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老年常见病理知识中老年常见病理知识目录第一章老年疾病病理特点第一节:老年人的病理特点及合理用药……………………03第二章神经内科 第一节:中风……………23第二节:睡眠障碍…………74第三节:抑郁症……………83第三章心内科(循环系统)第一节:高血压……………07 第二节:冠心病……………17第三节:高血脂……………33第四章消化内科第一节:胃炎……………53第五章呼吸内科第一节:老慢支……………37第六章泌尿系统 第一节:泌尿系感染…………43第二节:前列腺……………48第七章代谢疾病 第一节:糖尿病……………11第八章肿瘤 第一节:肿瘤……………78第九章骨关节疾病 第一节:颈椎病……………56第二节:椎间盘突出………………………59第三节:类风湿关节炎……………………63第四节:骨质疏松…………67第一章老年疾病病理特点第一节老年人的病理特点及合理用药一、老年人五脏病变的特点和症候表现:1、肾脏的病理变化和症候表现:老年人肾气日衰,肾精不充,清窍失养,则精神萎靡而健忘,耳聋;肾虚,骨髓失养,骨弱无力,则腰膝酸软;肾主二阴,肾气不充,二阴不固,则大小便失禁,阳萎遗精;肾虚,元阳衰微,则畏寒,肢冷,手足不温,倦怠踡卧。故老年人肾精不足者,常可出现耳目失聪、健忘、精神萎靡;腰酸、腿软、阳萎、遗精、两便失禁等症。高龄老人还会出现畏寒肢冷、手足不温、倦怠踡卧等症。2、肝脏病理变化和症候表现:肝藏血,指肝是储藏血液的脏器,具有调节周身血量的作用,所谓“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肝血充足,则人动静有序,活动自如。然而,老年人肝脏机能趋于衰弱,加之年老生化之源不足,故往往是藏血少而调节力差。中医认为目受血而能视,筋受血而能动,如果肝血不足,使目失其荣,筋失其养。目失其荣,则视物昏花,眼目干涩而眩晕;筋失其养,则拘挛而动作迟缓。肝乃罢极之本,可耐受疲劳,肝血不足,则不胜劳累,稍觉劳累,其症状即加重。故老年人肝血不足者,常可出现眩晕,眼目干涩,视物昏花,筋脉拘挛而动作迟缓等症。
肝主疏泄,可条达气机,疏畅情志,流通血脉。老年人肝木气衰,则消化力弱;疏泄失常,则情志失调。故老年人肝失疏泄者,常可出现不思饮食,胸胁胀满,烦躁易怒等症。3、心脏病理变化和症候表现:心主血,主神志。血为心所主,心脏具有推动血液循环,营养全身的机能。心血充盈,则神得以养,精神充沛。老年人心气衰弱,心脏鼓动无力,则心悸而觉心中空虚;汗为心之液,心气虚,心液外泄,则汗出;心血不足,血不养神,则神疲嗜卧,或失眠、多梦;面、舌均为心之外候,心虚则血不上荣,故面白而舌质淡。
临床上常见的老年患者,心悸、胸闷、胸痛等证,均因心气虚弱,心脉瘀阻所致。胸痛,甚则面、唇青紫,冷汗出,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此为心阳暴脱之证,亦属老年病中多见。4、脾脏病理变化和症候表现: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运正常,营养充盈,则肌肉丰满,四肢强健有力。老年人脾虚不运,消化吸收机能失常,则食少纳呆,大便溏泻;升降失职,气机阻遏,则脘腹胀满疼痛;脾主四肢肌肉,中气不足,则四肢倦怠、乏力,消瘦;脾主统血,脾虚血失统摄则见出血等证。此外,还有脾虚不运,水湿内停的浮肿;中气下陷的脱肛等,也都是老年脾虚而出现的常见证候。5、肺脏病理变化和症候表现:肺主一身之气,通过呼吸,吐故纳新,与自然界大气进行气体交换,以形成胸中之宗气。肺气通调,则水道畅通。老年人肺气虚损,气机壅塞,则呼吸气促,胸闷胸憋;肺气上逆,则生咳嗽。老人虚咳,以干咳无力为其特点;呼吸吐纳不足,则喘息;气虚肌表不固,则汗出;肌肤防御机能减退,则易感冒。故老年人肺气虚损,常见呼吸气促、咳嗽、喘息、胸憋气短、汗出、易感冒等。
二、老年人的气血、精津的病变特点和症候表现
年老以后,气血不足,脏腑机能衰退,经络失养,不仅容易衰老,而且还会发生疾病。
气虚,气运不畅,则出现胀满、憋闷;气运不通,经络阻滞,不通则痛。老年人脾胃多虚,脾气虚,则升降失职,水谷不化;若气虚较甚者,还会导致气虚下陷之证。诸如:脏器下垂、腹泻、肌肉萎软无力等等。故老年人气虚常表现为气短、乏力、懒言、语言低微,自汗等。
血虚,血不养心则心悸;血不养神,则失眠多梦;心主血,其华在面,心血不足,则面色苍白而无华;肝藏血,其华在爪甲,肝血不足,则爪甲不荣;肌肤失养,则毛发干枯,肌肤干燥;筋脉失养,则肢体麻木。此皆为血虚,机体失养的症候表现。
气为血帅,气虚或气滞,易影响血运不畅,即所谓“气滞则血瘀”。气血瘀滞者,则出现疼痛,甚则出现癥瘕、积聚,以及痹证等。气虚不能摄血,则会导致血不循经,而出现诸种出血之证,如皮肤紫斑、便血、尿血,老年女性还可出现崩漏证。而种种出血症状,又会导致和加重气虚,即所谓“气随血脱”。
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体之精充盛,则生命力旺盛,长寿不衰;精不足,则生命力衰弱而导致体弱多病,甚至早衰。老年以后,阴精亏损是一个突出的病理变化。精亏,髓海不充,则脑转耳鸣,目眩昏冒;阴精不足,则虚阳浮越,引起阴虚阳亢诸证,如头晕头痛,急躁易怒;阴精亏损,水火不济,心肾不交,则失眠、健忘、虚烦等。
津液是机体内一切水液的总称,有润肌肤、养脏腑、益脑髓、利关节、润孔窍的作用。津液的输布在于三焦气化,老年人脏气虚弱,三焦气化能力不足,故容易出现津液输布失常的症状。津液不得输布,则为水肿;积于关节,则为关节肿胀;积于脏腑,则成湿痰。气化失职,津液不得约束,在外则成汗泄;在上则涕泣俱出,流涎不止;在下则成尿失禁或水泻。老人遗尿、尿频或尿闭不通或点滴而下者多属此证。
我们知道人体的生理机能活动,包括五脏六腑、气血精津,都是以阴阳协调、平衡为健康的保证。老年人的精血虽然已经衰耗,但是体内阴阳仍然应该是相对平衡,相互协调的。只不过这种平衡和协调与一般青壮年相比较,是低度的。正因为如此,老年人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就会不足,自身平衡的稳定性亦较低。当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就会使这种阴阳低度平衡的稳定性遭到破坏,从而发生阴阳失调。最后简单地介绍阴阳失调的病变特点和症候表现。
阴病,表现为脏腑虚衰,精气血、津液的不足;阳病,表现为生命活动能力衰减。
中医认为阴虚则生内热,故老年病人属于阴虚者大多表现为低热、盗汗、咽干、心烦、失眠、头晕、便秘、视物昏花、腰膝酸软无力、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当阴虚,筋脉失养时则常常出现肢体颤动,步履不稳等。
阳虚则生内寒,故老年病人属于阳虚者大多表现为畏寒、四肢不温、面色白光白、精神萎靡、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腰膝冷痛、浮肿、阳痿阴缩,舌淡而水滑、脉沉迟等。三、老年病人的治疗用药方面的特点。1、治病求本:就是要求从复杂多变的疾病现象中,抓住病变的本质,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但是由于年高之人,脏腑亏损,气血不足,抗病能力差,自我调节能力不足,故临床上症状复杂,常多病相兼,正虚邪实,且易生突变。故针对老年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不仅要治病求本,还常常需要标本兼顾,标本同治。在重病急症时,因不及时解决,可危及患者生命或影响疾病的治疗,应采取“急则治其标,”的法则,先治其标病,后治本病。如病情不急,治疗时应缓图其本,即所谓“缓则治其本”的法则。2、扶正与祛邪:所谓扶正,即是通过补虚方法达到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的能力。祛邪,即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但祛邪应慎重,攻邪不可过猛,以免更伤元气。
