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卷】1991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1页
【高考试卷】1991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2页
【高考试卷】1991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3页
【高考试卷】1991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4页
【高考试卷】1991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91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分)(2010?广东校级模拟)设某元素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述论断正确的是()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C.若碳原子质量为Wg,此原子的质量为(m+n)Wg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TOC\o"1-5"\h\z(1分)(2015春?内蒙古校级期末)碳化硅(SiC)的一种晶体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其中碳原子和硅原子的位置是交替的.在下列三种晶体①金刚石、②晶体硅、③碳化硅中,它们的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A.①③②B.②③①C.③①②D.②①③(1分)(2014秋?青岛校级期中)下列大气污染物中,能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的气体是()A.SO2B.CO2C.NO2D.CO(1分)下列物质中,可用作冶炼镁的原料的是()A.冰晶石B.光卤石C.萤石D.高岭石(1分)用含硫量较高的生铁来炼钢时,应采取的措施是()A,使用较多的生石灰B.加入较多的焦炭C.加入较多的硅铁D.掺入含磷较高的废钢(1分)用石灰纯碱法软化硬水时,加入石灰的作用是()A,只能降低水中的永久硬度B.能同时降低水中的永久硬度和暂时硬度C,可把部分Ca2+所形成的硬度转变为Mg2+形成的硬度D,可把部分Mg2+所形成的硬度转变为Ca2+形成的硬度TOC\o"1-5"\h\z(1分)用下列方法来制备溶胶:①0.5摩/升BaCl2溶液和等体积2摩/升硫酸相混和并振荡;②把1毫升饱和三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20毫升沸水中,边加边振荡;③把1毫升水玻璃加入10毫升1摩/升盐酸中,用力振荡.可行的是()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③C.只有②③D.①②③(1分)(2013秋?珠海校级期末)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这种试剂是()A.NH3?H2OB.NaOHC.Na2CO3D.MgCO3(1分)(2012秋?郑州校级期末)限用一种试液即可区别Na2S、Na2s2O3、NmCO3、NaAlO2、NmSO4五种溶液.应选用()

A.烧碱溶液B.盐酸C.氨水D.氯化钢溶液(1分)(2014秋?邛味市校级月考)某主族元素R的第五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其单质在常温下跟水的反应不如钠剧烈B.其原子半径比钾离子半径小C.其碳酸盐易溶于水D.其氢氧化物不能使氢氧化铝溶解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每选对一个给1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2分)(2013秋?清流县校级月考)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mol醋酸的质量与N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相等Na个氧分子和Na个氮分子的质量比等于8:728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D.在标准状况下,0.5Na个氯气分子所占体积约是11.2L(2分)(2014秋?宜宾校级期中)下列四种元素中,其单质氧化性最强的是()A.原子含有未成对电子最多的第二周期元素B.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田A族的元素C.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为2s22p6的元素D.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为3s23P5的元素(2分)(2014春?台江区校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中键能越大,键越长,则分子越稳定B.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C.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被还原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其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多而减小(2分)(2007?宿迁二模)反应:X(气)+3Y(气)?2Z(气)+热量,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达到平衡时,混和气体中Z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2分)(2010?长春一模)在四种化合物①NaHCO3、②Al(OH)3、③(NH4)C1KCOOKI2S、④X比中,跟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反应的是()A,只有②④B,只有①②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2分)(2010春?黄州区校级期中)下列反应中,通入的气体物质只作为氧化剂的是()A.二氧化硫通入氢硫酸中B.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C.少量氯气通入氯化亚铁酸性溶液中D,硫化氢通入滨水中(2分)四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①NaHCO3、②NH4HCO3、③Cu(NO3)TOC\o"1-5"\h\z2、④KNO3,各取1摩在高温下(100C以上)加热完全分解,得到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③*川B.②**C.②*川D.③>②>①(2分)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NH4I(周)=NH3(气)+HI(气)2HI(气)・用2(气)+I2(气)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口=0.5摩/升,[HI]=4摩/升,则NH3的浓度为()A.3.5摩/升B.4摩/升C.4.5摩/升D.5摩/升(2分)(2013秋?绍兴期末)已知一种[H+]=1M0「3摩/升的酸和一种[OH]=1M0「3摩/升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和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A.浓的强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B.浓的弱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C.等浓度的强酸和弱碱溶液反应D.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TOC\o"1-5"\h\z(2分)(2012春?泗县校级期末)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有一种X(X「为C「、Br」或I「),向甲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入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的卤素离子有()A.Br、Cl、IB.Cl、I、BrC.I、Br、ClD.Br、I、Cl(2分)(2013秋?西华县校级期中)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NO3、Al3+、ClB.Na+、AlO2、K+、NO3C.MnO4、K+、SO42、Na+D,K+、SO42、HCO3、Na+(2分)(2012春?上海校级期中)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晶体,其中钠是+1价.NaH与水反应放出氢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NaH在水中显酸性NaH中氢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氮原子的相同NaH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NaH中氢离子可被还原成氢气(2分)(2013秋?泰安期末)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m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④②⑤③B.④①②⑤③C.②⑤④①③D.⑤②④①③(2分)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硫化亚铁跟盐酸反应:FeS+2H+=Fe2++H2StB.氯气跟水反应:Cl2+H2O=2H++Cl+ClOC.钠跟水反应:Na+2H2O=Na++2OH+H2TD.硫酸铜溶液跟氢氧化钢溶液反应:Ba2++SO42=BaSC4;(2分)(2010秋?