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人教版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人教版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人教版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编制仅供参考审核批准生效日期地址:电话:传真:邮编:必修一(政治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2、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3、诸侯的权利和义务:(1)服从周天子的命令;(2)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3)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4、分封制的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二、西周的宗法制

1、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2、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结合(史实:早期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和商代的占卜制)。(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史实:商代的宗法制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史实:商代的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西周的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但也是政治实体,诸侯以嫡长子继承享有世袭统治权)。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

1、郡县制的建立

(1)郡县制的建立: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2)郡县制的内容及特点:“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县”隶属于“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调动任命,不得世袭。

郡县制的特点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3)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

1、皇帝制度的创立:(1)皇帝独尊;(2)皇权至上(核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3)皇位世袭

2、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中央: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下达诏令、监察事务)、太尉(全国军务)注意:秦始皇时期,丞相和太尉地位一样,御史大夫是副丞相。3、郡县制的推行:郡: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郡守;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4、影响

(1)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3)秦朝的国力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4)强化皇帝的专制权威,激化阶级矛盾,秦朝短命而亡。

第3课

从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1、处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1)汉初: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2)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3)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元朝的中书省和行中书省

行省制度(中国省制的开端):元朝为改变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中央机构)直接管理;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处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1)汉朝:汉承秦制有所变化。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称为中朝,而丞相沦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2)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3)隋朝: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4)唐朝: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5)宋朝: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政机构分宰相军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6)元朝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宣政院为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二、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1、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中央日益集权于皇帝)

史实:①汉武帝从地位低微的士人中破格提拔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也往往参议机要,形成了与属于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相对应的“中朝”,实际削弱了丞相权力。②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后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等同于宰相,实际上分散了相权。③宋朝曾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以分割相权。

2、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特点: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地方日益集权于中央)

史实:①西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后逐步削弱王国势力,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②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使权力受中央的节制(民政、军政、税收);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采取省官互牵等形式加以控制。三、选官制度的演变

1、汉朝:察举制。汉武帝时建立起举孝廉的人才选拔制度;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重门第不重才能;3、隋朝:科举制。隋文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④唐宋元:继承、完善科举制。4、科举制的作用:(1)积极作用:抑制士族门阀势力;扩大官吏来源和巩固封建统治;有利于提高官吏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被历朝沿用。(2)消极作用:士人为应付考试,忽视了实用学问,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不利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一、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1)废丞相,权归六部(明太祖时期),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达到新高度。(2)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成了内阁的下属机构。

(3)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权,地位十分巩固;内阁,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无决策权,升降由皇帝决定,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

2、清朝设置军机处

雍正帝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最初目的:处理西北军务。特点:简、速、密

二、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积极、消极)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2、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3、明清之际,西方许多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而清朝统治者却继承明制,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高峰,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第5课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一、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基础)

主要内容:①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4个等级;②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④建立公民陪审法庭;⑤废除债奴制。意义: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二、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六世纪末(确立)

主要内容:①建立十个地区部落单位进行选举;②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③成立十将军委员会;④公民大会的权力进一步扩大;⑤实行“陶片放逐法”。

意义: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三、伯里克利改革:公元前5世纪(鼎盛)

①所有成年男子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并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②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进一步扩大;③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④为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⑤为观赏戏剧的公民发放“观剧津贴”。四、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1、得:雅典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是雅典古典时代辉煌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2、失:(1)就民主的范围而言,广大奴隶、妇女、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制度之外。(2)就其性质而言,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较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3)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被滥用和误用。雅典古典时代的辉煌诞生于民主政治的宽松和自由的氛围中;雅典后来的衰落也正是这种民主政治所导致的混乱和内耗造成的。(盛也民主,衰也民主)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罗马法的主要内容1、《十二铜表法》: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作为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2、公民法: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公民法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3、万民法: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4、公元6世纪的《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二、罗马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价值

1、对罗马而言,罗马法的制定与实施,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

2、对世界而言,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中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第三单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光荣革命”时间:1688年。

国家:英国。

1、原因:复辟后的斯图亚特王朝反攻倒算,直接威胁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3、结果:建立了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专政(议会控制下)的新政权。

