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分析课件_第1页
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分析课件_第2页
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分析课件_第3页
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分析课件_第4页
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分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tructureandChangeinEconomicHistory《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美)道格拉斯·C·诺思StructureandChangeinEconom1道格拉斯诺思1920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1942、1952年先后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学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908冬贝尔经学得。诺思是新经济史的先驱者、开拓者,他开创性地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和经济计量学来研究经济史问题。他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来解释历史上的经济增长△重新论证了包括产权制度在内的制度的作用:△将新古典经济学中所没有涉及的内容一制度,作为内生变量运用到经济研究中去,特别是将产权制度意识形态、国家、伦理道德等作为经济发展的变量极大的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道格拉斯诺思2《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中心思想由于人类受其自身生产能力和生存环境的约束,只有通过交换即交易这一基本活动获得经济效益和安全保障,而所有权是交易的基本先决条件,所有权结构的效率引起经济增长、停滞或衰退。国家则规定着所有权的结构并最终对所有权结构的效率负责。《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3《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论述顺序第一篇为理论部分,也是全书的基础和精华部分,在这一篇,作者系统阐述了他的国家理论、意识形态理论,并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对历史中的经济组织进行了分析第二篇为历史部分,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来分析历史,进而以历史的发展演变来验证理论,本篇分析了两次经济革命及其结果、古代世界经济的变迁与衰落、封建制度的兴衰、近代欧洲的结构与变迁、产业革命和789-1914年美国经济的结构与变迁第三篇是理论与历史的结合部分,也是全书的总结部分《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4《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第一篇:理论第一章:问题●被经济史学所忽视的两个主要任务:1、将经济的结构理论化;2、说明这些结构的稳定性与它们的变革。●诺思的制度理论有三大理论基石:1、描述个体制中激励个人和集团的所有权理论;2、界定实施产权的国家理论;3、影响人们对“客观”存在变化的不同反应的意识形态理论。诺斯以新古典理论为基础,加上交易成本因素,个制度分析框架,这个分析框架有支柱:经济组织、政府理论与意识形态。《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第一篇:理论5《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第一篇:理论第一章:问题新古典理论的5大假设及诺斯的讨论●1假定这样一种激励结构,它使得个人在边际上完全能获得投资的社会受益,即私人与社会受益相等。—要使这个假定成立的产权被充分地界定且交易费用为0,这样的条件从未有过●2、假定由于能使增加自然资源存量的成本不变,因此新知识的获得与运用不存在受益递减仅仅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才使得克服受益递减成为现实。●3、假定储蓄存在着正收益。——储蓄正收益取决于产权结构,产杈的保障是储蓄率与资本形成率的一个决定性因素。●4、假定抚养儿童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等。——历史上马尔萨斯拐点的循环证明要达到这样的条件是不可能的。●5、假定人们的选择与其期望的结果是一致的《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第一篇:理论6《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第一篇:理论第二章:经济结构导论政治和经济组织的结构决定着一个经济的实绩及知识和技术存量的增长速率。人类发展中的合作与竞争形式以及组织人类活动的规则的执行体制是经济史的核心。理解制度结构的两个基石是国家理论和产权理论。因为是国家界定产杈结构,因而国家理论是根本性的。最终是国家要对造成经济增长、停滞和衰退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解释人类力图降低交易费用和组织交换的经济组织形式,产权理论是必要的。实际上,产权的出现是国家统治者的欲望与交换当事人努力降低交易费用的企图彼此合作的结果。但是这种交换的规则的执行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存在很大的考核费用,监督费用。因此这里无法解决破坏规则已谋取最大利益的问题。遵从规则的成本是如此之高,以致在对个人的最大化行为缺乏某种制约的情况下,任何规则的执行都将使政治或经济制度无法存在。因此,需花费大量的投资去使人们相信这些制度的合法性。因此,意识形态理论在这里就显得很必要了。《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第一篇:理论7《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第一篇:理论第三章:新古典派的国家理论国家起源的三种理论:契约理论、掠夺或剥削理论、暴力潜能理论。