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核酸标本采样人员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_第1页
新冠核酸标本采样人员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_第2页
新冠核酸标本采样人员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_第3页
新冠核酸标本采样人员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_第4页
新冠核酸标本采样人员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冠核酸标本采样人员培训考核试卷1.可以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标本采集人员为?()[单选题]*A.经过生物安全培训,培训合格且具备采样技能的人员(正确答案)B.医生C.研究所科研人员D.实验室管理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标本首选?()[单选题]*A.呼吸道标本(正确答案)B.便标本C.尿液D.结膜拭子标本.鼻拭子采集的关键点是什么?()[单选题]*A.鼻拭子:待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轻轻旋转一周(正确答案)B.鼻拭子: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慢深入,待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轻轻旋转三周C.鼻拭子:沿上鼻道的底部向后缓慢深入,待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即可D.鼻拭子:沿中鼻道的底部向后缓慢深入,待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轻轻旋转三周4.咽拭子采集部位的关键点是什么?()[单选题]*A.咽拭子:两侧咽扁桃体和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0秒B.咽拭子: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转动擦拭,然后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0秒C.咽拭子: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擦拭至少3次,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正确答案)D.咽拭子:两侧咽扁桃体来回转动擦拭,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1次5.实验室戴手套的注意事项?()[单选题]*A两层普通手套B.两层能盖过袖口的手套,每次戴手套前要做充气检查C.长袖筒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两层,手套袖筒必须覆盖住防护服袖口,(正确答案)用充气方法检查手套是否破损两层手套,用充气方法检查手套是否破损6.采集新冠病毒呼吸道标本时戴什么级别的口罩?()[单选题]*A.N95及以上口罩(正确答案)B.N99罩C.医用外科口罩D.一次性口罩.以下关于戴N95口罩的表述正确的是?()[单选题]*A.佩戴N95口罩时要做气密性检查(正确答案).佩戴N95口罩,再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C.先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再佩戴N95口罩D.先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再佩戴N95口罩同时做气密性检查8.采集样本后如何做手部消毒?()[单选题]*A.消毒剂消毒手部即可.消毒剂消毒后,脱去外层手套,消毒内层手套,再戴上外层手套C.消毒剂消毒后,脱去外层手套,消毒内层手套,戴新的外层手套(正确答案)D.消毒剂消毒手部,脱去手套再换一副新手套.采集环境样本叙述错误的是?()[单选题]*A.对食品样本可直接进行采集(正确答案)B.用病毒采样管中的病毒保存液,充分浸润采样棉签后,对拟采集食物样本的表面重复涂抹、涮洗3次以上C.要满足对样本表面,进行多点分布式采样D.采集前首先将拟采集的食品小心分离.在脱个体防护装备时,首先进行下列哪些操作?()[单选题]*A.无需消毒外层手套,直接换新的外层手套B.全身喷洒消毒剂(正确答案)C.不消毒,直接更换外层手套D.只消毒前胸和双臂,更换新的外层手套.在防护装备穿戴过程中,穿连体防护服时,需要注意什么?()[单选题]*A.选择适合自己体型大小的防护服且检查防护服是否破损(正确答案)B.防护服没有有效期,穿戴前不需要考虑有效期C.防护服没有型号区分,穿戴前不需要选择大小D.没有特殊要求,只要是防护服就可以.在个人防护装备穿戴过程中,佩戴内层一次性头套时,有何要求?()[单选题]*A.直接戴上,没有特殊要求B.戴上内层头套,要求完全罩住头发,不能有头发漏出(正确答案)C.戴上内层头套,可以有少量头发在头套外面D以上操作都可以13.采样过程中,要更换外层手套,首先要进行下列哪些操作?()[单选题]*A直接脱掉外层手套,更换新的手套B.没有特殊要求,可直接脱掉外层手套C.更换外层手套前,首先要对外层手套进行充分的消毒(正确答案)D以上操作都可以14.摘口罩,需要以下哪几步?()[单选题]*A.从脑后先摘口罩的上方系带,再摘下方系带,全程不能碰触口罩前面B.从脑后先摘口罩的下方系带,再摘上方系带,全程不能碰触口罩前面(正确答案)C.从口罩的下方摘下口罩,全程不能碰触口罩前面D.同时拿住两根系带摘下口罩,全程不能碰触口罩前面15.在脱连体防护服时,需要注意什么?()[单选题]*A.无所谓,只要把连体防护服脱下来就可以B.全程确保连体防护服的污染面,不能碰触内层衣物,脱的过程要缓慢轻柔(正确答案)C.脱的过程中,速度一定要快,不能拖沓D.根据个人脱防护服习惯,没有特殊要求16.下列不属于手套损坏、污染处理方法的是?()[单选题]*A.手套被污染时应立即用消毒剂喷洒手套B.脱下手套,放入黄色垃圾袋内,待消毒C.更换新手套继续实验D.直接戴新手套(正确答案)17.运输新型冠状病毒呼吸道样本需要几层包装?()[单选题]*A.一层包装B.二层包装C.三层包装(正确答案)D.越多越好18.新型冠状病毒毒株或其它潜在感染性生物材料陆路和航空运输时,应按照哪类感染性物质运输?()[单选题]*