4、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二、《权利法案》时间:1689年。

1、主要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限制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3、结果: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三、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内阁权利:对议会负责、控制立法程序;首相:下院多数党领袖(首相)--行政权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3、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内阁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作用

1、主要内容:(1)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利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2)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最高司法机关归最高法院。

2、特点: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3、作用:(1)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2)宪法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3)宪法一定程度调和了各方面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二、比较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1、不同点:国家元首(称谓与产生方法、职能)英国:(君主立宪制)国王,世袭、终身。“统而不治”、国家的象征。美国:(民主共和制)总统,选举产生并有任期。是政府首脑,总揽军政大权。

政府与议会的关系英国: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掌握行政大权,议会和议员产生方式,议会由上院和下院组成,下院议员民主选举产生。美国:政府首脑即总统,行使行政权。行政与立法相互独立。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两院议员均由民主选举产生。

2、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专政;都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议会都行使立法权,实行两院制;都是司法独立。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一、法兰西共和国之路为何如此艰难?

1、内因:第一:法国的封建势力强大,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在这80多年间,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共和派和帝制派之间斗争不断。第二:共和国时期政局动荡、缺乏威信,引起人民不满。第三:法国小农经济发达,君主制传统还很浓厚。第四:由于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致使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而法国同一时期的大资产阶级与金融贵族的力量比较强大,所以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相当不易。

2、外因:周边国家都是君主制,法国率先废除君主制,必然遭到反对,甚至外来武装干涉。3、一票共和:1875年1月,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而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时间:1875(1)内容:①行政权:总统、7年、连任(两院联席议会选出);②立法权:两院制议(众议院4年:普选、参议院9年:间选);③内阁:议会中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

(2)意义:确立共和政体,促进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德意志的统一

1、三次王朝战争(1864-1871)

普丹、普奥、普法战争

2、《德意志帝国宪法》时间:1871年

(1)联邦制的君主国家:

皇帝(元首):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内阁首脑:宰相(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2)立法机构——两院制议会:联邦议会(上议院),首相为议长;帝国议会(下议院):立法权。3、特点: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

4、作用:完成统一、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选举和议会立法。

三、欧洲大陆代议制确立的意义

其一,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其二,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其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其四,对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鸦片战争(1840——1842;1856——1860)一、鸦片战争的背景(1)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2)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减衰,内部危机严重,处在发生巨变的前夜。

二、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1840—1842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

1856—1860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1895日本挑起的中日甲午战争

1900—1901英法德俄美日意奥发动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三、《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1、《南京条约》时间:1842年缔约国:中国,英国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④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影响: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2、《天津条约》时间:1858年缔约国:中国,英国,法国内容:①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使出通商口岸;②赔偿英法巨额白银;③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④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3、《北京条约》时间:1860年缔约国:中国,英国,法国,美国,俄国内容:①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九龙司一区给英国;④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影响:①增开口岸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②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使中国的主权进一步丧失;③大片领土的丧失使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被侵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4、《马关条约》时间:1895年缔约国:中国,日本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后因俄国等干涉未能得逞)、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影响:①台湾等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②巨额的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③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④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5、《辛丑条约》时间:1901年缔约国:中国,美国等十一国。内容:①赔款白银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亿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派兵保护;③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影响:①巨额的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②“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③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④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使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⑤改设外务部,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四、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列强侵华战争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1)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烧杀抢掠使无数百姓流离失所;(2)列强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毁坏中华民族遗产;(3)政治上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地赔款条约,破坏中国领土、领海、司法等主权完整;(4)经济上向中国疯狂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同时通过政治借款、勒索赔款、在中国设厂筑路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2、在列强的枪炮下,中国国门洞开,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1、清政府的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3、自然灾害严重;

4、西方基督教思想影响。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1、标志:1851年金田起义,2、发展:1853年定都天京,(标志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3、转折:1856年天京变乱,4、失败:1864夏,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特点、失败原因及意义

1、性质:反封反侵略的农民战争2、失败原因:(1)主观上:战略的失误和农民阶级的局限性;(2)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3、功绩:深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4、教训:农民阶级无法承担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四、治国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1)时间:1853年颁布,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2)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内容: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3)方法: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4)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5)评价:①革命性: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②空想性: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幻想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只是空想。2、《资政新篇》

