀着复杂的心情写了一篇《锅柽子村发现猪孩》的文章,寄给了当地的媒体,希望能得到社会的帮助,为王显凤寻一条出路。此事一经报道,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猪孩”王显凤实在是一个太特殊的孩子。l1年关键的生长发育期都是在与猪为伴的极为特殊的环境里度过,造成了她心理的严重畸形。当时,对她进行的一系列科学检验和心理测量的结论令人沮丧。据一位一直跟踪王显凤从事研究工作的工作人员回忆说,当时这个11岁的“猪孩”感知世界混沌一片,没有大小、长短、多少、上下、颜色、数的概念,几乎没有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意志力和思维能力,甚至表现的情绪也极为原始简单,只有怨、惧、乐,却没有悲伤。据测量表明,她的智商为39,而作为正常人最低标准一一生活基本自理人的智商应该是70。

对“猪孩”王显风的帮助实在倾注了很多人的辛苦和汗水,中国医科大学组织了9人的“猪孩”考察组,鞍山市社会福利部门、鞍山市心理研究所决定免费为其进行治疗和教育。

工作人员把“猪孩”从肮脏的猪圈带到美丽的大海、巍峨的高山、喧闹的街道开眼界、长见识,让她一步步熟悉新的社会环境,培养她衣食住行的生存能力,但是由于“猪孩”王显凤与猪接触时间太长,每当她面对新鲜事物时总是茫然无知地表示惊讶、兴奋,或是惬意地发出猪的哼哼声。

尽管如此,大家没有灰心,全国教育系统先进教师姜云香把王显凤领回自己的家中,采用特殊引导的教育方法帮助“猪孩”王显风认字、念诗,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7年后,经过全面科学的测定:王显凤的智力相当于小学二三年级水平,她的智商也从39的重度智残,达到69,接近于70正常人的最低水准,而她的社会交往能力基本达到了正常人水平。

1999年5月,经人介绍王显凤与村民李俊来相识,并于同年l2月结了婚。2002年5月2日凌晨,他们的小宝宝在夫妻俩的期盼中降生了。小宝宝有点瘦,但非常健康。

思考讨论

l.王显凤是怎样由一个正常的人一步一步变成“猪孩”的?她成为“猪孩”的过程说明什么?

2.王显凤又是怎样从“猪孩”一步一步变成一个正常人的?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起了什么作用?

案例点评

本案例以发生在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高力房镇锅柽子村一个真实事件为例,揭示了人的意识的产生与社会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说明意识从起源上来看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猪孩”王显凤由于亲生父母都是残疾人,幼年时缺少关爱,11年关键的生长发育期都是在与猪为伍,造成了她心理的严重畸形,感知世界混沌一片,既没有人的感觉能力,也没有人的理性思维能力,甚至个人情绪表现也极为简单。这从正面说明,离开了社会现实、社会实践的“温床”就不可能产生人的社会意识。后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帮助下,在教育专家的精心呵护下,逐渐摆脱了动物的心理,恢复了人的意识,重新回到了人类的怀抱,不仅喜做新娘,而且初为人母。这叉从反面再次证明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它还说明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教学建议

1.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讲述的是发生在中国东北一个小山村的真实故事:“猪孩”王显凤家庭情况特殊,从小失去父母关爱,终日与猪为伍,失去了人的意识产生的社会条件。后来,经过乡村老师的发现,使她从新回到社会的怀抱。经过教育专家的悉心照料,采用特殊引导的教育方法帮助“猪孩”王显凤认字、念诗,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使她不仅具有了正常人的意识,而且结婚生子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通过本案例的教学,使学生明确人的意识的产生与社会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本案例可用于第一章第一节中“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部分的辅助教学,或用于该部分课程内容的考核。

2.本案例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案例讲述的是发生在中国东北一个小山村的真实故事,学生往往对事件本身感兴趣,而忽视事件背后隐藏的哲学原理,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把握其中蕴含的哲理。