营口期末)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毫升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当电解液的pH值从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电极上应析出银的质量是()A.27毫克B.54毫克C.108毫克D.216毫克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3分)(2012?临清市校级模拟)在标准状况下,将VLA气体(摩尔质量是Mg/mol)溶于0.1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V-dD100QV-dA,B,MV+2240NV+2240TOC\o"1-5"\h\zCD-L:I二.「二(3分)(2012春?内蒙古校级期末)实验测得乙烯与氧气混和气体的密度是氢气14.5倍,可知其中乙烯的质量百分比为()A.25.0%B.27.6%C.72.4%D.75.0%(3分)(2013秋?平顶山期末)用0.1mol/L的Na2SO3溶液30mL,恰好将2X03molXO4还原,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4B.+3C.+2D.+1(3分)(2011春?成都期中)某有机物甲经氧化后得乙(分子式为C2H3O2Cl);而甲经水解可得丙,1摩丙和2摩乙反应得一种含氯的酯(C6H8O4Cl2).由此推断甲的结构简式为()A.ClCH2CH20HB.OHC-O-CH2ClC.CHzClCHOD.HOCH2CH2OH(3分)(2013秋?琼山区校级期末)将0.2摩/升CH3COOK与0.1摩/升盐酸等体积混和后,溶液中下列微粒的摩尔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CH3COO]=[Cl]=[H+]>[CH3COOH]B.[CH3COO]=[Cl]>[CH3COOH]>[H+]C.[CH3COO]>[Cl]>[H+]>[CH3COOH]D.[CH3COO]>[Cl]>[CH3COOH]>[H+]四、(本题共有2小题,共10分)(6分)(2012秋?怀集县校级月考)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B)把50毫升碘水和15毫升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D)倒铁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E)旋开活塞,用烧怀接收溶液;(F)将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H)静置,分层.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的编号字母填写)一一一A一G一一E-F(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3)能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4)下列物质,不能作为从滨水中萃取澳的溶剂的是(A)热裂汽油(B)苯(C)酒精(D)正庚烷.(4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所产生的混和气,其主要成份是CO、H2还含有CO2和水蒸气.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和气中含有CO和H2.淑晨5NaOHfSS(1)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的代码字母)混和气一接接接接.(2)确认混和气中含有H2的实验现象是;其理由是

五、(本题共有8小题,共23分)(2分)4克硫粉完全燃烧时放出37千焦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分)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NH.)3Pte16c□Pt+NH*cl+ClHClt+ONJt(2分)(2012秋?南岗区校级期中)浓度均为0.1摩/升的8种溶液:①HNO3②H2SO4③HCOOH®Ba(OH)2⑤NaOH⑥CH3COONa⑦KCl⑧NH4CI,溶液pH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填写编号).(2分)在80c时,乂^水的pH值小于7,为什么?(2分)若A是分子量为128的姓,则其分子式只可能是或.若A是易升华的片状晶体,则其结构简式为(4分)有机环状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进一步简化,例如A式可简写为B式.C式是1990年公开报导的第1000万种新化合物.则化合物C中的碳原子数是,分子式是.若D是C的同分异构体,但D属于酚类化合物,而且结构式中没有-CH3基团.请写出D可能的结构简式.(任意一种,填入上列D方框中)(3分)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什么?为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并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5分)(2012春?彭州市校级月考)以苯、硫酸、氢氧化钠、亚硫酸钠为原料、经典的合成苯酚的方法可简单表示为:羊笨磺酸爱琉崛结)军磺酸钠国体烧碱0。。七博眼)」①②③f笨酚钠(及盐和水)吟)楚酚④(1)写出第②、③、④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根据上述反应判断苯磺酸、苯酚、亚硫酸三种物质的酸性强弱,并说明理由.六、(本题共有2小题,共12分)(5分)我国规定饮用水的硬度不能超过25度.硬度的表示方法是:将水中的Ca2+和Mg2+都看作Ca2+,并将其质量折算成CaO的质量.通常把1升水中含有10毫克CaO称为1度.水中的Ca2+和Mg2+可用一定浓度的Y溶液进行滴定,Y跟Ca2+和Mg2+都以等物质的量完全反应.(1)现取某地区的地下水样品25.0毫升.用0.0100摩/升Y溶液滴定,完全反应时消耗Y溶液15.0毫升.试计算该地下水的硬度,并判断是否符合饮用水标(2)如果每次分析时取的水样都是25.0毫升,为了便于计算.要求每消耗0.50毫升Y溶液即相当于水的硬度为1度.则Y溶液的摩尔浓度应为多少?(8分)(2013秋?杨浦区校级期末)常温下,一种烷姓A和一种单烯姓B组成混合气体,A或B分子最多只含有4个碳原子,且B分子的碳原子数比A分子的多.(1)将1升该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在同温同压下得到2.5升CO2气体•试推断原混合气体中A和B所有可能的组合及其体积比,并将结果填入下表:组合编号A的分子式B的分子式A和B的体积比Va:Vb11(2)120c时取1升该混合气体与9升氧气混和,充分燃烧后,当恢复到120c和燃烧前的压强时,体积增大6.25%.试通过计算确定A和B的分子式.1991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分)(2010?广东校级模拟)设某元素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述论断正确的是()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C.若碳原子质量为Wg,此原子的质量为(m+n)Wg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考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点:专压轴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题:分A、元素相对原子量是指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与核素c(碳)12原子质量的析:。之比;12B、无法计算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若碳原子质量为Wg,此原子的质量为焉(m+n)Wg;D、质子数和中子数的相对多少未知,无法判断.解解:A、题目已知某元素的一种核素的质子数和中子数,能确定该核素的答:相对原子质量但不能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A正确;B、题目已知某元素的一种核素的质子数和中子数,该核素的丰度未知导致无法计算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B错误;C、该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该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该核素的质量与碳-12质量的且所得的比值,所以该核素的质量为工(m+n)Wg,121r.故C错误;D、一个质子的质量和一个中子的质量相当,质子数和中子数的相对多少未知,导致无法判断,故D错误;故选A.点本题考查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等知评:识点,难度不大,明确元素和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1分)(2015春?内蒙古校级期末)碳化硅(SiC)的一种晶体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其中碳原子和硅原子的位置是交替的.在下列三种晶体①金刚石、②晶体硅、③碳化硅中,它们的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A.①③②B.②③①C.③①②D.②①③考晶体的类型与物质熔点、硬度、导电性等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点:专化学键与晶体结构.题:分根据键长对对物质的熔、沸点的影响分析,晶体类型相同的物质,键长越析:短,键能越大,物质的熔点越高.解解:晶体类型相同的物质,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物质的熔点越高.①金答:刚石、②晶体硅、③碳化硅着三种物质中键长关系为:C-C<C-Si<Si-Si,所以键能大小为:C-C键能〉C-Si键能〉Si-Si键能,所以物质的熔点高低为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故选A.