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普调考试题库(基础理论部分)最终_第1页
继电保护普调考试题库(基础理论部分)最终_第2页
继电保护普调考试题库(基础理论部分)最终_第3页
继电保护普调考试题库(基础理论部分)最终_第4页
继电保护普调考试题库(基础理论部分)最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础知识一、选择题直流电路中应用叠加定理时,每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其它电源应〔。〔A电压源作短路处理;我们常说的"负载大"是指用电设备的〔大。〔C电流在下述〔种情况下,系统同一点故障时,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大于三相短路电流。〔注:Z0∑,Z1∑为短路点的综合正序、零序阻抗。

〔AZ0∑<Z1∑;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当相邻平行线路停运检修并在两侧接地时,电网发生接地故障,此时停运线路〔零序电流。〔A流过;当架空输电线路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该线路保护安装处的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关系是〔。

〔B线路阻抗角;把三相不对称相量分解为正序,负序及零序三组对称分量时,其中正序分量A1为〔。〔说明:a=-1/2+j/2。

〔B〔A+aB+a2C/3;电力系统在发生故障或断开线路等大的扰动后仍能保持同步稳定运行,我们称之为系统的〔。

〔B暂态稳定;各种类型短路的电压分布规律是〔。

〔C正序电压越靠近电源数值越高,负序电压、零序电压越靠近短路点数值越高。输电线路中某一侧的潮流是送有功,受无功,它的电压超前电流为〔度。〔D270-360。在一电压恒定的纯电阻电路中,电阻值增大,电流就随之〔。

〔A减少;一般电气仪表所示出的交流电压、电流的指示值是〔。

〔B有效值;下列设备中〔是二次设备。〔D控制电缆。在下列各物质中属于半导体的是〔。

〔D锗。接地故障时,零序电压与零序电流的相位关系取决于〔。

〔C相关元件的零序阻抗;配置单相重合闸的线路发生瞬时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重合闸原因误跳三相,但又三相重合成功,重合闸应如何评价〔。

〔D不正确动作2次。现场工作过程中遇到异常情况或断路器跳闸时〔。

〔C应立即停止工作,保持现状,待找出原因或确定与本工作无关后,方可继续工作;如果线路送出有功与受进无功相等,则线路电流、电压相位关系为〔。

〔A电流超前电压45°;保护动作至发出跳闸脉冲40ms,断路器跳闸及灭弧60ms,重合闸时间继电器整定0.8秒,断路器合闸时间100ms,从故障发生至故障相恢复电压的时间为〔。

〔B1.0秒;新安装保护装置在投入运行一年以后,未打开铅封和变动二次回路以前,保护装置出现由于调试和安装质量不良而引起的不正确动作,其责任归属为〔。

〔B运行单位;220kV变压器的中性点经间隙接地的零序过电压保护定值一般可整定〔。

〔B180V;在保证可靠动作的前提下,对于联系不强的220kV电网,重点应防止保护无选择动作;对于联系紧密的220kV电网,重点应保证保护动作的〔。〔B快速性;如果对短路点的正、负、零序综合电抗为X1∑、X2∑、X0∑且X1∑=X2∑,则两相接地短路时的复合网图是在正序序网图中的短路点K1和中性点H1间串入〔表达式的附加阻抗。〔CX2∑//X0∑。继电保护是以常见运行方式为主来进行整定计算和灵敏度校核的。所谓常见远行方式是指〔。

〔B正常运行方式下,与被保护设备相邻近的一回线路或一个元件检修;如果三相输电线路的自感阻抗为ZL,互感阻抗为ZM,则正确的是〔式。〔AZO=ZL+2ZM;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要求其接地网对大地的电阻值应〔。〔B不大于0.5Ω;叠加原理适用于:〔。

〔A线性电路;RLC串联电路的谐振动条件是:〔。

〔C。三相三线电路中不含零序谐波的物理量是:〔。

〔C线电流。电力网任意两点电压的相量差,称为:〔。

〔A电压降落;运算放大器,当从同相端输入时,其反馈电路接到:〔。

〔B反相输入端;负序电流整定往往用模拟单相接地短路的方法,因为单相接地短路时负序电流分量为短路电流的〔。

〔C1/3倍。

对称分量法所用的运算子〔。

〔Ba=ej120;线路发生两相短路时,短路点处的正序电压与负序电压的关系为〔。

〔BUk1=Uk2;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各点电压和电流〔。

〔A均作往复性摆动;在大接地电流的电力系统中,故障线路上的零序功率是〔。

〔A由线路流向母线;电压互感器接于线路上,当A相断开时,〔。

〔AB相和C相的全电压与断开前相差不大;电力元件继电保护的选择性,除了决定于继电保护装置本身的性能外,还要求满足:愈靠近故障点的继电保护装置的起动元件动作值〔。

〔A相对愈小,动作时间愈短;下列不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四项基本性能要求的是〔。

〔B安全性;在50Hz系统中,如果采样频率fs=1200Hz,则每个工频周期采样〔。

〔A24次;故障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最小。〔。

〔A单相接地;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金属性两相接地故障时,健全相的电压为〔。

〔A正常相电压的1.5倍;对于电阻R,当流过它的电流I越大时,电阻R两端测量到的电压〔。

〔A越大;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值〔各支路电阻值。

〔C小于;在三相电路中,功率因数角是指〔。

〔D相电压和相电流之间的夹角三个阻值相等的电阻串联时的总电阻是电阻并联时总电阻的〔。

〔D9倍。交流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的条件是〔。

〔C感抗等于容抗;在RLC串联的交流回路中,如果总电压相位落后电流相位时,则〔。

〔CXL<XC;纯电容电路两端的电压在相位上比电流〔。

〔A滞后90°;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中,发生金属性接地时接地相的电压〔。

〔A等于零;对变压器差动保护进行相量图分析时,应在变压器〔时进行。

C带有一定负荷;发生三相对称短路时,短路电流中包含〔分量。

〔A正序;过流保护加装复合电压闭锁可以〔。

〔D提高保护的灵敏性。电压表的内阻为3kΩ最大量程为3V,先将它串联一个电阻改装成一个15V的电压表,则串联电阻的阻值为〔kΩ。

〔C12;有一块内阻为0.15Ω,最大量程为1A的电流表,先将它并联一个0.05Ω的电阻则这块电流表的量程将扩大为〔。

〔B4A;零序电流的分布,主要取决于〔。

〔B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数目;零序电压的特性是〔。

〔A接地故障点最高;三相电容器之间的差值,不应超过单相总容量的〔。

〔B5%;当电容器额定电压等于线路额定相电压时,则应接成〔并入电网。

〔C星形;电容器的电容允许值最大变动范围为〔。

〔A10%;单电源线路电流速断保护范围是不小于〔。

〔B线路的20%-50%;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时,通常还发生电压〔。

〔B下降;电压互感器二次负载变大时,二次电压〔。

〔C基本不变;运行中电压互感器高压侧熔断器熔断应立即〔。

〔B停止运行;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包括继电保护、自动装置要由运行单位设专人分段验收,竣工时要经过〔组织全面验收。

〔A总工;视在功率的法定计量单位是〔。

〔CVA;纯电感电路两端的电压在相位上比电流〔。

〔B超前90°;把额定电压为220V的灯泡接在110V电源上,灯泡的功率是原来是〔。

〔C1/4;就对被测电路的影响而言,电压表的内阻〔。

〔A愈大愈好;属于二次设备的是〔。

〔D继电器。把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过程叫〔。

〔C整流;当流过电容的电流瞬时值为最大值时,电容两端的瞬时电压值为〔。

〔A零;由电阻和电感组成的电路两端的电压在相位上比电流〔。

〔B超前小于90°;电阻值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的电阻称为〔。

〔B线性电阻;将二进制数10011转化为十进制数应为〔。

〔C19;逻辑式,A+AB等于〔。

〔AA;交流电路中常用P、Q、S表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而功率因数是指〔。〔BP/S;负载的有功功率为P,无功功率为Q,电压为U,电流为I,确定电抗X大小的关系式是〔。〔AX=Q/I2;所谓对称三相负载就是〔。

