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情境心理学的若干问题王亚南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正文】[摘要]本文对情境心理学的概念、内容、研究方法及其意义作一扼要阐述,着重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情境论对特质论的批评;(2)人与情境互动论及其研究方式;(3)情境概念的变化趋势;(4)用词汇法研究情境分类学;(5)情境表象及其个别差异;(6)情境心理学对我们的启示。情境心理学是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国内介绍这方面的内容甚少,本文试图在阅读有关材料的基础上,探讨情境心理学的一些重要问题。1情境论对特质论的批评在本世纪40至50年代,人格研究主要是建立在强有力的内在素质倾向或特质的基础上,首先用类型学术语,后来用特质术语以找到能揭示人类行为的理论。如此的特质模型意味着一个人的信念、倾向、感情、典型的行为方式可被凝缩成一系列有限的人格特质。特质被假定成对预测个人行为具有非常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它不仅仅是跨时间、跨情境的一般的行为倾向,而且在具体情境中是独立的行为。然而在过去几十年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人格心理学中的一段危机,Mischel等学者对特质论提出了批评:第一,行为跨时间、跨情境的一致性很少得到证明,第二,特质理论及其评估技术对某一情境下个体的具体行为的预断能力极其有限,第三,特质或其他素质概念只是有关人的认知建构,并不反映实际行为。[(1)]因此,情境论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作为一个非倾向性的模式曾占有统治地位。情境论认为行为由情境强烈控制着°Mischel主张在预示行为时,应该强调能观察的、特定的刺激环境,而不是粗略的内在倾向。情境论因此成为一个对特质论必要的和有理由的矫正物。然而激进的情境论在反对行为的内在决定因素的作用这一方向上则是走得太远了。最后应该指出特质论和情境论的立场似乎都是误导的。然而强调人与情境相互作用的理论(即人一情境互动论)作为一个范式而出现,却是促进了一个新的人格心理学研究领域“情境心理学”的勃兴。2人与情境互动论及其研究方式人一情境互动论是情境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互动论在人格心理学中也有很长的历史。在互动论模式上的兴趣可至少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在半个多世纪以前,象Angyal,Kantor,Lewin,Murray这些研究者,就已经把注意力集中于有机体和环境的复杂的相互作用以及我们后面将讨论的方法上,这些早期的表达和现在的模式具有共同的理论见解,用公式表达为:B=f(P・E),B——行为,P——人格,E——环境(情境),说明行为变量是人和环境(情境)变量的函数。在通常情况下的一种研究范例,就是所谓变异成分的研究取向,即用刺激——反应模式组织的问卷,调查个体对情境变量的反应。这样的S—R问卷,在一系列情境下(如:“你将有一个约会”,“你将在很多人面前作演讲”)测试行为反应。这种方法,使我们有可能确定行为变异归因于情境、个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成分的比例°Bowers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一般变异归因于个人的百分比为13,归因于情境的百分比为10,归因于人与情境相互作用的百分比为21[(2)]。因此结果清楚地证实了人和情境的相互作用是行为变异的最大原因。人和情境的相互作用也可用相关策略来研究,如人X情境的实验设计。这些研究者用自我报告和观察到的材料,来研究在很多不同情境下儿童的诚实。他们发现在道德争论上的意见有相当多的一致性,然而当情境发生变化后,道德行为表明几乎无一致性,这并不意味着行为具有反复无常的特征,而是表明在影响行为的人和情境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的关系。Hartshorne和May的重复研究表明了相似的结果,导致这些研究者得出结论:人和情境都不能单独地解释主要的行为变异,因此进一步研究必须重视相互作用。人和情境变量都是独立的变量,互动作用的大小反映了它们互赖性的程度。另外,Mischel和他的同事在研究互动论的过程中形成了较多的认知方法。在他的社会认知学习的阐述中,Mischel提出了人这一变量应该强调对这些内容的测试:认知能力、编码策略、个人建构、计划、结果估计、主观刺激评价,而不是强调对特质的测试。有关人和情境互动的大多数研究方式中,正象Endler指出的那样,我们仍然是在作一种结构的分析,并不能理解互动的过程。然而,在人和情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动力过程的研究是很清楚的,这个研究起初由Kantor,Lewin,Murry和其他具有互动见解的倡导者所开创,现代互动论对人和情境关系的动力方面日益感兴趣。这种动力互动模式关心的是这样的过程,即个人怎样影响情境和个人怎样受情境的影响。人一情境互动论具有四个特征:实际的行为是个人和他们所面对的情境之间多方面互动的函数。在这互动过程中个人是一个有目的的、积极的动因。(3)在互动的个人方面,认知因素是行为的根本决定因素,尽管情绪因素也起着作用。(4)在情境这方面,情境的心理意义对人更具有决定作用】(2)]。