A.A类UN3373B.B类UN2814CB类UN3373D.A类UN2814(正确答案)[单选题]*()[单选题]*19.新冠样本采集后多长时间内送检?([单选题]*()[单选题]*A.2-4小时(正确答案)B.4-8小时6-8小时6-12小时20.感染性废物应用包装封口并标明感染名称?A.双层红色垃圾袋B.单层红色垃圾袋C单层黄色垃圾袋D.双层黄色垃圾袋(正确答案)20.口咽拭子采集时使用拭子擦拭持续时间为A.5-10秒B.10-15秒(正确答案)C.15-20秒D.20-30秒21用于病毒核酸检测的标本应尽快进行检测,能在24小时内完成检测的可置于()冰箱保存,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应置于()冰箱保存。?A.4c-70℃(正确答案)6.6℃,-70℃C.4℃,-50℃22.可以进行核酸采集的人员是()?A.研究所科研人员B.实验室管理人员C.医生D.经过生物安全培训(培训合格),培训合格具备采样技能的人员(正确答案)23.发热门诊采集标本后应在()小时内报告核酸检测结果,对于普通门诊、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等人群,原则上在()小时内报告结果。?A.4、12B.2、8C.2、6D.6、12(正确答案).鼻咽拭子项端到达鼻咽()?A.咽后壁(正确答案)B.咽喉部C.口咽部D.腔后壁.口咽拭子操作要点()?A.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1次B.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1次C.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2次D.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2次E.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3次(正确答案)F.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26.咽拭子采集的正确部位是()?A.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正确答案)B.舌根、咽后壁及扁桃体隐窝、侧壁等处C.舌头、悬垂体、腔黏膜D.舌根、咽扁桃体、咽后壁.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结果应按相关要求在()小时内进行传染病上报及后续流行病学调查工作。?A.12(正确答案)B.24C.6D.8.每个采样点应当配备1-2名采样人员,合理安排采样人员轮替,原则上每()小时轮岗休息1次?A24(正确答案)B.4-6C.3-4D.6-8.下呼吸道标本包括()?A.呼吸道吸取物B.支气管灌洗液C.肺泡灌洗液D.深咳痰液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上呼吸道标本包括口咽拭子和鼻咽拭子,首选()。?A.鼻咽拭子(正确答案)B.口咽拭子31.关于鼻咽拭子采集方法,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采样人员一手轻扶被采集人员的头部,一手执拭子贴鼻孔进入,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缓深入B.由于鼻道呈弧形,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发生外伤出血C.待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用力旋转1周(如遇反射性咳嗽,应停留片刻)(正确答案)D.然后缓缓取出拭子,将拭子头浸入含2~3ml病毒保存液的管中。.关于口咽拭子采集方法,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无法采集鼻咽拭子时可选用B.被采集人员先用生理盐水漱口C.采样人员将拭子放入无菌生理盐水中湿润,也可以将拭子放入病毒保存液中。(正确答案)D.被采集人员头部微仰,嘴张大,并发"啊"音,露出两侧咽扁桃体,将拭子越过舌根,在被采集者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3次,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将拭子头浸入含2~3ml病毒保存液的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标本采集后室温放置不超过()小时,应在2-4h内送到实验室。?A.2B.4(正确答案)C.12D.2434.【单选】下列哪项不属于医务人员手卫生“五个重要时刻”之一?()A.无菌操作后(正确答案)B.接触患者后C.接触患者前D.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后35.【单选】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进行护理操作时,须戴()手套。A.1P-B.双层(正确答案)C.薄膜D.防护36.【单选】污染针头等利器应使用什么包装物收集?()A.污物桶套双层黄色塑料袋B.纸盒C.专用利器盒(正确答案)D.纸箱37.【单选】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属于什么废物?