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结题报告word版本_第1页
校企合作结题报告word版本_第2页
校企合作结题报告word版本_第3页
校企合作结题报告word版本_第4页
校企合作结题报告word版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校企合作结题报告篇一:校企合作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研究和实践研究结题报告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重点课题(课题编号:61010407)《校企合作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研究和实践》研究结题报告苏州市常熟市滨江职业技术学校专业建设课题组执笔人顾建飞课题组组长:季松林副组长:孙俭成员:吴建东、孙燕红、顾丽芬、殷建中、顾建飞、王卫国等。一、概念界定“校企合作”在国际上称为“合作教育”,是指学校与社会上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种工作部门之间的共同合作,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人才的教育模式。职业技能是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运用知识或技术,完成相应职业活动的智力活动方式或实际操作能力。我们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通过校企双方目标、利益和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发展同企业等部门的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互惠共赢,着力构建一种相互渗透、整体发展的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合作模式。二、理论依据1、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奠基人黄炎培先生在1926年提出:“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沟通联络。”并强调办职业教育,“着重在社会需要”,“必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2、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已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成功的范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这是世界上首推的一种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模式。其主要做法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学生一边在企业里训练实际操作,一边在职业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企业训练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以企业训练为主,学校教育为辅的职工培训模式。其它如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加拿大的CBE模式等。学校完全可以在吸收和借鉴国外这些成功的教学模式,结合我国各类高职院校和企业实际的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3、当今国际职教理论界最有影响的学者福斯特积极倡导“产学合作”的办学形式,提出了实践课尽量在企业内进行,尽力缩小正规学校职教与实际工作情景之间的距离的观点。这些思想可以说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理论先导。4、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一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本书中指出,“学会生存”是让学生学会掌握自己的命运,具有适应环境变化,求得自身生存发展的应变能力,包括思考、想象、分析、判断以及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强调要实现“社会化学习”(开放式学习)和“终身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为他们终身从事学习打好基础。5、《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提出了七个方面的“新知识观和学习观”,强调教育要有创造性的革新精神以及“学会怎样学习”,提倡终身教育。再一次强调21世纪的现代人必须具备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任务学习的本领。6、杜威把“从做中学”贯穿到教学领域的各个主要方面中去,诸如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以“从做中学”的要求为基础。形成了“不仅塑造了现代的美国教育,而且影响了全世界”的活动课程和活动教学。三、研究目标1、调整职业技能素质培养体系。学校要紧跟市场需求,把握生产力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及人才市场的新特点,使人才规格不断适应新的时代发展需要。参照国家职业标准,结合毕业生就业反馈情况,在企业和专家的协助下,构建切实可行且富有本校特色的“职业技能素质结构体系”和“职业技能素质实施标准”等内容。2、创新校企合作方式。对已有的校企合作的做法、经验和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与探讨研究,努力形成比较系统先进的校企合作模式、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的理论。增强全体教师的主动性和紧迫感,拓展合作思路,将校企合作作为提升教师素质的战略,创新办学思路,与企业建立全方位的紧密的合作关系。3、培训基地研究。按照专业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与企业互动,建设一批融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考核、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素质培养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加大投入,建设高水平的校内实践实训基地,满足基本的校内实践教学。充分发挥校外实践实训基地的作用,聘请各类素质高、能力强的技术人员作为学生实习的指导教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创建培养计划。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领导和专家参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或修订工作,认真听取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由校企合作委员会商定;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上,有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指导;在技能训练和实践环节中,以企业车间、实验室、研发中心、教学工厂为基地;在顶岗实习、就业安置过程中,以合作企业为主体。5、创新改革课程教学学校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实际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标准,以各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为平台,聘请企业领导、技术骨干参与课程改革,校企双方按照人才需求设置课程。从行业、企业聘请一大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给学生授课、开设讲座、作学术报告,把来自经营管理第一线的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经验传授给学生。企业为学校提供一大批校外实习基地,并由企业的业务骨干、技术能手、管理精英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从而形成校企合作共建课堂、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机制。四、研究内容经过校企合作,推进制度创新,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努力形成校企合作培养联办组织;在办学理念上,要真正实现职业学校主动发展,积极培养“双师型”师资,培养出更多优质人才;明确培养目标,对中职学生职业技能素质培养重点研究和创新建设。