点本题考查了晶体类型相同的物质中,键长对物质熔点的影响,键长越短,评:键能越大,物质的熔点越高.(1分)(2014秋?青岛校级期中)下列大气污染物中,能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的气体是()A.SO2B.CO2C.NO2D.CO考碳族元素简介;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硫的污染及点:治理;酶的结构和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元素及其化合物;糖类与蛋白质专题.题:分A、根据二氧化硫的中毒原理;析:B、根据二氧化碳虽不供给人类呼吸,但无毒.C、根据二氧化氮的中毒原理;D、一氧化碳能与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解解:A、二氧化硫对眼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硫可答:引起喉水月中、肺水月中、声带水月中及(或)痉挛导致窒息.SO2还会导致糖及蛋白质的代谢障碍,从而引起脑、肝、脾等组织发生退行性变.故A错误;B、二氧化碳虽然不能供给呼吸,但无毒,故B错误;C、二氧化氮的毒作用主要是损害深部呼吸道;故C错误;D、一氧化碳容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故D正确;故选:D.点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理解一氧化碳、一氧化氮评:等物质能够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引起中毒.(1分)下列物质中,可用作冶炼镁的原料的是()A.冰晶石B.光卤石C.萤石D.高岭石考金属冶炼的一股原理.菁优网版权所有点:专金属概论与碱元素.题:分根据各物质的成分是否含有镁元素,从而确定选项.析:解解:A、冰晶石的化学式为Na3AlF6,不含镁元素,故A错误;答:B、光卤石的化学式为KCl.MgCl2.6H2O,含镁元素,故B正确;C、萤石的化学式为CaF2,不含镁元素,故C错误;D、高岭石的化学式为Al4[Si4O10]?(OH)8,不含镁元素,故D错误;故选B.点本题考查了金属的冶炼,只有明确各物质的成分,才能正确解答本题,很评:多学生在学习时不注意物质的俗名,造成做题时容易出错.(1分)用含硫量较高的生铁来炼钢时,应采取的措施是()A,使用较多的生石灰B.加入较多的焦炭C.加入较多的硅铁D.掺入含磷较高的废钢考二氧化硫的污染及治理.菁优网版权所有点:专氧族元素.题:分根据炼钢的目的及加入各物质的作用分析.析:解解:炼钢的目的是降低生铁中碳的含量,除去P、S等有害元素,调整硅、答:钮、铭等合金元素的含量.古■■旧A、加入较多的生石灰是为了除硫,FeS+CaO同皿CaS+FeO,故A正确.B、加入较多的焦炭与炼钢的目的相违背,故B错误.古*日C、加硅的目的是脱氧,2FeO+Si回皿2Fe+SiO故C错误.D、掺入含磷较高的废钢与炼钢的目的相违背,故D错误.故选A.点本题考查了炼钢时除硫剂的选择,根据元素的性质选择相应的试剂,运用评: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让化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1分)用石灰纯碱法软化硬水时,加入石灰的作用是()A,只能降低水中的永久硬度B.能同时降低水中的永久硬度和暂时硬度C,可把部分Ca2+所形成的硬度转变为Mg2+形成的硬度D,可把部分Mg2+所形成的硬度转变为Ca2+形成的硬度考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菁优网版权所有点:专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题:分所谓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量的Ca2/DMg2+的水.当它们以酸式碳酸盐形式析:存在时所引起的硬度,称为暂时硬度;而以硫酸盐或氯化物形式存在时所引起的硬度,则称为永久硬度,用煮沸法可降低暂时硬度.加石灰水也可以:Ca(OH)2+Ca(HCOa)2=2CaCO3J+2H2O,2Ca(OH)2+Mg(HCO3)2=2CaCO3J+Mg(OH)2J+2H2O,石灰水也可以跟硫酸镁或氯化镁起反应:MgSO4+Ca(OH)2=Mg(OH)2,+CaSd;MgCl2+Ca(OH)2=Mg(OH)2;+CaCl2,这样,就把部分Mg2+所形成的永久硬度转变为Ca2+形成的永久硬度.解解:A.以硫酸盐或氯化物形式存在时所引起的硬度,则称为永久硬度,答:加入石灰水只能降低Mg2+所形成的永久硬度,但转变为Ca2+形成的永久硬度,故A错误;B.加石灰水发生:Ca(OH)2+Ca(HCO3)2=2CaCOU+2H2O,2Ca(OH)2+Mg(HCO3)2=2CaCO3;+Mg(OH)2J+2H2O,只能降低暂时硬度,不能降低永久硬度,故B错误;C.加石灰水发生:MgSO4+Ca(OH)2=Mg(OH)2;+CaSO4;MgCl2+C(OH)2=Mg(OH)2;+CaCl2,把部分Mg2+所形成的永久硬度转变为Ca形成的永久硬度,故C错误;D.由C分析可知,加石灰水把部分Mg2+所形成的永久硬度转变为Ca2+成的永久硬度,故D正确.故选D.点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问题,题目难度不大,题目中所用的石灰呼:纯碱法指的是纯碱最终除去由Ca2+形成的永久硬度.CaSO4+Na2CO3=CaCO3;+Na2SO4;CaCl2+Na2CO3=CaCO3J+2NaCl,石灰纯碱法是软化水的方法之一,当然是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均可降低,但题目只问石灰”起的作用而不是石灰和纯碱”共同起了什么作用.所以B是迷惑项.由此可知审题要仔细,要有观察能力,阅读能力,还要有能够集中注意力的自控能力.(1分)用下列方法来制备溶胶:①0.5摩/升BaCl2溶液和等体积2摩/升硫酸相混和并振荡;②把1毫升饱和三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20毫升沸水中,边加边振荡;③把1毫升水玻璃加入10毫升1摩/升盐酸中,用力振荡.可行的是()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③C.只有②③D.①②③考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胶体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点:专溶液和胶体专题.题:分①操作,能生成BaSO4沉淀,并得不到胶体,②③是可行的.解解:胶体制备时对溶液浓度、反应时的操作、滴加试剂的顺序都有严格要答:求:①中H2SO4溶液浓度太大,只会生成BaSO4沉淀,得不到BaSO4胶体;②是制备Fe(OH)3胶体的正确方法,可行;③中水玻璃与盐酸反应生成硅酸,硅酸难溶于水,易形成胶状物,可行.故选C.点本题考查胶体的制备方案的设计,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评:累.(1分)(2013秋?珠海校级期末)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这种试剂是()A.NH3?H2OB.NaOHC.Na2CO3D.MgCO3考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菁点:优网版权所有专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题:分除杂的原则:不增加新的杂质;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减少;操作简便,除去析: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利用影响铁离子水解的平衡移动因素角度解答.3解解:A.除去MgCl2酸性溶敏中的Fe,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氨水,答:虽然能形成氢氧化铁沉淀,但同时会形成氢氧化镁沉淀,故A错误;B.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氢氧化钠,虽然能形成氢氧化铁沉淀,但同时会形成氢氧化镁沉淀,故B错误;Fe3+水解溶液显酸性,Fe3++3H2O?Fe(OH)3+3H+,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碳酸钠,水解吸热,加热搅拌的条件促进水解,碳酸钠和氢离子反应,使三价铁离子的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三价铁离子变成氢氧化铁沉淀除去,但同时引入了钠离子,故C错误;Fe3+水解溶液显酸性,Fe3++3H2O?Fe(OH)3+3H+,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碳酸镁,水解吸热,加热搅拌的条件促进水解,碳酸镁和氢离子反应,使三价铁离子的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三价铁离子变成氢氧化铁沉淀除去,同时实现将杂质转化为纯净物,故D正确;故选D.点本题主要考查了除杂的试剂的选择,解答须依据除杂的原则,注意三价铁评:离子的去除,常通过对水解平衡的影响角度解答,题目不难.(1分)(2012秋?郑州校级期末)限用一种试液即可区别Na2S、Na2s2O3、NmCO3、NaAlO2、Na2SO4五种溶液.应选用()A.烧碱溶液B.盐酸C.氨水D.氯化钢溶液考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点:专压轴题;物质检验鉴别题.题:分五种溶液阳离子均为Na+,因此应考虑阴离子的鉴别;选择盐酸,当产生析:有臭鸡蛋气味的是Na2S,产生淡黄色沉淀的是Na2s2O3,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的是Na2CO3,先有白色沉淀,继而沉淀又消失的是NaAlO2,无明显变化的是Na2SO4.解解:A,加入烧碱溶液,与题中五种溶液都不反应,无法鉴别,故A错误;答:B.加入盐酸,产生有臭鸡蛋气味的是Na2S,产生淡黄色沉淀的是Na2s2O3,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的是Na2CO3,先有白色沉淀,继而沉淀又消失的是NaAlO2,无明显变化的是Na2SO4,可鉴别,故B正确;C.