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目的要求:1、了解太阳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治疗的规律2、熟悉太阳病的症候类型、兼证及主要变证3、掌握太阳经证和腑证的辨证施治概说一、太阳的生理1、手—小肠手—心太阳与少阴相表里足—膀胱足—肾循行:膀胱经经脉2、作用:统摄营卫主表卫外(为六经之樊篱)功能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脏腑膀胱—贮藏津液,化气行水(气化升津)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睛明),上额,交巅,络脑,下项,挾脊,抵腰,络肾,属膀胱其腰部支脉从足后至小趾外侧(至阴穴)。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手的小指外侧(少泽穴),循臂至肩,下行络心属小肠;其上行至缺盘,沿着颈部上达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听宫穴)。四、证候类型(一)经证:汗出恶风脉浮缓—中风(表虚)太阳病无汗恶寒脉浮紧—伤寒(表实)(提纲证)发热而渴或不恶寒脉浮数—温病表虚证(二)太阳腑证1、太阳蓄水证主证:发热汗出,脉浮或浮数—太阳经证(仍在)烦渴或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少腹满—邪顺经入腑,气化不利表寒病机:表邪未解,顺经入腑,膀胱气化不利,津不上承,水液内停(上焦)2、太阳蓄血证主证:少腹急结或硬满,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脉沉微或沉结病机:表邪内陷化热,瘀热互结膀胱(下焦),心神被扰。五、治法表虚证—太阳中风—桂枝汤辛温解表经证表实证—太阳伤寒—麻黄汤(表寒证)汗法表热证—太阳温病—银翘散—辛凉解表
蓄水证—五苓散脏证消法蓄血证—桃仁承气汤六、兼证和变证(很复杂、范围很广)兼证:在主证主方主法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变通治疗变证:原太阳病因失治误治所致的变化,已经不是真正的太阳病了(变化很复杂而广泛)。变证的治则:“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一、太阳病纲要(即太阳病概论1-11条)(一)太阳病提纲证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证候分析:脉浮—正气抗邪于外,气血冲盛于体表邪犯太阳头项强痛—邪袭太阳经脉,经气不舒经气不舒恶寒—卫阳被寒邪郁遏,卫外失职营卫失调提纲证的含义:太阳病的总纲领有此证即太阳病,无此证即不是此证是中风、伤寒、温病共有特征(二)太阳病的分类1、太阳中风2条(表虚证):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或已发热—阳(正)气向外,正邪搏争太或未发热—正气尚未及抗邪阳必恶寒—寒邪外束,卫气被遏病体痛—营阴郁滞,不通则痛(无汗—经气不利,腠理闭拒)呕逆—胃失和降(或喘—卫气被遏,肺气失宣)脉阴(尺)阳(寸)俱紧—即脉浮紧,正气向外而被寒郁遏(提纲)伤寒特征:恶寒,无汗,脉浮紧伤寒兼证:发热,体痛(头、身、腰、骨节),呕,喘3、太阳温病(表热证)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太阳病发热而渴——热盛伤津外感温热(提纲)(或)不恶寒——无寒邪外束热盛伤津恶寒最轻微(三)辨病发于阳、病发于阴7条从略(四)辨传变与欲解时1、辨传变(第4,5,8条P12—13)简略讲解2、辨欲解时9条: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9—15H)。机太阳病病机:人体阳气被风寒之邪阻遏理故在一天中阳气最旺盛之时病邪分解10条: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风家:此处指患太阳病者十二日:1、约数,7日后有4-5天恢复期2、又经过6日,7+6=13,第十三天愈太阳病本证一、太阳中风表虚证(一)桂枝汤证(12、13、95、24条)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中风的主证,病机,主方)。总病机:风邪侵袭肌表,阳浮于外,营阴内弱(阳浮阴弱,即卫强营弱)方药:桂枝—温卫解肌祛风芍药—敛阴和营桂枝汤生姜—助桂枝解表大枣—助芍药和营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治则: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桂枝汤的用法:1、温服,热粥,温覆,遍身微汗2、一服汗出病差,停服;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小促其间,半日三服;一剂尽,若不汗,乃服二三剂。3、禁忌: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乳制品)、臭恶等。五辛:小蒜、大蒜、韭、芸苔、胡荽五种香窜刺激性气味的食品。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太阳病发热—正气抗邪,阳浮于外—卫强(提纲)汗出—卫气不固,阴不内守—营弱再次强调:中风表虚证的病机—卫强营弱调和营卫——桂枝汤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核心)意义:太阳中风重证(邪重)可先针后药、针药并用,可愈。太阳病(中风)太阳中风证仍在——病重药轻,邪不解;非误治,非变证反烦(不解)——正气得药力之助,欲驱邪外出;正邪搏争,邪重郁而不解—故烦
