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共8篇)_第1页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共8篇)_第2页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共8篇)_第3页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共8篇)_第4页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共8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7页共27页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共8篇〕篇1: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假设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翻译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五柳先生)喜欢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快乐得忘了吃饭。(五柳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因为家里贫穷不能经常得到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他)喝醉了就分开,从来不会留恋着而不肯分开。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寒风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五柳先生)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略微显示自己的志趣。不把得失放在心上,用这种心态过完自己的一生。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感到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趣而快乐,不知道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还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相关试题及答案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通过这种种表达,把一个虽然贫困,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敏现地刻画出来了。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抚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统一答案。4、“不求甚解”一词按如今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5.文中写道:“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请结合你课内外读过的陶渊明的诗文的内容,说说“五柳先生”的“志”是什么?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回归自然。6、从第一段中“曾不吝情去留”的句子,可以看出“五柳先生”是一个性情率真、洒脱的人。7、从第-一段中找出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特征、生活条件、志趣爱好的语句。【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文章陶渊明《五柳先生传》。(1)性格特征:闲静少言,不慕荣利(2)生活条件: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3)志趣爱好: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期在必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8、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五柳先生每次读书有心得体会时,便沉溺于书中而忘记了饮食。这形象地说明了作者“好读书”是真正的喜欢读书而不是装模作样。9、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反映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1)“好读书”是一种求知的满足与精神享受,这是他不追求名利的表达。(2)饮酒。他饮酒时“造饮辄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放达的表达。(3)著文章。其目的“自娱”,这正是他不慕荣利的表达。这与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鲜明比照,突出他身处污浊社会而保持高风亮节。10、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不和别人虚情客套。这说明了五柳先生不但嗜酒,而且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把世俗世礼节置之脑后,是一位独立于世的高风亮节之人。1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情?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表现了作者宁静淡泊,不慕荣利的性格特点。12、《饮酒》一诗所表达的志趣与本文有一样之处,请对其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简单赏析。这两句形象地描写出诗人恬淡、闲适、宁静自得的生活态度;句中“悠然”“见”用得好,表达出诗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由而平静的心境。13.作者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结合本文或作者的其它作品,谈谈作者所示之“志”?如:《归园田居》中“衣沾缺乏惜,但使愿无违”,《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表现了作者厌恶官场,厌恶世俗,热爱田园的生活情怀。10.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①好读书,不求甚解;②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11.以下各句中加点的“以”和“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中的“以”意思和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C.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山市》)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2.吧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②环堵萧然,不蔽风日。13.五柳先生“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他的“志”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答复。(2分)答案:10.(2分)①好:爱好。(1分)②或:有的人(1分)11.(2分)C(A介词,因为。B连词,表示目的。C介词,用,D介词,凭借)12.(4分)①每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便快乐得忘记了吃饭。(2分,“会意”翻译正确1分,其他意思根本对且通顺1分)②房屋简陋,里面空空荡荡的,不能遮挡风吹日晒。(2分,一句1分)13.(2分)“不慕荣利”,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1分);“忘怀得失”(1分)篇2: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一、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文后各题: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假设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解释以下加点的字:(3分)(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3)其言兹假设人之俦乎()2、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3、选出“之”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A.兹假设人之俦乎?B.或置酒而招之。C.无怀氏之民欤?D.葛天氏之民欤?(2)以下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4、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生活?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5分)5、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3分)文言文《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仅供参考:1、(1)处所(2)到,目(3)同类,辈2、(1)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2)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假设素。3、B4、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绘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通过种种表达,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敏现地刻画出来,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5、喜欢。因为五柳先生是一个率真自然,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人。不喜欢。虽然五柳先生对当时混乱、丑恶的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但他却选择了逃避,借酒消愁,安于现状。文言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第一步快速阅读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那么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阅读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阅读文段后的题目。第二步仔细分析^p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p文段的标题。因为大局部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构造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p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老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遇到个别疑难词句像“绊脚石”一样横在途中,我们就要联络上下文认真推敲,可用猜测的方法来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那么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察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根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络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那么为正确答案。(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根底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存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四是所翻译的句子假设是省略句,那么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3)内容理解题。一般来说,作者通过短小的文言语段,记叙一件事,表达一个中心或一种哲理。