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12/27实用课件制作:涡阳八中臧文清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2022/12/26实用课件制作:涡阳八中臧文清短文两篇《陋1陋室铭刘禹锡陋室铭刘禹锡2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我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可以打瞌睡,观窗景。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心里说:混张文凭。
这篇网上流传的诙谐《考试铭》就是根据千古名文《陋室铭》改写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刘禹锡的陋室,去听听贤者的心声。
导入新课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导入新课31、了解作者刘禹锡背景资料和文体等文学常识。2、疏通文意,积累重要文言字词。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反向立意的写法。4、理解陋室不陋,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刘禹锡背景资料和文体等文学常识。学习目标4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后迁监察御史。他支持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一些诗歌很有进步思想,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浪淘沙》《竹枝》《杨柳枝》《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西塞山怀古》等,有“诗豪”之称。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5
陋室由来:刘禹锡被贬为和州刺史后,按朝廷规定,刘禹锡的住房应在县衙内,但是和州县太爷是个“势力眼”,给他安排到城南临江的三间民房居住。对此,能屈能伸的刘禹锡毫不在意,搬了进去,提笔写了一副“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信手贴在寝门上。知县看了对联,认为他因革新降职,被贬到和州县还不服气,一心想着争辩。为了教训他,又把刘禹锡的住所迁到较远的德胜河边,并把住房面积减半。刘禹锡搬到新居,看背景链接陋室由来:刘禹锡被贬为和州刺史后,按朝廷规定,刘禹锡6到那里依山傍水,百花争艳,他又撰写了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看了又恼火又害怕,恼他仍执迷不悟,怕他惹出麻烦牵连自己,又下令将他的住所搬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屋,看他还怎么接待鸿儒们来此聚会。果然因室内无立足之地,门前逐渐寂寥。但是逆境使诗人的灵魂更加高洁。这时他写成了《陋室铭》,并请人刻在石碑上,立于门前。如今那位狗官已化为尘土,而这篇铭文则成为“天下第一铭”,名垂千古。背景链接到那里依山傍水,百花争艳,他又撰写了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7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如商汤《盘铭》:“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形式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文字简洁,常用排比、对偶句,句式工整,而且押韵。读来铿锵有力,多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文体知识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如8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īn)。苔(tái)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hóngrú),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shǔ)/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读音停顿陋室铭读音停顿9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名ming灵ling馨xin青qing丁ding经jing形xing亭ting请在课文中划出韵脚,说说这些字的韵母是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ming请在课文中划出韵脚,说说10
山不在高,有仙则
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
儒,往来无白丁。只灵验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但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内。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出名,有名课文翻译就这德行美好大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读书人长上映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只灵验译11可以调
素琴,阅金经。无丝竹
之
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不加装饰的琴使……扰乱译文: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形体、躯体调弄,弹课文翻译官府文书佛经指世俗的乐曲有什么简陋的呢?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劳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不121、一词多义①无丝竹之乱耳: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②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文言积累之1、一词多义①无丝竹之乱耳: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132、词类活用①有仙则名(名:名词活用动词,出名)②有龙则灵(灵: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灵验)③惟吾德馨(馨: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了芳馨)④无丝竹之乱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⑤无案牍之劳形(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⑥苔痕上阶绿(上:方位名词作动词,蔓上)(绿:形容词作动词,变绿)文言积累2、词类活用①有仙则名(名:名词活用动词,出名)文言积累143、古今异义①无案牍之劳形(古义:身体;今义:样子)②惟吾德馨(古义:品德高尚;今义:芳香)③谈笑有鸿儒(古义:大,渊博;今义:鸿雁,书信)④无丝竹之乱耳(古义: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乐器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⑤可以调素琴(古义:弹奏;今义:调解)文言积累3、古今异义①无案牍之劳形(古义:身体;今义:样子)文言积累154、文言句式
倒装句: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文言积累4、文言句式倒装句:何陋之有?文言积累16找出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整体把握找出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整体把握17开头写山和水,这与陋室有什么关系?
运用比兴(xìng)的手法,比喻起兴,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类比陋室,十分自然地引出陋室。合作探究开头写山和水,这与陋室有什么关系?运用比兴(xìng18
比兴:比兴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源于《诗经》中的赋、比、兴。“比”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地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与“兴”常常连用。比如:(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4)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合作探究比兴:比兴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源于《诗经》中的赋、19“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其深刻含义是什么?统领全篇,概括全文主旨。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合作探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其深刻含义是什20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作者的“惟吾德馨”的?
周围景色:“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环境清幽宁静;往来人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与人交往高雅脱俗;生活内容:“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室内活动欢畅无虞,生活恬适。合作探究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作者的“惟吾德馨”的?周围景色2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哪些字用得好?
