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及其护理课件_第1页
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及其护理课件_第2页
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及其护理课件_第3页
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及其护理课件_第4页
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及其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及其护理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及其护理1一、骨髓抑制

抗肿瘤药物对骨髓抑制的作用与细胞的半衰期有关。红细胞120天,血小板5-7天,粒细胞6-8小时,所以化疗后通常出现白细胞减少,然后出现血小板减少,而且通常前者比后者严重,化疗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贫血。

1粒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的主要后果为严重感染的危险性增加。

2血小板减少:化疗药物抑制骨髓,导致血小板降低。易发生危及生命中枢N系统出血、胃肠道和呼吸道大出血。

一、骨髓抑制

抗肿瘤药物对骨髓抑制的作用与细胞的半衰期有2

3贫血:由于红细胞半衰期长,所以化疗引起的严重贫血并不多见,主要是抗代谢的化疗药物如抗叶酸素、抗嘧啶类和一些烷化剂影响,真核细胞中的DNA合成,对细胞的生成影响较大。

3贫血:由于红细胞半衰期长,所以化疗引起的严重贫血并3二胃肠道反应

1恶心与呕吐: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是癌症治疗中困扰患者的最大问题之一,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化疗类型、剂量、方案、联合用药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接受化疗的患者中,大约70%~80%出现恶心呕吐,约10%~40%发生先期恶心呕吐。化学药物致恶心呕吐机制如下:

二胃肠道反应

1恶心与呕吐: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是癌症治疗4(1)刺激化学感受器触发区:大多数化疗药物最常见的致恶心呕吐机制。致吐神经递质有多巴胺、5-羟色胺、组胺、去甲肾上腺素、神经紧张素、血管活性肽等,多巴胺是与化疗致吐关系最密切的神经递质。因此许多有效的止吐药物均为多巴胺拮抗剂。

(2)外周机制:顺上胃肠粘膜、刺激肠道神经递质受体。

(3)大脑皮质机制:直接兴奋大脑、间接兴奋(精神性的)

(1)刺激化学感受器触发区:大多数化疗药物最常见的致恶心呕吐5(4)前庭机制(如有运动病)

(5)味觉、嗅觉的变化:认为血浆或唾液中的药物对口腔黏膜或味蕾有直接作用,味觉的改变可能在恶心呕吐和厌食中起作用。

A先期性恶心呕吐:指发生在化疗前数日或数小时的恶心呕吐。多发生在50Y以下的中年女性患者,与既往化疗过程中恶心呕吐所致的恐惧有关。

B治疗后急性恶心呕吐:常在化疗或24小时发生,持续2~3日。化疗药物的剂量、使用方法和速度影响症状的严重性,剂量越大,静脉给药速度越快,反应越强烈。如果患者呕吐不能满意控制,则是日后发生先期性和迟发型恶心呕吐的重要原因。

(4)前庭机制(如有运动病)

(5)味觉、嗅觉的变化:认为血6三口腔黏膜炎口腔黏膜炎是化疗与放疗患者的突出问题。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接受标准化疗的患者约40%,骨髓移植患者76%发生口腔黏膜炎黏膜炎不仅引起疼痛,也限制营养的摄入,消弱患者治疗的信心,是治疗费用升高,生活质量降低,还可引起严重的临床并发症。直接口腔毒性:正常情况下,口腔细胞更新较快,一个周期7~14天。化疗与放疗均会干扰细胞的有丝分裂,降低口腔黏膜的再生能力。三口腔黏膜炎口腔黏膜炎是化疗与放疗患者的突出问题。在肿瘤的7细胞毒性药物造成的典型病变包括上皮增生、胶原和腺体的退化,以及上皮异形增生,黏膜炎进一步恶化,可出现假膜和溃疡,营养不良会降低细胞移行和更新进一步影响黏膜再生。直接的口腔毒性一般发生在化疗后5~7天,非骨髓抑制患者口腔损伤2~3周内愈合,受影响最大的是非角质化黏膜,最易受损的部位有唇部、颈部、软腭部黏膜以及口腔底部和舌的侧腹面。早期表现为无症状的红斑、然后进展为孤立白色罗高起的脱屑斑。按压式有轻微的疼痛,继而发展为大面积、急性疼痛性假膜性损害,导致吞咽困难和进食减少。