(1)时间:1859年,干王洪仁玕提出。(2)目的:振兴太平天国。(3)内容:①政治:中央集权,广开言路;②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③文教:奖励技术发明,兴办学馆;④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4)评价:①进步意义: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②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迫于形势,并未实行。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甲午中日战争1、黄海海战: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1)爆发时间:1894年9月

(2)结果:北洋水师主力尚存,北洋大臣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从而失去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终在威海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背景:1895年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台湾人民“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2)力量:邱逢甲、徐骧领导组成的义军和刘永福的黑旗军(3)意义: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以劣势装备与日军血战5个月,充分表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此后50年里,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从未停息过。二、八国联军侵华(1)时间:1900年(2)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3)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第13课

辛亥革命一、背景1、清政府的改革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3、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章炳麟、邹容、陈天华。上海、东京);4、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形成和中国同盟会的建立;5、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推动了全国革命进入高潮。二、兴中会的成立1、时间:1894年;2、地点:檀香山;3、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4、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三、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时间:1905年;2、地点:东京;3、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4、性质: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5、机关刊物:《民报》;领导人: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四、武昌起义的爆发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2、参加力量: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3、结果: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五、中华民国的成立

1、时间:1912年1月1日;2、地点:南京;3、临时大总统:孙中山;4、国旗:五色旗;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目的:为限制袁世凯专权,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主要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体制、责任内阁制。

3、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4、意义: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七、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3、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4、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5、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6、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了人心;7、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8、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辛亥革命成功的依据是: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辛亥革命失败的依据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五四运动1、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2、过程:第一阶段:5月4日—6月初

中心:北京;主力: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具有反帝反封性质)、“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第二阶段:6月5日以后

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工人阶级由此登上政治舞台)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五四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各阶层的作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的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3)显示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1、条件:经济: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政治: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组织: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外因:共产国际的帮助。

2、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共的诞生):1921年7月23日、上海、嘉兴

主要内容:①党的名称②党的奋斗目标③中心任务④领导机构

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1)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党;

(2)特点: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利益,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3)影响: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三、国民革命

1、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1924年初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2、北伐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成果: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迁都武汉3、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1927年):(1)失败标志: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局部失败)。汪精卫发动的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彻底失败)。(2)失败原因:国民革命的失败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客观)和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主观)。第15课国共十年对峙一、土地革命1、南昌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南昌起义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2)“八七会议”时间:1927年8月7日;地点:汉口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意义:为思想紊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2、红军长征主要史实(1934—1936)

(1)长征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2)长征过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陕北的红军在吴起镇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3)长征意义:①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②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3、遵义会议:(1935年1月)

(1)内容:①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②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③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④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2)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第16课抗日战争一、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二、侵华日军的罪行

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等。

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

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敌后战场:百团大战入缅作战:中国远征军

四、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抗战胜利的意义:①国内: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②国际: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2、胜利的原因:全民族抗战是胜利的根本保证。第17课解放战争一、重庆谈判

时间:1945年8月——10月成果:《双十协定》(和平建国、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保证权利)分歧: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化问题。二、解放战争1、内战爆发时间:1946年6月区域:中原解放区重点进攻地区: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2、挺进大别山和三大战役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秋开始-1949年春结束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3、北平和谈和渡江战役4、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国内:①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2)国际: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2、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

3、理论基础: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4、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实践和理论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重大意义

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意义:使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发展。

三、巴黎公社1、成立背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3月18日革命

2、成立时间:1871年3月28日3、革命措施:(1)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2)民主选举和监督;(3)最高年薪的规定。4、性质:无产阶级政权5、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生产力未达到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2)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领导;(3)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4)没有可借鉴的经验。6、历史意义: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经验宝贵,教训深刻,精神不朽。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历史条件

1、客观条件:俄国已经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俄国资本主义具有浓重的军事封建色彩,软弱的垄断资本对沙皇政府和西欧资本有很大的依赖性;2、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3、主观条件: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二、过程1、二月革命:目的: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沙皇制度;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用: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

2、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的)工兵代表苏维埃(监督性的);

3、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4、七月事件: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表明革命和平发展不可能;

5、十月决议:提出武装起义;

6、十月革命: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苏维埃二大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十月革命性质: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

三、历史意义国内: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为俄国的社会主义大战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国际: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的统一

第20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

2、内容:

