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解析_第1页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解析_第2页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解析_第3页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解析_第4页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教学设计stepbystep

提纲:怎样制定教学目标?怎样寻找教学主题?怎样选择历史人物?怎样合理运用史料?怎样设置教学问题?怎样创设教学情境?怎样组织课堂活动?怎样设计灵动板书?怎样布置课后作业?STEP1: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的关系:

教学目标先于教学设计,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教学目标既决定教学设计的方向,也影响教学设计的个性,但教学目标不能代替教学设计。研读课标---教学设计的起点我们必须严肃地研读课标因为它体现了国家的期望但是,只有高于课标才可能准确地领悟课标华东师大聂幼犁教授的忠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学到知识: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以及“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学到技能:提高阅读理解、处理材料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掌握方法:学会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等。三维目标:?[案例]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要求学生掌握下列知识:官渡之战和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魏蜀吴三国在发展经济、稳固统治方面实行的具体政策和措施。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导致了分裂割据局面的形成,历时370多年,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我国封建国家第一次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曹操和诸葛亮是我国古代两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魏蜀吴三国的经济恢复发展中,魏国经济发展最快,马钧发明的灌溉工具翻车,在当时是世界上一种最先进的灌溉工具,值得我们引以为豪。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正确评价著名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等,提高历史地看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提高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案例]【案例】1)使学生掌握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地点与距今年代;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生产与生活;2)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3)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存在问题第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第三、缺乏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第四、不便检测

第一、体现三维目标的统一第二、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第三、要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据第四、要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统一要求第一、行为主体应是学生第二、行为动词应是可操作性的第三、重要时可附上行为条件第四、表述的目标要求应是大多数学生能达到的第五、文字要精炼具体。怎样表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的著名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了解文学描写和历史真实之间的不同。了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说出其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简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以及它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指出三国的地理位置,提高识图能力。2.过程与方法利用历史教学挂图,直观形象地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有关史实。学习从各种途径收集史料的方法,收集讲述有关三国历史的小故事。阅读课文,找出有关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有关因素,提高从课文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局势。通过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了解曹操、诸葛亮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我国历史进步所起的主要作用。[案例]1)能在地图上标出元谋人、北京人发现的地点并说出他们距今的年代。

2)观察图,描述北京人与现代人的不同。

3)能够说出反映远古人类生活的有:考古文物、神话传说、遗址等。

4)想象北京人的一天。

5)收集我国各地远古人类的考古资料,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感受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

[案例]判断一下:这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吗?列举法:通过列出一些本课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去联系史实,并说出相关的内容.谜语分析法:通过设置谜语与学生共同探究日本投降的原因.设问法:通过设问“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引导学生的思考。美国历史教学中,在分析一项历史文献时,教师会要求学生考虑以下六个问题:(1)该文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作者是谁?(3)写于何时?(4)写于何地?(5)写作缘由?(6)为什么该文献在整个美国历史背景中占有重要地位?转化为教学目标表述:体验从历史文献中获取有效信息、考辨历史文献倾向性、分析历史文献价值的辨析过程初步学习从作者身份、写作缘由等角度辨析历史文献倾向性的方法学习过程是:获取有效信息;考察作者的身份与写作时间、地点和缘由,辨析其倾向性;分析文献价值。STEP2:寻找教学主题“学历史有什么用?”“我们要使历史有用”“我们怎样使历史有用?”

中史参任鹏杰社长:“历史教学要服务学生的人生”。历史学科的价值追求在于“育人”课堂教学要实现从活动先行向主题先行的理性回归。

“设计是死的,学生的活的,让学生的思维朝着老师的预设目标靠拢,让学生思维朝着正确的方向(教学主题和价值主体)自由奔跑,在思维奔跑过程中,老师把学生朦朦胧胧的思维火花点燃为火炬,帮助他们把想说又不会说的意思表达出来,指出他们思维中的误区和亮点。”

主题:每课一中心,一课一灵魂

背景自由著述自由讲学自由批评自由流动百家争鸣争什么?如何治国?如何做人?【案例】寻找课魂《先民的智慧与创造》都江堰生态型水利枢纽----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特点:选址合理、设计科学、自流灌溉、功省效宏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存留,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国际水利界的共识:在江河上大规模修坝的时代已经过去。经过汶川地震的考验,两千多年仍发挥着作用。【案例】《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需要《向人性扼杀者宣战》----人的觉醒《和同为一家》---和而不同《探险者的梦想》---梦想《辛亥革命》?《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主题难找但很重要!STEP3:选择历史人物

