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分题型综合练习_第1页
氧化还原反应分题型综合练习_第2页
氧化还原反应分题型综合练习_第3页
氧化还原反应分题型综合练习_第4页
氧化还原反应分题型综合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氧化还原反应分题型综合练习氧化还原反应分题型综合练习氧化还原反应分题型综合练习氧化还原反应分题型综合练习编制仅供参考审核批准生效日期地址:电话:传真:邮编:氧化还原反应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在KClO3+6HCl=KCl+3Cl2+3H2O反应中,当生成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6

:3

:52、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

)A.5∶3

B.5∶4

C.1∶1

D.3∶53、在6KOH+3Cl==5KCl+KClO3+3H2O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之比是(

)A.1∶5

B.5∶1

C.1∶1

D.2∶14、在SO2+2H2S=2H2O+3S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3

:1

:2

:25、在3NO2+H2O=2HNO3+N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

B.1∶2

C.3∶1

D.1∶36、制取漂白液的化学方程式是:Cl2+2NaOH==NaCl+NaClO+H2O,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1∶2

C.2∶1

D.3∶27、在4Zn+10HNO=4Zn(NO)+NHNO+3HO的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分子个数比为(

)∶9

∶1

∶2

∶48、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火箭所用燃料为偏二甲肼,偏二甲肼的分子式为C2H8N2,燃烧时所用的氧化剂是N2O4,燃烧产物只有N2、CO2和H2O,在该反应中被氧化的氮原子和被还原的氮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

B.2∶1

C.3∶4

D.4∶39、在水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g+、Pb2+、Na+、SO42—、NO3—、Cl—,该溶液放在用惰性材料做电极的电解槽中,通电片刻后,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

(

)A.∶108

B.16∶207

C.8∶1

D.108∶10、若M2O7x-+3S2-+14H+=2M3++3S↓+7H2O,则M2O7x-中的M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611、

Cu与HNO3反应时,Cu被HNO3氧化成Cu(NO3)2,又知该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个数之比2:3.该反应中的还原产物是

(

)

A.NO2

B.NO

C.N2

D.NH4NO312、R2O8n-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离子氧化为MnO4-,若反应R2O8n-离子变为RO42-离子,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的值是(

)A.1

B.2

C.3

D.413、氧化剂MO(OH)2+中的M元素的化合价+5,25毫升摩/升的Na2SO3溶液恰好将含有×10—4摩MO(OH)2+的溶液还原生成SO42-,则M元素的最终化合价为(

)A.+2价

B.

—2价

C.

—1价

D.0价14、在反应: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中15molCuSO4氧化的P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A.3molB.11mol

C.6molD.5mol15、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H2O2)为原料制取氧气,当制得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O2时,三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A.1∶1∶1

B.2∶2∶1C.2∶3∶1

D.4∶3∶216、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KI,自身发生如下变化:H2O2→H2O,IO3-→I2,MnO4-→Mn2+,HNO3→NO。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

A.H2O2

B.IO3-

C.MnO4-

D.HNO317、下列变化一定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

(

)A.HCO→CO2

B.HClCl2

C.KClO3KCl

D.MnO4-Mn2+18、下列变化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

)A.SO2→S

B.SO32—→SO2

C.I-→I2

D.HCO3—→CO32—19、下列物质转化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SO32-→SO2

B.SO2→S

C.Fe2+→Fe3+

D.Cl2→ClO—20、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Fe3+→Fe2+

B.Zn→Zn2+

C.H2→H2O

D.CuO→CuCl221、氢化钙中的氢元素为-l价,它可用做生氢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H2+2H2OCa(0H)2+2H2↑。该反应中,水的作用是(

)

A.溶剂

B.还原剂

C.氧化剂

D.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22、已知反应①2BrO3-+Cl2==Br2+2ClO3-②5C12+I2+6H2O==2HIO3+10HCl③ClO3-+5C1-+6H+==3Cl2+3H2O,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ClO3-﹥BrO3-﹥IO3-﹥C12

B.BrO3-﹥C12﹥ClO3-﹥IO3-C.BrO3-﹥ClO3-﹥C12﹥IO3-

D.C12﹥BrO3-﹥ClO3-﹥IO3-23、R、X、Y和Z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为+2价,且X2+与单质R不反应;X2++Z===X+Z2+;+Z2+===Y2++Z。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0价时,表现的氧化性强弱符合(

)A.Y2+>Z2+>R2+>X2+

B.X2+>R2+>Y2+>Z2+C.R2+>X2+>Z2+>Y2+

D.Z2+>X2+>R2+>Y2+24、

铊(Tl)盐与氰化钾(KCN)被列为A级危险品。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1)Tl3++2Ag===Tl++2Ag+(2)Ag++Fe2+===Ag+Fe3+(3)Fe+2Fe3+===3Fe2+下列离子氧化性比较顺序正确的是

()A.Tl3+>Fe3+>Ag+

B.Fe3+>Ag+>Tl3+

C.Tl+>Ag+>Fe2+

D.Tl3+>Ag+>Fe2+25、极据下列反应判断微粒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Cl2+2KI=I2+2KCl