强调个体在职业素质方面的全面发展并为个体奠定良好的职业基础;形成符合国家标准和现实需要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标准;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职教理念、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生评定、专业建设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激励学生自信、引导学生乐学、督促学生苦练、帮助学生争取社会的认可。五、研究对象、实施教师和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主要确定为在校期间的中职学生和教师群体。2、实施教师本课题研究过程具体的实施者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学校形成一套研究实施机制。(1)理论机制:组织学习有关德育生活化的研究理论,进一步达成共识,加强学习,提升观念。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德育方式方法的转变,及时收集相关资料,把握中职德育改革动态,鼓励教师主动积极地投入实践之中。(2)研究机制:由教科室组织,积极提供教师学习所需的理论资料,开展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和校本研究。通过教师“教育随笔”、“作自我的教育反思”、“撰写案例”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3)保障机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筹措必要的经费,奖励在课题研究中成绩突出的教师。(4)活动机制: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讲座交流研究心得,征集论文或研究报告。组织必要的外出考察活动,也可邀请专家讲座。课题成员根据所任学科进行德育教育改革,及时总结经验,将好的经验在教师中推广本课题总体上以行动研究为主,并辅之以各种研究方法。坚持课题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实际工作为目标,强调研究与行动相结合。在总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设立多个子课题进行块状研究,构建网络化课题研究管理系统。3、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个案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在研究中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撰写有关论文,提升到理论,揭示其规律,深化研究,指导实践。六、研究步骤本课题从201X年11月开始,具体步骤如下:(一)课题准备阶段:(201X年10月至201X年7月)1、进行前期论证和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学习,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拟定方案。2、对实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3、制订子课题研究方案(二)实施方案阶段:(201X年8月至201X年7月)1、依据课题的总体构思和各自承担的任务,具体实施。2、撰写阶段实验报告、经验论文、个案分析。(三)课题总结阶段:(201X年8月至201X年7月)1、撰写总课题、子课题结题报告2、收集、编印成果材料,邀请专家鉴定。七、研究成果(一)、确立了校企合作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重要地位,为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X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首先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着重抓好五个方面工作,其中第三个方面就要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温总理的报告阐明了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和当前的主要任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充分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职业教育的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大批应用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同时,行业、企业是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应当适度分担人力资源开发成本和职业教育发展责任。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校企深度合作,对于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近三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学校内涵为目标,确定校企合作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重要地位,采取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不断加强校企联姻,推动了学校事业全方位、跨越式发展。学校先后成功创建为江苏省三星级职业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苏州市德育管理先进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苏州市绿色学校、苏州市体育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等,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使学校跻身于常熟职业教育“正(来自:在点网)规军”的行列,成为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选资的一张亮丽名片。(二)、大力推进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创造了较好的外部条件。学校在原有校企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实训基地的建设,先后与18个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与2个企业建立了校内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依托这些企业,及时了解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和用人需求,及时调整招生计划和专业设置,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学实习、实训工作的开展,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学校的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和肯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红火,毕业生供不应求。对于校内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与企业签订产品加工协议,由企业提供流水线生产设备和材料,根据企业的要求由学校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每有新的业务时企业派出技术人员若干名对相关学生进行岗位培训与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产品的安装方法。学校可以适当降低工时费,这样校企能互惠互利,即企业成本低,学校能减少纯消耗实习实训的费用,增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就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达到了校企双嬴的目标。(三)、逐步形成了我校学生开展实习实训工作的模式,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近三年来,学校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等到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学实习、顶岗实习、就业推荐等工作的开展,目前学校已经初步形成了实习实训工作的四种模式:第一种是一年级中专学生的参观见习,即中专学生在一年级期间安排进联合办班的企业参观见习,由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企业情况介篇二:校企合作研究报告“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研究”的研究报告王正雄周轮【摘要】以学校为主体,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创建好处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建立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着力解决职业学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企业实习的瓶颈难题。