运用了拟人和对偶的修辞手法。“上、入”用得好,“上”是“长上”,“入”是“映入”的意思,两个动词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写出了室外环境的优雅和生机盎然,表达作者对景色的喜爱之情。这两句以环境清幽宁静见“惟吾德馨”,突出“陋室”不陋。合作探究“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哪些字用得好?2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有”“无”对比,实虚结合,以交往人物的才高德美衬托室主人的德才兼备,知识渊博。这两句以交往高雅脱俗见“惟吾德馨”,突出“陋室”不陋。合作探究“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一句从正面实写,表现主人的从容恬静;后一向从反面虚写,表现主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弃。以情趣之雅见“惟吾德馨”,突出“陋室”不陋。合作探究“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运用了什么24文章主旨至此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呢?
运用类比手法,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比,作者引古代圣贤之居室证明“陋室”不陋,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明贤的志趣和抱负,以此证明“陋室”不“陋”。合作探究文章主旨至此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25作者又引用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的后半句作为铭文的结尾有何作用?
孔子的意思是说:“自己就是君子,品德高尚,安贫乐道,所住的陋室也就不陋了。
作者以孔子的话作为结尾,有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之妙,与篇首的“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有力地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尚情操,突出“陋室”不陋。合作探究作者又引用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的后半句作为铭文的26前文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是陋还是不陋?
这恰是本文反向立意的作文技法之所在,前文说是陋室,是从建筑和室内布置说的,是为了引出“惟吾德馨”的主旨,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结尾的“何陋之有”运用的是反问句,强调“陋室”不陋。合作探究前文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是陋还是27作者写“陋室”不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叫什么写法?
作者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合作探究作者写“陋室”不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叫什么写法?28成语理解。
安贫乐道:安于贫穷,仍乐于坚守信仰。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环境。高洁傲岸:多用于形容处于某种不良环境中的个体所表现出的高尚节操,一身傲骨,绝不向困难低头,向恶势力妥协,也绝不轻易屈服。合作探究成语理解。安贫乐道:安于贫穷,仍乐于坚守信仰。形容人29“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情感、抱负和志趣的写作手法。说说下面这首《石灰吟》言什么志向。作者托物言志,借吟石灰的锻炼过程,表现了自己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合作探究
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情感、30纵观全文,你觉得刘禹锡是一个怎样的人?
是一位淡泊名利,安贫乐道,志趣高洁,清高孤傲的雅士。合作探究纵观全文,你觉得刘禹锡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一位淡泊名利31梳理这篇短文的结构层次。
第一层(1-3句):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居“陋室”的人品德高尚。第二层(4-7句):写周围景色、往来人物和生活内容,表达室主人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第三层(8、9句)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合作探究梳理这篇短文的结构层次。第一层(1-3句):点明全文32合作探究主旨
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合作探究主旨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陋室”33本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1)对偶:除了最后一句之外都是对偶。(2)比(喻)(起)兴:开头四句。
(3)拟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对比: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引用、反问:孔子云:“何陋之有?”
合作探究本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1)对偶:除了最后一句之外都是对偶34(1)托物言志,层层铺垫。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自然地引出文章的主旨——颂扬“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幽雅动人景色,往来的“鸿儒”与“陋室”主人纵情谈笑的情形,“陋室”主人“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情状,鲜明地展示了“陋室”主人的精神生活风貌,既足以见“惟吾德馨”,又足以明“陋室”不陋。用诸写作特色(1)托物言志,层层铺垫。写作特色35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的境界上颂扬了“惟吾德馨”。引用孔子的话,隐含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的人居住,则陋室不陋,这是以“惟吾德馨”否定“陋室”之“陋”,把“惟吾德馨”的颂扬推向极致。本文借“陋室”抒发了作者的情怀,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篇,层层铺垫,主题十分突出。写作特色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36(2)反向立意,不落俗套。文章一开始便运用反向立意的手法,只字不写“陋室”如何“陋”,却从“陋”的反面“不陋”来立意,极力表现“陋室”不“陋”。把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陋室”和居室主人的“德馨”联系在一起,以“惟吾德馨”说明“陋室”不“陋”。从“斯是陋室”归结到“何陋之有”,对“陋室”的“陋”字做了彻底否定。这种新奇别致的写法,是文章构思的精妙之处。写作特色(2)反向立意,不落俗套。写作特色37《陋室铭》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精品。全文寥寥81字,短小精美,给人以隽永畅达,丰姿绰约的气韵。