()A.属于生活垃圾,不属于医疗废物;B.病理性废物;C.感染性废物(正确答案)38.【单选】《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中规定,包装袋应是什么颜色的?()A.红色B.白色C.黄色(正确答案)D.黑色。39.【单选】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A.环境消毒B.合理使用抗菌素C.手卫生(正确答案)D.隔离传染病人40.【单选】控制院内感染最主要的三个措施是A.控制感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41.【判断】关于医疗机构新冠病毒采样点人员配置要求:每个采样点应当配备1-2名采样人员。合理安排采样人员轮替,原则上每2-4小时轮岗休息1次。?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42.【判断】在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口咽拭子采样前,采样人员应将拭子放入无菌生理盐水中湿润。?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判断】新冠核酸检测标本转运箱封闭前,必须使用75%酒精或0.2%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判断】各医疗机构在采集标本时,要根据不同采集对象设置不同的采样区城,将发热患者与其他患者、"愿检尽检”人群分区采样,避免交叉感染。?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45.【判断】采样点应当为独立空间,具备通风条件,内部划分相应的清洁区和污染区,配备手卫生设施或装置。?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46.【判断】标本采集后室温放置不超过12小时内送到实验室。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47.【判断】医务人员应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戴手套前应当洗手,脱去手套或隔离服后应当立即流动水洗手。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48.【判断】医院感染暴发指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49.【判断】探视经飞沫传播疾病患者时,探视者与患者之间应保持的距离一米以上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判断】穿脱个人防护用品时口罩是最先戴、最后脱。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多选】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隔离措施正确的是?()A.应对感染MODR病人采取单间或床单位隔离,床单位隔离患者在床边挂"蓝色接触隔离标志”。(正确答案)B.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感染病房。(正确答案)C.医护人员相对固定,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预防接触传播的隔离措施。(正确答案)D.MOR肺炎或呼吸道定植者应立即转科或转院。52.【多选】防止细菌耐药发展的策略:()A.预防感染(正确答案)B.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正确答案)C.合理使用抗生素(正确答案)D.预防耐药株的传播(正确答案)53.【多选】对多重耐药菌控制落实的有效措施,包括哪些?()A•手卫生措施(正确答案)B.隔离措施(正确答案)C.无菌操作(正确答案)D.保洁与环境消毒54.【多选】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局部处理措施是?()A.一挤(正确答案)B.二冲(正确答案)C.三消毒(正确答案)55.【多选】2019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手卫生包括为医务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的哪些类型()。A.洗手(正确答案)B.卫生手消毒(正确答案)C.外科手消毒(正确答案)D.戴手套56.【多选】下列情况时医务人员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A.接触传染病患者的体液后(正确答案)B.为高血压患者静脉输液后C.为传染病患者整理床单位后(正确答案)D.接触传染病患者前57.【多选】"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通常见于哪些情况?()A.从事维护活动后,如更换床单、整理床头桌等(正确答案)B.最近一次接触患者完整皮肤或衣物。C.从事护理活动后,如调整输液速度、清除监护警报等(正确答案)D.接触物表或无生命物体后的情形,如倚靠在患者床上或床头柜上等。(正确答案)58.【多选】院内感染有哪几种传播途径0A.空气传播(正确答案)B.飞沫传播(正确答案)C.接触传播(正确答案)D.其他途径传播(正确答案)59.【多选】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学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感染源主要是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正确答案)B.人群普遍易感(正确答案)C.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传播(正确答案)60.