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课件_第1页
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课件_第2页
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课件_第3页
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课件_第4页
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共24页文档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共24页文档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共24页文档四川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四川省教育厅研究决定,从2009年9月30日起停止使用DB51/286-1998《中小学生作业本》地方标准的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国家发改委于2005年发布实施的QB丌1437-2005《课业簿册》行业标准。阅读与写作一直是困扰初中生提高读写能力水平的两大难题。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我们发现,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且相互促进的关系,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只有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才能深刻感悟作品中的人物个性、特点、品质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理念,这些积极的思想在传达给学生之后他们才会通过大脑进行反复的思考与思维加工,最终变成自己的主导思想,在下一步的独立写作中才能顺利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情感,才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那么,对于初中语文读写教学的范式转换思考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一、培养初中学生喜欢阅读的根本目的现代社会已步入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对于学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学会阅读并且要把阅读变成自己的一种特殊技能。现代的初中生所获得的信息量远远大于以往的学生,因此在信息量增加的同时有一个更加突出的问题摆在了学生面前,那就是如何快速并准确地阅读与理解阅读的内容,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而语文课堂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一掌握阅读技能、技巧与良好阅读方法并提高阅读能力的平台。在这一教学平台上,语文教师不仅要把大量的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把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传授给学生,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喜欢阅读并培养自我阅读的良好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提高对信息再加工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于语言的感知能力并增强记忆力,最终提高学生的鉴赏力。二、语文教学中阅读技巧掌握的重要性阅读是有技巧且有方法的,这需要语文教师通过课堂阅读来传授给学生。因此对于一篇文章,学生阅读时不仅要读还要读出真谛并领悟到内涵,这才是阅读的目的,如果学生只是泛泛而大量地阅读,没有真正掌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这种阅读的效率等同于零,那么要想提高阅读的效率自然离不开阅读的技巧与方法,在这里重点提出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其中的重点句子要求学生用笔勾画出来,做好阅读笔记的同时进行深入思考,走入文章作者描述的世界中,去不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如果想要让学生快速掌握文章大意,还可以采用让学生速读的方式,先把文中的人物及关系、场景等列出,在速读完毕迅速回答老师的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同时,教师为了防止学生产生阅读厌倦情绪,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再有,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下读文章时养成良好的记笔记与写读书心得的习惯,以此来为写作积累思想素材。以上是阅读过程中的一些小技巧与方法,学生在掌握好阅读技巧与方法后才能很好地把握文章内容,不断培养自己的理解与鉴赏能力,从而为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三、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并掌握大量的经典句子与博大精深的语言,并通过阅读懂得做人的道理与树立远大的理想,通过阅读来感悟人生,感知生命存在的价值等等,阅读带给学生无限的乐趣。但阅读本身的价值和目的则是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为阅读使学生有了写作的基础,因为阅读使学生有了写作的概念与欲望,有了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创造了抒发情感的发自肺腑的语言。因此,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学会了阅读,具备了独立的阅读能力,才能对写作内容得心应手,并不断地提高写作水平。有的学生会不理解而常常问老师一个问题:阅读能力强写作能力就会强的原因。其实原因恰恰在此,那就是一个人在阅读大量的文章时会不断地思考与不断地思维,在这个过程中的思考与思维是人的感悟与感知迅速上升与升华的过程,如果文章中的某种美好情感深深地打动了他,这种美好的情感将使他的记忆深刻并反复加深,而且有了更加深入的分析与领悟,领悟到其中的道理将影响他的人生品质,因此在他今后的写作情感与写作主导方向上会得到彰显,这就是阅读能力强而写作能力强的原因。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点,它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与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技巧与阅读方法的传授,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能够掌握并达到独立写作这一更高的要求,告诉学生写作并不难,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充分挖掘阅读文章的真正内涵,把真正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写作之中,一篇好的文章便由此诞生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是针对1840年以来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门分析综合、提炼加工后形成的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教学体系。由于目前各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授课采用的教材是中宣部、教育部直接领导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专家们经过数年努力编写而成的,具有其他相关教材所没有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而且授课学时是受到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统筹安排,设定为32学时,不能随意变动,因此,实施专题教学仅是教学方式上的一次尝试和革新,并不与教材脱节。