我校在校企合作实践中,对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管理研究“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201X年9月总课题组向全国职业教育科研机构和院校发出了邀请,恰逢我校正在谋求专业的发展,积极与企业共建汽车维修实训基地,为此我校于201X年10月向总课题组申报了子课题“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管理体制的实践研究”。201X年11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研究”总课题组和全国科管委(教科研办?201X?205号)联合行文批准了我校王正雄同志申报的课题(立项批准号:GKA10205)。201X年1月总课题组和全国科管委根据我校的研究条件,确定我校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研究示范单位”。为确保本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成立了由学校副校长王正雄同志任组长及学校教务主任、实训中心主任、管理专干、汽车专业教研组长、长寿区北城汽修厂厂长、技术总监等组成的课题研究小组,负责该课题的组织实施工作。本课题在重庆市、长寿区教委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总课题组、重庆市教科院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在学校、企业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下,通过历时两年(201X年11月一201X年10月)的深入研究和探索,课题组完成了预期的任务,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现提出如下结题报告。一、研究的问题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有利于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人才,有利于提升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职业院校与企业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和持续合作激励点的寻找与把握,而校企合作能否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因此,如何从管理机制层面上对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效度进行把握,值得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一)研究目的从重庆市内外许多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可以看到,校企双方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并不难,困难的是基地建成后管理体制的有效性和运行机制的稳定性。因此,在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过程中,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积极引导实训基地建设朝着标准化、规范化、社会化方向发展,积极探索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管理模式,促进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努力将其建设成稳定的、高质量、高效率的实训基地。按照汽修行业生产一线的岗位能力标准要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大力培养适应企业需要、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更好地满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实现校企双方合作“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双赢”目标,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通过实验调研,对比国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发展现状,分析实训基地的依存关系和社会功能,总结实训基地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从而通过校企合作创新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探索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的类型与功能,并提供可操作的应用案例。借鉴国外先进的校企合作经验,分析我国实训教学的状况,提出崭新的实训资源校企整合、校企联办的共赢的实训基地教学平台。通过政府教育政策引导企业对实训基地建设的促进作用研究,创新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监管模式,形成良好的教育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机构,推动政府、学校、企业、学生运行机制的有效结合。促进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的规范化,创建有效的评价体系与标准,提高实训基地的建设质量,成为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开发阵地,增加社会及企业经济效益。(二)研究意义“校企合作”是国际上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职业院校与企业双方以生存和发展的共同愿望为基础,以人才、技术、效益为结合点,共同参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过程,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现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有机结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专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以培养适合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办学形式。要努力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使合作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学校对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负责,为企业培养员工。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场所或设备援助,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校企紧密型产学结合之路,无论对学校人才培养,还是对企业创造财富,都将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在互利双赢的基础上,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常态运行,以增强办学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能真正建立起一种有利于校企合作活动开展的教学管理机制,就能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外向功能,积极探求校企合作的各种创新模式,就能极大地推进职业院校的专业发展,促进职业院校真正走进社会、走进市场、走进企业。目前我国所有的校企合作基本都是学校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以学校为主的模式。在实行和推进校企合作模式过程中,对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管理体制的实践研究,有利于拓展和丰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和双元制教育的理论研究,同时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实现职业教育的整体效益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实证性资料。