〔D三相负载阻抗相等,且阻抗角相等两台额定功率相同,但额定电压不同的用电设备,若额定电压为110V设备的电阻值为R,则额定电压为220V设备的电阻值为〔。〔C4R;当系统频率下降时,负荷吸取的有功功率。〔。

〔A随着下降;当系统发生故障时,正确地切断离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是继电保护的〔的体现。〔B选择性;以允许的可能最快速度动作于断路器跳闸,以断开故障或终止异常状态的发展,是继电保护的〔的体现。〔B快速性;相当于负序分量的高次谐波是〔谐波。〔其中n正整数。

〔C3n-1次;在短路故障发生后经过大约半个周期的时间,将出现短路电流的最大瞬时值,它是校验电气设备机械应力的一个重要参数,称此电流为〔。〔C冲击电流;负荷功率因数低造成的影响是〔。

〔C线路电压损失增大,有功损耗增大,发电设备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一组对称向量a、b、c按顺时针方向排列,彼此相差120°,称为〔分量。〔A正序;微机保护中通常用来保存保护定值的存储器是〔。

〔BEEPROM;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

〔B最大值、频率、初相位;电感在直流电路相当于〔。

〔B短路;电容器中储存的能量是〔。

〔D电场能。恒流源的特点是〔。

〔C输出电流不变;需要将运行中的变压器补油时应将重瓦斯保护改接〔再进行工作。

〔A信号;高频保护的范围〔。

〔A本线路全长;后备保护有〔。

〔C近后备和远后备。在6~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压将〔。

〔C升高到倍;电力系统无功容量不足必将引起电压〔。

〔A普遍下降;断路器的跳合闸位置监视灯串联一个电阻,其目的是为了〔。

〔C防止因灯座短路造成断路器误跳闸;如三个电阻并联,且R1<R2<R3,则三个电阻所消耗功率的关系为〔。

〔AP1>P2>P3;在单相全波整流电路中,如流过负载电阻的电流是2A,则流过每只二极管的电流是〔。〔A1A;当不接地系统的电力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在接地点会〔

〔D通过电容电流。两根平行载流导体,在通过同方向电流时,两导体将呈现出〔

〔A互相吸引;在匀强磁场中,通电线圈承受电磁转矩最小的位置,在线圈平面与磁力线夹角等于〔

度处。

〔B90;在纯电容电路中,已知电压的最大值为Um

,电流最大值为Im

,则电路的无功功率为〔

〔CUmIm/2。第二章、规程标准及反措单一选择题在电气设备上工作,〔是属于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A工作票制度;二次系统上的试验工作结束后,按〔逐项恢复同运行设备有关的接线,拆除临时接线。

〔C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二次工作人员在现场工作过程中,凡遇到直流接地、运行断路器〔开关跳闸等异常情况时,不论与本身工作是否相关,应立即〔,保持现状待查。

〔C停止工作;在继电保护装置屏〔柜上或附近进行打眼等振动较大的工作时,应采取防止运行中设备误动作的措施,必要时向调度申请,经〔同意,将保护暂时停用。

〔B值班调度员或运行值班负责人;下列哪些工作无需填用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

〔C运行中的保护装置改定值工作;"工作前对工作班成员进行危险点告知,交待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并确认每一个工作班成员都已知晓"是〔的安全责任。

〔C工作负责人;"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技术规程和劳动纪律,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行为负责,互相关心工作安全,并监督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执行和现场安全措施的实施"是〔的安全责任。

〔C工作班成员;在带电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严禁将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短路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应用导线缠绕牢固;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的工作内容及安全措施内容由〔填写,由技术人员或班长审核并签发。

〔C工作负责人;能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以最快速度有选择的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是〔。

〔A主保护;反应被保护电力设备或线路异常运行状态的保护是〔。

〔B异常运行保护;继电器和保护装置应保证在外部直流电源为〔额定电压条件下可靠工作。〔D80~115%。保护检验的种类分为〔。

〔A新安装装置的验收检验、运行中装置的定期检验、运行中装置的补充检验;微机保护的部分检验周期为〔。

〔C2~3年;〔MVA及以上车间内油浸式变压器和〔MVA及以上油浸式变压器,均应装设瓦斯保护。

〔A0.4,0.8;凡装置发生不正确动作且原因不明时,应由〔根据事故情况,有目的地拟定具体检验项目及检验顺序,尽快进行事故后检验。检验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提出报告,按设备调度管辖权限上报备查。

〔A基层单位继电保护部门;微机保护的全部检验周期为〔。

〔A6年;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在额定容量下的压降,其值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

〔A3%;二次回路外部绝缘检查应使用〔摇表。

〔B1000V;对于操作箱中的出口继电器,其动作值应在〔。

〔B55%-70%额定电压;继电保护的"三误"是〔。

〔C误碰,误接线,误整定;在电网中装设带有方向元件的过流保护是为了保证动作的〔。

〔A选择性;电压在10kV以上、容量在10MVA及以上的变压器,应采用〔为主保护。

〔D纵差保护。变压器差动保护应满足〔。

〔B在变压器过励磁时不应误动作;对于高压侧为330kV及以上的变压器,为防止由于频率降低和〔或电压升高引起变压器磁密过高而损坏变压器,应装设〔保护。

〔C过励磁;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直流电源,电压纹波系数应不大于〔。

〔A2%;下面哪一项不是光纤通道的特点〔。

C易受干扰;按传输模式分类,光纤可分为〔。

〔B单模光纤、多模光纤;较多模光纤相比,单模光纤〔。

〔D带宽大、衰耗小、传输距离远、传输特性好。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电缆及导线的布线要求〔。

〔A与保护连接的同一回路在不同的电缆中走线;关于电气化铁路供电线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两相电源供电线路供电在电网中造成的谐波分量可能导致线路保护装置误动,必要时,可退出可能误动的保护。用对运行中的装置进行较大的更改或增设新的回路后的检验属于〔。

〔C补充检验;保护用载波通道的加工设备的全部检验周期为〔。

〔C6年;传输线路纵联保护信息的数字式通道传输时间应〔。

〔B不大于12ms;对于专用收发信机,在新投入运行及在通道中更换了〔增加或减少个别加工设备后,所进行的传输衰耗试验的结果,应保证收信机接收对端信号时的通道裕量〔,否则保护不允许投入运行。

〔B不低于8.686dB;传输线路纵联保护信息的点对点数字式通道传输时间应〔。

〔A不大于5ms;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引起高频通道衰耗增加〔。

〔C使用较低的工作频率;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引起光纤通道衰耗增加〔。

〔C提高光源功率;下列哪一项不是装置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B二次回路绝缘检查;为提高远方跳闸的安全性,防止误动作,若传输跳闸命令采用非数字通道,执行端应设置〔。

〔D故障判别元件。某线路装有两套纵联保护和一套后备保护,按照反措要点的要求,其后备保护的直流回路〔。

〔C既可由另一组专用直流熔断器供电,也可适当地分配到两套纵联保护所用的直流供电回路中。为防止事故情况下蓄电池组总熔断器无选择性熔断,该熔断器与分熔断器之间,应保证〔级差。

〔C3—4级;按照反措要点的要求,保护跳闸连接片〔。

〔A开口端应装在上方,接到断路器的跳闸线圈回路;为防止跳闸出口继电器线圈正电源侧接地时,因直流回路过大的起动电压引起的误动作,其起动电压不宜低于直流额定电压的〔。

〔A55%;按照反措要点的要求,防跳继电器的电流线圈应〔。

〔B串接在出口触点与断路器跳闸回路之间;按照反措要点的要求,防跳继电器的电流线圈与电压线圈间耐压水平应〔。

B不低于1000V、1min的试验标准;某一套独立的保护装置由保护主机及出口继电器两部分组成,分装于两面保护屏上,其出口继电器部分〔。

〔A必须与保护主机部分由同一专用端子对取得正、负直流电源;新安装的阀控密封蓄电池组,应进行全核对性放电试验。以后每隔〔进行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运行了〔以后的蓄电池组,每年做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