扶正与祛邪相互为用,相辅相成。扶正有助于机体抗御和祛除病邪;祛邪能够排除病邪的侵害和干扰,利于正气的保存和恢复。老年之病多虚实夹杂,故治疗上多攻补兼施,补而不偏,攻而不伤,补中有泻,泻中寓补,如此才能做到攻邪不伤正,扶正不滞邪。3、调理阴阳:老年病人由于阴阳平衡遭到破坏,故在治疗上应“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在“损其有余”的同时,应当重视“补其不足”。调理阴阳时还应注意“阴中求阳”或“阳中求阴”,即在补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如此才能做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4、调整脏腑:衰老是脏腑病变的基础,脏腑病变又进一步加速老化,故老年人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调整脏腑,尤其是培补脾、肾。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年老之人,禀于父母的先天之气已竭,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则全靠后天水谷之充养。临床可见老年患者胃纳一减,形衰神疲立现,胃纳好转,病情随之稳定或好转。肾为先天之本,内寓元阴元阳,藏先天之精及五脏六腑之精华。肾之精气一虚,形体亦逐渐衰老,而见肾虚征象,可谓穷于精者万邪蜂起。由此可见,培补脾肾对于老年人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当然脏腑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影响,治疗上若能相互兼顾,方可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5、调理气血:气血是各脏腑及其他组织功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虽各具其功,但又相互为用。老年人气血不足者多见,故在调理气血的时候,务必注意气血的互根、互用。6、重视食疗: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故食疗是治疗老年病的一大疗法。由于饮食的性味多平和,不损伤正气和脏腑,与药物相比较无特殊的副作用,较易为患者所接受。尤其是体质过于虚弱之患者,胃气虚弱不支,以致经受不了药物的治疗,通过食饵的调理,可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提高肌体抵抗力。另外,老年病多是慢性病,从心理上来说,既想坚持治疗,又不想过多的服药,故用食疗代替药疗,一方面符合老年人的心愿,另一方面又可起到长期治疗作用,强健身体,防治疾病。在老年病的治疗过程中,重视食疗调理,积极配合药物作用,可提高临床疗效;第二章神经内科第一节:中风中风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健康的疾病,它的发病率、死亡率相当高,得病后又容易引起瘫痪或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地影响工作和生活,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很大的痛苦、负担和损失。因此,可以说许多老年人都非常害怕中风,大家都很希望了解关于中风的预防、保健与康复的知识。一、中风究竞是什么样的一种疾病?“中风”,西医以前称作“脑血管意外”是一类急性的脑血管疾病,它是由于脑动脉或供应大脑的颈动脉或椎动脉发生病变,从而引起脑部局灶性的血液循环障碍,导致急性或亚急性的脑损伤。临床上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神志不清,口眼歪斜,或口齿不清、半身偏瘫等等。二、脑血管意外相关概念介绍1、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按病因可分为血栓形成性和栓塞性两大类。临床上将局部脑缺血症状在24小时以内完全缓解者称为短暂脑缺血发作,症状持续24小时以上而经过一定时间消失者称可逆性缺血性脑损害,缺血症状持续24小时不消失者称为局限性脑梗塞或脑梗塞。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见于中年以上的人,表现为局部脑功能的突然缺失。一般在2分钟不到的时间达顶峰。多数在几分钟至1刻钟内恢复,不后遗重要功能缺陷。通常无意识障碍。病程非进行性,症状不会从身体的一处扩散至另一处。也不会是仅只数秒的瞬间发作。
预后:大约一半的病人可有1年或更长时间停止发作,也不出现严重脑、心血管病变。但其远期发生严重脑、心血管病的机会和远期死亡率都高于相应的一般人群。3、局限性脑梗塞:局限性脑梗塞是指因局部脑动脉血供不足所致其供应脑组织急性缺血而发生的坏死。
据统计,大约1/15~1/5的病人死于首次发病。首次脑梗塞后1年、5年、10年的累积生存率大约分别为90%,75%和50%。急性期有意识障碍者,死亡率远超过1/4,以无肢体瘫痪者的预后为最好。死亡原因主要为肺部感染、复发中风或心肌梗塞。首次脑梗塞后1年、5年、10年的累积中风复发率分别为8%、28%和28%。复发很可能仍在原(中风)脑动脉系统,也可能在另一个脑动脉系统。很可能依然为脑梗塞(特别是脑栓塞),也可能为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症状在半年内迅速好转,至第3年末尚有进步。但满1年半尚不能自理生活者,即使以后肢体肌力尚可望有一定程度改善,恢复正常机会很少。血压、心脏、血糖检查均异常者,恢复功能不佳。3项检查均正常者,功能恢复最好。
4、脑栓塞:病理解剖的研究发现,近50%的脑梗塞是由栓子所引起。以原因不明性或心源性栓塞为最多。心源性栓塞的高危病因:人工瓣膜,非瓣膜病性房颤,左心耳血栓(形成),病窦综合症,新发心机梗塞(∠4周),左心室血栓,心房黏液瘤,扩张型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等。原因不明性血栓可见于:继发于全身疾患的高凝状态,口服避孕药,妊娠子痫,蛋白C缺乏症,癌肿等。
15%-20%的脑栓塞可能源于粥样硬化的大动脉,当粥样斑块穿透和破坏供脑大动脉内膜时,粥样物质可脱落成为栓子。动脉附壁血栓的尾部漂浮在下游的血流内,也很易碎裂进入血液而堵塞远端脑动脉。尚可有肿瘤栓子、感染性栓子(如肺脓肿)、空气栓塞(发生于胸部手术、人工流产等)、脂肪栓塞(见于长骨损伤)以及寄生虫和虫卵等。
5、原发性脑出血:血液从破裂的血管直接进入脑组织,称原发性脑出血。其预后:15%-40%的脑出血死于中风急性期。满5年的累及生存率50%-80%。急性期呈意识障碍的死亡率超过1/4,无肢体肌力障碍的生命预后最好。死亡原因在急性期主要为脑疝,在慢性期为心机梗塞和呼吸道感染。
脑损害症状在起病半年内迅速好转,至第4年尚可有所进步。糖代谢正常者的功能预后相对为好。急性期肢体肌力0度者的功能预后为最差。三、脑中风分类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病,也称脑卒中,分出血性卒中即脑出血和缺血性卒中即脑梗塞两大类。脑出血是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有一类特殊的类型叫做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疾病
主要包括3大类:脑梗塞,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详细内容见下。1、脑出血脑动脉发生晚期硬化,既有斑块和狭窄也有退化变脆,在并有高血压的条件下,脑动脉发生破裂出血。另有少数是由于先天血管畸形,发生破裂出血,多见于中青年人。
发病急,剧烈头痛,严重的很快昏迷,出现半身不遂(半身瘫),失语,面瘫(嘴歪眼斜流口涎)。有时有诱因,如突然刺激、兴奋、跌倒,有时并无外界诱因。
早期危险大,病死率高达30%-40%。必须尽早就医,搬动病人要特别小心,最好用救护车。2、脑梗塞,晚期脑动脉硬化,脑动脉有高度狭窄,加上局部血栓形成,导致供血阻塞,相关脑部组织发生缺血坏死,临床上也称脑血栓。
发病不太急,头痛轻重不等,症状大体与脑出血相似,但发病不那样急,常在几小时到几天才完全出现。一有表现即应尽早就医,早期采用抗凝治疗更为有效。
脑出血、脑梗塞有时临床上不易鉴别。做头部CT检查可以确诊。脑出血可行开颅手术止血,清除积血,脑梗塞一般无手术指征。3、小卒中,也称暂短性脑缺血(TIA),多因脑动脉中、晚期动脉硬化,加以有小块血栓,造成血流暂时阻塞,出现肢体麻木,运动失灵及失语,在几小时至此24小时之内自选缓解,恢复正常。小卒中约有1/3左右是脑卒中的先兆,但也不一定发生。必须及时就医,接受全部检查和预防治疗。④4、脑卒中后遗症
脑卒中幸存者半数以上瘫痪长期不愈或只部分恢复,有人有大、小便失禁及语言障碍,完全或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本人苦难很重,也为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必须及时进行康复治疗,争取最大程度的恢复。我国是脑卒中的高发国,可能与高血压尚未很好控制有关,也许还有其他因素,有待研究。必须加强控制高血压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才可减少脑卒中。
四、脑出血,脑梗塞,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的区别?1、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的区别: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上统称为脑梗塞。两者症状相似,常易混淆,但两者病因不同,不可混为一谈。(1)、脑血栓形成多发生在中年以后,起病缓慢,常于数十小时或
数日内病情达到高峰。一般在发病前有先兆症状。而脑栓塞多见40岁
