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土地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土地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地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编码:制定单位执笔者:韩申ft审定时间:2006630审定人:齐博龙一、课程说明本课程的性质《土地资源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教学目的及任务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同其他课程的关系《地籍测量学》和《地图编绘》是土地资源学的基础,《土地资源学》又是《地价评估》的基础。教学时数分配章节第一章绪论

学时分配表教学内容 总学时讲2 2

实验与见习题与研讨习第二章第三章

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及其对土 6 6地利用的影响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及其对土 4 4地利用的影响第四章土地资源的类型﹑形成与发展66第五章土地资源调查66第六章土地资源评价88第七章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44第八章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44第九章土地资源的退化与保护44第十章土地资源的开发与整治44第十一章世界土地资源概况22第十二章中国土地资源概况22第十三章中国土地资源分区44合计5656教材与参考书目王秋兵.土地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月刘黎明.土地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月林培主编.土地资源学(2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陈百明编著.土地资源概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霓绍祥编著.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考试7.启发式、填图式、读图式、专题讨论式、对比式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要求】了解国外土地资源学的发展及特点。理解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理解土地资源学的发展前景。掌握土地与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资源的属性【本章重点】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土地资源的属性;【本章难点】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讲授内容】第一节 土地与土地资源的概一、土地的概念二、土地概念的辨析三、土地资源的概念四、土地资源学的概第二节 土地的属性一、土地的资源属性二、土地的资产属性三、土地的生态属性四、土地的工程属性五、土地的社会属性六、土地的权籍属性第三节 土地资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一、土地资源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二、土地资源学研究的内容、理论和方第四节 土地资源学的发展概况一、国外土地资源学的发展二、我国土地资源学的发展第五节 土地资源学的发展前景和研究趋向二、土地资源学理论研究急需加强【参考书目】林培主编.土地资源学(2版1997年陈百明编著.土地资源概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霓绍祥编著.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2版版社.1999年第二章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教学要求】土地资源的开发方向的影响。与土地资源利用方面的关系。掌握土地资源的区位特性。【本章重点】土地资源的地学要素特征分析;土地资源的水文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本章难点】土地资源的土壤要素特征分析【讲授内容】一、光照资源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分一、地质构造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二、地貌类型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三、地表物质组成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第三节 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一、地表水二、地下水三、水文条件对农用土地资源的影响四、水文条件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第四节 土地资源的植被组成要素分一、植被群落二、植被要素特征对土地资源性质与利用的影第五节 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分析一、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二、土壤圈及其在地球表层中的地位和功能三、土壤形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参考书目】林培主编.土地资源学(2版1997年陈百明编著.土地资源概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霓绍祥编著.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三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教学要求】的影响;理解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土地资源的关系。【本章重点】土地资源价值论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土地资源价格的主要因素【本章重点】土地资源价值论的主要内容【讲授内容】第一节 土地资源的社会特性分一、人类发展与土地资源二、人地关系及其发展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经济特性分一、土地资源价值论二、土地资源价格三、土地资源产权制度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一、人类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作二、人类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第四节 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土地资源一、全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二、城市化与土地资源利用三、WTO与土地资源利用【参考书目】林培主编.土地资源学(2版1997年陈百明编著.土地资源概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霓绍祥编著.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四章土地资源的类型﹑形成与发展【教学要求】了解土地类型划分的逻辑体系;了解国外土地类型的分类系统。理解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的关系;理解中国土地类型分类系统。用类型划分的原则。【本章重点】土地类型的划分方法及分类系统【本章难点】土地类型的划分方法及分类系统【讲授内容】第一节 土地类型及其划一、土地类型的概念二、土地分级三、土地分类第二节 土地类型的地带性分布规一、土地类型的纬向地带性第三节 土地类型的结构与演一、区域土地类型结构二、土地类型结构的定量分析三、土地类型的演替第四节 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的关一、土地资源类型的概念二、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的关系三、土地资源类型的划分与命名【参考书目】林培主编.土地资源学(2版1997年陈百明编著.土地资源概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霓绍祥编著.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2版版社.1999年第五章土地资源调查【教学要求】理解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工作程序。调查的一般方法。目的、原则及方法;掌握土地资源遥感调查方法的主要技术要求。【本章重点】土地资源调查方法【本章难点】土地资源调查方法【讲授内容】一、准备工作第二节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调一、土地的位置调查;二、气候要素调查;三、地形与地貌要素的调查;四、水资源调查;五、土壤资源调查;六、生物要素调查;七、土地类型调查;第三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一、目的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原则四、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第四节 土地利用动态监一、土地利用空间动态监测二、土地资源质量动态监测一、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四、3S【参考书目】林培主编.土地资源学(2版1997年陈百明编著.土地资源概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霓绍祥编著.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第六章土地资源评价【教学要求】理解美国的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分类体系;理解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量贴现分析法的主要步骤;理解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评价体系与指标。FAO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土地评价系统;掌握土地经济评价的概念及特点。【本章重点】土地资源评价的方法和程序。【本章难点】土地资源评价的方法和程序。