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书_第1页
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书_第2页
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书_第3页
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书_第4页
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niversityofGreenwichYunnanUniversityofFinance&EconomicsPAGEPAGE18中英合作格林威治项目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2012版)ResearchProposalfortheSino-UKCooperativePostgraduateEducationProgramme论文题目(DissertationTitle):精细化管理在建筑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武汉软件城项目施工为例学号(StudentID)姓名(Name)专业(Course)项目管理指导教师(Supervisor)余泳2012年11月21日

填一、开题报告书采用A4纸正反打印,于左侧装订,报送一式5份;二、开题报告书必须在开题报告会前3天提交到研究生办公室;三、论文名称应确切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25个汉字;四、第1至第5项各栏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五、必须填写完本表的第1至第11项,并经导师批准开题后,方可参加开题报告会。敬告:该开题报告是格9班同学导师指导下完成,在论文写作后期稍有修改,并非完美范例,仅供同学们参阅格式,严禁复制内容。具体写作,请依据各自导师的指导进行论文题目:DissertationTitle:精细化管理在建筑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武汉软件城项目施工为例关键词:Keywords:精细化管理建筑项目质量管理

研究背景与应用意义(论文研究的价值)Backgroun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际化进程的脚步也在随之加快。随着这样一个严峻形式的到来,和经济息息相关的中国企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企业从前的管理粗放化开始显露了它的弊端,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经济浪潮的轮番轰炸下,抵挡不住惊涛骇浪永沉水底。面对这样的市场经济体制,工程项目企业应该拿出什么样的策略来应对?施工管理又该如何入手?企业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对于工程项目施工企业来说,这些问题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提前预测的,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精细化管理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精细化管理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万科董事长王石(2008)曾说过,精细化是未来十年的必经之路。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精细化管理可有效调整产品、服务和运营过程。它以专业化为前提、技术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把服务者的焦点聚集到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上,以获得更高效率、更高效益和更强竞争力。而建筑项目是以工程建设为载体的项目,是作为被管理对象的一次性工程建设任务。随着建筑项目种类日益增多,施工时间延长,施工过程复杂化,施工企业更强调对工程基础数据、基本业务流程、工程进度、内部控制、合同管理、工程预算、成本评估、工程造价等管理。针对建设行业工程管理的特点,精细化管理具有极高适用性,对建筑项目质量管理尤其重要。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精细化管理也经历了从学者讨论到企业管理实践这一过程,精细化管理理念传播的速度也相当快,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精细化管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并且这种思想也早已超越了制造业,拓展应用到金融、服务等行业。“精细”已经成为竞争最重要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都意识到细节的重要,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实行刚性的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强化责任的落实,以形成优良的执行文化。通过丰富的工具与方法有机整合并提供贯穿建设行业工程管理全过程所需的决策信息,实时监控工程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实现数据集中式管理,减少不必要管理环节,提升了施工控制能力,有效的整合了企业资源。精细化管理也可帮助企业提升问题预测和解决能力,创造持续增长的核心竞争力,帮助建筑项目施工企业把管理或工作做精做细。因此,精细化管理必将成为决定企业品牌价值和竞争成败的关键。本文通过介绍精细化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阐述其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的作用与地位,尤其是精细化管理在建筑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重要性,使更多企业管理者和施工项目负责人能够更好理解和使用精细化管理这一重要管理理念和技术。本文以武汉软件城项目为具体案例,介绍了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方法以及如何能够针对具体的项目找到最适合本项目特点的管理方式。笔者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希望能够总结出建筑项目的质量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普遍适用方法,对现代企业的建筑项目施工管理起到帮助和借鉴作用。

