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人与海海明威迷惘的作家—海明威海明威(1899--1961),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富有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杰出作家。参加过美国对日战争,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1941年曾来中国采访,在重庆秘密会见过周恩来,并写过6篇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战争结束后,海明威定居古巴,后返美定居。1954年凭《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晚年身患重病,精神抑郁,1961年开枪自杀。迷惘的作家—海明威的作品成名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6年)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代表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一译《战地钟声》)(1940年)经典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2年)。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电报体小说电报体小说内涵指小说中一种语言文体风格。多用短句,不用或少用复句,很少用形容词,文字简洁如同电报,故名。美国作家海明威擅用此文体写作。特点①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②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过多地使用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句子简短,语汇准确生动。③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④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冰山”理论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创作背景《老人与海》这篇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前情回顾一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约占全书的六分之一。重点描写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五个回合。梳理文本内容,理解小说母题任务一1.《老人与海》的核心母题是“困境”,小说将老人设置在怎样的重重困境中?阶段老人面临的困境出海前的状况①瘦骨嶙峋,苍老衰弱;②离群索居,非常孤独;③已连续84天没有打到鱼,受嘲笑、被质疑。出海后的遭遇①茫茫大海,孤身驾驶渔船,时时面临疼痛、饥饿和劳累;②与大马林鱼僵持了两天两夜,筋疲力尽;③捕获的大马林鱼糟鲨鱼群抢食,老人虽全力搏击仍寡不敌众,大鱼被吞噬得只剩下一副骨架。2.这些困境注定了老人的失败,老人又是如何突破的?老人这次出海选择离岸很远的湾流,以挑战自我,最终凭借强大的精神力量突破困境,捕获了大马林鱼。面对鲨鱼的攻击,老人精神上从未失败。3.老人与鲨鱼的搏斗经历了怎样的五个回合?回合时间鲨鱼的攻击老人的回击一二三四五一个小时后紧逼而来,发起袭击,朝鱼尾巴上方的肉扑咬过去用鱼叉结结实实地刺两个钟头后一条撕扯大鱼,另一条朝鱼身上被咬过的地方咬了下去用绑在船桨上的刀子刺接着像头猪直奔食槽,袭击大鱼用绑在桨上的刀子刺进它脑袋直到太阳快落下之前两条一齐紧逼而来,张大嘴,把咬在嘴里的肉撕扯下来高高地举起棍子敲,抡起棍子打到了半夜成群结队地游了过来,直扑向大鱼,撕咬下一块块鱼肉先拼死拼活地用棍棒打,再用舵柄猛砸4.海明威的风格一向以精简著称,小说中却详写了老人与鲨鱼搏斗的五个回合,近乎重复,为什么要这样安排?①从叙事上看,这部分是核心情节;②从场景上看,全景式地展现了搏斗过程的激烈、悲壮;③从形象上看,凸显了老人不放弃抗争,虽然没有保住大鱼,却是精神上的强者。④五个回合重而不复,鲨鱼数量不断增多,老人的工具却越来越简陋,体力越来越不支,凸显了力量的悬殊。在巨大的困境中展示的人物更震撼人心,也突出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即不向命运屈服、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厘清矛盾对立,解读“硬汉形象”任务二5.请从五次搏斗中找出“矛盾对立”的部分,并谈谈这些“矛盾”对人物形象塑造有什么作用。①环境的对立,老人面临的是极端辽阔浩瀚不可预测、有朋友也有敌人的海洋,老人退守的堡垒只是一条破旧的小船,因此老人说“没有什么把我打垮,都是因为我出海太远了”。②搏斗双方的对立,一方是海洋中又大又凶残的“海中霸”鲨鱼(群),一方是人类中弱小的、孤独的、只有可怜武器的老人。③搏斗过程的对立,鲨鱼从一条到两条到鲨鱼群,从吃腐肉的到饿起来吃船、袭击人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凶残,老人却武器越来越少、身体越来越疲惫、伤痛越来越多。④搏斗结果的对立,大鲨鱼们被老人击伤或击亡,大马林鱼的肉越来越少最后消失殆尽,老人仅剩一条船和永不腐烂的鱼骨头。⑤作者在这些强和弱、得和失、生和死的极端对比中,展现人类的命运,当弱小的人类面对极端困顿的绝境,究竟该何去何从?老人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每一个人。6.老人在面对这些强大的敌人时除了英勇,还表现出怎样的品质?请结合课文内容概括,并与同学谈谈你所概括出来的老人的品质。①真正的硬汉精神不仅是战胜敌人,还有对“敌人”的尊重。真正的硬汉应该具有大智、大勇、大爱。②无论是面对大马林鱼还是鲨鱼,老人都表现出了高贵的品格。面对“敌人”,老人表现出了真正的硬汉精神,不是贬低、抱怨对手,而是尊重对手,这是对自己的尊重,更是对一切生命的敬畏。