作者借陋室以言志,表达了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作者恪守“惟吾德馨”的情操,表现出封建知识分子洁身自好的人生品格,在当时有进步意义。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仍然有进步意义,物质生活再丰富也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课堂小结《陋室铭》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精品。全文寥寥81字,短38设喻引题山水喻陋室仙龙喻德馨陋室不陋环境清幽(景)交往高雅(友)生活恬适(事)自比古贤反问点题板书设计比喻起兴反衬类比托物言志板书设计安贫乐道高洁傲岸陋室铭设喻引题山水喻陋室陋室不陋环境清幽(景)自比古贤反39屋主人品德高尚,这屋子就不简陋了吗?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吗?说说理由。同意。“陋”指房子的简陋,“不陋”是指精神上的高尚。意思是说如果住在简陋屋子里的人的精神品质高尚的话,就不觉得屋子简陋了。作者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安于清贫的物质生活,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作者想借陋室表现他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的品质。拓展延伸屋主人品德高尚,这屋子就不简陋了吗?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吗?说说40请你给刘禹锡的陋室起一个雅称,也可以给刘禹锡的陋室送一块匾额,起名时要说说根据。(1)雅称——清心斋因为刘禹锡虽遭贬谪,身居陋室,但心境清明,交往高雅,情趣脱俗,不为名利所累。(2)匾额——室陋德馨因为居室虽简陋,但居室主人品德高尚,有着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拓展延伸请你给刘禹锡的陋室起一个雅称,也可以给刘禹锡的陋室送一块匾额41在历史上像刘禹锡这样安贫乐道的人也是不少的。你能再举出两个事例吗?(1)曾参,孔子高徒之一,拒绝鲁国国君赠送的“食邑”,无怨无悔地过着贫困的日子,自得其乐。(2)南朝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3)北宋周敦颐,安贫乐道,不慕名利,像莲花一样洁身自好,不染纤尘。拓展延伸在历史上像刘禹锡这样安贫乐道的人也是不少的。你能再举出两个事42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表明陋室主人品行高尚的句子是: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句子是:
孔子云:“何陋之有?”课堂检测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课堂检测43(5)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6)描写陋室主人生活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7)表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8)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9)表现纵情畅怀、谈笑风生情状的句子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课堂检测(5)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课堂检测442、下面对《陋室铭》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D课堂检测2、下面对《陋室铭》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53、本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1)类比,引出中心。(2)类比陋室。(3)暗喻惟吾德馨。课堂检测3、本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464、文末提到三位古人,起什么作用?
引经据典,证明陋室不陋,引古人以自况,陪衬类比。课堂检测4、文末提到三位古人,起什么作用?引经据典,证明陋室47再见再见482022/12/27爱莲说周敦颐2022/12/26爱莲说周敦颐49
荷花也称莲花,它一直是中国画家们喜爱的绘画题材,也是历来为文人墨客们所称颂的景物。王维的“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写出了诗人与友人饮酒赏荷的惬意;王昌龄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写出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优美意境;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则抒写了满湖荷花带给人们的无尽喜悦。而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对莲花更是情有独钟,他亲自种莲,赏莲,并写了脍炙人口的《爱莲说》。今天让我们走进这篇美文,去感受莲花的君子之风。导入新课荷花也称莲花,它一直是中国画家们喜爱的绘画题材,也是50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2、诵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特征,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4、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学习目标51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他用故乡营道濂溪给自己的书堂命名为“濂溪书堂”,世称“濂溪先生”。与李宽、韩愈、张栻、黄干、朱熹、李士真,并称为“石鼓七贤”。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雨过天晴时风清月明的景象,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作者简介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52宋熙宁四年(1071),周敦颐任江西南康知军,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并把莲池叫做“爱莲池”。周敦颐时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1179年,朱熹满怀对周敦颐的仰慕之情,重修爱莲池,建立爱莲堂,并从周敦颐的曾孙周直卿那儿得到他的《爱莲说》的墨迹,请人刻之于石,立在池边。朱熹以后,爱莲池的名声日益远扬。背景链接宋熙宁四年(1071),周敦颐任江西南康知军,在军衙53“莲”点明了写作的对象;
“爱”表明了作者的感情;
“说”是古一代的一种文体,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它往往带有某些杂文杂感的性质。可以说明或叙述事物,也可以议论和抒发感情。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
那么本文的题目《爱莲说》就可以理解为: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题目释义“莲”点明了写作的对象;