(资料来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案例14:被拴住的童年陕北黄土高原,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个小男孩,母亲过早去世,父亲智力低下,而年迈的奶奶又无力照顾,于是他的童年被拴在了树上:早晨,他像山羊一样被大人牵出来拴在树杈上;晚上,奶奶从山里归来,干完所有的家务活后再给他解开绳套。今年6岁半的他,已被整整拴了6年。在被拴的6年多中,与他做伴的是一只山羊,期间,孩子从来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

不幸的童年

陕西榆林市清涧县玉家河乡王家河村地处黄河岸边,红枣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村民王卫成就生活在这个村子。在他出生40天的时候,不幸就降临到他身上,他得了脑膜炎,虽经抢救保住了性命,却从此成了智障儿。小山村里的正常男子找对象都比较困难,何况一个“傻子”,所以王卫成快30岁了还是光棍汉。王卫成的哥哥经多方打听,从毗邻乡镇给王卫成“讨”回一个外地女人,这个女子也是一个智障人。就这样,两个智障人组成了一个家庭。

两年后,这个残疾家庭喜从天降,他们的儿子出生了,给孩子起名为拴拴。这在小山村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乡亲们纷纷前来祝贺。

但天有不测风云,拴拴刚刚4个月,他的智障母亲就患癌症去世了,拴拴就只能由70多岁的奶奶来照顾。为了维持生计,奶奶经常要下地干活。拴拴会爬的时候,为了防止意外,奶奶只好用绳子将他拴起来。

奶奶下地干活时,就将拴拴拴在院子里的一棵榆树上,榆树旁两平方米的一个石头台子成了拴拴的操场。晚上奶奶从山里归来,做饭、喂猪、圈羊,等干完所有的家务活才能给拴拴解开绳套,让他回到土炕上。害怕拴拴掉下炕,奶奶又在窑洞的墙壁上钉了一个桩子,有时拴拴回到炕上也要被拴起来。遇到天气不好时,奶奶去干活,拴拴就被拴在窑洞里。这一拴就是6年。基本上每一天从早到晚,拴拴的活动范围就仅仅是以榆树为圆心,以两米长的绳子为半径,在石台子周围活动。由于拴拴从不与外界交流,因而也就不会说话。加之被拴在拴羊的石台子上整日与羊为伴,村里人常说拴拴是个“憨憨”、“哑童”、“羊孩”。

牵动众人心

前不久,新华网陕西频道记者张井在清涧县玉家河乡王家河村采访“陕北道情”时,发现了一个被拴在树上的小男孩,了解原委后,随即和我报榆林记者站取得联系。记者随即前往王家河采访。9月5日,本报以《被拴住的童年》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国内多家知名网站和媒体相继转载,许多读者打电话询问小拴拴情况,表示愿意帮助小拴拴。

9月1O日,完美(中国)日用品公司得知此事后,特派远在宁夏开会的陕西分公司经理马金燕女士乘机飞抵西安,又转乘西安飞往榆林的航班,再乘专车直抵清涧县。台湾瘦身梅陕西总代理陈莉女士一行3人,也从西安专程赶到清涧,陈莉女士表示愿意做孩子的“干妈”,给孩子提供生活和学习费用,她还带来了西安慧静寺能荣法师捐赠的1OOO元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港商看到报道后,也表示愿意出资l万元,改善小拴拴的生活状况。

当天下午7点多,这些爱心人士到达清涧后,与同时赶来的本报及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新华社陕西分社、榆林电视台、榆林新闻网等多名记者,连夜出发赶往清涧。

经过几个小时的折腾,到达后已是当晚11时了。9月11日早上6点多,大伙早早起床,简单用餐之后步行前往5公里外的王家河村,9时许抵达拴拴家。

小拴拴感受关爱

当天,奶奶没有下地干活,拴拴也没有被拴,可拴拴背上的绳套还在。在院子里的灶台旁,拴拴正在鼓捣鼓风机。见到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拴拴惊恐地瞪着眼睛四处张望。

