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数学总复习教案二(推荐16篇)_第1页
三下数学总复习教案二(推荐16篇)_第2页
三下数学总复习教案二(推荐16篇)_第3页
三下数学总复习教案二(推荐16篇)_第4页
三下数学总复习教案二(推荐16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8页共68页三下数学总复习教案二〔推荐16篇〕篇1:三下数学总复习教案二三下数学总复习教案〔二〕位置与方向的复习

复习目的:知识技能:1.八个根本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识别,并能根据其中一个方向识别其它七个方向。2.能用方位词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3.学会看简单道路图,并能描绘行走道路。过程与方法:经历位置与方向以及统计知识归纳与整理的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信心,对学生进展环境保护教育。复习重点:回忆、梳理以上几个知识点。复习难点:1.结合详细情境,根据一个方向识别其它七个方向。2.物体方向的相对性描绘,根据学生的思维习惯是易混易错的.知识如:〔〕在〔

〕的〔〕方向。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看数学书P1-12,读懂每一个习题;2.独立作一个方向盘;3.观察身边的物体说一说:〔1〕〔

〕在〔

〕的〔

〕方向〔2〕〔

〕的〔

〕方向有〔

〕。4.说说自己的上学道路。二、开门见山,回忆知识板书:位置与方向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同学们回忆一下从这个单元里你收获了那些本领。学生介绍学会识别8个根本方向大家真的学会识别方向的本领了吗?愿意承受我的大拷问吗?三、根底知识,根底训练根据详细情境识别方向;〔1〕西西在森林里迷路了,你有哪些方法可以帮他找到方向;指南针〔复习8个方向〕年轮、太阳、树叶、北极星〔2〕模拟情境给定一个方向,判断其它几个方向;A、当夜晚你站在星空底下,你面朝北极星,那么你的左边是〔

〕方向,右边是〔

〕方向。B、早晨你面向东方,北向是〔

〕方向,左边是〔

〕方向,右边是〔

〕方向C、你用指南针,你的前面是南方,你的左边是〔

〕方向,右边是〔

〕方向。〔3〕走进生活小区,认一认小青的家。〔出示小青家的简图〕

A、用小青家的〔

〕方向有〔

〕。小青家在〔

〕的〔

〕方向。〔〕在小青家的〔

〕方向。选择不同的句式来说一说,重点是〔

〕在〔

〕的〔

〕方向。突出中心位置。B、小青从家到健身园可以怎么走?1小青向〔

〕走到公园北街,再向〔

〕走就到了。2小青向西走到〔

〕,再向北走到〔

〕,最后向西就到了。3小青向〔

〕走到和平大街,再向〔

〕走到十字路口,最后往〔

〕就到了。

指一指,说一说,画出行走道路。C、小青去上学可以怎么走?四、稳固深化,要用延伸1.看图解决问题〔出示北京地区简图〕

〔1〕北京城区的西南下雨,用在图上标出下雨的位置;〔2〕北京城区东北方向受到冷空气袭击。用在图上表示出受袭击的位置。〔3〕北京城区西面气温最高,用在图上标出气温最高的位置。2.小丽从学校出发,先向西走了一段,又向南走了一段路,然后又向东走了一路回到家。画一画小丽回家的道路。

3.跳格子游戏(出示格子图〕

圆向东南跳2格,再向西跳2格;

方向北跳1格,再向东北跳3格;