什么是良好的历史教育?也许我们很难给它一个周全地描述,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历史人物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人物传记;如果从来没有过一次和历史人物刻骨铭心的对话和体验,从来没有一个令他怦然心动的历史人物作为他的精神导师;……那么,他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历史教育。

——郭富斌(西安中学)围绕主题的人物选择讲一个血肉丰满的人(宋徽宗、武则天)讲两个互相对比的人(马克思、乾隆与华盛顿)讲与一件事相关的几个人(甲骨文)讲一个与主题相关而大家都不太熟悉的小人物(张喜)制瓷业发达钧窑【河南禹州】

汝窑【河南宝丰】

官窑【河南开封】

定窑【河北曲阳】

哥窑【浙江龙泉】

宋代五大官窑

瓷都

【江西景德镇】

宋瓷是当时中国的国家标志宋徽宗与汝窑宋徽宗

“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

“艺术家错生帝王家”

“动用举国之力玩石头”---花石纲

雨过天青的颜色----汝窑瘦金体信道教皇家画院案例:多面女皇武则天武则天简介:十四岁入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皇后与李治并称“二圣”。自立为皇帝,建立武周王朝。死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后人对武则天评价:对于武则天历来褒贬不一《旧唐书》“牝鸡司晨”清代王夫之:“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清代赵翼:“女中英主”郭沫若:“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毛泽东:“治国之才。武则天施政1、改革科举,善于用人“君子满朝”:狄仁杰、姚崇、宋璟改革科举,殿试、武举等多种制度亲临考场不看门第唐人陆贽:

则天太后践祚临朝,欲收人心,尤务拔擢,弘委任之意,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所荐必行,所举辄试,其于选士之道,岂不伤于容易哉。然而苛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武则天用人的特点有哪些?2、任用酷吏,加强监察

毒死已立为太子的亲生儿子。她任用酷吏打击反对派。周兴、来俊臣(“请君入瓮”)注意地方吏治,加强监察。3、稳定边疆,迁都洛阳

基本维持了唐朝的疆域和地位。收复安西四镇,建立武周后,迁都洛阳。4、保障农时,发展生产

薄赋敛、息干戈、省力役,以保障农时。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采取宽容的政策。修明堂,崇佛教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整体来说,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安定,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户口数增加了将近一倍。武则天诗词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武则天书法创制文字:曌人飞白书行草《升仙太子碑》武则天的自我评价:

乾陵一块无字碑上的几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1、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2、武则天有自知之明,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3、石碑原本计划刻字,但武则天死后政局动荡,各派政治势力,始终不能对武则天作出适当的评价,因而便不了了之。

说一说你眼中的武则天,要有证据哟:

学生活动【案例】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而马克思的成长历程更是我们每个人的教科书。马克思也是一个凡人,用今天很多人的观点来看,他少年时代,可能不如在坐的同学们优秀。投影:马克思的画像和马克思的成长历程。教师:我们可能都知道,马克思是一个从小就有着远大理想的人,我们都比较熟悉马克思的中学毕业论文,他的那篇毕业论文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投影:马克思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少年大志,胸怀天下。教师:但马克思也是一个凡人,马克思的少年时代也非常顽皮:他用生面作成脏兮兮面团,强迫自己的姐妹吃下。马克思在中学时代以极端调皮而闻名学校,爱讲离奇古怪的故事,说出别人想不出的花样,老师和校长曾把马克思列为中等的、希望不大的一类学生之中。因成绩不好也曾向父亲慌报成绩。考试学业成绩也很平常。17岁,进入波恩大学,又经历了一段生活上比较颓废的时期,他加入特里尔同乡会,经常和同乡在一起酗酒,曾因酗酒严重被学校关过禁闭。曾与别人决斗,在决斗中左眼上部受伤。马克思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了。教师:马克思在波恩大学读了一年,后来转入柏林大学,这是马克思一生的转折。在柏林大学期间,他认真钻研历史和哲学。毕业后一直为当时一个报纸《莱茵报》撰稿,后成为该报的主笔。当他创立《共产党宣言》的时候,仅有30岁。马克思是怎样转变的?我希望同学们下去可以看一下有关马克思的传记,从中汲取一些营养,或许对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有益。

恩格斯少年时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循规蹈矩、被迫辍学经商,不断努力自学,21岁的恩格斯以炮兵旁听生的身份驳倒了柏林大学教授。两个不同经历的人,最后殊途同归,他们共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他们之间的友谊被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友谊”。(继续展示材料列宁对马、恩友谊的评价。教师点出择友对人生的重要性。)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放弃追求,你的成就自己都无法预测!