台湾瘦身梅陕西总代理陈莉女士拿出手机,放开音乐让拴拴听,拴拴似乎对声音很感兴趣,怯生生地凑过来左顾右盼,寻找发出声音的地方。完美(中国)日用品公司陕西分公司经理马金燕女士把小拴拴抱在怀里,小拴拴好像感受到了母爱,两只小手不停翻动马金燕女士的包。

接触时间长了,小拴拴和大家熟悉了许多,在陈莉女士给小拴拴洗手时,小拴拴一把抓过矿泉水瓶,咕咚咕咚喝起了水。当完美(中国)日用品公司陕西分公司业务主任司发明拿出他们公司给小拴拴买的小童车,把小拴拴抱到小童车上时,他吓得大声哭了起来。马金燕女士把他们带来的玩具枪、衣服放在拴拴面前,可拴拴对衣服并不感兴趣,只是不停地翻动着小玩具枪,寻找枪里发出的声音。

拴孩子实在是没办法

在和拴拴奶奶交谈中,老奶奶不止一次说,拴孩子实在是没办法。她家住在黄河岸边的山上,院子外就是几丈高的石崖。由于她年纪大,儿子又是个傻子,家里地里的活儿都得她干,根本无法照看孩子,担心拴拴跌下山崖,或者掉进黄河里,实在没办法只能把他拴住。

有一次她下地干活时,实在不忍心把孩子拴在树上,就没有拴,结果当她回来时,怎么都找不到拴拴,后来在黄河边的一个水沟里才发现拴拴。她看到拴拴的活动地方太小,就在窑洞的窗户和墙上拴了根铁丝,又在铁丝上套了一个铁环,有时拴拴也会拴在铁环上,这样拴拴可以来回走动,范围要大一些。我们把拴拴领到拴他的铁环旁,拴拴似乎对拴他的铁环充满了仇恨,使劲地用小手拉动铁环。

老人家一再对大家说,她会一辈子记着大家的恩情,拴拴虽然不会说话,但她很爱拴拴。为了拴拴,她非常愿意把拴拴送出去。在给拴拴换衣服时,记者看到老人家的手在颤抖,眼泪不停地往下掉。

小拴拴走出山沟

经过和当地政府、村干部、家属协商,在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帮助下,奶奶终于解开了小拴拴的绳套,陪着他第一次走出山沟,来到榆林聋儿语言康复学校开始他的新生活。在聋哑学校的操场里,一名老师也养了一只山羊拴在墙脚下。记者发现,拴拴对这只羊特别感兴趣,时不时跑过去逗羊玩。

其实拴拴并不像村里人说的那么“憨”,反应还是比较敏捷的,每当旁人用目光注视他的时候,他也会用专注的目光对视,而旁人对他说话或打手势,他则非常认真地作出回应。一名聋哑学校的老师告诉记者,基本上可以判断拴拴根本不聋不哑,只是因为从小没有人教他说话,这才无法与人正常交流。

虽然在好心人的捐助下,被拴了6年的孩子终于摆脱绳套,走出整日与羊为伴的日子,走进与同学、老师相处的新环境,但只有让拴拴开VI说话,他才能真正融人新的生活。

聋哑学校的校长杨钝告诉记者,让拴拴开始学习语言、开口说话,是目前最紧要的任务。从对拴拴的初步观察来看,同聋哑学校的其他聋哑儿童相比,孩子在智力上与同龄孩子存在一定差距,但该校作为一所专业的聋哑学校,有着丰富的聋哑语言康复经验。根据拴拴的特殊情况,学校将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对孩子进行观察和教育,并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课程,最终让“羊孩”拴拴开口说话。

思考讨论

1.从出生到被解救出来,“羊娃”拴拴为什么连“爸爸、妈妈”这样简单的词语都不会说,只能听懂奶奶一个人的话?拴拴的不幸遭遇说明了什么哲学原理?

2.你认为经过康复训练后拴拴能像正常人一样开口说话吗?为什么?