三角形向北跳4格,再向西南跳3格

五角星向西南跳3格,再向北跳2格

五、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篇2:数学总复习教案【教材内容】人教课标版教材一年级上册总复习〔p116~121〕【教材分析^p】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共分五个局部: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教材分析^p】“20以内的数“的复习。重点是20以内数的顺序,数的序数的含义以及组成。“20以内数的组成”重点是使学生纯熟掌握11~20各数是由1个10和几个1组成的。“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才能。对于每一个计算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迅速、准确地判断出怎样计算,并很快说出得数,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展计算。“认识图形”的复习。重点是让学生可以形成对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表象,并能识别这些图形。“认识钟表”的复习。一方面对所学知识进一步稳固,另一方面,通过练习看接近整时的钟面,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用数学”的复习。重在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编排特点】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络,便于在复习时进展整理和比拟,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概念、计算和用数学分别集中起来复习。这样好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分散学习的各局部知识,培养学生灵敏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才能。【教学目的】通过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稳固,计算才能更加进步,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到达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的。【重、难点】重点:复习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难点: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建议】这局部内容可用4课时左右进展。老师可以结合本班的详细情况灵敏掌握。如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掌握得不结实的局部要重点复习,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要重点给予辅导。篇3:数学总复习教案第一课时复习内容:1。小数乘、除法的意义2。运算定律、混合运算3。多边形的面积4。简易方程5。应用题复习要求: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那么、规律性的知识得到进一步进步,全面到达本学期的教学目的。复习重点:1。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那么。2。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3。解简易方程。4。分析^p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复习安排:六课时第二课时复习内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总复习第5题,练习三十二第5~8题。)复习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多边形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络,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比拟纯熟地计算多边形的面积。复习重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复习过程:一、根本练习1.填空。(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边长12厘米,这条底边上的高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2)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一个梯形的面积是面积的。(3)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X高2,当上底等于零时,梯形变成,这时面积=;当上底与下底相等时,梯形变成()形,这时面积=。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X。)、(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82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酌三角形的面积是41平方厘米。(3)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是7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9平方厘米。(4)一个三角形底长3分米,高2分米。将这样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平方分米。(5)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底也相等,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的2倍。(6)梯形的上底要比下底短。二、复习指导1.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割补成一个长、宽分别与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的长方形,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必须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底边上的高。)(2)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它们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使学生理解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是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根底上推导出来的,要加深对这两种图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内在联络的认识。2.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师出示P。136页总复习的第5题,请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指名学生说出计算结果,集体订正。三、课堂练习练习三十二第58题。第三课时复习内容:简易方程(总复习第6、7题,练习三十二第911题。)复习要求:使学生更纯熟地掌握用字母表示数,表示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复习重点:解简易方程。复习过程:一、根本练习1.填空。(1)王师傅a天做m个零件,平均每天做个,做一个零件要天。(2)17比a的3倍少多少,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是。(3)商店运来18筐苹果和x筐梨,每筐苹果重a千克,每筐30千克。商店运来的水果和梨共重千克。(4)5a-3a+2a的结果是。2。判断。(1)3a+4b=7ab(2)23x=23x(3)22=22,33=33(4)5x=0不是方程。(5)长方形的周长是C米,长是a米,宽是(C-2a)米。(6)al0=lOa(7)种松树a棵、柏树b棵,种的松树和柏树是松树的(a+b)a倍。(8)从15里减去a与b的和,求差,用式子表示是15-a+b。(9)方程5-3。2=3x与方程5=3x-3。2的解是一样的。(10)35(x+5):35x+355二、复习指导1.用字母表示数。(1)师出示P。136页总复习的第6题,请学生按照题目要求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求工作总量C的公式:C=at2。解简易方程。(1)师出示P。137页第7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指名学生说一说:解简易方程的根据是什么?解简易方程写时应注意什么?使学生明确:解简易方程都是根据四那么运算各局部之间的阿关系。关键是弄清未知数在等式中相当于一个什么数,然后再根据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各局部之间的关系来求解。求出解以后,还要对求出的解进展检验,看是否符合题意。解简易方程在书写时应注意:首先在方程的左下方写解字,未知数x写在等号左边,上下等号要对齐,不能连等。3。列方程解文字题。(1)师出示练习题,生独立完成。①8。5减去4个0。875的差,除以一个数,商是20,求这个数。②比2。5的4倍少x的数是3,求x。(2)生做完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理解的。结合题目,老师说明:列方程解文字题,首先应设要求的数为x,〔题目中出现了未知数x的可以不写,〕再把文字表达的形式翻译成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即方程〕,题中怎样表达等式就怎样写,顺序一般不要改动。列出方程后,按简易方程的解法求出解来。三、课堂练习:练习三十二第9~11题。第四课时复习内容:应用题(总复习第8~10题,练习三十二第12题。)