马克思的理论影响了整个世界,那马克思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让我们走近马克思。少年马克思的调皮,爱捉弄同学,老师认为马克思是不可就药的孩子;中学毕业成绩单显示马克思数学不及格,表现一般。如果你看到老师这样评价你,你还会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多大的希望?如果我们的老师看到这样的学生,还会认为他能成为一个未来会影响世界的伟人吗?单纯的成绩能说明什么?马克思在大学遇到的烦恼,马克思和燕妮的感情波折,青年马克思纠集同学在酒吧喝酒,醉酒后夜惊四邻,冲动之下和别人决斗,被大学开除,辗转痛苦中马克思进入柏林大学,教师:年轻人都会经历成长的烦恼,马克思的苦恼大家也许也有。【案例】一、隋的统一与繁荣(一)隋的建立:时间:公元581年建立者:杨坚1、出身贵族:2、勤俭节约:3、信守诺言:4、工于心计:建立方式:外戚夺权二、南北动脉大运河隋炀帝其人:高富帅----贵族出身、美资仪、见惯奢华特点:假俭真奢滥用民力

-----丝绸缠树、舳舻千里刚愎自用好大喜功

-----三征高丽案例乾隆册立太子诏书:“归政后,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岂能置之不问?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训谕,将来知所秉承,不致错失……”乾隆禅位诏书:“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朕未至倦勤,不敢自逸,部院衙门及各省题奏事件,悉遵前旨行。”【案例】甲骨文(与甲骨命运休戚相关的历史人物王懿荣----被发现-----甲骨刘鹗----被公开-----拓本罗振玉----被释读-----殷墟王国维----被研究-----商史从皓首穷经、咬文嚼字、泛泛游观、微言大义到田野考察、现场勘探、废墟释疑、实证立言中国新史学从一片片甲骨中奠基。案例

张喜河北天津。出身于没落地主家庭。为两江总督伊里布之心腹仆役。善辞令。1842年,随耆英至南京议和。

《南京条约》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第一个外交条约,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此重要的条约的谈判过程竟然并非由朝廷重臣主导,而是由两江总督伊里布的管家仆役来完成的,这既反映了清朝官员在面对世界时的无知和茫然无措,也反映了清朝人对待《南京条约》谈判的态度。谈判时张喜所说的一段话更是将这种态度表露无遗:

由尔长驱直入者,是我国不值与尔争锋,故未防范,亦是皇上仁慈之处,并非不能捍卫疆土--张喜

《南京条约》的具体谈判中就成了保面子为主,争地、争银子次之,而其他条款也许对皇帝来讲无法与保面子相提并论。条约签订后,天朝的战事了结了,天朝的面子保住了,道光皇帝也长出了一口气,对这些在谈判中斡旋的大臣们非常满意,赞曰:“办理十分明白简易”。为什么同是中国人,看待不平等条约的态度差异如此之大?是什么造成了两个时代中国人的思维差异?

STEP4:合理运用史料论从哪儿出?史料的选择与运用数字化的细节史料【案例】:长征的伟大长征年龄: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0岁,14-18岁的战士至少占40%。长征路线:长征跨越15个省,长驱2.5万千里,转战地域面积的总和比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都大,翻越20多座巨大的山脉,其中的五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渡过30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凶险的峡谷大江。长征行军:在370多天征途中,红军只休整44天,其余330多天都是在行军和战斗中度过的。除了在少数地区短暂停留之外,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需要平均每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长征战斗:红军始终在数倍于自己的敌人的追击、堵截与合围中,遭遇的战斗在400场以上,平均每3天就发生一次激烈的大战。长征损伤:红一方面军作战部队8.6万人踏上长征之路,到达陕北吴起镇时全军仅为8000人;红四方面军近10万大军到达甘肃会宁时全国仅为3.3万人;红二方面军2.1万人到达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时仅剩1.1万人。平均每走300米就有一个红军战士牺牲。情景化细节史料【案例】:《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细节一:林肯签署《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时的情景。时间:1863年1月1日上午地点:白宫情景:两次拿起笔又放下对话人:国务卿“如果我的名字将载入史册的话,那么重要的就在于这个法令,我的灵魂都寄托在他里面了。”细节二:罗伯特·李将军的选择与忏悔对比的文字史料1、再认“三国”场景:“三国”场景之三顾茅庐《三国演义》的描述: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计袭樊城元直走马荐诸葛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

《三国志》的记载: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设问:《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对三顾茅庐的描述有什么区别?你如何看待这种区别?2、再认三国事件:三国事件之草船借箭《三国演义》的描述: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三国志》的记载:(孙)权乘大船来观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设问:《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对“草船借箭”的描述有什么区别?你觉得那种记载更为可信?3、再认三国事件:三国事件之曹操败走华容道《三国演义》的描写: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三国志》的描写:公……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赢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设问:《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对“曹操败走华容道”的描述有什么区别?你觉得哪种记载更为可信?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经济)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家庭纺织业