加入氨水,与题中五种溶液都不反应,无法鉴别,故C错误;D,加入氯化钢溶液,无法鉴别Na2CO3和Na2SO4溶液,二者都产生沉淀,故D错误.故选B.点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从阴离子的鉴别的角度入评:手,易错点为D项,注意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检验方法.(1分)(2014秋?邛味市校级月考)某主族元素R的第五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其单质在常温下跟水的反应不如钠剧烈B.其原子半径比钾离子半径小C.其碳酸盐易溶于水D.其氢氧化物不能使氢氧化铝溶解考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点:专压轴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题:分先判断该元素所属的主族,再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选项正误.析:解解:由某主族元素R的第五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根据主族元素的族序答:数=其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周期数,所以该元素属第五周期第IA族,原子序数大于钠钾,化学性质与钠钾相似.同一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碳酸钠易溶于水,根据其性质的相似性,该元素的碳酸盐也易溶于水.A、主族元素由上到下,金属性增强.所以跟水反应比钠剧烈,故A错;B、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离子半径,由上到下变大,故B错;C、碳酸钠易溶于水,根据其性质的相似性,该元素的碳酸盐也易溶于水,故C正确;D、其氢氧化物和氢氧钠相似,也使氢氧化铝溶解,故D错.故选C点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比较:评:1根据金属元素与水或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判断;2根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判断;3根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判断;4根据原电池的正负极判断;5根据金属单质的还原性或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每选对一个给1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2分)(2013秋?清流县校级月考)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mol醋酸的质量与N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相等Na个氧分子和Na个氮分子的质量比等于8:728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D.在标准状况下,0.5Na个氯气分子所占体积约是11.2L考阿伏加德罗常数.菁优网版权所有点:专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题:分A、Na个即为1mol,m=n>M;析:B、Na个即为1mol,利用m=n>M来计算质量比;C、氮气为双原子构成的分子;D、标准状况下,Vm=22.4L/mol,V=n>Vm.解解:A、Na个即为1mol,由m=n>M可知,1mol醋酸的质量与Na个醋酸答:分子的质量相等,故A正确;B、Na个氧分子和Na个氮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mol>32g/mol:1mol>28g/mol=8:7,故B正确;C、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a,故C错误;28g/iD01D、在标准状况下,0.5Na个氯气分子,其物质的量为0.5mol,则体积为0.5mol>22.4L/mol=11.2L,故D正确;故选C.点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评:和存在条件是否标准状态以及物质的聚集状态等问题,解答此类题目时,常从以上几个角度考虑.(2分)(2014秋?宜宾校级期中)下列四种元素中,其单质氧化性最强的是()A.原子含有未成对电子最多的第二周期元素B.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田A族的元素C.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为2s22p6的元素D.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为3s23P5的元素考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律的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点:专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题:分先根据信息,推出各元素:原子含有未成对电子最多的第二周期元素是氮,析: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田A族的元素是铝,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为2s22p6的元素是三,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为3s23P5的元素是氯,然后比较氧化性强弱;解解:由原子含有未成对电子最多的第二周期元素是氮,位于周期表中第三答:周期田A族的元素是铝,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为2s22p6的元素是三,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为3s23P5的元素是氯,A是氮元素,B是铝元素,C是三元素,D是氯元素.又为稀有气体元素,很稳定,铝是金属元素,单质具有还原性,氯和氮均为非金属,氯原子最外层为7个电子,更容易得电子,所以电子氧化性最强.故选D.点本题考查了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需要注意的是未成评:对电子根据轨道式来判断,比较方便,一目了然.(2分)(2014春?台江区校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中键能越大,键越长,则分子越稳定B.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C.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被还原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其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多而减小考键能、键长、键角及其应用;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题:分A、根据键能、键长与分子稳定性的关系分析;析:B、根据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与其最外层电子的关系分析;C、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D、根据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离子半径与核电荷数的关系分析;解解:A、分子中键能越大,键越短,则分子越稳定,故A错误.答:B、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强,如稀有气体的原子,故B错误.C、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如果得电子,则该元素被还原,如果失电子,则该元素被氧化,故C错误.D、电子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其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多而减小,故D正确.故选D.点本题考查了键能、键长与分子稳定性的关系、离子半径与核电荷数的关系评:(电子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辨别能力,要注意的是: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强.度变化的曲线应为(14.(2分)度变化的曲线应为(14.(2分)(2007?宿迁二模)反应:X(气)+3Y(气)?2Z(气)+热量,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l>P2)下,达到平衡时,混和气体中Z的百分含量随温考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菁优网版权所有点:专化学平衡专题.题:分由方程式X(气)+3Y(气)o2Z(气)+热量,可知:反应放热,升高析: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前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则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以此判断生成物Z的百分含量的变化.解解:由方程式X(气)+3Y(气)Q2Z(气)+热量,可知:反应放热,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生成物Z的百分含量减小,可排除A、B选项;反应前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则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生成物Z的百分含量增大,又P1>P2,则C正确,D错误.