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第二章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规划是由人参与的、并由人主导的过程
如何保持规划的科学性?规划是由人参与的、并由人主导的过程
如何保持规划的科学性?第一节生态规划学的理论框架自然经济社会生态规划生态学自然科学规划技术学工程技术学经济生态学社会生态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第一节生态规划学的理论框架自然经济社会生态规划生态学自然科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第二节生态规划的主要理论地域分异规律生态适宜性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区位理论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第二节生态规划的主要理论地域分异规律一、地域分异规律
(lawsofregionaldifferentiation)地域分异现象(regionaldifferentiation)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地域分异规律是由于太阳辐射、海陆位置、海拔高度等因素的空间差异,而引起的自然环境与生物群落在空间地域上发生分化及由此产生的差异。地域分异规律一般包括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地方性规律。纬度地带性是指由于太阳辐射能按纬度分布不同而引起的气候、植被、土壤、农业生物与耕作制度等在纬向上的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是指由于距海远近即海陆位置不同而导致地理环境和生物群落等在经向上的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是指由于地形、地质结构而导致地理环境和生物群落等在垂直高度上的分异规律。地方性规律主要是由地方地形、地面组成物质及地下水埋深等因素引起,具有系列性、组合性及重复性等表现形式。一、地域分异规律
(lawsofregionaldif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有四个特征(1)海洋是地球水圈的主体(2)东半球北部大陆集中(大陆总面积64%在东半球,36%在西半球)。(3)除南极洲以外,大陆成对集结,向北极汇合,形成“大陆星状”。(4)大陆与海洋接触的地带构造复杂,出现山脉、大陆架、大陆坡、海沟等地貌。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有四个特征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理想大陆自然带模式理想大陆自然带模式中国土壤水平地带分布模式
中国土壤水平地带分布模式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珠穆朗玛峰南坡的垂直自然带冰雪带5500m
4000m高山草甸3000m针叶林2500m针、阔混交林500m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珠穆朗玛峰南坡的垂直自然带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地域分异规律在生态规划中的指导作用地域分异是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要素(如气候、植被、土壤等)在空间上表现出来的客观现象,因此,在生态规划过程中,特别是在开展大范围大尺度的生态规划时,必须遵循地域分异规律。宏观指导作用——在生态规划过程中,针对不同地区,在总体上必须根据其热量带、气候带、植被带和土壤带等来进行总体生态功能分区,在此基础上来优化布局相应的农林牧副渔等生产门类和建设项目,原则上要求在不同的气候带和土壤带上应安排与之相适应的农、牧、水产、林业等项目。局地指导作用——尽管该规律反映的是大尺度上的变化,但同样可用以提导一些局部地区的生态规划(垂直地带性对不同高度带上的布局、局地小气候发展特色种植等)。地域分异规律在生态规划中的指导作用二、生态适宜性理论生态适宜性——是指某一特定生态环境对某一特定生物群落所提供的生存空间的大小及对其正向演替的适宜程度。
生态适宜性原理——任何生物的生长和发育都要受到生态环境条件的制约和限制,并只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梯度范围(生态幅内)。也就是说,任何生物总是倾向于生活在其最适宜的生境范围内,并占据着一定的生态位,在这种生态环境条件下,生物种群保持着最大的生命活力、生产力和稳定性。二、生态适宜性理论生态适宜性——是指某一特定生态环境对某一特种群数量数量很低种群消失种群消失数量很低数量最高不能耐受区生理受抑制生理受抑制不能耐受区最适区环境梯度低耐受性下限耐受性上限生物种的耐受性限度图解(仿Smith,1980)种数量很低种群消失种群消失数量很低数量最高不能耐受区生理受抑自然生态适宜性(Ecologicalsuitabilityornaturalenvironmentalsuitability),指特定自然环境条件对某一生物或发展项目的适宜程度。经济适宜性(economicsuitability):指发展某一项目时,是否存在与之相适宜的经济投资环境、投入成本、市场需求善以及经济发展前景。技术适宜性(technicalsuitability):指在某一地区或某一时间阶段发展某一项目时,是否存在与之相适宜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水平。社会适宜性(socialsuitability):指在某一地区发展某一项目时,是否具备充足的、相适应的社会劳动力资源,是否能够得到该地区人们的接受和认同,是否符合当地之夜良展的主导方向,是否能提高该地区居民的社会公共福利。文化适宜性(culturalsuitability):指在某一地区发展某一项目时,是否存在与之相适宜的文化环境,或该项目的发展是否对当地的文化造成冲击。生态适宜性理论内涵拓展自然生态适宜性(Ecologicalsuitability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在农业生态规划中的应用在林业生态规划中的应用在自然保护区规划中的应用在土地规划和城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生态适宜性理论在规划中的指导作用在农业生态规划中的应用生态适宜性理论在规划中的指导作用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图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图耕作制度区划耕作制度区划种植业区划种植业区划水稻区划水稻区划小麦区划小麦区划玉米区划玉米区划大豆区划大豆区划花生区划花生区划油菜区划油菜区划棉花区划棉花区划苹果区划苹果区划柑桔区划柑桔区划茶叶种植区划茶叶种植区划烟叶种植区划烟叶种植区划化肥施用区划化肥施用区划农村能源区划农村能源区划农产品加工业区划农产品加工业区划蚕业区划蚕业区划林业区划林业区划畜牧业分区畜牧业分区饲料区划饲料区划水产区划水产区划生态适宜性理论——全球观、地域观生态适宜性理论——全球观、地域观甘肃舟曲县卫星遥感对比地图(左图为灾前右图为灾后)/htmlnews/2010/8/235916.shtm
甘肃舟曲县卫星遥感对比地图(左图为灾前右图为灾后)htt三、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人类的社会分工分为两种形式——部门分工和地域分工。劳动地域分工是社会分工的表现形式。劳动地域分工——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以商品交换为前提的分工,生产地和消费地的分离、区域间产品交换和贸易是其生产的必要条件,各区域之间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是其产生的客观物质基础。劳动地域分工表现为——各种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有时是某一类产品的某一部分。三、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人类的社会分工分为两种形式——部门分工和劳动地域分工的理论基础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在某一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国,在生产效率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如果各国都生产自己占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再进行交换,则可获得绝对好处。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任何国家都具有相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各国都把劳动用于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生产和出口相对有利的商品,进口本国相对不利的商品,将使各国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双方获得比较利益。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认为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在于各区域生产要素的自然禀赋或充裕程度的不同。在不考虑需求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利用相对稀少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不利的地位。马克思的地域分工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地域分工是提高生产率的途径。劳动地域分工的理论基础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在某一区域产业链与生态规划产业链——即从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向下游产业转移直至到达消费者的路径。(1)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2)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产业关联性越强,链条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3)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产业链越长,表明加工可以达到的深度越深。(4)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产业链始于自然资源、止于消费市场,但起点和终点并非固定不变。区域产业链与生态规划产业链——即从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波音公司B-747巨型喷气客机共有450万个零部件,分别由美、英等6个国家的1500家大企业和15000家中小企业合作生产,其中外国企业提供的产品重量占飞机构件总重量的70%。波音公司B-747巨型喷气客机共有450万个零部件,自然区、经济区与行政区