【多选】新冠疫情防控0A.感染源主要是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正确答案)B.人群普遍易感(正确答案)C.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传播(正确答案).可以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标本采集人员为(A)A.经过生物安全培训,培训合格且具备采样技能的人员B.医生C.研究所科研人员D.实验室管理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标本首选(A)A.呼吸道标本B.便标本C.尿液D.结膜拭子标本63.鼻拭子采集的关键点是(B)A.鼻拭子:待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轻轻旋转一周B.鼻拭子: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慢深入,待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轻轻旋转三周C.鼻拭子:沿上鼻道的底部向后缓慢深入,待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即可D.鼻拭子:沿中鼻道的底部向后缓慢深入,待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轻轻旋转三周64.咽拭子采集部位的关键点是什么(B)A.咽拭子:两侧咽扁桃体和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0秒B.咽拭子: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转动擦拭,然后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0秒C.咽拭子: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擦拭,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D.咽拭子:两侧咽扁桃体来回转动擦拭,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1次65.关于常规筛查核酸检测标本采样人员的防护用品选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oA.佩戴医用外科口罩B.佩戴工作帽与手套C.正确穿脱隔离衣D.佩戴护目镜/防护面屏66.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下列关于雾化吸入器及配套耗材的清洁与消毒,正确的是(B)oA.采用干式擦拭的清洁方式B.配套耗材采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消毒,作用时间30min,流动水冲洗,干燥备用C.无需一人一用一消毒D.一次性面罩或口含嘴可重复使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体温计消毒液应现用现配,(B)小时更换一次。A.12B.24C.36D.48.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下列关于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的清洁消毒,说法正确的是(A)。A.血压计、听诊器用75%乙醇或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擦拭B.血压计袖带浸泡于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中lOmin,清洗干燥备用C.血压计、袖带、听诊器每2周清洁消毒1次D.血压计袖带、听诊器、叩诊锤多人共用,无需专人专用69.医务人员发生呼吸道职业暴露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B)。A.用规范实施手卫生后的手捂住口罩或紧急外加一层口罩B.均无需医学隔离观察C.紧急通过脱卸区,按照规范要求脱卸防护用品D.根据情况可用清水、0.1%过氧化氢溶液、碘伏等清洁消毒口腔或/和鼻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后离开70.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首选(A)oA.消毒湿巾或经消毒液规范浸泡后的布巾擦拭B.喷洒消毒C.清水擦拭D.紫外线消毒71.咽拭子或鼻拭子采样后,标本室温放置不得超过(A)小时。A.4B.6C.12D.2472,下列关于口咽拭子采集方法正确的是(D)。A.被采集人员平视前方,发出“啊”音B.采集者在被采集者两侧咽扁桃体部位稍微用力来回擦拭1次,并在咽后壁上下擦拭1次C.采集者应动作缓慢轻柔D.采集完毕后将拭子头浸入含2〜3ml病毒保存液的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73.下列关于鼻咽拭子的采集方法正确的是(B)oA.采集人员一手轻扶被采集人员的头部,一手执拭子贴鼻孔进入,沿上鼻道向后缓缓深入B.待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轻轻旋转一周C.采集鼻咽拭子如遇反射性咳嗽,应手法轻柔继续采集D.为了方便采样,采样者应在被采样者正前方采集74.采集新冠病毒呼吸道标本时戴什么级别的口罩(A)A.N95及以上口罩B.N99口罩C.医用外科口罩D.一次性口罩75.运输新型冠状病毒呼吸道样本需要几层包装(C)A.一层包装B.二层包装C.三层包装D.越多越好76.落实标准预防的关键措施不包括(D)。A.医务人员的行为要规范,建立起行为屏障B.与建筑布局、诊疗流程等因素密切相关C.与物资保障、人员培训等因素密切相关D.接种疫苗77.