细胞毒性药物造成的典型病变包括上皮增生、胶原和腺体的退化,以8

四肾和膀胱毒性

许多抗肿瘤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肾脏排出体外,所以肾脏容易损害。临床上表现为无症状性血清肌酐升高或轻度蛋白尿,甚至无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容易引起肾脏毒性的抗肿瘤药物有铂类化合物,尤其是顺铂、丝裂霉素、大剂量的氨甲喋呤、异环磷酰胺亚硝脲等。临床上引起膀胱炎的药物有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其代谢产物有丙烯醛,可损伤泌尿道上皮,尤其是膀胱粘膜上皮,引起泌尿道毒性。

四肾和膀胱毒性

许多抗肿瘤药物及其代谢产物9

五皮肤毒性

化疗药物可引起局部和全身皮肤毒性,局部毒性是指发生于药物注射部位周围组织的反应,包括静脉炎、疼痛、红斑和继发于药物外渗的组织坏死。全身毒素性包括脱发、瘙痒、皮炎和皮肤色素沉着等。

许多病人在打了化疗药物后经常出现血管变黑、变硬。其实这是静脉炎的表现,说明血管已受到药物的刺激和损伤。

五皮肤毒性

化疗药物可引起局部和全身皮肤毒性10

六过敏反应

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一般在5%左右,临床上发生过敏反应频繁的药物有左旋门冬酰胺和紫杉醇,一般过敏反应发生率在10%-20%左右,表现为典型的Ⅰ型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血管水肿、焦虑不安和低血压等。

六过敏反应

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发11七神经毒素抗肿瘤药物引起的神经系统毒性并非少见,临床上常见容易引起神经毒性的化疗药物有长春新碱、顺铂、氨甲喋呤、5Fu等。其临床表现为跟腱反射消失、肌无力、头痛、恶心、呕吐、嗜睡、小脑功能失调等。七神经毒素抗肿瘤药物引起的神经系统毒性并非少见,临床上常见12八肺毒性文献报道:21种化疗药物能导致细胞毒性肺炎:如环磷酰胺、丝裂霉素、MTX、Ara-c、VP-16.病变主要在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内,血管损伤的主要是内皮细胞水肿、间质内和肺泡内液体渗出。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干咳、疲劳、不适等,症状一般在化疗后数周或数月出现,但超敏性药物引起的肺病可在数小时你发生,药物引起的肺毒性和胸片多表现为网状性节样改变、呈局限性或弥漫性分布。且这种毒性反应中发热很常见。八肺毒性文献报道:21种化疗药物能导致细胞毒性肺炎:如环磷13九心脏毒性抗肿瘤药诱发的心脏毒性包括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肌炎,心电图改变。严重心率失常,心包炎,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蒽环类药物是最常引起心肌毒性的化疗药物之一,有11%接受阿霉素化疗的病人会发生短暂性的心电图改变。这些急性异常与阿霉素剂量无关。在给药期间及刚给药后发生,停药后,心电图可恢复正常,这是一种可逆性心脏毒素,充血性心率衰竭上一种与剂量有关的毒性,用药剂量越大,发生率越高。常于用药后1~6个月发生。早期发现和治疗可减轻病情。九心脏毒性抗肿瘤药诱发的心脏毒性包括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14十腹泻和便秘最长引起腹泻的化疗包括阿糖胞苷、放线菌素D、5Fu、羟基脲、氨甲喋呤、亚硝脲类。其中与5FU引起的腹泻最常见。长春碱类尤其是长春碱可也许胃肠道的运动功能,而产生便秘麻痹性肠梗阻。老年患者较易发生。症状于用药三天内发生。