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独有的文学体裁,它有固定的格式,固定的格律,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古诗语句优美,意境深厚,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组描写秋天的古诗。新课导入古诗三首三年级上册﹒人教版4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独有的文学体裁,它有1xié斜zèng赠liú刘cán残yóu犹jìng径jūn君chéng橙jú橘tiǎo挑ào傲我会认xié斜zèng赠liú刘cán残yóu犹jìng径jūn君2jìngxiézèngliúcányóuàojūnchéng词语熟读石径斜赠刘景文残菊犹有骄傲君子橙黄橘绿jìngxiézèngliúcányóuàojūnché3挑tiǎotiāo(挑战)(挑选)例:他信心满满地挑()选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比赛项目。tiǎotiāo多音字挑tiǎotiāo(挑战)(挑选)例:他信心满满地挑(4寒径斜霜赠刘盖菊残君橙送挑我会写寒径斜霜赠刘盖菊残君橙送挑我会写5同学们,请大家认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边读边思考: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整体感知同学们,请大家认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边读边6山行唐杜牧山行7霏(fēi)霏:雪花纷落的样子。迟迟:迟缓的样子。(选自《语文周报》读写版2013年第35期)知识点五:大阅读链接立根:扎根,生根。原:本来,原本。⑷修辞手法:比喻;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棉花的洁白与柔软,以及童年的欢愉。(3)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几粗。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寒食》的作者是唐朝的韩翃,韩翃,字君平,南阳人。寒食:清明节前1-2天,有不可生火做饭,吃冷的食物的习俗。这首诗描写了寒食这一天禁火的习俗。这是一首讽刺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朝廷的不满。2.《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时间顺序)来展开的,运用(对比、衬托)的方法表现了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时(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同时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仰和深切怀念)之情。3.《寒食》一诗表面上看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京城内富有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是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札札:象声词,机织声。弄:摆弄。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机杼:织机的梭子。译文导读:《揠苗助长》向我们讲述了以一位种田人不顾禾苗的生长规律导致禾苗全部枯死了的故事,还有一位种田人,他的身上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赶快去读一读《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吧,想一想,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2)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凭箜篌引》3、这首诗中写景的两句诗是:“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写出了时间是暮春时节。“无处不飞花”,用双重否定的句式加强了肯定的语气,写出了全城都沉浸春意之中。一个“飞”字,写出了落花在春风中的动态美,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卜算子:词牌名。送鲍浩然之浙东:词题。之:往,去。杜牧(803~852),字牧之,晚唐杰出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其诗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fù),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作者简介霏(fēi)霏:雪花纷落的样子。迟迟8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歌朗读注意节奏哦!山行////////诗歌朗读注意9山行:在山里走。题目点明诗中描写的是在山中赶路时看到的景象。理解诗题山行:在山里走。理解诗题10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深秋时节的山产生诗意:登上秋天的深山,小路弯弯曲曲,白云缭绕的深山之间,隐约可以看见有人家居住。理解古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深秋时节的山产生诗意:登上秋1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因为比诗意:不禁停下车来,因为太喜欢看这晚秋的枫林,经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的鲜花还要红艳。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因为比诗意:不禁停下车来,因12《山行》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深秋时节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展现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主旨归纳《山行》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深秋时节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美13山行眺望远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驻足观赏美丽秋景无比热爱枫林晚霜叶红辽阔深远秋比春美层次梳理山行眺望远景寒山石径驻足观赏美丽秋景无比热爱枫林晚辽阔深远秋14古诗三首语文三年级上册3优秀课件15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zhān),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其父苏洵(xún)、弟苏辙(zhé),合称“三苏”。《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赤壁赋》等都是他广为流传的名篇。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16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诗歌朗读赠刘景文诗歌朗读17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举,向上托诗意: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已经没有了,菊花虽然开败了,但是还有傲雪斗霜的枝干。