题目释义54周敦颐(yí)甚蕃(fán)淤(yū)泥濯(zhuó)清涟(lián)不蔓(màn)亵(xiè)玩隐逸(yì)噫(yī)鲜(xiǎn)有闻宜(yí)字音字形周敦颐(yí)甚蕃(fán)字音字形55词语释义①可爱者甚:多。②晋陶渊明独爱菊:只。③予独爱莲:我。④出淤泥而不染:沾染(污秽)。⑤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涟,水波。妖,过分艳丽。⑥不蔓不枝:生藤蔓。长枝茎。⑦亭亭净植: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竖立。⑧可远观而不可亵玩:靠近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⑨花之君子者也:指品德高尚的人。⑩宜乎众矣:应当。词语释义①可爱者甚:多。56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中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东晋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很喜爱牡丹。疏通文意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疏通文意57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中长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洗涤过却不显得妖艳,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藤蔓,不长枝节,香气传得越远越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它们),但不可以接近玩弄。疏通文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疏通文意58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说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该是很多了。疏通文意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591、一词多义文言积累之①可爱者甚蕃:……的东西。②莲,花之君子者也:判断句的标志。③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人。者①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③花之隐逸者也:助词,的。④莲之爱:助词,的。1、一词多义文言积累之①可爱者甚蕃:……的东西。者①水陆草木602、词类活用①不蔓不枝(蔓、枝,名词作动词,长枝蔓,长枝杈)②香远益清(形容词作动词,远播)文言积累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翻译时加“是”字。3、特殊句式2、词类活用①不蔓不枝(蔓、枝,名词作动词,长枝蔓,长枝杈)61花象征意义态度文中具体列出了哪几种花?这几种花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态度分别是什么?完成下表。莲花(周敦颐)菊花(陶渊明)牡丹(世人)花之君子者花之隐逸者花之富贵者赞美惋惜讽刺整体把握花象征意义态度文中具体列出了哪几种花?这几种花的象征意义和作62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莲,花之君子者也。”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莲,花之君子者也。”整体把握63本文以什么为线索?爱莲。整体把握本文以什么为线索?爱莲。整体把握64“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这几句该怎样理解?
这几句先用衬笔,再转而写莲,突出了莲的高洁可爱。合作探究“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65为什么作者只爱莲花呢?哪些句子对此进行了说明?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合作探究为什么作者只爱莲花呢?哪些句子对此进行了说明?“予独66这七个短语分别描述了莲花的哪些特点?
“淤泥”和“清涟”是莲花的生长环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指莲花的体态;“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味;“亭亭净植”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花的风度。前六个短语是从莲花自身而言,最后一个短语则是从观者的感受来说的。合作探究这七个短语分别描述了莲花的哪些特点?“淤泥”和“清涟67这些句子表现了莲花什么样的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洁身自好,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以孤高自许;“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仪态庄重,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这些句子描写了莲花超凡脱俗,赋予莲君子般的美好品格。合作探究这些句子表现了莲花什么样的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68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写对莲花的喜爱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作者写莲花是为了写人,用莲花的高洁品质来象征君子高尚的品质。
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合作探究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写对莲花的喜爱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69周敦颐爱不爱菊花呢?为什么?
不爱。理由是:①他“独爱莲”;②他认为菊花象征隐士,而他不愿做隐士,他要在污浊的社会中洁身自好,坚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合作探究周敦颐爱不爱菊花呢?为什么?不爱。合作探究70“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说明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社会现象。
(趋炎附势:趋:奔走。炎:热,比喻权势。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合作探究“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说明当时怎样71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恋富贵,那么他所追慕的是什么?
追求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合作探究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恋富贵,那么他所追慕的是什么?72文章标题是“爱莲说”,为什么除了莲花还要写菊花和牡丹呢?
菊花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牡丹雍容华贵,是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世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写牡丹是为了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合作探究文章标题是“爱莲说”,为什么除了莲花还要写菊花和牡丹呢?73“噫”字在此表示叹息。作者叹息什么呢?
菊花虽好,却幽居独处,孤芳自赏;
牡丹虽艳,却富贵荣华,正合世俗;唯有莲花,端庄正直,清高不凡。具有君子风范,虽生于世俗而不为世俗所污。
合作探究“噫”字在此表示叹息。作者叹息什么呢?