研究的目的和目标AimsandObjectives本文主要阐述,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精细化管理运用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可以有效帮助整个工程项目顺利竣工。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目标为: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通过阐述精细化管理这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及其方法,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建立完善的、优化的建筑施工过程和质量管理流程,建立健全的建筑项目质量控制精细化质量管理方法、技巧以及理论模型等体系,确保工程建设的进度,最终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帮助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研究目标:通过对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分析及研究,明确精细化管理是建筑项目管理中一种非常重要且实用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通过对建筑项目施工过程特点的阐述和总结,明确精细化管理适用于这一复杂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通过对武汉软件城项目的实证研究,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性结合,丰富和拓展精细化管理学研究的内涵。4、进一步结合并掌握精细化管理,建立其在建筑项目质量控制中的管理方法。文献综述(研究现状综述)LiteratureReview5.1精细化管理文献综述二次世界大战后,企业规模的扩大,生产技术日趋复杂,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生产协作要求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经营者管理提出了更加精细化的要求。于是,包括决策理论、运筹学、系统工程在内的很多理论被引用入经济管理领域。这些理论和方法以决策过程为着眼点,特别注重定量分析与数学的应用,以及系统结构与整体协调,所以被称为管理科学。1911年,“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指出可以在对工人的操作动作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消除不必要的动作,改正错误的动作,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成本,大幅提高工人工资。这是世界上第一本精细化管理著作。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1961)提出质量成本管理理论,主张把质量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与产品不合要求所造成的厂内损失和厂外损失一起加以考虑,并形成质量成本报告,成为企业了解质量问题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质量决策的依据。质量成本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普遍重视。其后,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质量成本理论日趋完善。19世纪80年代,MOTOROLA公司在其CEOBobGalvin领导下,开始了6西格玛质量之路,提出了6西格玛的管理思想,即一百万次机会中,有三四个缺陷,或99.99%的完善水平。1993年,哈默和钱皮在他们合著的《企业再造》一书中提出流程再造理论,企业应分析、改造原来的作业流程,使之更加合理化,对其中不合理的、不必要的环节,进行彻底的变革。这一新的思想震动了管理学界,一时间“企业再造”、“流程再造”成为大家谈论的热门话题。这些理论都为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方法和工具。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精细化管理已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精细化管理强调将管理工作做细做精,以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关于精细化管理,很多国内学者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2001年,刘先明先生创立了“精细管理工程”、首创性提出了“岗位主人翁”的新概念;刘先生研究开发了适合中国国情和企业的“三位一体”的管理理论,即:“精细管理工程、企业文化建设正步走论、人力资源管理新思路+品牌客户服务管理体系”,具有创新性和实战性。在《精细化管理》一书中,汪中求(2005)认为,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覃伟凤(2006)认为,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的一种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强调对具体工作过程中一系列细节的高度关注;抓好关键细节、重要细节为着力点:增加组织执行力,确保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2007年,吕国荣、陈道芳、蒋如彬编著的《精细化管理的58个关键》,精选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执行力、信息化、员工素质培训、以差异开拓市场、追求零库存、产品质量“零缺陷”等方面的案例,并加以分析和研究,娓娓道出精细化管理的精髓。李越(2008)指出要实现电力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需要将财务工作的职能提升到经营管理层次以加强动态的,全方位的控制;要以“细”为出发点,对每一个工作任务,都要建立起相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标在于通过不断深化财务管理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优化财务核算,提高财务信息的有效性,最大限度为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提供保证。王云国(2008)指出,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在施工项目部人力资源紧张的情况下,要确保每个区域、每个环节不出问题,只有靠完善的制度和先进的机制约束,才能有效驾驭全局,弥补管理资源匮乏、张力不足的问题。宋文强(2011)在其书《现场精细化管理(图解版)》中指出,现场情况千变万化,但基本管理对象只有五个,就是现场管理五要素:人、机、料、法、环;现场管理千头万绪,但基本管理目标只有六个:Q(质量)、C(成本)、D(交货期)、P(生产效率)、S(安全)、M(士气)。