以下的青壮年,起病急骤,数秒钟至2~3分钟,症状便全部出现,且多无前躯症状。(2)、脑血栓形成是由于脑血管自身的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缺
血、软化、坏死而产生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一系列中枢神经症状。而脑栓塞则是由于脑血管被血流中所带来的固体、气体、液体等
栓子阻塞而引起,发病在脑内,病根却在脑外。(3)、脑血栓形成常在安静和睡眠状态下发病,醒来后发现自己不能随意活动或失语。脑栓塞发病前常有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病史,突然发病。
(4)、脑血栓形成多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糖
尿病等病史。脑栓塞既往病史多种多样,但主要见于心脏病、术后、外伤等。
(5)、脑血栓形成以半身不遂和语言不利为主要症状,多无意识障
碍或头痛、呕吐等。脑栓塞发病后常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失语、偏瘫等临床表现。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可靠诊断方法,是脑血管造影,它可以显示血
管狭窄,或闭塞的部位。但脑血管造影有使病情加重的危险,一定要
慎重,不可盲目检查。
2、脑出血和脑梗塞的区别:脑出血和脑梗塞性质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因此,需及早明确
诊断。在没有条件进行CT或核磁共振检查的情况下,可按以下几条鉴
别:
(1)、脑出血病人多有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病史,而脑梗塞病人多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心脏病史。
(2)、脑出血多在情绪激动或用力的
情况下发病,脑梗塞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
(3)、脑出血发病急、进展
快,常在数小时内达高峰,发病前多无先兆。而脑梗塞进展缓慢,常
在1~2天后逐渐加重,发病前常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4)、脑出血病人发病后常有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血压
亦高,意识障碍重。脑梗塞发病时血压多较正常,亦无头痛、呕吐等症状,神志清醒。(5)、脑出血病人腰穿脑脊液压力高,多为血性,而脑梗塞病人脑脊液压力不高,清晰无血。
(6)、脑出血病人中枢性呼吸障碍多见,瞳孔常不对称,或双瞳孔缩小,眼球同向偏视、浮动。脑梗塞病人中枢性呼吸障碍少见,瞳孔两侧对称,眼球少见偏视、浮动。
当然,个别轻度脑出血病人临床症状轻,与脑梗塞相似,两者难以鉴别。而大面积脑梗塞病人,出现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时,也酷似脑出血,临床上不好区分。要力争尽早做CT扫描检查。脑出血的CT表现为高密度阴影,而脑梗塞表现为低密度阴影,两者截然不同。
大面积脑梗塞与脑出血的鉴别大面积脑梗塞是由脑动脉主干阻塞所致,CT呈现大片状低密度阴影,多为脑叶或跨脑叶分布,脑组织损害范围较大,临床上除表现脑梗塞的一般症状外,还伴有意识障碍及颅内压增高。
大面积脑梗塞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症状较突出时,与脑出血酷似,给诊断带来困难。头颅CT扫描是诊断的必要条件,但若无条件作CT时,以下几点可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
(1)、大面积脑梗塞常有脑血栓病史,在发病前数日或数周常有一侧肢体乏力、麻木、头昏等前躯症状。(2)、起病于劳动、排便、饮酒、激动时,脑出血可能性大,传统观念认为脑梗塞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
(3)、脑出血病人70%以上有高血压病史,且绝大多数在病初即有血压明显升高;大面积脑梗塞多无类似现象。
(4)、脑出血病人起病时,就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
高的症状;大面积脑梗塞颅内压增高出现相对较晚,多呈进行性加重。
(5)脑膜刺激征,脑出血多见,而且出现得较早;大面积脑梗塞
一般不易查出,或出现较晚。五、哪些人更易发生中风?1、疾病因素:
(1)、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那么高血压是如何导致脑出血的呢?
高血压可使脑动脉管壁变脆,或者形成微动脉瘤(多见于50岁以上的患者),当血压骤升时,血管和微动脉瘤可能破裂而引起脑出血。
高血压引起的脑小动脉痉挛可能造成其远端脑组织缺氧、坏死,发生点状出血和脑水肿。
防治脑出血的关键在于控制高血压病。临床资料表明,血压高持续升高会使中风危险增加4一6倍。血压越高则风险越大,收缩或舒张压升高都有害。临床上脑中风患者常伴有显著的高血压。因此,防治脑出血的关键在于控制高血压病,一旦发现已患高血压,就必须就医,听从医生的忠告,有效地控制血压,预防脑中风的发生。
(2)、糖尿病:糖尿病容易造成微血管损害,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毛细血管管壁增厚,增加中风的机会。高血糖,尤其是近期高血糖是中风尤其是脑梗塞的重要的危险因素。
临床上反复发作脑中风患者,有10-30%证明有糖尿病。中风后血糖高者临床症状更重些,恢复也较差。在脑中风死亡的患者中,糖尿病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以上。
(3)、高血脂:高脂血症是脑中风的危险因素,主要是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指标升高,血管壁容易形成蜡样脂肪沉淀,从而导致动脉闭塞。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血脂增高往往和脑中风有关。因此,中老年人定期检查血脂是十分重要的。
(4)、心脏病:一方面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疾病,可同时影响心脏与脑血管等,因此,脑中风和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这两种疾病常常互相影响。另一方面风心病,心内膜炎等特别在伴发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心绞痛、心房纤颤时心源性栓子脱落进入脑部,易诱发脑中风。所以说心脏病是脑中风的危险因素,一旦发现自己心脏功能不好就及时就医,避免进一步导致脑血液循环障碍。
(5)、眼底动脉硬化:国内外调查资料表明,伴有眼底动脉硬化者发生中风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其硬化程度越高,危险性越大,合并高血压者差别更为明显
(6)、血液学因素: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压积增高等,可升高血粘度,降低血流量,影响脑的微循环,促进血栓形成,增高中风的危险度。此外,临床上白血病可并发脑出血。因此,血液病和血液流变学异常亦是中风的危险因素。
2、生活习惯:
(1)、吸烟:吸烟对于中风尤其是缺血性中风是危险因素。
吸烟及烟雾中的某些成分除可直接导致血管内皮的早期损害外,还可影响胆固醇的代谢,促使动脉硬化发生并刺激斑块增大。
长期吸烟者由于吸烟引起肺部疾患而致慢性缺氧、血液中红细胞代偿性增多,红细胞压积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都可直接导致血液容易凝固和血小板聚集,血液粘滞度升高,加之血小板聚集增多而易引起血栓形成。
吸烟对周围血管有显著的收缩作用,引起脑血管痉挛,增加血管阻力,导致脑血流量减少。
统计资料显示,30一40岁的吸烟者的脑中风发病率几乎是不吸烟者的5倍,50一60岁吸烟者发生脑中风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要多3倍。这足以说明吸烟危害人体健康决不是危言耸听,应该引起重视。
(2)、饮酒:大量饮酒一方面可引起血压升高和凝血功能障碍,导致脑出血。另一方面可诱发心律不齐和心脏壁运动异常而引起脑栓塞,激活凝血系统增强血小板聚集作用以及刺激脑血管平滑肌收缩造成脑血流量减少,引起缺血性中风。
发生脑中风的青壮年患者中,43%在发病前有酒精中毒史,而且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更甚,分别为4倍和5倍。过量饮酒是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所以饮酒要有分寸,掌握自己的酒量,切忌豪饮。