自然区的划分,是根据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相对一致性所划分的区域。
行政区——则是按照统治者为加强地方统治的政治原则所划分的区别;有时为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可以考虑自然地理要素,有时则为了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力,有意违反自然地理原则。。
经济区——则是根据产业的地域分工和商品贸易经济原则划分的。
行政区——是封闭的、内向的,经济区则是开放的、外向的。
行政地理的划分一般以经济地理为基础的,所以研究历史地域经济,仍需以政区的划分为空间区划。自然区、经济区与行政区京三角珠三角长三角三大经济圈七大经济区环渤海长三角东北西北西南与华南中部五省三大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带中部经济带西部经济带京珠长三七环渤海长三角东北西北西南与中部三东部中部西部在规划中要考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在规划中要考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四、区位理论区位——是一个区域的数理地理位置(即经纬度位置又称天文位置)、自然地理位置(即海陆位置、地形位置、气候位置、以及河湖、海岸线等轮廓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如与周围地区的原材料供应、产品市场等方面的联系)、政治地理位置(如邻国)、人文地理位置的综合。四、区位理论区位——是一个区域的数理地理位置(即经纬度位置又四、区位理论数理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人文地理位置区位自然因子运输因子集聚因子劳动因子市场因子文化因子技术因子行为因子时间因子四、区位理论数理自然经济政治人文区位自然因子区位论理论——系统观、匹配观区位论理论——系统观、匹配观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区位论的几个学派(一)成本学派杜能的古典农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高兹的海港区位理论(二)市场学派克里斯塔勒与中心地方论(三)行为学派区位论的几个学派(一)成本学派(一)杜能的古典农业区位理论杜能理论的假设:一个大平原中央有一个城市,共同组成了一个孤立的地区;该地区内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都是均质的;区内唯一的运输手段是马车,运费与重量和距离成正比;唯一的农产品市场是中心城市;区域与外部环境相隔绝。这样抽象得出的“孤立国”就是杜能理论的前提。(一)杜能的古典农业区位理论杜能理论的假设:一个大平原中央有(一)杜能的古典农业区位理论杜能根据上述假定进一步提出了他的农业区位向心圈理论模式。把农业产品的销售成本看作是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之和,则有下式成立:π=P-(C+T)
(1)式
其中π代表利润,P代表产品的市场价格,C为生产成本,T为运输费用。(一)杜能的古典农业区位理论杜能根据上述假定进一步提出了他的(一)杜能的古典农业区位理论杜能假定,单一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不依据城市距离远近而异,于是,产品的纯收入就完全取决于距离城市的远近。杜能把这一纯收入定名为区位地租(位置级差地租)。这样,在多种农业生产品类之间,由于其各品类收益不同,导致所能偿付的区位地租有差异,以致其空间分布呈一以市场为中心的同心环带。农作物的合理分布区,是其能偿付区位地租的地段,杜能自己曾在《孤立园》中阐述了六种农作制度,呈向心环状围绕城市中心,即著名的“杜能环”。(一)杜能的古典农业区位理论杜能假定,单一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杜能圈层(1)鲜活农作圈:紧靠城市,生产蔬菜、牛奶、鲜花等(2)林业圈:生产林木,用于薪柴、建筑、家具,用量大(3)轮作农业圈:黑麦-黑麦-马铃薯-大麦-苜蓿-豌豆(4)谷物农作圈:谷物、畜产品,经营比较粗放(5)三圃式农作圈:谷物-牧草-休闲(6)畜牧圈:以牲畜及乳制品供应市场(7)自然区域:以休闲、狩猎为主的灌木林带杜能圈层杜能圈层的说明1.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为最近的城市农业地带,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产品,如蔬菜、鲜奶。由于运输工具为马车,速度慢,且又缺乏冷藏技术,因此需要新鲜时消费的蔬菜,不便运输的果品(如草莓等),以及易腐产品(如鲜奶等)等就在距城市最近处生产,形成自由式农业圈。本圈大小由城市人口规模所决定的消费量大小而决定。2.第二圈——林业圈。供给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木炭等,由于重量和体积均较大,从经济角度必需在城市近处(第二圈)种植。3.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没有休闲地,在所有耕地上种植农作物,以谷物(麦类)和饲料作物(马铃薯、豌豆等)的轮作为主要特色。杜能提出每一块地的六区轮作,第一区为马铃薯,第二区为大麦,第三区为苜蓿,第四区为黑麦,第五区为碗豆,第六区为黑麦。其中耕地的50%种植谷物。杜能圈层的说明1.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为最近的城市农业地杜能圈层的说明4.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为谷物(麦类)、牧草、休耕轮作地带。杜能提出每一块地的七区轮作。同第三圈不同的是总有一区为休闲地,七区轮作为第一区黑麦,第二区大麦,第三区燕麦,第四区、五区、六区为牧草,而第七区为荒芜休闲地。全耕地的43%为谷物种植面积。5.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此圈是距城市最远的谷作农业圈,也是最粗放的谷作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将农家近处的每一块地分为三区,第一区黑麦,第二区大麦,第三区休闲,三区轮作,即为三圃式轮作制度。远离农家的地方则作为永久牧场。本农业圈内全部耕地中仅有24%为谷物种植面积。6.第六圈——畜牧业圈。此圈是杜能圈的最外圈,生产谷麦作物仅用于自给,而生产牧草用于养畜,以畜产品如黄油、奶酪等供应城市市场。据杜能计算本圈层位于距城市51~80km处。此圈之外,地租为零,则为无人利用的荒地。杜能圈层的说明4.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为谷物(麦类)、牧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北京市的大农业布局圈层近郊区——蔬菜、鲜奶、蛋品远郊区内侧——粮食、生猪远郊区外侧——粮食、鲜瓜果、林木外围山区——林业、牧业和干果北京市的大农业布局圈层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二)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韦伯理论的核心,是区位因子的合理组合。为使企业成本和运费最低,就应该使企业位于生产和流通上最节约的位置。韦伯理论中,经过对各种区位因子的分析、处理、归并,最后形成了由运费、劳力和集聚三个因子构成的区位分析、计算体系。并据此把确定合理工业区位的程序分为三个步骤:
①根据运输指向确定工业的运费最小点;②根据劳力指向进行修改,得出工业区位的第一次形变;③根据集聚(集中或分散)指向再进行修改,从第二次形变中得出工业的合理区位。(二)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韦伯理论的核心,是区位因子的合理组合1、运输指向规律①仅使用遍地性原料时,工业趋向消费地;②使用纯原料时,工业趋向自由地(消费地);③使用一产地失重原料时,工业趋向原料地;④使用多产地失重原料时,工业区位取决于各原料产地和市场对生产地的综合吸引力。1、运输指向规律①仅使用遍地性原料时,工业趋向消费地;2、劳力指向规律劳力指向是对运输指向的第一次变形。劳力费指每单位产品中劳动力的费用,即工资率。由于工资率的差异与劳动效率也即劳动力的素质有关,故存在着地理分布上的差异性。在运输指向确定的工业区位上,当移出此地时,若节约的劳力费大于增加的运输费,则为合理;反之,位置移动则不合理。韦伯理论中用等费用线工具来分析确定劳力指向。2、劳力指向规律劳力指向是对运输指向的第一次变形。劳力费指每图中,设在单一市场N和单一原料M下,运输一个单位重量的原料,每千米需1个单位货币;而运输一个单位的产品,每千米只需1/2个单位货币;这样表示相同运输费用线将分别围绕N,M呈同心圆状。同心圆的一个货币单位的间隔就N而言,则为2km;对M而言,则为1km。这种呈同心圆状的线为等费用线。而综合等费用线则为全部运费相等地点的连线,图中A—B—C—D—E—F各点的连线,就是运费为7个货币单位的综合等费用线。A点是原料地M的2个单位,市场N的5个单位的等费用线的交点;而B点是原料地M的3个单位,市场N的4个单位的等费用线的交点,依次类推。图中,设在单一市场N和单一原料M下,运输一个单位在图3-9中,P为运费最小地点,劳动力低廉地为L1、L2,如果在L1、L2处布局工厂,分别比P(最小运费地点)处劳动费低3个单位。临界等费用线为标记为3的综合等费用线,因L1在临界等费用线的内侧,即增加运费低于节约的劳动费,工厂区位将移向L1处;相反,由于L2在临界等费用线的外侧,则不会转向L2处。在图3-9中,P为运费最小地点,劳动力低廉地为L1、L2,如3、集聚指向规律集聚指向包括集中与分散两种因素的作用。二者对工业区位的吸引力相反,但都是对由运费和劳力费确定的区位再次引起大范围形变。韦伯理论中仍用等费用线法确定集聚图形,其原则是集聚引起区位形变所收到的效益,必须大于其由于位置转移所追加的运输和劳力费用之和。韦伯进一步研究了集聚利益对运费指向或劳动费指向区位的影响。他认为,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产生集聚。一般而言,发生集聚指向可能性大的区域是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3、集聚指向规律集聚指向包括集中与分散两种因素的作用。二者对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三)高兹的海港区位论
