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_第1页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_第2页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_第3页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_第4页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发布单位:太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报送时间:2007年12月19日浏览次数:342附件1GB/T4789.2-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2术语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如培基成分、培养温度和1pH、需氧性质等),所得1mL(g)检样中所含菌落的总数。本方法规定的培养条件下所得:只包括一群在营养琼脂上生长发育的嗜中温性需氧的菌落总数。菌落总数主要作为判定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在食繁殖的动态,以便对被检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时提供依据。3引用标准GB/T4789.2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4设备和材料冰箱:0〜4℃。恒温培养箱:36±1℃。恒温水浴锅:46±1℃。均质器或灭菌乳钵。架盘药物天平:0g〜500g,精确至0.5g。菌落计数器。放大镜4X。灭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灭菌锥形瓶:500mL。灭菌玻璃珠。5mm。灭菌培养皿:直径90mm。灭菌试管。16X16mm。广口瓶或三角瓶:容量为500mL。电炉。试管架。酒精灯。。灭菌镊子、灭菌刀或剪子等。5培养基和试剂营养琼脂培养基:按GB/T4789.28中4.7规定。磷酸盐缓冲稀释液:按GB/T4789.28中3.22规定。0.85%灭菌生理盐水。75%乙醇。6检验程序菌落总数的检验程序如下。检样选择2〜3个适宜的稀释度各取1mL分别加入灭菌培养皿内做成几个适当倍数的稀释液每皿内加入适量营养琼脂菌落计数36℃±1℃ 48h±2h报告7操作步骤检样稀释及培养以无菌操作,取样25mL或25g放入225mL灭菌生理盐水中,经充分振摇作成1:均匀稀释液。固体检样在加入稀释液后,最好置均质器中以8000r/min〜10000r/min的速度处三1min,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管内稀释液),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做,100的稀释液。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条操作顺序,做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即换用1支1mL火菌吸管。根据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或对标本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做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即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度做两个平皿。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应及时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可放置于46±1℃水)温)注入平皿约15mL,并转动平皿使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mL稀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温箱内培养48±2h。菌落计数方法做平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查,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菌落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总数。菌落计数的报告平板菌落数的选择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标准。一个稀释度使用两个-应采用两个平板平均数,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2以代表全皿菌落数。平皿内如有链状菌落生长I落之间无明显界线),若仅有一条链,可视为一个菌落;如果有不同来源的几条链,则每条链作为一个菌落计。稀释度的选择应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稀释度,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1'1)。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视两者之比如何来;若其比值小于或等于2,应报告其平均数;若大于2则报告其中较小的数字(见表中例3)。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释倍数报告之(见表1中例4)。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倍数报告之(见表1中例5)。若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6)。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其中一部分大于300或小时,则以最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1中例7)。菌落数的报告菌落数在100以内时,按其实有数报告,大于100时,采用两位有效数字,在两味数字后面的数值,以四舍五人方法计算。为了缩短数字后面的零数,也可用10的指擞示(见表1中“报告方式”栏)。