(1)规定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

(2)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文件。《共同纲领》是新中国初期的施政纲领,规定国家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3)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4)确定了首都、国旗、国歌、公元纪年。

3、意义:为建立新中国作了重要准备。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时间: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2、意义:(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2)新中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3)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4)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

2、内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性质:是新中国的根本大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内容: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3)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4)意义:宪法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3、意义: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它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四、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一届人大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初步确立:19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正式确立: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职能和地位: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3)新阶段: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4)进一步完善: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立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背景: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2)目的: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平等地位与共同发展。(3)法律保障: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根本制度,同时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4)五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西藏自治区(1965年)。(5)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受摧残,国家的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

二、新时期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1、重建:恢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制度。2、完善:(1)完善政治协商制度:1982年确立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呼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2)重视民族区域自治工作: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体现了国家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3、发展:基层民主选举。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吉林省——海选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含义: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形成过程:(1)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首先建议在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宣布尊重台湾现状、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3)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4)确立:1984年,全国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并获得大会通过。

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香港:中英会谈(1983年)——联合声明(1984年)——胜利回归(1997年7月1日)2、澳门:联合声明(1987年)——胜利回归(1999年12月20日)

3、意义:

(1)洗雪了百年耻辱;

(2)开创了香港、澳门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3)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4)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79年后,党和政府公开宣布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开创了两岸关系的新局面。

2、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不断加强,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3、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4、199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5、2005年4月,国民党主席连战“和平之旅”。6、2008年,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4、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两岸统一功在千秋

(1)政治上首先是实现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中国有过太多的灾患,两岸骨肉同胞荣辱与共,携手并进,致力于使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老百姓对国富民强的祈求;其次是寻求安全保障的立足点,让大家过上国泰民安的舒心日子,同祖同根的兄弟姐妹才能永远和睦融洽,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什么都可以谈,没有逾越不了的鸿沟,否则民众将无法摆脱紧张局势的困扰,甚至动武的危险;再次台湾人民在“一国两制”下能充分地当家作主,港、澳民众安居乐业,以雄辩事实即可证明;(2)经济上首先两岸可以互补互惠,大陆拥有潜力巨大的市场、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台湾占有资金、技术、管理的特长,为21世纪社会持续稳步发展提供坚固的支撑点,注入新血液,推动经济转型;再次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挑战,增强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减少对西方的依赖,进而可拓展更为广大的生存空间和回旋余地;其次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的崛起,更加依赖于海内外华人的协作,那么几十年后我国势必迈进一流的经济大国行列;(3)军事上不仅能共同维护国防安全,防范外敌入侵,因为台、澎、金、马战略地位极其险要,被称为东南钥匙、海路要冲,而且将节省巨额国防开支,化剑为犁,直接转向民用;(4)外交上既可增进亚太和平与稳定系数,缓和对峙甚至局势趋向升级的气氛,又可消除外来干预,不再仰仗任何大国,同时极大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享受中国人应有的尊严,还可以抵御当前世界民族分离主义势力的影响;(5)文化上一方面能焕发国民的爱国信念与民族认同感,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以迎接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另外还可提高全民族素质;(6)世界历史经验证明。德国完成统一后迅速崛起为欧洲强国;日本消灭割据奠定称雄亚洲基础;美国内战结束后加快马力赶超英法。总之祖国统一百利而无一害,完全符合两岸一致利益,国家统一与民族振兴相辅相成。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二、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与修改:1953,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先提出。1954年、1955年两次修改。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意义: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4、中国代表团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

(1)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2)1955年,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同”是指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异”是指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不同),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万隆精神”指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一、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原因: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②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③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2、史实: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意义:①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③改变了联合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

1、中美关系正常化

过程:①1971年4月,“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②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③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④1978年12月,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⑤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2、中日邦交正常化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史实: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3)意义: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世界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4)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①对中国: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同中国建交,在国际上掀起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局面,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

②对国际:有利于中国、美国、日本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了世界紧张的局势,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新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1、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特点:(1)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3)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3、新时期的外交成就(1)全面参加联合国的各项事务;(2)倡导召开了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历史性首次会晤;(3)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4)倡导和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一、背景二战后期,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二战后,美苏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矛盾加剧。