复习要求:使学生掌握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正确地分析^p应用题中数量间的关系,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复习重点:分析^p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复习过程:一、根本练习口答:解容许用题的步骤是什么?先让学生多说一说,然后老师板书:1.弄清题意,并找出条件和要求的问题;2.分析^p题中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什么;3.确定每一步怎样算,列出算式,并且算出得数;4.进展检查或验算,写出答案。二、复习指导1.分析^p数量关系,用不同的思路解容许用题。师出示总复习第9题。(1)指名学生读题,并说出条件和要求的问题。(2)请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题。(3)学生做完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解法一:72+7232解法二:723(3+2)2.复习行程问题。老师出示总复习的第10题。指名学生读题,并说出第(1)题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做第(1)、(2)题。学生做完后,老师启发学生答复:解答第(2)题,需要哪些条件?第(2)题与第(1)题有什么关系?你们是怎样解答的?使学生明确第(2)题是求每辆车各行驶了多少千米,知道了每辆车的速度,还要知道行驶的`时间,所以要把第(1)题的问题作为第(2)题的条件。大局部学生可能是用每辆车的速度乘以时间来求出每辆车行驶的路程。假如有些学生先求出一辆车行驶的路程,再用两地的间隔减去这辆车行驶的路程,求出另一辆车行驶的路程,这种算法也是可以的。要鼓励学生灵敏地应用各种方法解题。问: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找出第(3)题的条件?怎样能很快地算出甲车比乙车少行多少千米?启发学生说出利用第(2)题算出的乙车行的间隔减去甲车行的间隔,就可以直接求出来。假如有学生用两车的速度差乘以时间,这种算法也是可以的。第(4)题,要鼓励学生灵敏地运用各种方法解题。330-(34+32)2。5和(34+32〕(5-2。5)这两种方法都是可以的。第(5)题,让学生想一想,求两地间隔,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能不能在前几道题中找到这些条件。使学生明确需要知道速度和时间,速度是的,时间在第(1)题中已经求出来了。让学生编完题后,再列式解答。三、课堂练习练习三十二第1215题。第五课时复习内容:列方程解应用题〔总复习的第11、12题,练习三十二第16~19题。〕复习要求:使学生能正确地分析^p应用题中数量间的最根本的相等关系,恰当地设未知数列方程解应用题。能根据应用题中数量关系的特点,灵敏地选择解题方法。复习重点:根据应用题中数量关系的特点,灵敏地选择解题方法。复习过程:一、根本练习总复习第11题。说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它与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有什么不同?先指名让学生说一说,然后老师补充。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3.解方程;4.检验,写出答案。它与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区别:在算术解法中,为了求出未知数,需要把数集中起来加以分析^p,找出数与未知数之间的联络,未知数不参加列式。而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可以让未知数和数处于一样的地位,按照题中表达的等量关系,直接参加列式运算,直接地反映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特别是在算术中需要逆解的题,用列方程来解往往比拟容易。二、复习指导1.总复习第12题。指名学生读题后,老师不限定解题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做完后,老师请用方程解的同学说一说解题过程,再请用算术方法解的同学说一说解题思路和步骤,然后请学生比拟一下,这道题用哪种方法解答更简便一些。使学生认识到,在解容许用题时,假如题中没有限定用什么方法解答,就可以选用比拟简便的方法来解容许用题。2.练习三十二第16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做完后,再指名让学生说出题目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以及所列的方程。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解题方法一:大象体重37。5+12=鲸的体重x吨162吨方程式:37。5x+12=162解题方法二:大象体重37。5=鲸的体重-12x吨162吨方程式:37。5x=162-12解题方法三:鲸的体重-大象体重37。5=12162吨x吨方程式:162-37。5x=12三、课堂练习练习三十二第1719题。第六课时练习内容:综合练习(练习三十二第20xx题和考虑题。)练习要求:通过综合练习,进步学生计算和解容许用题的才能。练习重点:计算的速度、正确率以及解题方法的灵敏运用。练习过程:一、根本练习1.练习三十二第20题。(口算。)学生独立计算。老师巡视,理解学生计算的纯熟程度。订正时,指名算得比拟快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2.练习三十二第21题。学生独立计算。老师规定做题时间,理解有多少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并到达要求。看一看有多少学生没做完或做完了但错误率超出了要求。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方法,对于有错误的同学要让他们知道是怎么错的。二、指导练习1.练习三十二第26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做完后,指名学生说解题方法,集体订正。这道应用题有两种解法:一种是先求出原来做1800套制服的布有多少米,再求如今可以做多少套;另一种是先求.如今做1800套制服比原来共有布多少米,省下的这些布如今还能做多少套,再加上1800套,就是如今可以做多少套。解法一:3。81800(3。8-0。2)=1900(套)解法二:0。21800(3。8-0。2)+18叩:1900(套)2.练习三十二第27题。可以这样考虑:实际提早5天完成任务,那么原方案5天要修的可以平均分到前面(20-5)天中去修,所以45(20-5)就是原方案5天要修的米数,从而可以求出每天要修的米数是:45(20-5)5=135(米)。3.练习三十二第28题。这一题中条件和问题的单位不统一,要注意统一单位。在求出了300穴水稻的占地面积后,要把平方分米化成平方米,再用长方形的面积除以长方形的长,即可求出长方形的宽。综合算式:(3300100)3.6=2。5(米)4.练习三十二第29题。玉米地的形状是由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组合而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三角形的底是相等的。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加上三角形的面积,就可以求出玉米地的面积。综合算式:7520+75242=2400(平方米)5.考虑题(1)。此题与教材第63页考虑题的思路一致,所不同的是先要求出队伍的长。队伍的长是:(3462-1)0。5=86(米)。排头两人上桥到排尾两个人离桥共需要的时间是:(889+86)65=15(分)。6.考虑题(2)。先让学生独立解答,也可以实际动手用四张数字卡片摆一摆。答案是:这样组成的能被2整除的数有6个:12、32、42、14、24、34。对于才能较强的学生,还可以指导他们寻找解答这种题目的规律。根据题目要求,要找的是能被2整除的两位数。因此,根据能被2整除的数的规律,只能把2或4这两张卡片放在个位上。当2放在个位上时,组成的两位数有3个:12、32、42;当4放在个位上时,组成的两位数有3个:14、24、34。三、课堂练习练习三十二第22~25题。篇4:数学总复习教案【知识梳理】1.全等三角形:、的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2.三角形全等的断定方法有:、、、.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断定除以上的方法还有.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4.全等三角形的面积、周长、对应高、、相等.【课前预习】1、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E是CD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连接BE交AD于点O,假如△ABO≌△DEO,那么需要添加的条件是(图中不能添加任何点或线)2、如图,∠1=∠2=90°,AD=AE,那么图中有对全等三角形.3、如图,AC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E平分∠BAC,EF⊥AC交AC于点F.图中与线段BE相等的多有线段是.4、如下图.△ABC中,BD为∠ABC的平分线,DE⊥AB于E,且DE=2㎝,AB=9㎝,BC=6㎝,那么△ABC的面积为.5、如下图.P是∠AOB的平分线上的一点,PC⊥AO于C,PD⊥OB于D,写出图中一组相等的线段.【解题指导】例1如图11-113所示,BD,CE分别是△ABC的边AC和AB上的高,点P在BD的延线上,BP=AC,点Q在CE上,CQ=AB.(1)求证AP=AQ;(2)求证AP⊥AQ.例2如下图,四边形纸片ABCD中,AD∥BC,将∠ABC,∠DAB分别对折,假如两条折痕恰好相交于DC上一点E,点C,D都落在AB边上的F处,你能获得哪些结论?例3如下图,在△ABD和△ACE中,有以下四个论断:①AB=AC;②AD=AE;③∠B=∠C;④BD=CE.请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数学命题(用序号的形式写出):.例4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板如图1所示放置,图2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B、C、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DC.