②2FeCl3+2KI=I2+2FeCl2+2HCl③2FeCl2+Cl2=2FeCl3

④I2+SO2+2H2O=2HI+H2SO4A.Cl->I->Fe2+>SO2

B.Fe2+>Cl->I->SO2C.SO2>I->Fe2+>Cl-

D.SO2>Fe2+I->Cl-26、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反应:①16H++10Z-+2XO===2X2++5Z2+8H2O②2A2++B2===2A3++2B-③2-+Z2===B2+2Z-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溶液中可发生:Z2+2A2+===2A3++2Z-

B.Z2在①③反应中为还原剂C.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O>Z2>B2>A3+

D.X2+是XO的还原产物27、铊(Tl)盐与氰化钾(KCN)被列为A级危险品.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①TI3++2Ag=Tl++2Ag+

②Ag++Fe2+=Ag+Fe3+

③Fe+2Fe3+=3Fe2+

下列离子氧化性比较顺序正确的是

(

)A.TI3+>Fe3+>Ag+

B.Fe3+>Ag+>TI3+C.Tl+>Ag+>Fe2+

D.TI3+>Ag+>Fe2+28、.已知如下反应:Cl2+2NaBr===2NaCl+Br2、2KI+Br2===2KBr+I2、Na2S+I2===2NaI+S↓则下列离子还原性有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A.Cl—>Br—>I—>S2—

B.Br—>Cl—>I—>S2—C.S2—>Br—>I—>Cl—

D.S2—>I—>Br—>Cl—29、根据下列反应进行判断,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①2MnO4-+10Cl-+16H+=2Mn2++5Cl2↑+8H2O②2FeCl3+2KI==2FeCl2+2KCl+I2③2FeCl2+Cl2=2FeCl3(

)A.MnO4->Cl2>Fe3+>I2

B.Cl->Mn2+>I->Fe2+C.MnO4->Cl2>I2>Fe3+

D.I->Fe2+>Cl->Mn2+30、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②2A2++B2===2A3++2B-③2B-+Z2===B2+2Z-

根据上述反应,下列结论判断错误的是(

)A.溶液中可发生:Z2+2A2+===2A3++2Z-

B.Z2在①③反应中为氧化剂C.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O4->Z2>B2>A3+

D.X2+是XO4-的还原产物31、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2FeCl3+2HI===2FeCl2+2HCl+I2

H2SO3+I2+H2O===2HI+H2SO4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H2SO3>I->Fe2+>NO

B.I->Fe2+>H2SO3>NOC.Fe2+>I->H2SO3>NO

D.NO>Fe2+>H2SO3>I-32、已知Cu2S与某浓度的硝酸反应时,生成硝酸铜和硫酸,若反应中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3,则该反应的还哎产物为(

)

33、现有12mL浓度为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10mL浓度为mol·L-1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已知Na2SO3可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34、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②2M2++R2==2M3++2R-,③2R-+Z2==R2+2Z-,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反应2M2++Z2==2M3++2Z-可以自发进行B.Z元素在反应①中被氧化,在③中被还原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XO4-<Z2<R2<M3+D.还原性强弱顺序为:X2+<Z-<R-<M2+35、

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B.H2SO4是该反应的氧化剂C.H2C2O4在反应中被还原

D.1mol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36、经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KMnO4

+5H2O2

+3H2SO4

=2MnSO4

+K2SO4

+5O2↑+8H2O

下列对此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作还原剂,硫酸作氧化剂B.过氧化氢既作还原剂又作氧化剂C.过氧化氢作还原剂,硫酸起酸化作用D.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氧气为氧化产物二、填空题37、有下列6种物质:Na2SO4、Na2SO3、K2SO4、I2、H2SO4、KIO3组成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这6种物质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横线上,组成一个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Na2S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O

(2)反应物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3)反应中1mol氧化剂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________mol电子。(4)请将反应物的化学式及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相应的位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近年来,我国储氢碳管研究获得重大进展,电弧法合成碳纳米管,长伴有大量物质——碳纳米颗粒,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___K2Cr2O7+__H2SO4(稀)→___CO2+__K2SO4+

Cr2(SO4)3+

__

___(1)完成并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此反应的氧化剂______,还原剂______(3)硫酸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的性质是____________(填选项编号)

A.酸性

B.氧化性

C.吸水性

D.脱水性(4)上述反应若产生11克气体物质,则转移电子的数目___________39、请将下列5种物质:N2O、FeSO4、Fe(NO3)3、HNO3和Fe2(SO4)3,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横线上,组成一个化学方程式并配平。⑴.□

+□

=□

+□

+□

+□H2O⑵.反应物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

,被还原的元素是

。⑶.反应中1mol氧化剂

(填“得到”或“失去”)

mol电子。⑷.HNO3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填选项编号)A.酸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热不稳定性三、计算题40、在500克稀硝酸中投入48克铁粉,若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还原产物为NO),求:(1)稀硝酸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综合练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