十腹泻和便秘最长引起腹泻的化疗包括阿糖胞苷、放线菌素D、515十一肝脏毒性肝细胞功能障碍通常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直接作用引起的,是一个急性过程。临床上表现血清转氨酶升高。随着病情的发展可产生脂肪浸润和胆汁淤积,容易引起转氨酶异常的药物有左旋门冬酰胺、阿糖胞苷、大剂量胺甲嘌呤。尤其是左旋门冬酰胺引起的肝脏异常最常见。十一肝脏毒性肝细胞功能障碍通常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直接作用引16十二远期毒性化疗药物除了产生急性慢性毒素外,还可引起远期毒性,如性毒性。许多化疗药物可影响生殖细胞的产生和内分泌功能,对生殖细胞有致实变及胎儿有畸致作用。化疗药物对性腺机能的影响与药物的选择、药物的剂量、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有关。十二远期毒性化疗药物除了产生急性慢性毒素外,还可引起远期毒17十三第二恶性肿瘤随着肿瘤化疗和其他抗肿瘤治疗的改善,病人生存期的延长及治愈率的提高。对于治疗有关的第二恶性肿瘤的人事也有所加深。由于辅助化疗的广泛应用,将有大批病人可能发生第二恶性肿瘤的危险,临床上与化疗有关的第二恶性肿瘤主要是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大多发生于烷化剂或亚硝脲类药物治疗获得的长期生存患者。十三第二恶性肿瘤随着肿瘤化疗和其他抗肿瘤治疗的改善,病人生18临床护理一.心理护理。合理的心理护理可以起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作用,化疗患者最显著的心理特点是惧怕化疗药物导致的副作用,病人有恐惧感,并产生消极悲观等情绪,比较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差,,在治疗前护士要热情与病人交谈,鼓励患者树立信心,并说明治疗的主要过程和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对策。耐心解释患者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帮助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临床护理一.心理护理。合理的心理护理可以起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19二、胃肠道症状护理:加强心理护理:恶心呕吐是化疗患者最为恐惧的症状,应耐心向患者解释,说明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是可以控制的,积极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及紧张焦虑情绪。加强饮食护理,正确指导患者的饮食,化疗前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油腻食物及冷饮料感觉转移有助于减轻恶心呕吐。调查发现2\3的恶心、呕吐属于心理性反应。因此如患者看电视、听音乐、化疗前的放松练习、催眠疗法等。按医嘱积极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如止吐药、营养支持等。二、胃肠道症状护理:20三、骨髓抑制的护理:用药时注意定期检查血象,严密观察出血倾向,防止出血,预防感冒,控制感染,加强基础护理。四、脱发的护理:化疗药物引起的脱发,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尤其是青年人,我们必须做好心理护理,让病人明白有脱发的可能,使其有所准备,并告知病人化疗结束后新发会再生,消除顾虑以免影响治疗。五、肝、肾观察护理:鼓励病人多饮水,观察病人巩膜是否黄染及排尿情况,记录尿量。三、骨髓抑制的护理:用药时注意定期检查血象,严密观察出血倾向21六、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护理