(3)、饮食因素:主要指钠、肉类和动物油等。高盐、高肉食、高动物油的摄入,是促进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因素,因此对中风高危人群是不利的。(4)、长期大量服用避孕药者
:高雌激素避孕药为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1项随访22年的前瞻性研究发现,用过避孕药的妇女得首次卒中和因卒中死亡的危险都大于从未用过避孕药的妇女,竟校正后的比值分别为1.5和2.3。3、年龄、体质、遗传因素:
年龄:中风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尤其是55岁以后至75岁各年龄组中,增高更为明显。因此,中风是55岁以上人群应该重点防治的疾病。
肥胖:肥胖与高血压、高血糖、心脏病有关,中风病人的体型肥胖者居多。
脑血管病家族史:脑血管病有家族遗传因素,我国调查表明直系亲属中有脑血管病史的人患中风的机会多。六、中风先兆的临床表现,归纳起来有以下一些症状体征:
1、头晕、头痛,逐渐或突然加重,甚至昏昏欲扑。
2、一侧肢体暂时或经常麻木、无力、颤抖、或其他感觉异常。(颈椎病除外)
3、突然口角歪斜、流涎,舌体麻木、强硬、歪斜,口齿不清,声音嘶哑、饮水呛咳。
4、耳聋突然加重、甚则突然耳聋,视物模糊、或偏盲。
5、突然昏昏欲睡,突然精神行为异常。
七、预防中风具体的措施:及时应用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可起到预防中风,降低发病率的作用。此外也可以服用抗凝与改善脑循环的药物进行防治:
1、抗凝药:阿司匹林,每日服用0.05一0.3克,有溃疡病者,需用肠溶片剂,有出血倾向者禁用。抵克立得(新一代广谱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每天0.25一0.5克,迸餐时服用,副反应较少。
2、改善脑循环:尼莫地平,每次20一40毫克,每日3次,低血压者慎用。
达纳康,每次40一80毫克,每日3次。
血栓心脉宁,每次2一4粒,每日3次。八、中风患者饮食方面的问题。1、、戒烟,少饮酒:这是老生常谈,也是最难做到的。但无论如何吸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喝少量低度酒如葡萄酒,对身体有一些好处,但过量饮酒尤其是高度酒对心、脑血管和肝脏肯定是有害的。
2、合理安排饮食(低脂、低糖、低盐饮食)
少吃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少食猪油、牛油、奶油、蛋黄、动物内脏、动物脑、鱼子及贝壳类动物如蟹、蚌、螺等,鸡蛋或鸭蛋每天摄入不应超过1只,血脂增高者每周2只亦足够,植物油用量不宜过多。含胆固醇较低的食物:瘦肉、鱼类(包括大多数淡水鱼和海水鱼)、海参、海蜇等。鱼类脂肪中含有长链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多吃蔬菜、水果,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钾和钙等。维生素C能增加血管弹性,改善血管通透性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维生素B6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从而抗血栓形成。节制饭量,进食勿饱,宜搭配部分粗粮。少吃甜食,控制体重。糖和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会转化成脂肪,使身体发胖,增加心脏的负担。
限制食盐的摄入,菜肴勿过咸,每人每天不超过5克,即三口之家每月用盐量不超过500克,盐中的钠能增加心脏的负担,使血压升高,促进动脉硬化。钠还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尤其是腌、熏食物(如咸肉、咸鱼、酱菜和咸菜)。酱油和味精等含钠量也很高,应尽量少吃。
保证足量饮水,饮水不足则体内血液粘稠度会增高,代谢废物也难以排出,如果晨起空服饮一两杯白开水,可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使血管扩张,有利于改善机体新陈代谢,减少血栓形成。平时还要及时补充足量的水分,以满足生理需要。
3、适当的体力活动,(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改掉如吸烟等不良习惯,
可改善脂肪代谢,增加机体能量消耗,以达到减肥的效果。
增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血中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提高血液中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活性,以防止血凝过高,从而有效地预防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降低血压,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减少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
高密度脂蛋白是心脑血管的保护神。它具有清理血管壁上沉积的脂肪和胆固醇的功效。如果参加体育锻炼,这种蛋白就会增加,并能自动筑成一道防线,随时清除血管壁上的沉积物,使血管通畅无阻。一旦停止体育锻炼,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又会下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比活动少的人的中风发病率明显降低。
锻炼的好处还包括激发中枢神经的活动,使大脑血流量增加,供氧增加,脑力增强,思维敏捷,并可解除神经紧张和焦虑,有助于睡眠。锻炼使心肌有力,全身血液供应充沛。
锻炼能促进胃肠道的分泌和蠕动功能,预防和治疗习惯性便秘。
九、体力活动应掌握以下原则:
1、量力而行:根据各人的年龄、体力、耐力,决定锻炼的种类、强度和时间。特别是年龄偏大、体质较弱者不宜过长,运动量不宜过大。例如,跑步结束后,心率在5一10分钟内恢复到原来水平。大体合适。一般运动量适中的脉搏平均为每分钟110-120次,(运动量适中的脉率=180-年令)。
2、循序渐进:锻练由易到难,动作由简到繁,时间由短到长。先从小运动量的散步、慢跑、体操、跳舞和气功等开始,不可操之过急,以不感到明显疲劳为度,或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而更多的体力活动则无任何更大的益处。
3、方法得当:避免快速、旋转、低头,迸气、突然用力等动作。
4、持之以恒:主要是树立一种观念,养成一种习惯,把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要把它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
5、劳逸结合,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养成宽容的性格,合理安排工作、生活,注意劳逸结合,改善睡眠,。
情绪过于紧张、激动甚至大怒,都可引起血管痉挛、血压骤升、血液变稠,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和脂质沉积,从而影响人体正常血液循环,诱发血栓形成或血管破裂。调查表明,精神紧张者,中风和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尤其对冠心病者精神紧张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因此,应尽量避免精神紧张,加强思想修养,保持快乐的心情。尤其注意不要发脾气,因为爱发牢骚和发怒的人得冠心病的可能性要比性情温和的人大得多。有人认为经常发怒等于慢性自杀,肯定会缩短寿命。
十、中风患者康复的问题。在中风的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主要侧重于肢体、语言、智能障碍等的康复,此时多为气虚血瘀、痰瘀互阻以及肝肾阴虚之证,内科常用益气活血,化痰祛瘀,滋阴通络方法等结合针灸,推拿等进行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中风患者的心理压力一般十分沉重,表现有紧张、恐惧、担忧、悲观失望,甚至产生绝念等不良情绪。因此应重视心理康复与护理,要耐心安慰病人、从生活护理方面多关心体贴病人,为其排忧解虑,帮助患者消除恐惧、急躁或失望的情绪,恢复治疗信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尽量避免精神上的刺激,保持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利,使病人早日恢复。
十一、中风病人康复训练常有哪些方法?
