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先秦某思想家提出:“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材料所反映的思想主张是()A.仁政爱民B.与时俱进C.人文主义D.无为而治参考答案:B【详解】材料说的是守株待兔的故事,意思是不能用过去的治国方法治理当今的百姓,所以应该与时俱进,这是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ACD三项与材料主张“变”的主旨不符,故排除ACD三项。2.历史解释能力是学习历史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下面的历史概念解释正确的是A内外朝制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和宾客所构成,掌握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外朝也称外廷,指公卿大夫。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根本大法,体现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等原则,为推翻清王朝奠定法律基础,加速了中国民主化进程。C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D《齐民要术》北朝贾思勰所著,主要记录了东汉以后五百多年间,特别是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内容极为广泛,涉及林业、园艺、畜牧和其他手工业等。A.AB.BC.CD.D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表格,结合所学知识,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和宾客所构成,掌握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外朝也称外廷,指公卿大夫。故A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是在清王朝被推翻以后,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而颁布的,故B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资产阶级性质的人民民主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故C错误。《齐民要术》是技术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而不是长江中下游,D错误。3.“宪法规定,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对该条文的评述错误的是(

)A、具有民主性

B、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共和制度C、直接目的是在于解决黑人奴隶问题

D、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参考答案:C4.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参考答案:A5.《吕氏春秋》记载:“共作则迟,有所隐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隐其力也。”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A.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B.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瓦解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变革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参考答案:D【详解】材料中“共作”属于奴隶集体耕作方式,“分地则速”说明土地私有后生产积极性提高,随着土地私有制出现,奴隶社会逐渐向封建社会转型,“公作则迟,分地则速”说明新的封建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D正确。生产力发展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井田制开始瓦解材料没有体现,B错误。材料说明的生产关系变革导致生产力变化,C错误。【点睛】共作是商周时期的集体耕种,是贵族驱使奴隶为他们耕种土地,当时的奴隶没有任何的人身自由,生命也没有保障,干起活来当然没有积极性,消极怠工。到了春秋战国时,有些开明的奴隶主贵族改变了原来的剥削方式,将土地分成小块的租给劳动者耕种,劳动者只要交够了地租,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了,这就是所谓的封建生产关系,就是所谓的“分地”,也就是后来地主和农民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农民有人身自由,有一部分属于自己的粮食,干起过来当然就有积极性。6.《十二铜表法》第九表有这样的条款“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这体现了《十二铜表法》A.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蕴含“法治”的精神C.使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

D.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参考答案:B7.启蒙思想家在抨击封建制度的同时,以理性的眼光为未来社会勾画了一幅理想的政治蓝图,提出了很多社会学说,其中,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被真正实践的学说有①三权分立学说②君主立宪学说③自由平等学说④人民主权学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③参考答案:C【详解】英国是君主立宪国家,美国按照三权分立组织联邦政府,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旨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所以③④两种学说不可能真正实践的。C项正确;A、B和D含有③④选项,排除。8.“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的()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民主集中制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参考答案:考点:F5: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分析:本题以政党制度的优越点为考查切入点,考查对多党合作制度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由材料中“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故选D.9.《四民月令》一书中记述了东汉后期地主田庄一年十二个月的家庭事务安排。包括种植农作物(瓜、瓠、葵、葱、蒜、大豆、胡麻、黍、苜蓿、大麦、小麦、芥等等)及进行各类粮食、农副产品买卖的情况。据此可以推测A.地主田庄经济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B.田庄经济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C.田庄的生活资料基本可以自给自足D.田庄经济有利于生产技术的提高参考答案:C根据题干东汉地主田庄式经营,生产生活资料都能自给自足,可以闭门为市,不需要外界供给,这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特征,C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地主田庄经济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的相关信息,排除A。题干没有体现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排除B。题干强调地主田庄式经营的特点,与生产技术的提高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10.研读下表(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的相关数据),对其解读正确的是()年代科技发明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公元1—400年452862%1738%公元401—1000年45327l%1329%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①中国古代科技曾经长期领先世界,为人类文明进程作出了突出贡献②新航路的开辟和世界市场的出现,使中西科技发展趋势发生了逆转③受西方近代科技的冲击,中国明清科技发展迟缓,最终被西方超越④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造成的社会环境不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①②④参考答案:B11.据人民网报道: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A.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C.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与共产党的根本利益一致参考答案:C12.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参考答案:B宗法制。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一夫多妻和血缘关系无关,故A项错误;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强调立嫡以贵不以长,故B项正确;诸子拥有平等的财产继承权,否定及嫡长子的特俗地位,违背了宗法制,故C项错误;“门当户对”指的是社会地位和家庭背景,不是血缘关系,故D项错误。13.20某博客在总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史文章中,涉及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十月革命推翻了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D.“斯大林模式”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参考答案:C略14.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在次年的莫斯科奥运会上,美国发起抵制运动使65个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缺席;苏联在1984年如法炮制,也率领19国缺席了洛杉矶奥运会。这说明A.霸权主义影响国际间合作B.这一时期苏联处于守势C.世界多极化趋势遭受压制D.美苏态度决定国际性事务参考答案:A【详解】由两国在奥运会中的对垒可知,政治问题干预体育赛事,凸显了美苏两国利用霸权主义粗暴破坏国际文体交流与合作,故选A。70年代苏联在美苏争锋中处于攻势,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美苏的争锋,而非多极化的趋势,排除C;材料中所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只是局部,不能反映世界整体都是由美苏态度决定的,如不结盟运动、欧洲和日本的崛起等都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排除D。【点睛】注意抓住材料中的时间点再结合所学即可对选项作出选择。15.《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在泰山封禅大典后的刻辞中写道:“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强调礼、等级和恪守等级下的各自职责。以后他又多处题辞,提倡“合同父子”,即子孝父慈,强调男女各修其业等家庭礼教。由此说明秦始皇A.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B.并没有完全废除儒家的治国思想C.旨在传播儒家贵贱尊卑等级思想D.以恪守宗法伦理道德为最高理想参考答案:B秦朝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A错;“贵贱分明”“强调礼、等级和恪守等级下的各自职责”“子孝父慈”符合儒家重视礼、维护等级制度、讲求孝道,故B正确,秦始皇的做法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故C错误;D选项材料无法体现。16.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参考答案:C儒家思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的选项A、B体现的是以德治国,不是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选项,选项D并不是君主专制的思想,也不是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选项,而选项C的意思是在思想上独尊儒术,加强思想控制,所以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1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