〔D三年,六年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地点的正确设置方式是〔。

〔C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只允许有一个接地点,对于多组电流互感器相互有联系的二次回路接地点应设在保护盘上;加强继电保护试验仪器、仪表的管理工作,每〔年应对微机型继电保护试验装置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试验装置的准确度及各项功能满足继电保护试验的要求,防止因试验仪器、仪表存在问题而造成继电保护误整定、误试验。

〔B1~2;双重化的线路保护应配置两套独立的通信设备〔含复用光纤通道、独立光芯、微波、载波等通道及加工设备等,两套通信设备应使用〔的电源。

〔B分别独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保护装置的信号接点引入线〔。

〔C应采用屏蔽电缆,且电缆的屏蔽层应在开关场和控制室两端可靠接地;保护室内的等电位接地网必须用至少4根以上、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排〔缆与厂、站的主接地网在〔可靠连接。

〔B电缆竖井处;对于集成电路型保护及微机型保护而言,〔。

〔A弱信号线不得和强干扰〔如中间继电器线圈回路的导线相邻近;防跳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应小于跳闸电流的〔,线圈压降小于额定值的10%。

〔D50%。重要的220kV变电站应采用〔台充电、浮充电装置,〔组蓄电池组的供电方式。

〔C三,两;按照反措要点的要求,220kV变电站信号系统的直流回路应〔。

〔C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不得与其它回路混用;保护及相关二次回路和高频收发信机的电缆屏蔽层应使用截面不小于〔多股铜质软导线可靠连接到等电位接地网的铜排上。

〔C4mm2;浮充电运行的蓄电池组,为防止因环境温度过高使蓄电池容量严重下降,运行寿命缩短。应严格控制所在蓄电池室环境温度不能长期超过〔。

〔B30℃;安装于同一面屏上由不同端子对供电的两套保护装置,直流逻辑回路之间〔。

〔B不允许有任何电的联系,如有需要,必须经空接点输出;各级熔断器的定值整定,应保证级差的合理配合。上、下级熔体之间〔同一系列产品额定电流值,应保证〔级差。

〔D2—4级。按照反措要点的要求,对于有两组跳闸线圈的断路器,〔。

〔A其每一跳闸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新、扩建或改造的变电站直流系统的馈出网络应采用〔供电方式。

〔B辐射状;继电保护直流系统运行中的电压纹波系数应不大于2%,最低电压不低于额定电压的〔,最高电压不高于额定电压的〔。

〔D85%,110%。保护室与通信室之间所用信号传输电缆,应采用双绞双屏蔽电缆,屏蔽层在〔接地。

〔C两端分别;集成电路型、微机型保护装置的电流、电压引入线应采用屏蔽电缆,同时〔。

〔C电缆的屏蔽层应在开关场和控制室两端可靠接地;对双母线接线按近后备原则配置的两套主保护,当合用电压互感器的同一绕组时,至少应配置一套〔保护。

〔D分相电流差动。静态保护和控制装置的屏柜接地铜排应用截面不小于〔的铜缆与保护室内的等电位接地网相连。

〔C50mm2;对于集成电路型、微机型保护,为增强其抗干扰能力应采取的措施〔。

〔C交流及直流电源来线均必须经抗干扰处理;直流总输出回路、直流分路均装设自动开关时,必须确保上、下级自动开关有选择性的配合,自动开关的额定工作电流应按最大动态负荷电流〔即保护三相同时动作、跳闸和收发信机在满功率发信的状态下的〔倍选用。

〔B2倍;来自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的四根开关场引入线〔UA、UB、UC、UN和电压互感器三次侧的两根开关场引入线〔开口三角侧的UL、UN中的两个零相电缆线UN应〔接至保护屏。

〔B分别引至控制室,并在控制室一点接地后;若需退出重瓦斯保护,应预先制定安全措施,并经〔批准,限期恢复。

〔D总工程师。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所的联络线,不允许无快速保护运行,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向〔汇报,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C调度部门;为保证静态保护装置本体的正常运行,最高的周围环境温度不超过〔,安装装置的室内温度不得超过〔,如不满足要求应装设空调设施。

〔C+40℃,+30℃;应注意校核继电保护通信设备〔光纤、微波、载波传输信号的〔,防止因通信设备的问题而引起保护不正确动作。

〔A可靠性和冗余度;静态保护和控制装置的屏柜装置的接地端子应用截面不小于〔的多股铜线和接地铜排相连。

〔C4mm2;断路器失灵保护的相电流判别元件动作时间和返回时间均不应大于〔。

〔C20ms;大接地电流系统中双母线上两组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应〔。

〔C只允许有一个公共接地点,其接地点宜选在控制室;断路器失灵保护的电流判别元件的返回系数不宜低于〔。

〔C0.9;《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规定,装有小磁套的电流互感器一次端子应放在〔。

〔B母线侧;在直流回路中,为了降低中间继电器在线圈断电时,对直流回路产生过电压的影响,可采取在中间继电器线圈两端〔。

〔B并联"一反向二极管串电阻"的方式;在操作箱中,关于断路器位置继电器线圈正确的说法是〔。

〔BTWJ在合闸回路中,HWJ在跳闸回路中;直流电压为220V的直流继电器线圈的线径不宜小于〔。

〔A0.09mm;新安装保护装置在投入运行一年以内,未打开铅封和变动二次回路以前,保护装置出现由于调试和安装质量不良而引起的不正确动作,其责任归属为〔。

〔C基建单位;快速切除线路任意一点故障的主保护是〔。

〔C纵联保护;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是〔。

〔C后备保护;第一次采用国外微机保护装置应遵循〔。

〔A国家级质检中心动模试验确认合格方可使用;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检验在使用有交流电源的电子仪器测量电路参数时,仪器外壳应与保护屏〔柜〔。

〔A在同一点接地;各级继电保护部门划分继电保护装置整定范围的原则是〔。

〔B整定范围一般与调度操作范围相适应;保护装置整组试验时通入保护屏的直流电源电压应为额定电压的〔。

〔A80%;《微机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中规定的微机保护装置室内环境温度应在〔范围内。

〔B5~30℃;微机保护装置一般使用年限为〔。

〔B10~12年;保护用继电器触点应能可靠地闭合和断开1.5倍额定容量,并保证至少开断〔次。

〔C10;继电保护产品自出厂之日起,〔年内如发现产品及其配套件损坏制造厂负责免费修理或更换。

〔B2;列入检修作业计划的现场工作,必须使用〔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D经过批准。微机保护装置的〔保护功能软件〔含可编程逻辑均须有软件版本号、校验码和程序生成时间的完整软件版本信息〔统称软件版本。

〔B各种;各级调度部门应将220kV及以上系统微机保护的软件缺陷及时报告〔。

〔A上一级调度;微机保护软件升级应由〔向相应调度提出书面申请,经调度审批。

〔B保护厂家;继电器按结构式分类,目前主要有〔。

〔C电磁型继电器、感应型继电器、整流型继电器和静态型继电器;快速切除线路与母线的故障,是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

〔A暂态稳定性;一般事故,是指造成〔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A3人以下;自事故发生之日起〔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C30日;电缆沟的盖板开启后,应〔后方可下井工作。

〔D自然通风一段时间。凡是未经检验〔包括检验超期、标识不清、损坏的电力安全工器具〔。

〔C严禁使用;电力企业每年〔应组织一次安全规程的考试。

〔A春检预试前;所有楼梯、平台、通道、栏杆都应保持完整,铁板必须铺设牢固。铁板表面应〔。

〔B有纹路以防滑跌;现场作业人员有权了解作业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及应急措施;有权〔违章指挥,拒绝在威胁人身及设备安全的条件下作业。

〔C拒绝;电缆竖井和电缆沟应分段做防火隔离,对敷设在隧道〔包括城市电缆隧道的电缆要采取〔措施。

〔B分段阻燃;继电保护工程设计应遵循〔设计原则。

〔C标准化、通用化;继电保护设备招投标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A技术优先、质量优先;工程投产〔前,工程管理部门向相关调度部门提供工程设计参数、保护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资料。