菊花虽好,却7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惋惜语气。合作探究“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应读出怎样的语气?惋惜语气。7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应读出怎样的语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慨叹语气。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也感慨知音甚少。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合作探究“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应读出怎样的语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76“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读出怎样的语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嘲讽语气。表达了作者对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世风的鄙视和讽刺的思想感情。合作探究“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读出怎样的语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77课文共有两段,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
第一段采用先总后分的结构:先总说喜欢哪种花是人的思想表现,然后分说世人爱牡丹,陶渊明爱菊花,作者爱爱莲花的缘由。第二段分为两层:第一层对各种花的评价。第二层表达作者的感慨。合作探究课文共有两段,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第一段采用先总后分78合作探究主旨
本文作者以具有高洁品格的“莲”自比,含蓄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以及坚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操守的情怀。合作探究主旨本文作者以具有高洁品格的“莲”自比,含79文章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作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记叙——引题,写世态炎凉;描写——突出莲的形象;议论——赞赏莲的品质;抒情——贯穿全文,意在明志。合作探究文章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作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记叙——引题80(1)托物言志,立意高远。本文借赞美莲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既是作者的自况,也是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批评,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文中分别赋予菊、牡丹和莲以特定的象征意义,对当时社会上人们不同的处世态度作了精辟的概括,突出地表明了作者“出淤泥而不染”的道德信念。写作特色(1)托物言志,立意高远。写作特色81(2)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突显文章主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在文中均有所见。开篇记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写出了世态人情。继而描写“出淤泥而不染……亵玩焉”,突出了莲高洁、单纯、雅致的形象。最后议论,赞赏莲的君子风范。抒情贯穿全篇,意在明志。(3)巧用衬托手法。本文先后用菊、牡丹衬托莲:第一次衬托,表明自己爱好的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突出了莲的君子品格;第三次衬托,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写作特色(2)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突显文章主旨。写作特色82(4)语言精练,骈散结合。全篇仅119个字,婉转曲折,摇曳多姿,既抒发了作者的情怀,又讽刺了世态,寓意深刻而耐人寻味,感情深切而打动人心。其中对莲的形象的描写尤为凝练而传神。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都是骈句。散句与骈句交错运用,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写作特色(4)语言精练,骈散结合。写作特色83《爱莲说》为宋代散文中的上乘之作。作者托物言志,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短文运用比喻、象征、衬托手法,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将记叙、抒情、议论结合起来,表达思想感情。句式骈散交错运用,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课堂小结《爱莲说》为宋代散文中的上乘之作。作者托物言志,将花84
爱莲说陶渊明菊花——隐逸者——惋惜正衬
生活环境莲——君子——喜爱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牡丹——富贵者——嘲讽反衬板书设计托物言志爱莲说板书设计托85古人笔下的荷花。(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冬景》)(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5)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拓展延伸古人笔下的荷花。(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86《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无论环境怎样,都要保持高洁的品格(操守);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精神上、人格上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拓展延伸《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无论87《陋室铭》和《爱莲说》这两篇短文在写作特色和思想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1)在写作特色上,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陋室铭》借陋室抒发了作者安贫乐道的志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爱莲说》借赞美莲花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拓展延伸《陋室铭》和《爱莲说》这两篇短文在写作特色和思想内容上有何相88(2)两篇文章都对所描写的事物进行了生动传神的描绘。《陋室铭》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情趣等方面由表及里地刻画“陋室”主人的情操;《爱莲说》则从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角度来赞美君子的品格。(3)在思想内容上,两篇文章都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陋室铭》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爱莲说》表现了作者在污浊的世间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拓展延伸(2)两篇文章都对所描写的事物进行了生动传神的描绘。《陋室铭891、翻译下列加下划线的词。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不蔓不枝: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④陶后鲜有闻
:
课堂检测
语气助词,用于主谓之间(舒缓语气,取消句子独立性)生枝;枝枝节节。但是。少;很少。1、翻译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课堂检测90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课堂检测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对牡丹的喜爱,应当人很多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课堂检测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913、按要求默写。(1)文章前后照应:“予独爱莲”和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照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和_________________一句照应,“宜乎众矣”的“众”和_______一词形成反照应。(2)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检测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世人盛爱牡丹独
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3、按要求默写。课堂检测92(3)鲁迅青年时期在《莲蓬人》中写道:“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它的立意和语言受益于《爱莲说》中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爱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检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菊,花之隐逸者也。(3)鲁迅青年时期在《莲蓬人》中写道:“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934、你是如何理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几句的?
这几句运用了大量的描写,将莲人格化,把莲作为一种高贵品格的象征,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课堂检测4、你是如何理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945、这篇文章是写莲花的,可是作者却在文中不惜笔墨写了菊花和牡丹,以及喜爱这两种花的人,这样写有何用意?