从众多高校实施专题教学的过程来看,大多遵循了教材的基本框架,即授课教师不能以任何理由对教材的基本内容、基本观点规避或削弱,然后在此基础上有所调整。[1]然而由于教学课时少、教学内容多、学生的学科背景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这种教学模式遭到了部分高校教师的抵制,他们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涉及内容之多,已经远远超过了本校学生心理承受的范围,于是在专题教学时采取了与教材本身之间的差别较大,基本上是另起炉灶,大都是以重大人物和事件为线索加以阐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到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合理转化呢?依我看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编写目的融贯于专题设计理念之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全国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通用教材,其编写目的在于帮助青年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中国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对教材编写宗旨的现实转化,专题教学在设计相关专题时必须于繁杂的历史细节中,凸显与“两个了解”、“三个选择”相关的史实。这样一来,有些人物或事件,尽管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也颇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但与纲要的授课宗旨不相符合,譬如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争议性人物的处理。在我看来,此类人物或事件的专题教学活动,不仅冲淡学生对整个历史线索的理解和把握,而且会给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紧凑的学识安排增加难度,其恰当的安排是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专题中有所涉及即可,没有必要在32个学时中单独辟出学时进行专题授课。然而,仅靠专题内容的纲目设计是不能贯彻教材编写宗旨的,还应通过史论结合的方式来深化相关理念。众多的教学改革实施者尽管在不同场合宣称自己坚持、贯彻了“两个了解”和“三个选择”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但根据其实际教学所达到的效果,我们发现专题设置中的具体细节存在问题,即授课者或侧重历史事实的叙述,相关理论的阐述却缺失了;或很多专题设置干脆就是理论挂帅,史从论出。客观地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因为授课者不理解史和论有机结合,寓论于史、论从史出的正确价值,更确切地说,是他们很难将史论结合的观点正确地运用到平常的授课过程中,故在具体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么,如何做到寓论于史、史论结合呢?在我看来,一方面是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中下编综述的做法,用理论结合历史事实的做法,将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重大问题及其与现实相关联的热点加以阐述。另一方面要尽量挖掘史实中蕴含的理论因素,并在讲述史实的过程中有目的地阐发这些内容,从而将讲述内容上升到方法论和认识论的高度,培养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将文、理、工各科大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作为专题教学中教材处理的基本衡量标准。当前,全国省市中学在高一或高二年级段实施文理分科,很多理科生在高考指挥棒的统一引导下,以应付会考、争取及格的心态对待历史科目的教学,因此在进入大学后历史知识不仅较为肤浅、狭窄,而且几乎遗忘。而文科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将历史科目作为主科,对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对中学阶段学习的知识尚未完全遗忘。换言之,我国中学教学现行的文理科分科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文理工各科大学生历史知识素养的巨大差异。面对差异如此悬殊的受众,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又是如何开展教学呢?全国高校只能使用同一种教材,可见,专题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必须在教材内容取舍中将文、理工各科大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作为基本衡量标准。否则,专题教学就会演变成以下一种局面:理、工科大学生由于历史知识基础差,底子薄,上课对历史人物、事件犹如初次见面,这不仅谈不上理解,更不要说通过史实推衍理论,实现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而对文科大学生来说,基本历史知识大都熟记在心,亦能进行一定程度的事实与理论相结合的阐述,如果没有更新内容和教学手段,就很容易造成视觉与听觉疲劳,成为一种简单的、机械的重复和空头说教。可是,如何实现将不同层次大学生的历史知识列入专题内容取舍的标准呢?学校每年不仅都要通过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进行摸底,区分其知识背景,而且要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学科背景,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在内容上进行相应的取舍,从而确立各自的专题。具体而言,对纯理、工科大学生的教育,应以课本知识的梳理为主,在其中增加少量趣味性的知识叙述,从而力求学生理解近现代史中的两大任务和“三个选择”;而对纯文科出身的大学生则要在扩展知识范围的同时,利用深入的历史分析再现史事发展的多样性与历史规律的一元性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深入思考、理解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和现实生活存在的诸多似是而非的错误观点,从而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因材施教,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三、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无论是内容框架的设计还是知识点的分析,都因地制宜融入具体的教学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自2005年编订成书以来,一年修订与调整一次,不断进行自我修订和完善。在修订过程中,编委严格遵循党关于历史问题的相关阐述,遵循党代会和中央全会的精神,在政治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融入教材之中,使之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学术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则作为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强调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要充分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经验,充分反映哲学社会研究的最近成果”。[2]也就是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不仅要将教材自我更新的内容及时反映在教学过程中,而且要增加诸多中国近现代史领域取得的杰出成果。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教材的诸多内容,不论新旧,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并不能转化为教学题材。