〔A3个月;负责编写继电保护现场运行规定,并对运行人员进行培训,做好投产前的生产准备工作的单位是〔。

〔A运行维护单位;继电保护的设备维护应按照〔的原则,明确维护单位。

〔D和一次设备相一致。对装有串联补偿电容的线路,应考虑串补电容对保护的影响,优先选用双套〔作主保护。

〔D光纤分相电流差动保护。保护装置宜采用〔打印方式。为便于调试,保护装置上应设置打印机接口。

〔A全站后台集中;双重化配置的两套纵联保护的通道应相互独立,传输两套纵联保护信息的通信设备及通信电源〔。

〔C也应相互独立;迂回路由传输网络的传输总时间〔包括接口调制解调时间应不大于〔。

〔B12ms;线路纵联保护采用数字通道的,远方跳闸命令宜经〔传输。

〔B线路纵联保护;故障录波器应能连续记录多次故障波形,能记录和保存从故障前150ms到故障消失时的电气量波形。它应至少能清楚记录〔谐波的波形。

〔A5次;电流回路的端子应能接不小于〔的电缆芯线。

〔D4mm2。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应具备至少四相交流电压源<其中一相电压源用于模拟零序电压和检验同期装置>和〔交流电流源,每相电压、电流源应分别构成独立的回路,且其幅值、相位和频率应能连续可调。

〔B三相;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动作统计评价工作实行〔。

〔C分级管理;变电站使用控制电缆中,强电控制回路截面积不应小于1.5mm2,弱电控制回路截面积不应小于〔。

〔A0.5mm2;控制屏及保护屏顶上的小母线不宜超过28条,最多不宜超过40条。小母线宜采用的〔铜棒。

〔Bφ6~φ8mm;控制电缆的绝缘等级可采用500V级,500kV变电站用的控制电缆的绝缘等级宜采用〔。

〔B1000V;变电站直流操作系统为220V,断路器在合闸位置,投入跳闸出口压板之前,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跳闸出口压板对地电位,正确的状态应该是〔。

〔C压板下口对地为0V,上口对地为-110V左右;使用电平表进行跨接测量时,选择电平表内阻为〔。

〔C高阻;准确测量10Ω以下的电阻时,一般选用〔。

〔A双臂电桥;微机保护采样应符合采样定理,即〔。

〔C采样频率大于2倍信号最高频谱;纵联保护采用相-地制载波通道是因为〔。

〔A所需的加工设备少,比较经济;保护屏各保护装置箱体必须可靠接地,对地实测电阻不大于〔。

〔C0.5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功能〔,保证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C是在合理的电网结构前提下。在确定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方案时,应优先选用〔。