表1稀释度选择及菌落数报告方式例次稀释液及菌落数两稀释液之比菌落总数[cfu/g(mL)]报告方式[cfu/g(mL)]10-110-210-31多不可计164201640016000或1.6X1042多不可计295461.63775038000或3.8X1043多不可计271602.22710027000或2,7X1044多不可计多不可计313313000310000或3.1X105527115270270或2,7X1026000<1X10<107多不可计305123050031000或3.1X104附件2GB/T4789.3-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2术语大肠菌群系指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该菌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故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推断食品否污染肠道致病菌的可能。食品中大肠菌群数系以100mL(g)检样内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表示。3引用标准GB/T4789.2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4设备和材料温箱:36±1℃。冰箱:0〜4℃。恒温水浴:44.5±0.5℃。天平。显微镜。均质器或乳钵。平皿:直径为90mm。试管。吸管。广口瓶或三角烧瓶:容量为500mL。玻璃珠:直径约5mm。载玻片。酒精灯。试管架。5培养基和试剂乳糖胆盐发酵管:按GB/T4789.28中4.9规定。伊红美蓝琼脂平板:按GB/T4789.28中4.25沥规定。乳糖发酵管:按GB/T4789.28中4.10规定。EC肉汤:按GB/T4789.28中4.11规定。磷酸盐缓冲稀释液:按GB/T4789.28中3.22规定。生理盐水。革兰氏染色液:按GB4789.28中2.2规定。6检验程序大肠菌群检验程序如下:(图略)稀释检样乳糖胆盐发酵管36℃±1℃48h±2h产气大肠菌群阴性伊红美蓝琼脂平板36℃±1℃48h±2h不产气报告革兰氏染色乳糖发酵管36℃±1℃48h±2h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产气不产气大肠菌群阴性大肠菌群阳性大肠菌群阴性报告报告报告7操作步骤检样稀释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mL(或g)放于含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璃瓶内(瓶内予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摇或研磨做成1:10的均释液。固体检样最好用均质器,以8000〜10000r/min的速度处理1min,做成1:10匀稀释液。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山1,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和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条操作依次做10倍递增稀释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支1mL灭菌吸管。

根据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或对检样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三个稀释度,每个稀释种3管。阳性管数MPN100mL(g)阳性管数MPN100mL(g)95%可信限1mL(g)X30.1mL(g)X30.01mL(g)X3下限上限7.2乳糖试验将待检接种于乳糖发酵管内,量在1mL者,用双料胆盐发酵管及1mL以下用单料乳糖发酵管。每释度接种3置36±1℃内,培养24±2h,如所有乳糖胆盐发酵管都不产气,则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如有者,则按下列程序进行。分离培养将产气的发酵管分别转种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置36±1℃温箱内,培养18〜2然后取出,观察菌落形态,并做革兰氏染色和证实试验。证实试验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肠菌群菌落1〜2个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接种乳糖发i置36±1℃温箱内培养24±2h,观察产气情况。凡乳糖管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杆菌,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报告根据证实为大肠菌群阳性的管数,查MPN检索表,报告每100mL(g)大肠菌群的MPN,表1)。

000<30<59000130002600039001030<5130011600129001312002060021900221200231600309003113003216003319010040<520010170102101021101031501107010230111110303601121501131902009010360201140303702022002032603002304012003013907013003026401503800303950注1:本表采用3个稀释度[1mL(g)、0.1mL(g)、0.01mL(g)],每稀释度三管

1大肠菌群能数(MPN)注2:表内所列数量如改用10mL(g)、1mL(g)和0.1mL(g)时,表内数字应相应降低10倍;如改用1大肠菌群能数(MPN)表附件3附件3GB/T4789.15-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2引用标准GB4789.2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3设备和材料冰箱:0〜4℃。恒温培养箱:25〜28℃。恒温振荡器。显微镜:10X〜100X。架盘药物天平:0〜500g,精确至0.5g。灭菌具玻塞锥形瓶:300mL。灭菌广口瓶:500mL。。灭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灭菌平皿。灭菌试管:16mmX160mmo载玻片、盖玻片。灭菌牛皮纸袋、塑料袋。灭菌金属勺、刀。4培养基和试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附加抗菌素按GB/T4789.28中4.78规定。孟加拉红培养基:按GB/T4789.28中4.25沥规定。灭菌蒸馏水。