(1)请找出图2中的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说明:结论中不得含有未标识的字母);(2)证明:.【稳固练习】1、如图,在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点E、F是AD上的两点,那么图中阴影局部的面积是.2、如图,点B、F、C、E在同一条直线上,点A、D在直线BE的两侧,AB∥DE,BF=CE,请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得AC=DF.3、△ABC中,AB=BC≠AC,作与△ABC只有一条公共边,且与△ABC全等的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一共能作出个.4、如图,四边形ABCD中,AB=BC,∠ABC=∠CDA=90°,BE⊥AD于点E,且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8,那么BE=.5、: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C=DC,CF平分∠BCD,DF∥AB,BF的延长线交DC于点E.求证:(1)△BFC≌△DFC;(2)AD=DE【课后作业】班级姓名一、必做题:1.如图1所示,在△ABC中,CD是∠ACB的平分线,∠A=80°∠ACB=60°,那么∠BDC等于°图1图2图3图42.如图2所示,∠E=∠F=90°,∠B=∠C,AE=AF,那么以下结论:①EM=FN;②CD=DN;③∠FAN=∠EAM;④△CAN≌△BAM.其中正确的有.3.如图3所示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a的度数是°4.如图4所示,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AC,BD交于点O,那么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对.5.如图5所示,在Rt△ABC中,∠A=90°,BD平分∠ABC,交AC于点D,且AD=3,那么点D到BC的间隔是.图5图6图7图86.如图6所示,尺规作图作∠AOB的平分线的方法如下: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OB于C,D,再分别以点C,D为圆心,以大于CD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OP.连接CP,DP,由作法得△OCP≌△ODP的根据是.7.如图7所示,CD=AB,假设运用“SAS”断定△ADC≌△CBA,从图中可以得到的条件是,需要补充的直接条件是.8.如图8所示,BF⊥AC,DE⊥AC,垂足分别为F,E,且BF=DE,又AE=CF,那么AB与CD的位置关系是.9.如下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D,AC∥DF.(1)求证△ABC≌△DEF;(2)求证BE=CF.10.如下图,在△ABC中,∠ACB=90°,AC=BC.CE⊥BE,CE与AB相交于点F,AD⊥CF于点D,且AD平分∠FAC.请写出图中的两对全等三角形,并选择其中一对加以证明.二、选做题11.如图9所示,在Rt△ABC中,AB=AC,AD⊥BC,垂足为D.E,F分别是CD,AD上的点,且CE=AF假如∠AED=62°,那么∠DBF等于()12.如图10,Rt△ABC中,∠C=90°,∠BAC=60°,AC=2.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A为圆心,以小于AC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于点E,D;②分别以D,E为圆心,以大于DE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P;③连接AP交BC于点F.那么:(1)AB的长等于;(2)∠CAF=.13.如图11所示,DA⊥AB,EA⊥AC,AB=AD,AC=AE,BE和CD相交于O,AB和CD相交于P,那么∠DOE的度数是.图9图10图1114.如下图.在正方形ABCD中,AC为对角线,E为AC上一点,连接EB,ED.(1)求证△BEC≌△DEC;(2)延长BE交AD于F,当∠BED=120°时,求∠EFD的度数.15.(1)如下图,在正方形ABCD中,M是BC边(不含端点B,C)上任意一点,P是BC延长线上一点,N是∠DCP的平分线上一点.假设∠AMN=90°,求证AM=MN.下面给出一种证明的思路,你可以按这一思路证明,也可以选择另外的方法证明.证明:在边AB上截取AE=MC,连接ME.在正方形ABCD中,∠B=∠BCD=90°∴∠NMC=180°-∠AMN-∠AMB=180°-∠B-∠AMB=∠MAB.下面请你完成余下的证明过程.(在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2)假设将(1)中的“正方形ABCD”改为“正三角形ABC”(如下图),N是∠ACP的平分线上一点,那么当∠AMN=60°时,结论AM=MN是否还成立?请说明理由.(3)假设将(1)中的“正方形ABCD”改为“正n边形ABCD…X”,请你作出猜测:当∠AMN=时,结论AM=MN仍然成立.(直接写出答案,不需要证明)篇5:数学总复习教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册90-91页“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理论”第8-12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进一步进步分析^p数量关系,运用分数、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教学重点、难点: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教学设计:一、复习解题思路:1、选择其中一个条件,编出三道不同的应用题〔1〕松树有30棵〔2〕杨树有50棵〔3〕松树的棵树是杨树的3/5根据学生答复,相机出示编好的应用题〔1〕杨树有50棵,松树有30棵,松树的棵树是杨树的几分之几?〔2〕杨树有50棵,松树的棵树是杨树的3/5,松树有几棵?〔3〕松树有30棵,松树的棵树是杨树的3/5,杨树有几棵?指名学生口答列式,老师板书,并请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归纳根本思路: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确定单位“1”的量。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单位“1”的量作除数。单位“1”的量,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单位“1”的量未知,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或除法算式解答。二、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1、谁来根据“杨树有50棵,松树有30棵”这两个条件,提出用两步计算的问题?引导学生可以提谁比谁多或少几分之几?解题思路是用多或少的量除以单位“1”的量。2、出示“杨树有50棵,松树的棵树是杨树的3/5,松树有几棵?”将中间条件改成上一题结论“松树的棵树比杨树少2/5”怎样解答?分析^p:找单位“1”的量是谁?分析^p数量关系。确定解答方法。追问:假如将中间条件改成“杨树的棵树比松树多2/3”呢?按刚刚方法分析^p解答。3、两题进展比照:为什么上一题可以直接列式计算而第2题要列方程解呢?三、拓展练习1、一根绳子长6米,第一次用去1/4,第二次用去1/4米,还剩下多少米?2、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1/4,第二次用去1/2米,两次共用去这根绳子的1/3,这根绳子长多少米?3、一根绳子长6米,用去1/4米后,又用去余下的1/4,又用去了多少米?四、作业指导1、教材上第11题:读题理解表中数据意思,认识“峰时”“谷时”时间段意义以及价格变化,分析^p条件与问题。如何计算安装分时电表前的用电费?如何计算安装分时电表后的用电费?重点指导学生如何计算安装分时电表后的电费计算方法。2、教材上第12题:默读题目,看懂题意。分题答复,重点引导学生分析^p第3题。五、独立完成作业:第90-91页上第8、9、10题。课前考虑:这节课复习内容包括了求分〔百分〕率?求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这几类的知识点的复习,一是让学生弄清每一类的数量关系,以及三类之间的联络与区别,二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并能让学生体会到分数、百分数在生活的运用是非常的广泛的。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构造.让学生讨论比照题的异同点,使学生自己总结出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及关键.从而让学生明白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的联络和区别.复习要突出数量关系的转化,沟通分数与比例应用题的内在联络,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解法多样化。课前考虑:这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一些解题方法和思路。关键是找准单位“1”的量。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补充一些习题让学生练习。由于之前学生对这类题目练习的较多,总得来说,学生掌握的不错。课后反思:百分数应用题有个别学生就是不太理解,数量关系式掌握的不结实,因此,关键还是要找到数量之间的关系。尽管一直强调,单位“1”的量是的用乘法计算,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用除法计算或列方程解答,可是个别学生还是会混淆。在做练习十一题时,在和学生一起分析^p了“峰时”和“谷时”的含义后,一些学习困难生还是需要老师的指导才能完成。拓展练习有一定的比照性,关键是要找准题目中相对应的量和相对应的分率,这样学生就容易解答了。课后反思:对于教材上的练习我是这样处理的:第8、9题:要先让学生说出每一题的数量关系,然后再解答。集体订正时,要指名说出考虑过程。