理解古诗秋末傲霜凌寒的气概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举,向上托诗意:荷花凋谢,连18残荷残荷19残菊残菊20古诗三首语文三年级上册3优秀课件2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深秋收获季节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诗意: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您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深秋收获季节色彩鲜明而富有22这首诗通过对“荷尽、菊残、橙黄、橘绿”的描写,突出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勉。主旨归纳这首诗通过对“荷尽、菊残、橙黄、橘绿”的描写,突出了菊花的残23赠刘景文秋末特征荷尽无叶残菊傲霜收获的季节色彩明丽富有生气橙子金黄橘子青绿层次梳理赠刘景文秋末特征荷尽无叶收获的季节色彩明丽橙子金黄层次梳理24夜书所见宋叶绍翁夜书所见25书:写。所见:所看到的。夜书所见:夜间把自己所看到的景象写下来。理解诗题夜书所见书:写。所见:所看到的。理解诗题夜书所见26叶绍翁:字嗣(sì)宗,号靖(jìnɡ)逸(yì),南宋江湖派诗人,诗以七言绝句最佳,《游园不值》最为著名,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作者简介叶绍翁:字嗣(sì)宗,号靖(jìnɡ)逸(yì),南宋江湖27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诗歌朗读夜书所见诗歌朗读28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漂泊在外的人孤独、思乡之情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29蟋蟀诗意: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诗人)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篱笆准确地表现了儿童翻动泥土寻找促织的可爱形象,更令诗人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的生活。蟋蟀诗意: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诗人)忽然看到30《夜书所见》中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诗人描写了梧桐叶、秋风、儿童、篱笆、灯火等景物,抒发了他思念家乡、追忆童年的感情。《夜书所见》中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诗人31《夜书所见》中诗人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在秋夜里思念家乡的情感。主旨归纳《夜书所见》中诗人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32近处梧叶送寒声秋风动客情远处对比反衬更显孤寂儿童挑促织篱落一灯明郁闷孤独倍感亲切层次梳理夜书所见近处梧叶送寒声远处对比反衬更显孤寂儿童挑促织郁闷孤独33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呢?这三首诗写的都是深秋季节的景色。《山行》中的“寒山”“霜叶红”等景物体现了深秋的季节特点;《赠刘景文》中“荷尽”“菊残”“傲霜”“橙黄橘绿”等景物带有鲜明的深秋的特点;《夜书所见》中则直接点明了“秋风”,“萧萧梧叶送寒声”这句话也显示出了秋天的特点。思考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呢?34三首诗的作者都是通过描写秋天的不同景色来表达自己内心极为丰富的感情,这种表达方法称为借景抒情。借景抒情三首诗的作者都是通过描写秋天的不同景色来表达自己内心极为丰富35《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拓展延伸《秋思》张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拓展延3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田字格中书写本课生字,并默写《山行》。选取一首古诗,画出诗句描绘的画面。课后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田字格中书写本课生字,并默写《37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独有的文学体裁,它有固定的格式,固定的格律,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古诗语句优美,意境深厚,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组描写秋天的古诗。新课导入古诗三首三年级上册﹒人教版4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独有的文学体裁,它有38xié斜zèng赠liú刘cán残yóu犹jìng径jūn君chéng橙jú橘tiǎo挑ào傲我会认xié斜zèng赠liú刘cán残yóu犹jìng径jūn君39jìngxiézèngliúcányóuàojūnchéng词语熟读石径斜赠刘景文残菊犹有骄傲君子橙黄橘绿jìngxiézèngliúcányóuàojūnché40挑tiǎotiāo(挑战)(挑选)例:他信心满满地挑()选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比赛项目。tiǎotiāo多音字挑tiǎotiāo(挑战)(挑选)例:他信心满满地挑(41寒径斜霜赠刘盖菊残君橙送挑我会写寒径斜霜赠刘盖菊残君橙送挑我会写42同学们,请大家认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边读边思考: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整体感知同学们,请大家认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边读边43山行唐杜牧山行44霏(fēi)霏:雪花纷落的样子。迟迟:迟缓的样子。(选自《语文周报》读写版2013年第35期)知识点五:大阅读链接立根:扎根,生根。原:本来,原本。⑷修辞手法:比喻;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棉花的洁白与柔软,以及童年的欢愉。(3)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几粗。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寒食》的作者是唐朝的韩翃,韩翃,字君平,南阳人。寒食:清明节前1-2天,有不可生火做饭,吃冷的食物的习俗。这首诗描写了寒食这一天禁火的习俗。这是一首讽刺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朝廷的不满。2.《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时间顺序)来展开的,运用(对比、衬托)的方法表现了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时(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同时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仰和深切怀念)之情。3.《寒食》一诗表面上看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京城内富有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是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札札:象声词,机织声。弄:摆弄。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机杼:织机的梭子。