故选C.点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图象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从化学方程式的反评:应热以及化学计量数关系判断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2分)(2010?长春一模)在四种化合物①NaHCO3、②Al(OH)3、③(NHQClhCOOKI2S、④、坨中,跟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反应的是()A,只有②④B,只有①②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考镁、铝的重要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菁优网版权所点:有专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题:分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判断,中学常见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析:质主要有:两性物质:AI2O3、ZnO、Al(OH)3、Zn(OH)2、氨基酸、蛋白质等;②多元弱酸的酸式盐:NaHCO3、KHS、KHSO3、NaH2PO4等;弱酸的钱盐及其酸式盐:(NH4)2S、NH4HS、(NH4)2CO3、NH4HCO3、CH3COONH4等;某些具有两性的金属:Zn、Al等;某些非金属:Si、S等;⑥其它一些物质.如:a、某些盐类物质既与酸反应,又与碱反应;b、个别酸性氧化物SiO2;c、具有还原性的无氧酸:H2S、HI等与氧化性酸反应、与碱反应;d、具有氧化性酸:浓H2SO4、HNO3等与还原性酸反应、与碱反应.以此解答本题.解解:①、NaHCO3溶液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碱反应生成碳酸答:钠,故①正确;②、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Al3+离子,又能与碱反应生成AlO2「离子,②正确;③、(NH4)2S属于弱酸弱碱盐,既能与酸反应,生成H2s气体,又能与碱反应,生成NH3,故③正确;Cll3COOH④、、凡是氨基酸,有酸性基-COOH,能与碱反应;有碱性基-NH2,能与酸反应,故④正确;故选D.点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明确物质的组成来判断物质之间的反应是解答本题评:的关键,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规律归纳.(2分)(2010春?黄州区校级期中)下列反应中,通入的气体物质只作为氧化剂的是()A.二氧化硫通入氢硫酸中B.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C.少量氯气通入氯化亚铁酸性溶液中D,硫化氢通入滨水中考氧化还原反应;氯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硫化氢.菁优网点:版权所有专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题:分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通入的气体物质只作为氧化剂,则反应前后该析:气体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解解:A、二氧化硫通入氢硫酸中,二氧化硫中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只做答:氧化剂,故A正确;B、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Cl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B错误;C、少量氯气通入氯化亚铁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为:Cl2+2Fe2+=2Fe3+,Cl元素的化合价只降低,氯气为氧化剂,故C正确;D、硫化氢通入澳水中,发生反应为:Br2+H2s=2HBr+S,S元素化合价升高,硫化氢为还原剂,故D错误.故选AC.点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从化合价的变化的角度评:分析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2分)四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①NaHCO3、②NH4HCO3、③Cu(NO3)2、④KNO3,各取1摩在高温下(100C以上)加热完全分解,得到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③*川B.②**C.②*川D.③>②>①考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俊盐;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点:专氮族元素.题:分写出各种物质分解的方程式,根据方程式判断.析:解解:各物质分解的方程式分别为:答:①2NaHCO3△N&CO3+CO2T+H2OTNH4HCO3△NH3T+H2OT+CO2>Cu(NO3)2△CuO+2NO2"O2T,2NO2(部分)=N2O4,--△--2KNO32KNO2+O2?各取1摩在高温下(100c以上)加热完全分解,得到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③>①.故选B.点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有关反应的方程式评:的书写.(2分)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NH4I(周)aNH3(气)+HI(气)2HI(气).卜2(气)+I2(气)当反应达到平衡时[I2]=0.5摩/升,[HI]=4摩/升,则NH3的浓度为()A.3.5摩/升B.4摩/升C.4.5摩/升D.5摩/升考化学平衡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点:专化学平衡专题.题:分NH4I分解出的HI为平衡与已分解的之和,即为NH4I分解出的NH3物质析:的量浓度,I2来自HI的分解,根据I2为0.5摩/升可知,HI分解的浓度,进而计算NH3的浓度.解解:反应达到平衡时[I2]=0.5摩/升,根据2HI(气)二H2(气)+I2(气)可答:知,HI分解的浓度为2>0.5摩/升=1摩/升,反应达到平衡时[HI]=4摩/升,所以平衡时NH3的浓度[NH3]=4摩/升+1摩/升=5摩/升.故选D.点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解题关键在于明白NH4I分解出的HI为平衡与评:已分解的之和.(2分)(2013秋?绍兴期末)已知一种[H+]=1M0「3摩/升的酸和一种[OH]=1M0「3摩/升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和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A.浓的强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B.浓的弱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C.等浓度的强酸和弱碱溶液反应D.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考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点:专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题:分一种n(H+)=1X0「3摩/升的酸和一种n(OH「)=1M0「3摩/升的碱溶液等析:体积混和后溶液呈酸性,说明反应后酸能继续电离H+,应为弱酸.解解:A、如酸碱都为强电解质,则n(H+)与n(OH)相同时,混合后溶答:液应呈中性,故A错误;B、n(H+)=1M0「3摩/升的酸和n(OH-)=1>103摩/升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和后溶液呈酸性,说明反应后酸能继续电离H+,应为弱酸,则应为浓的弱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故B正确;C、等浓度的强酸和弱碱溶液中,n(H+)>n(OH),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由B分析可知,反应后生成强碱弱酸盐,故D错误.故选B.点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评:根据n(H+)与n(OH「)关系以及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判断酸碱的强弱关系.(2分)(2012春?泗县校级期末)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有一种X(X「为C「、Br」或I「),向甲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入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的卤素离子有()A.Br、Cl、IB.Cl、I、BrC.I、Br、ClD.Br、I、Cl考氯、澳、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点:分根据卤素单质间能发生置换反应以及产物的判断.析:解解: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新制氯水,溶液变为橙色而不是蓝色,说明甲答:中含Br「,发生的反应为:2Br「+Cl2—Br2+2C「;再加入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丙溶液中含有Cl.乙溶液含「,甲含Br「,丙含C「.故选:D.