高兹认为,理想的海港区位,应该是将由腹地经陆路到达海港,及再经海上到达海外诸港的总运费压缩至最低,同时建港本身的投资应该在技术上是最小的。高兹在海港区位理论中仿效韦伯建立了如下因子体系和步骤:
①运输费用(包括腹地和海洋)指向,建立最小费用区位;②劳力费用指向,修正运输指向得出的区位;③资本费用指向,修正上述结果后得出最终的海港区位。(三)高兹的海港区位论高兹认为,理想的海港区位,应该是将由高兹理论的运输指向包括腹地指向和海洋指向。腹地指向借用韦伯的区位图形法,即以重量和距离为单位求运费的最小点。海洋指向中则综合考虑船期、船体的容积、重量和价值等对海运价格的影响,比单纯考虑吨千米要更全面。劳力指向主要考虑劳动者工资率的地域差异性,用韦伯等费用线方法求得区位形变。资本指向在于使耗资巨大的海港建设趋向于投资最小的地点,在这方面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分析时仍采用求临界等费用区的方法。(三)高兹的海港区位论
高兹理论的运输指向包括腹地指向和海洋指向。(三)高兹的海港区(四)克里斯塔勒与中心地理论
最早提出中心地理论的是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他在1933年发表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方》一书,通过对该地区的研究得出了三角形经济中心和六边形市场区分布的区位标准化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根据中心地的等级来确定市场区的空间组织结构
中心地的概念:中心地是供给中心商品职能的布局场所
中心商品(服务)是指在少数地点生产、供给,而在多数地点消费的商品。中心地的等级:不同商品服务范围不同,昂贵的商品服务范围大,提供该职能的中心地也能提供廉价商品,提供职能越多,中心地等级越高,反之越低
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克里斯泰勒认为中心地的空间分布形态,受市场因素、交通因素和行政因素的制约,形成不同的中心地系统空间模型(四)克里斯塔勒与中心地理论最早提出中心地理论的是德国地理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五)区位论中的行为学派
行为学派分析人的主观因素对区位决策的影响。行为学派认为韦伯等人的工业区位是一种技术联系的空间分析,而忽视了心理社会联系的侧面,故而理论上是不全面的,对实际情况的考察也显示许多企业并非建立在古典理论上的最优区位,这是因为行为因素起了重要作用。政府的行为对区位的确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家或地区有时为了发展民族经济或区域的需要,要将纯经济因素放在次要地位,其产业布局与仅从经济原则上考虑的劳动地域分工就可能不同。如我国东部许多地区较之西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生产力水平要高(资金利用率高5至8倍),但为了发展西部边远地区的社会经济,仍要逐步开发这些地区的国土资源,配置若干骨干企业,发展生产力,带动区域发展。其它如经济决策者的判断、意愿、爱好等对区位决策的影响也是直接的,这对于那些所需原料、燃料和运费等较少的产业,影响尤大。(五)区位论中的行为学派行为学派分析人的主观因素对区位决策例子“三线”建设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例子“三线”建设(六)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有形区位优势无形区位优势绝对区位优势相对区位优势局部区位优势整体区位优势空间区位优势时间区位优势(六)区位优势区有形区位优势无形区位优势绝对区位优势相对区位(七)区位分析1、距离衰减原理地理现象之间相互作用的程度是随着其相对位置的移动而变化,这种变化存在着距离衰减法则,即作用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减低。
区位三角形——龙哈德的区位三角形是在一个原料产地(M1)、一个燃料产地(M2)和一个市场地(M3)的情况下,根据运费最低的原则,寻找一个最佳区位(P),使在P点设置企业最经济合理。区位多边形——更普遍的情形,即当原料(包括燃料)产地为多个时,要引韦伯的区位多边形来求解合理区位。(七)区位分析1、距离衰减原理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2、市场区位中的距离问题——服务半径任何一个商业服务行业,为使其经营能获得纯收益,必须有周围的消费者去买它的东西或接受其服务,任何一个商业服务点都有一个服务区域,合理区域范围可通过计算求得:于整个区域来说,则理想状况是由所有分散的圆形服务面连接、挤压、重迭、最后变形形成的六边形市场区,即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图形。
式中,a(元/吨公里)为居民到这一服务点的耗费率(包括由耗费的时间折算成的费用),b为服务点本身耗费的固定费用(房租、经营费用、装卸费用等)。(七)区位分析2、市场区位中的距离问题——服务半径(七)区位分析3、引力模式及其应用
区域的中心之间、中心与吸引范围之间,存在着空间流,引力模式是分析和预测空间流的一种理论。不同地理位置的城市之间、城市与所在地理区域间的相互作用可分为对流、传导、辐射三种类型。“对流”是指人口流动(人口迁徙、通勤、公务,旅游等)和物资流动(原料、产品的运输);“传导’是指各种各样的交易过程,这种过程的特点不是通过具体的物资流动来实现,而是通过簿记程序来完成,即财政、金融上的往来联系;“辐射”可以理解为信息、政策、思想、技术的扩散,这种扩散过程一般由较高等级上的中心城市向周围低一级城市直至区域内广大的农村聚落传播,即所谓“等级扩散”。上述三种类型的空间相互作用过程都是借助于交通运输工具(公路、铁路、航道、管道、飞机航线等),及通讯联络工具(电话、广播、电视等)来进行的。(七)区位分析3、引力模式及其应用(七)区位分析3、引力模式及其应用
空间相互作用的强度除了也受距离法则的影响外,同时还与地理事物的集聚规模直接有关,通常用下式来表征两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式中Iij表示两地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Mi、Mj分别表示两个地方的规模(如人口数量、国民生产总值等),ai、aj为指数,实际上反映了空间流的可流动性差异,Dij表示两个地理位置之间的距离,b为距离摩擦系数,Kij为比例系数。3、引力模式及其应用
空间相互作用的强度除了也受距离法则的影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4.中心城市的引力场强
中心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经济中心,具有五个方面的功能:①交通中心;②流通中心;③生产中心;④金融中心;⑤科学、技术、教育、管理和信息,即所谓“第四产业”中心。因此,中心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其经济的和社会其它方面的吸引范围很广。城市规模愈大,经济愈发达,引力场的范围和强度也就愈大。距某城市距离为d处的城市“场强”与该城市的规模(通常以人口衡量)和经济发达程度(通常以工业总产值或国民生产总值衡量)乘积的平方根成正比,而与距离d的平方成反比:式中s为场强,P为人口数,V为工业总产值或国民生产总值,d为距离,此即距城市任意一点的城市“场强”计算公式。
4.中心城市的引力场强中心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经济中心五、发展理论平衡发展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梯度发展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网络开发理论中心-边缘理论城市圈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五、发展理论平衡发展理论(一)平衡发展理论
