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汽车行业投资策略 把握自主品牌崛起的历史性机遇_第1页
2023年汽车行业投资策略 把握自主品牌崛起的历史性机遇_第2页
2023年汽车行业投资策略 把握自主品牌崛起的历史性机遇_第3页
2023年汽车行业投资策略 把握自主品牌崛起的历史性机遇_第4页
2023年汽车行业投资策略 把握自主品牌崛起的历史性机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汽车行业投资策略把握自主品牌崛起的历史性机遇汽车产业背景:把握自主品牌崛起的历史性机遇变化之一:产品属性变“车和家”“四个轮子,一个家”“第三生活空间”。变化之二:生产工艺变汽车传统生产工艺:“冲压-焊接-总装-涂装”,冲焊件的人力密集,工艺繁杂,工时较长,有大量重复劳动。一体压铸将冲压和焊装合并,简化了白车身的制造过程。特斯拉在ModelY的制造中革命性地一体压铸了车身的整个后底板,大大减少了所需的焊接工序。此一体压铸零件包含了整车左右侧的后轮罩内板、后纵梁、底板连接板、梁内加强板等零件,型面、截面的变化以及料厚的变化都比较剧烈,相比传统车企量产的单体压铸结构零件难度增加很多。ModelY的白车身后部,几乎没有肉眼可见的焊接痕迹,大幅的提升了车身结构的稳定性。变化之三:电子电气(EE)架构变无人驾驶进程中的车辆架构从分布向集中发展。全球零部件龙头企业博世曾经将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划分为三个大阶段: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跨】域集中电子电气架构-车辆集中电子电气架构,三个大阶段之中又分别包含两大发展节点,一共六个发展节点,细化了电子电气架构将从分布式向车辆集中式演变的过程。伴随汽车自动化程度从L0-L5逐级提升,目前大部分的传统车企电子电气架构处在从分布式向【跨】域集中过渡的阶段。分布式的电子电气架构主要用在L0-L2级别车型,此时车辆主要由硬件定义,采用分布式的控制单元,专用传感器、专用ECU及算法,资源协同性不高,有一定程度的浪费;从L3级别开始,【跨】域集中电子电气架构走向舞台,域控制器在这里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域控制器的整合,分散的车辆硬件之间可以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软件可升级,硬件和传感器可以更换和进行功能扩展;再往后发展,以特斯拉Model3领衔开发的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基本达到了车辆终极理想——也就是车载电脑级别的中央控制架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奠定车辆底层框架。汽车电子电气架构(ElectronicandElectricalArchitecture,文中简称EEA)是由车企所定义的一套整合方式,是一个偏宏观的概念,类似于人体结构和建筑工程图纸,也就是搭了一副骨架,需要各种“器官”、“血液”和“神经”来填充,使其具有生命力。具体到汽车上来说,EEA把汽车中的各类传感器、ECU(电子控制单元)、线束拓扑和电子电气分配系统完美地整合在一起,完成运算、动力和能量的分配,实现整车的各项智能化功能。逾百年的全球汽车产业,面临历史变革,催生万亿市场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2020年据我们测算的数据,占据国民生产总值的大约3%(空调约占0.2%,手机约占0.6%),而在内燃机时代的深入人心的外资品牌背景下,2020年自主品牌车企全球份额仅占14%(自主品牌空调约占63%,自主品牌手机约占46%)。全球双碳(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汽车从能源端对核心技术环节进行颠覆,中国凭借完备的三电供应链、灵活响应的车企管理机制、类消费电子的全新商业模式,有望在新能源车时代强势突围。整车:自主品牌崛起历史回顾1)2009-2014年:汽车产业刺激政策退出,油价上涨,重点城市推出限牌政策,对自主品牌的销量构成负面影响。2)2015-2017年:我国中西部市场及三四线城市的用车需求被挖掘,SUV市场持续增长,自主品牌受益。3)2017-2020年:中西部市场日趋饱和,千人保有量到达一定水平(170辆/千人)之后竞争加剧,合资品牌推出SUV产品、低级别产品掠夺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4)2021年之后?自主品牌快速推出新能源车型,新势力和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形象建立,国内完备的三电供应链、灵活的车企管理机制、类消费电子的商业模式助力自主品牌进入新一轮崛起(中长期维度)。整车投资观点:新能源结构性机遇犹存,看好混动市场高增长纵向:国产新能源乘用车维持高增长,2022年渗透率有望超26%新能源汽车渗透提速,预计2022/2023/2024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约640/870/1100万辆,渗透率分别为26%/37%/46%。在终端销售驱动力逐渐由政策补贴驱动向车型产品力+主观认知驱动转变的背景下,预计22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643万辆,同比+93%;展望明年,随优质车企强产品周期下爆款车型频出,叠加销售结构逐渐向二三线城市下探等因素,我国新能源汽车有望延续高增长,预计2023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872万辆,同比+36%,渗透率为37%,预计2024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有望达46%。特征: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结构呈“哑铃型”,传统汽车市场呈“纺锤型”销售结构:新能源汽车“哑铃型”+传统汽车“纺锤型”。我国燃油车分价位销售结构在10-20万价位区间中占比较高(近几年8-20万区间销售占比维持在60%以上),25万元以上价位销量与8万元以下车型相对占比较低,构成燃油车“纺锤型”的销售结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10-20万价位区间的车型销量占比远低于燃油车市场(21年8-20万价位销售占比29%,25万元以上价位销售占比29%,8万元以下价位销售占比32%),呈“哑铃型”销售结构。哑铃型结构下,10-20万价位段成新能源兵家必争之地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定位在10-20万元之间的高性价比车型有望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内部迎来较为强势的结构性机遇,主要因为:1.经济背景: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收入增长有限,汽车作为大宗可选消费品,消费者会倾向于物美价廉的产品;2.消费人群:新能源乘用车加速渗透,消费主力人群逐渐从科技爱好者转向普通消费者,产品性价比在消费决策中的比重会越来越高;3.