点本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了卤素单质间能发生置换反应,根据实验现象,评:得出结论.(2分)(2013秋?西华县校级期中)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NO3、Al3+、ClB,Na+、AlO2、K+、NO3C.MnO4、K+、SO42、Na+D,K+、SO42、HCO3、Na+考离子共存问题.菁优网版权所有点:专离子反应专题.题:分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气体、沉淀、水等,离析:子能大量共存,并注意离子的颜色来解答.解解: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且均为无色的离子,故A正确;答:B、因AlO2「、H+能结合生成沉淀,若酸过量会生成Al3+,则不能够大量共存,故B错误;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但MnO4「在水中为紫色,与无色溶液不符,故C错误;D、因H+、HCO3「能结合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则不能够大量共存,故C错误;故选A.点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明确离子之间得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熟评:悉常见离子在水中的颜色来解答即可.(2分)(2012春?上海校级期中)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晶体,其中钠是+1价.NaH与水反应放出氢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NaH在水中显酸性NaH中氢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氮原子的相同NaH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NaH中氢离子可被还原成氢气考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盐类水解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点:专信息给予题.题:分A、氢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根据原子守恒判断另一种物质,由生成物析:的酸碱性判断;B、先判断氢离子的电子数,再把其电子层排布与三原子的比较判断;C、根据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与核电荷数的关系判断;D、根据氢化钠和水反应时化合价的变化判断;解解:A、氢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NaH+H2O=H2+NaOH,生成答:物中有氢氧化钠,所以显碱性,故A错误.B、NaH中H元素是-1价,其核外电子数为2,所以其电子层排布与氮原子的相同,故B正确.C、负一价氢离子和锂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与核电荷数成反比,所以氢离子半径大于锂离子半径,故C正确.D、NaH+H2O=H2+NaOH,氢化钠氢离子失电子被氧化生成氢气,故D错误.故选BC.点本题考查了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及盐类的水解,难度不大,根据反应方程评:式结合题意分析.(2分)(2013秋?泰安期末)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m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④②⑤③B.④①②⑤③C.②⑤④①③D.⑤②④①③考粗盐提纯.菁优网版权所有点:专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题: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一及泥沙,盐酸要放在最后,来除去过量的析: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要先加过量的氯化钢除去硫酸根离子,然后用碳酸钠去除过量的钢离子.解解:要先除硫酸根离子,然后再除钙离子,碳酸钠可以除去过量的钢离子,答:如果加反了,过量的钢离子就没法除去,至于加氢氧化钠除去镁离子顺序不受限制,因为过量的氢氧化钠加盐酸就可以调节了,只要将三种离子除完了,过滤就行了,最后加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顺序为:②⑤④①③或⑤②④①③.故选CD.点本题主要考查了除杂质的原则,以及除杂质的顺序,这类题时常出现,要评:加以掌握.(2分)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硫化亚铁跟盐酸反应:FeS+2H+=Fe2++H2StB.氯气跟水反应:Cl2+H2O=2H++Cl+C1OC.钠跟水反应:Na+2H2O=Na++2OH+H2TD.硫酸铜溶液跟氢氧化钢溶液反应:Ba2++SO42=BaSO4;考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菁优网版权所有点:专压轴题;离子反应专题.题:分A、根据硫化亚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硫化氢气体判断;析:B、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为弱酸;C、根据离子方程式是否遵循电荷守恒判断;D、根据硫酸铜溶液跟氢氧化钢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判断.解解:A、硫化亚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硫化氢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答:程式为FeS+2H+=Fe2++H2St,故A正确;B、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为弱酸,应写成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12+H2O=H++C1+HC1O,故B错误;C、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故C错误;D、硫酸铜溶液跟氢氧化钢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应为Ba2++Cu2++20H+SO42=BaSO4J+Cu(OH)2J,故D错误.故选A.点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性质,应正确判评: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否符合实际,注意电荷守恒以及粒子符号等问题.(2分)(2010秋?营口期末)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毫升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当电解液的pH值从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电极上应析出银的质量是()A.27毫克B.54毫克C.108毫克D.216毫克考电解原理.菁优网版权所有点:专压轴题;电化学专题.题:分根据电池反应式找出硝酸与银的关系式,根据关系式用硝酸的物质的量计析:算银的质量.解解:当电解液的pH值从6.0变为3.0时,氢离子的浓度由10「6mol/L变为答:103mol/L,一个硝酸分子中含一个氢原子,所以硝酸的浓度等于氢离子的浓度.设生成银xg.该电池反应式为:电解4AgNO3+2H2O4Ag+O2T+4HNO34M08g4molxg(103mol/L-106mol/L)>0.5L所以x=0.0540.054g=54mg,故选:B.

点本题以电解原理为载体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解题时要明确硝评:酸是强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相对于硝酸电离出的较小,所以忽略不计,即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近似等于硝酸的浓度,然后再根据硝酸与金属的关系计算即可.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3分)(2012?临清市校级模拟)在标准状况下,将VLA气体(摩尔质量是Mg/mol)溶于0.1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3b.1000/dMV+2240MV+2240CMV+2240D.CMV+2240D.2240(V+0.1)d解: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为VL22.4L/mol22.4解: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为VL22.4L/mol22.4mol,气体的质量t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为——mol>Mg?mol1=一邈—g,22,422.4y水的质量为100mLMg/mL=100g,即溶液的质量为一旦Ug+100g,则溶液的22.4g+LOOg丁乂g+LOOg丁乂10-,,■J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1n口1故选:B.■_lOOOVd】故选:B.-"'2"!CX]0TLdgF压轴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根据n=』F压轴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根据n=』—来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利用m=n>M来计算气体的质量,溶剂Vm和溶质的质量和为溶液的质量,利用V=点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守恒思想的应用知识,可以根据所学评: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29.