5检验程序检样粮食块状食品粉状食品液状食品糊状食品25g+225ml无菌水25ml+225ml无菌水做成几个适当倍数的稀释液选择三个适宜稀释度,各取1mL加入灭菌平皿内每皿加入适量培养基(可先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附加抗菌素、高盐察氏培养基或孟培养基)菌落计数25℃〜28℃5d6操作步骤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mL(或4放于含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的具塞锥形瓶中30min,即为1:10稀释液。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0mL,注入灭菌试管中,另用1mL灭菌吸管吸50次,使霉菌抱子充分散开。取1mL1:10稀释注入含有9mL灭菌水的试管中,另换一支1mL灭菌吸管吹吸此液为1:100稀释液。按上述操作顺序做10倍递增稀释液,每稀释一次,换用一支1mL,灭菌吸管,样品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三个合适的稀释度,分别在做10倍稀释的同时,吸取1液于灭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然后将晾至45℃左右的培养基注入平皿转动平皿使之与样液混匀,待琼脂凝固后,倒置于25〜28℃温箱中,3d后开始观察养观察5d。计算方法:通常选择菌落数在1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同稀释度的两个平皿菌落平均稀释倍数,即为每克(或毫升)检样中所含霉菌和酵母数。稀释度选择及菌落报告方考GB/T4789.2。报告:每克(或毫升)食品所含霉菌和酵母数以cfu/g(mL)。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发布单位:太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报送时间:2007年12月19日 浏览次数:342附件1GB/T4789.2-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2术语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如培基成分、培养温度和pH、需氧性质等),所得1mL(g)检样中所含菌落的总数。本方法规定的培养条件下所得只包括一群在营养琼脂上生长发育的嗜中温性需氧的菌落总数。菌落总数主要作为判定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在繁殖的动态,以便对被检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时提供依据。3引用标准GB/T4789.2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4设备和材料冰箱:0〜4℃。恒温培养箱:36±1℃。恒温水浴锅:46±1℃。均质器或灭菌乳钵。架盘药物天平:0g〜500g,精确至0.5g。菌落计数器。放大镜4X。灭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灭菌锥形瓶:500mL。灭菌玻璃珠。5mm。灭菌培养皿:直径90mm。灭菌试管。16X16mm。广口瓶或三角瓶:容量为500mL。电炉。试管架。酒精灯。。灭菌镊子、灭菌刀或剪子等。5培养基和试剂营养琼脂培养基:按GB/T4789.28中4.7规定。磷酸盐缓冲稀释液:按GB/T4789.28中3.22规定。0.85%灭菌生理盐水。75%乙醇。6检验程序菌落总数的检验程序如下。检样选择2〜3个适宜的稀释度各取1mL分别加入灭菌培养皿内做成几个适当倍数的稀释液每皿内加入适量营养琼脂菌落计数36℃±1℃ 48h±2h报告7操作步骤检样稀释及培养以无菌操作,取样25mL或25g放入225mL灭菌生理盐水中,经充分振摇作成1:均匀稀释液。固体检样在加入稀释液后,最好置均质器中以8000r/min〜10000r/min的速度处三1min,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管内稀释液),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做,100的稀释液。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条操作顺序,做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即换用1支1mL火菌吸管。根据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或对标本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做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即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度做两个平皿。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应及时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可放置于46±1℃水)温)注入平皿约15mL,并转动平皿使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mL稀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温箱内培养48±2h。菌落计数方法做平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查,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菌落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总数。菌落计数的报告平板菌落数的选择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标准。一个稀释度使用两个-应采用两个平板平均数,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2以代表全皿菌落数。平皿内如有链状菌落生长I落之间无明显界线),若仅有一条链,可视为一个菌落;如果有不同来源的几条链,则每条链作为一个菌落计。稀释度的选择应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稀释度,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1'1)。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视两者之比如何来;若其比值小于或等于2,应报告其平均数;若大于2则报告其中较小的数字(见表中例3)。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释倍数报告之(见表1中例4)。