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标要求: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
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导入:自东汉末年以来,战乱频仍、分分合合的中华帝国至隋重获统一。与秦朝出奇地相似,隋王朝虽对于制度的改革和创建颇有作为,却如昙花一现,二世而亡,其间的教训发人深思。继之而起的唐王朝,不仅在制度安排上承前启后,续有创置,而且时以隋亡为前车之鉴,多有更张,经前期数朝努力,终将帝国推向全盛。——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适合国情,又能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制度是一个国家或政权兴盛的关键。隋唐时期被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盛世,究竟有哪些制度的创新呢?从这些制度的创新中,我们能够总结哪些历史规律和人生智慧呢?一、选官制度解说:选官用官制度从有了政府和国家之后就已经出现,夏商周时实行世卿世禄制度,春秋战国时期,世袭的贵族制满足不了时代的需要逐渐瓦解,秦朝实行的是军功授爵制度。军功只有的战争频繁的时候才会产生,在和平统一时期如何选拔官员呢?秦朝由于二世而亡没有机会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汉朝立国70年后就不得不处理这一问题,这就是察举征辟制。1、汉代的察举制(B134~AD220年)(1)含义:察举制是根据皇帝诏令所规定的科目,由中央或地方的高级官员,通过考察向中央推荐士人或下级官吏的选官制度。(2)影响:①积极:冲破了先秦贵族世袭制的藩篱,有利于人才的选拔。②消极:推举人才具有很强的主观性,随着政治日益败坏,东汉后期被世家大族所操控,削弱了中央集权。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材料1:东汉人许武自己做了官,为了他的两个弟弟也取得做官资格,在分家的时候故意欺负两个弟弟,把家产都据为己有。而弟弟们尊重兄长,毫无怨言,成了“悌”的典型,声名远扬,也被举为孝廉。之后,许武才公布了自己私藏的分家文书,说明是为了使弟弟们成名才这样做的,结果许武也受到了赞扬。原因是他为了弟弟们的前途,自己甘愿被人误解,承担骂名,于是他也被举为孝廉,一门三孝廉,美名遍天下。——许武教弟的故事材料2:河南尹田歆曰: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不宜相违,欲自用一名士以报国家。——《后汉书·种皓传》察举制存在明显的弊端,举荐的方式容易导致任人唯亲和腐败;以品德为主要依据,主观性太强,难以做到客观公正。2、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220~587年)魏文帝曹丕篡汉,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了九品中正制。(1)内容: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发展到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解说:九品中正制是在州、郡设大小中正官,负责按家世门第、道德和才能,并博采舆论,从上上至下下分九等品评地方士人,供朝廷按品级授官。中正由本州郡的世家名门、贵族官僚来担任,他们在确定人才的等级时,往往会倾向于与自己有关系的人,因而所定为上品者,大都是世族名门。材料1: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材料2: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西晋左思《咏史》材料3:(王凝之是王羲之的儿子,王羲之的伯父是东晋大将军王导。在家族庇佑下,才华平庸的王凝之承袭为东晋官员)凝之,仕历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孙恩之攻会稽,僚佐请为之备。凝之不从,方入靖室请祷,出语诸将佐曰:“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既不设备,遂为孙所害。——《晋书·王凝之传》影响:①积极:将评议权收归中央,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②消极: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阻断了社会的阶层流动。“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族无仕进之路”,世胄(世家子弟)蹑高位,英俊(有才能的人)沉下僚。“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3、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587~1905年)——最早的文官考试制度(1)发展历程:①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②隋炀帝:开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有利于文学的繁荣,人才的选拔。③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科和明经科为主。④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⑤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2)影响作用:①政治: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②社会: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③文化: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儒学的传承与普及。材料: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儒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在乎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范仲淹所谓“经济”,即指本于儒家的“经义”或“经旨”而经国济民)。——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弊端:忽略了人的品德才能,所考诗赋等并不实用,难以保证选拔真正的政治人才。后期八股取士钳制思想,扼杀人才,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小结: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特点:选官范围不断扩大、选官方式由封闭垄断到公平开放、选官多种方式长期并存。二、三省六部制引言:尚书为汉朝时期皇帝的文书,东汉时期尚书权力加大,专门开辟衙署而成为中枢机构——尚书台。尚书台设置的初衷是制约相权,但随着尚书台职权的扩张,相权实际上又转移到了尚书令的身上,这不能不引起皇帝的猜疑,于是又设置其它机构,以分割尚书的权力。三国时,魏文帝又将尚书台变成单纯的执行机构,另外设置了中书省执掌机要,审理奏章,发布诏令。西晋时又设立了门下省,作为皇帝的侍从和顾问机构。