案例点评

本案例讲述的是发生在陕北黄土高原—个贫穷农村的真实事例。

6岁,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该是多么开朗活泼的时候,可是年仅6岁半的拴拴却因家境特殊,出生仅几个月就被迫开始了与“羊”为伍的生活,活动的范围只有两平方米,而且一拴就是长达6年之久。长期与社会环境相隔绝,失去人的意识产生的社会条件,使得可怜的拴拴连最基本的表达能力都不具备,从来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仅仅能勉强听懂奶奶的话,在智力上自然与同龄的孩子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充分说明意识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社会这一现实境遇。同时,拴拴的不幸遭遇也说明意识不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幸运的是,在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关注和共同帮助下,小拴拴终于摆脱链套,走出山沟,进入榆林聋儿语言康复学校开始接受启蒙教育。相信不久的将来,在聋哑语言康复专家的悉心照料下,小拴拴一定能够逐渐恢复他的语言功能,具有正常人的意识,并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让我们在这里祝福他吧!

教学建议

1.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讲述的是一个6岁半的小男孩由于家境特殊,出生仅仅几个月就被迫开始与“羊”为伍的生活,时间长达6年之久,结果连最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都不具备,在智力上与同龄人存在很大的差距。通过本案例的教学,使学生明确人的意识的产生、意识的本质与社会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本案例可用于第一章第一节中“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部分的辅助教学,或用于该部分课程内容的考核。

2.本案例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案例应用于教学时,学生可能极为关注案情细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挖掘案情背后所蕴含的哲学原理。

(资料来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案例15:“我追不上乌龟”当人类面对这深邃的宇宙开始思考一些问题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研究运动了,而运动的存在性问题是其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令人困惑的第一个问题。

表面上看来,运动的存在性是显然的,然而芝诺却最早以简单的论证“证明”了运动不可能存在,他也由于这一悖论式的证明而为后人所永远铭记。芝诺是古希腊时期爱利亚学派的主要成员,这个学派的基本思想是否认现实世界中的任何运动变化,认为它们只是真实存在的表面现象。芝诺为了证明他们的观点,第一个设想和论证了物体运动中存在的令人不安的困难。

你追不上乌龟

那么芝诺是如何论证运动是不可能的呢?喜欢挑战的你一定等不及了,并很想找出芝诺论证的漏洞。好,让我们就从“你追不上乌龟”开始吧,如桌你不能驳倒芝诺,那你只得承认自己追不上乌龟了。

芝诺的论证是这样的:你若想追上乌龟,你必须首先到达乌龟开始跑的位置,但当你到达乌龟开始跑的位置时,乌龟在这段时间里已经跑到前面去了,当你再想去追乌龟时,你面临同样的问题,即你仍必须首先要跑到乌龟此刻的位置,而等你跑到了乌龟又向前移动了。好,虽然你比乌龟跑得快,但你也只能按上述过程逐渐逼近乌龟,这样的过程将无限次地出现,而在每一阶段乌龟总在你前头。由于有限的你无法完成这无限个阶段,于是你永远也追不上乌龟。

“但是,我绝对可以追上乌龟!”你可能忍不住要争辩道。请别急,芝诺将进一步论证你根本就无法开始运动,更不用说追上乌龟了。你看,如果你想到达乌龟开始跑的位置,你就必须首先到达这段距离的终点,而你若想到达这个终点,你又必须首先到达这一半距离的终点,如此等等。由于这一二分过程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而你无法完成无限个过程,于是你实际上都无法离开起点。

“但是……”你也许已陷入了沉思之中。是的,尽管芝诺的论证简单易懂,但是要找出其论证中的问题却并不容易。实际上,自从芝诺悖论提出以来,人们二直试图指出其中的错误所在,然而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一个完全满意的解答。

另一方面,即使我们清楚地知道物体可以从空间中的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个位置,但是我们却不知道物体是怎样完成这种运动的,前者只是运动的结果,而后者才是运动本身。因此,对芝诺悖论的分析和解决也将帮助我们了解运动早怎样完成的,并大大加深我们对运动本身的理解。

哪里出了错?