英国的棉纺织工厂对比的图片材料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政治)至高无上的中国皇帝英国颁布《权利法案》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军事)中国士兵

英国军舰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对外政策)马戛尔尼来华──高高在上的清政府

虎视眈眈的东印度公司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贸易状况)

英国欲将大机器生产出的商品打入中国市场,当面对着新奇的洋货,很多中国家庭都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儿子:爹爹,街上卖洋布了,可好看了。父亲:好看管什么用?结实才行。儿子:那洋布又细又结实。父亲:光结实管什么用,便宜才行。儿子:那洋布可便宜了。母亲:再便宜也要花钱,妈妈给你织,咱一文钱都不用花。教材中的史料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唐太宗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

-----吴兢《贞观政要》两则材料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心态?(1)城镇的兴起,商业繁荣。《清明上河图》

(2)宋代手工业部门已有商标、广告意识。

(3)商人地位提升。读书、科考、做官

(4)纸币的出现和使用----交子、会子

(货币的突破性变革)“商业革命”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纸币?纸币的出现和使用说明了什么?

闻得商旅往来贸易,竞用会子,一为免商税,二为省脚乘,三为不复折阅(亏损),以此观之,会子可谓通流。

——吴泳《鹤林集》

“即使没有苏联的威胁,我们也有必要在世界上两个最强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之间架起新的友谊桥梁。原因之一是,这种友好关系将会给双方带来明显的经济和文化利益。”

——尼克松

“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把钥匙。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毛泽东

(中国)要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经验,世界各国,包括美国在内,有先进的东西我们也要学。

——邓小平(1957年)想一想: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有哪些?STEP5:设置教学问题问题有内涵(有思维含量)问题有梯度(符合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问题有引领问题有开放(有思考的余地和空间)核心是:问题引导思考

无效问题

集锦

师:同学们知道《西游记》中的唐僧吗?生:知道师:他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谁的原型?生:玄奘师:大家知道他到哪里去取经呢?生:天竺师:天竺是我们今天说的哪里?生:印度师:他去了多长时间?生:……17年,不对,还有路上算不算?师:他从天竺带回了什么?生:佛经师:对,他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不开放开放思维:印度在长安的西南方向,为什么玄奘不直接往南走?而是西行呢?分析一下,谈谈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想当然任选一问回答1、探险者——哥伦布(险在哪里?)2、航海家——哥伦布(技术在哪?)3、发现者——哥伦布(发现哪里?)4、殖民者——哥伦布(贪婪在哪?)哥伦布是哪国人?他从哪一年开始远航的?他一共远航了几次?他是怎样发现新大陆的?无意义

中美关系

建交国家数量和解前(1971年之前)

64国和解后(1972年)新增18国(日本、英国、联邦德国、澳大利亚等)建交后(1979年)119个国家中美关系正常化前后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统计表中美建交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想一想:中美建交对新中国外交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三次斗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是查看地图,想一想:戚继光抗倭-----东边----日本郑成功收复台湾----南边----荷兰雅克萨之战-----北边-----沙俄能看出什么问题?不是少数民族而是邻国有亚洲还有欧洲中国逐步被卷入世界潮流中俗语有言,居安思危,如果那时候的统治者能够从胜利中敏锐地看到世界的发展变化,中国也许可以免受近代列强的欺辱,早日崛起。STEP6:创设教学情境导课2010年11月12号,中国广州,这里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为您现场直播的第16届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实况。

我们今天将用5个时间的维度去关注这个开幕式。第一个是2000年,广州这座城市的建城历史是2224年,它将怎样浓缩在这个开幕式里面?第二个是200年,今天是在室外举办的开幕式,承载这个室外舞台的是海心沙岛,它是被珠江水冲积200年形成的。第三个时间是20年,中国人的记忆当中,从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到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走过了20年的道路,这20年我们在变,中国在变。第四个是2年,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到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总导演就是当初北京奥运会的副总导演。开幕式会带来什么样的创意?最后一个时间段是2个多小时,那就是8点将要开始的开幕式了。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公元1840年是中国农历的庚子年,这一年英国人凭借其坚船利炮敲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公元1900年又是一个庚子年,一群殖民者闯入了北京,用和着中国人民鲜血的炮火,把大清的威严狠狠地踩在脚下,从此古老的中国完全落入到的屈辱的渊底,这一切又是如何发生的,那个干旱、焦躁的夏天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同学们,今天上课老师想把自己手头的这份教案发给在坐每一位同学人手一份,该怎么办?复印、打印那么,设想一下,如果我们身处西汉怎么办?抄写在竹简上,一份得抄多长时间?按两个小时一份算,我们每个人拿到手得多少天?如果想今天拿到手,得多少人同时抄?如果在唐朝呢?可能得2天(一天刻板,一天印刷)效率大大提高,今天我们一方面享受着先祖科技创新为我们带来便捷,也时刻提醒自己,体会祖先在发明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案例: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结语《新航路开辟》