【讲授内容】第一节 土地资源评价概一、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二、土地资源评价的意义三、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四、土地资源评价的依据五、土地资源评价的类型六、土地资源评价单元的划分八、土地资源评价的方法九、土地资源评价的程序第二节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二、我国土地生产潜力评价第三节、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一、土地适宜性的分类方法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依据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四、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产生背景五、FAO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六、FAOFAO第四节 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评价系一、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土地评价系二、中国《1:100三、中国《1:100四、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土地潜力评价的联系第五节 土地经济评一、土地经济评价概述二、土地利用项目经济评第六节 农用地分等定级一、《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简介二、《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的主要特点【参考书目】林培主编.土地资源学(2版1997年陈百明编著.土地资源概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霓绍祥编著.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七章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教学要求】了解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研究的由来。趋势。【本章重点】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计算;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本章难点】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计算【讲授内容】第一节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涵义及研究意一、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涵义二、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目的及意义第二节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历史回一、国外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二、国内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第三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方法一、农业生态区法的概念二、农业生态区法研究的步骤三、农业生态区法在我国应用中需注意的问第四节 土地资源生产潜力估算一、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层次三、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四、投入水平与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第五节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计一、测算的方式二、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概算方法三、按行政区进行人口承载潜力的统计二、由静态分析走向动态预测,日趋模式化四、由粮食单一指标走向综合指标体系研究【参考书目】林培主编.土地资源学(2版1997年陈百明编著.土地资源概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霓绍祥编著.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八章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教学要求】了解地资源利用四个阶段的主要特点。理解地利用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掌握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和涵义;掌握土地利用系统的概念和分类。【本章重点】地利用系统分析【本章难点】地利用系统分析【讲授内容】一、原始型土地资源利用阶段第二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和涵义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涵义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五大基本原则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第三节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一、土地利用系统分析三、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在土地利用决策中的应用四、可持续土地利用模式设计五、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参考书目】林培主编.土地资源学(2版1997年陈百明编著.土地资源概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霓绍祥编著.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九章土地资源的退化与保护【教学要求】理解土地资源退化的类型。掌握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方法;掌握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步骤。【本章重点】土地资源的退化与其防治【本章难点】土地退化的常用防治方法【讲授内容】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一、土地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和特点二、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三、土地生态重建与土地生态设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退化与其防一、土地退化的涵义四、土地资源的沙化五、土地资源的次生盐碱化六、土地资源的贫瘠化七、土地资源退化的防第三节 土地资源的保一、土地资源保护的发二、土地资源数量的保三、土地资源质量的保四、土地资源环境的保【参考书目】林培主编.土地资源学(2版1997年陈百明编著.土地资源概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霓绍祥编著.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十章 土地资源的开发与整治【教学要求】了解土地储备制度提出的背景。规划程序;理解现阶段我国土地储备的运作过程。国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本章重点】土地整理【本章难点】土地整理【讲授内容】第一节 土地开发一、土地开发的概念二、土地资源开发的类型三、土地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四、土地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五、土地资源开发的规第二节 土地复垦一、土地复垦的概念及意义二、土地复垦对象与标准三、我国土地复垦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四、矿区土地复垦工艺和复垦技术第三节 土地整理一、土地整理的内涵和意义二、国内外土地整理的概况三、现阶段我国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四、土地整理规划及其工作程序第四节 土地储备一、土地储备制度提出的背景二、土地收购储备的作用三、现阶段我国土地储备的运作过程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四、土地储备高效运行的四种机制【参考书目】林培主编.土地资源学(2版1997年陈百明编著.土地资源概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霓绍祥编著.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十一章 世界土地资源概况【教学要求】了解世界土地资源的概况和利用现状。掌握世界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和共同对策。【本章重点】世界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章难点】世界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讲授内容】第一节 世界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现一、世界土地资源的概况二、世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第二节 世界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一、世界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二、世界土地资源的共同对策【参考书目】林培主编.土地资源学(2版1997年陈百明编著.土地资源概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霓绍祥编著.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十二章 中国土地资源概况【教学要求】了解中国耕地资源的类型与面积;了解中国林地资源的类型、数量和分布;了解中国园地资源的类型、数量和分布;了解中国草地资源的类型与面积;了解未利用土地的数量与分布。解中国园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策略;理解中国草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策略。【本章重点】中国的耕地资源和中国的园地资源【本章难点】中国的耕地资源和中国的园地资源【讲授内容】第一节 中国土地资源形成的背一、土地资源形成的地理环境二、人类活动对中国土地资源的影第二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一、中国耕地资源概述二、中国耕地的利用特点与存在问题三、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策略第三节 中国的林地资一、中国林地资源概述二、中国林地资源的利用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三、中国林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策略第四节 中国的园地资一、园地的面积与分布二、园地利用特点三、园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四、园地合理利用与管理策第五节 中国的草地资源一、中国草地资源概述二、中国草地资源的利用特点三、中国草地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问四、中国草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策略第六节 中国的建设用地资源一、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二、交通用地第七节 中国的未利用土地资一、未利用土地概述二、荒草地三、盐碱地四、沼泽地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