第10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比拟这三道题目,使学生认识到:这三道题目都是用十月份的水电费与九月份进展比拟。其中,要求“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了百分之几”就是求节约的水电费相当于九月份的百分之几;而“十月份的水电费比九月份节约了15%”,是指节约的水电费是九月份的15%。第11题:要先向学生介绍有关“谷时电”.“峰时电”的规定。然后再引导学生计算出谷时电和峰时电的用电量,最后再对照标准算出谷时电和峰时电的电费各是多少,并求出它们的和。第12题:要让学生知道硬座票上浮15%是指春运期间的硬座票比平时的票价贵15%,软座票上浮20%是指春运期间的软座票比平时贵20%。下浮10%就是比平时的票价廉价10%。在此根底上再让学生独立进展解答。课前考虑高教诲设计的教案中有几组比照题,明天的教学中,我想可以好好利用这些题目,在练习的过程中要突出对数量关系的分析^p,还可以选几道题让学生画线段图。结合以往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发现假如真正对数量关系理解的学生,他一定会正确画出线段图,而那些不理解数量关系的学生也就不会画线段图或是看不懂线段图。有必要让学生掌握利用画图来帮助理解数量关系的方法。补充以下题目:1.2/5千克煤可以发电2/3千瓦时,照这样计算,30千克煤可以发电多少千瓦时?要发电15千瓦时需要多少千克煤?2.青山小学五年级有学生76人,占全校总人数的2/15,六年级的人数是全校总人数的4/19,六年级有多少人?3.食堂运来一批煤,烧了一局部后,还剩3/8,正好还剩240千克。假如每天烧40千克,这批煤一共能烧多少天?4.某机械厂消费一种产品的本钱,去年是168元,今年比去年下降了20%。今年这种产品的本钱是多少元?5.小明从东城到西城,走了全程的37.5%后,间隔终点还有3.5千米。东西两城之间的间隔是多少千米?课后反思:由于本课时内容较多,而且有关分数、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又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所以今天的数学复习课上,我根据高教诲设计的教学过程先帮助学生复习分数的乘、除法的实际问题,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要认真读题,然后抓住关键句寻找单位“1”并正确分析^p数量关系式,最后确定解题方法。第二环节是复习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借助“杨树50棵,松树30棵,松树比杨树少40%”,我让学生自己改编为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然后在分析^p解题思路时突出利用画线段图来帮助分析^p数量关系的方法,并将改编后的两个实际问题进展比照,使学生理解这两类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的根本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和其他老师有同感的是,复习中仍发现还有一局部学生在解决分数或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时他们没有真正理解题意,所以往往时凭自己的直觉在解题,这局部学生的解题才能该如何进步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篇6:数学总复习教案复习内容:教科书第十二册p121~124的绿地面积、保护水资教学目的:1、通过阅读统计图表以及实际调查和测量,理解我国城市以及所在学校的人均绿化面积,体会绿地对于改善居住环境的意义。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统计图表,对所阅读的材料和所调查所得的材料可以进展科学的分析^p与反思,培养学生分析^p数据的才能。通过调查和阅读等活动,体会到我国与先进国家在绿化方面的差异,从小培养学生的绿化和环保意识。2、阅读分析^p教材提供的材料,理解我国水资的现状。小组合作实验获得滴水龙头、洗脸,洗手的用水量,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估算、推算出相关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p比照,增强节水意识。3、通过综合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的才能,进步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复习绿地面积〔一〕阅读分析^p1、出示两张统计图〔书上第121页的图〕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1〕先自己观察〔2〕再把观察到的与同桌交流〔3〕再集体交流3、解决表后问题〔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交流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5、我国绿化情况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情况怎样?你理解吗?〔1〕看书理解〔2〕学生补充介绍〔3〕对于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想法和看法?〔二〕理论反思:我校的绿化情况怎样呢?课前同学们进展了调查和走访,说说你们的调查情况〔1〕实物投影〔或黑板出示〕学生的调查情况〔2〕通过调查和统计,你有什么收获?(3〕你认为可以怎样改善学校的绿化环境?(4〕阅读你知道吗?并算一算有关问题二、复习保护水资〔一〕创设情景,引起考虑1、播放20xx年5月太湖水污染,无锡自来水变质,市民抢购纯洁水的场景。2、播放我国北方干旱的场景。说说你有什么想法,提醒课题《保护水资》。〔二〕阅读资料,理解国情阅读教材提供的这段资料后,先让学生结合详细情境,说说资料中有关分数和百分数的实际含义,再让学生说说相关的感想:重点要使学生体会到:我国是一个水资比拟少的国家,而且水资的分布很不平衡。〔三〕合作实验,完成图表。从下面任意选择一项实验,先小组合作获得数据,再通过计算完成统计图表。实验一、理解一个滴水的龙头在一段时间里流失的水量。实验二、比拟刷牙、洗脸时连续放水或用容器盛水的用水量。实验三、比拟用不同流量的水洗手时的用水量。小组分工合作,老师分头指导。做滴水龙头在一段时间内流失水量的实验时,一要为每组学生准备好量杯和计时工具;二要提醒学生每隔半分钟作一次记录。推算1小时、1天、1年流失的水量时,先要根据实验数据算出平均每分钟流失的水量,再用这个数据依次乘60、(6024)、(6024365)。要提醒学生使用计算器,并注意单位的换算。做不同用水状态下刷牙、洗脸的用水量实验时,一要为每组学生准备好盛水的工具和量杯;二要指导搜集流水的方法:可以先记录一个同学用流水刷牙、洗脸的时间,再把一样时间流出的水搜集起来,并量出有多少升。做不同流量的水洗手时的用水量实验时,可用容器直接接住流水,并用量杯量出有多少升。推算全班一年共可节约多少吨水时,可以先算出全班同学1天能节约多少升,再用算出的结果乘365天,最后根据1升水重1千克算出一年节约的水有多少千克,并换算成以吨作单位的数。〔四〕分析^p数据,畅谈体会。通过实验和计算,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观察口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想想哪些节约用水用水的方法,在全班交流。〔五〕顺势引领,课外延伸。节水、护水从我做起,从如今做起!课后每人写一条节水、护水的广告词。三、稳固练习详见共享空间课前考虑:《保护水资》是有关环保主题的一次活动。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用数表达的信息以及试验和计算,体会数据对于分析^p和解决问题的作用,感受节约和保护人类生存资的意义。教材提供的一段有关我国水资的文字材料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初步认识到保护水资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关于教材涉及的三项不同的实验,都需要学生在课外完成,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双休日的时间让学生在完成书面作业的同时任选一项开展活动。对于很多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让他们灵敏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并发现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更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后反思:生活中需要综合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的实际问题有很多,除了教材提供的这两题外,为了便于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我在课上补充了这样两题,让学生独立考虑,尝试解决。1.光明小学要买60个足球,现有甲、乙、丙三个商店可以选择,三个商店足球的单价都是25元,但各商店的优惠方法不同。甲店:买10个足球免费赠送2个,缺乏10个不赠送。乙店:每个足球优惠5元。丙店:购物满每200元,返现金30元。为了节省费用,光明小学应到哪个商店购置?为什么?篇7:数学总复习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根本领件、等可能性事件的概念;2.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定义,并能求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初步掌握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教学重点: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事件的定义: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说明:三种事件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当条件改变时,事件的性质也可以发生变化2.