〔B具有成熟运行经验的数字式装置;第三章电流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及安全自动装置一、单相选择题由三只电流互感器组成的零序电流接线,在负荷电流对称的情况下,如果有一相互感器二次侧断线,流过零序电流继电器的电流是〔倍的负荷电流。〔A1;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接成星形或两相不完全星形时,在正常负荷电流下,其接线系数是〔。〔A1;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接成三角形或两相电流差时,在正常负荷电流下,其接线系数是<>。〔A;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电压互感器的变比为,当互感器一次端子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故障时,第三绕组〔开口三角的电压为〔。〔A100V;220kV大接地电流系统中,双母线上两组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应〔。〔C只允许有一个公共接地点,其接地点宜选在控制室。在一个变电站中110kV母线电压互感器和220kV母线电压互感器零相N600共用,其N600的接地点〔。〔D必须在电压回路公用切换屏上一点接地。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地点的正确设置方式是〔。〔C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只允许有一个接地点,对于多组电流互感器相互有联系的二次回路接地点应设在保护屏上。母线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一般要求在最不利的区外故障条件下,误差电流不超过最大故障电流的〔。〔B10%;关于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二次接地正确的说法是〔。〔D均属保护接地。继电保护要求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等于最大短路电流时,其变比误差不大于〔。〔C10%。某变电站电压互感器的开口三角形B相接反,则正常运行时,如一次侧运行电压为110kV,开口三角形的输出为<>。〔C200V;双母线系统的两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采用自动切换的接线,切换继电器的接点〔。〔C应采用先接通,后断开的接点;在微机装置的检验过程中,如必须使用电烙铁,应使用专用电烙铁,并将电烙铁与保护屏<柜><>。〔A在同一点接地;下述不能减少电压互感器基本误差的方法是〔。〔D减小电压互感器的负载。当电压互感器接于母线上时,线路出现非全相运行,如果断线相又发生接地故障,两端负序方向元件〔。〔B能正确动作;电子式互感器一般采用〔输出。〔A数字量;YN,yn,Δ接线的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用于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其变比为〔。〔AV;电流互感器本身造成的测量误差是由于有励磁电流存在,其角度误差是励磁支路呈现为〔使一、二次电流有不同相位,造成角度误差。〔C电感性;开口三角形绕组的额定电压,在小接地系统中为<>。〔B100/3V;为防止电压互感器高压侧击穿高电压进入低压侧,损坏仪表,危及人身安全,应将二次侧<>。〔A接地;电流互感器的相位误差,一般规定不应超过<>。〔A7°;在电压回路中,当电压互感器负荷最大时,至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电压降不得超过其额定电压的〔。〔A3%;停用备用电源自投装置时应<>。〔B先停直流,后停交流;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与其二次负荷的大小有关,当二次负荷小时,误差〔。〔A小;电流互感器的不完全星形连接在运行中〔。〔A不能反映所有接地故障;两只装于同一相且变比相同容量相同的电流互感器,在二次绕组串联使用时〔。〔C变比不变容量增加一倍。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额定电流均为5A,当两个二次绕组串联<极性端与非极性端相连>时,二次回路的额定电流为〔。〔A5A;二次接线回路上的工作,无需将高压设备停电时,需填用<>。<B>第二种工作票;电压互感器的任务是将很高的电压准确、按比例地变换至保护及仪表的允许电压,其线电压二次值一般为〔。〔C100V。电流互感器的零序接线方式,在运行中〔。〔A只能反映零序电流,同于零序保护;正常运行时确认3Uo回路是否完好,有下列三种意见,其中〔是正确的。〔A不能以检测3Uo回路是否有不平衡电压的方法判断3Uo回路是否完好;电流互感器的负载电阻越大,则电流互感器的负载〔。〔A越大;电压互感器的负载电阻越大,则电压互感器的负载〔。〔B越小;部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规定:装有小瓷套的电流互感器一次端子应放在〔。〔A母线侧;按频率降低自动减负荷装置的具体整定时,其最高一轮的低频整定值,一般选为〔〔单位:Hz。〔A49.1-49.2;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动作后,应使运行系统稳态频率恢复到不低于〔。〔A49.5Hz;因负荷过切引起恢复时的系统频率过调,其最大值应不超过〔,并必须与运行中机组的过频率保护相协调,并留有一定裕度。〔A51Hz;在各类保护装置接入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时,应考虑到既要消除保护〔,同时又要尽可能减轻电流互感器本身故障时所产生的影响。〔A死区;如果电流互感器按三角型接线,则在三相短路时,每一相电流互感器之等效负载是实际负载<每相>的〔倍。〔A3;产生电压崩溃的原因为〔。〔A无功功率严重不足;产生频率崩溃的原因为〔。〔B有功功率严重不足;对全部保护回路用1000V摇表<额定电压为100V以下时用500V摇表>测定绝缘电阻时,限值应不小于<>。<A>1MΩ;在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切除负荷后,〔使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将所切除的负荷送出。〔A不允许;电力系统运行时的电流互感器,同样大小电阻负载接成〔时负荷大。〔A星形;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中的电压互感器,同样大小的电阻负载接成〔时负荷大。〔B三角形;在运行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A严禁开路;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中,不可装设熔断器或自动空气开关的回路是〔。〔A开口三角绕组的零序电压引出线回路;电流互感器饱和后,保护装置感受到的二次谐波含量比一次实际的二次谐波含量要〔。〔A大;继电保护要求所用的电流互感器的〔变比误差不应大于10%。〔A稳态;电流互感器的一次阻抗值〔。〔B极小;铭牌是30kVA5P级10的电流互感器,额定准确限额一次电流下的综合误差是〔。〔C5%;电流互感器的误差是〔产生的。〔D励磁电流。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开口三角电压为〔。〔A100V;Y,y接线的电压互感器二次额定线电压为100V,当二次绕组B、C相熔断器熔断后,Ubc=〔。〔A0V;Y,y接线的电压互感器二次额定线电压为100V,当二次绕组C相熔断器熔断后,Ubc=〔。〔D50V。220kV电网中,电压互感器的开口三角绕组电压是〔。〔D100V。自动重合闸过程中,无论采用什么保护型式,都必须保证在重合于故障时可靠〔。〔A快速三相跳闸;下述不能改进电流互感器饱和的措施为〔。〔D缩小铁芯面积。为防止由瓦斯保护起动的中间继电器在直流电源正极接地时误动,应〔。〔A采用动作功率较大的中间继电器,而不要求快速动作;为相量分析简便,电流互感器一、二次电流相量的正向定义应取〔标注。〔B减极性;查找220V直流系统接地使用表计的内阻应〔。〔A不小于2000Ω/V;在运行的TA二次回路工作时,为了人身安全,应〔。〔C使用绝缘工具,站在绝缘垫上,必须有专人监护。按躲过负荷电流整定的线路过电流保护。在正常负荷电流下,由于电流互感器极性接反而可能误动的接线方式为<>。<C>两相三继电器式不完全星形接线;对采用单相重合闸的线路,当发生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时,保护及重合闸的动作顺序为<>。〔B选跳故障相,延时重合单相,后加速跳三相;我国110kV及以上系统的中性点均采用〔。〔A直接接地方式;金属导体的电阻与<>〔C外加电压无关;交流电路中常用P、Q、S表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而功率因数是指<>。〔BP/S;有一个三相电动机,当绕组连成星形接于380V的三相电源上,绕组连成三角形接于UL=220V的三相电源上,这二种情况下,从电源输入功率<>。〔A相等;三角形连接的供电方式为三相三线制,在三相电动势对称的情况下,三相电动势相量之和等于<>。〔B0;在操作回路中,应按正常最大负荷下至各设备的电压降不得超过其额定电压的<>进行校核。<C>10%;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串联在适当的电压上,则功率较大的灯泡<>。〔B发热量小;用万用表检测二极管时,应使用万用表的<>。〔C1kΩ档;过电流保护的星形连接中通过继电器的电流是电流互感器的〔。〔A二次侧电流;过电流保护的两相不完全星形连接。一般保护继电器都装在<>。〔CA、C两相上;过电流保护两相两继电器的不完全星形连接方式,能反应〔。〔A各种相间短路;继电保护装置是由<>组成的。