平衡发展理论,是以哈罗德-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其中又有两种代表性理论,即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和纳克斯的平衡发展理论。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的核心是外部经济效果,即通过对相互补充的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一方面可以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解决因市场需求不足而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提高储蓄率,进一步扩大投资,消除供给不足的瓶颈。纳克斯的平衡发展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存在两种恶性循环,即供给不足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低储蓄——资本供给不足——低生产率)和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低生产率),而解决这两种恶性循环的关键,是实施平衡发展战略,即同时在各产业、各地区进行投资,既促进各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改善供给状况,又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形成相互支持性投资的格局,不断扩大需求。因此,平衡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和地区间的关联互补性,主张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均衡部署生产力,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平衡发展理论对该理论的评价平衡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但是一般区域通常不具备平衡发展的条件,欠发达区域不可能拥有推动所有产业同时发展的雄厚资金,如果少量资金分散投放到所有产业,则区域内优势产业的投资得不到保证,不能获得好的效益,其他产业也不可能发展起来。即使发达区域也由于其所处区位以及拥有的资源、产业基础、技术水平、劳动力等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不同产业的投资会产生不同的效率,因而也需要优先保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投资,而不可能兼顾到各个产业的投资。所以平衡发展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可操作性。对该理论的评价平衡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二)不平衡发展理论
不平衡发展理论,是以赫希曼为代表提出来的。他认为,经济增长过程是不平衡的。该理论强调经济部门或产业的不平衡发展,并强调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在他看来,发展中国家应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本,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核心是关联效应原理。关联效应就是各个产业部门中客观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联度,并可用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来度量。因此,优先投资和发展的产业,必定是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也是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最大的产业。凡有关联效应的产业——不管是前向联系产业(一般是制造品或最终产品生产部门)还是后向联系产业(一般是农产品、初级产品生产部门)——都能通过该产业的扩张和优先增长,逐步扩大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带动后向联系部门、前向联系部门和整个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在总体上实现经济增长。(二)不平衡发展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是以赫希曼为代表提出来对该理论的评价不平衡发展理论遵循了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规律,突出了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这个理论出来以后,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所采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新的区域发展理论。对该理论的评价不平衡发展理论遵循了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规律,突出(三)增长极理论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普劳克斯(F·Perroux)提出的。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后来法国地理学家J·布德维尔(J·Boudeville)把增长极同极化空间、同城镇联系起来,就使增长极有了确定的地理位置,即增长极的“极”,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这样,增长极包含了两个明确的内涵: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或其他产业);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
(三)增长极理论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最早是由从物理学的“磁极”概念引伸而来,认为受力场的经济空间中存在着若干个中心或极,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各种离心力和向心力,每一个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产生相互交汇的一定范围的“场”。这个增长极可以是部门的,也可以是区域的。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其它产业发展。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主要表现为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极点聚集;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外围转移。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
(三)增长极理论从物理学的“磁极”概念引伸而来,认为受力场的经济空间中存在着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增长极理论强调不平衡发展,主张把有限的稀缺资源集中投入到具有创新能力、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产业部门、大企业或区位,形成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以此带动邻近地区共同发展。(三)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强调不平衡发展,主张把有限的稀缺资源集中投入到具有对该理论的评价增长极理论主张通过政府的作用来集中投资,加快若干条件较好的区域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周边地区或其它产业发展。这一理论的实际操作性较强。但增长极理论忽略了在注重培育区域或产业增长极的过程中,也可能加大区域增长极与周边地区的贫富差距和产业增长极与其它产业的不配套,影响周边地区和其它产业的发展。对该理论的评价增长极理论主张通过政府的作用来集中投资,加快若(四)梯度发展理论无论是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一国范围内,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已形成一种经济技术与生产力梯度。有梯度就有空间推移。根据经济发展梯度推移理论,首先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引进掌握先进技术,然后逐步依次向二级梯度、三级梯度的地区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推移的速度加快,也就可以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
(四)梯度发展理论无论是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一国范围内,经济技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问题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问题对该理论的评价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梯度转移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难以科学划分梯度,有可能把不同梯度地区发展的位置凝固化,造成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对该理论的评价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五)点轴发展理论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点轴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但在重视“点”(中心城镇或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增长极作用的同时,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即交通干线的作用,认为随着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的建立,连接地区的人流和物流迅速增加,生产和运输成本降低,形成了有利的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使交通干线连接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点,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在国家或区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生产要素在“点”上集聚,并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而形成“轴”。