衬托:菊——正衬,牡丹——反衬。作者是用陶渊明追求隐逸和世人追求富贵的生活态度,来衬托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课堂检测5、这篇文章是写莲花的,可是作者却在文中不惜笔墨写了菊花和牡956、面对腐朽的社会,陶渊明选择了“隐逸”,而周敦颐选择了大胆面对,你赞同谁的做法?为什么?我赞同周敦颐的做法。“隐逸”只能洁身自好,不利于整个社会,而大胆面对并与之抗争才更难能可贵,有利于净化整个社会,于人于己都有利。课堂检测6、面对腐朽的社会,陶渊明选择了“隐逸”,而周敦颐选择了大胆96再见再见972022/12/27实用课件制作:涡阳八中臧文清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2022/12/26实用课件制作:涡阳八中臧文清短文两篇《陋98陋室铭刘禹锡陋室铭刘禹锡99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我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可以打瞌睡,观窗景。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心里说:混张文凭。
这篇网上流传的诙谐《考试铭》就是根据千古名文《陋室铭》改写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刘禹锡的陋室,去听听贤者的心声。
导入新课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导入新课1001、了解作者刘禹锡背景资料和文体等文学常识。2、疏通文意,积累重要文言字词。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反向立意的写法。4、理解陋室不陋,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刘禹锡背景资料和文体等文学常识。学习目标101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后迁监察御史。他支持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一些诗歌很有进步思想,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浪淘沙》《竹枝》《杨柳枝》《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西塞山怀古》等,有“诗豪”之称。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102
陋室由来:刘禹锡被贬为和州刺史后,按朝廷规定,刘禹锡的住房应在县衙内,但是和州县太爷是个“势力眼”,给他安排到城南临江的三间民房居住。对此,能屈能伸的刘禹锡毫不在意,搬了进去,提笔写了一副“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信手贴在寝门上。知县看了对联,认为他因革新降职,被贬到和州县还不服气,一心想着争辩。为了教训他,又把刘禹锡的住所迁到较远的德胜河边,并把住房面积减半。刘禹锡搬到新居,看背景链接陋室由来:刘禹锡被贬为和州刺史后,按朝廷规定,刘禹锡103到那里依山傍水,百花争艳,他又撰写了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看了又恼火又害怕,恼他仍执迷不悟,怕他惹出麻烦牵连自己,又下令将他的住所搬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屋,看他还怎么接待鸿儒们来此聚会。果然因室内无立足之地,门前逐渐寂寥。但是逆境使诗人的灵魂更加高洁。这时他写成了《陋室铭》,并请人刻在石碑上,立于门前。如今那位狗官已化为尘土,而这篇铭文则成为“天下第一铭”,名垂千古。背景链接到那里依山傍水,百花争艳,他又撰写了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104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如商汤《盘铭》:“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形式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文字简洁,常用排比、对偶句,句式工整,而且押韵。读来铿锵有力,多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文体知识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如105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īn)。苔(tái)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hóngrú),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shǔ)/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读音停顿陋室铭读音停顿10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名ming灵ling馨xin青qing丁ding经jing形xing亭ting请在课文中划出韵脚,说说这些字的韵母是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ming请在课文中划出韵脚,说说107
山不在高,有仙则
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
儒,往来无白丁。只灵验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但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内。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出名,有名课文翻译就这德行美好大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读书人长上映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只灵验译108可以调
素琴,阅金经。无丝竹
之
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不加装饰的琴使……扰乱译文: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形体、躯体调弄,弹课文翻译官府文书佛经指世俗的乐曲有什么简陋的呢?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劳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不1091、一词多义①无丝竹之乱耳: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②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文言积累之1、一词多义①无丝竹之乱耳: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1102、词类活用①有仙则名(名:名词活用动词,出名)②有龙则灵(灵: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灵验)③惟吾德馨(馨: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了芳馨)④无丝竹之乱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⑤无案牍之劳形(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⑥苔痕上阶绿(上:方位名词作动词,蔓上)(绿:形容词作动词,变绿)文言积累2、词类活用①有仙则名(名:名词活用动词,出名)文言积累1113、古今异义①无案牍之劳形(古义:身体;今义:样子)②惟吾德馨(古义:品德高尚;今义:芳香)③谈笑有鸿儒(古义:大,渊博;今义:鸿雁,书信)④无丝竹之乱耳(古义: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乐器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⑤可以调素琴(古义:弹奏;今义:调解)文言积累3、古今异义①无案牍之劳形(古义:身体;今义:样子)文言积累1124、文言句式
倒装句: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文言积累4、文言句式倒装句:何陋之有?文言积累113找出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整体把握找出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整体把握114开头写山和水,这与陋室有什么关系?
运用比兴(xìng)的手法,比喻起兴,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类比陋室,十分自然地引出陋室。合作探究开头写山和水,这与陋室有什么关系?运用比兴(xìng115
比兴:比兴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源于《诗经》中的赋、比、兴。“比”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地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与“兴”常常连用。比如:(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4)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合作探究比兴:比兴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源于《诗经》中的赋、116“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其深刻含义是什么?统领全篇,概括全文主旨。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合作探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其深刻含义是什117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作者的“惟吾德馨”的?
周围景色:“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环境清幽宁静;往来人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与人交往高雅脱俗;生活内容:“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室内活动欢畅无虞,生活恬适。合作探究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作者的“惟吾德馨”的?周围景色11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哪些字用得好?