面对“朋友”,老人表现出了大爱的精神,多次对大马林鱼表示抱歉。③由此,文章在坚硬中多了一丝柔软,所以福克纳认为这部小说中多了“怜悯”的味道。7.请找出人物的内心独白,读一读这些独白,谈一谈老人在“想”和“说”之间如何表达矛盾的心理情绪状态。①在课文中,“想”出现28次左右,“说”“大声说”共出现28次左右。②面对已知和未知的现实困境,包括绝对的孤独、疲惫、困倦、伤痛、失败甚至死亡,老人用无声的“想”表达抱怨、无奈甚至害怕等人性最真实懦弱的情感。③但是,立刻马上,老人又“大声说”或“说”,用最铿锵有力的声音发出人类面对困境时战胜自我、乐观勇毅战胜悲观怯懦、不惧失败无畏死亡的强音。④通过对这些内心独白中矛盾的分析,了解真正的“硬汉”不是徒有外表的刚强,不是自带光芒的无畏无惧,而是在重压之下战胜困境、战胜自己以维持人类优雅的风度和不屈的尊严。8.《老人与海》被认为是海明威的精神自传,他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个老人形象?资料链接:《老人与海》写于1952年,因为此前写作《过河入林》失败,海明威一度被质疑为江郎才尽。而在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的演说中,他表明了自己的追求,“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达到的领域的一个新起点。他应该永远尝试去做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或其他人没有做成的事。”8.《老人与海》被认为是海明威的精神自传,他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个老人形象?①老人与大鱼的搏斗某种意义上也是作家与写作的博弈。当时海明威的处境一如老人,而在困境中的坚持及其艰难,也极为高贵。最后他以《老人与海》这部“这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来回击质疑,也再次超越限度,攀上写作的顶峰。②这是海明威面对困境自我突围的人生历程,正如作家王小波所言“人类在与限度的斗争中成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限度,当他不断超越限度时,也就超越了庸常,这是人之为人的高贵。海明威以极致超越极限,代表着人类的高贵精神。以“一”问“七”,体味“冰山”艺术任务三《老人与海》被认为是海明威最典型的一部“冰山原则”的小说,“《老人与海》本来可以长达1000多页……把一切不必要向读者传达的东西删去……我所了解的东西正是冰山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冰山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包括“简洁的文字”和“鲜明的形象”,冰山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包括“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9.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中许多鲜明的形象往往富有象征和隐喻的意义,故能让读者去探究挖掘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老人与海》中的许多形象正是如此,请分析文中的大海、大马林鱼、鲨鱼、男孩分别象征了什么?(1)【大马林鱼】①大马林鱼代表着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理想或追逐的欲望。小说对大马林鱼极尽赞美,正表达出它是人们内心的渴望所在,而得到它需要付出代价。②同时,大马林鱼也可以代表高贵庄严的对手,与之搏斗体现了老人生命的尊严,“不在于谁弄死谁,而在于搏斗本身是庄严而美丽的”。这条大马林鱼是老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2)【大海】大海象征变幻莫测的命运。有的时候,命运既施恩于人又捉并人,象征了人生战场,人生存的环境。象征了人与自然既对立又和谐的关系。9.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中许多鲜明的形象往往富有象征和隐喻的意义,故能让读者去探究挖掘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老人与海》中的许多形象正是如此,请分析文中的大海、大马林鱼、鲨鱼、男孩分别象征了什么?(3)【鲨鱼】象征了与人对立的邪恶势力,不可知的自然力量,包括厄运、劫难等。(4)【男孩】孩子代表着人类最纯真的情感品质,是老人的助手和忘年交,是他忠实的追随者、事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凿井勘查合同范例
- 劳务损伤赔偿合同范本
- 化工生产合同范本
- 2024年中国动漫博物馆(杭州)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重庆永川区五间镇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笔试真题
- 乡下房屋转卖合同范本
- gf分包合同范本
- 修路合同范本简版
- 出售小区公共用地合同范本
- 北京三室一厅租房合同范本
- 安全管理工作中形式主义及防止对策
- 2024年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3-2024学年西安市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学校保密教育培训课件
- 班组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 Project-培训教学课件
- 福建省服务区标准化设计指南
- 秋风词赏析课件古诗词赏析
- 销售人员薪酬设计实例 薪酬制度设计 薪酬设计方案 设计案例全套
- 福特F-150猛禽说明书
- 征地搬迁基本要求及工作技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