城市分布:一线城市的新能源渗透率已达阶段性高点,三四线城市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高性价比车型与三四线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更加匹配;在宏观经济背景、消费人群、城市分布的结构变化下,当前新能源汽车销售结构并不均衡,伴随混动车型成本下降,后续主力价位段位于10-20万元的混动市场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增长主力,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结构有望从哑铃型向纺锤型发展。消费人群: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消费主力逐渐转为普通居民复盘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在渗透率超过20%后,一方面智能手机进入加速渗透阶段,另一方面消费主力会从技术极客、科技爱好者转向普通居民,大规模渗透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高性价比的平价机型涌现。2011年1月至2022年2月,中国的智能手机渗透率从16%增长至98%。其中2011年2月智能手机的渗透率首次超过20%,随后几个月于20%上下波动。2011年6月,智能手机渗透率再度超过20%后,之后一路走高,呈现渗透加速趋势。行业出货量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明显转变。城市分布:一线城市渗透率已较高,三四线城市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交强险的数据,2021年1月第1周至2022年11月第1周,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已从6%提升至34%,增长了28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的渗透率,分别从19%/25%/12%/18%提升至39%/53%/38%/50%。受限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电网载荷能力、人口密度与交通拥挤程度、部分消费者更偏爱燃油车等因素,我们认为四大一线城市的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已达阶段性高峰,后续增速可能放缓,而三四线城市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新能源销售不均衡背景下,当下插混车型优势突出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的数据,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北京、湖北、山东、安徽、河南、福建TOP10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桩在全国占比达71.6%,其余24各省级行政区占比不到30%。在TOP10地区中,排名第一的广东省有35.6万台,而排名第二的江苏省仅有12.1万台,排名第10的福建省仅有6.3万台,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在充电基础设施分布不均、大部分三四线城市公共充电桩保有量相对较小的背景下,我们认为纯电动车型在补能便利性方面的劣势会被放大,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有望带来插混车型在当地的高速增长。插混市场高度集中,比亚迪的市占率超过60%根据交强险的数据,2022年前10个月,插混车型上险量合计961354辆,同比增长149%。其中,比亚迪/理想/AITO/大众/梅赛德斯奔驰的销量分别为595667/99525/45098/29926/22530辆,市占率分别为62%/10%/5%/3%/2%。如果不考虑理想和AITO的增程式车型销量,则比亚迪在插混市场上的市占率为73%。根据交强险的数据,2022年1-10月,在市占率前5名的厂商中,比亚迪/AITO的市占率分别从1月的50%/0%提升至10月的65%/7%,其余厂商的市占率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滑。零部件投资观点:从收入的角度,优选赛道和客户零部件赛道掘金:从数据流和能源流的角度核心观点:增量部件渗透率提升是伴随电动智能车渗透率同期发生的。时间节点——电动智能车从导入期向快速成长期进化。以智能手机行业复盘为鉴,智能手机市场自2009年起进入高速增长期,对应15%渗透率,电动车和智能手机均具备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供应链管理体系、兼具ICT属性,发展路径存在相似之处。2021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超过15%,对标智能手机来看已处于行业关键点位,或将由导入期向快速成长期过渡,需求端高速增长过程中,带来核心零部件的量利双升。产业趋势——电动智能车的核心在于数据流和能源流支持。“如何用越低的能量传递越多的数据”,是世界进化的一个永恒议题,当前的汽车行业围绕能源流和数据流两大核心方向进行演进,数据流从获取、储存、输送、计算再应用到车端实现智能驾驶、应用到人端通过视听触等五感进行交互;能源流(双碳战略下核心是电流)从获取、储存、输送、高低压转换、经OBC到1)大三电(高压动力电池、电控及驱动电机)以支持智能驾驶“大运动”(平面位移)、2)小三电(低压电池、中小微电控及电机)以支持车身各种“精细运动”(鹰翼门、电吸门把手、电动天窗、空气悬挂等车内形变)。能源流和数据流的支持之下,体现在车端即从传统机械燃油车向电动智能车进行转变。时间节点——电动智能车从导入期向快速成长期进化从渗透率角度看,新能源车市将迎来高速增长期。智能手机市场自2009年起进入高速增长期,对应的渗透率为15%。智能手机为手机领域的变革者、电动车为汽车领域的变革者,两者均具备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供应链管理体系、兼具ICT属性,发展路径存在相似之处。2021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15.6%,对标智能手机来看已处于行业关键点位,或将由放量起步期向高速增长期过渡。掘金赛道之数据流——数据的获取汽车智能驾驶感知系统是汽车的“眼睛”和“耳朵”,负责对汽车所处环境进行侦测,构成了汽车系统感知层,并为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决策层提供准确、及时、充分的依据,进而由执行层对汽车安全行驶作出准确判断。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汽车智能驾驶感知系统包括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技术路线。数据获取环节之——摄像头摄像头市场规模:参考盖世汽车数据,随着摄像头在乘用车市场的持续渗透,预计国内乘用车摄像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