(3分)(2011春?成都期中)某有机物甲经氧化后得乙(分子式为C2H3O2CD;而甲经水解可得丙,1摩丙和2摩乙反应得一种含氯的酯(C6H8O4Cl2).由此推断甲的结构简式为()点本题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注意首先判断反应后的离子评:浓度,再考虑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四、(本题共有2小题,共10分)专压轴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题:分(1)根据操作步骤排序;析:(2)根据操作容易出现错误做法的地方分析;根据操作目的分析;(3)根据萃取剂的选择标准分析;(4)根据萃取剂的选择标准判断;解解:(1)按从下向上的顺序分析:先检验装置是否漏液;如果分液漏斗不答:漏液,然后向分液漏斗中加液体,即选操作步骤B;然后震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即选D;然后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使溶液分层,即选A;然后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以使溶液顺利流出,即选G;然后静置,分层,使溶液分离,即选H;然后将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即选E;然后旋开活塞,用烧怀接收溶液,进行分液,即选F.故答案为:C一B一D-A一G一H一E一F.(2)(E)步骤的操作中如果漏斗下端不紧靠烧杯内壁,有可能溅出液体;如果不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可能从下口流出,产生杂质.(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为了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进行液体顺利专压轴题;物质检验鉴别题.题:分(1)检验气体时,先排除干扰.注意干燥、洗气、检验气体时,气体从长析:管进,短管出”,此题过程分析为:①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②用浓硫酸干燥气体,除掉水分,③余下的混合气体进入装有氧化铜的装置,发生还原反应,④充分反应后,气体进入盛有硫酸铜的装置,检验是否有水生成,⑤最后,气体进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分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配平.解解: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如下:(NH4)2PtCl6-Pt,Pt元素的化合答:价由+4价—0价,一个(NH4)2PtCl6分子得4个电子;解解:已知室温时,纯水中的[H+]=[OH]=107mol/L,又因水的电离答:(H2O?H++OH「)是吸热反应,故温度升高到80C,电离度增大,致使[H+]=[OH]>10-7mol/l,即pH<7.解解:交点和端点表示碳原子,利用氢原子及饱和碳的四价结构,化合物C答:中的碳原子数是14,氢原子数是20,氧原子数是1,化合物C的分子式是C14H20。;点本题考查盐类的水解,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水解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评:40.(5分)(2012春?彭州市校级月考)以苯、硫酸、氢氧化钠、亚硫酸钠为原料、经典的合成苯酚的方法可简单表示为:羊第磺酸」琉崛结)军磺酸钠♦博烧碱00。七培地,①②③f笨酚钠(及盐和水)吟)落酚©(1)写出第②、③、④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根据上述反应判断苯磺酸、苯酚、亚硫酸三种物质的酸性强弱,并说明理由.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式计算,明确溶液中的溶质的物质的量及溶液的体积即可计算,溶液的体积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本题中应按照气体与水不反应来分析.(3分)(2012春?内蒙古校级期末)实验测得乙烯与氧气混和气体的密度是氢气14.5倍,可知其中乙烯的质量百分比为()A.25.0%B.27.6%C.72.4%D.75.0%

相对分子质量及其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平均值法.析:在相同条件下,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求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

对分子质量;利用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求出乙烯与氧气的物质的析:m(C.H)量之比,再根据g匚>100%计算求得.解:乙烯与氧气混和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2X4.5=29,根据十字交叉法计算乙烯与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烯的质量百分比为⑴(C2H4)根据十字交叉法计算乙烯与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烯的质量百分比为⑴(C2H4)3X28

3X23+1X32=72.4%故选C点评:点评:(3分)(2013秋?平顶山期末)用0.1mol/L的NmSOs溶液30mL,恰好将2X03molXO4「还原,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4B.+3C.+2D.+1考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点:专氧化还原反应专题.题:分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计算.析:解解:该反应中Na2SO3为还原剂,SO32「中的S被氧化,变为SO42,化合答:价从+4升到+6价失电子数=0.1mol/L>0.03L>2=0.006mol,XO4「为氧化剂,其中X元素化合价降低,开始为+7价,得失电子守恒得电子数色逊辿=3可见X元素化合价变化为3,即从+7价降到+4价.0.002mol故选A.A.CICH2CH2OHB.OHC-O-CH2CIC.CH2CICHOD.HOCH2CH2OH考聚合反应与酯化反应.菁优网版权所有点:专压轴题;有机反应.题:分根据乙的分子式为C2H3O2CI,且乙为酸则乙的结构为Cl-CH2COOH,酯析:化反应的原理是酸脱羟基醇脱氢,且1mol内和2mol乙反应得一种含氯的酯,说明丙中两个醇羟基,其中一个水解得到,另外一个甲中就存在.解解:乙的分子式为C2H3O2CI,则乙为酸:Cl-CH2COOH,且1mol内和2mol答:乙反应得一种含氯的酯,说明丙中两个醇羟基,其中一个水解得到,另外一个甲中就存在.C6H8O4Cl2的结构简式为:Cl-CH2CO-OCH2CH2O-OCCH2-Cl,所以内的结才^简式为:HO-CH2CH2-OH,乙由甲氧化而来且只有一个Cl,所以甲为Cl-CH2CH2-OH.故选A.点本题考查取代反应,酯化反应,烂的衍生物的相互转化,难度适中.评:(3分)(2013秋?琼山区校级期末)将0.2摩/升CH3COOK与0.1摩/升盐酸等体积混和后,溶液中下列微粒的摩尔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CH3COO]=[Cl]=[H+]>[CH3COOH]B.[CH3COO]=[Cl]>[CH3COOH]>[H+]C.[CH3COO]>[Cl]>[H+]>[CH3COOH]D.[CH3COO]>[Cl]>[CH3COOH]>[H+]考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菁优网版权所有点:专压轴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题:分反应后生成CH3COOH,混合后溶液中含有0.1molCH3COO「,析:0.1molCH3COOH,0.2molK+,0.1molCl,醋酸为弱酸,存在部分电离,以此判断离子浓度大小.解解:假设体积都为1L,混合后溶液中含有0.1molCH3COO「,答:0.1molCH3COOH,0.2molK+,0.1molCl,由于存在少量CH3COOH=CH3COO+H+,则有n(CH3COO)>0.1mol,n(Cl)=0.1mol,n(CH3COOH)<0.1mol,n(H)少量,所以[CH3COO]>[Cl]>[CH3COOH]>[H+],故选D.(6分)(2012秋?怀集县校级月考)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1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B)把50毫升碘水和15毫升CC1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D)倒铁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E)旋开活塞,用烧怀接收溶液;(F)将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H)静置,分层.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的编号字母填写)一一一A一G一一E-F(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怀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使漏斗内外空气相的,以保证进行(E)操作时漏斗里液体能够流出(3)能选用CC1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CC14与水不互溶;而且碘在CC1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很多(4)下列物质,不能作为从滨水中萃取澳的溶剂的是(A)(C)(A)热裂汽油(B)苯(C)酒精(D)正庚烷.