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疾控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在接收到标本后应(B)小时内反馈实验室检测结果A.2小时B.24小时C.12小时D.48小时78.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策略不正确的是(B)oA.内外同防B.医技同防C.人物同防D.三防融合79.下列哪种消毒剂不能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D)。A.75%乙醇B.含氯消毒剂C.过氧乙酸D.氯己定80.感染性废物应用(D)包装封口并标明感染名称?A.双层红色垃圾袋B.单层红色垃圾袋C.单层黄色垃圾袋D.双层黄色垃圾袋81.发生呼吸道职业暴露后处理措施错误的是(D)A.应即刻采取措施保护呼吸道(用规范实施手卫生后的手捂住口罩或紧急外加一层口罩等),按规定流程撤离污染区B.紧急通过脱卸区,按照规范要求脱卸防护用品C.根据情况可用清水、0.1%过氧化氢溶液、碘伏等清洁消毒口腔或/和鼻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后离开D.高风险暴露者按密接人员管理,隔离医学观察一周82.新冠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注射泵、雾化器等设备表面清洁、消毒方法正确的是(B)oA.采用干式擦拭的清洁方法B.采用一次性消毒湿巾或75%乙醇进行表面消毒C.清洁、消毒频次为1次/周D.感染高风险部门每天擦拭1次.接诊、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诊疗区域,其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处理应当合理增加消毒剂浓度和消毒频次。如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剂浓度应当调整为(D)。A.500mg/LB.600mg/LC.800mg/LD.1000mg/L.接诊、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时使用的可重复使用器械,用后立即使用有消毒杀菌作用的医用清洗剂或(C)mg/含氯消毒剂浸泡()分钟,然后再规范清洗消毒或灭菌。A.1000,60B.500,30C.1000,30D.500,60.如使用化学消毒剂对空气进行终末消毒,宜采用(A)过氧化氢等超低容量雾化消毒。A.1%〜3%B.5%〜10%C.10%〜15%D.15%〜20%86.医务人员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C)A.可不洗手B.流动水冲洗即可C.行规范手卫生D.戴双层手套87.下列哪些情况医务人员应认真洗手,除(C)A.接触病人前后B.进行无菌操作前C.处理废弃物前D.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88.关于戴手套的描述错误的是(D)A.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B.戴手套前应当洗手C.摘手套后应当洗手D.戴手套前不用洗手89.针对感染性疾病病原学特点和传播途径,以阻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或空气传播途径为目的,而采取的针对性综合防控措施属于(C)。A.标准预防B.一般预防C.额外预防D.特殊预防90,下列哪种情况医务人员不需要采取手卫生措施(C)oA.接触患者前后B.清洁或无菌操作前C.接触办公用品前D.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下列关于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说法错误的是(B)oA.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人员防护管理,储备质量优良、数量充足的防护物资B.从事发热门诊、定点医院隔离病区工作的人员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C.进入发热门诊、定点医院隔离病区工作前,要做医用防护口罩密合性测试D.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暴露风险和开展的诊疗操作,正确合理使用医用外科或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手套、隔离衣或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下列关于自然通风的实施措施正确的是(A)。A.每日开窗通风N2次,230min/次B.每日开窗通风1次,N30min/次C.每日开窗通风N2次,245min/次D.每日开窗通风1次,245min/次93.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半污染区前,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为(A)A.摘手套、消毒双手一摘护日镜/防护面屏一脱隔离衣或防护服一脱鞋套一洗手和/或手消毒一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B.摘护日镜/防护面屏一摘手套、消毒双手一脱隔离衣或防护服一脱鞋套一洗手和/或手消毒一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C.摘手套、消毒双手f脱隔离衣或防护服一摘护日镜/防护面屏一脱鞋套f洗手和/或手消毒一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D.摘手套、消毒双手一摘护日镜/防护面屏一脱隔离衣或防护服一脱鞋套一洗手和/或手消毒一进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