南北朝时期,门下省又变成了参与决策的机构。这一状况发展到隋唐时期,演变成三省六部制度。材料1:“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资治通鉴•唐纪》1、内容: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宰相会议召开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2、影响作用(1)积极:①分工细密,职责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专制,减少了决策失误。材料:三省之间相互限制,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机构更趋细致,分工细密,职责明确,条目清晰,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以减少君主专制下政令之失误。以分层决策为特征的政务运行模式在三省六部制体系下最终完成,国家体制从皇帝贵族体制到皇帝官僚体制的过渡最终完成并趋于成熟。——陈亚峰(2)消极:①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②宰相们彼此牵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材料:上(唐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心,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炀帝之世,内外庶官,务相顺从,当是之时,皆自谓有智,祸不及身。及天下大乱,家国两亡,虽其间万一有得免者,亦为时论所贬,终古不磨。卿曹各当徇公忘私,勿雷同也。”——《贞观政要》二、赋税制度1、魏晋南北朝的租调制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材料:晋武帝(265~290在位)统一后,于280年颁布《占田令》,规定:丁男(十六至六十岁)按五十亩缴田租,丁女按二十亩缴田租。如户主为次丁男(十三至十五岁,六十一至六十五岁)按二十五亩缴租,为次丁女的不缴租。五十亩,收租税四斛,即每亩八升。除田租外,还要缴纳户调,丁男作户主的,每年缴绢三匹、绵三斤;户主是女的或次丁男的,户调折半交纳。——360百科《占田令》(2)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材料1:太和八年,始准古班百官之禄,以品第各有差。先是,天下户以九品混通,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库以供调外之费至是,户增帛三匹,粟二二石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后增调外帛满二匹,所调各随其土所出。——(北齐)魏收:《魏书·食货志》 2、唐前期的租庸调制(1)内容: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如果朝廷因故加派徭役,就必须免除调、租的一部分乃至全部。(2)作用: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材料:武德七年,始定律令。以度田之制:五尺为步,步二百四十为亩,亩百为顷。丁男、中男给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絁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则租调俱免。通正役,并不过五十日。若岭南诸州则税米,上户一石二斗,次户八斗,下户六斗。若夷獠之户,皆从半输。蕃胡内附者,上户丁税钱十文,次户五文,下户免之。附经二年者,上户丁输羊二口,次户一口,下,三户共一口。凡水旱虫霜为灾,十分损四已上免租,损六已上免调,损七已上课役俱免。——《旧唐书·食货志上》3、唐后期的两税法(1)原因:①土地兼并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②安史之乱后,在籍户口大幅减少,政府财政收入锐降。(2)内容: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规定: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户不分主户和客户,以当时的居住地,编入户籍;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材料1:建中元年二月,遣黜陟使分行天下,其诏略曰:“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行商者,在郡县税三十之一。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各有不便者,三之。余征赋悉罢,而丁额不废。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数为准。征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违者进退长吏。令黜陟使各量风土所宜、人户多少均之,定其赋,尚书度支总统焉。”三年五月,淮南节度使陈少游请于本道两税钱每千增二百,因诏他州悉如之。八年四月,剑南西川观察使韦皋奏请加税什二,以增给官吏,从之。——《旧唐书·食货志上》(3)作用:①经济: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了收税对象,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②政治: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负担,放松了对百姓的人身控制。材料2: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陆贽《翰苑集》材料3: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生态环保渣土资源化利用承包合同4篇
- 2025年农业大棚租赁与蔬菜种植一体化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照明灯具代加工服务合同模板4篇
- 2025年度校园食堂炊事员职务聘用合同书3篇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大包工程合同4篇
- 2024版建设工程借款合同范本简单
- 2025年度文化创意产业园租赁合同示范文本4篇
- 2025年度安保应急响应预案制定合同范本3篇
- 2024物业房屋装修工程合同工程量清单
- 2024版酒类专卖店加盟的合同
- 物业民法典知识培训课件
- 2023年初中毕业生信息技术中考知识点详解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中五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万方数据资源介绍》课件
- 麻风病病情分析
- 《急诊科建设与设备配置标准》
- 第一章-地震工程学概论
- JJF(陕) 063-2021 漆膜冲击器校准规范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解读
- TSGD7002-2023-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
- 2024年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