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_第1页
常熟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_第2页
常熟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_第3页
常熟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主体间性理论的高中历史浸润性课堂的建构研究研究方案江苏省常熟市中学历史教研组课题组长:金利刚戴亮学术顾问:张其桢董建石课题组核心人员:金利刚戴亮马宁洪莉杨平沈素英课题组参与人员:唐俊荣张文英陶苑李峰张益冯李军方案执笔:戴亮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今年是江苏新课改的第五年,经过两届高考的洗礼,新课程逐步蜕去了朦胧的面纱,清新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在新高考中,历史卷以等级制取代了实分制,命题也由知识立意为主代之以能力立意为主,高中历史的地位似乎下降了,但是历史试卷的难度却着实加大了。新课程强调合作与交流,倡导探究和质疑,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新课程的精神并没有得到真正地贯彻落实。在一些学校,旧的教学观念、旧的教学模式,仍然大行其道,这不仅影响了新课改的深层次推进,也严重影响了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新学期,历史学科面临的问题接二连三。首先是课表上课时少了,一般较往年少一到两节,因为现在高考划线是先三门后选修,选修的等级也有所放松。然后是补课取消了,因为省教育厅出台了五项规定,严禁补课或变相补课。最后是辅导也限制了,历史教师一周才能轮到一次辅导学生的机会,而且是个别辅导。从高考升学的角度,从规范办学的角度,学校和上级的决策无疑是及时的,也是正确的。但是一周只有四节课,如何保证高三复习进度?又如何保证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于是,课堂成为一切疑问的焦点,变革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益成为教师的必然选择,也是唯一选择。二、课题研究的动态根据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地位和作用的不同认识,近代以来,教学模式的探索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偏执模式,也称中心论教学模式。以德国人赫尔巴特为首的传统教育学派主张建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美国人杜威为首的现代教育学派主张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这两种模式各有所长,但是它们明显都偏执一端,显得不合时宜。第二阶段是调和模式,也称双主导学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在批判偏执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既承认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也承认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九十年代以来,这种教学模式风靡中国,成为我国目前的主流教学模式。但是理论上的完美并不能掩盖实践上的难堪。由于“主体”与“主导”概念内涵的重叠性,理论上的观点模式实施于教育过程时,往往会出现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甚至会出现一种倾向抑制另一种倾向。第三阶段是交互模式,也称主体间性教学模式,主体浸润性课堂就是交互模式的一种尝试。我们认为课堂由教和学两个部分有机组成,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他们之间不仅不是对立的关系,反而是水乳交融的交互性关系。教师浸教于学生所学之中,学生得教师所教之浸,学得以滋润成长;学生浸学于教师所教之中,教师得学生所学之浸,教也得以滋润成长。三、课题研究的价值1、理论价值:主体浸润性课堂强调师生的双主体地位,关注师生间的合作与交互,是主体间性哲学应用到课堂教学领域的一次有益尝试,必将以实证研究推动主体教育理论的发展。主体浸润性课堂的建构还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看清教学的本质,教学不是主客二分基础上主体征服、构造客体,而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有意义的交互活动。2、实践价值: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学必须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协同合作才能实现,主体浸润性课堂的建构对于师生平等的实现各自的教育价值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教学的本质在于师生间的交互性活动,所以准确认识和把握师生交互关系,就成为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我们有理由相信,主体浸润性课堂,不仅会自觉地实践新课改的精神,也必将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四、核心概念的界定1、主体间性理论:随着主体间性哲学在国内的传播,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运用这一思想武器来思考我国教育界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于是主体间性教育思想应运而生。主体间性理论认为:教师是教育行为的主体,学生是学习行为的主体,教学的本质即在于师生双主体的协同交互性活动。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师生间双向或多向交互活动的过程。2、浸润性课堂浸润性课堂也称主体交互性课堂,它是一种建立在主体间性理论基础上的以师生交互性活动为核心内容的,以达成规定教学任务为活动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理论上的浸润性课堂是一种理想的充分的主体间性,但实践中的浸润性课堂是一种现实的不充分的主体间性。[2]我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不充分的主体间性向充分的主体间性不断变化的过程,就是浸润性课堂科学性和艺术性不断提高的过程,就是教学质量由低效向高效不断攀升的过程。五、参考的其它理论1、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源于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理论,它在第三次科技革命背景下兴起,强调尊重人、信任人,以人的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最终归宿。