沉思片刻的你,现在找到芝诺论证的漏洞了吗?也许你还在疑惑,“我追不上乌龟,这怎么可能呢?!一定是哪里出了错……”

是的,芝诺的结论显然是不对的,每个清醒的人都知道。然而,他的论证却并不一定就是错误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在一定假设的前提下证明你追不上乌龟的,而这些假设不一定都正确。芝诺的假设包括:时间和空间是连续的,运动也是连续的。尽管这些假设看起来似乎是显然的,但是现代科学却已经暗示了它们很可能并不是正确的。因此,如果芝诺的论证没有问题,那么2000多年前的他就已经证明了时间、空间和运动不可能都是连续的。这是一个惊人的结论,它完全违背我们的常识,但芝诺成功了吗?让我们再来看一看他的具体论证。

可以看出,芝诺论证的关键在于他认为物体无法经过无穷多个点或区间而在连续时空中完成运动,但是他的根据呢?仔细检查后你会发现,没有!难道这是一条十分明显的、不需要进一步说明的公理吗?或许初看起来我们也会认为物体无法经过无穷多个点或区间,但喜欢刨根问底的人还是想问问芝诺这是为什么。当然,芝诺是无法回答了,那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看法是否正确吧!

首先,我们必须弄清“完成”的含义。所谓“完成”是指过程的发生只需要有限的时间,它本质上是以时间概念为基础的。于是,问题成为:物体是否能够在有限时间内经过空间中的无穷多个点或区间?根据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假设,有限的空间含有无穷多个点或区间,而有限的时间同样含有无穷多个时刻或时物体是可以(在连续时空中)经过无穷多个点或区间而完成运动的。看来,芝诺所依据的似乎明显正确的看法其实是错误的,他在强调空间连续性的同时却忽略了时间的连续性。

然而,为什么我们总有一种感觉,认为物体无法经过无穷多个点或区间呢?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芝诺也许正是利用了这种感觉才让人们为他的论证所迷惑。为此,让我们回忆一下我们通常是如何来理解无穷的完成过程的。你会注意到,我们在理解无穷的完成时,总是不知不觉地要从心理上去追踪它的完成,如追踪物体经过无穷多个点或区间。然而,由于我们追踪物体经过任何一个点或区间都需要有限的时间,从而我们便无法追踪物体经过无穷多个点或区间,因为我们的追踪将需要无穷长的时间!但是,这并不妨碍物体自己经过无穷多个点或区间,毕竟,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无法通过意识追踪的过程实际上也无法完成。

找到了困惑的根源,你一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吧,看来理解运动问题其实并不难。是的,有时你离答案仅一步之遥,而跨过去你的思想就会海阔天宰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多花一点时间来思考了。理解总是令人愉悦的!而理解之前的困惑同样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经历,它会帮助你真正认识自己,并让你成为一个有理性的、智慧的人。

现在,你一定确信并理解自己可以追上乌龟了,衷心地祝贺你。

思考讨论

1.芝诺是如何论证运动是不可能的?“我追不上乌龟”犯了什么错误?违背了何种哲学原理?

2.芝诺的结论显然是不对的,每个清醒的人都知道。然而,他的论证却并不一定就是错误的,为什么呢?

3.物质的运矽与时空的关系如何?时间、空间有何特点?芝诺的论证引起我们什么样的思考?

案例点评

这则案例主要是对古老的芝诺悖论的局限性作了深刻分析。芝诺有一条著名的悖论叫“阿基里斯追乌龟”,阿基里斯是古希腊最善跑的人,芝诺设定让这个人与乌龟一起赛跑,他先让乌龟跑到整个赛程的一半处,然后再让这个短跑健将追乌龟,按照芝诺的逻辑推定,这个短跑健将始终无法追上乌龟。这是为什么呢?上文所做的分析是很深刻的,这就是芝诺只承认了空间上的连续性,而否认了时间上的连续性。由于否认了时间上的连续性,从而也就否认了运动,这是导致芝诺的僵化静止的观点的主要根源。其实上文的分析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它只局限在物理层面的分析,而没有达到哲学高度。实际上芝诺并没有否认物理学上的运动,芝诺的悖论实际上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实情况,一个在物理学上或实际上是运动的物体,怎么用语言或概念来表达它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静止的东西了呢?比如他说“飞矢不动”,说的就是一个实际上飞行的箭,一用形式化的概念和逻辑来描述它的时候它就变成静止的了。这也是几千年来唯心主义没能克服的问题,列宁说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就在于它的概念的僵化性和隔绝性,所以只能用唯物辩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教学建议