(五)点轴发展理论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和马对该理论的评价该理论十分看重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强调交通条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点轴开发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增长极开发,也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开发基本上是按照点轴开发的战略模式逐步展开的。我国的点轴开发模式最初由中科院地理所陆大道提出并系统阐述,他主张我国应形成“T”字形战略布局。重点开发沿海轴线和长江沿岸轴线.对该理论的评价该理论十分看重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强调交通条件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六)网络开发理论网络开发理论,是点轴开发理论的延伸。该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个地区形成了增长极即各类中心城镇和增长轴即交通沿线,增长极和增长轴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在较大的区域内形成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在此基础上,网络开发理论强调加强增长极与整个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同时,通过网络的外延,加强与区外其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将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促进更大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六)网络开发理论网络开发理论,是点轴开发理论的延伸。该理论对该理论的评价网络开发理论宜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应用。由于该理论注重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因此它的应用,更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对该理论的评价网络开发理论宜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应用。由于该理论(七)城市圈域经济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圈域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各国理论界和政府对城市圈域经济发展逐渐引起重视,并加强对城市圈域经济理论的研究。该理论认为,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核心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域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该理论把城市圈域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有一个首位度高的城市经济中心;二是有若干腹地或周边城镇;三是中心城市与腹地或周边城镇之间所形成的“极化一扩散”效应的内在经济联系网络。(七)城市圈域经济理论对该理论的评价城市圈域经济理论把城市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意在推动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协调,对发展城市和农村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该理论的评价城市圈域经济理论把城市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八)区域经济开发模式
点-点模式——生长点论点-线模式——中心辐射论点-面模式——都市圈论点线面模式——菱形开发论点-增长极模式流域开发模式通道开发模式——大陆桥线-沿轴开发模式长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中部五省地区西南和广西地区西北地区
面-环圈开发模式(八)区域经济开发模式点-点模式——生长点论点-增长极(九)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生命周期是指一个产业从它萌芽、成长、壮大到衰退、消失的过程,是一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存在的时间长短。通常把产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产业生命周期的主要特点:
(1)产业生命周期曲线同产品/企业生命周期曲线一样,也呈现倒U型结构,但形状较为平缓和漫长,衰退期有个下限,往往会出现突变,进入下一个发展周期;
(2)产业生命周期具有明显的“衰而不亡”的特性。
(九)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生命周期是指一个产业从它萌芽、成长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十)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它不仅涉及当代的或一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与公平,还涉及到同后代的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利益的协调与公平体现其实质是追求达到两大动态目标:(1)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化;(2)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公正。(十)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六、生态学理论生态环境承载力理论生态平衡理论资源环境价值理论生态适宜性理论景观生态学原理六、生态学理论生态环境承载力理论(一)生态环境承载力理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是一个不断依靠能量、物质和信息的输入、输出维持其自身稳态运动的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它既为生物生存和人类活动提供空间和载体,又为生物生存和人类活动提供资源并容纳废弃物。由于生态环境系统的组成物质在数量上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在空间上有一定的分布规律,所以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必然具有一定的限度,或者说,存在一定的阈值,即生态环境承载力。人口和生物数量的增长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超过某一阈值或生态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系统就会发生结构破坏和紊乱,系统功能失衡乃至瓦解。(一)生态环境承载力理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是一个不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自我维持与恢复能力自我调节与缓冲能力资源持续供给能力环境容纳废物能力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与资源持续环境容纳生态规划中生态承载力的评估土地适宜性及其生产潜力评价人口承载力的评估环境容量(大气、水、土壤)的评估旅游容量评估生态规划中生态承载力的评估土地适宜性及其生产潜力评价人类具有类似工业的新陈代谢功能,为维持自身生存在消耗资源的同时产生废弃物,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用假定的土地(或水域)面积表示出来就是生态足迹。(EcotourismFootprint,EF)
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人类具有类似工业的新陈代谢功能,为维持自身生存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生态足迹”也称“生态占用”,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提出的。
科学家们首先需要收集一个区域或国家人口大量的衣、食、住、行以及他们所产生的废弃物方面的数据,然后把它们折算成可以生产或吸收这些资源的陆地或水域生态系统的面积。可以形象地理解成一只负载着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工厂、铁路、农田……的巨脚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脚印大小。
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生态足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
在“生态足迹大脚黑名单”上,阿联酋以其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和近乎疯狂的石油开采“荣登榜首”———人均生态足迹达9.9公顷,是全球平均水平(2.2公顷)的4.5倍;美国、科威特紧随其后,以人均生态足迹9.5公顷位居第二。贫困的阿富汗则以人均0.3公顷生态足迹位居最后。