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首先是教师要具备教材版本意识,自觉地采用新版本教材进行授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其自身对新教材的接受程度客观上会影响学生对新教材和新知识的接受效果。因此,教师要积极通过教研室会议讨论、文件学习、学术研究等活动,领会教材最新修改的要求及原因,以求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其次是教师在专题内容设计中,要因地制宜将新知识纳入教学体系。不仅要将具体历史知识补充到新的教案和讲稿中,当做授课的主要内容,甚至要重新整合新增知识与原有内容,形成新的专题,而且要通过把握会教材最新修改的目的及原因,将内涵实质变成专题教学历史知识讲授的要点和理论依据。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共24页文档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1四川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四川省教育厅关于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四川省教育厅研究决定,从2009年9月30日起停止使用DB51/286-1998《中小学生作业本》地方标准的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国家发改委于2005年发布实施的QB丌1437-2005《课业簿册》行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有关规3各级质监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鼓励和引导有关企业执行QB丌1437-2005《课业簿册》行业标准,对于企业有条件制定严于QB/T1437-2005《课业簿册》行业标准的各市小教育局、省标准化院和省质检院要加以指导,确课业本产品的质量安全,要加强监督管理强化服务意识,及时组织有关企业开展新标准的宣贯和培训,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稳定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各级质监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鼓励和引导4QB丌1437-2005《课业簿册》内容介绍标准号:QB/T1437-2005中文名称:课业簿册英文名称:Exercisebook标准组织:【QB】轻工行业标准n发布日期:2005.03.19实施日期:200509.01本标准规定了课业簿册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各种规格的课业簿册。QB丌1437-2005《课业簿册》内容介绍5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课业簿册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各种规格的课业簿册。1范围6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2规范性引用文件7nGB丌191-200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丌451.2-200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nGB丌460-2002纸施胶度的测定(墨水划线法)■GB丌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nGB丌6543-1986瓦楞纸箱nGB丌191-200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83术语、代号3.1术语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标准3.1.1.簿背课业簿册装订的一侧,包括平辈、圆背两种。3.1.2钉距钉距与钉距之间和上下两端空间距离3术语、代号93.1.3骑马钉课业簿册的铁丝锔在背的中央32代号用汉语拼音字母确定各类课业簿册的产品的代号,见表1:3.1.3骑马钉10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课件11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课件12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课件13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课件14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课件15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课件16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课件17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课件18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课件19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课件20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课件21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课件22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课件23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课件24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课件255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52、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53、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易卜生

54、唯书籍不朽。——乔特

5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谢谢!5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52、26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共24页文档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共24页文档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共24页文档四川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四川省教育厅研究决定,从2009年9月30日起停止使用DB51/286-1998《中小学生作业本》地方标准的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国家发改委于2005年发布实施的QB丌1437-2005《课业簿册》行业标准。阅读与写作一直是困扰初中生提高读写能力水平的两大难题。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我们发现,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且相互促进的关系,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只有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才能深刻感悟作品中的人物个性、特点、品质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理念,这些积极的思想在传达给学生之后他们才会通过大脑进行反复的思考与思维加工,最终变成自己的主导思想,在下一步的独立写作中才能顺利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情感,才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那么,对于初中语文读写教学的范式转换思考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一、培养初中学生喜欢阅读的根本目的现代社会已步入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对于学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学会阅读并且要把阅读变成自己的一种特殊技能。