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8第八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课时强化练习18苏联(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岳麓版(限时:40分钟)A组跨越本科线1.(2016·苏、锡、常、镇调研)沈志华说:“(十月革命前)列宁就宣布:‘粮食垄断、面包配给制和普遍义务劳动制,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是一种实行计划和监督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可见,革命后采取的一些措施早在革命前已经设想好了,被看作是无产阶级管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下列符合革命前设想的措施是()A.允许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B.以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C.恢复货币机制和市场功能D.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解析】革命前的设想“粮食垄断、面包配给制和普遍义务劳动制”,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相似。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反对资本家经营,故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征集制,实现“粮食垄断”,故B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货币和市场,故C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张实行企业完全国有化,故D项正确。【答案】D2.下面是1913—1928年苏联农业生产对比表。对表格中数据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年份191319221928谷物播种面积(百万公顷)10272101谷物收获量865673马(百万头)362434牛(百万头)614666A.1928年谷物收获量低于1913年收获量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需求C.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D.集体农庄的建立发挥了社会主义优越性【解析】A项是对图表内容的直接表述,而没有体现出变化的原因,故排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上实行余粮征集制,没有涉及分配土地的内容,故B项错误;1921—1928年苏俄实行了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故C项正确;苏联全盘推行集体农庄是在20世纪30年代,与图表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3.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这里的“退到国家资本主义”是指()A.进一步发展国营经济B.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同步发展C.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D.国家政权积极干预国民经济【解析】依据材料“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信息可知,苏俄为了摆脱国内的政治、经济危机,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即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4.“我(赫鲁晓夫)还记得那段时间,在经济崩溃和大饥荒之后,城市忽然恢复了生机,涌现出了各种产品,价格开始回落。这当然是一种退却,但它却帮助我们从国内战争的后遗症中恢复过来,积蓄了力量。”下列对“积蓄了力量”的理解正确的是()A.使俄国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B.为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C.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D.为夺取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解析】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临时经济政策,并没切实的落实,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因斯大林上台而逐渐被取消,故B项错误;由材料“它却帮助我们从国内战争的后遗症中恢复过来,积蓄了力量”可知新经济政策缓解了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社会政治经济危机,有助于恢复苏俄经济,为即将开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故C项正确;“斯大林模式”使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和军事强国,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故D项错误。【答案】C5.“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该材料所描述苏(俄)联的一项经济政策是()A.余粮征集制 B.实行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 D.义务交售制【解析】余粮征集制是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与题干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农民在交纳固定的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符合题干材料,故B项正确;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与题干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义务交售制与题干材料“保证农民”“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6.(2016·郑州质检)“商业正是我们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我们居于领导地位的共产党‘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否则就‘建不成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据此苏维埃俄国决定()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征集制B.推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发挥客观作用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解析】余粮征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和市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与题中“商业正是……‘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否则就‘建不成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相符,故B项正确;集体农庄是斯大林时期实行的,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重工业发展的内容,故D项错误。【答案】B7.1927年苏联粮食获得丰产,但国家收购到的粮食较前一年下降了1.28亿普特,导致该年苏联粮食出口量从1.53亿普特骤降到0.27亿普特,这对依靠粮食出口获得外汇从而购买设备建设工业的苏联来说是致命的。为此苏联推行()A.农业集体化 B.余粮征集制C.固定粮食税 D.重工业优先【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苏联在粮食获得丰产的前提下国家的收购却大大减少,出口量也大大减少,出现了粮食危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做出了尽快发展农业集体化的决议,故A项正确;余粮征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在1921年就被粮食税取代了,故B项错误;1921年苏联开始推行固定的粮食税,不是在1927年之后,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村中粮食问题,推行的措施是关于农业方面的而不是工业的,故D项错误。【答案】A8.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造成维尔斯态度变化的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成功B.新经济政策的成功C.西方经济大危机与苏联的建设成就形成反差D.斯大林体制建立【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于1921年停止实施,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于1924年后被逐渐废除,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结合材料中所提示的时代背景分析威尔斯态度变化的原因,当时的资本主义世界遭受到经济危机的巨大打击呈现出一片萧条,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呈现一片欣欣向荣景象,故C项正确;斯大林体制建立的时间是1936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9.苏联在实施斯大林经济模式时,实行居民证制度。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居民证。没有居民证和其他相关证明文件,苏联公民是不能异地流动的。苏联当时实施这一居民管理制度,主要是为了()A.限制农民自由流动B.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C.保证农业生产的劳动力D.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解析】A项属于经济手段,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主要目的,错误;材料中“农民没有居民证……不能异地流动”说明苏联希望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发展农业生产以支援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生产,故B项正确;C项不是斯大林时期工业化的主要目的,错误;D项不是以限制农民为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答案】B10.1926年斯大林在某报告中称:现在我们已进入新经济政策的第二个时期……如果当时,在新经济政策的第一个时期,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事业是依靠农业的,那么现在它却要依靠而且已经依靠工业的直接扩展了。