这种理论认为教育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两个完整的精神世界相互沟通、理解的过程,是教师帮助学生自我重视、自我发展的生命活动。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强调每一个学生的独一无二性,鼓励学生运用其内在潜能,并创造一个最适合学生发挥潜能,拓展“个性核心资源”的环境,而不是把学生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反对在教育中物化学生的错误倾向。2、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人,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历史上的有效教学经历了一个实践创新的过程,由开始只关注教学规模的扩大,到后来逐渐重视教学模式的建构,再走向追求教学设计的思路。在课题研究中落实有效教学理论,就是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优化教学模式,尽可能地提高历史浸润性课堂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3、行动研究理论行动研究理论是指在教育情境中,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结合起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以提高教师素质的一种方法理论。这种理论强调研究的对象是学校中的实际问题,主张对特定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改进现实的工作,要求科研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相结合,是一种自我反思的研究方式。六、研究的主要方法1、文献研究法,可用于课题组的理论学习。2、调查研究法,可用于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和浸润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调查;3、理论研究法,可用于课题相关理论的学习、宣传、交流;4、行动研究法,可用于具体教学策略的实验、分析和总结;5、案例研究法,可用于具体的人或事的过程性透视,是策略研究的重要手段。七、研究的主要原则1、主体性原则课堂教学由教和学组成,教育行为的主体是教师,学习行为的主体是学生。双主体是浸润性课堂的显著特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调动教师教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要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这种平等首先体现在他们所对应的教和学,而不是其它。2、交互性原则主体浸润性课堂也称主体交互性课堂,交互性是浸润性课堂的核心,教学的本质即在于师生间的交互与合作。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是动态的互动,师生的交互性应该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6]没有考虑学生实际和学生呼应的“教”不是真正的浸润性教学,没有顺应教师思路和教师启发的“学”也不是真正的浸润性教学。交互性是浸润性课堂的灵魂,但是这种交互性有一个浸和润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应该关注浸的艺术性和润的针对性。3、有效性原则主体浸润性课堂成功的关键在于师生双主体之间的交互性活动,但是并不是说只要师生间有了交互性活动,浸润性课堂就成功了。我们所讲的交互性活动应该是有效的交互性活动,即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进行的有目的的交互性活动。有效是浸润性课堂的归属,也是衡量交互性活动质量的标尺。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师生交互性活动,但也要关注浸的内容和润的效果。八、研究的工作思路建立课题组,发挥课题组的组织功能,通过合理筹划引领课题研究;关注历史教学现实的课堂状态,在多元调查中进行科学的总结和理性的反思;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凝聚人心形成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共同愿景;改变教和学的传统模式,探索各种课型的浸润性教学策略;注重实践教学经验的总结和交流,促进浸润性课堂的教学策略的形成;丰富并完善教学策略,形成有课型特色的浸润性课堂教学模式。九、研究的主要内容项目主要内容负责人子课题一常熟市中学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的问题调查和现状分析杨平子课题二高中历史主体浸润性课堂的理论依据、建构原则和基本特点八、、戴亮子课题三高中历史新授型浸润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洪莉

子课题四高中历史复习型浸润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金利刚子课题五高中历史讲评型浸润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马宁十、研究的预期成果1、文本成果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时间《基于主体间性理论的高中历史浸润性课堂的构建》课题方案2009年10月《常熟市中学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调查报告2009年12月《常熟市中学历史浸润性课堂教学策略案例集》案例专辑2010年9月《课题中期报告》学术报告2010年10月《常熟市中学历史浸润性课堂的教学实践》课堂录像2011年10月《常熟市中学历史浸润性课堂研究成果汇编》论文专辑2012年9月《课题结题报告和课题组工作报告》学术报告2012年10月2、人本成果随着历史浸润性课堂研究的开展,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加强,良好的学习习惯渐进养成。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的合作不断加强,师生关系,群体关系不断和谐。十一、课题研究的步骤1、酝酿形成:2009年9月-2009年10月。在实践调查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确立课题研究的方向。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在专家指导下,完成常熟市课题申报方案;2、开题启动:2009年10月-2010年10月。组织课题培训活动,进行课题的子课题任务分解。邀请专家来校进行课题的开题活动。开展浸润性课堂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学习;3、中期评估: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根据专家建议和学校实际,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