所以我们理解了全文的内容后,还要进一步考虑作者蕴藏在文章里的写作意图。有时作者将主旨蕴藏在叙事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就要考虑事件的含意;有时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时发表议论,直抒胸臆,以此来提醒文章的中心,我们也要倍加注意。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将自己的写作意图蕴藏在叙事和写景中,直到文尾,才卒章显旨,赞颂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旷达胸襟,勉励自己和朋友以天下为己任,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答复;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答复;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答复。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答复的准确率一般会比拟高。篇3: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1、(1)处所(2)到,目(3)同类,辈2、(1)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2)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假设素。3、B4、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绘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通过种.种表达,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敏现地刻画出来,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5、喜欢。因为五柳先生是一个率真自然,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人。不喜欢。虽然五柳先生对当时混乱、丑恶的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但他却选择了逃避,借酒消愁,安于现状。篇4:五柳先生传阅读及阅读答案五柳先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我,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此。常著文音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假设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这官欤?问题一:1、以下语句中加粗的词理解联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亦不详其姓字(详细)B、每有会意(体会、领会)C、期在必醉(期望)D、其言兹假设人之俦乎(辈、同类)2、请用自己的语言把下面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A2、不忧心忡忡于贫贱,不热衷于发财做官3、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4、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棵柳树而得号为“五柳”。他家境贫寒,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为人闲静少语,一生喜欢读书和喝酒,常写文章自娱自乐。问题二:31.解释下面句子中指定的词语。(1分)(1)环堵萧然萧然:(2)短褐穿结穿结:32.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不能常得忘怀得失B.或置酒而招之或王命急宣C.黔娄之妻有言置酒而招之D.颇示已志以乐其志33.(1)写出“因以为号焉”中省略的词语,并解释它的意思。(1分)答:(2)我们如今学习和运用的成语,不少是从文言文中来的。请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它在文中的原义和今义。(2分)答:成语:原义:今义:34.写出“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的句子,并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答:35.“赞”中明确地总结了“五柳先生”的哪两个主要特点?(2分)答:【参考答案】31.萧然:冷冷清清的样子;穿结:打补丁32.B33.(1)省略了“之”它,代指宅边的五棵柳(2)不求甚解原意:读书重在领会要旨,不过分在一字一句上下功夫。今义:读书学习不求认真理解(或不深化实际理解情况)34.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他)安闲文静,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35.不愁贫贱也不求富贵;自得其乐,希望过先民的生活。问题三:1、解释以下加点的字:(3分)(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3)其言兹假设人之俦乎()2、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3、选出“之”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A.兹假设人之俦乎?B.或置酒而招之。C.无怀氏之民欤?D.葛天氏之民欤?(2)以下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4、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生活?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5分)5、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3分)1、(1)处所(2)到,目(3)同类,辈2、(1)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2)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假设素。3、B4、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绘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通过种.种表达,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敏现地刻画出来,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5、喜欢。因为五柳先生是一个率真自然,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人。不喜欢。虽然五柳先生对当时混乱、丑恶的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但他却选择了逃避,借酒消愁,安于现状。篇5:五柳先生传阅读和答案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假设人之俦手?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小题1】解释以下句子中的词语。〔2分〕⑴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嗜:________⑵造饮辄尽,期在必醉。造:__________【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3】用原文答复。〔6分〕赞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表达了五柳先生的品德;传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五柳先生居室的简陋。【小题4】不求甚解一词按如今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小题1】爱好到【小题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中于发财做官。【小题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小题4】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p:这两句的`意思是,生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他前去饮酒时总是开怀畅饮,直到大醉方休,嗜:爱好,造:前往。考点:文言字词解释点评:此题不难,字词简单,容易解释。学习古文,要理解古文一字一词,一词多义的特点,理解文意要字字落实,识记字词,要举一反三。【小题2】试题分析^p:戚戚:担忧;汲汲:热衷;于:因。本句是倒装句,应该是不于贫贱戚戚不于富贵汲汲,翻译时要注意。考点:文言句子翻译点评:此题不难,两句好翻译。翻译句子,要注意三点,词义,句式,语气,词义要准确,注意古今义的变化,句式要调整,符合现代语言习惯,语气要译出,要符合句子表达的情感。【小题3】试题分析^p:翻译好了第二题的句子,第三题的第一空就清楚了。抓住思想性格居室的简陋中心词在文中找对应的文字信息。考点:文意理解点评:此题容易,文中有明确的文字信息。理解文章中的一些问题,首先可直接在文章的文字中寻找答案,有明确的文字信息直接摘引作答,其次根据作者的表达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说明。【小题4】试题分析^p:抓住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一句中会意和欣然两词理解,会意是读书的方法,欣然是读书的目的,从此即可理解不求甚解。考点:文意理解点评:此题不难,文章短小,问题简单,易于分析^p理解。理解此类问题,要仔细阅读文字,理解文章内容,找到关键的句子,领会其义,受之启发。篇6: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我,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此。常著文音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假设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这官欤?1、以下语句中加粗的词理解联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亦不详其姓字〔详细〕B、每有会意〔体会、领会〕C、期在必醉〔期望〕D、其言兹假设人之俦乎〔辈、同类〕2、请用自己的语言把下面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A2、不忧心忡忡于贫贱,不热衷于发财做官3、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4、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棵柳树而得号为“五柳”。他家境贫寒,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为人闲静少语,一生喜欢读书和喝酒,常写文章自娱自乐。篇7: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假设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问题】31.解释下面句子中指定的词语。〔1分〕〔1〕环堵萧然萧然:〔2〕短褐穿结穿结:32.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不能常得忘怀得失B.或置酒而招之或王命急宣C.黔娄之妻有言置酒而招之D.颇示已志以乐其志33.〔1〕写出“因以为号焉”中省略的词语,并解释它的意思。〔1分〕答:〔2〕我们如今学习和运用的成语,不少是从文言文中来的'。请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它在文中的原义和今义。〔2分〕答:成语:原义:今义:34.写出“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的句子,并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答:35.“赞”中明确地总结了“五柳先生”的哪两个主要特点?〔2分〕答:【参考答案】31.萧然:冷冷清清的样子;穿结:打补丁32.B33.〔1〕省略了“之”它,代指宅边的五棵柳〔2〕不求甚解原意:读书重在领会要旨,不过分在一字一句上下功夫。今义:读书学习不求认真理解〔或不深化实际理解情况〕34.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他〕安闲文静,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35.不愁贫贱也不求富贵;自得其乐,希望过先民的生活。篇8: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