考分液和萃取.菁优网版权所有点:流出.故答案为: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怀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进行(E)操作时漏斗里液体能够流出.(3)萃取剂的选取标准是:与水互不相溶,被萃取的物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且跟萃取物不发生化学反应.根据萃取剂的选择标准分析:CC14与水不互溶;而且碘在CC1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很多,所以可用CC14作萃取剂.故答案为:CC14与水不互溶;而且碘在CC1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很多.(4)根据萃取剂的选择标准分析,A、热裂汽油含有不饱和的烧,能和澳反应,故A错误.B、苯符合萃取剂的标准,故B正确.C、酒精和水互溶,故C错误.D、正庚烷符合萃取剂的标准,故D正确.故选(A)(C).点本题考查了分液的步骤和萃取剂的选择,选择萃取剂紧扣萃取剂的选择标评:准判断即可,要注意分储汽油和热裂汽油在性质上的不同.(4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所产生的混和气,其主要成份是CO、H2还含有CO2和水蒸气.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和气中含有CO和H2.淑由55NaOHiSS(1)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的代码字母)混和气-EF接DC接AB接JI接HG.(2)确认混和气中含有H2的实验现象是黑色CuO变红、无水硫酸铜变蓝其理由是H^通过灼热的CuO后生成铜和水蒸气,水蒸气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考常见气体的检验.菁优网版权所有点:(2)根据氢气、水的性质分析.解解:(1)由分析可知,为了验证混合气中含有CO和H2,所以实验仪器的答:连接先后顺序为:除二氧化碳一除掉水分一还原装置一检验水分一检验二氧化碳.①先吸收二氧化碳除掉二氧化碳的干扰;再除掉水分,排除原有水分的干扰;②还原氧化铜以后,先检验水;再检验二氧化碳;此顺序不能颠倒.故答案为:EF-DC-AB-JI-HG;(2)因为氢气具有还原性,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水,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所以确认混合气中含有H2的实验现象是: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铜,并且无水硫酸铜变蓝.故答为: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铜,无水硫酸铜变蓝;H2通过灼热的CuO后生成铜和水蒸气,水蒸气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点本题主要考查常用气体的检验和除杂方法,了解仪器的装配和连接技巧,评:通过回答本题要知道除杂质时要把水放到最后除去,如果验证水的存在时要把验证水存在的无水硫酸铜放在最前面,不可颠倒.五、(本题共有8小题,共23分)(2分)4克硫粉完全燃烧时放出37千焦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考热化学方程式.菁优网版权所有点:专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题:分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解解:4g硫粉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放出37kJ的热量,所以32g硫粉答: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放出296kJ的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S(s)+O2(g)—SO2(g)AH=-296KJ/mol,故答案为:S(s)+O2(g)—SO2(g)AH=-296KJ/mol;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需要注意的有:物质的状态、反应评:热的数值与单位,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方程式前面的系数成正比.(2分)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A□(NH()aPta#^DPt+NH4Cl+nHQl+ONjf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菁优网版权所有点:专氧化还原反应专题.题:(NH4)2PtCl6—N2,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一0价,生成一个N2分子需失去6个电子,所以得失电子的最小公倍数为12,所以Pt的计量数为3,N2的计量数为2;其它元素根据原子守恒配平即可,所以该方程式为:3(NH4)2PtCl6=3Pt+2NH4Cl+16HCl+2N2.故答案为:3;3;2;16;2.点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评:相等配平即可;该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是同一种物质,所以从生成物开始配平更容易些.(2分)(2012秋?南岗区校级期中)浓度均为0.1摩/升的8种溶液:①HNO3②H2SO4③HCOOH®Ba(OH)2⑤NaOH⑥CH3COONa⑦KCl⑧NH4Cl,溶液pH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填写编号)②①③⑧⑦⑥⑤④.考盐类水解的应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离子浓度大小的比点:较.菁优网版权所有专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题:分根据酸的强弱、碱的强弱以及盐类的水解的酸碱性和水解程度比较.析:解解:碱有:④Ba(OH)2⑤NaOH,浓度相同时,碱性④>⑤;答:水解呈碱性的有:⑥CH3COONa,但水解程度较小,则pH:④>⑤>⑥;呈中性的有:⑦KCl;水解呈酸性的有:⑧NH4Cl;酸有:①HNO3②H2SO4③HCOOH,由于②为二元强酸,①为一元强酸,③为弱酸,则PH:③>①>②,综合以上,则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为:②①③⑧⑦⑥⑤④,故答案为:②①③⑧⑦⑥⑤④点本题考查溶液PH的大小比较,题目难度不大,注意考虑电解质的强弱以评:及盐类的水解.(2分)在80c时,乂^水的pH值小于7,为什么?考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菁优网版权所有点:专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题:分先分析温度对水的电离程度的影响,再根据溶液的pH值与氢离子浓度的析:关系分析.答:因室温纯水的pH=7,升高到80C,电离度增大,使[H+]=[OH「]>10—7mol/l,则pH<7.点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与温度的关系,要注意:溶液的酸碱性是评:由溶液中[H+]、[OH「]的相对大小决定的,而不在于[H+]、[OH「]的绝对值的大小.(2分)若A是分子量为128的姓,则其分子式只可能是C10H8或C9H20.若A是易升华的片状晶体,则其结构简式为CO.考有机物实验式和分子式的确定.菁优网版权所有点:专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题:分根据分子式为CxHy,利用商余法来解答;解解:设分子式为CxHy,则12x+y=128,再用商余法:128/12=10余数为8,答:则可以令x=10,y=8,为C10H8,再一C换12H,即x=9,y=12+8=20,为C9H20,故答案为:C10H8;C9H20若A是易升华的片状晶体,则A为蔡(两苯环共用一条边并联),结构简式为QO,故答案为:CO.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商余法来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难度不大.评:(4分)有机环状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进一步简化,例如A式可简写为B式.C式是1990年公开报导的第1000万种新化合物.则化合物C中的碳原子数是—14、分子式是Ci4H20O.若D是C的同分异构体,但D属于酚类化合物,而且结构式中没有-CH3基团.请写出D可能的结构简式.(任意一种,填入上列D方框中)'ahu口考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菁优网版权所有点:专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题:分交点和端点表示碳原子,利用氢原子及饱和碳的四价结构算出氢原子数目;析:根据分子式,计算出化合物D不饱和度,根据要求写出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化合物D化合物D的不饱和度为(14*2+2)-20=5,属于酚类化合物,有羟基目连接在苯环上,苯环的不饱和度4,再有一个环或双键,即可满足化合物D的不饱和度,结构式中没有-CH3基团,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为HO-—(CH?)6CH=CHaHO-—(CH?)6CH=CHaHO—故答案为:14;Ci4H20O;(CH2)LCH=ch2点键线式用线段来表示化学键,交点和端点表示碳原子,C、H原子不必标评:出.注意杂原子(非碳、氢原子)不得省略,并且其上连有的氢也一般不省略.(3分)把AICI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