风池(胆经)风邪较重,不仅在卫而且在经;先刺故针刺以泄经气、疏通经络,使风府(督脉)驱邪之力大增;再服桂枝汤服桂汤枝核心意义:太阳伤寒,脉浮弱者—桂枝汤
太阳病外证未解有汗—中风脉浮弱(提纲)表证仍在无汗—伤寒正气不足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意义:太阳伤寒用麻黄汤发汗后,余邪未尽者,用桂枝汤。桂枝汤太阳伤寒发汗已解—寒邪已退,证已消半日许复烦—余邪未尽,扰心麻黄汤脉浮数—余邪未尽,正邪相搏不可再用麻黄汤,只能用桂枝汤微发汗驱余邪44条: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中风不可下,下之为逆太阳病外证未解伤寒若下后表证仍在中心意义:伤寒下后,表证仍在,用桂枝汤。45条: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中风伤寒宜桂枝汤腑气不通浊热上攻,头痛发热里热外蒸,不大便六、七日
脉沉,小便黄赤苔黄腻或燥——在里——承气汤阳明腑实证)
脉浮小便清,苔薄白微黄——表证——桂枝汤(阴液不足,不能用麻黄汤)表证,阴液不足(证状、性质、病机不同)若头痛剧者—邪重郁而不解伤络脉必衄—可能有鼻衄。意义;与阳明腑实鉴别(太阳病)太阳伤寒六、七日不大便者用桂枝汤。
3,头痛剧者(太阳病)可衄血。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与44条有矛盾?)气上卫——代表未解证仍在气不上卫代表邪内隔发生变证结胸痞证协热痢里虚证关键是否变为里虚证?意义:与44条同只是先汗后下。表证仍在正气受损未发生他变桂枝汤(脉学)中风,伤寒56条(P18)、15条(P19)从略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意义:杂病,常自汗出者卫气不固无发热之卫强借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则愈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自汗出——卫外不固(卫气不和)时发热里热外蒸——热汗——清热——白虎汤(虚)阳气外越——冷汗——温阳——四逆汤正邪相搏——何邪?何部位?脏无他病?部位在里在表——有恶寒即表证——无意义(中风)小结桂枝汤的灵活运用太阳伤寒42条太阳伤寒脉浮弱者57条太阳伤寒用麻黄汤后余邪未尽44条太阳伤寒误下后伤寒仍在者45条太阳伤寒先汗后下伤寒仍在者56条太阳伤寒六七日不大便者(阴津不足){脉浮数半日许复烦用桂枝汤病杂53条自汗出荣卫不调者54条时发热自汗出荣卫不调者(二)桂枝汤禁例:16条17条19条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汤)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解肌祛风发汗之缓剂),发热汗不出者(恶寒重),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意义:典型的太阳伤寒为桂枝汤禁例17条: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辛温助热酒客—素有湿热之人湿热中阻,胃失和降—呕甘味助湿以辛平解表:荆防、薄荷、牛蒡子、葛根+清里湿热:芩连19条: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意义:凡素有内热者禁用桂枝汤辛温——助内热,热伤血络而致吐脓血。(三)太阳中风的兼证(14条、18条、20条)14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词解:项背强几几短羽之鸟伸颈欲飞不能项背拘急俯仰不能自如反—项背强几几多见无汗恶寒之伤寒证,故曰反太阳病(提纲)汗出恶风——太阳中风——桂枝汤项背强几几——津液不足,经脉失养,经气不舒—葛根—升津舒经中风兼项背强几几证中风兼津液不足经气不舒证桂枝汤加葛根汤证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18条、19条)太阳中风兼喘证太阳中风兼肺上逆证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太阳中风——桂枝汤喘(或咳)——肺气上逆——厚朴、杏仁——降气定喘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书上下后微喘——表未解(成无己)大喘——里虚,正气将脱里虚证、表证皆可有微喘和大喘的不同太阳病下之表为解——微喘———中风————————伤寒————————(接42条)(提纲)18条宿痰,中风后引动喘咳,若伤寒引动——麻黄汤43条误治后引起咳喘,无论伤寒皆用此方不妥3、桂枝加附子汤证(兼阳虚漏汗证)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中风太阳病汗漏不止表未解伤寒?