并且指出现场精细化管理可以通过有效管理人机料法环五种要素来实现QCDPSM六方面的目标;TPM、防错法、KYT训练三个利器都是从预防的角度实现机器设备“零故障”、产品质量“零缺陷”、人员安全“零事故”等三个零;5.2项目质量控制管理文献综述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惊人,经济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对外市场的逐步开放,是的国内施工企业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竞争压力,而企业实行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可以很好的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在同行当中保持强劲的竞争力。成本、质量、进度是建筑工程项目的三大重点控制内容,国内外对有关问题都有些论述,但对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并不系统、全面,而且可操作性不强。项目质量管理研究一直是现代项目管理的热门话题,中外许多学者在不同领域对有关质量管理技术做了深入总结。孙巍、周新滨(2005)指明,项目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不仅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成功的管理,能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不断前进。开拓创新,总结经验,在项目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最终创造出一条施工项目管理的成功之路。李伟明(2008)明确提出:项目精细化管理,就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对涉及工程的各种因素实施全过程进行严格的无缝隙管理,形成一环扣一环的管理链,严格遵守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优化各工序施工工艺,克服各个细节质量缺陷,从而实现对整个项目规范化、流程化和精细化的全方位管理,形成整体工程高质量,由管理精细化到施工精细化再到项目精细化。实施工程项目管理精细化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机制,提升项目的整体执行力,提高项目实施质量,有效控制工程进度和资金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企业项目运营管理能力,创造精品工程。鲁怀明(2008)指出,通过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及认真实践,能使项目组整体成员的合同管理意识、整体经营管理水平有显著提高,企业执行力也不断增强。在精细化管理实践中,通过积极创新内部管理机制、构筑科学管理体系、强化合同管理等有效措施,有能效地推进了项目精细化管理,增强项目的履约能力和盈利能力,具体做法如下:(1)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夯实经营工作基础;(2)树立先进经营理念,完善各项规章制度;(3)增强合同管理意识,保证项目诚信履约;(4)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规范工程分包管理;(5)加强项目监督管理,健全风险防范体系;(6)加强经营队伍建设,打造高效运作团队。在此基础上,丁长福(2009)指出精细化管理是具有全面化特征的管理模式,贯穿在公司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也存在精细化的需求。目前,新建、扩建、改造工程项目繁多,在石油天然气这个高危行业,工程项目实施结果事关重大,抓好工程项目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健全和完善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机制,并将其作为发展管道事业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是我们企业推进梢细化管理、维护企业稳定、促进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任务。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和项目的经济效益与施工单位对项目的管理理念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我国国内的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起步较晚,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是对西方一些相关理论的学习和消化。近年来,随着我国科研水平的迅速提升,国内的研究者在建设项目的监控管理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一些研究者还对作业活动时间的不确定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席文斌(2004)指出,工程项目质量是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是实现三大控制目标(质量、投资、进度)的重点。它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具有重大意义,它直接关系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施工项目质量的优劣,不但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施工质量低劣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或潜伏隐患,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施工项目管理的头等大事。祁志强(2010)在其《浅谈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在质量和效益控制中重要性》一文中,试图通过对一些具体案例的分析,阐述对建筑项目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论证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精细化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总地来说,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管理受到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普遍关注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管理水平,可以预见,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管理仍将是管理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从古至今,管理是一门哲学,也作为一种艺术,被世人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钻研。