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
1、认知锻炼:主要用于智能障碍的康复。针对患者不同的症状,结合其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各方面情况进行康复工作的指导。
(1)、阅读锻炼,从简单的句子甚至单词开始训练,逐步加量。阅读又可以分为主动阅读与被动阅读,前者由患者主动阅读,然后检查其对内容的记忆程度,判断其智能的恢复程度。后者由护理人员阅读,患者当听众,读完一定的数量后,向患者提问,检查其记忆能力。
(2)、综合性的脑力训练,如搭积木、玩纸牌游戏、下棋、听广播、听音乐、看电视、电影等,练习书画、背诵诗词、简单计算、智力拼图等,以不断活跃患者的思维能力,激发患者的志趣。有助于减缓其记忆能力的衰退。
2、语言康复训练:主要用于语言障碍的康复。对于失去发音能力的患者,每天让其发"啊"音,或用咳嗽,或吹火柴诱导发音。有发音能力不能言语者,陪护者要有计划地每天固定教几个宇,不断重复,直至教会为止,在教时让患者学教者的口形发音,先教字,然后教句。同时定时给患者宣读文章,进行听觉刺激的语言训练。
3、运动功能训练:主要用于肢体功能障碍。目的是舒展处于缩短状态的瘫痪
肌肉,改善血液及淋巴循环,刺激神经营养功能。同时训练代偿功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对各肌群的协调控制。
(1)被动运动:被动运动应包括患肢所有关节各个方向的运动,运动幅度从小到大,争取尽量达到最大的幅度。动作应平缓柔和,过快的牵伸往往激发牵张反射,使痉挛加重,粗暴的牵拉,容易引起损伤。可先进行按摩或在温水中进行被动运动,肌肉松弛,提高活动效果。
(2)主动运动:运动应轻松平稳,先简单,后复杂。要多做放松紧张肌肉的练习,深呼吸和轻松的腹背肌运动,带动患侧肌肉、关节的活动。然后做进一步恢复协调功能的练习,四肢互相配合的运动训练等。要注意调节运动量,避免疲劳过度,加重偏瘫病人的肌肉痉挛。十二、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误区血压降得越低,对中风预防越有效
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许多老年人都知道高血压既可能导致脑出
血也能诱发脑缺血,因此降压心切。但是降血压过快、血压过低也潜
伏着危险。因为慢性高血压者脑组织已经适应了偏高的血压,一旦过
快地减低到所谓的“正常”水平,脑血管调节功能丧失,反而促进或
加重脑缺血。现在公认的方法是治疗个体化,即根据各人原来的血压
水平、动脉硬化程度、自我感觉等将血压降到合理的数值。这个合理数值尚无定论,原则上应接近正常血压或略高,当然最好的服药指导是请医生给你帮助。
多活动可以减少脑血管发病率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一些老年人对脑血管病有一种恐惧心理,害
怕自己有一天动不了,因此每天很早就起床,活动几个小时,有的常
年爬山、扭秧歌。实际上一些老年人本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
硬化等疾病,身体的耐受能力有限,锻炼身体要因人而异,不要超过
身体能承受的程度。特别是凌晨至上午一段时间正是脑血管病的高发时刻。从平卧状态起来,老年人的血管调节能力差,脑部供血反比平卧时减少。如果再剧烈运动,血液更趋向于四肢肌肉,心、脑的供血相对减少。冬季外出锻炼,身体循环差,也不利于脑组织得到充足的血液。从这些分析可以看出,老年人在晨间锻炼,虽然有许多好处,
也应该量力而行、适度活动,遇到异常气候不妨在室内活动活动筋骨。
阿司匹林是预防脑中风的必选药,许多脑血管患者和易患者,甚至某些医务工作者都认为阿斯匹林
在预防脑中风方面作用卓越。许多人常年服用阿斯匹林。其实,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阿斯匹林对预防缺血性脑中风的作用有限,并且与阿司匹林的剂量有关`;同时阿斯匹林有一些副作用,有一些还
相当严重,禁用于消化性溃疡病、有出血倾向及出血性疾病或对水杨
酸过敏者。老年人中高血压的比率高,如果平时血压高、药物控制得不好,服用阿斯匹林就增加了脑出血倾向,必须权衡利弊,慎用阿斯匹林。只有那些没有阿斯匹林禁忌症同时存在多种脑血管病因素者,
或频繁发作“小中风”时才宜服用。
第二节:睡眠障碍一、什么是睡眠?睡眠是指复发的惰性和不反应状态,睡眠时意识水平降低或消失,大多数的生理活动和反应进入惰性状态。通过睡眠,使疲劳的神经细胞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精神和体力得到恢复。睡眠时垂体前叶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高,有利于促进机体生长,并使核蛋白合成增加,有利于记忆的储存。什么是睡眠障碍?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的异常及睡眠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如睡眠减少或睡眠过多,梦行症等。三、失眠的概念及发病原因?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眠困难或早醒,常伴有睡眠不深与多梦。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失眠可见于下列情况:1、精神因素所致的失眠:精神紧张、焦虑、恐惧、兴奋等可引起短暂失眠,主要为入眠困难及易惊醒,精神因素解除后,失眠即可改善。神经衰弱病人常诉说入眠困难,睡眠不深、多梦,但脑电图记录上显示睡眠时间并不减少,而觉醒的时间和次数有所增加,这类病人常有头痛、头晕、健忘、乏力、易激动等症状。抑郁症的失眠多表现早醒或睡眠不深,脑电图描记显示觉醒时间明显延长。躁狂症表现入眠困难甚至整夜不眠。精神分裂症因受妄想影响可表现入睡困难入睡眠不深。
2、躯体因素引起的失眠:各种躯体疾病引起的疼痛、痛痒、鼻塞、呼吸困难、气喘、咳嗽、尿频、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心悸等均可引起入眠困难和睡眠不深。3、生理因素:由于生活工作环境的改变和初到异乡、不习惯的环境、饮浓茶咖啡等可引起失眠,短期适应后失眠即可改善。
4、药物因素引起的失眠:利血平、苯丙胺、甲状腺素、咖啡碱、氨茶碱等可引起失眠、停药后失眠即可消失。5、大脑弥散性病变:慢性中毒、内分泌疾病、营养代谢障碍、脑动脉硬化等各种因素引起的大脑弥散性病变,失眠常为早期症状,表现睡眠时间减少、间断易醒、深睡期消失,病情加重时可出现嗜睡及意识障碍。四、失眠可分几种类型1、短暂性失眠(小于一周)大部分的人在经验到压力、刺激、兴奋、焦虑时;生病时;至高海拔的地方;或者睡眠规律改变时(如时差;轮班的工作等)都会有短暂性失眠障碍。
这类失眠一般会随着事件的消失或时间的拉长而改善,但是短暂性失眠如处理不当部分人会导至慢性失眠。短暂性失眠主要治疗原则为间歇性使用低剂量镇静安眠药或其它可助眠之药物如抗忧郁剂和好的睡眠卫生习惯。2、短期性失眠(一周至一个月)严重或持续性压力,如重大身体疾病或开刀、亲朋好友的过世、严重的家庭、工作或人际关系问题等可能会导致短期性失眠。这种失眠与压力有明显的相关性。治疗原则为短期使用低量之镇静安眠药或其它可助眠之药物如抗忧郁剂和行为冶疗(如肌肉放松法等)。短期性失眠如果处理不适当也会导至慢性失眠。慢性失眠(大于一个月)慢性失眠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且较难去发现,许多的慢性失眠是多种原因合在一起所造成的。
可能造成慢性失眠的原因如下:1、体方面的疾病会导至失眠;(据研究许多慢性病皆和失眠有关)
2、神疾患或情绪障碍而导致失眠;3、用药物、酒精、刺激物、或毒品等而导致失眠;4、有睡醒周期障碍或不规律而导致失眠;5、睡前小腿有不舒服的感觉或睡觉中脚会不自主的抽动而导致失眠;6、睡觉打呼、不规律的呼吸或其它呼吸障碍而导致失眠;7、原发性失眠。什么是睡眠过多?睡眠过多是指睡眠时间过长,较正常睡眠时间增多数小时或长达数天。睡眠开始时无REM期,整个睡眠中NREM和REM睡眠期与正常睡眠相似。
睡眠过多可发生于很多脑部疾病,如脑血管疾病、脑外伤、脑炎、第三脑室底部和蝶鞍附近的脑瘤等,也可见于尿中毒、糖尿病、镇静剂过多等。六、睡眠障碍可诱发老年痴呆老年人自有他的生物节律,与成年人、青少年相差很大。快速眼球睡眠(即有梦的睡眠)和深睡眠(即无梦的睡眠)明显减少是老年人的特点。但这属于正常的变化,对身体影响并不是太大。目前的研究是关注睡眠障碍及其相关疾患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众所周知,高血压、心脏病、老年痴呆症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很高。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可以肯定的是,除一些遗传因素或其他代谢因素之外,睡眠障碍及其相关疾病对老年痴呆症尤其是早期的老年痴呆症的影响是直接的。不能说睡眠障碍直接诱发老年痴呆,但至少可以说它是诱发老年痴呆症可能的因素之一。张博士如是说。研究还揭示:睡眠呼吸障碍是脑血管病如脑梗塞患病独立的危险因素。
临床上确实发现某些脑血管病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并无明显疾患,但却伴有睡眠呼吸障碍。
至于心脏病,由于老年人心脏比较脆弱,如果休息不好,后果可想而知,如心律紊乱等此时就会发生了。如果再加上睡眠呼吸障碍,问题就会更为复杂。对于高血压,张博士说:“伴有睡眠呼吸障碍的高血压患者,通过用药控制血压时,有的人白天很好,到了晚上就不稳定了。这可能与睡眠呼吸障碍有关。如果把睡眠呼吸障碍的症状管理好,血压相对就会平稳一些了。因而对于这部分老年人,控制血压时不能单纯地用降压药而忽视其存在的睡眠呼吸障碍。
而伴有睡眠呼吸障碍的失眠患者,如果睡眠药物使用不当,呼吸障碍会更加严重,危险更大。原因是老年人呼吸神经的调节机制本身已经较差,如果在有睡眠呼吸障碍的情况下用睡眠药物,其神经调节机制同样会受到抑制,由此导致的呼吸抑制甚至是致命的。
总之,老年人用睡眠药物应十分谨慎,要综合评估,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分别对待,对症治疗。七、常用的安眠药有哪些?常用的安眠药包括两类药: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镇静催眠药属于中枢神经抑制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因剂量不同而异。一般小剂量时可产生镇静作用,使患者安静、活动减少和缓和激动,并可诱导睡眠;中等剂量时可引起近似生理性睡眠;大剂量时则产生麻醉作用,过量可造成生命危险。常用的镇静催眠药有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速可眠等)与非巴比妥类(如安眠酮、水合氯醛等)。这类药催眠作用强而有效,但用后可出现头晕、困倦等后遗效应,久用可产生耐药性及成瘾性,多次连用可产生蓄积中毒,使用安全性低,因此,要严格控制用量,以免出现危险。抗焦虑药是一类影响人的精神活动的药物,能稳定人的情绪,减轻焦虑及紧张状态,并能改善睡眠,但无麻醉作用,主要用于抗焦虑及各种神经官能症和催眠。常用的药物有安定、利眠宁、舒乐安定、氟安定、硝基安定、安宁等。这类药物副作用小,较巴比妥类安全,因此在临床上使用很普遍。但是长期使用也可产生习惯性,有的亦可成瘾,故也作为精神药品控制使用。第三节:抑郁症一、“抑郁”是指什么样的症状?抑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活动减少,易激怒,易退缩,常有痛苦想法,对现在及将来持消极态度。抑郁症状的出现不但与抑郁症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抑郁情绪或症状与抑郁症是有区别的,但同时又是有因果联系的。那么,为什么老年人中有抑郁症状的人较多?