对“新经济政策的第二时期”理解最准确的是()A.延续新经济政策在农业领域的做法B.为斯大林体制的建立奠定基础C.苏联开始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D.以工促农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解析】新经济政策在农业领域实行粮食税政策,与材料“现在它却要依靠而且已经依靠工业的直接扩展了”不符,故A项错误;重点发展重工业是斯大林体制的表现,“新经济政策的第二时期”依靠工业的直接扩展,为斯大林体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苏联通过1928—1937年的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而“新经济政策的第二时期”是从1926年开始,故C项错误;以工促农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BB组名校必刷题11.1953—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各种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说明赫鲁晓夫()A.试图调整国家与集体农庄的关系B.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C.使自己成了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D.收购太多将影响农民积极性【解析】1953—1964年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在其影响下农产品价格提高,故A项正确;农产品价格提高,说明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并不能说明苏联农业落后的局面已经改变,故B项错误;在赫鲁晓夫的改革下,农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整体上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不能说他成了“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故C项错误;材料只说到了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并没有提到收购数量增加,故D项错误。【答案】A12.(2015·长春质检)1990年,莫斯科的第一家麦当劳开业,数千人排着长队等待就餐。一位公民回忆道:“我们在烈日下等了8个小时,这对我来说不是问题,因为为了获得配给的糖和茶叶,我们经常要站上几天。”这反映了()A.快餐业开始改变苏联人的饮食习惯B.苏联政府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资本C.苏联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D.苏联经济结构失调的局面没有改变【解析】材料中没有说苏联人的饮食习惯,也没有说除了麦当劳之外没有其他快餐,故A项错误;不能仅仅凭借第一家麦当劳的开业就说“苏联政府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资本”,故B项错误;吃麦当劳还要排8小时的队,说明苏联人民生活水平还没得到显著提高,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说明买麦当劳、茶叶、糖等生活用品仍然很困难,说明经过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重工业发达,农业和轻工业停滞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故D项正确。【答案】D13.(2016·渭南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一个原因是,按照西方人的标准,苏联人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苏联人的衣衫褴褛、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品匮乏给访问苏联的西方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反映在一党制政治结构中的个人自由缺乏、工会受束缚、教育受统一管理和所有交流媒介受严格控制同样使他们感受震惊。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的反应则完全不同。对他们来说,苏联是一个在30年内成功地将自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的国家。使这一惊人的变化成为可能的种种制度和技术对这些民族来说非常重要。尽管大多数民族最近已赢得政治独立,但他们还没有获得经济独立。因此,他们是用羡慕而不是同情的眼光来看待苏联的生活水平。他们不太注意苏联人缺乏个人自由这一点,因为这些人在他们自己的国家里通常还享受不到这样的自由。——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展中国家“用羡慕而不是同情的眼光来看待苏联的生活水平”的原因。(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苏联认识不同的原因。【解析】第(1)问,大多数西方人否认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原因在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依据材料一回答斯大林体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弊端。第(2)问,发展中国家以羡慕眼光看待苏联,原因在于二者之间的差距,一方面是苏联在斯大林体制指导下,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另一方面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科技上的落后。第(3)问,对苏联认识不同的原因在于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苏联对比的差距。西方国家民主制度完善、经济发展、科技领先,社会发展超过苏联,因此不太认可苏联的成就;而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落后,因此苏联成为羡慕学习的对象。【答案】(1)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公民的自由权利得不到保障,法制不健全。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重视重工业的发展,轻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经济结构不合理;轻视民生,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文化上:教育和文化传媒受到政府的控制。(2)苏联在短时期内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落后。(3)西方国家:资本主义民主国家,人民的自由、民主权利得到一定的保障;经济、科技、文化水平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他们看到了苏联民主、民生、民权方面存在的弊端。发展中国家:虽然取得了政治独立,但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落后,更关注苏联经济、军事的发展。14.社会主义运动经历过曲折的发展历程,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总结与反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体制,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却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体制的框架。材料二俄罗斯专家格·阿·阿尔巴托夫对勃列日涅夫18年执政生涯的评价:到这个时期,苏共二十大所激发的,而在随后的岁月中被保守主义的灭火队竭力加以扑灭的那股新的热情也逐渐泯灭。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甚至不想去使国内政策恢复活力。经济方面的改革也是短命的,很快被俄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行政命令和官僚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所代替。材料三戈尔巴乔夫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1990年,戈尔巴乔夫又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戈尔巴乔夫总统提出“更新联盟”的构想,于1991年8月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以“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代替了原先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每个共和国都成为主权国家。材料四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邓小平文选》(1)根据材料一,指出赫鲁晓夫改革的积极意义。(2)根据材料二,指出阿尔巴托夫对勃列日涅夫的基本态度。结合材料一、二,归纳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相似的局限性。(3)根据材料三,分析戈尔巴乔夫犯的严重错误。(4)邓小平说“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请从上面材料里找一个最合适的例证。“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这在中国现代史上,哪个事例最具说服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网联汽车先进驾驶辅助系统》课件第四章-盲区监测系统
- 室内墙地砖铺贴施工技术交底
- 外研版七年级下册学习方法解析
- 初中化学计算题全解析
- 外研版七年级英语演讲比赛题
- 外研版八年级生物课件生物进化理论
- 外研版必修一翻译技巧分享
- 外研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观察练习
- 创新玻璃产品质量保证书
- 外研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设计参考
- 数字式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共26页)
- pdsoft简易教程
- 精忠报国歌谱
- 21汽车发动机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固体火箭发动机制造工艺
- 飞控pixhawk学习指南walkant
-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年表(完整版)
- 热管空气预热器计算
- 流体输送技术
- 软件测试_测试用例实例(含:功能测试用例、性能测试用例、兼容性测试用例)
- 外贸委托付款协议书模板(中英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