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汽车工业是重庆市的支柱产业之一,是中国最大的微型汽车、摩托车生产基地。随着全球汽车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汽车的整车修理、二级维护、专项修理、保险、理赔、维修救援等相关服务需求呈直线上升状态,在政策的刺激下,轿车进入家庭的步伐加快,使得汽车后市场发生了全新的变化。这不仅要求汽车制造业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员工素质普遍提高,而且要求汽车后市场从业人员群体的素质普遍提高,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汽车服务。职业学校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走校企合作之路,共同培养汽车专业人才,无疑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校企合作是国际上许多国家职业教育普遍采用的一种办学模式。随着21世纪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教育的国际化竞争和跨国化渗透特点越发凸现出来。纵观国外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办学发展职业教育的典型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德国“双元制”模式,美国“合作教育”模式,英国“工读交替”模式等。概括起来主要呈现为三种不同的模式:①以企业为主的模式。②以学校为主的模式。③以行业为主导的模式。在国内,职业学校要想与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与企业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校企合作是最实际的可行之路。目前在我国已通过“校企共建、校校联建、引资援建、产业化辐射、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方式,在许多职业院校建立了校内和校外的实训基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训基地的优势日益凸显,已形成当今我国职业院校应用型专业的特色和灵魂,也是应用型专业赖以生存的根基。虽然我国近年来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设施建设与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推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起步阶段,实训基地的建设还相对滞后。国外的几种模式的比较分析具有的共同点:①拥有完备的职教法;②企业全程参与办学;③有政府财政和政策的积极支持;④确立完备的人事保障机制。国外的几点启示:①完善政策法规,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②发挥政府行政功能和行业主导作用;③加快落实职业资格制度;④改革管理体制,加强制度保障;⑤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双方互动机制;⑥拓宽思路,开拓校企合作领域。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国情、体制等等的制约,不可能像德国双元制一样篇三:结题报告莘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以产品为载体的校企合作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莘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示范校创建办公室年度编号201XJD3-1-1莘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名称以产品为载体的校企合作研究课题负责人王凤军所在单位莘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填表日期201X年6月莘县职专学机应用技术专业课题组201X年6月《以产品为载体的校企合作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执笔人刘辉课题组组长:王凤军成员:刘辉、王彩英、刘源、宋波等。摘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第十条指出,职业院校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是新时期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在这个新的模式下,在校生到生产一线参加1-2次的专业生产实习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化过程是职专生成长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特定过程,专业实习的过程是职专生进行社会化的过程,是培养职专生适应社会,提高能力,促进其成长的重要环节。作为职专学生,在参加以就业为目标的专业顶岗生产实习中,不仅仅要学会一项技能,而且应在人生信念的确立、职业道德的强化、生产岗位的适应及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化过程各个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一、课题研究的背景201X年11月召开的全国职教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向“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过渡。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中也明确要求,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力争做到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接轨。然而,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封闭式办学和以专业知识传授取代了专业素质提高的现象在延续,所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狭窄,人文知识、社会经验不足,缺乏作为一名合格工人必备的素质。企业方面要求中职毕业生能“零距离”就业,能“下的去、用的上、留的住”,但从现实来看,不少职校毕业生还远不能达到这种要求。他们在企业实习或工作期间,面对与校园文化差异较大、全新的企业文化,心理准备不足,不能适应一线的工作岗位一一下不去;所学知识技能与工作实践脱节一一用不上;不习惯企业生产的管理方式方法一一留不住。学生角色不能较快的转变为企业员工的角色,导致毕业到就业之间的磨合期变长。职校生文化课的基础普遍较差,而他们认知特点普遍是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长于动脑能力。《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第十条指出:职业院校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201X年3月,教育部根据国务院的文件要求,在制订下发《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的文件中,进一步明确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中职教育也是就业预备教育,要培养“数以千万计服务生产一线的专门人才”,就必须要贴近社会,贴近企业。基于此,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既要满足学生个性的要求,又要更好地适应企业“订单”的要求,运用何种培养模式才能更贴近企业的需求,达到与企业的对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应成为职教工作者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课题研究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内容1、课题研究的目标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以产品为载体的校企合作模式,促进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2.1我校以产品为载体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制订。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立我校专业培养目标;研究并制订校企合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