这与老年心理改变有关。老年期是人生的暮年,随着躯体功能的衰退,生理上的老化现象日趋明显,往往给心理上带来一定程度的不适感和退化现象。在一般情况下,心理老化同躯体的老化是同步的,但由于每个人所经历的家庭、社会遭遇及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每个人的心理老化程度存在着个体差异。一般来说,随着脑细胞的老化,老年人的感觉、学习,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以及智力、社会适应、心理都可出现变化,这些变化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感觉不灵敏行;2、为反应变慢;3、记忆力减退4、理解新问题的能力较差5、注意力涣散6、缺乏创造性、灵活性7、性格变化为孤僻、固执、易怒、敏感、多疑。二、什么是老年抑郁症呢?老年抑郁症指首次发作,年龄≥60岁,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由于老年期抑郁患者有严重的情绪痛苦,并往往影响可能患有的躯体疾病,此外,老年抑郁也是老年人自杀的重要促发原因之一,所以老年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三、老年抑郁症有哪些临床表现?怎样才能明确诊断?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且持续至少2周,在此期间至少有下述症状中的四项: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无愉快感;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劳感;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可达妄想程度;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四、根据临床经验总结,抑郁症的中医辨证分型和诊断的标准一般分为以下几种:1、肝郁痰结,扰及脑神①情绪低落,或易激怒;②懒言少动,烦躁少寐,记忆力减退;③胁肋胀满,纳呆;④舌红苔白,脉弦数。具备以上①②,参考③④即可诊断本证。2、肝郁气滞,脑神受阻①情绪时高时低,但以焦虑为主;②夜不入寐,多做恶梦;③两胁胀满,腹胀纳呆,大便不爽;④舌红苔白厚腻,或苔黄少津,脉弦滑数。具备以上①②,参考③④即可诊断本证。3、气滞血瘀,脑神失养①情绪低沉,自罪自责,烦躁不安,或生不如死;②少寐多梦,头痛头晕,健忘;③女性伴闭经或月经延期,经色紫暗或瘀点;④苔白腻,脉弦滑。具备以上①,参考②③④即可诊断本证。4、肝肾阴虚,上不荣脑①情绪低落,兴趣索然,终日抑郁寡欢,对生活失去信心;②脑力体力均下降,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③男性伴阳痿、遗精;女性多月经不调,性欲缺乏;④舌红少津,脉弦细数。具备以上①②,参考③④即可诊断本证。5、肝郁脾虚,脑失所养①情绪忧郁;②头晕神疲,记忆力减退心悸少寐,多梦易惊;③四肢酸软,沉重少动,纳呆便溏,女性多月经不调,面色不华;④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滑。具备以上①②,参考③④即可诊断本证。五、西医治疗老年抑郁症主要是用抗抑郁药治疗,有人说,常服这类药物会引起很多副作用,是这样吗?
抗抑郁药物的运用对于促进精神疾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理机能的恢复,无疑是有重要作用的。近年来,精神药物不断更新换代,每年约有近十种新药上市,进一步提高了疗效,减少了副作用,且服用更加方便,逐渐被广大患者及家属所接受。但是药物具有两重性是客观存在的,药物在产生疗效的同时,其不良反应同样也危害着机体,如精神药物可引发较为棘手的并发病。比如迟发性运动障碍、肝肾功能减退等。到目前为止,西药没有满意的治疗。所以必须充分了解西药的药理作用、适应症和副作用等,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用药。目前常用的抗抑郁药有:阿米替林、氯米帕明、多虑平、路滴美、百忧解等。
目前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即用中药方药配合西药治疗,不但能缓解西药的副作用而且能提高和巩固疗效。六、中医对老年抑郁症有哪些治疗方法呢?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采取的治疗方法是多方面的,主要根据发病的诱因不同,和患者本身的体质的区别等,进行较为细致的辨证施治。常用的有中药、针灸、养身、护理等多种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根据老年抑郁症的临床分型辨证用药。1、肝郁痰结,扰及脑神方药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2、肝郁气滞,脑神受阻方药运用:逍遥散加减。3、气滞血瘀,脑神失养方药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4、肝肾阴虚,上不荣脑方药运用:二仙汤、甘麦大枣汤、酸枣仁汤加减。5、肝郁脾虚,脑失所养方药运用:逍遥散、甘麦大枣汤、酸枣仁汤加。6、针灸治疗精神障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针灸取穴的方法根据各医生的经验,有辨证取穴、对症取穴和经验方,根据病症的虚实不同而分别采取补泻的手法。七、中医提倡养生是为了延年益寿,为什么对防治老年抑郁症也有作用?中医养生学是我国古代医家研究老年病理论和经验的学说,现今在老年病的防治过程中仍应发挥巨大的作用。现代医学认识到,老年抑郁症的病因可能既与机体老化特别是脑细胞的老年性退行性改变有关,也与老年人频繁遭受的精神挫折有关,并且老年人还有季节性情感障碍的特点。这些认识与中医养生学关于老年病的理论相符。中医从脏腑形体和精神情志两方面的养生来探讨老年抑郁症的防治,对临床是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用传统中医养生学帮助老年人重视身心两方面的养生,可大大减少老年期抑郁症的发生,达到防治的目的。这不仅需要老年人自身的努力,而且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给予支持配合,使老年人度过一个祥和健康的晚年,从而也体现了当今社会的文明进步。八、什么是“辨证施护”?护理与老年抑郁症的防治也有关系吗?对于情感性精神障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常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从目前临床来看,是1/3患者病情有改善,1/3患者病情无变化,1/3患者病情越来越差,因此,加强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包括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等。中医则需要进行辨证施护。肝气郁结:与患者谈心以了解发病原委,对于性格内向患者应鼓励其与人交谈,使患者内心郁闷得以宣泄。开展工娱活动,使患者在活动中怡乐心情。鼓励户外活动,在大自然中忘却烦恼。忌烟酒,宜以玫瑰花、菊花等代茶饮。避免饮食过量或进食不易消化之物。气郁化火:除可采用肝气郁结的护理方法外,尚可顺势宣泄内心郁闷之气。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与其发生争执,遇有矛盾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服汤药易偏凉,宜空腹服。保持大便畅通,平时多饮水,若发生便秘可予番泻叶泡水饮用。6.如病情不缓解,并有行为、人格方面的变化,应及时报告医师。气滞痰郁:避免进食油腻厚味,以免助湿生痰加重病情。坚持每日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户外散步、打太极拳等。腹部按摩,加强脾胃运动功能,并且保持大便通畅。心脾两虚:避免久坐,久立、久卧、久行,以免耗伤气血,平时应劳逸结合。进食易消化食物(如:龙眼肉粥,即取龙眼肉15g、红枣3枚—5枚,梗米100g,一并煮粥,如爱好食甜者可加白糖少许)。阴虚火旺:本型患者常有头晕,所以应避免骑自行车,避免登高作业,少去交通拥挤之处,如果必须外出也宜有人相伴。避免进食辛辣食物。不能盲目服用具有温阳之性的补品。可服用乌梅、枸杞、麦冬、菊花配成的药茶。九、老年抑郁症的预后如何呢?老年抑郁症的预后一般均良好。针对具体情况,解除旧志致病的原因,对本病的预后有重要的作用。而在受到精神刺激后,病情常有反复或波动。易使病程延长。部病中之病程较短,情志致病的原因得以解除者,通常都可以治愈;病程较长,情志致病的原因未能解除者,则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第三章心内科(循环系统)第一节:高血压什么是血压?所谓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是一种以动脉压增高为特征的疾病,用血压计在肱动脉上测得的数值来表示,以mmHg(毫米汞柱)为单位,这就是血压。平时说的血压包含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是指心脏在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舒张压是指心脏在舒张时,血管壁上的侧压力。医生记录血压时,如为120/80mmHg,则120mmHg为收缩压,80mmHg为舒张压。二、什么是高血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140mmHg,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60mmHg,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5mmHg为高血压。三、老年人高血压有什么特点?老年人高血压中一部分是由成年高血压延续而来,另一部分是因动脉粥样硬化、弹性减退、收缩压升高而来。老年人高血压具有以下特征:
1、老年人高血压的血压波动比较大,特别是收缩压。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所造成的。因此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测量血压,随时调整用药量。
2、老年人高血压易受体位变动的影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更易发生,这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也有关系。因此应慎用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如胍乙啶、a1受体阻滞剂、速尿等。