尽管Endler进一步详细说明过这些假定,不幸的是,对这些展示相互影响的研究还没有提出适当的方法论。因此,为了建立能理解的人和情境的互动论,我们很有必要说明心理学中的情境。3情境概念的变化趋势情境是什么?从广义上来说,它是指影响个体行为变化(产生行为或改变行为)的各种刺激(包括物理的或心理的)所构成的特殊情境】(3)]。情境包括客观情境、心理情境。心理学者根据特定的时空边界,曾以很多不同方式来表示情境的特征,它们是:(1)客观的生态维度(象地理特征、气象变量、建筑特征);(2)行为背景(自然的环境模式、行为匹配);(3)团体结构(大小、等级系统、成员的数目);(4)居民的个人特征和行为特征;(5)心理、社会特征和团体气氛(如关系、个人发展、凝聚力等);(6)其他。也可根据下列特征对情境进行描述和分类,诸如标准、规则、情绪、期望以及个人特别的或客观规定的特征(如任务、角色、需要、技巧、行为等)。几十年来,情境概念伴随着一个逐步转换的过程,即从原子的到整体的、从物理的到社会的、从客观的(外部的)到主观的(内部的)情境转换。人一情境互动论倾向于关注情境的心理意义,很少注意到客观情境的作用。研究者特别注意了主观的情境特点间的比较,例如,注意到与焦虑(诸如对成就、事件的要求)、与他们的知觉结果(诸如分离、个人的不充分性、内疚等)相联系的情境特点间的比较。其他如Endler,Mischel,Pervin也指出了有必要研究人们的主观计划、方案、目标、策略、行为规则,以及作为行为信号的情境的客观作用。正如前述,人与情境的相互作用决定个体的行为,情境的心理意义对人更具有决定作用,不仅仅如此,情境对有目的的行为是一个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人对情境有能动作用,很自然,研究情境是研究人一情境互动论的基础,因此在情境心理学中研究情境是十分重要的。那怎样研究情境呢?这儿我们主要讨论词汇法。4用词汇法研究情境分类学Cantor等学者研究情境是在四个类别(社会的、文化的、充满压力的、意识形态的)和三种抽象水平(例:一级水平是在一个社会情境下、二级水平是在一个舞会上、三级水平是在一个生日宴会上)上进行的。在这4(类别)X3(抽象水平)模型中,被试产生原型属性。研究发现,情境原型由情境的物理特征、人们在情境中的特征(特质)、与情境相连的情感和与情境相连的行为联合构成。这个研究关注着情境分类学的发展。VanHeck是如何用“词汇”方法来研究情境分类学的呢?这种方法假设大多数与社会有关的、突出的个性和环境特征可用自然的语言编码,因此以自然语言词典作为情境概念的源泉。根据词典的一套日常术语,精选一些指代情境的名词,而这些名词是可客观地理解的,在一个抽象水平上用概念组成了263个情境术语。下一步是建构情境属性的目录。选了160个被试,其中考虑到他们的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对被试进行录音采访、要求他们对263个情境术语进行自由描述。情境描术的数目超过了4000。进一步分析录音采访内容,产生了659个分离的属性,它们属于八个类别:(1)背景关系,(2)位置或物理环境,(3)可客观地确定的物理环境的特征,(4)人们,(5)可客观地确定的有关人员的特征,(6)行为和活动,(7)物体/设备,(8)其他方面。接着对一个新的被试组(N=744)提出情境概念,要求被试对659个情境属性给出原型等级。根据他们的原型等级,可见情境是互相关联的,再对结果矩阵进行因素分析,最后鉴定出10个情境因素,每个情境因素又包括若干样本情境[(2)](见表1)通常的情境分类学结果已成功地使用在特定情境的手段目的问卷、BigFive问卷(VanHeck1991)的建构上,在互动论研究中这种方法具有广泛的实用性。5情境表象及其个别差异在研究中,人们主要关心表达熟悉的互动情境的方式。这种互动情境即心理情境,是个体在特定时间内对客观情境的主观表象。正象大家看到的那样,对典型情境的研究而言,最富有成效的方法之一是认知一知觉策略°Endler和Magnusson指出可用评价量表问卷、语义性鉴别技巧等来研究情境知觉。一些研究者已成功地把这些方法使用在情境知觉的问卷研究中。研究发现:人们依据情感(威胁、温暖、有兴趣、单调、紧张、镇静、反对)来表示情境的广度,以及依据由它们所产生的情感相似性组织情境的广度。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对社会刺激的反应上,情感维度(诸如愉快、自信感、焦虑感、紧张感等)表达了人们对社会情境的认知表象。同时,由于人们不断受到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所以人们在情境表象上是有差异的。在外部因素中,文化和亚文化因素似乎扮演了主要的角色。例如在一个研究中比较香港的中国学生和在Sydney的澳大利亚学生对典型的相互作用事件的知觉。在这些组间的情境表象方面,其结构和维度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很可能与两种文化间的差异有关。另外亚文化(例如成员的地位)的不同对情境表象也有重要影响。比较英国家庭主妇和学生对事件的知觉时,我们发现他们对事件的认知表象上不仅仅存在结构上的差异,而且在事件空间内个人生活小插曲的状况也受到地位差异的影响。与学生相比,家庭主妇总体上拥有的复杂事件的范围较小,并且当涉及到与其他相联系的社会情境(如:去参加宴会)时,家庭主妇内在地比学生产生更多的焦虑。内部因素中,个性在情境表象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研究发现,社会性焦虑的、犹豫的、个性内倾的和相对无特殊技能的男子最容易根据他们的焦虑维度来表达情境;自信而高度自我控制的,个性外倾的且具有更多社会技能的男子,首先依据评价和紧张维度表达情境。