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4小学应急消防、地震逃生疏散演练方案ⅩⅩ小学应急(消防、地震逃生)疏散演练方案为了提高学校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强化学生的安全逃生技能在学校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全校师生能安全、快速地进行疏散工作,特制定本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一、学校消防安全疏散演练指挥小组:
总指挥:张军
成员:季培珍、李婷及各班班主任
二、演练时间:不定期
三、具体组织实施
1、德育处负责拟定演练方案及活动细节
2、总务处负责准备火盆,燃烧物,现场点火员刘虎。
3、年级组长、班主任提前演练应急疏散逃生的路线及逃生的注意事项。
4、现场拍照:外景:方晓倩、室内:张晶。大屏幕主题(ⅩⅩ小学消防应急演练)
5、各班主任,各楼梯负责人、疏散路线负责人9:05分进班级(指定区域)待命。或者,在听到广播警报声后,在班老师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其他老师第一时间赶赴楼梯口、主道路等疏散路线处待命。
四、活动安排:(固定演练安排)
(一)活动一:消防应急疏散演练
1、消防安全疏散演练指挥小组成员迅速组织全校师生疏散逃生,全体老师要参加。指挥疏散,班主任及当时上课的教师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疏散逃生。
2、具体疏散工作安排:按安全、快速、有序的原则进行。
(1)楼梯口疏散指挥员安排:
亦学楼中楼梯口疏散指挥员:谢春红(底楼)孟妮娜(三楼)
西楼梯口疏散指挥员:陈芸(底楼)胡凡(三楼)
亦思楼中楼梯口疏散指挥员:詹少倩(底楼)林婷婷(二楼)
西楼梯口疏散指挥员:杨乃侠(底楼)庄金蝶(二楼)
疏散现场秩序指挥:主道路:季培珍
教学楼东侧:张文君
(2)晨会各班主任讲解演练要求,明确本班学生逃生路线
3、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
(1)、听到学校发出的警报声(或总指挥发出“学校有火警,请赶快撤离”口令)后,全校师生立即安全、快速进行疏散,绝不能再收拾物品(那怕再贵重的)。在场老师应叮嘱学生不要慌张、不能混乱,提示逃生的做法(猫腰弓身,用毛巾、衣、袖口等掩住口鼻,快速疏散。)
(2)、疏散集合地点:学校操场。
(3)、在疏散过程中,只许下不能上(无论发生什么事),且不能停留。
(4)、疏散顺序:
①听到疏散命令后,全体学生立即起立,依次撤离至教室外走廊后,排成一路或两路纵队。
②各班按下列方案疏散:a、中楼梯西侧班级走各自教学楼的西楼梯疏散,从主道路中央入口撤退到操场。中楼梯东侧班级走各自教学楼的中楼梯疏散,从食堂门口第一个入口撤退到操场,如第一个入口拥挤,从中间入口进场。要求依次安全、快速下楼,不能推搡,以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③到达操场后,按出操的各班位置排队呆在操场上,老师学生均不要随意走散,迅速清点人数,原地待命。
五、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并讲话。
ⅩⅩ小学地震逃生演练方案
为贯彻教育部办公厅教基厅[2008]5号文件精神,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师生的紧急疏散能力,经学校研究,决定于2015年5月12日上午举行逃生演练。为使活动有序开展,特制定本活动方案如下:
一、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2、对象:全校师生。
3、不定期
三、演练准备
1、演练前召开动员大会,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我校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和谣传。
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组织机构
(1)领导机构
总指挥:黄丽云
副总指挥:张军、李婷、季培珍
成员:全体教职工
(2)班级避震疏散指导员:各班主任
班级避震疏散指导员职责:
①“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躲在桌下,双手抱头。
②“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操场)。
③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持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3)学生疏散引导员
各年级指派本年级教师在教学楼各层楼梯处负责疏散。
2、具体疏散工作安排:按安全、快速、有序的原则进行。
(1)楼梯口疏散指挥员安排:
亦学楼中楼梯口疏散指挥员:谢春红(底楼)孟妮娜(三楼)
西楼梯口疏散指挥员:陈芸(底楼)胡凡(三楼)
亦思楼中楼梯口疏散指挥员:詹少倩(底楼)林婷婷(二楼)
西楼梯口疏散指挥员:杨乃侠(底楼)庄金蝶(二楼)
疏散现场秩序指挥:主道路:季培珍
教学楼东侧:张文君
(2)晨会各班主任讲解演练要求,明确本班学生逃生路线
学生疏散注意事项:
①指挥学生有序进场,整理队伍,注意保持学生之间的合理间距。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速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②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③指挥本层楼各班级有序下楼
④坚守岗位,直到教学楼中所有学生全部撤离后方可撤离,然后到操场集中。
5、现场拍照:外景:方晓倩、室内:张晶。大屏幕主题(ⅩⅩ小学应急演练)
五、逃生线路
各班按下列方案疏散:a、中楼梯西侧班级走各自教学楼的西楼梯疏散,从主道路中央入口撤退到操场。中楼梯东侧班级走各自教学楼的中楼梯疏散,从食堂门口第一个入口撤退到操场,如第一个入口拥挤,从中间入口进场。要求依次安全、快速下楼,不能推搡,以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六、演练要求
1、早读课,各班主任明确演练的目的和具体演练要求。具体方案通告全体教师,争取人人明白,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向学生讲明紧急逃生的方法、顺序和要求。
2、听到警报信号后,各班级按指定线路紧张而有序下楼,成四列纵队,一个接一个快步下楼,不要推挤,不要跑,不得抢道,下楼后按照年级指定的线路,迅速进入指定的安全区。
3、各楼梯口设定的疏散引导人员,负责各班级疏散安全。演练开始,迅速到达指定地点对学生进行疏散,学生疏散结束时,疏散引导人员要检查楼层的各教室是否有人员滞留,确认无人时才能离开。
4、各班级要高度重视,严密防范,精心组织,确保万无一失。
5、教育学生在演练过程中,不要惊慌,要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要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不得抢先。
6、要求学生穿校服,不穿拖鞋,要保持严肃,不准嬉皮笑脸。
七、演练步骤
(一)、广播:灾情预设
广播:宣布演练开始
演练分两个阶段进行,当听到“地震警报”信号响起的时候,各班级在室内、室外进行震时自救;当听到解除“地震警报”信号时,表示地震结束,各班主任带领学生震后撤离,撤离地点是学校操场。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
2、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等物保护头部。教师应检查学生防护动作是否正确,必要时给予指导。或者,在听到广播警报声后,在班老师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其他老师第一时间赶赴楼梯口、主道路等疏散路线处待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承包商入厂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7A
- 2024-2025厂里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轻巧夺冠)
- 25年公司厂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
- 2025实践中如何启动法律程序确认合同终止工程
- 2025劳动合同解除证明书时间规定
- 2025年超低频综合参数测试仪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氯磺化聚乙烯项目建议书
- 2025年酶标记制剂合作协议书
- 2025深圳公寓租房合同
- 2025年斗型布草车合作协议书
- (二模)济宁市2025年4月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抽化粪池合同协议
- 中医养生馆运营方案中医养生馆策划书
- (二模)宁波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考模拟考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听力音频+听力原文
- 高考备考:100个高考常考易错的文言实词(翻译+正误辨析)
- 软件项目交付管理制度
- 知识产权现场审核记录表模板
- 食品安全自查、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进货查验记录、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 2024年吉林省中考满分作文《情味浸润的时光》4
- 基于PLC的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