勤恳的企业家们推出全面质量管理、ISO9000、流程再造、零库存管理、无边界管理、SCM(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ERP(企业资源管理)……每一种模式基本上都掀起过一阵热潮,热潮过后留下更多的是:无奈的沉寂与渐趋理性的思考,人民渐渐认识到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可长期运用到项目管理中,尤其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管理过程中。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的内涵体现在注重细节、规范流程、严格执行、确保质量、节约成本等方面。精细化管理虽然是源于西方的一种管理思想,但引入到中国20多年来,不仅被广泛地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去,而且被应用到学校管理、政府管理、税收管理等领域。但是把精细化管理思想运用到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管理方面的文献还比较少,因此本文研究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Burke,R.(2000).ProjectManagement:PlanningandControlTechniques(ThirdEdition).JohnWiley&SonsLtd.Chichester费根堡姆.(1961).全面质量管理.美.McGraw-HillCompaniesProjectManagementInstitution(2008).AGuidetotheProjectManagementBodyofKnowledge,FourthEdition(PMBOKGuide).Beijing:ThePublishingHouseofElectronicsIndustry.Reiss,G.(2001).ProjectManagementDemystified:Today'stoolsandtechniquesSecondEdition.SponPress.NewYork.Lock,D.(2007).ProjectManagement:NinthEdition.England:GowerPublishingLimited.Davis,M.M.Aquilano,N.J.&ChaseR.B(2003).FundamentalsofOperationsManagement(4thEdition)Lewis,J.(2009).TheProjectManager'sDeskReference,3e.Columbus:TheMcGraw-HillCompanies,Inc.Horine,G.(2009).AbsoluteBeginner'sGuidetoProjectManagementSecondEdition.Indiana:QuePublishing.温德诚.(2009).精细化管理实践手册.北京:新华出版社.袁经勇.(2001.03).国内外项目管理现状及趋势.化工建设工程.89-95汪中求.(2005).精细化管理.北京:新华出版社.吴翔江.(2004).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与实践.杭州金融研究学报.14-15覃伟凤.(2006).精细化管理.管理科学文摘.84-85李越.(2008).电力企业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问题研究.商业经济.85-87王少华.(2009).关于学校精细化管理理论的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34-35程富泉等.(2008).精细化管理理论在企业投资领域的应用研究.经济师.54-55李凯.(2008).精细化管理及其在石油企业的应用研究.经济师.89-90范爱民.(2005).精细化管理.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67-69杨娟子.(2005).丰田商学院:精细化管理的68个细.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吕国荣、陈道芳、蒋如彬编著.(2007).精细化管理的58个关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13-215费尔普斯著,(2011).黄如金译.标准管理:流企业精细化管理实践.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P84-85刘晖.(2007).精细化管理的涵义及其操作.企业改革与管理.276-278于宏.(2007).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78-79韩同银,马涛(2006)。施工企业物资的精细化管理。铁道工程学报。98(8),99-102夏忠.(2009).精细化管理需要四个力支撑.建筑安全.134-137刘宏.(2009).谈精细化管理.商业经济.76-78丁长福.(2009).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硅谷.176-178胡以军,陈兴明,田红云(2008)。精细化管理-工程项目成功运行的根本保证。中国冶金报,1陈庆修.(2005).世界500强的精细化管理.中外企业文化.35-38蔡剑峰.(2009).试论精细化管理.现代金融.72-74陈雪然(2010),精细化管理是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根本保障。现代商业。129黄喜宏.(2008).精细化管理,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广西烟草.90-98哈罗德·孔茨和海因茨·韦里克,(1998)T.Thephilosophyofrisk.London:ThomasTelford.191-193詹姆斯·卡什.Fact-FindingTechniquesinRiskAnalysis.America:AmericanManagementAssociation,Inc.35-39温德诚(2005)。精细化管理浅谈。管理与财富Management&Fortune。21(3),17-18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办法(2012)。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网(Online)Availablefrom:/article/259.html贾汝涛(2011)。浅谈精细化管理。