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进展同一试验时,事件发生的频率总是接近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的概率,记作.3.概率确实定方法:通过进展大量的重复试验,用这个事件发生的频率近似地作为它的概率;4.概率的性质:必然事件的概率为,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随机事件的概率为,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看作随机事件的两个极端情形篇8:数学总复习教案1、复习目的题目化明确初三数学总复习目的(根据州中考数学考试目的及说明),就是强调教与学的目的性,明确每一单元的教学目的及掌握标准。这就要求老师而且也同时要求学生始终明确自己要到达什么目的,怎样到达及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到达最正确效果。让学生知道哪些知识是一般理解不作考试要求,哪些知识是不可能单独命题考试的,所考察知识可能以什么样的题型出现,哪些知识是重点。2、题目训练系列化设计好问题群和习题群,注意分题型组织复习,适当介绍组题规律。注意研究去年各地中考题:一是分类介绍不同题型的特点,二是分类介绍不同题型的一般解题方法,特别是对新题型在方法上多介绍、指导通法,三是注意题型变换或变式(或构造变换或数字变换或图形变换等),这主要针对课本重点例习题进展(中考试题主要来)。顺便说,为及时反应矫正、发挥教学自我矫正功能,应安排必要的单元测试(综合检测)。3、系列讲解重点化专题复习中,老师的主要任务是方法指导与规律提醒:①解题通法;②重视初中数学蕴含的思想方法;③关注近年中考命题新特点,适当介绍中考热点题型考虑方法(如分类讨论型、新定义型、开放探究型、实际问题的建模以及解释与应用、图表信息问题分析^p等),使学生解题中的考虑有规律可循。数学总复习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纯熟数学语言符号体系,并能在遇到问题时采用恰当的数学符号对问题作出表示。例如,在总复习中可以适当重复这些不同层次的认知活动:根据语言表述的构造直接列方程、根本作图题、将视觉语言转化为数学文字或图形、将数学文字符号根据一定的数学原理整合成数学语句并建立数学语句与数学定理、公式、法那么等之间的联络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4、答案要点标准化讲评一般不宜照卷逐题讲解,要展示命题人的意图,如想考什么知识、什么思想方法等,还要提醒考生常见错误。在解题过程中,老师应特别注意答案的标准性,给学生一个好的解题示范(这是笔者多年中考评卷的深切感受之一,不可小看)。最好能以标准答案的形式给出,尽量少一些信手写来,少一些随意表示。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不仅让学生知道正确的答案,还在于让学生知道每一个正确的步骤,让学生明确在解题时,该写出哪些最重要的得分点。5、复习进程螺旋化如今初三总复习大多分三个阶段推进,前两个阶段内又将同类或相近知识技能归类分段安排,表达螺旋式上升。学生对复习中遇到综合问题甚至是重大问题有一个从个别到一般,从详细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急于一步到位,要引导学生从看懂老师的解答入手,经过屡次反复,反复浸透,在比拟丰富的感性认识的根底上逐渐概括上升成理性认识,最后自己可以应用。这是为追求大面积进步应具有的认识。6、解题方法系统化一是重视学生复习方法、应考机智的指导和训练,如认真审题的习惯、检验方法、书写标准、防止怯场技巧等。二是应强调解题方法的系统性。如配方法、换元法、判别式与韦达定理法、待定系数法、面积法、几何变换法(平移、旋转、对称)、客观题的解题方法(直接法、验证法、特殊元素法、排除法、图象法、分析^p法等)。篇9: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总复习整数的意义和读写教学内容:教材40到44页。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的意义,掌握整数、自然数、小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络,加深对整数、小数概念的理解与认识。2、使学生稳固整数、小数的读写方法,会正确比拟整数、小数的大小。教学过程:一、提醒课题同学们经过六年的学习,已经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在以后近两个月的数学课里,我们将进展数学总复习。通过总复习,使我们进一步结实掌握小学数学的知识,为到初中学习打下更好的根底。小学数学总复习分七节内容安排,第一节是整数和小数。今天这节课,首先复习整数、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板书课题)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要求大家进一步明确整数、小数的相关概念,进步整数、小数的读写才能。二、复习整数、小数的意义1、整理整数、小数的概念。提问: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里包括哪些数?(板书)谁来说一说,怎样的数是自然数?(板书:0,1,2,3)你能举几个自然数的例子吗?(板书学生举例的数)数物体时什么情况下要用。表示?提问:你还看出按顺序排列的自然数里有哪些特点?(让学生自己自由地说一说)小结自然数在数物体时表示的意义,说明自然数是整数。2、学生练习。教科书41――43页的练习。教学反思: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教学内容:教材第43――47页。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及相关概念,认识分数与小数的联络、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络和区别,以及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p等思维才能。教学过程:一、复习小数的意义。1.说出以下小数的意义。O.30.130.258O.013学生口答后,说明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表示非常之几、百分之几、干分之几2.引入课题我们已经复习了整数和小数的知识,今天开场,我们复习分数和百分数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复习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掌握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及一些相关概念,认识这些概念的联络,并进步分析^p、判断等思维才能。二、复习分数的意义和相关概念1.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提问:根据上面每个分数的意义,你能说说怎样的数是分数吗?(板书:分数的意义)上面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什么叫分数单位?(板书;分数单位)2.说出以下各题的商。2÷94÷13÷7提问:在上面算式里,能用整数表示这些算式的商吗?像上面这样两个数不能整除时,用什么数来表示商?指名学生口答商是多少。提问:除法与分数有什么关系,用字母怎样表示?3.学生练习。(1)做“练一练”第l、2题。学生填在课本上。指名口答,并说说怎样想的。(2)口答练习十五第1题。提问:为什么这两个分数不一样?(3)口答练习十五第2题。指名学生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4)口答练习十五第3题。指名学生说出每句话的含义。4.比拟每组数里小数与分数表示的意义。0.3和0.13和0.013和你觉得每组数里小数和分数表示的意义有什么联络?可以看出小数实际上是怎样的分数?5.复习分数的分类。(1)提问:我们把分数怎样分类的?(2)做“练一练”第3题。指名学生口答。(3)提问:你是根据什么判断一个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的?(接“真分数”和“假分数”板书:分子篇10: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单元及本册教材所涉及的知识为复习内容二、重点、难点、关键1、重点:〔1〕引导学生进一步稳固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以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3〕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难点:〔1〕进步学生计算的准确性。〔2〕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加深理解,并融会贯穿。〔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关键:〔1〕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要重视学生的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提供辅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所有学生都能树立自信心,有进一步开展。三、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稳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进步掌握程度。2、进一步进步学生的计算才能,开展初步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才能。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四、课时划分:4课时五、教学进度:第17~19周篇11: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二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二探究规律教学目的:在详细情境中尽可能多地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规律,尝试用语言、表格、图、关系式或其中的几种方式刻画所发现的规律。教学重点和难点探究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和变化趋势教具准备小黑板