恶风(寒)汗后伤卫阳,卫外不固伤阴液,小便短小小便难发汗太过(两种)伤阳、阳虚不化、排解不畅四肢微急阳虚不能温煦表汗后阴未解阳两伤难以屈伸阴虚不能濡养扶阳解表——桂枝加附子汤,可加重白芍、西洋参21条(P24)桂枝去芍药汤证4、兼脉促胸满证22条(P2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5、兼营气不足身痛证:62条(P25)新加汤证(临床少见,从略)二、太阳伤寒表实证35条、51条、52条(二)、麻黄汤证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提示:此条为太阳伤寒的主证、主方。51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52条: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痛恶风(寒)—风寒束表,卫阳被遏发热—风寒束表,气血外趋抗邪,正邪交争无汗—风寒束表,腠理闭拒,营阴郁滞喘(咳)—风寒犯肺,肺气失宣脉浮紧—风寒束表,气血外趋抗邪风寒束表,郁遏卫阳(51条)或脉浮——轻者,可但浮而不紧(52条)或脉浮数—发热重者可浮数
脉浮紧?寒袭太阳经脉,经脉不舒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肺气失宣。辛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麻黄汤总病机:客邪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肺气失宣。治则:辛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剂:麻黄汤。桂枝——通阳(卫)解表发汗调和诸药杏仁——降气宣肺平喘防温燥伤阴麻黄甘草37条: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脉浮大者传阳明)(29条为太阳伤寒数十日的3、4种转归)
太阳伤寒十日以去(数日)不拘泥
由脉浮紧或浮而有力浮细—(表证消失)嗜睡——正气未全复邪已去,外已解痊愈之兆若胸满胁痛+(表证消失)+(脉弦细,口苦咽干目眩)邪内陷少阳小柴胡汤脉浮(51条)+伤寒表证仍在邪虽轻微,用麻黄汤解表脉浮大+但热不寒①②③④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仍为麻黄汤证),服药已微除,其人烦目暝①,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②故也。麻黄汤主之。①:闭目畏光目不明②:阳邪(热邪)郁遏。第一段:太阳伤寒日久(八九日)不愈,主证、主脉仍在。——仍以麻黄汤主之(与31条10日以上脉但浮者意义相同)第二段:服药已微除——药对证,病已减轻发热、目暝——表寒郁而化热,热扰心神,上迫请窍剧者必衄—热伤阳络衄乃解—热随血外透泄47条(P29)原文: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太阳伤寒,有自衄而愈者——衄后伤寒证消失55条(P29)原文: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衄后也有伤寒证仍在者——仍用麻黄汤36条(P29)原文: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表兼里实——先表后攻里。——喘而胸满——表寒(重)客邪犯肺,肺气被阻(失宣)5536阳气重故也(阳邪—热邪)郁遏所致阳气盛+麻黄汤热性治以竹叶、茅根、,薄荷等凉药
条不可见衄治衄,也不可见衄待愈安观其脉证(二)麻黄汤禁例:麻黄汤为发汗峻剂,故太阳伤寒里虚不足者禁用里虚有血虚、气虚、阳虚、阴虚的不同,概括为两类:1、兼阴血虚;2、兼阳气虚。1、兼阴血虚者禁用麻黄汤发汗(83、84、85、86条)83条: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麻黄汤)。阴津不足者、咽燥者禁用麻黄汤大发其汗凡肺、胃、肾之阴不足或阴虚火旺者禁用麻黄汤大发其汗。若用可致虚火内动,火邪燔炽,或为咽痛吐脓血,或咳嗽吐脓痰,或失血、衄血、热伤阳络变证不一。此表寒兼阴虚,可滋阴发汗解表法——加减葳蕤汤(白薇,玉竹,葱白,桔梗,豆豉,薄荷,大枣,炙甘草)。84条: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尿血)。淋家——素有湿热人湿热更盛淋家——必伤肾阴(亏)阴虚火旺(或?淋)——肾阴亏临床上用:辛平解表+黄柏、茅根、木通、竹叶过汗热伤阳络—便血85条(P30)原文:疮家,虽身疼痛(代伤寒),不可发汗(代麻黄汤),汗出则痉。(疒=痉——牙关紧闭、角弓反张、项背强直、抽搐、瘛疭等)疮家——流脓血——营血亏——过汗——阴血更伤轻则瘛疭、抽搐重则角弓反张、项背强直临床上:用滋阴养血解表。86条(P30)原文: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衄家——代表阴血素亏(失血)脉急紧——血不养筋脉大汗——心阴大伤不得眠——心神失养(误汗)(汗为心液)直视不能眴——目失所养(心肝血虚)2、阳气虚者禁用麻黄汤(87、88、89条)血不荣筋血虚生风至