契约理论:国家是公民达成契约的结果,它要为公民服务。契约的达成是多重博弈的结果。契约限定着每个人相对他人的经济活动,因而它对经济增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分工及协作受契约与交易费用的约束。契约的有效性制约着社会分工向纵深方面的发展掠夺理论:国家是某一集团或阶级的代理者,它的作用是代表该集团或阶级的利益向其他集团或阶级的成员榨取收入(如列宁将国家定义为是一个阶级压迫剥削另一个阶级的工具)。掠夺性的国家将界定一套产权,使权力集团的收益最大化而无视它对社会整体福利的影响。即这种产权制度对某一权力集团是有益的,但并不能促进整个社会效率的提高。从长期来看,这必然演变成无效率产权《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第一篇:理论8《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第一篇:理论第三章:新古典派的国家理论暴力潜能”分配理论若暴力潜能在公民之间进行平等分配,便产生契约性的国家;若这样的分配是不平等的,便产生了掠夺性(或剥削者)“暴力潜能”这个范畴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既包括军队、警察、监狱等暴力工具,也包括权威、特权、垄断权等“无形资国家的“暴力潜能”类似于企业拥有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后所具备的“生产能力”。暴力实质上也是一种资源。在国家未产生以前,这些暴力资源都分布在“社区”或“庄园”之类组织的手里。显然,暴力资源的这种分散配置方式无疑是低效的。并且产权保护的费用也相当高国家在暴力方面有比较优势的组织。国家暴力是对付暴力的暴力,即对付非法暴力的合法暴力,这种合法性起源于每个人捍卫自己利益,抵御别人侵害的合法权利。国家暴力只有在能够实现某种社会合作,并且比其他制度(如市场和其他组织)更有效时,才被采用。《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第一篇:理论9《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第一篇:理论第三章:新古典派的国家理论诺思构造了一个统治者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国家模型诺思的国家模型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国家为获取收入,以一组服务(保护与公正)与选民作交换。(2)国家试图像一个带有歧视性的垄断者那样活动。为使国家收入最大化,它将选民分为各个集团,并为每一个集团设计产权。在这里,国家实际上是个“带有歧视性的垄断者(3)由于总是存在着能提供同样服务的潜在竞争对手,国家受制于其选民的机会成本。它的对手是其他国家,以及在现存政治一经济单位中可能成为潜在统治者的个人。因而,统治者垄断权力的程度是各个不同选民集团替代度的函数。在这里,国家面临的外在竞争压力与开放程度相关,越是开放的国家,统治者所感觉到的竞争压力越大。《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第一篇:理论10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分析课件11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分析课件12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分析课件13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分析课件14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分析课件15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分析课件16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分析课件17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分析课件18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分析课件19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分析课件20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分析课件21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分析课件22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分析课件23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分析课件24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分析课件25StructureandChangeinEconomicHistory《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美)道格拉斯·C·诺思StructureandChangeinEconom26道格拉斯诺思1920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1942、1952年先后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学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908冬贝尔经学得。诺思是新经济史的先驱者、开拓者,他开创性地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和经济计量学来研究经济史问题。他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来解释历史上的经济增长△重新论证了包括产权制度在内的制度的作用:△将新古典经济学中所没有涉及的内容一制度,作为内生变量运用到经济研究中去,特别是将产权制度意识形态、国家、伦理道德等作为经济发展的变量极大的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道格拉斯诺思27《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中心思想由于人类受其自身生产能力和生存环境的约束,只有通过交换即交易这一基本活动获得经济效益和安全保障,而所有权是交易的基本先决条件,所有权结构的效率引起经济增长、停滞或衰退。