科技信息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7(11),668祁志强(2010),浅析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在质量和效益控制中的重要性,广东土木与建筑GuangdongArchitectureCivilEngineering,(5),41-42鲁怀民(2008),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之我见,四川水利发电SichuanWaterPower,Vol27,Supplement(1),154-157李伟林(2008),关于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思考,石油管道报,(4),1-2鲁怀民(2008),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实践与探索,水力发电,34(11),92-93丁长福(2009),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硅谷SiliconValley,171王玉琨(2004),浅谈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中国工程咨询,44(4),33-34孙巍、周新斌(2005),论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中国科技信息ChinaScienceandInformation,(3),83理论预设(文章的主要逻辑关系)Hypotheses本文提出并论证的假设:如果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方式对其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适当调整施工过程中的物资、人员及施工细节处理,减少因质量问题带来的延误等问题,然后能够科学、有效地保证整个建筑项目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建筑项目的施工水平和质量保证,规避开发风险,实现投资者利益的最大化。研究内容(包括对案例的描述)ContentsofResearch本文首先对精细化管理和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分析了理论研究的贡献,提出了目前理论研究的不足,并重点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其次是从建筑项目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着手,阐述了针对施工监督及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及解决方式的选择;同时分析了建筑项目施工过程质量问题解决方式的选择与分析过程;并重点研究了精细化管理方法的分析,确定了精细化管理方式为建筑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最优使用方法;最后研究精细化管理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应用,通过精细化操作、精细化控制、精细化分析、精细化核算以及精细化规划等方面的分析,重点研究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方法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及实施步骤,从而对最优方法的选择与确定提供了思路。并通过案例:武汉软件城项目施工过程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分析,对最优施工过程监督及管理方法,为推广精细化管理为最优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中使用方法提供思路与经验借鉴。研究的主要方法Methodology(1)文献法文献法是通过书籍、报刊杂志、网络等方式收集与分析现存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总结与归纳具有利用价值的内容,达到其他研究目的的方法。通过查找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有效的了解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其主要特征就是通过收集、整理别人的研究成果作为分析依据,从而来论证自己的结论。文献研究法能够有效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研究对象的历史和现状;有助于对现实资料进行比较分析;还有助于研究人员对研究对象形成初步的形象。本文检索了精细化管理以及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相关等文献资料,通过文献资料的全面分析,了解了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方法的比较与选择,掌握了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注意事项,以及精细化管理方法的应用;(2)比较分析法比较法是对某类方法或技术进行比较与分析,研究其普遍适用性和发展路径,从而为实践应用提供经验与指导;本文针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为企业管理者选择并确定最佳施工质量管理方法提供了解决方法;(3)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法是对现实事件通过其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的分析与研究,并运用数量化分析工具及手段,结合具体市场调研数据进行研究,从而判断事件及现象中存在一般性规律的方法。在本论文中,作者选取了工程项目的几个施工过程,通过项目历史资料、项目现场调研与专家访谈的方式,收集与整理了多项分析数据,,论证了施工管理的最优方法。(4)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对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过对案例现状背景与问题的分析,归纳与总结案例应用的发展逻辑及规律,从而验证理论分析的成果,并为理论研究的发展指导方向,为实际应用提供实施思路与途径;本文以武汉软件城项目为具体案例,对精细化管理方法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进行论证和检验。文章结构(具体到三级标题)DissertationStructure精细化管理在建筑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武汉软件城项目施工为例导论研究的背景与应用意义研究的目的和目标理论预设研究内容研究的主要方法文献综述2.1精细化管理文献综述2.2关于建筑项目精细化管理文献综述2.3关于建筑项目质量施工方面的研究2.4文献评述第3章建筑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1精细化管理的起源及定义3.2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条件3.2.1建立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3.2.2为企业科学定位3.2.3充分使用人力资源3.3精细化管理的方法3.4精细化管理的作用和意义3.5精细化管理的应用现状分析第4章精细化管理在建筑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理论分析4.1建筑项目4.1.1建筑项目的定义4.1.2建筑项目的基本特点4.1.3建筑项目的分类4.2建筑项目质量管理4.3精细化管理在建筑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4.4本章小结第5章案例研究以武汉软件城项目精细化质量管理为例案例项目背景介绍案例项目实施过程的问题精细化管理在案例项目施工过程中应用5.4精细化管理运用成果总结5.5本章小结第6章结论与展望10、指导教师意见FeedbacksofSuperviso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