二、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冷战”的序幕;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2、美国的冷战政策(1)目的:遏制共产主义(2)表现主要有:

①美国方面: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军事上:成立北约,1949年,加剧冷战程度;

②苏联方面: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1955年6月,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从此在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德国分裂(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主要地点);古巴导弹危机(冷战);朝鲜半岛的分裂;越南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为热战)

四、美苏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消极影响:

两国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表现:德国分裂;朝鲜分裂和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2、积极影响:(1)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收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3)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了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西欧的联合

1、背景:二战使欧洲失去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美苏两极格局下,西欧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欧洲政治家认识到,欧洲各国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和发展。

2、建立过程:

(1)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2)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3)1967年,以上三个组织合并,统称为欧共体。

3、影响:经济一体化,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大大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

二、日本的崛起

1、原因:经济发展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重视教育;加大发展高科技产业。

2、表现:(1)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高速发展

(2)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3)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4)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三、不结盟运动1、条件: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主张团结2、倡导国:南斯拉夫、印度、埃及3、诞生标志:1961年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4、性质:独立、自主、非集团、不结盟5、行动纲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6、意义:(1)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2)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3)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一、两极格局的解体1、东欧剧变(1)原因:内因:放弃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原则;外因:苏联的影响;西方的“和平演变”。(2)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3)表现: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1990年两德统一。2、苏联解体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进行经济改革;1988年,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进行政治改革;1990年,苏联实行多党制,民族矛盾爆发;1991年底,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这标志着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瓦解。二、和平与动荡的国际格局1、原因:(1)“冷战”的结束使一些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矛盾相继爆发;(2)美国企图独霸全球,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2、表现:南斯拉夫内战;科索沃战争;“911”事件。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表现:“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一超: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多强:西欧,1993年欧盟成立,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俄罗斯,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中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2、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影响:(1)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和稳定。各种力量之间的平衡与制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维护了世界和平;(2)促进了大国关系的缓和。为了对付恐怖主义,大国之间开始尝试新的对话与合作;(3)使世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4)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增强,多极化趋势为发展中国家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必修二(经济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促进耕作方式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2)石器锄耕(耒耜)(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形成。汉代后,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犁;西汉——耦犁、耧车(播种工具);隋唐——曲辕犁(我国犁耕已相当完善。)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垄作法(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西汉——代田法;魏晋南北朝时期——旱地(耕耙耱)、水田(耕耙)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漕渠、白渠、龙首渠(汉)灌溉工具:翻车(曹魏)、筒车(唐朝)、高转筒车(宋朝)、风力水车(明清)耕作制度:一年一熟(西汉)——一年两熟/一年三熟(宋朝)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成时间:春秋战国原因:=1\*GB3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根本原因)=2\*GB3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③耕作方式也由个体劳作代替了原来的集体劳作。特点:=1\*GB3①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分散性=2\*GB3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3\*GB3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闭性评价:A.地位: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B.积极:=1\*GB3①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2\*GB3②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C.消极:=1\*GB3①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2\*GB3②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3\*GB3③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商品交换和社会分工,到明清之际更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我国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①有利: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小农为求生存而在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推动精耕细作。