中国排名第75位,人均生态足迹为1.5公顷,低于2.2公顷的全球平均水平。“但中国人口数目庞大,其人均生态承载能力(即大自然能够给予的消耗量)仅为0.8公顷,生态赤字高达0.7公顷,而全球的平均生态赤字为0.4公顷。”专家们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自然消耗量还将迅速增加,中国的整体生态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报告显示,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韩国、西班牙、印度均是生态赤字很大的国家。
生态环境承载力与生态足迹、生态赤字在“生态足迹大脚黑名单”上,阿联酋以其高水平的物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生态环境承载力理论——资源观、有限观空气水能源植被衣食住行生态空间人生态环境承载力理论——资源观、有限观空气水能源植被衣食生态人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二)生态平衡理论生态平衡(Ecologicalequilibrium,ecologicalbalance)——指一个生态系统在特定的时间内,其结构和功能达到相对稳定状态,物质与能量输入输出接近平衡,在外来干扰下,通过自然调节(或人为调控)能恢复原初的稳定状态的一种基本特性。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长期进化所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它是建立在各种成分结构的运动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的;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表现出来的稳态特征,一个地区的生态平衡是由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统一的体现。当生态系统达到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时,它能够自我调节和维持自身的正常功能,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来的干扰,保持自身的稳定性。有人把生态系统比作弹簧,它能忍受一定的外来压力,压力一旦解除就又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这实质上是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但是,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调节功能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来干扰因素如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人为活动等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就会受到损害,从而引起生态失调,甚至导致发生生态危机。(二)生态平衡理论生态平衡(Ecologicalequil生态平衡的层次全球平衡局部平衡生境的保护物种的保护种植资源的保护森林与湿地的保护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生态屏障的建设农田防护林的建设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平衡的层次全局生境的保护(三)资源环境价值理论传统经济学认为,自然始终无偿为人类提供物质和力量,这些物质和力量不具有价值,资源环境是无价的。马克思价值观认为,区域资源环境一旦与社会经济系统相结合,就具有了价值。由于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稀缺性,人们必须不断的投入劳动,以获取、保护、改善区域资源环境。正是由于耗费了劳动,才使其具有“生态经济价值”。现代环境经济学认为,环境资源是有价值的,它把资源环境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两部分。使用价值是指当资源环境物品被使用和消费时,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和偏好的能力。非使用价值是指由环境资源内在属性所决定的固有效应,它同环境资源的使用与否及其方式无关,主要形式是环境资源的存在价值,即人们对环境资源存在意义的支付意愿。(三)资源环境价值理论生态环境的服务功能生态环境的服务功能资源环境价值评估在规划中的应用绿色GDP的计算与评价不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价生态补偿评价资源环境价值评估在规划中的应用绿色GDP的计算与评价生态系统·面积×106km2价值$·hm-2·a-1全球价值1012$·a-1海洋近海水域热带森林其他森林草地实地湖泊河流农田332003102190029553898330200140025240522007302232147858498928.40.1全球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FromRoush,Science,276:1029,1997全球总价值=33.3万亿美元生态系统·面积价值全球价值海洋332002528.4全球生态生态系统百万公顷海洋33200近海水域3102热带雨林1900其他森林2955草地3898湿地330河流湖泊200农田1400总计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干扰调节水调节水供给防侵蚀土壤形成养分循环废物处理传粉生物防治避难所食物生产原材料基因资源休闲旅游文化每公顷总价值年总价值38118515762528.48836773889348262406212.622356824510922873231541112220073.8881087450253623020.9732918725236722320.9133445391538004117304256106574881147584.9544521176554123084981.7142454920.11.3410.6841.7791.1151.6920.5760.05317.0752.2770.1170.4170.1241.3860.7210.0790.8153.01533.268全球8种生态系统各种服务功能价值生态系统海洋近海水域热带雨林其他森林草地湿地河流湖泊农田总计(四)景观生态学原理(四)景观生态学原理景观整体性原理。景观生态学认为景观是由不同生态系统或景观要素通过生态过程而联系形成的功能整体。因此,必须从景观的整体性出发研究其结构、功能及其演变过程。景观异质性原理。景观异质性是指景观要素在空间分布上和时间过程中的变异与复杂程度。景观异质性是景观的基本属性,几乎所有的景观都是异质的。它主要反映在景观要素多样性、空间格局的复杂性以及空间相关的动态性。景观等级性原理。景观等级理论认为任何系统只属于一定的等级,并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尺度。景观是一个由不同生态系统的空间集合与镶嵌构成的等级体系。(四)景观生态学原理景观整体性原理。景观生态学认为景观是由不同生态系统或景观要素景观尺度效应原理。尺度通常是指研究一定对象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分辨率或时间间隔。同时,又可指某一研究对象在空间上的范围和时间上的发生频率。景观生态学认为景观在不同研究尺度上表现出不同的性质与属性,即景观的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是随尺度的不同而异。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原理:景观的格局决定着景观生态过程,而景观生态过程又影响景观格局的形成与演化。景观动态性原理。景观生态学认为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均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各景观要素的时间变化是不一致的,而且不同尺度的表现也是不同的。景观的动态性反映了景观演化的不平衡性和尺度效应。(四)景观生态学原理景观尺度效应原理。尺度通常是指研究一定对象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景观生态学在生态规划中的应用自然保护区的规划流域生态规划大尺度的生态规划农田生态规划景观生态学在生态规划中的应用自然保护区的规划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人地七、人地关系论人地七、人地关系论
人地关系研究的各种流派,实质上可以归纳为三类:①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以地理环境决定论为代表;②强调人定胜天、忽视或贬低地理环境的作用,如生产关系决定论、唯意志论等;③强调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重视人地关系的适应与协调,如适应论、人地协调论等。七、人地关系论人地关系研究的各种流派,实质上可以归纳为三类:生态伦理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门具有跨学科性、综合性的哲学学科。它以现代生态科学和伦理学为理论基础,以系统科学和社会学等为研究方法,以人和自然复杂的相互作用、价值关系以及人类对自然的道德态度为基本内容,研究并阐明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
生态伦理学——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道德。也就是说,承认人与自然的生态存在并且对人而言有伦理关系。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调整,是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目标的手段,人与人,人与自然密不可分,在我们这个地球上脱离自然的人和脱离人的自然实际上都是不存在的。八、伦理学理论生态伦理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门具有跨学科性、综合环境伦理学——研究的是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由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是人类社会内部的关系,这使它又有别于传统伦理学;由于是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而不是所有的关系,这使它又有别于一般的自然哲学。