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在输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渗漏到皮下组织中,使注射部位出现疼痛/肿胀/红斑,此时检查静脉通路应无回血。如果化疗药物渗漏后处理不当,可引起局部皮肤变化,表现为皮肤颜色变黑或起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溃疡。严重者须进行外科清创/植皮。

六、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护理

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在输注过22

化疗药物外渗原因分析

1.患者因素

(1)肿瘤患者经常采集血标本/长期输液/反复大剂量化疗,对血管内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使血管壁变薄/血管脆性增加/弹性下降,血管硬化。

(2)患者不合作或在输液期间没有按正确的方法移动输液的肢体,导致针尖穿破血管/针头滑落,引起外渗。

(3)肿瘤压迫/血管栓塞/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淋巴水肿/上腔静脉压迫症等引起上游血管阻力增加。

(4)患者血小板减少。

(5)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性退化/皮肤松弛/静脉脆弱,也增加了外渗的可能。

化疗药物外渗原因分析232.药物因素(1)与药物本身的刺激性/渗透压/酸碱度/浓度及药物对细胞代谢的营养有关。(2)当药物在很短时间内大量或快速进入血管内,是血管通透性增加,致使药液外渗。2.药物因素243.技术因素(1)静脉穿刺时针尖刺破对侧血管壁或针头斜面未能完全进入血管腔,药液经破口和针尖斜面漏到皮下组织。(2)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止血带结扎过紧/时间过长,都可能造成对血管的损伤。(3)选用局部血管有病变的肢体,由于血管收缩,导致血管内壁压力增加,而发生外渗。(4)用力推注化疗药物,拔针后按压时间太短,药液沿针眼外渗。3.技术因素25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1、正确选择穿刺静脉:化疗前制定静脉使用计划,选择弹性好、管径大、易于固定的静脉,避开肌腱/神经/关节部位,防止渗漏后引起肌腱挛缩和神经功能障碍。输注时应尽量选用上肢静脉,因静脉炎发生在上肢的较少,下肢血流缓慢,易发生静脉炎。2、采用新拔针法,即先拔出针头,立即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使针头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退出管腔,减轻了针刃对血管造成的机械性切割损伤。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263、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化疗前,应了解各种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程度,准确了解药物的毒副作用,掌握其给药方法。4、密切观察病人输液情况,输注化疗药物期间加强巡视,每0.5h观察1次,观察穿此处有无红肿,有无回血。对输液外渗者早发现、早治疗。5、输注化疗药前后均需用生理盐水冲管。为了减少药物中的杂质对血管的刺激,可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以增加药物的纯净度。3、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化疗前,应了解各种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276、在输注化疗药物时,为了减少药物外漏对局部组织造成的刺激,应尽量使用浅静脉留置针,并且留置针留置的时间不宜过长,如果输液强刺激性的化疗药物如阿霉素等液体时,建议在使用留置针输完液体后当天拔除,以减少留置针本身对血管造成的机械性刺激。一般情况下,输注化疗药物的血管不宜做热敷,应该做冰敷或冷湿敷。要有效的预防静脉炎发生,最可靠的方法是使用外周中心静脉导管,药物直接进入上腔静脉,避免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静脉留置针输液期间,指导患者避免留置留置针的肢体剧烈活动或用力,避免碰撞或按揉留置针部位。洗簌时防止穿刺部位进水,以防感染。穿刺部位如有红肿疼痛、痒感,应立即告诉护士。6、在输注化疗药物时,为了减少药物外漏对局部组织造成的刺激,287、对患者给予正确指导,加强宣教。让病人认识到药物渗漏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如化疗药物中出现静脉注射部位有疼痛和烧灼感时,一定要随时报告,以便及早发现液体渗漏,以及早治疗;输液期间应尽量减少活动,可以用纸板作成输液垫板,每次输液时将输液部位固定住,避免针头刺破血管导致的化疗药物外渗。7、对患者给予正确指导,加强宣教。让病人认识到药物渗漏可能引29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1、药物外渗或静脉炎一旦发生,应立即停止化疗药物的推注或滴注,并在拔针前尽量抽出外渗的药物;通过原静脉通路注入或在外渗局部皮下注射相应的拮抗药物,对外渗部位剧烈疼痛者采用对症治疗。2、对患者也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可采取的措施包括:(1)尽量避免对外渗局部施加压力,以防止外渗药物进一步扩散。(2)发生药物外渗后,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3)将患肢抬高24到48小时,促进血液回流,减少局部组织肿胀。化30(4)局部热敷能促进血管扩张,加速化疗药物的吸收。可于渗漏部位热敷24小时,热敷温度以50到60度为宜,每间隔15分钟热敷15分钟。热敷适合与植物碱类药物的外渗,如长春新碱/依托泊苷等。此类药物外渗时局部冷敷会加重毒性作用。(5)冷敷可有效地缓解强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伤。可用冰袋间断冷敷外渗处皮肤24到48小时,冷敷温度以4到6度为宜,每间隔15分钟冷敷15分钟。冷敷适用于蒽环类药物如紫杉醇/氮芥/多柔比星(阿霉素)等所致的皮损,蒽环类药物外渗后禁用热敷处理。(4)局部热敷能促进血管扩张,加速化疗药物的吸收。可于渗漏部31(6)应及时进行合理的曲肘/握拳/外展/内旋活动,避免出现关节僵直/肌肉萎缩等严重后果。有些患者因外渗药物引起剧烈疼痛不敢活动患肢,时间一长,可引起关节僵直/肌肉萎缩等症状。(7)局部环形封闭。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无菌1ml空针抽取解毒剂,做局部皮下环形封闭。即由疼痛或肿胀区域外缘向内做多点注射,封闭液使用量根据化疗药的种类、漏出量、漏出范围做相应增减。如无相应解毒剂,可选择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100mg局部封闭,每日1次,连续3天。封闭后可在相应皮肤盖无菌纱布,以预防感染。(6)应及时进行合理的曲肘/握拳/外展/内旋活动,避免出现关32谢谢谢谢33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及其护理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及其护理34一、骨髓抑制

抗肿瘤药物对骨髓抑制的作用与细胞的半衰期有关。红细胞120天,血小板5-7天,粒细胞6-8小时,所以化疗后通常出现白细胞减少,然后出现血小板减少,而且通常前者比后者严重,化疗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贫血。