②不利:自然灾害;生产规模小,很难扩大经营;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农业起源:独立发展,自成体系;2、农业技术:铁犁牛耕、精耕细作;3、基本模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4、土地制度: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导;5、在封建社会农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冶金原始社会:已经掌握冶铜技术;冶金青铜:商周—鼎盛(青铜时代)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礼器等;冶铁:西周晚期出现铁器,两汉高炉炼铁,东汉杜诗发明水利鼓风冶铁工具;炼钢:两汉炒钢法,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瓷器商朝——原始瓷器;东汉——青瓷;北朝——白瓷;瓷器唐朝——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及秘色瓷;宋朝——五大名窑(官,定,钧,哥,汝)明朝——青花瓷、彩瓷;景德镇成为瓷都(明代有些瓷器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丝织业清朝——珐琅彩丝织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商朝——已有织机;西周——斜花提纹织物;唐代——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明清—丝织业鼎盛时期(缎是清朝丝织品的代表,苏州、杭州和南京成为全国丝织中心)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有哪些——①官营手工业的压制;②重农抑商政策的限制;③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市场狭小;购买力低下)1、发展历程:春秋战国开始发展,秦汉时期继续发展;魏晋南北朝遭受摧残;隋唐恢复发展;两宋:在曲折中艰难发展;元朝: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明中叶: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清: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2、官营和民营手工业消长的过程:西周——官营手工业一统天下;春秋战国——民营手工业举起,但是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明中期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民营超过官营的原因:①官营手工业自身的弊端;②明清时期生产力及商品经济的发展;③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提供劳动力)。3、官营手工业发展的利与不利:利——国家扶持;资金充足,设备先进;经营规模大,分工细密;工匠技术水平高。弊——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工匠劳动积极性低。三、资本主义萌芽时间:明朝中后期地区:江南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含义:一些手工业部分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雇佣与被雇佣)。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出现。局限性:①局限于某些地域和行业;②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没有改变。发展缓慢的原因:封建制度的束缚(根本原因)、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四、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1、享誉世界的原因:①技术领先;②贸易往来频繁。2、表现:①西汉起:丝国,丝绸之路②唐朝起:瓷器大国(开始大量出口)。3、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一条经济文化交流的渠道。五、我国古代手工业的类别与特点1、古代手工业的特点:①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族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②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③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方式不断进步;④手工业生产布局随经济重心的转移成相应变化;⑤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享誉世界。2、比较: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流通方式历史地位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明中叶以前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最高水平;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明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剩余部分产品出售最能反映出自然经济特征,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基本概况:A.商朝——商朝人善于经商,所以后人把善于经商的人称为商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B.秦汉以来——发展艰难(原因:①发展——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货币、修弛道;西汉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丝绸之路等;②艰难——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C.隋唐——继续发展(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交通发达;对外贸易发达;政策放松限制;柜枋出现,中国最早银行的雏形。)D.两宋时期——空前繁荣(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农业、手工业发展;商业环境宽松;纸币—交子的出现;交通的发展。)E.元——大都成为国际性大都会(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农业手工业发展;交通发达)F.明清——城镇商业繁荣(明清商业的新特点: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劳动力成为商品;商业竞争加剧;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形成—徽商与晋商)二、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时代市的变迁概况特点西汉长安城东西有九市。(坊市分开)定点定时,严格管理唐朝长安城设东西二市(坊市分开)同上宋朝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草市更加普遍,出现四大商业名镇。突破了时间地点限制,管理较松明清出现单一的商业城市(如扬州等)无四大商业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古代的著名城市:长安、洛阳、开封、临安(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中心)。扬州、益州(扬一益二)古代城市繁荣的原因:①丝绸之路的开通;②大运河的开凿;③经济重心的南移。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西汉: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唐朝对外贸易重要港口——广州;外贸易机构——市舶使;两宋:同十几个国家贸易,海外贸易税成为南宋政府的重要财源;元朝: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泉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特点:朝贡贸易(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而不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厚往薄来”“倍偿其价”;衰落:明清的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打击,仅允许广州十三行与外国通商,中外贸易渐趋衰微。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2、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3、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很不平衡;4、大商人、大官僚、大地主三位一体;5、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6、商业起源很早,并在不断发展。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一、土地制度的演变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特点:土地氏族公社所有;集体耕种平均分配)(其原因是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奴隶社会(夏商西周):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特点:一切土地属于国王;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庶民和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作,劳动产品归奴隶主所有)。封建社会(秦汉——明清):封建社会的土地地主私有制。注意:1、井田制瓦解原因(封建制确立原因:生产力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战争频繁,井田上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井田制趋于瓦解;改革承认私有土地的合法性,促进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直接原因)。2、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的过程:春秋时期垦荒私有、化公为私;鲁国初税亩(前594年)加速私有化,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战国各国政策、秦商鞅变法正式承认土地私有。