当美国总统布什在一年一度的“哥伦布日”上高声赞美的时候,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会站出来针锋相对地要求取消这个节日。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者和种族灭绝先锋。这些早期的欧洲探险家和殖民者代表了大航海时代欧洲人不甘平庸、渴望冒险拼搏的时代精神,然而,欧洲人的辉煌对于美洲人来说却交织着血泪与创痛。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最初被黄金驱动的探险,最终将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也许光明与黑暗,恰是历史的两张面孔。《罗斯福新政》(握拳)“秦始皇吃过葡萄吗?”

讲述秦汉历史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秦始皇吃过葡萄吗?”这个问题答案不复杂,但它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复杂的问题情境。解答它潜在的问题是——秦始皇是什么时期的人?那时有葡萄吗?葡萄产在哪?秦始皇住在哪?国土有多大?学生对历史学科倍感头痛的问题是记忆繁多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如果提出一堆有关秦汉的时空概念的问题让学生解答,是很难产生与“秦始皇吃过葡萄吗”这一问题相同的情绪的。给定学生一个问题情境,将若干有联系的概念寓于一个轻松活泼的问题之中,收到最佳的印象深刻的效果。STEP7:组织课堂活动猜一猜

有人用一个数学公式概括了大运河,2+3+4+5+6=1,大家猜一猜,这几个数字分别代表什么?2:两千多公里3:三点,洛阳(中心)、涿郡(北)、余杭(南)4: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5: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6:六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1:一条贯通南北的经济大动脉。画一画

同桌相互合作,在黑板上画出大运河简示图。画一画简笔画说一说他们各自的功用和特色

角色扮演:假如在座的同学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请你们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

金融委员会农业委员会出谋划策罗斯福“智囊团”工业委员会社会福利和就业委员会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谋以逆京师,奈何?活动设计历史上的今天----课前3分钟活动(这些历史事件对今天有没有影响?有怎样的影响?)做家谱(体会宗法制和分封制)逆向思维:给出一个关键词,由学生提出问题为历史人物写一个墓志铭给出中国古代墓志铭的案例给出现代中国的墓志铭给出西方国家的墓志铭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一位医生的墓志铭活动设计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分组给不同的材料,历史意识的培养)哥伦布给国王的报告----说服国王资助他们去探索新世界。(报告的内容:为什么去?怎么去?需要国王的哪些支持?给国王会带来哪些好处?)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给原因的重要性打分并说出依据)STEP8:设计灵动板书

《鸦片战争的烽烟》一、两个世界的碰撞-----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二、一边倒的战争-----解读鸦片战争三、沉沦与觉醒---《南京条约》与《海国图志》1、解读不平等条约2、开眼看世界3、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的烽烟》一、林则徐虎门销烟二、中英《南京条约》三、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一、开放的国际性大都会二、多元的国际文化交流(一)遣唐使----长安城来了留学生(二)鉴真东渡-----中国高僧日本传道(三)玄奘西行----“史上最牛留学生”

第6课《开放与交流》(一)“三国”风云再现

1、从群雄逐鹿到北方统一

2、从官渡之战到赤壁之战

3、从“曹操死”到“三国始”(二)“三国”真假再认

1、再认“三国”场景:三顾茅庐

2、再认“三国”事件:草船借箭曹操败走华容道

3、再认“三国”人物:曹操(三)“三国”情怀再悟

《三国志》VS《三国演义》《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广东东莞陆虎老师的案例)《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一、“两大突破”

1、中美建交

2、重返联合国二、“两个原因”

1、中国:生存、发展

2、世界:合作、发展三、“两大结果”

1、中国:开放、发展

2、世界:和平、发展一、重返联合国二、小球转动大球三、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一、“自由国度”的奴隶之争背景二、从兄弟阋墙到“永不打仗”过程三、联邦复活后“英雄倒下”结果和影响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从手写到印刷

---文化传播更便捷从炼丹到火药

---副产品改变世界审美与实用结合

---建桥史上的奇迹STEP9:布置课后作业历史事件归纳:政治、经济、科学等方面二战后世界大事一览(全球化的世界)列出时间顺序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