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以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

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保尔的这一剖

析说明当时他已认识到新经济政策()A.是利用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B.是国内战争时期战胜敌人的一种手段C.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而曾遭反对D.是解除国内政治危机的途径参考答案:考点:C8:新经济政策.分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解答:材料中“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说明了保尔已经认识新经济政策的运用是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形式,即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等市场经济因素发展经济从而过渡到社会主义,故A正确.故选A.18.俄国1861年改革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废除了农奴制度

B.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C.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D.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参考答案:A19.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两人对暴力革命的内涵理解不同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D.两人对公民权利认识不同参考答案:考点:87:启蒙运动;N5:卢梭的思想主张.分析:本题考查启蒙思想,主要比较卢梭和康德的思想主张,由于自己的经历和的受的思想影响,在对待建立理性社会的方法上有差异.解答:启蒙思想家卢梭和康德的主要观点是“人生而自由”和“思想自由”.卢梭认为,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他提出“主权在民”的主张,认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利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康德在卢梭的“人生而自由”的基础上,有提出了思想的自由:人不是他人的工具,人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再结合材料所给出的信息,可见,关于获得自由平等是两人的共同主张,不同在于达成目的手段,据此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而A表述有误,康德不主张暴力革命,故A排除;B表述不合题意,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态度是一致的,不同的是获得自由的途径,故B排除;材料中没有阐述公民权利,故D排除.故选B.20.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英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逐渐取得了更多的席位。他们采取的方式是(

)A.议会改革

B.暴力革命

C.政变

D.控制国王参考答案:A21.史学界研究军机处的成立年份,有1726年、1727年、1729年、1730年、1732年等不同的观点,每种观点都有严谨的研究作为依据。这说明A.军机处历经逐步演化得以成立B.君主集权走向顶峰的过程艰难C.历史研究难以形成统一的结论D.军机处的设置具有机密性特点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因为军机处逐渐演化,不同的史学家对于它演化完成的认知有差别,故A项正确;中国君主集权在明清一步步走向顶峰,并不艰难,故B项错误;严谨的历史研究是可以得出确切结论的,排除C;军机处设置是为了用兵西北,内容保密,并非机构保密,故D项错误。22.木户孝允明确指出:“立国之本,惟在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材料反映明治政府“文明开化”的重点是A.教育改革