投影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回忆小时候学习的乘法口诀,如今我们换一方式来体会一次,请同学们看下表现补充完好,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图见小黑板学生可能会发现:〔1〕横着看,每一行都是一个数的倍数。〔2〕竖着看,每一列都是一个数的倍数。〔3〕找出积相等的数,这些数所对应的两个数成反比例关系。学生可能发现其他规律,只要合理都应鼓励。二、展示生活中数学规律,与同学分享。1、日历中蕴含的数学规律。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日历,让学生充分的观察和考虑,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游戏形式来深化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2、交流汇报发现的生活中的数学规律,老师给予必要指导。〔开展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的才能,同时可以使学生初步体会函数的思想。〕三、稳固与应用1、找规律,填一填。〔1〕8,11,14,17,〔〕,23,〔

〕〔2〕4,9,16,25,〔〕,49,64〔3〕1,8,27,〔〕,125,〔〕〔4〕3,6,9,15,24,〔〕,63,〔

〕2、按以下图方式摆放桌子和椅子。图见小黑板〔1〕一张桌子可坐6人,2张桌子可坐人。〔2〕按照图上的方式继续摆桌子,完成下表。桌子张数/张123456可坐人数/人66+46+2×4

第3题为庆贺“六一儿童节”,六〔2〕班同学按下面规律给教室挂气球,第20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第27呢?第4题数一数一、全课总结,布置作业。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很积极,老师请你们帮助。这是8月份的日历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

〔1〕灰色方框中的9个数之和与该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2〕这个关系对其它这样的方框成立吗?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个关系吗?〔3〕这样方框中的9个数之和可能是72吗?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探究规律三、稳固与应用答案

课后记

四、数的运算运算的意义教学目的:1、结合详细情境,体会四那么运算的意义。2、在详细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教学重点和难点:注重数学与现实的联络教具准备小黑板

投影片教学过程:针对回忆与交流中的四个问题作一说明:第一题:这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复习四那么预算的意义。在第一场景中,学生可以提出“两位同学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装饰教室还需着多少纸鹤”的问题,并运用加法和减法加以解决。在第二场景中,学生可以提出“一共需要多少钱”的问题,并用乘法加以解决。在第三场景中,学生可以提出“扎礼品盒、蝴蝶结分别需要多少米彩带”的问题。并运用乘法加以解决。在第四场景中,学生可以提出“每个小组有多少人”的问题,并运用除法加以解决。第二题引领学生回忆在小学阶段学习过的运算,并举例说明哪些地方还会用到这些运算,目的是在集体交流中,寻找所学过运算的原型,系统的构建运算的现实意义。教学时,老师要注意及时引导,使学生能认识到运算的原型。第三题这是对于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互逆关系的回忆、教材引领学生通过举例来说明的。教学时,应给学生独立考虑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回忆,然后在全班进展交流。老师可用教材提供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再次感受加减法和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第四题不做全班的共同要求。教学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实例进展适当归纳。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运算的意义第1题:加法的意义