运用了拟人和对偶的修辞手法。“上、入”用得好,“上”是“长上”,“入”是“映入”的意思,两个动词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写出了室外环境的优雅和生机盎然,表达作者对景色的喜爱之情。这两句以环境清幽宁静见“惟吾德馨”,突出“陋室”不陋。合作探究“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哪些字用得好?11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有”“无”对比,实虚结合,以交往人物的才高德美衬托室主人的德才兼备,知识渊博。这两句以交往高雅脱俗见“惟吾德馨”,突出“陋室”不陋。合作探究“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120“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一句从正面实写,表现主人的从容恬静;后一向从反面虚写,表现主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弃。以情趣之雅见“惟吾德馨”,突出“陋室”不陋。合作探究“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运用了什么121文章主旨至此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呢?
运用类比手法,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比,作者引古代圣贤之居室证明“陋室”不陋,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明贤的志趣和抱负,以此证明“陋室”不“陋”。合作探究文章主旨至此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122作者又引用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的后半句作为铭文的结尾有何作用?
孔子的意思是说:“自己就是君子,品德高尚,安贫乐道,所住的陋室也就不陋了。
作者以孔子的话作为结尾,有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之妙,与篇首的“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有力地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尚情操,突出“陋室”不陋。合作探究作者又引用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的后半句作为铭文的123前文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是陋还是不陋?
这恰是本文反向立意的作文技法之所在,前文说是陋室,是从建筑和室内布置说的,是为了引出“惟吾德馨”的主旨,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结尾的“何陋之有”运用的是反问句,强调“陋室”不陋。合作探究前文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是陋还是124作者写“陋室”不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叫什么写法?
作者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合作探究作者写“陋室”不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叫什么写法?125成语理解。
安贫乐道:安于贫穷,仍乐于坚守信仰。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环境。高洁傲岸:多用于形容处于某种不良环境中的个体所表现出的高尚节操,一身傲骨,绝不向困难低头,向恶势力妥协,也绝不轻易屈服。合作探究成语理解。安贫乐道:安于贫穷,仍乐于坚守信仰。形容人126“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情感、抱负和志趣的写作手法。说说下面这首《石灰吟》言什么志向。作者托物言志,借吟石灰的锻炼过程,表现了自己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合作探究
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情感、127纵观全文,你觉得刘禹锡是一个怎样的人?
是一位淡泊名利,安贫乐道,志趣高洁,清高孤傲的雅士。合作探究纵观全文,你觉得刘禹锡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一位淡泊名利128梳理这篇短文的结构层次。
第一层(1-3句):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居“陋室”的人品德高尚。第二层(4-7句):写周围景色、往来人物和生活内容,表达室主人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第三层(8、9句)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合作探究梳理这篇短文的结构层次。第一层(1-3句):点明全文129合作探究主旨
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合作探究主旨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陋室”130本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1)对偶:除了最后一句之外都是对偶。(2)比(喻)(起)兴:开头四句。
(3)拟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对比: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引用、反问:孔子云:“何陋之有?”
合作探究本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1)对偶:除了最后一句之外都是对偶131(1)托物言志,层层铺垫。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自然地引出文章的主旨——颂扬“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幽雅动人景色,往来的“鸿儒”与“陋室”主人纵情谈笑的情形,“陋室”主人“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情状,鲜明地展示了“陋室”主人的精神生活风貌,既足以见“惟吾德馨”,又足以明“陋室”不陋。用诸写作特色(1)托物言志,层层铺垫。写作特色132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的境界上颂扬了“惟吾德馨”。引用孔子的话,隐含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的人居住,则陋室不陋,这是以“惟吾德馨”否定“陋室”之“陋”,把“惟吾德馨”的颂扬推向极致。本文借“陋室”抒发了作者的情怀,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篇,层层铺垫,主题十分突出。写作特色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133(2)反向立意,不落俗套。文章一开始便运用反向立意的手法,只字不写“陋室”如何“陋”,却从“陋”的反面“不陋”来立意,极力表现“陋室”不“陋”。把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陋室”和居室主人的“德馨”联系在一起,以“惟吾德馨”说明“陋室”不“陋”。从“斯是陋室”归结到“何陋之有”,对“陋室”的“陋”字做了彻底否定。这种新奇别致的写法,是文章构思的精妙之处。写作特色(2)反向立意,不落俗套。写作特色134《陋室铭》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精品。全文寥寥81字,短小精美,给人以隽永畅达,丰姿绰约的气韵。作者借陋室以言志,表达了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作者恪守“惟吾德馨”的情操,表现出封建知识分子洁身自好的人生品格,在当时有进步意义。