这些说明个性和人们习惯地知觉、解释情境的方式之间存在着一种重要的关系。在上述的情境知觉的研究中,个人差异所导致的可能的行为结果将是什么呢?在人格特质和个人对情境的选择之间又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呢?研究结果已表明,关于在环境中见到的典型情境,人们的确有微妙的和可依靠的认知表象,并且文化的和个人的因素对这种表象有重要的影响。一种结果可以是个人避免一些情境而进入其他情境,而且人们可以改变环境以适合他们自己,甚至创造有利于特定行为的情境。在情境选择上,研究发现,个性外倾者倾向于选择有刺激的社会情境,权力主义者选择权力主义的教育情境,在那儿由他们的技巧决定结果,高一自我控制的人似乎渴望进入明显限定的情境,而避免进入含糊的情境,而低一自我控制者实际上不受情境清晰度的影响。这些选择性似乎明显地和情境表象上的知觉差异相一致。6情境心理学对我们的启示本文主要阐述了情境心理学的若干问题。为了较好地理解个人对情境怎样知觉、表达和作出反应,我们必须把人一情境互动论的概念放在中心位置。现代互动论强调:个人选择情境来展示个人特性;个人特性可以改变情境,情境也影响人;单用个性或单用情境因素都不能充分地揭示行为,两者必须结合在一起加以考虑。个人对一个特定领域内情境的反应是由特质所致的,与以前的一些方法论相一致,这些观点强调处于某种境地的行为的有意识的、积极的特征,并且强调特定的个人怎样在情境中作出反应,强调行为特质的性质。很自然,情境心理学对我们至少有两点启示:(1)个性量表的结果并不能完整地反映一个人的个性。个性量表好多是在特质论基础上编制的。而同一个体在跨时间、跨情境中行为的相关系数并不高,正如文中所述,未能找到证据证明特质对预测个人行为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行为是人和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我们在编制量表时必须考虑这一观点;同时,对测验的结果分析,必须采取生态学观点,把调查与现场观察相结合,来自本人资料与来自他人资料相结合,言语材料与具体行为材料相结合,来自个人信息和环境信息相结合,对测验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4)],这样才有希望客观地把握个体的个性。(2)必须强调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早期的行为主义在研究人的行为时,把人视同机器或动物,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是被动的生物。情境心理学并不是要重蹈行为主义复辙。它告诉我们,人具有完善的认知能力,不仅能感知环境,而且能主动地作用环境,选择环境甚至改造环境以适合自己的行为。因此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固然要创设教育情境,但决不能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情境心理学仅是我们艰苦探索的起点,它是通过一个更复杂的理论性框架来规定的,人一情境互动论不仅负有对人格结构概念化的责任,而且需要表达情境的结构、以及这两类变量间所具有的动力的相互作用,情境心理学的最终目标是预见某一情境中个体的行为,解析这些问题正体现了不同的前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基础教育校长任期目标责任聘用合同示范文本3篇
- 2025年广东珠海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招聘人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精简居间服务合同集3篇
- 2025年度民间借贷合同范本:医疗健康产业贷款合同范例2篇
- 分拆上市的动因及绩效研究
- ESG表现、新质生产力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 校本研修能力提升班开班仪式发言稿范文
- 云南省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五)文综试题-扫描版含解析
- 数据通信技术论文
- 齿轮齿条传动机构设计说明书
-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秋新人教PEP版3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课件 Unit 4 第4课时 Part B Let's talk
- 2024新版(外研版三起孙有中)三年级英语上册单词带音标
- 期末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2023年员工手册范本(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手册)
- 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自来水厂考试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冷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篇
- 教育学院院长述职报告范文
- 杭州市西湖区2024年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六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