〔B测量元件.逻辑元件.执行元件;过电流保护的三相三继电器的完全星形连接方式,能反应<>。〔D各种相间和单相接地短路。中间继电器的电流保持线圈在实际回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压降应小于回路额定电压的<>。<A>5%;当系统运行方式变小时,电流和电压的保护范围是<>。〔A电流保护范围变小,电压保护范围变大;电抗变压器在空载情况下,二次电压与一次电流的相位关系是〔。〔A二次电压超前一次电流接近90°;使用钳形电流表,可选择<>然后再根据读数逐次切换。〔A最高档位;在进行继电保护试验时,试验电流及电压的谐波分量不宜超过基波的<>。<B>5%;在保护和测量仪表中,电流回路的导线截面不应小于<>。〔B2.5mm2;继电器线圈直流电阻的测量与制造厂标准数据相差应不大于<>。<A>±10%;我国220kV及以上系统的中性点均采用<>。〔A直接接地方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消弧线圈采用<>方式。〔A过补偿;万用表使用完毕后,应将选择开关拨放在<>。〔B交流高压档;电容式充电重合闸的电容充电时间为<>。〔B20~25s;一根长为L的均匀导线。电阻为8Ω。若将其对折后并联使用,其电阻为<>。<B>2Ω;兆欧表俗称<>。〔A摇表;在微机型保护中,控制电缆屏蔽层<>。<B>两端接地;气体<瓦斯>保护是变压器的<>。<B>内部故障的主保护;中间继电器的固有动作时间一般不应<>。<B>大于10ms;数字式保护可采用低电平输出的电子式互感器,如采用磁-光效应.空芯线圈或带铁芯线圈等低电平输出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采用电-光效应或分压原理等低电平输出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电子式互感器的额定参数、准确等级和有关性能应符合和标准的要求。〔〔AIEC60044-7和IEC60044-8;兆欧表有3个接线柱,其标号为G、L、E。使用该表测试某线路绝缘时<>。〔AG接屏蔽线、L接线路端、E接地;为确保检验质量,试验定值时,应使用不低于<>的仪表。<C>0.5级;小母线的材料多采用<>。〔A铜;为了限制故障的扩大,减轻设备的损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具有<>。<B>快速性;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电流和电压为Ia、Ubc,Ib、Uca,Ic、Uab时,称为<>。<A>90°接线;出口中间继电器的最低动作电压,要求不低于额定电压的55%,是为了<>。〔A防止中间继电器线圈正电源端子出现接地时与直流电源绝缘监视回路构成通路而引起误动作;零序电流滤过器输出3I0时是<>。<C>通入三相零序电流;用摇表对电气设备进行绝缘电阻的测量,<>。<B>主要是判别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时,测量前应首先检查表头指针<>。<B>是否在零位;一般设备铭牌上标的电压和电流值,或电气仪表所测出来的数值都是<>。<C>有效值;使用电平表进行跨接测量时,选择电平表内阻为<>。<C>高阻档;出口继电器作用于断路器跳<合>闸时,其触点回路中串入的电流自保持线圈的自保持电流应当是<>。<B>不大于跳<合>闸电流的一半;用万用表测量电流电压时,被测电压的高电位端必须与万用表的<>端钮连接。<C>"+"端;记录设备的内存容量,应满足在〔时能不中断地存入全部故障数据的要求。〔C规定时间内连续发生规定次数的故障;《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中将模拟量采样依故障开始顺序分为〔个时段〔A五;《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中规定记录时间在系统大扰动开始时刻之前应不小于<>〔B2个周波;《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中规定记录时间在系统大扰动开始时刻之后应不小于<>。〔A0.1s;《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中规定电力故障动态过程记录设备的最低要求的采样速率为每个工频周波采样点不小于〔。〔A20点;第四章线路保护一、选择题过电流保护的两相不完全星形连接。一般保护继电器都装在〔。〔CA、C两相上;过电流保护在被保护线路输送最大负荷时,其动作行为是〔。〔A不应动作于跳闸;线路继电保护装置在该线路发生故障时,能迅速将故障部分切除并〔。〔B发出信号;过电流保护两相两继电器的不完全星形连接方式,能反应〔。〔A各种相间短路;从继电保护原理上讲,受系统振荡影响的有〔。〔C相间距离保护;电流速断保护是〔。〔B不能保护线路全长;当大气过电压使线路上所装设的避雷器放电时,电流速断保护〔。〔B不应动作;距离保护是以距离〔元件作为基础构成的保护装置。〔A测量;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可能会发生误动。〔C电流速断保护。过电流方向保护是在过流保护的基础上,加装一个〔而组成的装置。〔C方向元件;线路发生金属性三相短路时,保护安装处母线上的残余电压〔。〔B为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之间的线路压降;线路的过电流保护的起动电流是按〔而整定的。〔C大于允许的过负荷电流;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是〔。〔A70°;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电流和电压为IA、UBC,IB、UCA,IC、UAB时,称为〔。〔A90°接线;距离保护"瞬时测量"装置是指防止〔的影响的一个有效措施。〔C过渡电阻。距离保护装置一般由〔组成。〔D测量部分、启动部分、振荡闭锁部分、二次电压回路断线失压闭锁部分、逻辑部分。动作阻抗是指能使阻抗继电器动作的〔。〔B最大测量阻抗;阻抗继电器中接入第三相电压,是为了〔。〔B防止保护安装处反向两相金属性短路时方向阻抗继电器误动作;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保护安装处的零序电压〔。〔B距故障点越近就越高;距离保护的I段保护范围通常选择为被保护线路全长的〔。〔D80%~85%。过流保护采用低压起动时。低压继电器的起动电压应小于〔。〔A正常工作最低电压;当负序电压继电器的整定值为6~12V时,电压回路一相或两相断线〔。〔A负序电压继电器会动作;为了使方向阻抗继电器工作在〔状态下,故要求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等于被保护线路的阻抗角。〔B最灵敏;阻抗继电器,需采用记忆回路的是〔。〔B方向阻抗继电器;零序电流保护的后加速加0.1s延时是为了〔。〔C躲过断路器的三相不同时合闸〔断路器的三相不同步。高频闭锁距离保护的优点是〔。〔C能快速地反映各种对称和不对称故障;电力系统出现两相短路时,短路点距母线的远近与母线上负序电压值的关系是〔。〔B距故障点越近负序电压越高;输电线路BC两相金属性短路时,短路电流Ibc〔。〔A滞后于BC相间电压一个线路阻抗角;单侧电源供电系统短路点的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是〔。〔B使保护范围缩短;微机纵联保护装置在系统振荡中发生短路故障时,保护会〔。〔C正确动作。某输电线路发生BC两相短路时〔如不计负荷电流,故障处的边界条件是〔。〔C;线路两侧的保护装置在发生短路时,其中的一侧保护装置先动作。等它动作跳闸后,一侧保护装置才动作,这种情况称之为〔。〔B保护相继动作;如果不考虑负荷电流和线路电阻,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发生接地短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零序电流超前零序电压90°;LFP-901A型保护在通道为闭锁式时。通道的试验逻辑是按下通道试验按钮,本侧发信。〔以后本侧停信,连续收对侧信号5s后〔对侧连续发10s,本侧启动发信10s。〔C200ms;在电网中装设带有方向元件的过流保护是为了保证动作的〔。〔A选择性;当双侧电源线路两侧重合闸均投入检查同期方式时,将造成〔。〔C两侧重合闸均不起动;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振荡中心电压的波动情况是〔。〔A幅度最大;接地阻抗继电器接线方式输入电压Uk、输入电流Ik分别是〔。〔BUp,Ip+3kIo;闭锁式纵联保护电力载波通道用〔方式来传送被保护线路两侧的比较信号。〔C相一地高频通道;高频闭锁零序保护,保护停信需带一短延时,这是为了〔。〔C与远方起动相配合,等待对端闭锁信号的到来,防止区外故障时误动;单侧电源线路的自动重合闸装置必须在故障切除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允许发出合闸脉冲。这是因为〔。〔B故障点要有足够的去游离时间以及断路器及传动机构的准备再次动作时间;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线路始端发生两相金属性短路接地时,零序方向过流保护中的方向元件将〔。〔B因感受零序电压最大而灵敏动作;综合重合闸中的阻抗选相元件。在出口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选相元件误动可能性最少的是〔。〔B方向阻抗继电器;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绝大部分是〔。〔A单相接地短路输电线路潮流为送有功、受无功。以UA为基础,此时负荷电流IA应在〔。〔B第二象限;单相重合闸遇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时,〔。〔B选跳故障相,延时重合单相,后加速跳三相;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各点电压和电流〔。