现代的初中生所获得的信息量远远大于以往的学生,因此在信息量增加的同时有一个更加突出的问题摆在了学生面前,那就是如何快速并准确地阅读与理解阅读的内容,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而语文课堂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一掌握阅读技能、技巧与良好阅读方法并提高阅读能力的平台。在这一教学平台上,语文教师不仅要把大量的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把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传授给学生,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喜欢阅读并培养自我阅读的良好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提高对信息再加工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于语言的感知能力并增强记忆力,最终提高学生的鉴赏力。二、语文教学中阅读技巧掌握的重要性阅读是有技巧且有方法的,这需要语文教师通过课堂阅读来传授给学生。因此对于一篇文章,学生阅读时不仅要读还要读出真谛并领悟到内涵,这才是阅读的目的,如果学生只是泛泛而大量地阅读,没有真正掌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这种阅读的效率等同于零,那么要想提高阅读的效率自然离不开阅读的技巧与方法,在这里重点提出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其中的重点句子要求学生用笔勾画出来,做好阅读笔记的同时进行深入思考,走入文章作者描述的世界中,去不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如果想要让学生快速掌握文章大意,还可以采用让学生速读的方式,先把文中的人物及关系、场景等列出,在速读完毕迅速回答老师的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同时,教师为了防止学生产生阅读厌倦情绪,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再有,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下读文章时养成良好的记笔记与写读书心得的习惯,以此来为写作积累思想素材。以上是阅读过程中的一些小技巧与方法,学生在掌握好阅读技巧与方法后才能很好地把握文章内容,不断培养自己的理解与鉴赏能力,从而为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三、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并掌握大量的经典句子与博大精深的语言,并通过阅读懂得做人的道理与树立远大的理想,通过阅读来感悟人生,感知生命存在的价值等等,阅读带给学生无限的乐趣。但阅读本身的价值和目的则是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为阅读使学生有了写作的基础,因为阅读使学生有了写作的概念与欲望,有了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创造了抒发情感的发自肺腑的语言。因此,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学会了阅读,具备了独立的阅读能力,才能对写作内容得心应手,并不断地提高写作水平。有的学生会不理解而常常问老师一个问题:阅读能力强写作能力就会强的原因。其实原因恰恰在此,那就是一个人在阅读大量的文章时会不断地思考与不断地思维,在这个过程中的思考与思维是人的感悟与感知迅速上升与升华的过程,如果文章中的某种美好情感深深地打动了他,这种美好的情感将使他的记忆深刻并反复加深,而且有了更加深入的分析与领悟,领悟到其中的道理将影响他的人生品质,因此在他今后的写作情感与写作主导方向上会得到彰显,这就是阅读能力强而写作能力强的原因。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点,它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与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技巧与阅读方法的传授,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能够掌握并达到独立写作这一更高的要求,告诉学生写作并不难,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充分挖掘阅读文章的真正内涵,把真正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写作之中,一篇好的文章便由此诞生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是针对1840年以来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门分析综合、提炼加工后形成的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教学体系。由于目前各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授课采用的教材是中宣部、教育部直接领导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专家们经过数年努力编写而成的,具有其他相关教材所没有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而且授课学时是受到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统筹安排,设定为32学时,不能随意变动,因此,实施专题教学仅是教学方式上的一次尝试和革新,并不与教材脱节。从众多高校实施专题教学的过程来看,大多遵循了教材的基本框架,即授课教师不能以任何理由对教材的基本内容、基本观点规避或削弱,然后在此基础上有所调整。[1]然而由于教学课时少、教学内容多、学生的学科背景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这种教学模式遭到了部分高校教师的抵制,他们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涉及内容之多,已经远远超过了本校学生心理承受的范围,于是在专题教学时采取了与教材本身之间的差别较大,基本上是另起炉灶,大都是以重大人物和事件为线索加以阐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到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合理转化呢?依我看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编写目的融贯于专题设计理念之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全国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通用教材,其编写目的在于帮助青年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中国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对教材编写宗旨的现实转化,专题教学在设计相关专题时必须于繁杂的历史细节中,凸显与“两个了解”、“三个选择”相关的史实。这样一来,有些人物或事件,尽管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也颇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但与纲要的授课宗旨不相符合,譬如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争议性人物的处理。