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倍数报告之(见表1中例5)。若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6)。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其中一部分大于300或小时,则以最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1中例7)。菌落数的报告菌落数在100以内时,按其实有数报告,大于100时,采用两位有效数字,在两味数字后面的数值,以四舍五人方法计算。为了缩短数字后面的零数,也可用10的指擞示(见表1中“报告方式”栏)。表1稀释度选择及菌落数报告方式例次稀释液及菌落数两稀释液之比菌落总数[cfu/g(mL)]报告方式[cfu/g(mL)]10-110-210-31多不可计164201640016000或1.6X1042多不可计295461.63775038000或3.8X1043多不可计271602.22710027000或2,7X1044多不可计多不可计313313000310000或3.1X105527115270270或2,7X1026000<1X10<107多不可计305123050031000或3.1X104附件2GB/T4789.3-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2术语大肠菌群系指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该菌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故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推断食品否污染肠道致病菌的可能。食品中大肠菌群数系以100mL(g)检样内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表示。3引用标准GB/T4789.2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4设备和材料温箱:36±1℃。冰箱:0〜4℃。恒温水浴:44.5±0.5℃。天平。显微镜。均质器或乳钵。平皿:直径为90mm。试管。吸管。广口瓶或三角烧瓶:容量为500mL。玻璃珠:直径约5mm。载玻片。酒精灯。试管架。5培养基和试剂乳糖胆盐发酵管:按GB/T4789.28中4.9规定。伊红美蓝琼脂平板:按GB/T4789.28中4.25沥规定。乳糖发酵管:按GB/T4789.28中4.10规定。EC肉汤:按GB/T4789.28中4.11规定。磷酸盐缓冲稀释液:按GB/T4789.28中3.22规定。生理盐水。革兰氏染色液:按GB4789.28中2.2规定。6检验程序大肠菌群检验程序如下:(图略)稀释检样乳糖胆盐发酵管36℃±1℃48h±2h产气大肠菌群阴性伊红美蓝琼脂平板36℃±1℃48h±2h不产气报告革兰氏染色乳糖发酵管36℃±1℃48h±2h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产气不产气大肠菌群阴性大肠菌群阳性大肠菌群阴性报告报告报告7操作步骤检样稀释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mL(或g)放于含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璃瓶内(瓶内予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摇或研磨做成1:10的均释液。固体检样最好用均质器,以8000〜10000r/min的速度处理1min,做成1:10阳性管数 |MPN| 95%可信限|匀稀释液。7.1.2用灭菌吸管1:10稀1mL,注入9mL灭菌生水或其他稀的试管内,试管混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条操作依次做10倍递增稀释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支1mL灭菌吸管。根据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或对检样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三个稀释度,每个稀释种3管。乳糖发酵试验将待检样品接种于乳糖胆盐发酵管内,接种量在1mL以上者,用双料乳糖胆盐发P1mL及1mL以下者,用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每一稀释度接种3管,置36±1℃温箱内养24±2h,如所有乳糖胆盐发酵管都不产气,则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气者按下列程序进行。分离培养将产气的发酵管分别转种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置36±1℃温箱内,培养18〜2然后取出,观察菌落形态,并做革兰氏染色和证实试验。证实试验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肠菌群菌落1〜2个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接种乳糖发i置36±1℃温箱内培养24±2h,观察产气情况。凡乳糖管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杆菌,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报告根据证实为大肠菌群阳性的管数,查MPN检索表,报告每100mL(g)大肠菌群的MPN,表1)。

1mL(g)X30.1mL(g)X30.01mL(g)X3100mL(g)下限上限000000000123<30306090<590000011110123306090120<51300000222201236090120160000033330123901301601901111000001234070110150<5102002101111111101237011015019010302303602222000001239014020026010303603703333000001232303906409504070150120013003800注1:本表采用3个稀释度[1mL(g)、0.1mL(g)、0.01mL(g)],每稀释度三管注2:表内所列数量如改用10mL(g)、1mL(g)和0.1mL(g)时,表内数字应相应降低10倍;如改用0.1mL(g)、0.01mL(g)、0.001mL(g)时,则表内数字应相应增加10倍。其余可类推。1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