〔B均作往复性摆动;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当相邻平行线路停运检修并在两侧接地时,电网发生接地故障,此时停运线路〔零序电流。〔A流过;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当相邻平行线停运检修并在两侧接地时,电网接地故障线路通过零序电流,将在该运行线路上产生零序感应电流,此时在运行线路中的零序电流将会〔。〔A增大;保护线路发生三相金属性短路,相间距离保护感受的阻抗〔接地距离保护感受的阻抗。〔B等于;闭锁式纵联保护跳闸的必要条件是〔。〔B正方向元件动作,反方向元件不动作,收到闭锁信号而后信号又消失;当架空输电线路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该线路保护安装处的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关系是〔。〔B线路阻抗角;相间距离保护测量组件一般均采用〔接线方式。〔B0°;在电流保护中加装低电压闭锁组件的目的是〔。〔D提高保护的灵敏性。110kV某一条线路发生两相接地故障,该线路保护所测的正序和零序功率的方向是〔。〔〔C正序指向线路,零序指向母线;如下图所示:由于电源S2的存在,线路L2发生故障时,N点该线路的距离保护所侧的测量距离和从N到故障点的实际距离关系是〔。〔距离为电气距离〔B测量距离大于实际距离;220kV电网按近后备原则整定的零序方向保护,其方向继电器的灵敏度应满足〔。〔A本线路末端接地短路时,零序功率灵敏度不小于2;在所有圆特性的阻抗继电器中,当整定阻抗相同时,〔躲过渡电阻能力最强。〔C工频变化量阻抗继电器。综合重合闸中常用的阻抗选相元件的整定,除了要躲最大负荷外,还要保证线路末端经〔过渡电阻接地时,起码能相继动作,同时还要校验非故障相选相元件在出口故障时不误动。〔A20Ω;反应稳态量原理的相间距离保护,在Ⅰ段保护范围内发生单相故障,0.3s之后,发展成三相故障,此时由距离保护〔切除故障。〔Ⅰ、Ⅱ段经振荡闭锁,Ⅲ段不经振荡闭锁〔CⅢ段。LFP-902A的零序保护中正常设有二段零序保护,下面叙述条件是正确的为〔。〔AI02、I03均为固定带方向;〔BI02、I03均为可选是否带方向;〔CI03固定带方向,I02为可选是否带方向;〔DI02固定带方向,I03为可选是否带方向。答案:D高频保护载波频率过低,如低于50kHz。其缺点是〔。〔A受工频干扰大,加工设备制造困难;〔B受高频干扰大;〔C通道衰耗大;〔D以上三个答案均正确。答案:A双侧电源的输电线路发生不对称故障时,短路电流中各序分量受两侧电势相差影响的是〔。〔A零序分量;〔B负序分量;〔C正序分量。答案:C同期继电器是反应母线电压和线路电压的〔。〔A幅值之差;〔B相位之差;〔C矢量之差。答案:C发生电压断线后,LFP-901型保护保留有以下哪种保护元件〔。〔A距离保护;〔B零序方向保护;〔C工频变化量距离元件;〔D零序II段。答案:CLFP-901型微机保护与收发信机之间的连接采用〔方式。〔A单触点;〔B双触点;〔C单光耦;〔D双光耦。答案:A当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最灵敏角为电流越前电压100°时〔。〔A其电流和电压回路应按反极性与相应的TA、TV回路联接;〔B该相位角与线路正向故障时零序电流与零序电压的相位关系一致;〔C该元件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零序方向保护。答案:B为保证接地后备最后一段保护可靠地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500kV线路接地电阻最大按300Ω,220kV线路接地电阻最大按〔考虑。〔A150Ω;〔B180Ω;〔C100Ω。答案:C不需要振荡闭锁的继电器有〔。〔A极化量带记忆的阻抗继电器;〔B工频变化量距离继电器;〔C低压距离继电器。答案:B下列哪种保护能快速切除全线路任意故障〔。〔A距离保护;〔B纵联差动保护;〔C零序电流保护。答案:B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系统发生振荡时电流和电压值都往复摆动,并且三相严重不对称;〔B零序电流保护在电网发生振荡时容易误动作;〔C有一电流保护其动作时限为4.5s,在系统发生振荡时它不会误动作;〔D距离保护在系统发生振荡时容易误动作,所以系统发生振荡时应断开距离保护投退压板。答案:C距离保护〔或零序电流方向保护的第Ⅰ段按躲本线路末端短路整定是为了〔。〔A在本线路出口短路保证本保护瞬时动作跳闸;〔B在相邻线路出口短路防止本保护瞬时动作而误动;〔C在本线路末端短路只让本侧的纵联保护瞬时动作跳闸。答案:B电力系统不允许长期非全相运行,为了防止断路器一相断开后,长时间非全相运行,应采取措施断开三相,并保证选择性,其措施是装设〔。〔A断路器失灵保护;〔B零序电流保护;〔C断路器三相不一致保护。答案:C接地距离保护的相阻抗继电器接线为〔。〔AUΦ/IΦ;〔BUΦΦ/IΦΦ;〔CUΦ/〔IΦ+3KI0。答案:C如果躲不开在一侧断路器合闸时三相不同步产生的零序电流,则两侧的零序后加速保护在整个重合闸周期中均应带〔s延时。〔A0.1;〔B0.2;〔C0.5。答案:A超高压输电线单相故障跳闸后熄弧较慢是由于〔。〔A短路阻抗较小;〔B单相故障跳闸慢;〔C潜供电流的影响。答案:C超范围式纵联保护可保护本线路全长的〔。〔A80-85%;〔B100%;〔C115-120%;〔D180-185%。答案:B超范围允许式纵联保护,本侧判断为正方向故障时,则向对侧发送〔信号。〔A跳闸;〔B闭锁;〔C允许跳闸。答案:C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对本线路电流速断而言〔。〔A起近后备作用;〔B起远后备作用;〔C不起后备作用。答案:ARCS-901A在非全相运行中〔。〔A退零序方向纵联保护,零序Ⅱ段;〔B非全相运行再发生相间故障时,健全两相电流差的工频变化量元件动作时,开放阻抗继电器。〔C非全相运行再发生接地故障时,当选相区不在跳开相时开放阻抗继电器。〔D以上A、B、C都正确。答案:D配有重合闸后加速的线路,当重合到永久性故障时〔。〔A能瞬时切除故障;〔B不能瞬时切除故障;〔C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故障点在I段保护范围内时,可以瞬时切除故障;故障点在II段保护范围内时,则需带延时切除。答案:A相间距离保护的阻抗继电器采用零度接线的原因〔。〔A能正确反映K〔3、K〔2、K〔2,0故障;〔B能正确反映K〔2、K〔2,0故障,但不能正确反映K〔3故障;〔C能正确反映各种故障。答案:A接地距离保护整定为2Ω,其零序补偿系数K=0.67,从A—N通入5A电流调整动作阻抗,最高的动作电压为〔。〔A10V;〔B20V;〔C16.7V;〔D12V。答案:CRCS-931系列超高压线路保护的选相元件根据I0与I2A之间的相位关系进行判别,则选相区为B相的为〔。〔A〔-600,600〕;〔B〔600,1800〕;〔C〔1800,3000〕。答案:B零序电流保护在常见运行方式下,在220-500kV的200kM线路末端金属性短路时的灵敏度应大于〔。〔A1.5;〔A1.4;〔A1.3。答案:C综合重合闸中常用的阻抗选相元件的整定,除要躲过最大负荷外〔。〔A灵敏度越高越好,比如整定为本线正序阻抗的3倍;〔B按保本线末端灵敏度整定即可;〔C要保本线末端灵敏度,又要按本线末端经20Ω过渡电阻接地短路时起码能相继动作来整定;〔D要保本线末端灵敏度,要校核本线末端经20Ω过渡电阻接地短路时起码能相继动作,同时还要校核非故障相选相元件在出口故障时不误动。答案:D接地距离继电器在线路正方向发生两相短路故障时,〔。〔A保护范围增加,等值电源阻抗与整定阻抗之比越大,增加的情况越严重;〔B保护范围缩短,等值电源阻抗与整定阻抗之比越小,缩短的情况越严重;〔C保护范围增加,等值电源阻抗与整定阻抗之比越小,增加的情况越严重;〔D保护范围缩短,等值电源阻抗与整定阻抗之比越大,缩短的情况越严重。答案:D阻抗继电器能够判别线路的区内、区外故障,即能够测量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在于〔。〔A加入了补偿电压U’=U-IZ;〔B加入了非故障相电压的极化量;〔C加入了带记忆的故障相电压极化量;〔D加入了零序电流补偿量3kI0。答案:B在平行双回线之一发生故障,一侧断路器跳闸后,另一回线要发生功率倒方向,正确的说法是〔。〔A零序功率不会倒方向;〔B负序功率不会倒方向;〔C只有正序功率会发生倒方向;〔D零序、负序、正序以及总功率均有发生倒方向的可能。答案:DRCS-901系列线路保护装置的工频变化量阻抗元件由〔压板投退。〔A距离保护;〔B主保护;〔C零序保护。答案:A两侧都有电源的平行双回线L1、L2,L1装有高闭距离、高闭零序电流方向保护,在A侧出线L2发生正方向出口故障,30ms之后L1发生区内故障,L1的高闭保护动作行为是〔。〔AA侧先动作,对侧后动作;〔B两侧同时动作,但保护动作时间较系统正常时L1故障要长;〔C对侧先动作,A侧后动作。答案:B接地距离保护的零序电流补偿系数K应按线路实测的正序阻抗Z1和零序阻抗Z0,用式〔计算获得,实用值宜小于或接近计算值。〔AK=〔Z0+Z1/3Z1;〔BK=〔Z0+Z1/3Z0;〔CK=〔Z0-Z1/3Z1;〔DK=〔Z0-Z1/3Z0。答案:C为确保允许式纵联保护能够正确动作,要求收信侧的通信设备在收到允许信号时〔。〔A须将其展宽200~500ms;〔B须将其展宽100~200ms;〔C不展宽。答案:B零序电流保护的电流整定值不受〔影响。〔A开、停机;〔B负荷电流;〔C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答案:B现场可用模拟两相短路的方法〔单相电压法对负序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进行调整试验,如果在A和BC间施加单相电压Uop时继电器动作,则该负序继电器的动作电压Uop2应为:Uop2=Uop/〔。〔A1;〔B;〔C2。答案:B采用UΦ/〔IΦ+KI0接线的接地距离保护〔K=〔Z0-Z1/Z1,在线路单相金属性短路时,故障相的测量阻抗为〔。〔A该相自阻抗;〔B该相正序阻抗;〔C该相零序阻抗。答案:B在振荡中,线路发生BC两相金属性接地短路。