在我看来,此类人物或事件的专题教学活动,不仅冲淡学生对整个历史线索的理解和把握,而且会给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紧凑的学识安排增加难度,其恰当的安排是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专题中有所涉及即可,没有必要在32个学时中单独辟出学时进行专题授课。然而,仅靠专题内容的纲目设计是不能贯彻教材编写宗旨的,还应通过史论结合的方式来深化相关理念。众多的教学改革实施者尽管在不同场合宣称自己坚持、贯彻了“两个了解”和“三个选择”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但根据其实际教学所达到的效果,我们发现专题设置中的具体细节存在问题,即授课者或侧重历史事实的叙述,相关理论的阐述却缺失了;或很多专题设置干脆就是理论挂帅,史从论出。客观地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因为授课者不理解史和论有机结合,寓论于史、论从史出的正确价值,更确切地说,是他们很难将史论结合的观点正确地运用到平常的授课过程中,故在具体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么,如何做到寓论于史、史论结合呢?在我看来,一方面是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中下编综述的做法,用理论结合历史事实的做法,将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重大问题及其与现实相关联的热点加以阐述。另一方面要尽量挖掘史实中蕴含的理论因素,并在讲述史实的过程中有目的地阐发这些内容,从而将讲述内容上升到方法论和认识论的高度,培养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将文、理、工各科大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作为专题教学中教材处理的基本衡量标准。当前,全国省市中学在高一或高二年级段实施文理分科,很多理科生在高考指挥棒的统一引导下,以应付会考、争取及格的心态对待历史科目的教学,因此在进入大学后历史知识不仅较为肤浅、狭窄,而且几乎遗忘。而文科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将历史科目作为主科,对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对中学阶段学习的知识尚未完全遗忘。换言之,我国中学教学现行的文理科分科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文理工各科大学生历史知识素养的巨大差异。面对差异如此悬殊的受众,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又是如何开展教学呢?全国高校只能使用同一种教材,可见,专题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必须在教材内容取舍中将文、理工各科大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作为基本衡量标准。否则,专题教学就会演变成以下一种局面:理、工科大学生由于历史知识基础差,底子薄,上课对历史人物、事件犹如初次见面,这不仅谈不上理解,更不要说通过史实推衍理论,实现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而对文科大学生来说,基本历史知识大都熟记在心,亦能进行一定程度的事实与理论相结合的阐述,如果没有更新内容和教学手段,就很容易造成视觉与听觉疲劳,成为一种简单的、机械的重复和空头说教。可是,如何实现将不同层次大学生的历史知识列入专题内容取舍的标准呢?学校每年不仅都要通过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进行摸底,区分其知识背景,而且要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学科背景,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在内容上进行相应的取舍,从而确立各自的专题。具体而言,对纯理、工科大学生的教育,应以课本知识的梳理为主,在其中增加少量趣味性的知识叙述,从而力求学生理解近现代史中的两大任务和“三个选择”;而对纯文科出身的大学生则要在扩展知识范围的同时,利用深入的历史分析再现史事发展的多样性与历史规律的一元性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深入思考、理解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和现实生活存在的诸多似是而非的错误观点,从而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因材施教,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三、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无论是内容框架的设计还是知识点的分析,都因地制宜融入具体的教学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自2005年编订成书以来,一年修订与调整一次,不断进行自我修订和完善。在修订过程中,编委严格遵循党关于历史问题的相关阐述,遵循党代会和中央全会的精神,在政治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融入教材之中,使之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学术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则作为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强调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要充分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经验,充分反映哲学社会研究的最近成果”。[2]也就是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不仅要将教材自我更新的内容及时反映在教学过程中,而且要增加诸多中国近现代史领域取得的杰出成果。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教材的诸多内容,不论新旧,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并不能转化为教学题材。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首先是教师要具备教材版本意识,自觉地采用新版本教材进行授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其自身对新教材的接受程度客观上会影响学生对新教材和新知识的接受效果。因此,教师要积极通过教研室会议讨论、文件学习、学术研究等活动,领会教材最新修改的要求及原因,以求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其次是教师在专题内容设计中,要因地制宜将新知识纳入教学体系。不仅要将具体历史知识补充到新的教案和讲稿中,当做授课的主要内容,甚至要重新整合新增知识与原有内容,形成新的专题,而且要通过把握会教材最新修改的目的及原因,将内涵实质变成专题教学历史知识讲授的要点和理论依据。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共24页文档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27四川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生作业本行业标准宣贯培训四川省教育厅关于2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四川省教育厅研究决定,从2009年9月30日起停止使用DB51/286-1998《中小学生作业本》地方标准的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国家发改委于2005年发布实施的QB丌1437-2005《课业簿册》行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有关规29各级质监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鼓励和引导有关企业执行QB丌1437-2005《课业簿册》行业标准,对于企业有条件制定严于QB/T1437-2005《课业簿册》行业标准的各市小教育局、省标准化院和省质检院要加以指导,确课业本产品的质量安全,要加强监督管理强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