环境伦理学(EnvironmentalEthics),又称作生态伦理学、大地伦理学或地球伦理学。
八、伦理学理论环境伦理学——研究的是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由于是人与自然的关生态伦理问题?生态伦理问题?九、生态美学理论生态美学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这表明它所研究的不是由生物群落与环境相互联系形成的一般生态系统,而是由人与环境相互联系形成的人类生态系统。生态美学不限于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应包括研究人与整个生态环境的关系。人类生态环境问题,应是生态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生态美学——是用美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生态现象、生态关系、生态过程,并用以指导生态建设、生态欣赏和生态教育以及人们生活的一门交叉学科。九、生态美学理论生态美学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研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美学意义生态现象的审美价值和生态美生态环境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心理人类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美学问题生态艺术与人类生活生态审美观与生态审美教育。九、生态美学理论人与自然关系的美学意义九、生态美学理论1.生态美的内涵是什么?外观过程关系效用2.生态美的标准是什么?凡是生态的都是美的???凡是自然的都是美的???凡是真的都是美的???3.生态美的实际应用生态规划生态建设日常生活九、生态美学理论1.生态美的内涵是什么?九、生态美学理论整体性原理关联性原理结构性原理开放性原理系统的动态性原理十、系统科学理论整体性原理十、系统科学理论整体性原理关联性原理结构性原理开放性原理系统的动态性原理十、系统科学理论整体性原理十、系统科学理论生态环境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规划的层次性规划的动态性规划的整体性规划的关联性规划的开放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系统水利基础设施系统交通、电力、通讯系统社会公共服务系统工农业生产系统居民生活与生活服务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规划的层次性规划的动态性规划的整体性规划复习思考题地域分异现象及地域分异规律在生态规划中的指导作用?生态适宜性及生态适应性理论在生态规划中的指导作用?劳动地域分工及其理论基础?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海港理论、中心地理论的代表人物?产业生命周期及其特点?什么是生态环境承载力?什么是生态足迹?复习思考题地域分异现象及地域分异规律在生态规划中的指导作用?第二章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第二章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规划是由人参与的、并由人主导的过程
如何保持规划的科学性?规划是由人参与的、并由人主导的过程
如何保持规划的科学性?第一节生态规划学的理论框架自然经济社会生态规划生态学自然科学规划技术学工程技术学经济生态学社会生态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第一节生态规划学的理论框架自然经济社会生态规划生态学自然科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第二节生态规划的主要理论地域分异规律生态适宜性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区位理论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第二节生态规划的主要理论地域分异规律一、地域分异规律
(lawsofregionaldifferentiation)地域分异现象(regionaldifferentiation)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地域分异规律是由于太阳辐射、海陆位置、海拔高度等因素的空间差异,而引起的自然环境与生物群落在空间地域上发生分化及由此产生的差异。地域分异规律一般包括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地方性规律。纬度地带性是指由于太阳辐射能按纬度分布不同而引起的气候、植被、土壤、农业生物与耕作制度等在纬向上的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是指由于距海远近即海陆位置不同而导致地理环境和生物群落等在经向上的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是指由于地形、地质结构而导致地理环境和生物群落等在垂直高度上的分异规律。地方性规律主要是由地方地形、地面组成物质及地下水埋深等因素引起,具有系列性、组合性及重复性等表现形式。一、地域分异规律
(lawsofregionaldif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有四个特征(1)海洋是地球水圈的主体(2)东半球北部大陆集中(大陆总面积64%在东半球,36%在西半球)。(3)除南极洲以外,大陆成对集结,向北极汇合,形成“大陆星状”。(4)大陆与海洋接触的地带构造复杂,出现山脉、大陆架、大陆坡、海沟等地貌。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有四个特征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理想大陆自然带模式理想大陆自然带模式中国土壤水平地带分布模式
中国土壤水平地带分布模式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珠穆朗玛峰南坡的垂直自然带冰雪带5500m
4000m高山草甸3000m针叶林2500m针、阔混交林500m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珠穆朗玛峰南坡的垂直自然带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地域分异规律在生态规划中的指导作用地域分异是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要素(如气候、植被、土壤等)在空间上表现出来的客观现象,因此,在生态规划过程中,特别是在开展大范围大尺度的生态规划时,必须遵循地域分异规律。宏观指导作用——在生态规划过程中,针对不同地区,在总体上必须根据其热量带、气候带、植被带和土壤带等来进行总体生态功能分区,在此基础上来优化布局相应的农林牧副渔等生产门类和建设项目,原则上要求在不同的气候带和土壤带上应安排与之相适应的农、牧、水产、林业等项目。局地指导作用——尽管该规律反映的是大尺度上的变化,但同样可用以提导一些局部地区的生态规划(垂直地带性对不同高度带上的布局、局地小气候发展特色种植等)。地域分异规律在生态规划中的指导作用二、生态适宜性理论生态适宜性——是指某一特定生态环境对某一特定生物群落所提供的生存空间的大小及对其正向演替的适宜程度。
生态适宜性原理——任何生物的生长和发育都要受到生态环境条件的制约和限制,并只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梯度范围(生态幅内)。也就是说,任何生物总是倾向于生活在其最适宜的生境范围内,并占据着一定的生态位,在这种生态环境条件下,生物种群保持着最大的生命活力、生产力和稳定性。二、生态适宜性理论生态适宜性——是指某一特定生态环境对某一特种群数量数量很低种群消失种群消失数量很低数量最高不能耐受区生理受抑制生理受抑制不能耐受区最适区环境梯度低耐受性下限耐受性上限生物种的耐受性限度图解(仿Smith,1980)种数量很低种群消失种群消失数量很低数量最高不能耐受区生理受抑自然生态适宜性(Ecologicalsuitabilityornaturalenvironmentalsuitability),指特定自然环境条件对某一生物或发展项目的适宜程度。经济适宜性(economicsuitability):指发展某一项目时,是否存在与之相适宜的经济投资环境、投入成本、市场需求善以及经济发展前景。技术适宜性(technicalsuitability):指在某一地区或某一时间阶段发展某一项目时,是否存在与之相适宜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水平。社会适宜性(socialsuitability):指在某一地区发展某一项目时,是否具备充足的、相适应的社会劳动力资源,是否能够得到该地区人们的接受和认同,是否符合当地之夜良展的主导方向,是否能提高该地区居民的社会公共福利。文化适宜性(culturalsuitability):指在某一地区发展某一项目时,是否存在与之相适宜的文化环境,或该项目的发展是否对当地的文化造成冲击。生态适宜性理论内涵拓展自然生态适宜性(Ecologicalsuitability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在农业生态规划中的应用在林业生态规划中的应用在自然保护区规划中的应用在土地规划和城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生态适宜性理论在规划中的指导作用在农业生态规划中的应用生态适宜性理论在规划中的指导作用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图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图耕作制度区划耕作制度区划种植业区划种植业区划水稻区划水稻区划小麦区划小麦区划玉米区划玉米区划大豆区划大豆区划花生区划花生区划油菜区划油菜区划棉花区划棉花区划苹果区划苹果区划柑桔区划柑桔区划茶叶种植区划茶叶种植区划烟叶种植区划烟叶种植区划化肥施用区划化肥施用区划农村能源区划农村能源区划农产品加工业区划农产品加工业区划蚕业区划蚕业区划林业区划林业区划畜牧业分区畜牧业分区饲料区划饲料区划水产区划水产区划生态适宜性理论——全球观、地域观生态适宜性理论——全球观、地域观甘肃舟曲县卫星遥感对比地图(左图为灾前右图为灾后)/htmlnews/2010/8/235916.shtm