如果从短路点F到保护安装处M的正序阻抗为ZK,零序电流补偿系数为K,M到F之间的A、B、C相电流及零序电流分别是IA、IB、IC和I0,则保护安装处B相电压的表达式为〔。〔A〔IB+IC+K3I0ZK;〔B〔IB+K3I0ZK;〔CIBZK。答案:B小接地电流系统单相接地的特点:当发生单相接地时,〔。〔A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超前零序电压90°;〔B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超前零序电压90°;〔C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与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同相;〔D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与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相位相差90°。答案:A线路第=1\*ROMANI段保护范围最稳定的是〔。〔A距离保护;〔B零序电流保护;〔C相电流保护。答案:A加入三相对称正序电流检查某一负序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时,分别用断开一相电流、两相电流、交换两相电流的输入端子方法进行校验,得到的动作值之比是〔。〔A1:1:1/3;〔B1:1/2:1/3;〔C1/3:1/2:1。答案:A一条线路M侧为系统,N侧无电源但主变〔Y0/Y/Δ接线中性点接地,当线路A相接地故障时,如果不考虑负荷电流,则〔。〔AN侧A相无电流,B、C相有短路电流;〔BN侧A相无电流,B、C相电流大小不同;〔CN侧A相有电流,与B、C相电流大小相等且相位相同。答案:C突变量方向元件的原理是利用〔。〔A正向故障时△U/△I=ZL+ZSN,反向故障时△U/△I=-ZSM;〔B正向故障时△U/△I=ZL+ZSN,反向故障时△U/△I=-ZSN;〔C正向故障时△U/△I=-ZSN,反向故障时△U/△I=ZL+ZSM;〔D正向故障时△U/△I=-ZSM,反向故障时△U/△I=ZL+ZSM。答案:C高频方向保护中〔。〔A本侧启动元件〔或反向元件的灵敏度一定要高于对侧正向测量元件;〔B本侧正向测量元件的灵敏度一定要高于对侧启动元件〔或反向元件;〔C本侧正向测量元件的灵敏度与对侧无关;〔D两侧启动元件〔或反向元件的灵敏度必须一致,且与正向测量元件无关。答案:A在高频通道中连接滤波器与耦合电容器共同组成带通滤波器,其在通道中的作用是〔。〔A使输电线路和高频电缆的连接成为匹配连接;〔B使输电线路和高频缆的连接成为匹配连接,同时使高频收发讯机和高压线路隔离;〔C阻止高频电流流到相邻线路上去。答案:B在所有圆特性的阻抗继电器中,当整定阻抗相同时,〔躲过渡电阻能力最强。〔A全阻抗继电器;〔B方向阻抗继电器;〔C工频变化量阻抗继电器。答案:C具有相同的保护范围的全阻抗继电器、方向阻抗继电器、偏移园阻抗继电器、四边形方向阻抗继电器,受系统振荡影响最大的是〔。〔A全阻抗继电器;〔B方向阻抗继电器;〔C偏移园阻抗继电器;〔D四边形方向阻抗继电器。答案:A如果阻抗继电器的相位比较动作方程的两个边界角度分别为和,阻抗继电器的整定值确定以后,不同动作特性的阻抗继电器是由于〔造成的。〔A不同的距离测量工作电压;〔B不同的极化电压;〔C不同的测量阻抗。答案:B在区外故障时,阻抗继电器因过渡电阻影响发生超越现象,此时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因过渡电阻影响而增加的附加分量是〔。〔A电阻性;〔B电容性;〔C电感性。答案:B高频保护中设有工频变化量方向元件和零序方向元件,正常运行方式下被保护线路内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高频保护出口的必要条件是〔。〔A△F+与F0+动作,△F-与F0-不动作;〔B△F+与F0+动作,△F-或F0-不动作;〔C△F+或F0+动作,△F-或F0-不动作;〔D△F+或F0+动作,△F-与F0-不动作。答案:D高频保护中采用两不同灵敏度起动元件的目的是〔。〔A防止区外短路近短路侧保护误动;〔B防止区外短路远短路侧保护误动;〔C防止区外短路近短路侧保护误发闭锁或允许信号。答案:B按输电线路一侧电压、电流测得的故障距离,其误差标准是按〔条件制定的。〔A金属性短路;〔B过渡电阻为100Ω;〔C过渡电阻为300Ω。答案:A在不计负荷电流情况下,带有浮动门槛的相电流差突变量起动元件,下列情况不正确的是〔。〔A双侧电源线路上发生各种短路故障,线路两侧的元件均能起动;〔B单侧电源线路上发生相间短路故障,当负荷侧无接地中性点时,负荷侧元件不能起动;〔C单侧电源线路上发生接地故障,当负荷侧有接地中性点时,负荷侧元件能起动;〔D系统振荡时,元件不动作。答案:C对于220kV线路高频闭锁距离保护,引入其他保护动作停讯的作用是〔。〔A防止TV断线保护误动;〔B防止TA断线保护拒动;〔C确保对侧高频闭锁距离保护正确动作。答案:C单相经过渡电阻接地时,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中含有由过渡电阻产生的附加测量阻抗,当附加测量阻抗呈容性时,该阻抗继电器处在〔。〔A送电侧;〔B受电侧;〔C送电侧或受电侧。答案:A单侧电源高压线路上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如果受电侧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则受电侧可靠动作的启动元件为〔。〔A相电流差突变量元件;〔B相电流突变量元件;〔C由正序、负序电流构成的综合突变量元件。答案:B距离保护中实现短时开放的目的是〔。〔A防止外部故障造成系统振荡时的误动;〔B防止静稳破坏时引起振荡时的误动;〔C非全相运行引起振荡时误动。答案:A相电流差突变量元件作为选相元件时,若ΔIAB=ΔICA,ΔIBC=0,则说明是:〔。〔ABC相接地短路;〔BA相接地短路;〔CB相接地短路。答案:B在一侧有电源另一侧断开的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上,各点电压和电流的状况是〔。〔A离电源越远,电流越大、电压越低;〔B离电源越远,电流越小、电压越高;〔C离电源越远,电流越大,电压越高。答案:B距离保护使用的防失压误动方法为〔。〔A断线闭锁装置切断操作正电源;〔B装设快速开关并切除操作电源;〔C使用专用电压互感器及大容量熔丝;〔D整组以电流起动且断线闭锁起动总闭锁。答案:D当距离保护的阻抗灵敏角比线路阻抗角小时,可改变电抗变压器的二次负载电阻来调整,应〔。〔A增大电阻;〔B减小电阻;〔CA,B均可。答案:ALFP-902A在单侧电源线路上运行,设线路上发生故障,则有〔。〔A负荷侧保护仍有选相跳闸能力;〔B负荷侧保护不需动作跳闸,电源侧保护动作跳闸即可,故负荷侧保护没有选相跳闸能力;〔C负荷侧保护动作与否无关紧要,只要电源侧保护可靠动作跳闸即可。答案:A大接地电流系统线路发生正方向接地短路时,保护安装处的3U0和3I0之间的相位角取决于〔。〔A该点到故障点的线路零序阻抗角;〔B该点正方向到零序网络中性点之间的零序阻抗角;〔C该点背后到零序网络中性点之间的零序阻抗角;〔D该元件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零序方向保护。答案:C故障点零序综合阻抗大于正序综合阻抗时,与两相接地短路故障时的零序电流相比,单相接地故障的零序电流〔。〔A较大;〔B较小;〔C大小相同。答案:ARCS-900系列保护中,交流电压断线回路,当三相电压恢复后〔。〔A经10s延时后,自动恢复正常运行;〔B不经延时即恢复正常运行;〔C必须手动复归。答案:A在220kV线路上BC两相运行期间,线路上发生BC两相金属性短路。短路点F到保护安装处的正序阻抗为,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的B、C相电流分别为和,短路点的B、C相电压分别为、,线路上的零序电流补偿系数为K。则保护安装处母线上的C相电压为〔。〔A;〔B;〔C。答案:B检查线中无电压和检查同期重合闸,在线路发出瞬时性故障跳闸后〔。〔A先合的一侧是检查同期侧;〔B先合的一侧是检查无电压侧;〔C两侧同时合闸。答案:B在LFP-901A型保护中,单相接地故障和相间故障的构成方程〔。〔A相同且保护范围一致;〔B不同但保护范围一致;〔C不同且保护范围不一致。答案:C在〔接地短路时从复合序网图中求得的是B相上的各序分量电流、电压。〔AAC两相;〔BBC两相;〔CAB两相。答案:A在下述哪种信号性质下要求纵联方向保护中的正方向元件具有方向性,且在本线路全长范围内短路都能可靠动作。〔〔A在闭锁信号和允许信号中都要求;〔B仅在闭锁信号中有此要求;〔C仅在允许信号中有此要求。答案:A用相一地耦合方式的电力线载波做通道的允许式纵联保护有可能〔。〔A误动作;〔B拒动;〔C误动及拒动。答案:B过渡电阻对距离继电器工作的影响是:〔。〔A只可能对背后出口短路失去方向性;〔B只会使保护区缩短;〔C只可能使继电器超越;〔D视条件可能失去方向性,也可能使保护区缩短,还可能发生超越。答案:D在小电流系统中,某处发生单相接地时,母线PT开口三角电压为〔。〔A故障点距母线越近,电压越高;〔B故障点距母线越近,电压越低;〔C不管距离远近,基本上电压一样高。答案:C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故障电流中含有零序分量的故障类型是〔。〔A与故障类型无关;〔B两相短路;〔C两相短路接地〔D三相短路。答案:C按躲负荷电流整定的线路过电流保护,在正常负荷电流下,由于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接反而有可能误动的接线方式为:〔。〔A三相三继电器式完全星形接线;〔C两相两继电器式不完全星形接线;〔D两相三继电器式不完全星形接线。答案:C方向阻抗继电器受电网频率变化影响较大的回路是〔。〔A幅值比较回路;〔B相位比较回路;〔C记忆回路;〔D执行元件回路。答案:C以电压U和〔U-IZ比较,可构成〔。〔A全阻抗特性的阻抗继电器;〔B方向阻抗特性的阻抗继电器;〔C电抗特性的阻抗继电器;〔D带偏移特性的阻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