1粒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的主要后果为严重感染的危险性增加。

2血小板减少:化疗药物抑制骨髓,导致血小板降低。易发生危及生命中枢N系统出血、胃肠道和呼吸道大出血。

一、骨髓抑制

抗肿瘤药物对骨髓抑制的作用与细胞的半衰期有35

3贫血:由于红细胞半衰期长,所以化疗引起的严重贫血并不多见,主要是抗代谢的化疗药物如抗叶酸素、抗嘧啶类和一些烷化剂影响,真核细胞中的DNA合成,对细胞的生成影响较大。

3贫血:由于红细胞半衰期长,所以化疗引起的严重贫血并36二胃肠道反应

1恶心与呕吐: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是癌症治疗中困扰患者的最大问题之一,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化疗类型、剂量、方案、联合用药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接受化疗的患者中,大约70%~80%出现恶心呕吐,约10%~40%发生先期恶心呕吐。化学药物致恶心呕吐机制如下:

二胃肠道反应

1恶心与呕吐: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是癌症治疗37(1)刺激化学感受器触发区:大多数化疗药物最常见的致恶心呕吐机制。致吐神经递质有多巴胺、5-羟色胺、组胺、去甲肾上腺素、神经紧张素、血管活性肽等,多巴胺是与化疗致吐关系最密切的神经递质。因此许多有效的止吐药物均为多巴胺拮抗剂。

(2)外周机制:顺上胃肠粘膜、刺激肠道神经递质受体。

(3)大脑皮质机制:直接兴奋大脑、间接兴奋(精神性的)

(1)刺激化学感受器触发区:大多数化疗药物最常见的致恶心呕吐38(4)前庭机制(如有运动病)

(5)味觉、嗅觉的变化:认为血浆或唾液中的药物对口腔黏膜或味蕾有直接作用,味觉的改变可能在恶心呕吐和厌食中起作用。

A先期性恶心呕吐:指发生在化疗前数日或数小时的恶心呕吐。多发生在50Y以下的中年女性患者,与既往化疗过程中恶心呕吐所致的恐惧有关。

B治疗后急性恶心呕吐:常在化疗或24小时发生,持续2~3日。化疗药物的剂量、使用方法和速度影响症状的严重性,剂量越大,静脉给药速度越快,反应越强烈。如果患者呕吐不能满意控制,则是日后发生先期性和迟发型恶心呕吐的重要原因。

(4)前庭机制(如有运动病)

(5)味觉、嗅觉的变化:认为血39三口腔黏膜炎口腔黏膜炎是化疗与放疗患者的突出问题。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接受标准化疗的患者约40%,骨髓移植患者76%发生口腔黏膜炎黏膜炎不仅引起疼痛,也限制营养的摄入,消弱患者治疗的信心,是治疗费用升高,生活质量降低,还可引起严重的临床并发症。直接口腔毒性:正常情况下,口腔细胞更新较快,一个周期7~14天。化疗与放疗均会干扰细胞的有丝分裂,降低口腔黏膜的再生能力。三口腔黏膜炎口腔黏膜炎是化疗与放疗患者的突出问题。在肿瘤的40细胞毒性药物造成的典型病变包括上皮增生、胶原和腺体的退化,以及上皮异形增生,黏膜炎进一步恶化,可出现假膜和溃疡,营养不良会降低细胞移行和更新进一步影响黏膜再生。直接的口腔毒性一般发生在化疗后5~7天,非骨髓抑制患者口腔损伤2~3周内愈合,受影响最大的是非角质化黏膜,最易受损的部位有唇部、颈部、软腭部黏膜以及口腔底部和舌的侧腹面。早期表现为无症状的红斑、然后进展为孤立白色罗高起的脱屑斑。按压式有轻微的疼痛,继而发展为大面积、急性疼痛性假膜性损害,导致吞咽困难和进食减少。

细胞毒性药物造成的典型病变包括上皮增生、胶原和腺体的退化,以41

四肾和膀胱毒性

许多抗肿瘤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肾脏排出体外,所以肾脏容易损害。临床上表现为无症状性血清肌酐升高或轻度蛋白尿,甚至无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容易引起肾脏毒性的抗肿瘤药物有铂类化合物,尤其是顺铂、丝裂霉素、大剂量的氨甲喋呤、异环磷酰胺亚硝脲等。临床上引起膀胱炎的药物有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其代谢产物有丙烯醛,可损伤泌尿道上皮,尤其是膀胱粘膜上皮,引起泌尿道毒性。