减法的意义

乘法的意义

除法的意义第2题:加法各局部关系

减法各局部关系

乘法各局部关系

除法各局部关系

教后记篇12: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一、激趣导入小朋友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搭积木。二、动手操作1、搭积木师:取出你们的积木,小组合作搭一搭。注意哪些容易搭牢,哪些不容易搭牢。小组完成后推荐一个展示作品,并说说用了怎样的积木块拼搭的。(可能已经有小朋友能说出其中几种形体的名称了。)2、分一分师:我们的小设计师真棒!假如老师请你把这些积木分分类,你打算怎样分呢小组合作分一分。?学生合作探究,边分边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学交流。?指名交流:小朋友把它们分成了几类?说说为什么这样分呢-学生交流分的结果及想法,逐步达成共识,分成四类。三、探究新知1、认识长方体?⑴、我们来看一看、摸一摸这些积木,(一起感知长方体),它们的面是平平的。而且有大有小。我们把这一类形体叫做“长方体”,(出示立体图形)请学生拿出长方体的积木。?2、认识正方体主要和长方体比拟,一样也是平平的面,但是这些面都是方方正正的,一样大的,我们叫它正方体。3、认识球可以让学生看看,想想,这个像什么?自己取取名字。摸一摸,它的面是曲的。4、认识圆柱摸一摸,上下两个面是平平的圆面,侧面是曲面。这叫圆柱。生活中见像圆柱一样的东西吗?——铅笔,吸管,柱子等等。?5、稳固师:让学生闭上眼睛在脑子想这四个图形。如今老师说一个名称,请你想一想是什么样的?再动手拿一拿。?四、稳固认识,应用拓展1、想想做做”第1题请你找朋友连一连。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到他们的朋友吗?2、“想想做做”第2题。?师:这儿有一堆积木,看看都有些什么形状?(老师根据学生答复逐步出示表格)请同桌合作,找一找、数一数分别有几个,填在书上。?同桌一起完成,交流时老师演示分类,学生一起统计验证。?3、“想想做做”第3题小红的弟弟把一些积木排成了一排,你看到了什么?大家看看有什么想法?从左边起,第几个是球?第几个和第几个是正方体?球的左边是什么?右边呢?4、议一议。?假如让大家搭一幢房子,你比拟愿意选择哪些形体的积木?为什么呢-学生结合形体的特征、外观等各抒己见。五、总结请你谈谈这节课又知道了什么新知识,增加了什么新本领,好吗?篇13: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一、让学生操作学具,体验分与合,掌握研究数的分与合的学习方法。数的分与合,把一个较大的数分成两个较小的数,把这个较大的数看成两个较小数的合并,一年级学生对这些会感到相当抽象和枯燥。2只能分成1和1,3就能分成1和2或者2和1,数越大,分法也越多,这又是一年级学生的学习难点。教材从儿童心理出发,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学详细会数的分与合,所有例题和“试一试”都先把假设干个物体分成两局部,再把分实物的结果抽象成数的分与合,使枯躁、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形象有趣,使复杂难记的数学知识变成有构造、易记忆。第34页例题教学4的组成,分三步进展。首先把4个桃放在两个盘里,让学生边操作边体会“分”;接着把分4个桃抽象成把数4分成3和1、2和2、1和3;最后想一想“几和几合成4”。教学的第一步是开放的,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一种放法,在交流中出现三种不同放法。这里的交流,一方面呈现了放法是多样的,找到了可能的多种放法。另一方面,为学生记忆4的分与合提供形象支持。教学的第二步是渐进的,从左边图示的一个盘里放3个桃,另一个盘里放1个桃,得出4分成3和1,让学生理解431表示的意思,知道是怎样得到的。接着让学生考虑通过中间和右边的分桃图又能得出什么。先半独立完成4分成2和几,再独立完成4分成几和几。教学的第三步要在“分”的根底上推理“合”:因为4分成3和1,所以3和1合成4。这道例题是本单元的第一道例题,教学任务不局限于4的组成,还有分与合的思想,学习数的组成的活动与方法,直接关系其他各数组成的教学。所以,必须让学生参与分桃的活动,经历由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的过程,感受分与合的内在联络。二、在教学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中,逐渐进步数学思维的要求。在数的分与合中存在一些规律,发现和利用这些规律能进步探究活动的效率和记忆数的组成的才能,还能进步学生的思维程度。(1)“分”与“合”是数的组成的两个方面,是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重要根底。大多数学生计算加法喜欢从“合”的角度求和,计算减法喜欢从“分”的角度求差。教材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分”与“合”的关系。①教学4的组成,先认识“分”,再认识“合”。把“分”与“合”分开教学,便于学生分别理解它们的数学含义。从4可以分成几和几,推理出几和几合成4,能初步感受“分”与“合”的内在联络,知道“分”与“合”是对同一现象的不同看法与解释。②教学5的组成,同时提出“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5”,使两者成为有机结合的整体。教学6~10各数的组成,完全把“分”与“合”融为一体了。(2)除2以外,3~10各数都有两种或多种分解。把一个数的各种分解有序地依次排列是对称的。以5的分解为例:。掌握这种对称,能进步学习效率,减轻记忆负担。教材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应用这种对称。①教学4的组成,虽然4分成1和3、2和2、3和1是对称的,但考虑到初次教学数的组成,重点应放在理解“分”与“合”的意义和研究数的组成的学习活动上,暂时不提醒这种对称。②教学5的组成,通过两个孩子在不同位置观察5朵花片的同一种分法,体会514和541是一致的,本质上是一组分解的两种表达。然后让学生看着5朵花摆成2朵和3朵的图,写出这组分解的两种表示。教材给一种表达套上虚线框,让学生明白它可以从另一种表达得到。③教学6和7的组成,根据一幅图写出数的一组分解,虚线框里的表示直接从左边得到。感受研究6、7的组成,都只要进展三次操作就够了,为进步8、9、10的组成的教学效率打下根底。④教学8、9、10的组成,都通过“你还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从这些数的一些分讲解出另一些分解。体会较大数的组成,只要记住其中的一半,就记住了另一半。(3)研究数的组成要有序地进展,能进步效率,也方便记忆。教材引导学生逐步到达这一要求。①教学4和5的组成,教材的画面里有序地呈现了各种分法,蕴含了数的分与合是有序的构造。由于2~5各数的组成比拟简单,教学重点要放在分与合的含义,以及研究数的分与合的学习活动上,暂时没有明确提出有序地分、有序地记的要求。②教学6的组成,几幅分实物的图是有序排列的。两只手里拿6个气球,每次从一只手里挪动1个气球到另一只手里。一次挪动出现气球的一种分法,得到6的一组分与合。连续地挪动,引出了有序的6的各种组成。教学7的组成,教材的图画里把7个球分成两局部,三幅图依次把7个球分成1个和6个、2个和5个、3个和4个,学生看图写出三组7的分与合自然也是有序的了。要注意的是,教学6、7的组成,教科书画出了有序的几幅图画,引导学生把6、7有序地分与合。这比2~5各数组成的教学要求进步了,教学应该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序”。③教学8、9的组成,以移花片和移小棒活动为载体。教材要求学生“每次移1个”“有次序地分”,指导他们有序地探究,体会什么是“有序”,怎样才能有序,有序有什么好处,从而利用“序”帮助记忆数的组成。④教学10的组成,明确提出“有次序”地涂一涂、分一分,进一步提升学习活动的程度和数学思维的程度。三、让学生在有趣的气氛中练习,激发练习的积极性,熟记数的组成。10以内各数的组成是重要的根底知识,要求学生纯熟地掌握,练习是主要的途径。教材从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防止机械、枯燥地练习,经常变换练习形式,重情趣、重口答,进步练习的效率。(1)每一段教学都安排“对口令”或两人的合作练习,不但动口说,还动手摆。第35页第2题边说边摆学具,从两人摆的花片可以检验是不是说对了。第37页第3题边说边摆数字卡片,通过看卡片上的数检查说对没有。教材鼓励学生自主进展练习。如第42页第3题在8、9、10里任选一个数,说出它的各种组成。第41页第2题在1~9这些数中,任选一个数说出它的“好朋友”。(2)设计“猜一猜”“蚂蚁回家”等游戏。如第42页第2题,一名学生预先想好一个数的组成,让同学猜他想的是什么。这样寓练习于游戏中,而且不需要任何学具,随时随地都能进展。第43页第5题的答案开放,4和3合成7、4和4合成8、4和5合成9、4和6合成10,4号蚂蚁和3号、4号、5号、6号蚂蚁都有可能住在一起。开放的答案能激起兴趣,激活思维。(3)给练习配上背景,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如第35页在汽车车厢上写4、5的组成,第37页在蟹螯和蟹壳上写6、7的组成,第40页在中国结上练8、9的组成,第38页在房屋图上整理5、6、7的组成。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篇14: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教学地位: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数数经历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是学习乘法口诀的起始阶段,也是进一步学习乘法运算的根底。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结合小动物回家的详细情境,逐步开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2、才能目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稳固2、3、4、5的乘法口诀,能比拟纯熟的用乘法口诀进展表内乘法的口算。3、情感目的: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开展初步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根据题意提出问题,并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教学教法:这一堂课的设计,我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在详细情境中学数学用数学,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严密联络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根本的数学知识和技巧,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考虑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非常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方法如下。(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老师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根底上探究新知,理解新知,应用新知,从而稳固和深化新知。(2)巧设疑问,表达两“主”老师通过设疑,指名学习方向,营造探究新知的气氛,有目的,有方案,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拟、讨论、研究等活动中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到达掌握新知和开展才能的目的。(3)运用迁移,深化进步: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才能,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教学学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比拟,概况出知识点,让学生主动探究、主动交流,主动提问。教学过程: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六个教学程序,情景导入、探究新知、稳固练习、数学游戏、课堂加油站、总结。一、情景导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老师如今有一段语音想让大家听一听,对于我门来说一点也不生疏,每天都可以听到的,仔细听完之后告诉老师,你是在什么时候听到过呢?学生会答复放学的时候听到过。接下来出示本节课的主视图说,这是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放学的情景,他们在干吗呢?学生会说回家的路上,因此(板书:回家路上)二、探究新知1、发现数学信息2、小组讨论,写出自己想的数学问题,比一比谁写的多。3、学生反应(采用你问我答)我会这么问:哪位同学的勇气先来提一个数学问题,接着请另一个同学进展答复。给予拍档奖励。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三、稳固练习1、看图答复以下问题2、填一填(引导学生说出每段表示多少)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