国家则规定着所有权的结构并最终对所有权结构的效率负责。《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28《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论述顺序第一篇为理论部分,也是全书的基础和精华部分,在这一篇,作者系统阐述了他的国家理论、意识形态理论,并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对历史中的经济组织进行了分析第二篇为历史部分,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来分析历史,进而以历史的发展演变来验证理论,本篇分析了两次经济革命及其结果、古代世界经济的变迁与衰落、封建制度的兴衰、近代欧洲的结构与变迁、产业革命和789-1914年美国经济的结构与变迁第三篇是理论与历史的结合部分,也是全书的总结部分《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29《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第一篇:理论第一章:问题●被经济史学所忽视的两个主要任务:1、将经济的结构理论化;2、说明这些结构的稳定性与它们的变革。●诺思的制度理论有三大理论基石:1、描述个体制中激励个人和集团的所有权理论;2、界定实施产权的国家理论;3、影响人们对“客观”存在变化的不同反应的意识形态理论。诺斯以新古典理论为基础,加上交易成本因素,个制度分析框架,这个分析框架有支柱:经济组织、政府理论与意识形态。《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第一篇:理论30《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第一篇:理论第一章:问题新古典理论的5大假设及诺斯的讨论●1假定这样一种激励结构,它使得个人在边际上完全能获得投资的社会受益,即私人与社会受益相等。—要使这个假定成立的产权被充分地界定且交易费用为0,这样的条件从未有过●2、假定由于能使增加自然资源存量的成本不变,因此新知识的获得与运用不存在受益递减仅仅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才使得克服受益递减成为现实。●3、假定储蓄存在着正收益。——储蓄正收益取决于产权结构,产杈的保障是储蓄率与资本形成率的一个决定性因素。●4、假定抚养儿童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等。——历史上马尔萨斯拐点的循环证明要达到这样的条件是不可能的。●5、假定人们的选择与其期望的结果是一致的《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第一篇:理论31《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第一篇:理论第二章:经济结构导论政治和经济组织的结构决定着一个经济的实绩及知识和技术存量的增长速率。人类发展中的合作与竞争形式以及组织人类活动的规则的执行体制是经济史的核心。理解制度结构的两个基石是国家理论和产权理论。因为是国家界定产杈结构,因而国家理论是根本性的。最终是国家要对造成经济增长、停滞和衰退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解释人类力图降低交易费用和组织交换的经济组织形式,产权理论是必要的。实际上,产权的出现是国家统治者的欲望与交换当事人努力降低交易费用的企图彼此合作的结果。但是这种交换的规则的执行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存在很大的考核费用,监督费用。因此这里无法解决破坏规则已谋取最大利益的问题。遵从规则的成本是如此之高,以致在对个人的最大化行为缺乏某种制约的情况下,任何规则的执行都将使政治或经济制度无法存在。因此,需花费大量的投资去使人们相信这些制度的合法性。因此,意识形态理论在这里就显得很必要了。《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第一篇:理论32《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第一篇:理论第三章:新古典派的国家理论国家起源的三种理论:契约理论、掠夺或剥削理论、暴力潜能理论。契约理论:国家是公民达成契约的结果,它要为公民服务。契约的达成是多重博弈的结果。契约限定着每个人相对他人的经济活动,因而它对经济增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分工及协作受契约与交易费用的约束。契约的有效性制约着社会分工向纵深方面的发展掠夺理论:国家是某一集团或阶级的代理者,它的作用是代表该集团或阶级的利益向其他集团或阶级的成员榨取收入(如列宁将国家定义为是一个阶级压迫剥削另一个阶级的工具)。掠夺性的国家将界定一套产权,使权力集团的收益最大化而无视它对社会整体福利的影响。即这种产权制度对某一权力集团是有益的,但并不能促进整个社会效率的提高。从长期来看,这必然演变成无效率产权《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第一篇:理论33《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第一篇:理论第三章:新古典派的国家理论暴力潜能”分配理论若暴力潜能在公民之间进行平等分配,便产生契约性的国家;若这样的分配是不平等的,便产生了掠夺性(或剥削者)“暴力潜能”这个范畴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既包括军队、警察、监狱等暴力工具,也包括权威、特权、垄断权等“无形资国家的“暴力潜能”类似于企业拥有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后所具备的“生产能力”。暴力实质上也是一种资源。在国家未产生以前,这些暴力资源都分布在“社区”或“庄园”之类组织的手里。显然,暴力资源的这种分散配置方式无疑是低效的。并且产权保护的费用也相当高国家在暴力方面有比较优势的组织。国家暴力是对付暴力的暴力,即对付非法暴力的合法暴力,这种合法性起源于每个人捍卫自己利益,抵御别人侵害的合法权利。国家暴力只有在能够实现某种社会合作,并且比其他制度(如市场和其他组织)更有效时,才被采用。《经济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