3、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容易出现假性高血压现象,这类高血压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物的耐受较差,更易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和严重的并发症。同时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不应太快,不应降得太低。
4、老年人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对心脏危害性更大,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同时也更易发生脑卒中。
5、老年人β受体的反应性降低,因此对β受体阻滞剂的耐受性更好,但依然有引起心动过缓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
6、老年人对血容量减少和交感神经抑制敏感,这可能是与老年人心血管反射损伤有关。
7、老年人高血压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初始剂量、增加剂量比年轻高血压患者小,间隔时间也应比年轻高血压患者长。
8、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较低,更易发生药物治疗时的抑郁症,因此应避免选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抗高血压药物,如可乐定、甲基多巴等。
因此,针对老年高血压病的特点,医学界普遍认为运用生物医学调节细胞内环境为最佳的治疗途径。
四、常用的降压药物有哪些不良反应?绝大多数高血压病人需要药物治疗。目前有六大类降压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o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代表药物就是“开博通”)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很多高血压病患者长时间服用降压药,因而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倍受患者重视。绝大部分药都要经肝代谢肾排泄,对肝肾都有一定的损害。各种药物都有不同的不良反应,由于每个患者的反应性不同,因此不良反应表现也各异。1、利尿剂(如氢氯噻嗪):不良反应有低血钾、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高血糖和高血脂。另外,对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会有不利影响。
2、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心动过缓、诱发支气管哮喘、高血糖、高血脂等。虽然最近发现小剂量可治疗某些心衰,但大剂量使用可发生急性心力衰竭。3、钙拮抗剂:硝苯地平可产生面部潮红、头痛、心率加快、踝部水肿。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由于对心脏传导及窦房结功能有抑制,因此对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者不用。4、ACEI:最多见的是咳嗽,以咽痒、干咳为主,发生率10%-20%。其他少见的有血管神经性水肿、高血钾、白细胞下降、低血糖等。对肾功能不全者会增加血尿素氮,所以肾功能减退者需慎用。5、α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体位性低血压,尤其首剂服药时容易发生,因此首次服药时常在入睡前半量服用,并注意夜间尽量避免起床。6、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目前尚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可有轻度头晕、恶心等。
7、复合制剂:复降片有头晕、精神抑郁、血脂异常等副作用;珍菊降压片会产生口干、头晕、便秘等不适;复方罗布麻则容易导致直立性低血压。五、高血压病人平时的保养调摄很重要,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高血压病往往与疲劳、工作紧张等有关,血压升高后,要适当放慢工作节奏,调整生活规律,注意适度休息。
2、高血压病人不能吸烟、饮酒。香烟中存在尼古丁,能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饮酒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诱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必须戒烟酒,才能有效降低血压。
3、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要急躁、发怒、忧愁、悲伤等。这些情志因素都对稳定血压不利。
4、饮食要清淡、少用盐、糖,少吃油腻荤腥,以蔬菜淡水鱼为主。饮食是降低血压的重要辅助因素。
5、保持大便通畅,大便干燥时用润肠药,不能用力摒大便。
6、注意适度运动,可以打打太极拳,晨起慢跑等,但冬天不宜起得太早,夏日不宜出汗太多。
7、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有规律地用药,不能自作主张,随便停药、换药。
六、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蔬菜、食品、茶饮之类能帮助血压的下降?
我们发现有些蔬菜、食品制成饮料可以有助于血压下降。如常吃荠菜、大蒜、灵芝、黑木耳、白木耳、番茄、绿豆等可以辅助降压,缓解动脉壁硬化。常饮用绞股蓝、苦丁茶、罗布麻叶、杞子、菊花等茶饮,有助于降压。七、哪些高血压病人易发生意外?1、尚未被发现和确诊的“糊涂”病人:据美国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美国有二分之一左右的高血压病人不知道自己患病。这是由于高血压病的初期到中期都缺乏特异的症状。我国据现有资料报道,有半数以上的高血压病人未被发现。这部分被称为“糊涂”病人。他们有病而不知病,自恃“自我感觉良好”,与健康人一样劳动、生活、常做出使血压进一步增高的行为,因此,很容易发生意外。2、该用降压药但不用的病人:有些病人虽然已经被确诊为高血压病,但自己以为自觉症状尚可,或对吃药感到厌烦,而拒绝服用降压药。因此,他们血压增高但得不到有效控制。经常处在危险水平上,久而久之,势必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并容易发生脑出血等意外。3、滥用降压药的病人:许多高血压病人不按医嘱或血压实际情况用药,而是凭“自我感觉”滥用,觉得头痛、头晕就虼两片,否则就不服,经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时又急于治病,超量服用药物,误以为血压降得越多、越快越好。这些做法是危险的,往往会造成血压忽高忽低或降低过快,使已患病的血管难以承受,很容易诱发脑出血和脑血栓形成。4、生活不规律、过度劳累或睡眠不足者:生活有规律可降低血压,有助于血压稳定,而劳累过度和睡眠长期不足或不佳,则容易引起血压进一步增高或发生剧烈波动,因而容易发生意外。5、生活放纵、嗜酒、嗜烟、嗜赌者:高血压病人若大量吸烟或酗酒,可使血压进一步增高并对血管造成严重损害,且比一般的高血压病人更容易触发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亦容易发生脑出血等意外。赌博时,人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大输或大赢都会引起情绪激烈波动,导致血压骤然增高或发生较大的波动、这对高血压病人极为不利,很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
6、血压过高者:高血压病人若血压显著增高、常达到26.6/16.0千帕(200/120毫米汞柱)以上,那是相当危险的,容易发生脑出血等意外,不容忽视。7、合并心、脑、肾等并发症者:出现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合并症、表明病情已至中、晚期,应认真对待,加强治疗,否则容易发生意外。
8、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者:高血压病与冠心病、糖尿病为姊妹病,关系十分密切,互为因果。若高血压病人同时并发冠心病或糖尿病,表明病情较为严重或相当严重,容易进一步恶化而出现心脑血管等意外。
9、饮食不合理、多吃少动者:一些高血压病人平时不注意饮食平衡,常吃高脂肪食品,口重、不爱活动,从不参加体育锻炼。这种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常导致肥胖,不仅会使血压进一步增高,还会使血脂增高,加速对心、脑、肾血管的损害,因而也容易发生意外。
10、性情暴躁或不讲心理卫生的人:研究表明,精神状态对血压有重要影响,情绪稳定,精神愉快、轻松则有助于高血压下降或稳定;相反,情绪恶劣,精神沮丧,特别是经常大发雷霆,可引起血压剧烈波动或进一步增高,因而诱发脑出血、高血压脑病或脑血栓形成。因此,高血压病人欲求长寿必须加强个性修养,胸怀宽阔,遇事不怒,经常保持心平气和,情绪平稳,豁达而乐观。
八、使用抗高血压药物要注意哪三忌?1、忌服量过大引起血压骤降。人体的动脉血压是血液流向组织器官的动力,对保障各组织器官所需要的血流量具有重要意义,如血压骤降,全身各组织器官血供应不足,尤其是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将会因缺氧而发生机能障碍,甚至造成不良后果。2、忌突然停药引起血压反跳。长期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病人,如果突然停药,可使血压反跳而引起一系列反应,临床称为降血压停药综合症。主要表现为血压突然升高,引起头昏、头痛、乏力、出汗等一系列症状,有的病人还可因血压骤升并发心血管痉挛、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这是由于部分降压药长期服用后使机体对其产生依赖性,一旦突然停药而出现的反跳现象。故长期服用降压药的患者切忌突然停药,而应逐渐减少药量,平衡过渡,以保证安全。