四肾和膀胱毒性

许多抗肿瘤药物及其代谢产物42

五皮肤毒性

化疗药物可引起局部和全身皮肤毒性,局部毒性是指发生于药物注射部位周围组织的反应,包括静脉炎、疼痛、红斑和继发于药物外渗的组织坏死。全身毒素性包括脱发、瘙痒、皮炎和皮肤色素沉着等。

许多病人在打了化疗药物后经常出现血管变黑、变硬。其实这是静脉炎的表现,说明血管已受到药物的刺激和损伤。

五皮肤毒性

化疗药物可引起局部和全身皮肤毒性43

六过敏反应

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一般在5%左右,临床上发生过敏反应频繁的药物有左旋门冬酰胺和紫杉醇,一般过敏反应发生率在10%-20%左右,表现为典型的Ⅰ型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血管水肿、焦虑不安和低血压等。

六过敏反应

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发44七神经毒素抗肿瘤药物引起的神经系统毒性并非少见,临床上常见容易引起神经毒性的化疗药物有长春新碱、顺铂、氨甲喋呤、5Fu等。其临床表现为跟腱反射消失、肌无力、头痛、恶心、呕吐、嗜睡、小脑功能失调等。七神经毒素抗肿瘤药物引起的神经系统毒性并非少见,临床上常见45八肺毒性文献报道:21种化疗药物能导致细胞毒性肺炎:如环磷酰胺、丝裂霉素、MTX、Ara-c、VP-16.病变主要在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内,血管损伤的主要是内皮细胞水肿、间质内和肺泡内液体渗出。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干咳、疲劳、不适等,症状一般在化疗后数周或数月出现,但超敏性药物引起的肺病可在数小时你发生,药物引起的肺毒性和胸片多表现为网状性节样改变、呈局限性或弥漫性分布。且这种毒性反应中发热很常见。八肺毒性文献报道:21种化疗药物能导致细胞毒性肺炎:如环磷46九心脏毒性抗肿瘤药诱发的心脏毒性包括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肌炎,心电图改变。严重心率失常,心包炎,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蒽环类药物是最常引起心肌毒性的化疗药物之一,有11%接受阿霉素化疗的病人会发生短暂性的心电图改变。这些急性异常与阿霉素剂量无关。在给药期间及刚给药后发生,停药后,心电图可恢复正常,这是一种可逆性心脏毒素,充血性心率衰竭上一种与剂量有关的毒性,用药剂量越大,发生率越高。常于用药后1~6个月发生。早期发现和治疗可减轻病情。九心脏毒性抗肿瘤药诱发的心脏毒性包括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47十腹泻和便秘最长引起腹泻的化疗包括阿糖胞苷、放线菌素D、5Fu、羟基脲、氨甲喋呤、亚硝脲类。其中与5FU引起的腹泻最常见。长春碱类尤其是长春碱可也许胃肠道的运动功能,而产生便秘麻痹性肠梗阻。老年患者较易发生。症状于用药三天内发生。十腹泻和便秘最长引起腹泻的化疗包括阿糖胞苷、放线菌素D、548十一肝脏毒性肝细胞功能障碍通常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直接作用引起的,是一个急性过程。临床上表现血清转氨酶升高。随着病情的发展可产生脂肪浸润和胆汁淤积,容易引起转氨酶异常的药物有左旋门冬酰胺、阿糖胞苷、大剂量胺甲嘌呤。尤其是左旋门冬酰胺引起的肝脏异常最常见。十一肝脏毒性肝细胞功能障碍通常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直接作用引49十二远期毒性化疗药物除了产生急性慢性毒素外,还可引起远期毒性,如性毒性。许多化疗药物可影响生殖细胞的产生和内分泌功能,对生殖细胞有致实变及胎儿有畸致作用。化疗药物对性腺机能的影响与药物的选择、药物的剂量、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有关。十二远期毒性化疗药物除了产生急性慢性毒素外,还可引起远期毒50十三第二恶性肿瘤随着肿瘤化疗和其他抗肿瘤治疗的改善,病人生存期的延长及治愈率的提高。对于治疗有关的第二恶性肿瘤的人事也有所加深。由于辅助化疗的广泛应用,将有大批病人可能发生第二恶性肿瘤的危险,临床上与化疗有关的第二恶性肿瘤主要是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大多发生于烷化剂或亚硝脲类药物治疗获得的长期生存患者。十三第二恶性肿瘤随着肿瘤化疗和其他抗肿瘤治疗的改善,病人生51临床护理一.心理护理。合理的心理护理可以起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作用,化疗患者最显著的心理特点是惧怕化疗药物导致的副作用,病人有恐惧感,并产生消极悲观等情绪,比较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差,,在治疗前护士要热情与病人交谈,鼓励患者树立信心,并说明治疗的主要过程和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对策。耐心解释患者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帮助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临床护理一.心理护理。合理的心理护理可以起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52二、胃肠道症状护理:加强心理护理:恶心呕吐是化疗患者最为恐惧的症状,应耐心向患者解释,说明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是可以控制的,积极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及紧张焦虑情绪。加强饮食护理,正确指导患者的饮食,化疗前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油腻食物及冷饮料感觉转移有助于减轻恶心呕吐。调查发现2\3的恶心、呕吐属于心理性反应。因此如患者看电视、听音乐、化疗前的放松练习、催眠疗法等。按医嘱积极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如止吐药、营养支持等。二、胃肠道症状护理:53三、骨髓抑制的护理:用药时注意定期检查血象,严密观察出血倾向,防止出血,预防感冒,控制感染,加强基础护理。四、脱发的护理:化疗药物引起的脱发,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尤其是青年人,我们必须做好心理护理,让病人明白有脱发的可能,使其有所准备,并告知病人化疗结束后新发会再生,消除顾虑以免影响治疗。五、肝、肾观察护理:鼓励病人多饮水,观察病人巩膜是否黄染及排尿情况,记录尿量。三、骨髓抑制的护理:用药时注意定期检查血象,严密观察出血倾向54六、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护理