1.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主要分析了古老的芝诺悖论的局限性所在,芝诺所依据的似乎明显正确的看法其实是错误的,原因在于他在强调空间连续性的同时却忽略了时间的连续性。说明了运动与时空的关系及时空的特点。

本案例可用于第一章第一节中“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部分的辅助教学,或用于该部分课程内容的考核。

2.本案例使用过程申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案例的重点是对古老的芝诺悖论的局限性作了深刻分析。芝诺只承认了空间上的连续性,而否认了时间上的连续性。由于否认了时间上的连续性,从而也就否认了运动,这是导致芝诺的僵化静止的观点的主要根源。在使用本案例时,要注意两方面:一是不能让学生陷入芝诺的错误思维框架中;二是要注意概念的僵化性和隔绝性。

(资料来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案例16:摩尔根与近代的“古代社会”从古代人类的遗物、遗迹了解了原始人认识自殊、改造自然的艰苦历程以后,读者们大概还想了解一下:在原始社会里,人和人是怎样相处的呢?原始人有没有我们这样的家庭和亲属关系?他们的首领是怎样产生的?他们之间是否也打仗?这些情形,在地球这本历史书里可找不到,只能到近代的“古代社会”去了解。

这个说法有点奇怪,既然是古代社会,怎么又说是近代的呢?

人类社会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几个发展阶段。但是,各个地区的历史发展快慢不同。比如,100多年前,西方国家早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可是中国仍然是封建国家;一些住在交通不便的地区的部落,甚至还处在原始社会阶段,这就有了近代的“古代社会”。

19世纪初,美国早就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已经被采用,纺织厂有了多轴纺纱机、动力织布机,蒸汽机车和汽船也制造出来了。可是,在美国东北部有个属于印第安人的易洛魁人部落,还过着几万年前原始人的生活。

易洛魁人用树皮的纤维做线、细带、渔网和绳索,用黏土做成容器和烟斗,在火上烤干烧硬。他们栽种豆子、玉米、南瓜和烟草,把玉米面放在陶器中,用火加热烤成面饼。他们的短裤、护腿裤和鞋都是用兽皮做的。弓箭和棍棒是易洛魁人的主要武器,他们也使用燧石和骨制工具。易洛魁人还不知道用石头或土坯盖房子,也不会冶炼和使用金属,但是已经能修建面积很大的长形住宅。

在易洛魁人的部落里,不需要费力地挖掘和考证化石一类的东西,就可以了解几千年前人类吃、穿、住、行的情况。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可以活生生地看到原始社会的人们是怎样相处的。所以说,易洛魁人的“古代社会”,是我们了解原始社会的又一本难得的历史书。

可是,许多研究民族学和社会学的学者不去读这本书,或许是因为他们看不到研究易洛魁人历史的意义,根本没有兴趣去了解易洛魁人的生活。

令人惊奇的是,在1847年,一位29岁的美国学者竟然被易洛魁人收为养子,成了他们部落中的一员,他就是卓越的民族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

摩尔根在童年时代,就熟悉家乡附近的易洛魁人的风俗习惯。大学毕业后,他当了律师,因为常常为印第安人作辩护,得到了他们的尊敬和信任。从这以后,摩尔根就开始了对原始社会的研究。他怀着对易洛魁人深厚的感情,投身到易洛魁人的“古代社会”中,和他们一起生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制度,得到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经过40年的辛勤劳动和认真研究,摩尔根在1877年完成了《古代社会》这部名著。书中用大量的事实,揭示了原始社会的真实情况和基本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喜欢和重视这本书。