3、封建社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土地兼并(①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②后果:严重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自耕农破产成为佃民等;③政策采取的限制兼并的政策:魏晋南北朝—均田制,明清—按人口和田亩纳锐,并丈量全国土地,但是都无法抑制土地兼并。)二、“重农抑商”1、概况: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西汉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明清时期,统治者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继续推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2、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3、评价: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加强对农民的控制,维护政治稳定保障国家安全;打击富商,发展官营商业,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使自然经济不易瓦解;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经济结构单一。三、“海禁”与闭关锁国1、海禁:由于东南沿海倭患猖厥,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如郑和下西洋。2、闭关锁国的含义与影响:①含义:严格限制同外国的往来,而非完全禁绝。清朝在广州设立十三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②闭关锁国的影响: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但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国家的安全。③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的早期殖民扩张活动;主观原因——统治者的短视与无知;直接原因——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政治根源——统治脆弱导致的外强中干;经济根源——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5课开辟新航路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原因:=1\*GB3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2\*GB3②欧洲人的“寻金热”(动力);③《马可波罗行纪》的传播(诱因);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东西方商路(商业危机);=4\*GB3④传播天主教的热情(宗教因素);=5\*GB3⑤人文主义倡导冒险进取(思想根源);⑥政治原因:萄、西希望获得海外财富,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主)航海技术、造船技术进步和地理知识的丰富——地圆说(客)过程:时间姓名国籍支持国家方向开辟航线1487年迪亚士葡萄牙葡萄牙南非洲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意大利西班牙西美洲1497年达·伽马葡萄牙葡萄牙东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葡萄牙西班牙西环球航行影响:1、区域角度——对世界:加强了世界各地联系,逐渐结束各地彼此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融合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促使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对欧洲:推动了欧洲的商业发展、贸易中心转移(从地中海转移到北大西洋东岸),引发了商业革命,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与掠夺的道路,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亚非拉: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带去了一些先进的生产方式,促使了亚非拉地区落后的社会制度的瓦解。2、社会发展角度——政治:结束相对孤立状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交流;经济:商业革命;价格革命;思想:冲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地位;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一、早期大国的崛起1、西、葡的崛起(16世纪,海洋时代的先驱)①早期殖民侵略举起的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新航路的开辟,也为西方的殖民活动打开了方便之门;西、葡两国已是中央集权国家;②西班牙侵略的区域及特点:除巴西以外的中南美洲,亚洲的菲律宾;建殖民地、掠夺金银、黑奴贸易;③葡萄牙侵略的区或及特点:非洲东、西海岸、亚洲、美洲的巴西;建立殖民据点、控制商路;欺诈贸易。2、海上马车夫——荷兰(17世纪)①兴起条件:A.地理条件:濒临大西洋沿岸,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经济条件:荷兰是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B.政治条件:1581年获得国家独立;C.新航路开辟的影响。②荷兰侵略的地区:非洲——好望角;亚洲——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马六甲,锡兰;美洲——新阿姆斯特丹。③表现:欧洲商船数量最多的国家;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最繁华的商业中心。3、日不落帝国——英国(18世纪中期以后)①兴起条件:A.地理优势:位于大西洋沿岸,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B.制度保障:资本主义制度确立;C.经济优势: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为殖民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D.武力保障:英国大力发展海军,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②霸权建立过程:(1)1588年,英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从此开始走上殖民扩张道路;(2)三次英荷战争:原因—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克伦威尔时期);(3)英法战争: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年),法国最终战败;结果: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自诩为“日不落帝国”。二、殖民扩张的影响对殖民地而言:①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破坏性)②殖民主义带来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建设性)对西欧而言: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3、对世界市场而言:有利于世界市场的拓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1860——19世纪中期)——蒸汽时代一、工业革命的条件(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政治前提:英国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稳定;条件资本:殖民掠夺、黑奴贸易等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条件技术:发达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一定技术;劳动力:“圈地运功”为资本主义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市场:“日部落帝国”具有广阔的海外市场(最必要的条件)。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1、成就:A.新兴的棉纺织业:英国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英国工业革命开始)(飞梭——织布;珍妮机——纺纱,细易断;水力纺纱机,纱粗结实;骡机——纱细结实;水力织布机——提高织布速度)。B.动力方面: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C.交通方面:美国——轮船(富尔顿)、英国——蒸汽机车、火车(史蒂芬孙)。2、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实质)。3、第一工业革命英国取得的成就最大,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并率先完成,成为头号的工业强国,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因而被称为“世界工厂”。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新的组织形式——工厂出现;2、经济结构变化: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上升;3、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加速;4、社会关系:形成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5、政治:巩固了在本国的统治,并与19世纪中期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6、思想:自由主义思想的出现;7、世界: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20世纪初)——电气时代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