3、忌睡前服药诱发脑血管意外。传统的降血压服药方法,是每日药量分3次服用,有些高血压病人习惯睡前服用1次,以为服药后血压下降,可以舒舒服服地睡觉。殊不知,睡前服药,2小时后可达血药浓度最高峰值,而此时机体本身血压也在下降,二者合一可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从而诱发脑血栓形成,发生脑血管意外以及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因此,高血压病人一定要按医生嘱咐的时间服药,或采用时辰药理学原理服药法,避免发生上述因掌握服药时间不当而导致的不良后果。第二节:冠心病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狭窄、闭塞,影响冠状动脉循环血流,引起心肌缺血的一种心脏病。临床可见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二、冠心病有哪些类型?冠心病的临床类型:
临床分型是以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型为标准,即:心绞痛、心肌梗塞和猝死;心绞痛又可分为劳力性心绞痛和自发性心绞痛。①劳力性心绞痛又分3类,一是新发生的心绞痛;二是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三是恶化劳力性心绞痛。②自发性心绞痛一般指休息状态下发作的心绞痛。其中将心绞痛发作时伴ST段抬高者,称为变异型心绞痛。三、冠心病怎样产生的?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等因素有关。其病机有虚实两方面: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痹遏胸阳,阻滞心脉;虚为心脾肝肾亏虚,功能失调。在本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大多先实而后致虚,亦有先虚而后致实者。但临床表现,多虚实夹杂或以实证为主,或以虚证为主。四、冠心病与痰饮病、胃脘痛、真心痛进行鉴别:1、痰饮:痰饮的胸痛与冠心病相似,但本病为胸闷痛,并可引及左侧肩背或左臂内侧,常于劳累、饱餐、受寒、情绪激动后突然发作,历时短暂,休息或用药后得以缓解;而痰饮病胸胁胀痛,持续不解,且多伴有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肋间饱满,并有咳嗽、咯痰等肺系证候。2、胃脘痛:冠心病之不典型者,其疼痛可在胃脘部,而易与胃脘痛混淆,但胃脘痛多伴有嗳气、呃逆、泛吐酸水或清涎等脾胃证候,可予以鉴别。3、真心痛:本病进一步发展,可成真心痛,症见心痛剧烈,甚则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节、脉微细或结代等危重证候。五、为什么有的病人在劳累时发生心绞痛,而有的则在休息或睡眠时发生?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心肌暂时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通常有冠状动脉供血绝对减少和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两种情况。心绞痛最常见的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大分支管腔狭窄。一般情况下,安静时狭窄的冠状动脉可以向心肌提供其所需的血氧,但当进行较大负荷的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心肌耗氧量骤然增加,而发生粥样硬化的冠状血管弹性减退,不能充分扩张以向心肌供应足够的血液,造成心肌缺氧而引起心绞痛。
在临床上我们还常碰到另外一类病人,他们常于休息时,心肌需氧量并未增加的情况下发生心绞痛,在劳动时反而很少发生或不发生。这是因为此类心绞痛的病人于休息时,冠状动脉的大分支常有自发的或诱发的痉挛。冠状动脉造影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休息时发生心绞痛者,并不意味着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一定比劳力性心绞痛者严重。冠状动脉痉挛也可发生于造影完全正常的冠状动脉,但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基础。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动脉粥样斑块部位的动脉壁对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过度敏感有关。前列腺素的一些中间代谢产物也可能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六、什么人容易患冠心病?1、冠心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心肌梗塞与冠心病的猝死发病与年龄成正比。年轻的男性患者比年轻的女性患者多,但绝经后的女性以及年过六十的妇女,其危险就几乎与男性相等了,甚至大于男性。老年人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较高。
2、吸烟者罹患这种疾病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至少大2倍。且与每日吸烟支数成正比。在三十五到四十五岁的年龄层中,吸烟者死于冠状动脉病的人数,是不吸烟者死于冠状动脉病人数的5倍以上。香烟可损坏动脉,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使心脏缺氧。饮食:常进较高热量的饮食、较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者易患本病。同时食量多的人也易患本病。3、如果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将增加患冠状动脉病的危险。男性糖尿病患者罹患冠状动脉病的机率,是其他男性的2倍,女性糖尿病患者罹患冠状动脉病的机率,则是其他妇女的5倍。有高血压表示心脏需加倍工作。心脏病发作的机会也越高。血压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病患者患本病者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
4、冠心病具有家族遗传性,若家族中有人患上冠心病,就更容易有心脏病发作。5、体重超重,患冠心病的可能性就比体重正常的人要大。体重超重多过20%的人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比体重健康的人高三倍。6、如果是从事经常坐着不动的工作,罹患冠状动脉病的可能性就比从事包括体力劳动在内的工作者要大。缺少运动心脏不强壮者得心脏病发作的机会比健康者高出两倍。7、如果是女性,已年过35岁,并且在服用避孕药,就较采用其他方式避孕的妇女容易罹患冠心病。8、高血脂:由于遗传因素,或脂肪摄入过多,或脂质代谢紊乱而致血脂异常。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与本病有关,而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易患本病。血胆固醇量每100毫升最好低过200毫克(5.2mmol/L)。含量越高,危险性就越高。⑨、持久的精神压力是公认的致病因素之一。脑力劳动者大于体力劳动者,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较易患病。
以上因素中,血压过高、体重超标、胆固醇过高是导致冠心病的最大危险因素。七、冠心病该怎样进行治疗呢?1、心血瘀阻:[症状]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时或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脉象沉涩。[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药]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方中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等均为活血祛瘀之品,柴胡疏肝,枳壳理气,一升一降,调整气机。取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之意。若胸痛甚者,可酌加降香、郁金、延胡索以活血理气止痛。若血瘀轻者,则可改用丹参饮为治。方中丹参活血化瘀,能治血瘀作痛;檀香温中理气,兼治心腹诸痛;砂仁温胃畅中,能疏散胸中郁闷。三药相伍配用,能活血化瘀,理气止痛。2、痰浊窒塞:[症状]胸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喘促,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苔浊腻,脉滑。[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开结。[方药]栝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方中栝蒌开胸中痰结;半夏化痰降逆;薤白辛温通阳、豁痰下气;本方如再加入干姜、陈皮、白蔻仁等以通阳豁痰、温中理气,则效果更佳。
临证时,痰浊与血瘀往往同时并见,因此,通阳豁痰和活血化痰法亦经常并用,但必须根据两者的偏盛而有所侧重。3、阴寒凝滞:[症状]胸痛彻背,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程造价实习自我总结(3篇)
- 日式木屐制造设备市场环境与对策分析
- 汽车水泵市场环境与对策分析
- 电信业务故障处理流程手册
- 生产流程优化与持续改进作业指导书
- 珠宝首饰维修保养合同
- 易错题专项 单元专项 Unit 1 四 语音辨析 三年级英语上册 译林版(三起)含答案
- 河长制工作总结报告5篇河长制年度工作总结
- 精益生产在专机制造中的可持续性发展
- 2024版西安市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3.2 一起来分类 教学课件
- 3公民意味着什么 第二课时《认识居民身份证》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 2024年秋季新人教PEP版三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GB/T 15688-2024动植物油脂不溶性杂质含量的测定
- GB/T 43933-2024金属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二十条重大隐患判定标准释义(中化协)
- 新教材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各单元重点语法归纳总结.文档
- 愚公移山英文 -中国故事英文版课件
- 酒店住宿水单模板1
- 易燃易爆物质和物品参考名录-国家应急管理部研究中心编制
-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课件(25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