从摩尔根《古代社会》这本书中,我们知道原始社会里还没有家庭,只有一个一个的氏族。氏族是由有着共同祖先、彼此有血缘关系的人群组成的。他们在一起生活和劳动,平等相待。起初,妇女们在住处附近播种谷物、驯养牲15。男子外出打猎的时候,她们还要照料小孩和老人,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当时,如果没有妇女们的劳动,其他人就很难生活下去。这就使得妇女在氏族中所处的地位很重要,她们担负起了管理氏族事务和经济生活的责任,这一时期是原始社会中的母权制阶段。后来,靠农耕和畜牧得来的产品,比狩猎得来的更多更有保证,越来越多的男人也参加到畜牧和农业劳动中来了。一般说来,身强力壮的男子比妇女更能干,他们就逐渐在生产和氏族生活的其他方面取得了支配地位,形成了以男子为中心的大家族,母权制就被父权制代替了。

不论是在母权制阶段,还是在父权制阶段,氏族成员都享有平等的权利。氏族的首领叫做酋长,他也没有特权。酋长的任务是给大家指派工作,分配获得的东西。氏族的最高权力机关是氏族会议,这是一个民主的集会。氏族内的每一成年男女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酋长是由氏族会议选举或罢免的。在易洛魁人的部落里,人们给当选的酋长戴上兽角。被罢免的时候就把兽角摘下。血亲复仇和收养外族人也由会议讨论通过。血亲复仇是原始社会中一种复仇的习俗。那时候,氏族内部的成员是和睦相处的,但是各个氏族之间也时常发生矛盾。某个氏族的成员有时候会遭到其他氏族的欺侮和伤害,这被看成是对整个氏族的侵犯。如果行凶者的氏族不表示道歉和赠送礼物,那么被害者的氏族就要指定一名或几名复仇者,去追踪仇敌,直到报仇雪恨。

对于外族人,例如俘虏,可以收养人族,特别是对妇女和儿童的收养,更是常见。人们把收养的男俘或女俘看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如果收养者是一位母亲,她就把收养的人当作自己的子女。收养外族人是为了补充氏族的人口。

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对原始社会的各种各样生活习俗,还有很多有趣的叙述。当然,近代的“古代社会”和几万年以至几十万年前的原始社会相比,总是有差别的,因为它多少要受到一些近代先进社会的影响。但是,它的基本特征和古代原始社会是一样的: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也没有剥削和压迫。

思考讨论

1.摩尔根的《古代社会》这部名著是怎样著就的?它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

2.怎样理解“近代的‘古代社会’”?易洛魁人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

3.摩尔根对古代社会的研究给我们以什么样的方法论启迪?

案例点评

摩尔根因为特殊的机缘而进入美国东北部属于印第安人的易洛魁人部落,这个部落至今还过着几万年前原始人的生活。摩尔根在与他们多年的共同生活中,从易洛魁人原始社会的实践中,了解到了他们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制度,并向我们全面而细致地展示了易洛魁人“古代社会”的本质。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哲学道理:即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们的生活状态是以生产方式为前提的。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马克思主义确认实践是社会的本质,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当作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摩尔根在其名著《古代社会》中,对原始社会的认识,即原始社会没有冢庭,只有一个一个的氏族,在氏族中不论是在母权制阶段还是在父权制阶段,氏族成员都享有平等的权利;血亲复仇是原始社会的一种复仇习俗;对于外族人,例如俘虏,可以收养入族等等。这些社会生活状况都与当时社会实践状况相适应的,也都是当时社会实践的结果,因此可以说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生活在其本质上就是那个社会的实践活动。

教学建议

1.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讲述了民族学家摩尔根深入易洛魁人部落,研究原始社会的生活习俗,著就《古代社会》的故事。说明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本案例可用于第一章第一节中“社会生活本质上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