译文导读:《揠苗助长》向我们讲述了以一位种田人不顾禾苗的生长规律导致禾苗全部枯死了的故事,还有一位种田人,他的身上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赶快去读一读《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吧,想一想,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2)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凭箜篌引》3、这首诗中写景的两句诗是:“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写出了时间是暮春时节。“无处不飞花”,用双重否定的句式加强了肯定的语气,写出了全城都沉浸春意之中。一个“飞”字,写出了落花在春风中的动态美,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卜算子:词牌名。送鲍浩然之浙东:词题。之:往,去。杜牧(803~852),字牧之,晚唐杰出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其诗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fù),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作者简介霏(fēi)霏:雪花纷落的样子。迟迟45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歌朗读注意节奏哦!山行////////诗歌朗读注意46山行:在山里走。题目点明诗中描写的是在山中赶路时看到的景象。理解诗题山行:在山里走。理解诗题47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深秋时节的山产生诗意:登上秋天的深山,小路弯弯曲曲,白云缭绕的深山之间,隐约可以看见有人家居住。理解古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深秋时节的山产生诗意:登上秋48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因为比诗意:不禁停下车来,因为太喜欢看这晚秋的枫林,经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的鲜花还要红艳。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因为比诗意:不禁停下车来,因49《山行》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深秋时节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展现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主旨归纳《山行》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深秋时节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美50山行眺望远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驻足观赏美丽秋景无比热爱枫林晚霜叶红辽阔深远秋比春美层次梳理山行眺望远景寒山石径驻足观赏美丽秋景无比热爱枫林晚辽阔深远秋51古诗三首语文三年级上册3优秀课件52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zhān),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其父苏洵(xún)、弟苏辙(zhé),合称“三苏”。《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赤壁赋》等都是他广为流传的名篇。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53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诗歌朗读赠刘景文诗歌朗读54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举,向上托诗意: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已经没有了,菊花虽然开败了,但是还有傲雪斗霜的枝干。理解古诗秋末傲霜凌寒的气概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举,向上托诗意:荷花凋谢,连55残荷残荷56残菊残菊57古诗三首语文三年级上册3优秀课件58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深秋收获季节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诗意: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您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深秋收获季节色彩鲜明而富有59这首诗通过对“荷尽、菊残、橙黄、橘绿”的描写,突出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勉。主旨归纳这首诗通过对“荷尽、菊残、橙黄、橘绿”的描写,突出了菊花的残60赠刘景文秋末特征荷尽无叶残菊傲霜收获的季节色彩明丽富有生气橙子金黄橘子青绿层次梳理赠刘景文秋末特征荷尽无叶收获的季节色彩明丽橙子金黄层次梳理61夜书所见宋叶绍翁夜书所见62书:写。所见:所看到的。夜书所见:夜间把自己所看到的景象写下来。理解诗题夜书所见书:写。所见:所看到的。理解诗题夜书所见63叶绍翁:字嗣(sì)宗,号靖(jìnɡ)逸(yì),南宋江湖派诗人,诗以七言绝句最佳,《游园不值》最为著名,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作者简介叶绍翁:字嗣(sì)宗,号靖(jìnɡ)逸(yì),南宋江湖64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诗歌朗读夜书所见诗歌朗读65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漂泊在外的人孤独、思乡之情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66蟋蟀诗意: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诗人)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篱笆准确地表现了儿童翻动泥土寻找促织的可爱形象,更令诗人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殖买卖的合同范本
- 2025企业年金基金托管合同范本
- 2025江苏省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合同(示范文本)
- 油罐安全合同范本
- 2025企业管理资料范本福建劳动合同范本
- 2025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湖仁村物业用房及厂房租赁合同
- 汽车货物运输合同协议书
- 2025【合同范本】农村土地承包合同
- 2025“谁造谁有”林地使用合同书
- 货物运输合同协议书模板
-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整体租赁底商运营方案(技术方案)
- 常用药物作用及副作用课件
- 小学生作文方格纸A4纸直接打印版
- 老人心理特征和沟通技巧
- 幼儿阿拉伯数字描红(0-100)打印版
- 标杆地产集团 研发设计 工程管理 品质地库标准研发成果V1.0
- TMS开发业务需求文档
- 2023年1月浙江高考英语听力试题及答案(含MP3+录音原文)
- HI-IPDV10芯片产品开发流程V10宣课件
- 房产抵押注销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