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在输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渗漏到皮下组织中,使注射部位出现疼痛/肿胀/红斑,此时检查静脉通路应无回血。如果化疗药物渗漏后处理不当,可引起局部皮肤变化,表现为皮肤颜色变黑或起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溃疡。严重者须进行外科清创/植皮。

六、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护理

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在输注过55

化疗药物外渗原因分析

1.患者因素

(1)肿瘤患者经常采集血标本/长期输液/反复大剂量化疗,对血管内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使血管壁变薄/血管脆性增加/弹性下降,血管硬化。

(2)患者不合作或在输液期间没有按正确的方法移动输液的肢体,导致针尖穿破血管/针头滑落,引起外渗。

(3)肿瘤压迫/血管栓塞/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淋巴水肿/上腔静脉压迫症等引起上游血管阻力增加。

(4)患者血小板减少。

(5)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性退化/皮肤松弛/静脉脆弱,也增加了外渗的可能。

化疗药物外渗原因分析562.药物因素(1)与药物本身的刺激性/渗透压/酸碱度/浓度及药物对细胞代谢的营养有关。(2)当药物在很短时间内大量或快速进入血管内,是血管通透性增加,致使药液外渗。2.药物因素573.技术因素(1)静脉穿刺时针尖刺破对侧血管壁或针头斜面未能完全进入血管腔,药液经破口和针尖斜面漏到皮下组织。(2)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止血带结扎过紧/时间过长,都可能造成对血管的损伤。(3)选用局部血管有病变的肢体,由于血管收缩,导致血管内壁压力增加,而发生外渗。(4)用力推注化疗药物,拔针后按压时间太短,药液沿针眼外渗。3.技术因素58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1、正确选择穿刺静脉:化疗前制定静脉使用计划,选择弹性好、管径大、易于固定的静脉,避开肌腱/神经/关节部位,防止渗漏后引起肌腱挛缩和神经功能障碍。输注时应尽量选用上肢静脉,因静脉炎发生在上肢的较少,下肢血流缓慢,易发生静脉炎。2、采用新拔针法,即先拔出针头,立即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使针头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退出管腔,减轻了针刃对血管造成的机械性切割损伤。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593、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化疗前,应了解各种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程度,准确了解药物的毒副作用,掌握其给药方法。4、密切观察病人输液情况,输注化疗药物期间加强巡视,每0.5h观察1次,观察穿此处有无红肿,有无回血。对输液外渗者早发现、早治疗。5、输注化疗药前后均需用生理盐水冲管。为了减少药物中的杂质对血管的刺激,可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以增加药物的纯净度。3、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化疗前,应了解各种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606、在输注化疗药物时,为了减少药物外漏对局部组织造成的刺激,应尽量使用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