87条(P31)原文: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慄而振。大的外伤——阳气外越气不摄血、脾不统血阳气更虚——寒慄(阳不温煦)振摇(血不养筋而风动)88条(P31)原文: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汗家——阳虚自汗,卫外不固。心阴阳俱虚心阴愈虚——心烦心神恍惚心阳愈虚——心悸心慌意乱肾阴更伤——不能濡润肠道——隐痛
亡血家——一次性大出血发汗后大发其汗后
心神失养治疗:平素:用玉屏风误治后:敛阴止汗、重镇固涩——禹余粮方已失载:《伤寒论义疏》——日本人喜多材著补此方:人参、附子、五味子、茯苓、干姜、蜜丸(似缺少补心阴药,可以加白芍、元参、天冬)
89条(P31)原文:病人有寒(指中焦有寒或胃有寒饮),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玉涵经》为吐逆)。中阳虚—大汗后—中寒更甚寒饮之逆—吐逆—理中加半夏、吴茱萸、生姜(中寒蛔动)蛔虫上扰—吐蛔—理中加乌梅丸(或安蛔药)桂枝加人参汤(加附子
汤)误发汗(用麻黄汤)前,应该用理中汤+解表药50条(P32),49条(P32)从略。(三)太阳伤寒兼证1、兼津液不足证①、兼项背强几几证(兼津液不足证)31条(P32)原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项背强几几——+葛根无汗恶风讲述麻黄汤+葛根与葛根汤的区别。太阳病太阳伤寒——麻黄汤?
②、兼下利证—32条、33条。32条(P33)原文: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太阳伤寒——先解表——麻黄汤阳明里证——后治里——?(腑实)——便秘承气汤下利——热结旁流?小承气?伤津液——故不能用麻黄汤故借用葛根汤治太阳伤寒兼津液不足证止痢借用葛根汤的兼顾作用——很巧妙寒利?热利?
表邪入里,影响大肠致传导功能失常(故曰阳明)③、太阳伤寒兼呕者—33条太阳伤寒——麻黄汤呕——胃气上逆——呕后阴液不足
(阳明?)葛根汤+半夏和胃降逆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而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32条)兼下利——表邪内迫大肠太阳伤寒属阳明传导失常(33条)兼呕———表邪内迫于胃3、兼内热烦躁证—38、39条(轻证)(大青龙汤证)、(表寒里热证)津液不足葛根加半夏汤38条(P34)原文: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①、分析:发热恶寒身痛无汗太阳伤寒表实证—麻黄汤+生姜脉浮紧外有表寒烦躁——内热扰心神内有郁热口渴——热盛伤津生石膏+大枣以资汗源39条,表寒轻证兼内热仍用大青龙汤(略)②、禁忌证:脉微弱—里阳虚禁用大青龙汤汗出恶风—表虚证宜用桂枝附子汤助阳解表若有烦躁(躁烦)——虚阳外泻,心神失养③、禁忌证、误用大青龙汤后的变证:误用大青龙汤亡阳——阳虚不外达四末——厥逆发汗太后筋脉失于濡养失于阳气温煦表里阳虚大汗后液脱筋惕肉瞤4、兼水饮喘咳证(表寒里饮证)—小青龙汤证40、41条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发热恶寒分析:伤寒表不解头痛无汗外有表寒身疼痛等
干呕——水饮犯胃,胃气上逆咳喘——寒饮阻肺,肺气上逆41条不渴(多)——水行心下,里无邪热或渴(少)—水行心下,津不升发(喜热饮不多)或利——水饮下趋大肠或噎——水饮阻碍气机,肺胃之气上逆重阻于咽或小便不利或少腹满
水内行,肺失宣降,膀胱气化失职,水行下停心下有水气外有表寒内有水饮
麻、桂、芍、甘、姜——解表散寒姜、辛、夏、五味——温化水饮,降逆止喘咳小青龙汤三、表郁轻证(略)四、太阳温病:只有在第6条编述了太阳温病的主证、误治变证及变证的预后没有具体的治法和主方。这是《伤寒论》的不规范、不全面表现。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以后医家作了补充,即温病学中的卫分证状和治法。以后在温病中学习,此从略。五,太阳腑证(P65)
(一)、病因太阳经邪不解内传太阳之府膀胱此时若膀胱气功能较弱邪传膀胱气分蓄水证此时若下焦素有蓄血(瘀)邪传膀胱血分蓄血证(此为人的体质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病机而形成两种证型)(二)证型以及辩证施治