甘肃舟曲县卫星遥感对比地图(左图为灾前右图为灾后)htt三、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人类的社会分工分为两种形式——部门分工和地域分工。劳动地域分工是社会分工的表现形式。劳动地域分工——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以商品交换为前提的分工,生产地和消费地的分离、区域间产品交换和贸易是其生产的必要条件,各区域之间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是其产生的客观物质基础。劳动地域分工表现为——各种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有时是某一类产品的某一部分。三、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人类的社会分工分为两种形式——部门分工和劳动地域分工的理论基础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在某一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国,在生产效率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如果各国都生产自己占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再进行交换,则可获得绝对好处。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任何国家都具有相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各国都把劳动用于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生产和出口相对有利的商品,进口本国相对不利的商品,将使各国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双方获得比较利益。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认为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在于各区域生产要素的自然禀赋或充裕程度的不同。在不考虑需求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利用相对稀少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不利的地位。马克思的地域分工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地域分工是提高生产率的途径。劳动地域分工的理论基础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在某一区域产业链与生态规划产业链——即从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向下游产业转移直至到达消费者的路径。(1)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2)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产业关联性越强,链条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3)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产业链越长,表明加工可以达到的深度越深。(4)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产业链始于自然资源、止于消费市场,但起点和终点并非固定不变。区域产业链与生态规划产业链——即从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波音公司B-747巨型喷气客机共有450万个零部件,分别由美、英等6个国家的1500家大企业和15000家中小企业合作生产,其中外国企业提供的产品重量占飞机构件总重量的70%。波音公司B-747巨型喷气客机共有450万个零部件,自然区、经济区与行政区
自然区的划分,是根据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相对一致性所划分的区域。
行政区——则是按照统治者为加强地方统治的政治原则所划分的区别;有时为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可以考虑自然地理要素,有时则为了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力,有意违反自然地理原则。。
经济区——则是根据产业的地域分工和商品贸易经济原则划分的。
行政区——是封闭的、内向的,经济区则是开放的、外向的。
行政地理的划分一般以经济地理为基础的,所以研究历史地域经济,仍需以政区的划分为空间区划。自然区、经济区与行政区京三角珠三角长三角三大经济圈七大经济区环渤海长三角东北西北西南与华南中部五省三大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带中部经济带西部经济带京珠长三七环渤海长三角东北西北西南与中部三东部中部西部在规划中要考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在规划中要考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四、区位理论区位——是一个区域的数理地理位置(即经纬度位置又称天文位置)、自然地理位置(即海陆位置、地形位置、气候位置、以及河湖、海岸线等轮廓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如与周围地区的原材料供应、产品市场等方面的联系)、政治地理位置(如邻国)、人文地理位置的综合。四、区位理论区位——是一个区域的数理地理位置(即经纬度位置又四、区位理论数理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人文地理位置区位自然因子运输因子集聚因子劳动因子市场因子文化因子技术因子行为因子时间因子四、区位理论数理自然经济政治人文区位自然因子区位论理论——系统观、匹配观区位论理论——系统观、匹配观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课件区位论的几个学派(一)成本学派杜能的古典农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高兹的海港区位理论(二)市场学派克里斯塔勒与中心地方论(三)行为学派区位论的几个学派(一)成本学派(一)杜能的古典农业区位理论杜能理论的假设:一个大平原中央有一个城市,共同组成了一个孤立的地区;该地区内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都是均质的;区内唯一的运输手段是马车,运费与重量和距离成正比;唯一的农产品市场是中心城市;区域与外部环境相隔绝。这样抽象得出的“孤立国”就是杜能理论的前提。(一)杜能的古典农业区位理论杜能理论的假设:一个大平原中央有(一)杜能的古典农业区位理论杜能根据上述假定进一步提出了他的农业区位向心圈理论模式。把农业产品的销售成本看作是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之和,则有下式成立:π=P-(C+T)
(1)式
其中π代表利润,P代表产品的市场价格,C为生产成本,T为运输费用。(一)杜能的古典农业区位理论杜能根据上述假定进一步提出了他的(一)杜能的古典农业区位理论杜能假定,单一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不依据城市距离远近而异,于是,产品的纯收入就完全取决于距离城市的远近。杜能把这一纯收入定名为区位地租(位置级差地租)。这样,在多种农业生产品类之间,由于其各品类收益不同,导致所能偿付的区位地租有差异,以致其空间分布呈一以市场为中心的同心环带。农作物的合理分布区,是其能偿付区位地租的地段,杜能自己曾在《孤立园》中阐述了六种农作制度,呈向心环状围绕城市中心,即著名的“杜能环”。(一)杜能的古典农业区位理论杜能假定,单一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杜能圈层(1)鲜活农作圈:紧靠城市,生产蔬菜、牛奶、鲜花等(2)林业圈:生产林木,用于薪柴、建筑、家具,用量大(3)轮作农业圈:黑麦-黑麦-马铃薯-大麦-苜蓿-豌豆(4)谷物农作圈:谷物、畜产品,经营比较粗放(5)三圃式农作圈:谷物-牧草-休闲(6)畜牧圈:以牲畜及乳制品供应市场(7)自然区域:以休闲、狩猎为主的灌木林带杜能圈层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硕士生指导全解析
- 《学生会工作总结》课件
- 东南亚聚醚市场分析
- 《电影那些事儿》课件
- DB32-4148-2021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2022幼儿家长教育心得体会
- 梁吊装专项施工方案
- 专高六理论(全部)复习测试题
- 2025版一轮高考总复习数学第五章 数列第四节 数列的通项公式
- 初一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动物笑谈》教学设计
- GB/T 44474-2024照明产品浪涌电流特性的测定
- 预防校园欺凌霸凌教育主题班会33
- 2024秋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 5 Family and Home Lesson 25 Jenny's Family教案 (新版)冀教版
- 门诊实习课件教学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保理行业现状规模及运营态势分析报告
- 亲属车辆抵押合同模板
- 2024年重庆市法治理论知识考试题库2
- 跨境电商代运营协议
- 国开(安徽)2024年秋《质量管理》形成新考核1-4答案
-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
- 第12课 增进民生福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