B.军事改革C.培养出国人才

D.社会生活习俗改革参考答案:A23.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B.工农运动的发展C.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D.辛亥革命的失败参考答案:C新文化运动。根据材料中“1920年”时间信息、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主张等,可以判断出这一思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特别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本题选C项。A不对,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在1921年,时间不符;BD不对,工农运动发展和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影响。24.下表为英国议会两院关系演变时间表,表中这些法案的出台表明1832年《议会法》取消了贵族院对平民院议院的提名权;重新规定了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1911年《议会法》确定了平民院的财政立法权1949年《议会法》规定财政议院只能由平民院提出,贵族院不得对它进行修改和否定A.平民院控制了立法权和行政权B.贵族院的人员构成发生了变化C.英国以和平方式实现权力转移D.英国贵族的政治特权丧失殆尽参考答案:C【详解】材料反映英国通过《议会法》,不断扩大了平民院的权力,贵族院权力不断削弱,说明权力转移以和平渐进方式进行,故C正确;英国议会负责立法权,内阁掌握行政权,A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贵族院的人员构成是否发生了变化,排除B;表格并不能说明贵族的政治特权丧失殆尽,D错误。25.董仲舒说:“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材料反映出董仲舒A.强调“君权神授”的正当性B.教化民众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C.论证“天人感应”的合理性D.主张天子显德以示民的重要性参考答案:D材料中说明民未能善主要是不符合上天的原则,王按照天意教化民众,故D正确;君权神授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错误;材料没有说明教化民众的作用,故B错误;材料没有论证“天人感应”思想,故C错误。点睛: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示鼓励。这就给儒家学说增添了神学的色彩。因此“天人感应”学说既能神化皇权,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君主的暴政。26.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为了避免法令违背这个法则,宗教绝不能禁止或部分废止它,我们也无权通过元老院或人民使我们自己不受约束。”下列各项对材料中西塞罗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A.认为法律是理性的表现

B.以法律维护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C.强调法律的广泛性和不可更改性

D.尊崇法律至上的原则参考答案:C27.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

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C.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

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参考答案:D28.中国古代典籍中有“田里不鬻(yù,卖)”的记载。这种土地制度存在于(

)A.夏商时期至西周时期

B.夏商时期到秦朝时期C.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

D.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参考答案:A29.“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能反映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是(

)A.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B.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C.三权分立,彼此制衡 D.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参考答案:B此题为基本常识题,依据所学知识可选择B30.作为世界上最出名的老鼠和鸭子,“米奇”和“唐纳”于1984年首次中国大陆之旅,就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赢得孩子们的喜爱,成为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卡通明星,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引进美国动画片。这反映出A.传统文化受到严峻挑战

B.美式文化更受国人推崇C.中外文化交流障碍消除

D.对外开放触及文化领域参考答案:D根据题干信息“世界上最出名的一只老鼠和鸭子……1984年首次踏上中国大陆之旅”可知,中国对外开放触及文化领域,故答案为D项。题干只提到卡通明星受孩子们喜爱,并不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排除A项;B项说法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精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对民的作用的认识更加清楚,所以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更加着意阐释、鼓吹,成了这一时期的一股思想大潮,并在萌芽的基础上形成了初步体系。同时,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思想家,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三位。他们民本思想的侧重点各有千秋,孔子侧重于“为政以德”,孟子侧重于“民贵君轻”,而荀子侧重点是“恩惠于民”。——《南阳日报》材料二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度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决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样,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卢梭《社会契约论》(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主张(不得摘抄材料原文),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体系的政治、经济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卢梭思想产生的根源和影响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主张:仁、仁政、惠民等。原因:政治:分封制瓦解,社会转型,社会动荡(或社会大变革)。经济: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2)国家学说:按公共意志建立契约国家,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受人民监督。人权学说:天赋人权;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公共意志;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自由。法治学说: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与专制制度矛盾尖锐。影响:利于思想解放,动摇欧洲封建专制制度,为法国大革命和革命后建立民主制度奠定理论基础;也对北美独立战争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争取民族独立,改造旧社会的斗争产生影响。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中“孔子侧重于‘为政以德’,孟子侧重于‘民贵君轻’,而荀子侧重点是‘恩惠于民’”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春秋战国的知识,从政治、经济方面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二“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人民应采取更有力度的监督手段”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可从阶级矛盾等方面进行作答。32.材料一:(德国)陆军实力之总数不应超过10万人,军官及补充不对在内,并应专为维持领土内秩序及边界巡查之用。德国之强迫普及(既普遍)征兵制应予以废止。德国陆军仅能以志愿服役募集组成之。莱茵河之东50公里一线之西,在德国领土内之要塞工程,堡垒及陆地要塞均应解除武装,并拆卸之。德国之海军军力不得超过......战斗舰6艘,轻型巡洋舰6艘,驱逐舰12艘,鱼雷舰12艘.....其中不应含任何潜水舰.....在德国建造及获得之任何潜水艇虽为商务之用亦应禁止。——《凡尔纳和约》材料二:国防部队中的服役系以普通兵役为依据。德国和平时期陆军由12个军团和36个师组成。(注:当时德国军每个陆军师的编制约为1.4万人)每一个德国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凡应服兵役者,应下动员令时,应听从国防军调遣......战时和遇特别紧急状况时,德国国防部长可以扩大应尽兵役义务的德国男子的范围。——《德国兵役法》1935年<1>根据材料一、二简要指出材料二出现的新变化。(6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些情况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6分)参考答案:<1>变化:德国陆军总数由不得超过10万人变为实际不受限制;由志愿服役制变化普遍义务兵役制;由维护国内秩序和巡查边界扩大到可用于战争。6分)<2>背景:德国法西斯上台,积极扩军备战;英国等西方国家对德国采取容忍态度。(4分)影响:德国成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