(1)蓄水证71、72、74、73、127条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提示:太阳表证发汗太过可出现两种转归并论述了蓄水证的成因和证治。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提示:举宾略主,略掉了“小便不利”,补述或然证“脉浮数,烦渴”。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提示:蓄水较重,可有水逆——“渴欲饮水,水入则吐”。73条:伤寒(广义),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提示:中焦蓄水与下焦蓄水证的一个重要不同点。127条: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提示:解述中焦行水与下焦行水的鉴别点,解太阳蓄水证主证。①:综合蓄水证主证及征候分析:
脉浮(71)发热(72)或微热(71)或浮数(72)汗出(73)原为中风汗后无汗伤阳转为表虚消渴(71)烦渴(72)或渴欲饮水(74)津不上承,心神失养邪郁化热,扰心神水入即吐(水逆)——水停较重,水气上逆小便不利(71)——表邪入腑,膀胱气化不利少腹满若里急(127)——表邪入腑,水停较重表证仍在水饮内停,津不上承移证上│主要烦表证未解气化不利水饮内停津不上承化气行水兼解表五苓散②:下焦蓄水证之小便不利与胃津伤作鉴别(71条上段)伤寒发汗后脉浮发热,消渴或水入即吐,表未解—大汗出蓄水证利小便五苓散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大汗出胃中干—养胃阴—表已解(伤胃津)少少与之饮水(五汁饮)(血液浓缩——脱水)禁利小便小便不利(病同因)(主证同)
③:中焦(心下)水停与下焦蓄水证鉴别(73条,127条)太阳病小便不利、口渴、少腹满苦里急—水行下焦、化气、行水、解表脉浮发热(心气不畅,腹主动脉受压)温胃汗出小便利、口不渴、心下悸—水停心下(胃中)化饮(以饮水多)(震水音)(中焦)解表(未影响膀胱气化)可由②胃津伤茯苓甘草汤转化而来——饮水太多、太快(蓄水证)2、蓄水证106、124、125、126条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下焦),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先解表提示:热重淤轻——蓄血证后攻里——桃126条: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提示:瘀重热轻的证治麻桂124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提示:瘀热并重的蓄血重证的病因、病理、证治(急则治标,先攻里)125条: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提示:解述蓄血证的脉证及与蓄血证鉴别的一个要点。以上四条论述了太阳蓄血证的病因、证状、治疗步骤和治法①现分析如下:(106条)少腹急结或硬满(124条)—淤热互结膀胱(下焦)(124条)血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5年中考3年模拟试卷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02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分项精练(二)
- 人工智能的理论原理
- EMS智能造制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拿地申报
- (统考版)2023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有机化合物第1讲重要的烃化石燃料学生用书
- 电子产品展示运输协议
- 人工智能居间合同模板
- 服装贸易居间合同格式
- 住宅精装修材料采购合约
- 主题餐厅装饰工程合同
- 保龄球馆卫生间改造协议
- 儿科危急值项目及评价报告制度
- 【学案】 Unit 1 Grammar Predicative clauses 学案-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工程咨询收费标准国家计委1283号文
- 5-10万山平塘设计报告
- 哈锅的亚临界600MW机组锅炉说明书
- 职业卫生警示标志
- 幼儿启智小故事《问路》PPT课件
- 浅谈烟草行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
- 【学分认定方法】高中新课程数学学分认定方法
-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4.1比的意义》PPT课件
- 冀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全一册第5单元Lesson 25 Let’s Do an Experiment!(共19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