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仍然有进步意义,物质生活再丰富也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课堂小结《陋室铭》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精品。全文寥寥81字,短135设喻引题山水喻陋室仙龙喻德馨陋室不陋环境清幽(景)交往高雅(友)生活恬适(事)自比古贤反问点题板书设计比喻起兴反衬类比托物言志板书设计安贫乐道高洁傲岸陋室铭设喻引题山水喻陋室陋室不陋环境清幽(景)自比古贤反136屋主人品德高尚,这屋子就不简陋了吗?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吗?说说理由。同意。“陋”指房子的简陋,“不陋”是指精神上的高尚。意思是说如果住在简陋屋子里的人的精神品质高尚的话,就不觉得屋子简陋了。作者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安于清贫的物质生活,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作者想借陋室表现他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的品质。拓展延伸屋主人品德高尚,这屋子就不简陋了吗?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吗?说说137请你给刘禹锡的陋室起一个雅称,也可以给刘禹锡的陋室送一块匾额,起名时要说说根据。(1)雅称——清心斋因为刘禹锡虽遭贬谪,身居陋室,但心境清明,交往高雅,情趣脱俗,不为名利所累。(2)匾额——室陋德馨因为居室虽简陋,但居室主人品德高尚,有着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拓展延伸请你给刘禹锡的陋室起一个雅称,也可以给刘禹锡的陋室送一块匾额138在历史上像刘禹锡这样安贫乐道的人也是不少的。你能再举出两个事例吗?(1)曾参,孔子高徒之一,拒绝鲁国国君赠送的“食邑”,无怨无悔地过着贫困的日子,自得其乐。(2)南朝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3)北宋周敦颐,安贫乐道,不慕名利,像莲花一样洁身自好,不染纤尘。拓展延伸在历史上像刘禹锡这样安贫乐道的人也是不少的。你能再举出两个事139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表明陋室主人品行高尚的句子是: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句子是:
孔子云:“何陋之有?”课堂检测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课堂检测140(5)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6)描写陋室主人生活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7)表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8)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9)表现纵情畅怀、谈笑风生情状的句子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课堂检测(5)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课堂检测1412、下面对《陋室铭》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D课堂检测2、下面对《陋室铭》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423、本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1)类比,引出中心。(2)类比陋室。(3)暗喻惟吾德馨。课堂检测3、本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1434、文末提到三位古人,起什么作用?
引经据典,证明陋室不陋,引古人以自况,陪衬类比。课堂检测4、文末提到三位古人,起什么作用?引经据典,证明陋室144再见再见1452022/12/27爱莲说周敦颐2022/12/26爱莲说周敦颐146
荷花也称莲花,它一直是中国画家们喜爱的绘画题材,也是历来为文人墨客们所称颂的景物。王维的“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写出了诗人与友人饮酒赏荷的惬意;王昌龄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写出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优美意境;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则抒写了满湖荷花带给人们的无尽喜悦。而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对莲花更是情有独钟,他亲自种莲,赏莲,并写了脍炙人口的《爱莲说》。今天让我们走进这篇美文,去感受莲花的君子之风。导入新课荷花也称莲花,它一直是中国画家们喜爱的绘画题材,也是147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2、诵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特征,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4、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学习目标148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他用故乡营道濂溪给自己的书堂命名为“濂溪书堂”,世称“濂溪先生”。与李宽、韩愈、张栻、黄干、朱熹、李士真,并称为“石鼓七贤”。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雨过天晴时风清月明的景象,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作者简介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149宋熙宁四年(1071),周敦颐任江西南康知军,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并把莲池叫做“爱莲池”。周敦颐时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1179年,朱熹满怀对周敦颐的仰慕之情,重修爱莲池,建立爱莲堂,并从周敦颐的曾孙周直卿那儿得到他的《爱莲说》的墨迹,请人刻之于石,立在池边。朱熹以后,爱莲池的名声日益远扬。背景链接宋熙宁四年(1071),周敦颐任江西南康知军,在军衙150“莲”点明了写作的对象;
“爱”表明了作者的感情;
“说”是古一代的一种文体,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它往往带有某些杂文杂感的性质。可以说明或叙述事物,也可以议论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土地整治项目土地抵押合同范例3篇
- 2024年某物业管理公司与某小区关于物业服务合同
- 房屋租赁合同模板合集五篇
- 七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教案模板
- 跟岗实习工作总结范文
- 举行春游活动方案
- 配音比赛策划书
- 店长述职报告15篇
- 学生竞选演讲稿怎么写才能吸引人?【5篇】
- 投标承诺书集锦15篇
- MHT: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检测(含量表与评分说明)
- 企业战略管理顾问聘用合同
- 贵州壮丽山水文化之旅
-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自考英语二4500词汇汇总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部分学校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医院心理科心理评估报告
- 数据跨境传输协议
- 学术综合英语(罗立胜)1-6单元课文翻译
- 新译林版五年级上册各单元教学反思(文本版本)(共5则)
- 吞咽困难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探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